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1(DOC)

2020-03-10 来源:钮旅网
第一章 绪 论 Ⅰ 课程内容

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也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继后《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小儿药证直诀》,以及金元四大医学流派,直至温病学派等都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中医学中\"天人合一\"、\"神形一体\"、\"疾病可知\"、\"标本缓急\"、\"正治反治\"、\"异法方宜\"、\"病治异同\"等观点,都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思想。 四、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这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其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其二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包括辨证与论治两个主要内容。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与病、症是有区别的。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和论治有不同的含义,是统一的整体。 Ⅱ 考核目标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4.掌握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 5.自学时数:4学时 6.面授时数:1学时 二、自学要求

中医的两个基本特点,为本章的重点内容。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体是有机整体,可以通过人体以五脏为中心,心为主导,既分别主持各自的生理功能又统一协作,以及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精、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密不可分的关系,脏腑与形体、官窍、外华、分泌物和排泄物之间密切相关来认识。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则可从人类赖以自然界而生存、人类必须适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和人类也必须改造自然、地域、工作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来理解。关于辨证论治,必须明确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与病、症是有区别的。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关系并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侯,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是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本章熟悉的内容。应该明确《黄帝内经》的问世,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继《内经》、《难经》的理论基础上,成书的《伤寒杂病论》确定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历代医学家不断产生,不同学术流派的学术争鸣,极大地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其中以金元四大医家为典型代表。而明清温病学派的崛起,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曰臻完善。新中国成立后,不论在中医理论的发掘、整理方面,还是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三、考核知识点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黄帝内经》 2.《伤寒杂病论》 3.金元四大医家 四、考核要求

(一)识忆: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2.金元四大医家。3.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理解:1.症、证、病的区别及其联系。2.\"病治异同\"。3.\"天人相应\"。

(三)简单应用:1.说明\"整体观念\"的概念及其意义。2.分别说明辨证和论治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阴阳五行 Ⅰ 课程内容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含义: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二)阴阳的属性:这种属性是由相互对立双方的性质、位置、趋势等方面所决定,也是作为区分事物或现象属阴属阳的标准。如运动的、上升的属阳;静止的、下降的属阴等。 (三)阴阳的特性.阴阳具有相关性、相对性、普遍性和可分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制约,是指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关系。阴阳之间相互制约和消长的结果,达到了统一,取得了动态平衡,即\"阴平阳秘\"。也就是阴阳的对立是二者性质特点相反的一面,而统一则是二者之间相成的一面。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之间不仅相互对立,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阴依附于阳,阳依附于阴,它们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阴阳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之为阴阳的互根互用。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阴和阳之间是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之中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阴阳的消长平衡,包含有运动是绝对的、无休止的,运动形式是多样化的辩证思想。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这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话,阴阳转化则是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人体组织结构:如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如用以说明人体中功能与生命物质的关系。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如\"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如脉、色、声、态均分阴阳。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如可用阴阳学说确定治疗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还可归纳药物的性能,四气和五味均分阴阳。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的基本概念

(一)五行的含义:\"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即运动变化、运动不息之义。五行,即

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二)五行与阴阳之间的关系:五行的概念赋予了阴阳的含义,认为木火土金水乃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是阴阳的矛盾运动所产生的。阴阳的运动变化可以通过在天之风、热、湿、燥、寒、湿等六气和在地之木、火、土、金、水五行反映出来。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的特性:是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抽象出来的,如\"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二)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表

自然界 五音 时间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角 平旦 酸 青 生 风 东 癥 曰中 苦 赤 长 暑 南 春 夏 五行 人 体 五脏 六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声 变动 握 忧 哕 咳 栗 木 火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肺 大肠 鼻 皮毛 悲 哭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宫 曰西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商 曰入 辛 白 收 燥 西 羽 夜半 咸 黑 藏 寒 北 (三)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

秋 东 金 水 1.五行相生:生,即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有序的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2.五行相克:克有克制、抑制、制约的意思。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3.五行制化:制,即制约、克制;化,即化生、变化。五行制化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相互结合,以维持协调平衡的规律。即是五行生克之间,必须克中有生、生中有克、相反相成方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相对的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

(四)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五行的相乘、相侮,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母子相及则是五行之间相生关系的异常变化。 1.五行相乘:乘,凌也,也是欺负之意。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亦即相克太过。

2.五行相侮:侮,亦为欺侮、欺凌的意思。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3.五行母子相及:及,即连累之义。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属于五行相生的异常变化。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如五脏、六腑、五官、五体等分虽配属五行;用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说明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利用五行归类方法说明人体与外界的相互关系等。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如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和相乘、相侮等。

(三)用于诊断和治疗:如可根据五行归类的原则,由外表可见的五色、五音、五味、脉舌等变化,探求在里的脏腑的病变;在治疗上,可用五行生克关系来确定来治疗内脏病变的原则,常用的如\"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若以相生规律来确定治疗方法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等;若以相克规律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泻南补北法等。另外,如用针灸、精神疗

法均可用五行生克乘侮的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Ⅱ考核目标 一、教学要求

(-)掌握阴阳的含义以及与阴阳属性的区别。 (二)掌握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掌喔五行的概念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四)了解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自学时数:12-16学时。 (六)面授时数:4-6学时。 二、自学要求

本章对中医学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阴阳学说中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阴阳的基本概念中,首先要区别阴阳的含义和属性。前者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指具体的事物或现象;后者则是根据对立的阴阳双方的性质、位置、趋势而划分事物或现象属阴属阳的标准,所指的是具体事物或现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和转化四个方面。对立,主要表现阴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关系,说明它们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阴阳的互根,在于说明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的这种关系。阴阳消长,强调阴阳之间的平衡是在运动中平衡,是在一定限度、-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相对平衡。阴阳转化,是指阴和阳,在一定条件下可各自向相反方向转化。阴阳对立与互根的辩证关系是阴阳学说的根本问题,旨在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阴阳消长与转化,说明阴阳之间处于不断地运动,绝非是静止不变的状态,其中消长是其量变过程,而转化是其质变过程。关于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涉及面较广,在本课程的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以及中医学其他学科中都将详细叙述。就本章所言,必须熟悉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组织结构,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说明生理功能中物质与功能的关系;在病理变化中,说明\"阴平阳秘\"是健康,阴阳失调是疾病,\"阴阳离决\"是死亡的道理;用于指导诊断和防治中,应明确脉、舌、症均分阴阳,以及\"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原理。

五行学说,旨在说明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的。五行的概念、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为其重点。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而不是指这五种物质本身,属于抽象的概念。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是五行的自动调节机制,生克制化是言其常,为生理现象;相乘、相侮及母子相及是言其变,为病理现象。其内容归纳如下: 五 相生--相互资生 生中有克--生克制化--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正常现象 行 相克--相互制约 克中有生--生克制化--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正常现象 学 相乘--是相克的过盛而危害于被克者 相克关系 产生太过 是事物发展变 说 相侮--是受克者之气有余而反侮其克者 失 常 或不及 化的异常现象

在正确理解五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应熟练地掌握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并通过这一调节机制来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和动态平衡,再结合中医学临床实际来理解常用术语。在学习本节时,应根据教学要求来处理精读与粗读的关系,一股地说,有关五行学说的形成和五行学说的辩证法思想等内容,只作了解。 三、考核知识点 (-)阴阳学说 1.阴阳

2.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二)五行学说

1.五行

2.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及母子相及 四、考核要求

(-)识忆:1.阴阳。2.阴阳互根互用。3.阴阳消长平衡。4.五行。5.五行生克乘侮。 (二)理解:1-阴阳对立与互根的辩证关系。2.阴阳消长,转化与量变、质变的关系。3.五行相生与母子关系;五行相克与所胜与所不胜。4.五行相乘与相侮的异同。

(三)简单应用:1.说明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联系与不同。2.说明五行相生、相克和制化的规律。3.试用五行相乘、相侮及母子相及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影响。 第三章 藏 象 Ⅰ 课程内容 概说:

-、藏象的含义和内容

藏象: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学说。其研究对象为五脏、六腑、奇恒之府以及与它们相联系的组织结构。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借助于古代的人体解剖知识;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长期观察; 反复的医疗实践以及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并经过长期的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而逐步形成的。

必须指出,藏象中的脏和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学和病理学概念。所以,不能把藏象中的脏腑与现代医学所说的同名脏器完全等同起来。 第一节 五 脏

五脏,即心、肺、脾、肝、肾。五脏共同生理功能是生化和贮藏精气,如《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一、心

(-)心的解剖形态(略) (二)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全身的作用。亦即心能运血于全身;脉由心所发,脉之功能赖心维持。

2.主神志:心主持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为\"君主之管\"、\"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志的功能与主血的功能密切相关,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三)心与体、华、窍、液、志的关系:

1.心在志为喜,心的功能与喜与相关,互相影响;过喜可伤心,出现心气焕散等。

2.心其华在面:是说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可从面部色泽反映出来。这是由于面部血脉极为丰富,全身气血皆可上注于面。

3.心开窍于舌:舌能司味觉和表达语言,有赖于心主血脉和主神志的功能。 4.心在液为汗:心主血,血汗同源,血气化而为汗。

5.心在体合脉:心与脉在结构上直接相通;脉中血液依靠心气推动。 (四)心与阴阳气血的关系:

心主血脉与主神志,是心阴、心阳和心气、心血协同作用的结果;心进行生理活动的动力与营养来自心之气血,故气血以充盈为常;而对生理活动的调节则依靠心之阴阳,故阴阳以平衡为宜。临床上心的阴阳、

气血失调,是心脏病变的内在基础。 二、肺

(-)肺的解剖形态(略) (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肺主气: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1)肺主呼吸之气:肺为主司呼吸运动的器宫,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主一身之气:-是主气的生成,特别是主宗气的生成;二是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 肺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实际上都隶属于肺的呼吸功能。 2.主宣发和肃降:

(1)肺主宣发:\"宣发\",是宣布和发散之谓。其生理作用有三: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向上向外布散津液和水谷精微;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膜理之开合。

(2)肺主肃降:\"肃降\",即是清肃、洁净和下降之意。其生理作用有三: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向下布散津液和水谷精微。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肺主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在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在病理上则又常常相互影响。

3.通调水道:通,即疏通;调,即调节;水道是水液运行的通道。通调水道,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对体内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作用。故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4.肺朝百脉、主治节:所谓\"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而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这也是肺主呼吸之气具体体现。\"肺主治节\",有治理、调节之意。是说人体各脏腑组织之所以依着一定的规律活动,有赖于肺协助心来治理和调节。故称肺为\"相傅之官\"。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三)肺与体、华、窍、液、忘的关系:

1.肺在体合皮:皮,称之\"皮肤\",其表面有毛发、汗孔等附属物。皮肤的纹理和肌腠合称为腠理。皮肤靠肺所宣布之卫气、津液的温养与润泽。

2.肺其华在毛:毛,毫毛。人体毫毛依靠肺的宣发的卫气与津液滋润,方可毫毛光泽,皮肤致密,增强抗御外邪的能力。

3.肺开窍于鼻:肺司呼吸,鼻为呼吸出入的通道;鼻主司嗅觉而依靠肺气,故\"鼻为肺窍\"。 4.肺在液为涕:涕是由鼻内分泌的粘液,有润泽鼻窍的作用,鼻为肺窍,故沸为肺液。 5.肺在志为忧:肺虚则易优,过优则伤肺。 (四)肺与阴阳气血的关系:

由于肺的主要功能是司呼吸、布卫气、通调水道与助心行血,都要依靠气的作用,所以历代医学多强调肺气的作用者多,而论及肺血者甚少;因为肺在五行中属金,金畏火,火为阳之兆,故医家在论肺之阴阳时,多不提及肺阳,而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故多提及肺阴。 三、脾

(-)脾的解剖形态(略) (二)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脾能将水谷化生为精微且布散于全身。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即是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作用。由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生为精微且布散全身,营养脏腑,组织、经络、四肢百骸,同时水谷精微又是化生精、气、血、津液的养料,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运化水湿:是指对水液的吸收、输布的作用。即是脾能将多余的水分及废水及时转输至肺和肾化为汗与尿排出体外。

运化水谷和水湿,是脾主运化功能的二个方面,二者可分而不可离。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脾的运化功能,在整个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高度概括。

2.主升清:升,是脾气的运动特点,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所谓\"升清\",一是指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上输心、肺、头目;二是脾气上升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

3.主统血:脾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逸出脉外的作用。这种作用依靠气的固摄来实现。 (三)脾与体、华、窍、液、志的关系

1.脾在体合肉:脾主运化水谷,以养肌肉四肢。

2.脾其华在唇:口唇的色泽,与全身气血是否充盈有关。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3.脾开窍开口:口腔是消化道的始端,口味的正常,全赖脾胃的运化功能。 4.脾在液为涎:涎,是口津,为唾液中较清稀者。涎出于脾,脾病则多涎或口干。 5.脾在志为思,思发于脾,过思则伤脾。 (四)脾与阴阳气血的关系:

脾的运化、升清、统血功能,均以脾的阳气为主,而脾的阴血,对运化等功能的影响则远逊于脾之阳气。因此,在提及脾之阴阳气血时,论及脾阳与脾气者多。 四、肝

(一)肝的解剖形态(略) (二)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疏泄:疏泄,是泛指肝具有舒畅、开展、调达、宣散、流通脏腑气机的综合生理功能。具体表现有五个方面.(1)调节精神情志,(2)促进消化吸收,(3)维持气血运行,(4)协助水液代谢;(5)调理冲任二脉。

2.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也就是说肝贮藏血量以维持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亦可防止出血;肝还可调节血量分配,恒定脏腑内的血液量,维持女子月经的正常。 (三)肝与体、华、窍、液、志的关系,

1.肝在体合筋.筋,包括肌腠、韧带和筋膜。具有连接和约束骨节,主持运动、保护内脏等功能。因肝藏血、血养筋,故筋为肝之体。

2.肝其华在爪:\"爪为筋之余\"故为肝之华。

3.肝开窍于目: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力,有赖于肝气之疏泄和肝之血营养。 4.肝在液为泪:津液入肝化为泪以养目。

5.肝在志为怒:肝主阳气之升发,故在志为怒。肝阳太过则易怒,大怒亦易伤肝。 (四)肝与阴阳气血的关系:

肝气、肝阳是肝进行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肝的生理特点是主动、主升而为刚脏,肝气、肝阳常为有余,肝阴、肝血常以制约肝气、肝阳,故常为不足。在临床上肝的病机证侯表现常为: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血虚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五、肾

(-)肾的解剖形态(略) (二)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精,是构成人体的胚胎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它们均藏于肾中。精具有促进生殖繁衍、促进生长发育、参与血液生成、抵御外邪侵袭等生理作用。

天癸:随着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盛,发育到一定阶段(女子二七、男子二八)产生的一种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物质。

肾所藏之精,称为肾精;肾精所化之气,称为肾气,肾气即是肾的生理功能,它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肾阴,又称元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滋润的作用;肾阳,又称元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

2.主水,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肾主水是依靠肾的蒸腾气化、肾对肺、脾功能的调节以及肾阳主开、肾阴主合的作用实现

的。

3.主纳气:肾能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浅表,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 (三)肾与体、华、窍、液、志的关系: 1.肾在体合骨: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

2.肾其华在发:头发的生长、润泽赖肾中精和血充养。

3.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中精气是维持耳的听觉功能的主要因素,故肾开窍于耳。小便的生成和排泄为肾所主,生殖功能的维持亦赖肾中精气,故肾主前阴;大肠传导、吸水之功能与肾密切相关,无论肾之阴虚或阳虚均可致大便异常而肾主后阴。 4.肾在液为唾:唾为肾精所化,吞唾可养肾。 5.肾在志为恐:恐为自知,从内而生,肾虚则易恐。 (四)肾与阴阳气血的关系.

肾精,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种生理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肾脏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肾精所化之气,称为肾气。它的生理效应包括肾阴、肾阳两个方面。肾阴与肾阳是人体的阴液与阳气的根本。肾阴与肾阳,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维持着人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总之,鉴于肾精、肾气、肾阴、肾阳极为重要的生理作用,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附〕命门:简单了解命门的有关学说。 第二节 六 腑

六腑的共同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故有\"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之说。 一、胆

(一)胆的解剖形态(略) (二)胆的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以助饮食物的消化。胆汁的生化与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 2.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能力。 二、胃

(一)胃的解剖形态(略) (二)胃的生理功能:

1.主受纳腐熟水谷:胃能接受、容纳饮食物及将饮食物磨碎、腐熟消化,进而将饮食物分化为精微、水气与残存物三个部分,前二者由脾运化至全身,第三部分下达小肠。胃的受纳、腐熟、分化的功能与脾、小肠、肝的功能密切相关。

在胃中所生之饮食物精微,是人体气血的后天来源,故曰:胃者,水谷气血之海。

2.主通降:胃之生理趋向为下降,即将其中之饮食下降于小肠而大肠,且助大肠将糟粕排出体外。故胃的通降对整个胃、肠道的传化、排泄功能都起着重要作用。

胃气,为中医学所十分重视。含有二个方面意义.其一是指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其二是指脾胃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即脉象从容和缓。 三、小肠

(-)小肠的解剖形态(略) (二)小肠的生理功能

1.主受盛和化物:小肠接受从胃中传移之饮食物,在小肠中进一步消化吸收。

2.泌别清浊:小肠将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后变为水谷精微、残渣及废水两部份,小肠将水谷精微吸收经脾、三焦等脏腑的作用输布于全身,而糟粕及废水输送至大肠和膀胱。

应该指出,中医学将小肠对饮食物消化吸收功能纳入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之中。 四、大肠

(一)大肠的解剖形态;(略) (二)大肠的生理功能:

大肠具有传导糟粕和主津的功能。大肠接受由小肠下移的饮食残渣,再吸收其中的水分,化为槽粕(粪便)定时排出体外。大肠的传导功能与胃气下降、肺气肃降有密切关系,亦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 五、膀胱

(-)膀胱的解剖形态:(略) (二)膀胱的生理功能,

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膀胱的这种功能有赖于肾的气化功能。 六、三焦

(一)三焦的解剖形态:对三焦的形态争论颇多,多数医家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惟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有\"孤府\"之称。 (二)三焦的生理功能;

1.通行元气:三焦是元气的通道,是气化的场所。

2.为水液运行之道路: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全身水液升降出入的道路。 3.上、中、下三焦部位划分及生理特点:

上焦: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头面和心、肺两脏。上焦主气的升发和宣散,但亦主气之降。上焦具有布散水津之气和宗气的功能,故曰\"上焦如雾\"。

中焦:为膈至脐的上腹部,中焦包括脾、胃、肝、胆,中焦的功能特点为\"泌糟粕、蒸津液\",为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故曰\"中焦如沤\"。

下焦:脐以下之部位属下焦,包括肾、膀胱、大肠、小肠等脏腑。下焦功能特点是排泄糟粕和尿液,且与元气、精、血的化生、贮藏密切相关,故曰\"下焦如渎\"。 第三节 奇恒之府

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它们多属于中空之脏器与腑相似,但又不是饮食物消化排泄的通道;能贮藏精气又与脏之功能相似,它们没有脏腑表里配合关系,也没有五行相属,故曰\"奇恒之府\"。 一、脑

脑为髓之海。它与人体的视、听、嗅觉、语言、记忆、思维等功能密切相关,故曰\"脑为元神之府\"。 二、女子胞

女子胞为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之脏器。上述功能与天癸的促进;与冲任二脉的气血充盈和通畅;与心、肝、脾、肾四脏对气血的生化和调节均有密切关系。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而气与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故心、肺功能亦具有相互促进、依赖的关系,反之肺病可及心,而心病亦可及肺。

(二)心与脾:脾提供生血物质,且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而心推动血之运行,故心与脾的关系体现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方面,病理上亦可相互影响。

(三)心与肝:心主血、肝藏血,共同完成血的运行和贮藏的功能。心主神志、肝主疏泄,故二脏对人体精神意识活动均起重要作用。

(四)心与肾:心属火在上,肾属水在下,心火下降以助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上升以助心阴,使心阳不亢,此为\"心肾相交\"、\"水火即济\"。病理上心、肾相互影响。

(五)肺与脾: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与肺所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是组成气(宗气)的主要物质,故二者与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而肺主行水,脾运化水液是完成水液代谢不可少的环节,二者相互依存。在病理上脾虚可及肺,肺虚可及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六)肺与肝:肺主降、肝主升,二脏在调节全身气机的通畅方面相反相成、相互协调。

(七)肺与肾:肾主水,肺之布散津液、通调水道的作用,有赖于肾的蒸腾气化,而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

于肺的布津和通调水道,二者失职必相互影响;肺主呼气,肾主纳气,二脏配合完成正常呼吸功能;肺与肾的阴液相互滋生称为\"金水相生\"。

(八)肝与脾:1)肝的疏泄与脾的运化功能相互影响,肝之疏泄失常可致脾病,脾运失常,湿邪停滞亦可致肝病。2)脾生血、统血、肝藏血,二者共同完成血液的贮藏、分布、运送等功能,而脾提供造血的精微,对肝的藏血亦具有重要作用。

(九)肝与肾:1)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故\"肝肾同源\"。2)肝之疏泄与肾之封藏是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的关系,若其平衡失调则可致病,尤其是生殖功能方面的疾病。

(十)脾与肾:脾阳根于肾阳,而肾中精气亦有赖于脾所化的水谷精微的充养,肾主先天,脾主后天,二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以及代谢废料的排出。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 三、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表里关系,在生理相互促进、病理上相互影响,经脉相互络属。

(一)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心热移于小肠\"。 (二)肺与大肠:大肠之传导有赖于肺气之肃降;而肺的肃降又与大肠腑气通畅有关。 在病理上二者相互影响。

(三)脾与胃:二者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输布的功能;合称为\"后天之本\"。脾主升、肾主降,升降相因;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运纳结合;脾属湿土喜燥恶湿、胃属燥土喜润恶燥,燥湿相济。 (四)肝与胆: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全赖肝之疏泄,而胆汁排泄的通畅又直接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二者在病理亦相互影响。

(五)肾与膀胱: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而膀胱的功能正常与否,又可直接影响肾的气化。 Ⅱ考核目标 -、教学要求

(-)掌握藏象的含义,了解藏象学说的内容、形成和特点。 (二)掌握脏、腑、奇恒之腑的含义及其区别。 (三)掌握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 (四)掌握五脏与体、华、窍、液、志的关系。

(五)了解肺、脾、肝、肾的生理特性,以及六腑的生理特点。 (六)熟悉奇恒之腑与五脏的关系。

(七)掌握脏与脏、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生理病理上的意义。 (八)自学时数:24~28学时。 (九)面授时数:10~14学时。 二、自学要求

本章讲述了藏象的含义: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特点;五脏与体、华、窍、液、志的关系;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的关系。其中五脏的生理功能,脏与脏、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为本章的重点。 所谓藏象,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内脏的形态和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实;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满;奇恒之腑异于腑而类似于脏。五脏生理功能的共同特点为生化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各自的生理功能为:心主血而藏神;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行水、主治节、朝百脉;脾主运化、生血统血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与精神情志、消化吸收、气血运行、水液代谢、冲任功能有密切关系,并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以适应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肾藏精,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具有促进作用。又主水、纳气,是调节水液代谢和呼吸功能的重要脏器,

也是人体生命之根,脏腑阴阳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六腑的生理功能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而胆主决断和三焦的功能及生理特点是其难点。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为传化物,泻而不藏。其各自的功能是:胆贮藏与排泄胆汁,以助消化,主决断与人之勇怯有关。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宜降则和。小肠受盛化物和分清别浊,主液。大肠传导糟粕,排泄大便,主津。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三焦能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其生理特点是: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六腑中胃、小肠和膀胱的生理功能,应将它们联系起来,从饮食水谷的代谢过程来理解。胆主决断的功能,可从病理上,特别是联系温胆汤的治疗作用来体会其含义。而三焦则应通过其所在的脏腑的功能来理解其生理特点。 奇恒之腑中,女子胞和脑的生理功能为其重点。对于脑主精神思维、主感觉运动的功能,可结合《素间·脉要精微论》、《灵枢·大惑论》、《灵枢·海论》等有关原文来理解。但在心主神志与五神脏之说的影响下,-直是从五脏系统的整体来认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详于心而略于脑。另外,脑、髓、骨三者,均以肾所藏之精为物质基础。因此,脑的生理功能应与肾的功能联系起来。女子胞是女性生殖器官,具有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功能。女子以血为本,故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心、肝、脾、肾和冲任二脉密切相关。 在脏腑之间的关系中,脏与脏的关系是其重点,而心肾相交、肝肾同源即是重点,也是难点。在脏与腑的关系中,以脾与胃的关系为重点,也是难点。脏腑相关的理论,是藏象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本章的重点,学习脏腑相关的理论,应从脏腑生理功能的联系,脏腑与精、气、血、津液之间的联系,脏腑与阴阳的联系,脏腑与五行生克制化的联系来全面理解。如心肾相交,可根据心藏神,肾藏志,神志互用;心主水、肾主水,水火既济;心主血、肾藏精、精血互生等心肾的生理功能来说明它们之间关系。又如在水液代谢中,脾主运化水湿,肺主行水而通调水道,肾主水而司气化。其中肾起主导作用,而脾肺居次。再如呼吸运动,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肾为纳气之脏,均与呼吸相关。所以在病理上,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但主管呼吸运动的是肺。还如,在血液运行中,心主血,肺助心行血,肝藏血,脾统血,四脏都与血液循行有关,但主持血液循环的主要的还是心。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所谓阴阳表里关系,是指它们在生理上相互促进,经脉上相互络属,病理上相互影响的关系。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主里,腑主表。-脏一腑,-阴一阳,-里一表相配合,构成脏腑阴阳表里关系。在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中,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三者,经脉络属,脏器相通,病理相关,全都体现出来,其临床意义较大。肺与大肠,一在胸腔,一在腹腔,脏器不相接近,但由于经脉络属,气化相通,故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密切联系。至于心与小肠部位也不相近,功能更不相似,其表里配合关系主要是从其生理特点而建立的。在生理情况下,小肠的泌别清浊是营血生成的基础,而营血的循行又赖心气的推动。另外,心火敷布于小肠,小肠则能\"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反之,小肠泌别清浊之清者上济于心,心则能行营血于经脉之中,故而构成其表里关系。 六腑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传化物的生理功能。

总之,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密切联系构成了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整体。 三、考核知识点 (-)概说

1.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形成。

2.五脏与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与区别。 (二)五脏

1.五脏各自的主要生理功能

2.五脏各自与体、华、窍、液、志之间的关系。 3.神与精的各自概念及其与五脏的关系。 4.五脏各自的生理特性。 (三)六腑

1.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 2.胃与三焦的生理特性。 3.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

(四)奇恒之腑

1.奇恒之腑的含义与特点。

2.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与脏腑的关系。

3.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与心、肝、脾、肾、冲任二脉的关系。 (五)脏腑之间的关系

1.脏与脏之间的10种关系。 2.脏与腑之间的阴阳表里关系。 四、考核要求

1.识忆:(1)藏象及藏象学说。(2)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的含义与区别。(3)心肾相交,肝肾同源。(4)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脾为气之枢。(6)神、精。(7)天癸。(8)肾阴、肾阳。 2.理解:(1)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与体、华、窍、液、志的关系。(2)精与神和五脏关系。(3)五脏各自的生理特点。(4)五脏生理功能失调与病机、病症的关系。(5)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及其与五脏之间阴阳表里关系。

3.简单应用:(1)心与脾,心与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2)说明肺与脾、肺与肝、肺与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3)肺、脾、肾在人体水液代谢中各起的作用。(4)说明脾与胃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第四章 气血津液 Ⅰ 课程内容 概说:

气血津液学说是研究人体基本物质的生成、输布及其生理功能与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这一理论的形成受到当时\"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其基本内容在《内经》中就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它的形成与发展,更是与藏象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密不可分。

气血津液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和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组织器宫所产生的,依赖于脏腑组织器宵而生理活动和进行代谢的。 第一节 气 -、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气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另外,气还可以认为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如\"肺气\"、\"肝气\"等脏腑之气。 二、气的生成 气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一)先天的精气(来源于父母,由肾所化生)。 (二)水谷之精气(主要来源于脾胃)。 (三)大自然之清气(主要来源于肺) 三、气的生理功能

(一)推动作用,气是活动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推动和激发作用。 (二)温煦作用: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涌,能维持备脏腑组织的恒温。

(三)防御作用-气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使人体功能健全,则肌表固密可防止外邪的侵犯,亦使人体内部阴阳协调,内邪不能产生。

(四)固摄作用:气对体内的液态物质和腹腔脏器等有固护统摄,控制作用。如气能统血,气可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精液等,防止其流失。

(五)气化作用;气化、是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备种变化。即是精、气、血、津液的备自新陈代谢及其相互

转化。

(六)营养作用:主要是由脾胃运化食物而化生的水谷精气的作用。此气与律液结合而成为血液,经血脉运往全身而发挥营养作用,故称之为营气。 四、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形式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这四种形式可表现为宏观的,亦可在同一个脏或腑中表现出来。如肝气上升、肾阴上承、脾气升清等均为\"升\"的表现;心火下行、肺气肃降、胃、肠之气下降、膀胱之气下降等为\"降\"的表现;肺呼出浊气,肺之向外宣发,以及汗液、二便的排出等均为\"出\"的表现;摄取食物、吸入清气等均为\"入\"的表现。

在一对互为表里的脏腑中,或在一个脏器中,其升、降、出、入的关系往往共存,并互相协调、相对平衡。如脾与胃、肺的宣降。但也应注意,某内脏的功能趋向往往是以升或降或出或入为主。如脾只升下降,胃只降不升等。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

(一)元气:元气赖肾中精气化生及后天水谷之气培育,藏于肾中,通过三焦布达全身。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具有激发、温煦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

(二)宗气:宗气是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和肺气吸入的大自然清气相合而成,积于胸中,具有走息道以行呼吸、发声音;贯心脉以行气血的功能。

(三)营气: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行于脉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血脉沉注全身具有营养脏腑组织的作用。

(四)卫气,卫气是由水谷精液化生,行于脉外,其运行\"慓疾滑利\",具有护卫机表,温养脏腑组织,抵御外邪、调节腠理开合的作用。 第二节 血 一、血的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管中的富有营养的赤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血的生成

血是由脾胃所化生的营气与津液组合而成。另外,血也是由精、髓所化,与肾及肝密切相关。除此,血的生成过程中心与肺也起了重要作用。 三、血的功能

(一)营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 (二)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四、血的运行

血液在相对密闭的脉管中运行不息,环流不休,以营养全身。血的运行是依靠心主血脉、肺朝百脉与主一身之气、脾主统血、肝主藏血等脏腑的生理功能共同完成的。 第三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的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内的液体,如肺津、肾水等以及各脏腑器官所分泌的液体、如胃液、肠液、涕、泪、涎等;还有水液代谢的各类产物,如汗、尿等。

津,是质较清稀、流动性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孔窍等,具有滋润作用者;液,为质较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者。但二者可分不可离,-般不予严格区分。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由众多脏腑共同参与的复杂的生理过程。

(一)津液的生成: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小肠、大肠的作用而生成。

(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是依靠肺、脾、肾等脏腑的协调作用而完成的。津液的输布

需要脾、肺、肾等脏腑的作用,而津液的排泄需要肺、肾、膀胱等脏腑及口、鼻、皮肤、二阴等器官的共同作用。

三、津液的功能:

津液具有滋润、濡养作用;同时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气和血的关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一)气为血帅:

1.气能生血: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2.气能行血: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

3.气能摄血:气的固摄作用是防止血液逸出脉外的重要因素。 (二)血为气母:

血是气的载体,气附于血中而不散全身;血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即血可养气。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

(一)气能生津.气的运动变化(气化)是津液化生的动力。 (二)气能行津.气的运动变化是津液输布排泄的动力。 (三)气能摄津,气的固摄作用控制着津液的排泄。

(四)津能载气:气与津液相依而布于全身,无津则气亦脱。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

\"津血同源\",血和津液同源于水谷精微,血渗出脉外化为津液;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又有\"血汗同源\"、\"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等之说。 Ⅱ 考核目标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气血津液学说的内容、形成与发展,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2.掌握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及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 3.掌握气的生成、功能和运动形式。

4.掌握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生成与分布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5.掌握血液的生成、功能与循环。 6.掌握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7.掌握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8.了解气血津液的主要病理表现。 9.自学时数:8~12学时 面授时数:4~8学时。 二、自学要求

气,必须明确气的概念、生成、运动形式、生理功能及气的分类,其中,气的概念,分类和生理功能为学习的重点,而气的运动形式既是重点又是学习的难点。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的气是一种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表现。由于气不能离开脏腑的功能活动而单独存在,所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具体体现在各脏腑的功能及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上。人体内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元气,元气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而生成,藏于肾中,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于气的来源、分布部位,生理功能不同,又有宗气,营气,卫气等之分。学习时要注重营气与卫气的区别。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五个方面的生理功能。其中气化功能应着重加以理解,是难点。应指出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又具有各自的功能特点,学习时应该注意。

血,主要讨论了血的概念、生成、运行和生理功能。以血的概念、生理功能、血的生成 和循环是为学习的重点。血是运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赤色液体,也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

活动的物质基础。血的生成与运行同五脏皆有关。故曰,\"血者,水谷精气也\"(《赤水玄珠》),\"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无所不及?quot;(《景岳全书》)血不仅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各组织器官的作用,而且还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津液,主要讨论了津液的概念、代谢及生理功能。其中,津液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是学习的重点。津液是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其生成依赖于脾胃对饮食物的运化功能;其输布,依赖于脾之\"散津\"和肺主行水的功能;其排泄主要依赖肺之\"通调水道\"和膀胱气化功能。津液在体内的代谢,肾的气化蒸腾是根本,三焦是通道,随着气的升降出入,布散全身而环流不息。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其中以气和血的关系为重点,必须明确\"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基本内容和临床上的应用。学习应从生理、病理两个方面去理解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对\"津血同源\"、\"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都应联系临床去加以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方可加深对理论的学习、理解。 三、考核知识点 (一)气

1.气的概念与生成及其运动形式。 2.气的生理功能。

3.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及其功能;营气与卫气的异同。 (二)血

1.血的概念与生成和生理功能 2.血的循行与脏腑功能之间的关系。 (三)津液

1.津液的概念、生成与生理功能。

2.津液的输布与排泄和脏腑功能之间的关系。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所包括的生理内容。 2.\"津血同源\"\"血汗同源\"的生理意义。 3.\"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病理意义。 四、考核要求

1.识忆:(1)气、血、津液各自概念。(2)气机与气化。(3)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与功能。(4)血液的组成。(5)津液的生理功能。(6)\"津血同源\"与\"血汗同源\"。

2.理解.(1)与气生成的相关脏腑。(2)气机与气化的异同。(3)气的升降出入与脏腑的联系。(4)血液的循行与心肺肝脾等脏的关系。

3.简单应用.(1)说明气的生理功能与脏腑之间的关系。(2)津液的代谢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的关系。(3)\"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生理与病理意义。(4)\"血汗同源\"在临床上的应用。 第五章 经 络 Ⅰ 课程内容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 络 系 统 简 表

手太阴肺经

手三阴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三阳经 手少阳三焦经

正经十二 手太阳小肠经 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同内 (十二经脉) 足太阴脾经 在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足三阴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三阳经 足少阳胆经

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十二经脉以外的另一些重要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 带脉、阴晓脉、阳骁脉、阴维脉、阳维脉、有统率、联络和 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 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

经络系统 十五别络--从十二经脉及任脉、督脉各分出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 络,有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络脉 孙络----细小的络脉 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昔的体系,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分类 (-)命名原则

十二经脉的命名是按阴阳学说理论,经脉的循环,与所属脏腑而定,具体命名是:(1)用手足区别循环部门,行于上肢为手经,行于下肢为足经;(2)用阴阳表明分布区域,内侧为阴经,外侧为阳经;(3)以阴阳之气的多少定名;如太阳是阳气旺盛,少阳为阳气减弱、太阴表示阴气旺盛,少阴则为阴气减弱等。(4)用脏腑说明直接联系,如手少阴心经,表示这条经脉直接联系于心。 (二)具体名称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

阴经(属脏) 阳经(属腑) 循行部位(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手 太阴肺经 阳明大肠经 上肢 前线 厥阴心包经 少阳三焦经 中线 少阴心经 太阳小肠经 后线 足 太阴脾经* 阳明胃经 下肢 前线 厥阴肝经* 少阳胆经 中线 少阴肾经 太阳膀胱经 后线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脾经在中线。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叉之后,脾经在前,肝经在中线. 二、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一)走向和交接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腔中的脏,经上肢走至手指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阴经从手指端经上肢至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经躯干、下肢达足趾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经下肢上至腹腔之脏再上达胸腔之脏。

(二)分布规律:

1.四肢:阴经在内侧、阳经在外侧。各经的大体分布是:太阴、阳明在前缘;厥阴、少阳在中线;少阴、太阳在后缘。

2.头面部:阳经上头,阴经(除肝经外)均不上头。阳明经行于面、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3.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阳明经行于前;太阳经行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 (三)表里关系:

相表里之经脉内相连于表里之脏腑,在四肢内外侧的位置对称,都在四肢末端交接。详 见下表。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及表里关系表 内侧(里) 外侧(表)

手 前 太阴经(肺) 阳明经(大肠) 中 厥阴经(心包) 少阳经(三焦) 后 少阴经(心) 太阳经(小肠) 足 前 太阴经(脾) 阳明经(胃) 中 厥阴经(肝) 少阳经(胆) 后 少阴经(肾) 太阳经(膀胱) (四)流注次序:(详见下表)

即始于手太阴肺经,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如下表: 食指端 足大趾端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鼻孔旁 心中

小指端 足小趾端

手太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目内眦 胸中

无名指端 足大趾

手厥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目外眦 肺中

三、循环部位。(具体循环见教材)

第三节 奇经八脉 概说:

奇经八脉的分布循环不象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多\"别道奇行\",它们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彼此之间没有表里配合关系,故与正经有别而称为\"奇经\"。

一、督脉:为\"阳脉之海\",与肾、脑、脊有密切关系。具有调节阳经气血、主司生殖功能等作用。 二、任脉:为\"阴脉之海\",具有总任一身阴脉,妊养胎儿的功能。

三、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具有调节十二经气血,主生殖功能,调节月经,又称为\"血海\"等作用。

四、带脉:能约束纵行诸经,且能提系胞胎、固护胎儿,主司妇女带下的作用。 五、阴跷脉、阳跷脉:有使下肢轻捷、跷健的作用,且能司眼脸开合和睡眠。 六、阴维脉、阳维脉:有\"维络诸阴\"与\"维络诸阳\"的作用。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沟通上下表里,联系脏腑组织:(1)脏腑之间的联系,十二经脉各自分别络属一脏一腑,建立表里脏腑之间的联系。同时,有的经脉还联系多个脏腑,或有的脏腑则有多条经脉到达。(2)脏腑与五官之间的联系:目、耳、鼻、口、舌、前阴、后阴,都是经脉循行所过的部位,而经脉又多内属于脏腑。(3)经络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十二经脉的交接、流注次序、与奇经八脉之间纵横交错等形成密切联系。 (二)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三)感应传导: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的感觉传递和作用。

(四)调节机能平衡:经络能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使人体机能活动保持相对平衡。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阐释病理变化:在病理情况下,经络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经络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

2.针灸、按摩、药物的治疗作用均通过经络的流通、传导而起作用。 Ⅱ 考核目标 一、教学要求

1.掌握经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生理功能。

2.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表里关系、流注次序。 3.了解十二经脉的体表循行部位。

4.了解奇经八脉的含义;掌握冲、任、督、带四条经脉循行概况和生理功能。 5.了解经络学说在病理、诊断、治疗上的应用。 6.自学时数.8~10学时 面授时数:4~6学时 二、自学要求

在经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中,经络的概念是重点,应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是主干,络是分支,也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四个部分组成。十二经脉为经络系统的主体。奇经八脉因其\"别道奇行\"而得名。十二经脉这一节中,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交接规律、分布和表里关系以及流注次序为其重点。十二经脉的循行,其总的原则是阴经行内侧,阳经行外侧;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为:手三阴,从胸走手,交手三阳;手三阳,从手走头,交足三阳;足三阳,从头走足,交足三阴;足三阴,从足走腹到胸,交手三阴。另外,十二经脉在体内循行是一种络属关系,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手经从阴出阳,足经从阳出阴,其气血流注,始于手太阴肺经,终于足厥阴肝经,又复住于手太阴肺经,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系统。奇经八脉中,以冲、任、督、带四脉的循环概况及其生理功能为其重点。奇经八脉在循行上没有共同的规律,多为别道奇行,又多无专线专穴和逆顺交接规律,与脏腑没有直接络属关系,相互之间无表里配合,不同于十二经脉,故称之为\"奇经\"。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八脉之中、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任脉行于腹,督脉行于背,冲脉并足少阴挟脐而上,此为\"一源而三歧\"。任、督,冲三脉主要是调节人体生殖机能。其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督为阳脉之?quot;。在经络的生理及经络学说的应用的内容中,经络的生理功能为重点。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内外、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经络

的调节作用,保持着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平衡协调。经络又能将气血津液等维恃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运送到全身,使机体获得充足的营养,从而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此外,经络又是人体的信息传导网,它能接受和输出各种信息。 三、考核知识点

(一)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络

2.经络系统的组成 (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名称

2.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3.十二经脉分布和表里关系 4.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三)奇经八脉

1.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含义 2.督、任、冲、带四脉各自的生理功能。 (四)经络的生理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1.经络的生理功能

2.经络在病理、诊断和治疗上的意义 四、考核要求

(-)记忆:(1)经络。(2)经络学说。(3)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二)理解:(1)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规律。(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三)简单应用:用经络的生理功能说明经络在病理、诊断、治疗上的意义。 第六章 病因 Ⅰ 课程内容 一、病因的概念和内容

所谓病因,就是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原因和条件。它包括有六淫、疠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以及先天因素等。病因学说主要研究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二、病因的分类

病因的分类:《内经》以阴阳分类,汉代张仲景,宋代陈无择以\"三因\"分类,现代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其他病因四类。 三、中医病因学的特点:

中医病因学的特点,主要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求因,以及病因与病理性产物互为因果等。 第一节 外感病因

外感病因,是指来自于自然界,多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而发病的病因。包括六淫、疠气等。 一、六淫

(一)六淫与六气的区别: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化;六淫,是风、寒、署、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也可理解为是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包涵人体正气不足六气便成为六淫)。

(二)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1)多与季节、居处、环境有关。2)可单独致病,亦可杂合致病。3)六淫在发病过程中可以互相转化。4)受邪途侄为肌表或口鼻。 (三)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

(1)风邪的概念:

(2)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具有向上、向外、开泄的特性,故侵袭人体常从头面部、肌表、阳经开始,且易出现出汗、恶风、头痛等症状。

②风善行而数变: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这是善行的特点;数变则是指发病迅速、症状变幻无常的特点。

③风性主动: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眩晕、震颤、四肢抽搐等。

④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的先导;其他五邪往往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古人常把风邪当作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 2.寒:

(1)寒邪的概念:

(2)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袭表,卫阳被遏;寒侵脾胃,脾胃阳气受损;寒邪直中少阴可致心肾阳气虚损。

②寒性凝滞:凝结阻滞经络气血的运行,不通则痛,故寒性主痛。

③寒主收引:收缩牵引之谓。寒邪犯人可收缩气机、腠理、经络、筋脉而闭塞、挛急,出现恶寒发热、无汗、肢体屈伸不利等。 3.暑

(1)署邪的概念:暑邪致病有明显季节性;暑邪纯属外邪而无内暑之说。 (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暑邪伤人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 ②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邪犯人可开泄腠理而多汗,以致津伤而气耗。 ③暑多挟湿:夏日多雨,故暑邪常挟湿邪侵犯人体兼见湿的症状。 4.湿

(1)湿邪的概念:

(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湿性重浊:湿邪犯人具有临床症状表现沉重的特性,如头重身困、\"着痹\"等。湿邪致病还有秽浊的特性,即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

②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沉重而粘滞,致病则易留滞经络、脏腑,阻滞气机;湿性类水为阴邪,易损阳气,尤以脾气、脾阳为先。

③湿住粘滞:湿邪致病多出现粘滞不爽的症状;湿邪为多缠绵难愈,反复发作。 ④湿性趋下:湿为阴邪,致病多出现下部的症状,如淋浊,带下等。 5.燥:

(1)燥邪的概念:

(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犯人多出现阴津亏虚干涩之症,如口鼻干燥,皮肤干燥等。 ②燥易伤肺:肺喜润恶燥,燥邪易伤肺津出现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等。 6.火

(1)火邪的概念:火热常混称,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热多属于外淫;火常由内生。 (2)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之性燔灼升腾,火热伤人多见高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症。 ②火易耗气伤津:火热易迫津外泄,消灼阴液,故常见的口渴喜饮,咽干口燥,大便秘结等症;\"壮火食气\"即火热最能损伤人体正气,因而火热致病易出现气阴两伤之症。

③火易生风动血:火热之邪,常易燔灼肝经,劫耗阴液,筋失所养而\"肝风内动\";火热之邪可加速血行,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

④火易致肿疡:火热之邪入于血分,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

⑤火易扰心神:火与心气相应,火邪最易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谵语等。 二、疠气

疠气,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致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的特点。 第二节 内伤病因

所谓内伤病因,是指因人的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直接伤及脏腑而发病的致病因素。内伤病因是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的。包括七情内伤、劳逸失度、饮食失宜等。 一、七情内伤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变化。七情内伤,则是指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为基础,而五脏又靠气血濡养,故七情与气血密切相关。七情又分属五脏。 (二)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首先伤及相应的内脏,如过喜伤心等;其次以伤心、肝、脾为多;再则五志过极化火与导致\"六郁\"。

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二、劳逸失度:

(一)过劳:是指劳力过度伤气;劳神过度伤心脾;房劳过度耗伤肾精。 (二)过度安逸:久不活动则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减弱,气的化生不足。 三、饮食失宜:

(一)饥饱失常:过饥则气血生化乏源,抵抗力降低易产生各种病证;过饱则可致饮食阻滞损伤脾胃;过食肥甘厚味生内热,甚至引起痈疽疮毒等病证。

(二)饮食不洁:进食不洁可致肠道疾病或寄生虫病或食物中毒。

(三)饮食偏嗜:偏寒可损伤脾胃阳气,寒湿内生;偏辛辣燥热之品可致胃肠积热;偏嗜辛、酸、甘、苦、咸,会使五味所亲和的内脏机能偏盛,久之可损伤内脏。 第三节 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成为新的病证发生的病因,称为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也称继发性病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可分为\"痰饮\"、\"瘀血\"、\"结石\"三大类。 一、痰饮

(一)痰饮的基本概念

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者称为饮。另外,还有通过临床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者,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二)痰饮的形成: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失宜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碍经脉气血运行:痰饮随气而流行,全身无处不至。若痰饮流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等;若结聚局部则形成瘰疠痰核或阴疽流注。

2.阻滞气机升降出入:痰饮为水湿所聚,停滞于中,易阻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 3.影响水液代谢:痰饮一旦形成,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的水液代谢功能。 4.易于蒙蔽神明:痰浊上扰,蒙蔽清阳,扰乱心神,出现痰迷心窍、痰火扰心等。

5.症状复杂、变幻多端:痰饮停留于体内可产生许多病证,故\"百病多由痰作?quot;,又有\"怪病多痰\"之说。

(四)常见的痰饮症(见下表) 肺-咳喘,痰多

心-心悸,神昏,失眠,癫狂 肝-面青,眩晕,动风 脾-腹胀,身重,肢倦 肾-腰膝痹痛,足冷 痰 胃-脘痞,呕恶 头-眩晕,昏不知人 咽喉-喉中梗阻(梅核气) 胸胁-胸胁胀满疼痛

痰饮的病证特点 四肢-麻木,疼痛 经脉 筋骨-瘰疠、痰核、阴疽、流注、瘫痪等 肌肤(溢饮)-肢体水肿,身重无汗 胸胁(悬饮)-咳嗽引胁疼痛,胸胁胀满

饮-四饮 胸隔(支饮)-胸闷,咳喘不得平卧,其形如肿 肠间(痰饮)-肠鸣,腹满,口干,食少 二、瘀血

(一)瘀血的概念:

瘀血:是指停滞于体内的血液,包括离经之血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二)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二是由于内外伤或内出血等因素而形成。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

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较剧;肿块,出现于体表或内脏,固定不移;出血,血色紫暗挟有瘀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暗紫、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多细涩、沉弦或结代。另外,瘀血停滞不同部位便可出现不同症状。 三、结石

(一)结石的概念:

凡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砂石佯的病理产物,称为结石。常见的结石有胃结石、胆结石和肾结石等。 (二)结石的形成:

1.饮食不节:偏嗜肥甘厚味、偏嗜酒酪、以及饮食不当均可形成结石。 2.七情内伤:肝失条达,胆汁排泄不利、日久而成结石。

3.药物服用不当:长期服用钙、镁、铋等药物或长期服用碱住药物均可形成结石。 (三)结石的致病特点:

结石致病,多发于六腑等脏器;病程较长症状不定;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甚则发生绞痛。

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

外伤包括枪弹、金刃伤、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溺水、虫兽伤和雷击伤等。 二、寄生虫

寄生虫有蛔虫、钩虫、蛲虫、绦虫、血吸虫等。 三、药邪

药邪,是指用药不当造成疾病的一种致病因素。药邪的形成:多因用药过量、炮制不当、配伍不当、用法不当等形成。药邪的致病特点多表现为中毒症状,发病急,病势易趋危重,易加重病情,变生它疾等。 四、医过

医过,是指医生的过失造成病情加重或滋生它疾的一种致病因素。医过主要是由医生语言不当、文字不规范、误治、操作不当等而形成。医过的致病,多因不同的医过方式形成不同的病证。 五、先天因素

所谓先天因素,是指人未出生前因父母体质或胎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病因。亦即先天性致病因素,如胎弱、胎毒等。 Ⅱ 考核目标 -、教学要求

1.熟悉中医病因学的特点。 2.了解中医病因分类方法。 3.掌握病因的概念。

4.掌握各种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以及常见的临床表现: 5.自学时数:18~24学时 面授时数:10~12学时。 二、自学要求

概说中,病因的概念是重点,须明确病因是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或阴阳平衡,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原因和条件。

外感病因,六淫的概念、六淫致病共同特点,以及六淫中每一种病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是重点内容。六淫的概念,是建立在自然气候与人体体质的基础上的,所以不能单纯片面地把六淫理解为六种气候变化,更不能把它理解为仅仅是异常的气候变化。因为异常的气候变化并非使所有的人都病,反之,异常的气候变化也可使抵抗力低下的人患病。不论是异常气候变化还是正常气候变化。只有当它能引起疾病的时候,才成为致病的因素。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各自有不同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作用于机体之后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亦分别与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有关。就发病季节而言,虽然六淫分别与春、夏、长夏、秋、冬相应,但除暑邪具有明显季节性外,余者四季均可发病。就其性质而言,风易合邪为害,以轻扬开泄,善行数变,风胜则动为特征。暑与火相类,其致病均为热象显著,耗气伤津。但暑多挟湿,而火性炎上,易生风动血,内扰心神,发为肿疡。风邪和火邪均可导致肝风内动,但火邪动风属于热极生风,而风胜则动,除热极生风之外,还包括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等。寒与湿皆为阴邪,易于损伤阳气,但以寒邪为甚,且湿邪多伤脾阳,寒邪多伤卫阳及心肾之阳。故寒邪为病,全身或局部有明显的寒象,且易于引起气机收敛而筋脉拘急,常以疼痛为其特征。而湿邪,其性重浊粘滞并有趋下之势,其病多水湿停聚为害。燥邪最重要的性质是燥胜则干,以津液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必须指出,六淫各自性质不同,对人体伤害亦不相同,致病特点及临床表现亦不相同。这是临床审证求因的认识基础。疫疠,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具有发病急、传染性强、症状相似的致病特点。

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内伤、劳逸失度、饮食失宜三个方面,其中七情内伤为重点和难点。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对精神刺激的情绪反应。而七情内伤,则是指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导致疾病发生。这是

必须分辨清楚的概念。七情分属五脏,与气血密切相关。七情内伤,主要通过直接伤及相应内脏,影响脏腑气机,使脏腑气血阴阳、气机升降出入失常而致病,故过喜伤心,喜则气缓;过怒伤肝,怒则气上;过忧过悲伤肺,悲则气消;过思伤脾,思则气结;过惊过恐伤肾,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总之七情内伤是内伤疾病中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只有深刻地理解情志活动与脏腑之间的关系,才能全面地理解七情内伤的致病作用。饮食劳逸的失宜作为内伤疾病的因素是通过影响脾胃功能及其他脏腑的关系而起的作用。如饮食所伤引起的病变,其部位多伤及脾、胃、肠等具有消化功能的脏器。

病理产物性病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等。痰饮和瘀血是中医病因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尤其以痰饮为最。痰饮和瘀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病因素。它们的形成与脏腑功能失常和气血津夜代谢障碍有关,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它们各自均有双重性。痰饮的含义十分广泛,就病因学而言,它是由人体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一种致病因素,可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就症状学而言,痰饮又是一种症状的表现,如从呼吸道咳出之痰液,根据其性状而有寒、热、湿、燥之分。就疾病而言,则痰饮又是一个疾病的名称,其广义有为四饮之总称,其狭义者仅指四饮中之一种。因此,痰饮的概念比较难以掌握。在本节中,教材主要是从病因学角度来阐述痰饮的概念,即痰饮是一种致病因素,有的可由感官直接观察到,称为有形之痰。有的无形可征,不能直接观察,而只能通过由于痰饮作用于机体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采用\"审证求因\"的思维方法来确定其存在,这种痰饮称之为无形痰饮。痰饮的致病特点很广泛,可阻碍经脉气血运行,形成全身或局部多种不同症状;可阻滞气机升降出入,停在不同脏腑,产生相应的症状;还可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神明,且\"怪病多痰\"。总之,痰饮致病概括起来有四大特点:①咳痰量多、喉中痰鸣;②肢体水肿,肠鸣食减;③胸闷、恶心、眩晕、心悸;④苔厚腻脉滑等。另外,还有一些疾病如痰核、梅核气、癫狂痫等,均可考虑由痰饮所致。至于瘀血,是由于人体内血行失度,停滞体内而形成的致病因素,它以疼痛、肿块、出血、紫绀、舌质紫暗、脉涩等为其临床特生。形成瘀血原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结石,是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而形成。以胆结石、肾结石为多见。 其他病因,包括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和先天因素。这些病因均应从其基本概念上加以理解,尤其是外伤,包括如枪弹、金刃、跌打损伤、烧烫伤、虫兽伤等,更要分别地加以学习理解。 三、考核知识点 (一)概说

1.病因的概念及病因的分类 2.中医病因学的特点 (二)外惑病因 1.六淫与六气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3.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各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 4.疫疠的概念与致病特点 (三)内伤病因

1.七情与七情内伤的概念 2.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4.饮食失宜与劳逸失度的基本概念 (四)病理产物性病因

1.痰饮与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 2.痰饮的形成和致病特点 3.瘀血的形成和病症特点 (四)其他病因

1.外伤所包括的各种病因 2.各种寄生虫的致病特点

3.药邪、医过及先天因素的基本概念 四、考核要求

1.识忆.(1)病因。(2)六淫与六气。(3)七情与七情内伤。(4)疫疠。(5)饮食失宜与劳逸失度。(6)痰饮与瘀血。(7)结石。(8)药邪与医过。(9)先天因素。

2.理解.(1)六淫各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2)七情内伤与伤及内脏和影响脏腑气机的病理意义。(3)痰饮的形成与脏腑的关系。(4)痰饮致病的广泛性与多变性。(5)瘀血的形成与脏腑气机的关系。(6)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7)外伤包括的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

3.简单应用.(1)六淫各自致病与其所伤害的脏腑组织器官、气血津液的病机、病症之间的关系。(2)分析七情内伤影响脏腑气机的病机。(3)痰饮的致病特点。 第七章 发 病 Ⅰ 课程内容

概说:发病与疾病的概念不同。发病,是指机体处于邪气的侵害与正气的抗侵害之间的斗争过程。发病包括发病原理、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和发病类型等内容。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

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能力、适应能力及康复能力。当\"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正气的强弱是发病与否的关键。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邪气虽是发病的条件,但在一定情况下,可起主导作用。如各种外伤,剧烈传染病因等。

(三)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是否发病

正能胜邪则不发病,邪胜正负则发病。但亦有\"两虚相合,乃客其形\"之论。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累 (-)外环境与发病

气候因素,如六淫和疫疠;地域因素,不同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常引发地方性的多发病与常见病;生活、工作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与工作环境常可成为致病原因和诱发因素。 (二)内环境与发病

体质因素:体质,是形成于先天,定型于后天的个体在形态结构、代谢和生理机能上相对稳定的特性。体质因素,可决定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和决定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情志因素。七情内伤在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些内容已在前面叙述。 第二节 发病类型

发病,常由于邪气的性质与强弱,以及致病途径不同,加上人的正气、体质等因素,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类型。

一、感而即发:即感邪后立即发病。多见于新感伤寒或温病、疫疠致病、情志遽变致病以及食物中毒等。 二、伏而后发:是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病邪潜伏于体内,其后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在诱因作用时而发病。如某些疫疠所致疾病、再如破伤风、狂犬病等。

三、徐发:是徐缓发病。如外感性病因发病的风寒湿痹、内伤性病因发病的情志过度、房事不节等。 四、继发:系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续发生新的病症。如久罹\"眩晕\",可因忧思恼怒等而继发\"中风\"。 五、合病与并病:首见于《伤寒论》。凡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者,为合病;若一经病证末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则为并病。

六、复发:复发,是指疾病重新发作。复发的基本条件有三:一是邪未除尽,二是正虚未复,三是诱因引

动。复发的主要类型有:疾病少愈即复发、休止与复发交替、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交替。复发的诱因有复感新邪、食复、劳复、药复等: Ⅱ 考核目标 一、教学要求

1.掌握邪、正的基本概念。 2.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 3.熟悉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4.了解发病的类型。 5.自学时数2~4学时 面授时数:1~2学时。 二、自学要求

本章阐述了中医发病学的基本原理和发病类型。其中邪与正的概念和发病的基本原理为学习的重点。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以及体内的阴平阳秘,是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当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人体的调节功能又不能及时排除干扰因素,以恢复生理上的平衡时,就会发病。发病的基本原理,-是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二是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这样既强调人体正气在发病中的决定作用,也不排除邪气的重要作用,又肯定了在特殊条件下邪气对疾病发生的决定作用。这也是中医发病的基本特点。学习发病,应在理解邪正概念的基础上,根据邪正的胜负辨证关系来认识。另外,人体的正气强弱与体质的关系甚为密切,体质在发病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考核知识点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 2.中医发病学原理。

3.正气与体质在发病中的关系。 4.正气与精神情志在发病中的关系。 (二)发病的类型 四、考核要求

1.识忆:(1)正气与邪气。(2)体质。(3)感而即发。(4)合病与并病。(5)复发。 2.理解.(1)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2)影响发病的因索。(3)感而即发与伏而后发。(4)复发的条件。

3.简单应用,分析正气与邪气;正气与体质;正气与精神状态发病中的关系。 第八章 病 机 Ⅰ 课程内容 概说:

一、病机的概念: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病机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发展转归和诊断治疗的内在依据。病机学说,即是研究和探讨病机变化规律的学说。 二、病机学说发展的沿革; 三、病机学说的特点:

以整体恒动观、整体联系病理观以及\"证\"为病机的认识特征等为其特点。 四、病机学的内容:

包括基本病机、系统病机、症状发生病机以及疾病的传变。

第一节 基本病机

基本病机,即是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或影响所产生的基本病理反应,是病机变化的一股规律,亦是系统病机和具体病证病机的基础。 一、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实,\"邪气盛则实\",是指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病理反映。临床上出现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虚,\"精气夺则虚\",是指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临床上表现虚弱,衰退的证侯。另外,在邪正盛衰中还有虚实错杂,虚实真假及虚实转化等病理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

1.正胜邪退:疾病向好转或痊愈方向发展。 2.邪胜正衰:疾病向恶化甚至死亡方向发展。

3.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疾病则缠绵难愈或留下后遗症。 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即是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同时又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失常的概括。阴阳失调的病机变化有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阴阳亡失等。

(一)阴阳偏胜:阴阳的偏胜,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1.\"阳胜则热\".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机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多因感受温热阳邪或阴邪从阳化热,或五志化火等引起。并且\"阳胜则阴病\"。

2.\"阴胜则寒\".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机能障碍,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多因感受寒湿阴邪,或食生冷,寒滞中阻而致。并且\"阴胜则阳病\"。

(二)阴阳偏衰:阴阳的偏衰,主要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1.\"阳虚则寒\".即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为阳气不足,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劳倦内伤以及久病伤阳所致。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尤以肾阳虚衰为重。

2.\"阴虚则热\",即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阴不制阳,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不制阳,阳相对亢盛的虚热证。多因阳邪伤阴、五志化火伤阴,或久病伤阴所致。一般以肝肾阴虚为主,尤以肾阴不足为重。

(三)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两个方面。但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脏阴阳及肾本身阴阳失调情况下,才易发生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的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

(四)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而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不相维系,从而出现寒热真假的病理变化。包括阴盛格阳(真寒假热)和阳盛格阴(真热假寒)两个方面。

(五)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失调病变,在一定条件下,其病理性质可发生向相反方面转化的病理过程。包括由阴转阳(\"寒极生热\"、\"重阴必阳\")和由阳转阴(\"热极生寒\"、\"重阳必?quot;)两个方面。 (六)阴阳亡失:是指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1.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邪盛,正不敌邪,阳气突然脱失所致。常见大汗淋漓,手足厥冷,脉微欲绝等危症。

2.亡阴:是指由于机体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多由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煎灼阴液所致。常见喘渴烦躁,手足虽温而汗多欲脱等危症。

三、气血失常

气血失常,概括了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以及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 失常等病理变化。

(一)气的失常:包括气的不足、气的某些功能减退、气的运动失常等。

1.气虚:系指元气耗损,功能失调,脏腑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功能失调生气不足所致。常见临床表现有精神萎顿,倦怠乏力、自汗、易于感冒等。 2.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病理变化。

(1)气滞:指气机郁滞不畅。多因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瘀等引起。常见肺气壅滞,肝气郁滞、脾胃气滞等。

(2)气逆:指脏腑之气上逆的病理状态。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寒温不适,或因痰浊壅阻等所致。常见肺失肃降,肺气上逆,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肝失疏池,肝气上逆等。

(3)气陷:指气虚无力升举的病理状态。多因脾胃气虚气致。常见内脏下垂,中气下陷等证。 (4)气闭:气之外出受阻的病理状态。多因浊邪外阻,气郁之极而致。临床表现为闭厥。

(5)气脱: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脱,出现脏腑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多因正不敌邪,或津液、精血大量损耗,或长久气虚而致。

(二)血的失常:包括血虚、瘀血、血热三个方面。

1.血虚: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多因失血过多、血液生化不足、久病不愈耗伤营血等所致。常见面色爪甲不华、头目眩晕、心悸怔忡、手足麻木、视物昏花等症。

2.血瘀:是指血液的循环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多因气滞、气虚而血行受阻、无力推动,或因痰浊、寒邪、热邪入侵血脉阻滞血行所致。常见刺痛、肿块、紫钳、瘀斑等症。

3.血热:指血中有热,血行加速的病理状态。多因邪热入血,五志化火而致。常有热象、耗血、动血、伤阴等病理表现。

(三)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

1.气滞血演.可由于气滞引起血瘀,亦可由外伤、内挫引起气滞血瘀同时出现,气滞血瘀常与肝、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2.气不摄血:气虚不足,气失摄血功能,血逸脉外的病理状态。 3.气随血脱:在大量出血时,气亦随之流失而散脱。

4.气血两虚:因久病耗气耗血,或因气血生化不足,或因气随血失,或因气虚血液不生而致气血两虚。 5.气血不荣经脉:气血不足或不和引起对经脉筋肉,皮肤的濡养作用减弱。 四、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代谢失常,是津液的输布失常,津液的生成和排泄之间失去平衡,从而出现津液的生成不足,或是津液耗散和排泄过多,以致体内的津液不足;或是输布失常,排泄障碍,以致津液在体内的环流缓慢,形成水液滞留、停积、泛滥等病理变化。

(一)津液不足是指津液在数量上不足,失其濡养作用而出现干燥失润的病理状态。多由燥热之邪或五志之火,或发热,多汗、吐泻、失血,或过用误用辛燥等引起。临床上多表现干燥枯涩不润的症状。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津液的输布障碍,是指津液不能正常的转输和布散;而津液排泄障碍,皆因津液气化不利,转化成汗液或尿液的功能减退。输布和排泄障碍主要是由于肺、脾、肾、三焦,肝等脏腑功能失常所引起。产生湿浊、痰饮、水肿等病证。 (三)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

1.津停气阻:主要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潴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

2.气随液脱:是指津液丢失太过,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之外泄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正所谓\"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3.津枯血燥:主要是指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 4.津亏血瘀:主要是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郁滞不畅的病理状态。

五、内生\"五邪\"

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组织功能失常,而产生类似于外感六淫致病的病理现象。因为病起于内,故称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一)内风: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阳气太盛或阴虚不能制阳引起,其发生与肝有密切关系,故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主要临床表现是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包括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以及血燥生风等病理变化。

(二)内寒:是指人体阳气虚衰,虚寒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的病理状态。内寒的发生与脾肾心之阳气虚衰密切相关,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内寒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

(三)内湿:是指人体水液代谢失常,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内湿产生多因脾胃受损,脾失健运而致,亦与肾阳虚弱有密切关系。湿性重浊粘滞,多阻遏气机,其临床表现因湿阻之部位不同而异,但以脾虚湿困为常见之证。

(四)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失其濡润,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内燥乃因久病、热病伤耗阴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以致阴液亏少形成。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以肺、胃,大肠为多见,并常伴有虚热之证。

(五)内火:又称\"内热\",是指阳盛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滞、病邪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内火有虚实之分,其病机主要有:阳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过激化火、阴虚火旺以及各脏腑之火。

应该指出,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是不相同的。内生\"五邪\"并不是致病因素,而是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其临床表现一般没有外感之表证。但两者常常相互影响。 六、经络病机

经络病机,是指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而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有经络的 气血偏盛偏衰、经络的气血运行逆乱、经络的气血运行阻滞、经络的气血衰竭等方面。 第二节 疾病传变

疾病传变,是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传移和变化。不同类型或性质的疾病,各有其不同的传变规律。决定并影响疾病传变的主要因素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疾病的传变,可概括为病位传变、寒热传变与虚实传变三个方面。

一、病位传变.病位传变,涉及病邪的出入、病势变化趋向和具体病变部位的传移变化。其主要内容包括病邪出入和具体规律两方面:

(一)病邪出入:即是表里之间病邪出入的趋向。包括表邪入里和里病出表。所谓\"表邪入里\",是指外邪侵袭人体,首先停留于机体的肌肤表卫层次,而后则内传入里,影响脏腑功能的传变过程。里病出表,则是指病邪原本在脏腑经络等在里层次,而后因正邪斗争,病邪由里透达于外的传变过程。

(二)病位传变的具体规律:外感病传变规律有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三焦传变等。内伤病传变规律有形脏传变、五行生克传变、脏腑表里传变、腑与腑传变等。

二、寒热转化:是指疾病或病证寒热性质的转化。这种转化取决于阴阳消长的盛衰变化,也与人体的体质密切相关。包括由寒化热和由热转寒两个方面。由寒化热,是指疾病或病证的性质本来属寒,继而又转变热性的病理过程。如太阳表寒可转化阳明里热证。由热转寒,是指疾病或病证的性质本来属热,继而转变成为寒性的病理过程。如临床\"热深厥深\"的病理变化。

应当指出,寒热转化除与阴阳消长盛衰和人体体质密切相关外,也与病邪\"从化\"有关。所谓\"从化\"是指病邪可顺从体质特点而转化。如阳热体质易感寒化热等。

三、虚实转化:虚实,决定于邪正的盛衰。虚实转化,即是由实转虚和因虚致实,其内容已于虚实病机中叙述。

Ⅱ 考核目标 -、教学要求 1.掌握病机的概念。

2.掌握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及津液代谢失常等基本病机。 3.熟悉\"内生五邪\"、经络失调的病机。

4.掌握疾病传变的基本概念和熟悉病位传变、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具体规律: 5.自学学时.12~14学时 面授学时.6~8学时 二、自学要求

在本章中详细介绍了中医病机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即基本病机。它对理解和掌握病机学的基本理论具有普遍地指导意义,其中以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为重点内容。

病邪作用于机体、人体的正气奋起与之相抗争,必然会引起邪正相争,从而形成了邪正盛衰的病理,破坏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形成阴阳失调的病理;影响气血的运行与功能,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及升降出入的失常,形成气血失常的病理;影响肺脾肾及三焦、膀胱等脏腑的功能,致使体内水液代谢的失调,形成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然而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这些病理变化又是互相影响,密切联系的。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它不仅产生单纯的虚或实、虚实错杂和虚实转化,以及虚实真假的病理变化,而且还决定着疾病的转归,正盛邪却则病退,预后良好;邪盛正衰则病进,预后不佳,甚则恶化乃至死亡。在邪正盛衰的交化中,单纯的虚或实的病理是其变化的基础,也是学习的重点。

阴阳失调,是指阴阳的消长失去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其基本病理反应是寒或热。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则热、阳虚则寒为其基本规律。阴阳的偏盛偏衰是阴阳失调的基本病理表现,也是学习的重点。 气血失常,概括了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以及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常等病理变化。其基本病理是气虚、气机失调;血虚、血瘀、血热;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等。其中气虚、血虚及气血关系失调的病理变化是重点。而气机失调是难点,也是重点,应从脏腑生理功能失调的综合病理,脏腑经络气化运动形式异常,这两个方面去加以理解。

津液代谢失常,包括津液不足、津液输布、排泄障碍及津液与气血功能失调三个方面:津液代谢失常,实际上是各种病因影响了肺脾肾及三焦,膀胱等脏腑的生理功能,导致津掖的输布失常,津液的生成和排泄之间失去平衡,从而出现津液不足,或是输布失常,排泄障碍以致津液在体内环流缓慢,形成水液滞留,停积、泛滥等病理变化。学习的重点,是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至于\"内生五邪\"主要是从概念上去认识。它是气血津液、脏腑组织功能失常,而产生类似外感六淫致病的病理现象。与外感六淫既有联系,更有区别。

总之,学习病机,要抓住虚、实、寒、热的病理变化,密切联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活动,以及病理变化,来理解和掌握疾病的基本病机。

关于疾病的传变,重点理解病位传变,即是表里之间病邪出入的传变。其传变规律包括外感病的传变和内伤病的传变,须加以区别: 三、考核知识点 (-)概说 1.病机

2.中医病机学的特点 (二)邪正盛衰

1.邪正盛衰的基本概念 2.虚或实的基本病理

3.虚实错杂、虚实真假与虚实转化 (三)阴阳失调

1.阳盛则热与阴盛则寒的概念与病理 2.阴虚则热与阳虚则寒的概念与病理

3.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的基本概念: (四)气血失常

1.气虚与气机失调的病理 2.血虚、血瘀、血热的病理 3.气血关系失调的病理变化 (五)津液代谢失常 1.津液不足的概念与病理

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的形成与病理

3.津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的机理: (六)\"内生五邪\" 1.\"内生五邪\"的概念

2.\"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的联系与区别。 (七)疾病传变

1.病位传变的基本概念 2.病位传变的具体规律 3.寒热转化与虚实转化的概念 四、考核要求

1.识忆.(1)虚与实。(2)\"至虚有盛候\"与\"大实有羸状\"。(3)阳盛与阴盛。(4)阴虚与阳虚。(5)气虚与血虚。(6)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7)气不摄血与气随液脱。(8)气滞血瘀与津亏血瘀。(8)\"内生五邪\"。(9)病位传变。

2.理解.(1)单纯的虚或实及虚实错杂的基本病理。(2)阴阳偏盛与阴阳偏衰的病机特点。(3)气机失调与脏腑功能的关系。(4)津液代谢失常与脏腑功能的关系。

3.简单应用;(1)邪正盛衰与虚实的病理变化。(2)阴阳失调与寒热的病理变化。(3)气虚与血虚和气血、脏腑之间的联系。

4.综合应用:(1)虚与实的含义、形成机理、临床表现与邪正之间的关系。(2)阳盛与阴虚;阴盛与阳虚,在形成的病因,病机特点、病变中心以及临床表现的区别。(3)气虚与阳虚;血虚与阴虚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的联系与区别。(4)脏腑功能失常与津液输布、排泄障碍及其病理产物之间联系。(5)\"气为血帅\"、\"血为气系。(5)\"气为血帅\"、\"血为气。 第九章 防治原则 Ⅰ 课程内容 第一节 预 防

预防,是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称为\"治未病\"。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一、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顶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未病先防,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即是必须增强体质。这就要注意调摄精神、加强锻炼、生活起居应有规律。二是药物预防和人工免疫等。

二、既病防变:就是疾病已经发生,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通常采取早

期诊治和控制传变来达到既病防变的目的。 第二节 治则

治则,是治疗疾病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治法不同,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它是从属于一定治疗原则的具体方法。

一、治病求本.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临床上运用治病求本这一治疗原则时必须掌握正治与反治、标本缓急两个方面。 (一)正治与反治:

1.正治:逆其证侯性质而治的原则,又称逆治。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 2.反治: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原则,又称从治。包括热因热用、塞因塞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等。 (二)标本缓急:标和本是一个相对概念,有多种含义。如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因为本,症状为标等。在复杂多变的病症中,常有标本主次的不同,因而治疗上就有标本先后缓急的区别。当标病甚急,如不及时解决将危及生命时则\"急则治其标\";如病情缓和或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则\"缓则治其本\";当标本均急或标本均不太急则\"标本兼治\"。 二、扶正与祛邪

(-)扶正与祛邪的概念与关系.

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祛邪,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二者之间相互为用,相辅相成,即所谓\"正足邪自祛\"、\"邪去正自安\"。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

1.运用原则.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则。 2.具体运用:

(1)单独使用.扶正,适用于正虚邪不盛的虚性病证;祛邪适用于邪实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 (2)先后使用.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之证;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之证。

(3)合并使用.适用于正虚邪实,虚实错杂的病证。 三、调整阴阳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即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因此,调整阴阳,即是损其偏盛,补其偏衰,恢复阴阳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的治疗法则。 (一)损其偏盛:阴盛则损其阴,阳胜则损其阳,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

(二)补其偏衰:阳虚则补其阳,即虚寒证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法,亦是\"阴病治阳\"的原则;阴虚则补其阴,而虚热证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法,亦是\"阳病治阴\"的原则,阴阳两虚,则应阴阳双补。 另外,还须在治阴虚时,善用\"阳中求阴\",治阳虚时善用\"阴中求阳\"以求\"生化无穷\",\"泉源不竭\"。 四、调整脏腑功能

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治疗脏腑病变时,不能单纯考虑一个脏腑,而应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关系。 五、调理气血关系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故治血病时应兼治气,如补气以益血、补气以摄血、行气化瘀等;治气病时兼治血,如和血以行气,凉血以清气等。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一)因时制宜:即是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考虑用药原则。如春夏不宜过用辛温发散之品,以防伤阴,也就是\"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秋冬慎用寒凉药,以防伤阳,也就是\"用寒远寒,用凉远凉\"。 (二)因地制:.即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原则。如外感风寒证,西北严寒地区,用辛温解表药较重,常用桂枝、麻黄,而东南温热地区,用辛温解表量较轻,多用荆芥、防风。 (三)因人制宜: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 原则。

1.年龄:不同年龄生理状况和气血盈亏不同,治疗用药亦有别。如小儿为纯阳之体,忌投峻攻,少用补益,药量宜轻;老年则机能衰退,气血亏虚而慎用攻法,多用补益。 2.性别:妇女有经、带、胎、产等生理特点,用药应与男人有别。

3.体质:阳盛和阴虚体质,慎用温热;阳虚或阴盛之体,慎用寒凉。而耐药性强者, 可用峻烈之药,耐药性弱者则应慎用。 Ⅱ 考核标准 一、教学要求

1.了解中医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措施。 2.掌握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3.自学时数:4~8学时 面授时数:2~4学时 二、自学要求

本章讨论了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其中以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及三因制宜为重点,而反治为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中医学的治疗原则,是建筑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理论基础之上的。它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辨病为基础,从探求病因,辨别虚实、寒热,结合病人的内在因素和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条件而制定出来的。其中治病求本,是抓住疾病本质,解决疾病主要矛盾的大法。包括正治反治与标本缓急等基本内容,其中,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一种治疗法则。对其寒因寒因、热因热因、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应从药物的性质和疾病征象的属性之间的关系来理解。扶正祛邪,是权衡邪正关系,处理疾病虚实的关系。学习时一定要掌握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原则。调整阴阳,是总观患病机体的阴阳盛衰,纠其偏盛偏衰的根本。在其补其不足的内容中,对\"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与\"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应加深理解,加以比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三因制宜,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治疗原则。对因时制宜中\"用温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应正确理解。上述四项治则,均为临床辨证施治必须遵循的总则,任何具体的治疗方法都是由它所规定,并从属于一定的治疗原则。 三、考核知识点 (-)预防

1.预防的指导思想。 2.预防的基本措施。 (二)

1.治则与治法的概念。

2.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等四项治则的主要内容。 四、考核要求

1.识忆.(1)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2)正治与反治。(3)标本。(4)扶正与祛邪。(5)阳病治阴与阴病治阳。(6)阳中求阴与阴中求阳。(7)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2.理解.(1)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的基本概念。(2)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的基本概念。(3)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4)三因制宜的具体应用。

3.简单应用,(1)根据临床辨证运用正治法。(2)反治法的临床指征。(3)扶正祛邪的具体应用。 4.综合应用.(1)根据临床辨证运用标本缓急。(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临床应用。(3)根据临床辨证特点运用\"阳中求阴、阴中求阳\"。(4)临床辨证与治病求本的关系。

第三部分参考文献

1.《中医基础理论》主编 吴敦序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年出版 2.《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指导》主编 吴敦序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年出版

3.《新编中医基础理论》主编 何裕民 刘文龙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6年出版

4.《中医学基础》北京中医学院 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8年出版 5.《中医基础理论详解》主编 赵棻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年出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