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2-04-01 来源:钮旅网
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1、教育科研的力量和魅力

教育科研是对教育实践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是对教育科学规律的的探索和把握,其目的是指导和推动教育实践,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科研有一种凝聚力、开发力、引导力和提升力,因而教育科研是学校一种可持续发的力量。

⑴教育科研的凝聚力。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基本上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或是学校发展的目标和和规划,或是学校管理的机制和手段,或是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这些问题往往牵动着教师们的心,影响着教师们的实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科研的普及,教育科研再也不能关在书斋里,再也不能是少数人的专利,教育科研必将并正逐步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心灵。教育科研好比是一块磁石,它把学校领导和教师凝聚起来,把各学科各部门的教师凝聚起来,把学校和家庭、社会凝聚起来。当一个集体,为某种东西所召唤并为此而凝聚起来的时候,这个集体将是无比强大的。

⑵教育科研的开发力。教育科研既是对已有实践的反思和炼,又是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和把握;既是对教育现象的分析和提升,又是对教育本质的探究和概括。这就需要知识、能力,需要智慧,需要良好的科研素质。每个教师都有潜在的创造力和智慧。教育科研不仅把大家凝聚在一起,而且在科研的过程中唤醒和开发教师的潜能。潜能一旦被开发,就会显示出极大的力量,并逐步发生迁移。通过科研,教师对现象分析会更深刻,对规律把握会更自觉,实践会更理性。教育科研实际上是一所充满诗意和魅力的学校,是一种培养人、开发人的智慧,发挥人的力量的过程。

⑶教育科研的引导力。不少校长和教师埋头于实践,兢兢业业,辛辛苦苦,但往往所得甚少,有时还会感到茫然。实践有时会使你感到充实,但一味的实践又会使你陷于盲干的困境。而教育科研会让你获得一种探究的精神和理论支撑力量,忠实于实践,又超越实践,引导你在实践中剖析、辨别、明确方向,引导学校和教师以理论为友、以大师为师,引导教师更加自觉有效地去追求教育的理想,并步步逼近努力的目标。

⑷教育科研的提升力。教育科研是一种提升的力量。教育科研能提升我们的理念,帮助我们确立正确的先进的办学观、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育科研能提升我们的经验,使我们从经验走向规律,从个别走向一般;教育科研能提升教师的水平,使我们从现象走向本质,从一般走向概括,教学实践充满激情又充满理性。教育科研使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产生质的飞跃,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凝聚力、开发力、引导力、提升力,正是教育科研的力量和魅力所在。这种力量和魅力也必将使科研成果转化为一种生产力,进而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2、学校:发生和发展教育科研的场所

学校,是发生教育、发生课程的地方,也应该是真正发生和发展教育科研的地方。依靠教育科研支撑的学校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学校、成功的学校和名校;教育科研植根于学校的土壤才能可能是有效的教育科研、成功的教育科研,本土化、校本化的教育科

研才会得到学校、教师的拥护和支持。

⑴教育科学的实验室——学校的最高追求。学校应成为教育科学的实验室,应按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实验或研究,其课题为全校教师认可和理解,其研究人员应是学校的科研骨干,甚至是全体教师,其触角几乎伸展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在这里,校长和教师不仅是教学者,而且是学习者、研究者;在这里,某些教育理论得到应用和验证,发展完善;在这里,将提出新的教育观点和教育主张,进行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实践。

这样的要求是很高的,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因为,实验和研究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应是多层次的;此外,问题还在于有没有这样的集训和到理想。有这样的认识和理想才会产生这样的追求,也才会逐步拥有科研的实力。当然,学校不妨从一个小课题做起,由浅入深,由低至高,步步攀登。

⑵产课题——学校实验研究的主攻方向。主课题是学校研究或实验的总题目和主攻方向,是学校办学传统、办学基础的集中反映,更是学校办学理念及学校发展走向的具体体现。主课题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学校办学条件、原有基础和研究能力的实际,但它又要适度超前,超前才能引领和超越。主课题要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观念,与教育改革的潮流合拍,但又要有具体的内容,实实在在,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引导教师在教改实践中转变观念,并把转变观念真正落实到实践中。

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教育科研要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当前要重点研究以下一些问题。

①创新教育的中小学(幼儿园)定位研究。我以为要准确把握以下三点:1、创造性是分层次的,对中小学生而言主要是前创造性,是为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作准备,打基础。2、创造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创新教育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在中小学阶段,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说到底是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来自学生的好奇和怀疑,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是探究精神、坚持到底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和能力,在提高收剑性思维能力的同时,着力培养发散思维;还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学习运用多种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②创新教育阻抗因素的研究。要从观念、制度、文化、环境、方式方法等方面破除影响学生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障碍。在制度上,要重点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建立和健全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冒尖的机制,包括升级、跳级、免试等制度。在文化上,要取于摒弃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等旧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吸纳多元文化,增强文化底蕴,新的思想观念。在环境上,要改进师生关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宽松、民主、合作的氛围。在方式方法上,要破除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指导和帮助学生构建适合自己特点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

③课程建设和改革的研究。确立新的课程理念,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走向和主要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情境性,加强课程与生活以及社会实践的联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建设校本课程。研究课程的实施,确立新的实施价值观,改进实施方式,提高实施水平。加强教育技术和信息化建设,建设有利

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平台,促使基础教育的第二次跨越式发展。

3、重在教育科研的过程

有些学校在课题研究中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即申报立项、开题很重视,结题鉴定也很重视,有时场面还很隆重,但是课题的实施却重视不够,因而课题研究效果不理想,甚至完成不了预期的任务,抑或通过了结题,有的评价也偏高,其间有些“水分”。重开题和结题,轻实施过程,除了有认识和指导水平、管理水平等问题外,其实也是浮躁、急功近利的一种反映。教育科研必须端正指导思想,发扬科学精神,遵循科研规律,把握好申报立项、开题、实施、结题鉴定等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要做到扎实、规范和保证课题如期优质完成,正直发挥教育科研的作用。

研究的方法要科学。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采用切合课题特点和需要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是学校运用得比较普遍的方法,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研究行动,提示了行动研究法的目的、对象途径和方法。行动研究法把研究和行动自然地、紧密地结合起来了,但行动研究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行动,既要防止只研究不行动,也要防止只有行动而不研究。案例研究法也是受学校欢迎、运用比较多的方法。案例研究就是要通过不同案例的收集、展示、分析、研究和概括,验证课题研究的假设,进而概括出一般规律。学校本身就是一个案例库,资源十分丰富。用不用案例研究法,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大不同相同的,学校采用案例研究法,并不意味研究层次不高,相反案例研究法是许多著名研究机构和著名项目研究所采用的成功的方法。

研究的结论要科学。科学研究最讲究实事求是,虚假是教育科研的敌人。当前教育科研要防止和反对科研的“泡沫现象”。实验和研究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成功。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课题研究,结果往往都是成功的,而且评价过高、过满,存在的问题则轻描淡写。要保持教育科研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格要求,准确评价,当鉴定的专家在鉴定意见上写上自己姓名的时候,应该有一种神对圣感和责任感,既要对课题负责,也要对自己的形象负责。这样,教育科研才能真正受到大家欢迎、认可。

我还不敢说,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但是,我敢说,教育科学研究确实推动着学校去创造教育的奇迹,推动着教师去创造成功。教师是专业工作者。他们的专业应当是教育领域,而不应仅仅是某一任领域。教师只有在研究中才能使自己正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人和创造者,可以说,教师的生命只有在研究性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的提升。一所学校,当她的教师在教学科学研究中获得了可持续展的力量,那么,可以满有把握地说,这所学校将是不断发展和上升的,也必将是充满诗意、魅力和活力的。

(摘自《成才导报》2001.3. 成尚荣/文)

如何设计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 1、什么是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什么是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呢?通俗地说,教育科研课题方案设计,是指研究人员为完成研究任务而进行的总体谋划工作。它包括课题研究所必须的人、财、物、信息等,并须按研究的内容、要求和客观实际的可能性构成一个包含时间序列、人员活动序列、信息传递序列等方面综合相关的合理系统。

无疑,课题方案不是研究的终结,而仅是开始的谋划,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故一切方案都只能是逐步完善的,要随着研究的进展而更改,包括预期之外的新发现、新设想,我们应当允许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发展的需要对原有方案进行调整。我们既要反对无计划的盲目行为,也要反对消极地僵化地按计划方案一走到底。

现将课题研究内容系统列表如下:

1、课题启动时间安排;

2、科研过程步骤划分及其进度时间安排; 3、课题重大活动的时间安排;

4、课题中期总结和结题总结的时间安排。

1、研究对象是哪些人; 2、课题组成包括哪些人; 3、课题组成员如何分工;

4、课题组成员每个人的任务和职责; 5、课题中期和结题总结由谁执笔。

1、开题准备(了解相关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课题论证(明确目的意义和课题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3、研究的主要方法(按课题类型,采用哪种方法); 4、经费预算;

5、成果形式与构成;

6、各种保证措施。

2、课题研究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方案,一般必须回答:⑴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这个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是什么?⑵课题研究预期的目标、成果形式与构成是什么?⑶怎样才能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其研究的主要方法、步骤和进度安排等)?

根据影响课题研究成败与质量高低的因素,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必须考虑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一般要求可归纳为五个方面,现简要分述如下:

1)课题依据与意义

课题依据包括课题形成的理论或实践上的依据。这常体现在:研究方案的“问题提出”部分中对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具体情况分析。研究者只有明确了这些,才能真正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这是制定课题方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科学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提出,一定是一个或一组最基本研究单元组成。它应该归属于一个或某几个研究领域的科学体系之中,其中作为研究这个课题所必须的概念、定理等理信纸体系就构成了支持这个需要研究的课题的理论依据。例如,要投入学生认知结构一类的课题研究,研究者必须掌握认知心理相关的基础知识作为理论依据。否则,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小。因此,课题的理论依据问题,不仅关系课题研究的导向理论支柱和研究层次的高低,而且关系课题研究成功可能性的大小。

课题的实践依据,其核心问题是认真思考和分析所选定的研究课题是否反映了现实教育实践、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对现在、将来的指导意义的问题。倘对实践的反映越深刻,越迅速,课题的实践依据越充分,其指导意义就越大,价值也就越高。只有探明课题的理论与实践依据,课题研究才能方向明,思路对,站得高,看得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课题目标与范畴

课题研究目标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它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求达到的某种愿望和期望的结果。其实质是课题研究任务在客观现实中的具体化。故课题的研究目标应包括目标的描述及目标的系统性。

⑴目标描述,也称目标假设。它是研究者根据课题依据所收集到的有限资料和事实,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要探索、解决的问题进行综合性思考后,所提出的一个研究目标,这种研究目标的指向是研究假设。这常体现在课题研究的操作定义上。例如,假设在课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运用学习迁移指导法正相关。而其操作定义为:学习迁移指导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习迁移规律,创设愉快学习的心理情境,通过指导学生学会由回忆模仿到联想创新的认知过程,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一种学与教的认知策略与思维操作方法。这就指明了学习迁移指导法是依据学习迁移规律:“共同因素论”、“关系转化论”和“概括原理论”建构的。其认知过程的三个核心思维程序为:温故——联想——小结;其相应的认知方法是:求同——求异——比较;其对应的认知目标是:理解——创新——择优。因而可自然把学习迁移指导法的教学认知操作模式构建成如下认知网络图式:

认知过程:温故——联想——小结

认知方法:求同——求异——比较

认知目标:理解——创新——择优

可见,由学习迁移指导法的操作定义,便完整回答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思维的方法和思维目标。既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标(理解——创新——择优),又明确了实验过程的操作方法(温故求同促理解,联想求异促创新,小结比较会择优)。这便把所确定的目标给予精确的描述。

⑵目标的系统性,即目标系统。有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课题,往往存在着子目标毓,这便需要按它们之间的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目标系统,使课题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有机体系。例如,我们认为,创造力是一个正常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效应所产生的创新能力。”它包括创造思维、创造个性和创造技能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和基础;创造个性是创造力的动力的中介;创造技能是创造力的外现和归宿。故我们研究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课题,决不单纯停留在探计创造思维培养,或创造个性和创造技能培养的单研究,而必须力求使创造思维,创造个性和创造技能形成一个多因素完整的有机体系。为此,我们可把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课题分解成如下不同层次的八个子目标:

①单因素目标研究

子目标A: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教学模式(学习迁移指导法); 子目标B:学生创造个性培养教学模式(主动思维训练法); 子目标C:学生创造技能培养教学模式(创造技能课导学法); ②双因素目标研究

子目标D: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个性同步发展教学模式(创造思维和创造个性双优发展教学模式);

子目标E:学生创造思维的创造技能同步提高教学模式(创造思维和创造技能双优化教学模式);

子目标F:学生创造个性和创造技能双优化教学模式(创造个性和创造技能同步提高教学模式);

③创造力整体发展目标研究

子目标G:以个性化心理教学为载体,实现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学模式(课堂渗透个性化心理教育的教学模式);

子目标H:学生创造力和心理健康同步发展的教学模式(课堂心理健康与创造力同步发展教育的教学模式)。

这样,通过总课题的研究方法,各子课题承担者都充分明确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自己的研究任务,从而保证了整体课题可以有序地开展研究与管理。

⑶课题研究范畴。课题研究范畴是指研究类型、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方面的界定。

当课题目标确定之后,相应地就要投入到某种范畴中去研究,要充分注意研究类型、对象、范围的界定。否则在研究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目标的变更或方向的转移,也容易产生术语、概念上的混淆以及研究范围的扩大或缩小。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研究”,确定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步骤,必须明确研究对象到底是指面向全体小学生的施教,还是对个别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因为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实施途径有:①小组辅导;②游戏辅导;③个别辅导;④学科渗透等。倘研究的对象是个别学生,则应重在探讨个别辅导的方法和步骤;而如果研究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则应重在学科教学如何渗透心理辅导。这样,才能使研究抓住主要矛盾,各得其所,不致雷同或偏离研究主题。

3)研究方法与步骤

⑴课题研究的方法:K·M·瓦尔沙夫斯在《科学工作者如何组织自己的劳动》一文中强调指出:“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序上决定着研究的价值,就是说,正确的方法会提高研究的效率。过时的、考虑不周的或是没列所有细节的方法则会使研究的价值受到影响,有时由于方法的选择和个别方法的制定不够仔细,会造成全部工作的返工。因此科学工作者必须细心确立(选择和独立制定)研究方法。就是说,要把进行研究所必需的方式方法通盘确定下来。”这里,很清楚地阐明了在设计方案时,认真思考和确定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应该指出,不同类型的研究,应借助于不同的研究方法。例如,以揭示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实验型的研究,多采用在观察基础上借助实验的方法来完成。如,当实验者研究学习时间和识字数量关系时,假设把时间当作自变量(作为操作或改变识字数量发生变化的那个量),那么,学习时间与识字数量关系中,识字数量则为因变量,它是学习时间改变的结果。为了探明这类教学教过程的因果关系,就必须采用实验方法来完成。而为了教育教学上存在的某个问题,占用资料,学习研究,阐述评价古今中外有关教育学的理论、观点、经验,并提出自己的心得见解的理论型的研究,则要采用查阅文献法,坚持在有方向、有重点查阅、占有课题相关资料与文献的基础上,借助对已有研究成果“去粗取精”的分析综合的辩证思维方法来完成。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较多采用行动研究法。所谓行动研究法,是指以教育实际工作者为主体所开展的教育研究方法。确切地说,行动研究法是指研究的参与者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交替使用多种方法的一种研究主体与专家结合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的步骤主要包括:①发现问题(观察、思考、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②鉴定问题(选定研究主题);③文献探讨(深入探讨有关文献);④拟订计划(克服研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⑤设立假设(将要采取的行动和对行动结果的预测);⑥收集资料(常用观察法、问卷法、调查法、测验、实验法);⑦实施行动(根据假设,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收集资料或数据,不断对计划内容加以改进);⑧评价结果(将实验数据转为有意义的统计量数,供评价实验效果的预测之用)。

⑵课题研究步骤。在考虑课题主要研究方法的同时,要把课题研究的步骤(包括时间和进度安排)等问题的计划也反映到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中。

如果把整个课题研究分为前、中、后期的话,那么,前期研究的主要内容为:①选择课题和陈述假设;②制订研究方案。中期研究的主要内容为:③实施研究,搜集资料;④整理和分析资料。后期研究的主要内容为:⑤解释结果。

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时间和进度是根据研究任务的性质、难度、规模和研究条件等因素而定的。据英国的J·D·尼斯比特教授等人在《教育研究方法》中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时间大致分配为前、中、后三期各用于总研究时间的1/3。

4)课题成果形式与构成

⑴课题成果的形式。不同类型的课题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而不同的研究方法也就决定了科研成果的不同形式。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两类:一是研究报告,二是学术论文。如细分,一般有五种表现形式。

①先进教育经验总结。 ②教育调查报告。 ③教育实验报告。

④理论根据性的学术论文。

⑤其它一些表现形式。如多媒体课件制作,编写实验练习册等。

⑵研究成果的构成。研究成果的构成,指阐述研究结果的表现形式及其结果的内容和结构。研究成果是研究者经过选择课题(陈述假设),制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收集资料;加工、整理资料等一系列研究步骤后,对某些教育问题的一些新看法、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新产物。一般来说,一项完整的成果大致上都有如下这些内容构成。

①准确地阐述研究目的、意义和范围;

②说明该课题必要的研究历史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教训); ③研究工作的对象、时间、地点、大致阶段、步骤等概况; ④说明研究方法、程序、手段等; ⑤阐释研究结果和得出结论; ⑥研究问题的讨论; ⑦参考资料与文献。

由此可见,组成完整的研究成果中的任何一点内容都在方案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直接体现方案设计中的课题依据、研究目标、范畴、方法、步骤及保证措施等决定着课题研究成败的因素。这表明,方案设计蓝图的水准决定了成果的优劣。

5)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⑴在组织上,要重视做好课题组成员的优化组合。课题研究的任务完成情况与课题组成员的合理匹配、通力合作密切相关。故对课题任务所必须的研究人员数量,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实际经验等应有通盘考虑。由于课题组长是课题研究的带头人,规划、主持、全面负责研究工作,因而课题成果的大小,很大程序取决于课题组长的学术水平,研究能力及其事业心。故课题组在分工时,对课题带头人一定要从优录用,切勿滥竽充数。力求做到知人善用,扬长避短。

⑵在经费上,应该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教育科研的开展,必须有一定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因此,要认真做好经费的预算。一方面,要注意厉行节约,让每一分钱都转化为研究效益。另一方面,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应主动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资助和支

持,力求确保“兵马未到,粮草先行”。

(摘自《中学教育》2000.3. 廖正锋/文)

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1、创新性的教育观念

实现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富于创造,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原教育目标,要求中小学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使学生获得扎实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拉塞克和雅迪努在《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对未来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做了这样的预测: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自学过程,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的专断性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持。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耗电量不是机械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对教师的角色作了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已有研究者提出了教师观念系统的角色转换:首先,要求教师转变“学生观”,即面向所有的学生去发展每一个体的创造个性。其次,树立新的师生观念,即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为此,教师要艺术地运用有声语言和身势语言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教师提问,其中包括虽不成熟完善却闪烁着创新思维火花的一得之风;要艺术地运用课堂点拨和课堂评价机制,激励学生以狡立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对教师作出科学的质疑、批评乃至争辩,形成师生双边心智对流,其乐融融。

2、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中小学创新型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综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信息素质,在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基础上,真正具备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1)课程设置的“综合化”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

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设置科学的综合课程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种世界性趋势。中小学设置“综合化”课程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作用。在“综合化”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多层次,使之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同时,要求教师能从科学的系统的高度来驾驭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2)教育内容的“社会化”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

中小学实施的新课程计划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劳技、人口、计算机、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等,渗透环境、交通、国防等教育。这些都要求都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知识及一般方法论。因而,教师应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从只掌握单一的学科知识,向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增加一般方法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等多元结构的方向发展。

3)教育技术的“现代化”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

现代教育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而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技术不断进步。1994年美国教育部在《用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的报告中指出:“教育技术作用的发挥,可以促进教育的改革,可以创造教师在教室里的新形象,可以突破如学时、课程、专业以及年级的限制”。目前视听技术发展到多媒体的综合运用,并与计算机结合,向智能化发展。因此,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将成为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一环。

面对当今十分发达的信息技术,已有研究提出“教师信息素质”的观点。教师信息素质是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教师个体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品质、知识与能力。教师信息素质由3个不同层面的内容组成:a.内核层。教师个体信息品质层面的素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觉悟、信息道德和信息心理等,它是其它层面素质的基础。b .中间层。教师个体信息知识层面的素质,主要是指教师个体的知识面及拥有信息的总量与质量的素质状况。c.外表层。这是教师个体信息能力层面的素质。从信息资源角度看,主要包括教师个体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最佳筛选和利用信息以及创新信息等能力;从信息技术角度看,主要包括教师个体掌握信息技术和运用新方法的能力。笔者赞成这种观点,担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人才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素质。其中,信息能力是构成创新型教师特征的一种基本的职业能力,是教师创造力结构中的基本要素。

3、科研型的教学能力

中小学创新型教师必须是科研型的教师,因为教育科学研究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改变传统教师的角色。中小学教师通过实地调查、实验研究、筛选经验、科学论证,实现着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将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的工作也将由“教书型”转向“专家型”与“学者型”。

创新型教师是教法的研究者,必须研究教会学生学习(包括弹头身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方法、原则,具有科研型教学能力,如研究教材和设计课型能力、课堂调控能力、课后评价能力;同时也是学法的研究者,主要是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等方法的指导和研究,特别要加强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研究。因此,中小学创新型教师既要会教学,又要会科研。笔者认为,中小学教师科研型教学能力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教学能力的系统转换

科研型教学能力是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能力保障。已有研究表明,这是一个教学能力的系统转换,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出发,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以获得教育教学实践的新颖性的高效率。首先是设计颇有新意、效果

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案的能力,包括确定目标、安排结构、运用方法等一系列环节。其次是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它是一种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造能力,它包括教育反思和理论创新。再次是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

2)教学能力的复合化

从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看,学校育人的信息源的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包括定向信息与非定向信息两类。定向信息源包括学科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微型课程等;非定向信息源指隐性课程如学校德育环境、文化氛围、校风校纪等。新课程计划也已经把课程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三大类课程。但目前大多数教师只具备学科课程的教学能力。由于学校自身的条件与规模的限制,不可能组建一支专门教师队伍从事3类课程教学,所以,对现有的教师应当在提高学科课程教学能力的同时,培养其选修课程的教学能力,发展其活动课程的教学能力,使教师具有复合教学能力。

3)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

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一集知识和信息为一体的时代,各种知识更新的周期将会越来越短,新技术从应有到普及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新的职业及相应的技能要求将层出不穷。中小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对中小学师资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教师对今天的社会变革与发展要有适应力,还要面向未来培养有竞争力的人才。因此,中小学创新型教师一定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相应能力的思惯,主动发展,形成获取、处理、使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4、创造性的人格特征

当今时代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更多的人格独立性、创造性和更强的适应能力与迁移能力,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的人格征具有创造性。托兰斯(E·P·Torrance,1962)的研究发现,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测验中的成绩与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这表明教师创造性高低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中小学教师的创造性人格特征应该是:创造意向水平高,创造兴趣浓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远大的创造理想以及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热情洋溢,情绪饱满,富于激励,想象丰富;独立性强,认真细致,不畏权威,敢于冒险,意志坚定,持之以恒。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材料表明,在教师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一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所以,创造性人格特征是中小学创新型教师所必备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它对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起着动力、激励、强化等作用,是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

(摘自《中国教育学刊》2000.6. 王真东/文)

教师知识结构的新整合

人类正处于一个巨大且迅速的知识新过程中, 我们已被拉入一个必须不断汲取新知的社会。作为教师应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成为新知识浪潮中的弄潮儿。由于眼下师范课程设置滞后陈旧和教师继续教育中的“烫剩饭”现象,使得教师在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更新、知识“充电”,处在一种薄弱、自发状态,这一问题应引起我们的严重关注。在学习化社会的今天,存在着统一高考体制下形成的知识传授模式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使得教师的知识僵化,与奔腾向前的现代科技发展相隔膜、“两张皮”。这种状态下,何以言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上,这里提了五点:专、博、通、灵、艺。 1、专

是指在本学科专业上要达到准专家学者的水平。这样在教学中才有可供发挥主观创造性的自由度,才能随意挥洒皆成佳境,才能围绕教学完结进行多姿多彩的教学再创造活动。譬如对一个初中历史教师来说,仅是蓄有教科书里那点中国通史知识是不够的,起码要个有历史本科的知识水准,一个专家或许只是研究先泰史或是希腊罗马史什么的,甚至专到某一断代史的某一方面,但一个教师面临的问题要比专家还复杂,因为他的对象是几十个比每秒运算数亿次的电子计算机还要神奇的活跃无比的学生的大脑,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善于以教学敏感来感应学生的学习热点,进而“四两拨千斤的”。为师者要达到这样的专业知识结构:能撰写本学科一般的学术文章,能读懂本学科高层次的学术论文,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史和学科前沿推进的态度、趋向,而且,这一切都要能化为自身的教学营养,能从容地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谈到创作时讲:“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1/8露出水面。”教学亦如是,只有有了课堂之外的“7/8”,才会有课堂教学的“庄严宏伟”进行。

2、博

这里主要说的是教师知识面的宽广性,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博比专还重要。在学校里,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自然、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教师要能都达到“站讲台”的程度。中小学者的分科授课不应是壁垒森严的,而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时,一节“杂交课”的效果要胜过数节“规范课”,有些课是语文课也是历史课,有些课不是数学课也不是物理课而是科学课。博还须有:教育学知识,如课程论、教学论和教育哲学方面的素养;心时学知识,如有关意向心理素质培养的理论和方法等。这些都要具体化为教师的素质修养,才能润物无声滋润着教学。同时,各种科学哲学、新方法论知识、思维学知识、学习学知识等均要兼容并蓄。还有,学生感兴趣的集邮、航模、棋类、球类、军事等都不应陌生,不要求教师是学者,但应成为杂家。

3、通

数学家华罗庚在谈读书时形象化地说,要“从厚变薄”。从厚变薄,意昧着要把精髓抓住提取出来,做到掩卷闭目,全书精华聚拢显现于脑海;从厚变薄,还意味着能把书中的内容变成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清人郑燮讲画竹,要由“眼中之竹”变为“胸中之竹”,再成为笔下之竹。这竹还“一枝一叶总关情”呢!华氏和郑氏所言是异曲同工,殊途归一。通就是精,精就是熟,熟能生巧,巧则夺天工,巧即艺高,艺高人胆大,建立在这个基石之上的胆大对教学灵感来说有着无法抗拒的魅力。教科书在为师者那儿“由厚变薄”烂熟于心了,课堂上就不再是机械地照本宣科了,一通百通,触类旁通,教科书变成了一个蓝本、一张图纸了,课堂上的教与学就成了师与生共同构建知识大厦的建筑工地了。将教科书从眼中之书变为胸中之书,终使之成为师与生共同演奏的大学

习交响曲的美妙音符回旋在教室里,这是何等诱人的教学艺术境界啊!

4、灵

专、博、通构成了教师知识结构的三维空间,灵是贯穿其间流动旦量子的一维,是知识呈生命态的呼吸。它将知识贯穿为全息相互照应、相互优化对流的状态,这是一种“场效应”,是教学智慧的惊蛰。或许,在化学课堂上要用到生物学的知识,在英语课堂上要用到汉语知识;或许,可将代数、几何、三角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一则趣闻或许是一节精彩物理谭的开场白。灵,意味着为师者能在课堂上神速地进行知识的调兵遣将,这是一种才思敏捷的教学自由,是大脑左右两半球和谐运作,有了它,教师在课堂上就能紧紧地把握住全班同学的听课情绪,不断反馈着、不断矫正着、不断创造着。

5、艺

在这里指的是审美能力。审美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直觉,也是一种在对象中发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审美,在根本意义上讲是一种创造。人类最早的美感现象是与最早的自然科学诞生分不开的,如毕达哥拉斯对数学美的感受,而最能领略美之风光的当属爱因斯坦一类的科学大师们。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审美能力,才能将课堂变成美之园圃,才会有“素月分辉,明共影,表里俱澄澈”的学习感悟,若是审美能力和教学能力达到水乳交融,何愁教学灵灵感不显现?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未来之路不是找到的,而是走出来的,走出这些道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出这些道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在第十六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在做教育工作的同时也进行自我教育,在创造未来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创造。

(摘自《教育时报》2000.9. 张南峭/文)

宜 都 市 职 业 教 育 中 心 校 本 培 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