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发展史综述
刘傲然1 张卓然2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0)
摘 要:中国翻译发展绵延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整个翻译历史,从翻译起源,即佛经翻译的传入,发展至今,中国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本文将以时间为轴,从古代译论、近代译论、现代译论和当代译论四个阶段对中国翻译的发展历史进行综述。在飞速发展的当代,翻译研究者只有清楚地了解翻译历史,才能为翻译的长足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关键词:中国翻译;发展历史;综述
翻译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陈福康(1991:49)将中国翻译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阶段。其中古代时期包括从东汉到宋朝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近代时期是鸦片战争至清末的西学翻译;现代时期是五四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的文学翻译,当代即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四十年间的议论。本为将以时间为节点,将古今翻译思想进行对比,研究各个时期翻译思想的变化与发展,对传统译论进行研究。
一、古代译论
(一)东汉至宋朝的佛经翻译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汉译佛经也就成为了中国翻译历史的起源。
在佛经翻译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一直都存在着“文质之争”,即“直译”与“意译”之间的争论。佛经翻译初期,翻译理论一般近乎于 “死译”的直译为主,导致译文并不能使用通顺流畅的汉语进行表达。据此,道安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理论。说明道安意识到译文应做到符合国家民众需要,适应不同的时代,同时还不能失去佛教的原旨。发展至后秦时期,鸠摩罗什成为了意译的主要代表。他认为译籍应符合汉语习惯的地道汉语表达方式,经文才能为广大百姓所接受。唐代时期主要代表玄奘,提出了“五不翻”理论,还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标准,意指译文继续忠实于原文,又需要通俗易懂。由此可见,这时候的翻译理论已经发展成为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佛经翻译以东汉末年为起点,唐朝到达鼎盛时期,宋代得到完善之后进入尾声。
(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明末开始中国的封建王朝开始由盛转衰,一些知识分子便开始反思,并试图了解西方文化。此时西方传教士为了传播宗教便将传授科学作为渠道,以取得政府信任。传教士目的明确,所以在翻译宗教书籍时,采用了“文化适应”的翻译策略(狄崇秀, 2016:141)。这样方便宗教的广泛传播。
这一时期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翻译思想。其中只有徐光启提出过“会通-超胜”的思想,认为翻译并不是进行简单的语言文字转换,而是要知晓双方文化差异,将中西方文化加以融合贯通。同时在徐光启的思想中考虑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此次翻译活动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对于传统翻译思想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近代译论:鸦片战争至清末的西学翻译
鸦片战争之后至五四运动之前,中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时中国面临的是“救亡图存”的局面,维新派开始意识到西方的强大,于是便开始了大规模的西学翻译。维新派在翻译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维新派翻译理论之中,马建忠认为善译是翻译的标准,首次对翻译标准进行了界定。其“善译”思想与等效翻译理论相似,认为译文不仅仅是对于原文信息的输出,更是应当使读者读译文之后,能够达到与阅读原文相同的感受。其 “善译”思想透射出强烈的读者反应意识(贾和平,2015:66)。开始重视译文的表达效果考虑读者的阅读感受。严复在此基
88
www.sjgzzs.cn
础上对于翻译标准进行完善,提出了“信达雅”。
这一时期翻译西学的目的主要是“救亡图存”、“经世致用”,因此提出的思想都有考虑到译文的表达效果。翻译思想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变革,思想变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三、现代译论: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文学翻译
随着五四运动的开展,文学翻译达到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这一时期,对于文学翻译选择直译还是意译的翻译方法,仍然一直处于争论之中。
于此,鲁迅与梁实秋还曾经展开论战。鲁迅提出“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方法,认为在翻译的过程中,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只有这样才可以对于外国文化多数量,高质量的接收。而鲁迅这种异化的翻译策略受到了梁实秋的猛烈抨击。梁实秋发表了《论鲁迅先生的“硬译”》,表示应该在文学翻译时更加侧重于译文可读性以及欣赏性。二人的论战核心实质上就是关于直译与意译的争论。
这一时期的翻译题材多为文学,各个翻译大家针对翻译标准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了翻译理论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四、当代译论:新中国成立之后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将目光投向了人民最需要了解的“大众文化”,即无产阶级文化 (刘科,朱桂兰,2012:175) 。因此这一时期翻译的重点在于政治文献和文学翻译,并且第一次开始主动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至国外,让西方了解中国文化。傅雷和钱钟书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傅雷曾提出“神似说”,认为翻译不重形似,而重神似,衡量译文的质量不应该只看是否符合原文的形式,而应尽量符合原文的风格。钱钟书提出“化境说”,认为“化”是翻译的最高境界,在翻译的过程中,既不能因为语言文化的差异使译文有很强的翻译痕迹,而且译文应完全忠实于原文的风味。
但是这一时期并没有意识到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忽略了翻译理论的研究。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性、包容性的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亦是日益频繁。翻译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不断绵延发展至今。了解翻译历史不仅仅能够促进翻译的长足发展,更是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繁荣昌盛。本文通过阶段性对翻译历史进行综述,希望能够对于翻译研究与发展做出贡献。参考文献:
[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绪言[J]. 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1,(2):49-51.
[2]狄崇秀. 佛经翻译与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比较研究[J]. 英语教师, 2016,(19):140-142, 145.
[3]贾和平. 马建忠“善译”思想之再思[J]. 翻译论坛, 2015, (4):64-66.
[4]刘科, 朱桂兰.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翻译事业的特点和翻译成果初探[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6):175-1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