一、适用缓刑的法定条件
1、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包括本数)有期徒刑的刑事犯罪分子。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2、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予关押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二、缓刑的具体适用
1、未成年人犯罪,家庭有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能够落实的,可适用缓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宜适用缓刑:惯犯、有前科或者被劳动教养二次以上的、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犯罪后拒不认罪的。
2、对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件,有下列情形的,可适用缓刑:
(1)贪污、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5万元,犯罪情节较轻,能主动坦白,积极退赃,确有悔改表现的。
(2)贪污、受贿5万元以上,具有投案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等法定减轻情节的。否则,一般不适用缓刑。
对下列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1)犯罪行为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2)没有退赃,无悔改表现的;
(3)犯罪动机、手段等情节恶劣,或者将赃款用于走私、赌博等非法活动的;
(4)属于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或者犯有数罪的;
(5)曾因经济违法犯罪行为受过刑事处罚的;
(6)犯罪涉及的财物属于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款项和物资,情节严重的。
3、过失犯罪的,如交通肇事罪、玩忽职守罪、重大责任事故罪;对于家庭婚姻方面罪行的,如重婚罪,犯罪人有悔罪表现的,可考虑适用缓刑。
4、对盗窃、抢夺、诈骗、敲诈勒索等财产犯罪的,若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认罪态度好,积极退赃,或虽是一人作案,但只是初犯或偶犯,有悔罪表现的,可考虑适用缓刑。
5、犯轻伤害罪,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认罪态度较好的;
6、对其他经济犯罪案件,符合适用缓刑的法定条件,且有较好的监管基础,如户籍地或常住地在本市辖区内,或其原工作单位表示可接收继续工作,并愿承担监管责任的,亦可考虑适用缓刑。
7、对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拐卖、毒品犯罪等严重刑事犯罪,一般不宜适用缓刑。
8、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9、缓刑期满,仅仅是原判刑罚免除,但有罪判决仍然有效,再犯罪仍可构成累犯。
10、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的,对其在宣告缓刑前羁押的时间应当折抵刑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