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品解析:2017年11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3-08-31 来源:钮旅网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qiǎn) 教诲(huǐ) 荒诞不经(dàn) A. 消遣...藏(zhù) 沉吟(yín) 跬步千里(guǐ) B. 贮...然(cù) 胆怯(qiè) 不速之客(sù) C. 猝...(yàn) 分歧(qí) 蓊蓊郁郁(wěng) D. 呜咽...【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诲huì;B跬kuǐ;D咽 yè。 【点睛】

2.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篇幅 狭隘 奏鸣曲 B. 簇新 摇篮 挖墙角 C. 烟霭 伺侯 杀手锏 D. 辨论 斑驳 踢踏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挖墙脚;C伺候;D辩论。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量子通信成功演示启示国人:在创新方面,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可妄自尊大。 ....B. 要细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责任清单,对不作为、慢作为的部门和人员予以问责。 ..

C. 讲好浙江故事,展示好浙江的人文之美,是建设好文化浙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D. 在全运会男子200米决赛中,谢震业打破全国纪录,继百米大战后一再获得金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一再:一次又一次地。不合语境,应该改为“再次”。A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 ,自轻自贱。指对自己的能力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多用于贬义。符合语境。B予以:释义为给以。符合语境。C不可或缺,意思是指非常重要,无法替代或缺少的,稍微缺少一点点都不可以。比喻一点也不能缺少。符合语境。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将为打造金砖国家下一个“金色十年”贡献新倡议,搭建新平台,注入新活力。 B. 通过特色民俗活动,使大家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C. “艾滋病防治宣传校园行”旨在提升公民防艾抗艾意识,改进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D. 《战狼Ⅱ》表达的不仅仅是大国崛起的集体共识,而且是国内许多观众的英雄梦想。 【答案】A 【解析】

B缺少主语,C搭配不当,D把“不仅仅……试题分析:去掉“通过”或“使”。“改进……歧视”搭配不当。而且”后面的内容互换位置。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对阅读的信仰就是对思想的信仰。 。 , 。 ,而不是一个用清晰的思想来观察世界的人。 ①正是由于阅读,才使人的感触从目之所及达到了思之能及 ②阅读可以极大地拓展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思想的格局 ③才让人可能超越时空的局限

④不阅读,就是躺在书海之中,也只是一个用混浊的眼睛观察世界的人 A. ②④①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从最后一句“而不是一个”,可知和它搭配的应该是第四句“也只是一个”,所以排除AC;①②③三句都是对阅读作用的阐释,但只有第二句有主语“阅读”,其他两句省略了主语“阅读”,所以把第二句放前面,所以本题选D。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②①③④

6.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孩子们的脸,像朝阳下初开的百合花,显得如此的鲜嫩、光洁。(比喻) B. 车过故乡,钱塘江隔岸的青山,万笏朝天,渐渐露起头角来了。(借代) C. 池塘里,只剩下些残叶,荷花们蜷缩在淤泥里,做着春天的梦。(拟人) D. 杨梅有多么奇异的形状,多么可爱的颜色。多么甜美的滋味呀。(排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B“万笏朝天”是比喻,“渐渐露起头角来了”是拟人。 7. 下列诗句内容与浙江风景名胜无关的一项是 A.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C.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题干中要求的是写浙江风景名胜,考生注意选项C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诗句,诗句写的是山西杏花村。 8.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 《齐谐》者,志怪者也 C. 毋从俱死也 D.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B是判断句,其余是省略句。 9.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向我询问古代的事情,有时靠着书桌读书。 B.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一个平民的死比国家兴亡的意义还重大。 C.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女子也不高兴,因为男子的行为反复无常。 D. 距关,毋内诸侯。——把守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

B.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D.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学书”是学习书写,写字;B (即使)一个平民对于国家也有重要意义啊。C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

10. 下列对《虞美人》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 从问天到自问,通篇一气盘旋,笔法跌宕起伏,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 B. 上片实写,下片虚写,由实入虚,写词人经历世事变迁后对生命的思考。 C. 运用反衬手法,以宇宙时空的永恒与无情,衬托家国人生的短暂与可悲。 D. 结句用汪洋恣肆的一江春水作喻,写出愁之多。愁之深。愁之无穷无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B“上片实写,下片虚写,由实入虚”错,上片有虚有实,下片也有虚有实,上下片虚实相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

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

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越国以鄙远鄙:把……当作边邑 .B. 行李之往来行李:外交使节 ..C.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助 .D. 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 .

12. 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乱易整,不武 .A. 敢以烦执事

B. 阙秦以利晋 C. 斧斤以时入山林 D. 谈笑以死

1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夜,缒而出”交代烛之武出城的时间和方式,暗示了郑国被围的严峻形势。 B. 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晓之以理,诱之以利,说服秦伯退兵,成功解除危机。 C. 晋文公毅然决定撤军,说明他有清醒的头脑、理智的判断和坚持正义的品质。 D. 选段记事完整,情节生动,文字简洁精练,有很强的表现力,堪称叙事典范。 【答案】11. C 12. A 13. C 【解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C“济”是渡过的意思,句意是:他早上刚渡过黄河,傍晚就在两地加固城防工事。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例句和A都是“用”;B目的连词,来;C按照;D相当于连词“而”,表修饰。 【13题详解】

【果说了这句话,那就是他的哥哥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坚持正义的品质”错,文中没有体现。

14. 下列对《品质》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

些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他哥哥虽然由于勤苦在各方面都显得更虚弱、更苍白,但是他们两兄弟却很相像,所以我在早年有时要等到跟他们订好靴子的时候,才能确定他们到底谁是谁。后来我搞清楚了:如果没有说“我要问问我的兄弟”,那就是他本人;如

A. 文中肖像描写用皮革喻示格斯拉实诚、谨严的性格,可谓形神兼备。 B. 格斯拉眼睛“好像在迷恋着理想”,透露出他对工匠精神的执着追求。 C. 哥哥性格懦弱,没有主见,所以定靴的时候常说“我要问问我的兄弟”。 D. 强调格斯拉兄弟“很想像”,暗示他们都具有朴实、严肃、勤苦的物质。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C“哥哥性格懦弱,没有主见”分析错误,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更虚弱、更苍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评点的产生,最初是读者读书的一种心得的记录、标志,其目的未必是为了教授他人的写作。正如清人张潮在《虞初新志·凡例》中说的:“触目赏心,漫附数言于篇末;挥毫拍案,忽加赘语于幅余。或评其事而慷慨激昂,或赏其文而咨嗟唱叹。敢谓发明,聊抒兴趣;既自怡悦,愿共讨论。”如果说断句是为了意义上的理解,那么评点便是对于作品艺术的体会了。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评点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式。阅读过程的评点,记录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增强了记忆,这是符合阅读心理需求的。评点作为一种阅读方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宋代之前,传统的文学批评讲究对于批评对象知人论世,追源溯流,其批评则重在对批评对象作总体审美把握的品第,而很少是对文本的具体入微的批评。评点之学恰是转向对文本的语言分析和形式的批评,其特点在于为人指点创作的具体途径,从“作文之用心”的角度来进行批评,对于作品的用词、造句、修辞、构思和结构上的抑扬、开阖、奇正、起伏等方面的艺术技巧进行评点。它是一种综合性、实用性最强的批评方式,除了文学批评、鉴赏之外,它对于古代修辞学、写作学等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历来论者对于评点之学的评价偏低,这可能与中国古人认为艺术的精妙只可妙悟而难以言传的观念有关。评点传授技巧作法,予人以方便法门,不免落了言筌。但是评点作为一种批评方式,引导人们从创作的角度去欣赏揣摩艺术,并从具体作品入手进行评析,有时虽不免琐碎细杂,但比起玄之又玄的空谈,自有其合理性。

宋代是文化高涨的时代,许多学者都做了普及文化的工作。选集与评点的结合,其实也是一种文化普及的工作,它对初学者起了启蒙的作用。评点的阅读对象是一般的读书人,在那个时代,读书人的主要出路和目标就是走科举的道路。因此评点自然就与科举有难解之缘,而带有明显的实用色彩和功利目的。评点之所以兴盛,也与社会需求有关。评点既提供了作家的作品,使读者可以阅读原著,而不像诗话一样单纯是批评家的感想与评论;评点还提供了批评家的评论圈点,这样比一般的选本总集又多了一种借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比较、参照。所以评点方式把作者、读者与批评家三者密切联系起来了,故成为一种人们普通喜爱的通俗的批评方式。

(节选自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

15. 下列对文中“评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评点产生的最初目的未必是为了教授他人写作。 B. 评点讲究语言分析和形式批评,作总体审美品第。 C. 评点既可以是一种阅读方式,也可以是批评方式。 D. 评点能够把作者、读者、批评家三者联系在一起。 16.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阅读过程的评点能够记录心得,理解意义,增强记忆,做到知人论世。 B. 评点琐碎细杂,作品评析只重妙悟不重言传,所以历来论者评价偏低。 C. 宋代评点兴盛与社会需求相关,而读书人阅读评点仅为了走科举之路。 D. 选集与评点相结合,为读者提供更多借鉴,可启蒙初学者,普及文化。 【答案】15. B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B项所涉及的内容在第二段的开头,前后因果混淆,原文是“宋代之前,传统的文学批评讲究对于批评对象知人论世,追源溯流,其批评则重在对批评对象作总体审美把握的品第,而很少是对文本的具体入微的批评。评点之学恰是转向对文本的语言分析和形式的批评”。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A项原文是“阅读过程的评点,记录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增强了记忆,这是符合阅读心理需求的。评点作为一种阅读方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没有提到“做到知人论世”。B项前后因果不符,原文是“历来论者对于评点之学的评价偏低,这可能与中国古人认为艺术的精妙只可妙悟而难以言传的观念有关。”C项“而读书人阅读评点仅为了走科举之路”错,原文是“读书人的主要出路和目标就是走科举的道路。因此评点自然就与科举有难解之缘,而带有明显的实用色彩和功利目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

17.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

的(1)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怒而飞,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4)___________________,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答案】 (1). (1)以手抚膺坐长叹 (2). (2)怅寥廓 (3). (3)其翼若垂天之云 (4). (4)位卑则足羞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膺”“寥廓”。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5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节选自《我与地坛》)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节选自《荷塘月色》)

18. 甲、乙两文画线句中动词使用精妙,请作赏析。

19. 简析甲文“另一个世界”与乙文“另一世界”含义的异同。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8. 甲:①连用“滚动”“聚集”“压弯”“坠”“摔开”等动词,细致入微地描绘出露水从滚动、聚集到摔落的动态过程。②感知微小事物的生机与力量。乙:①运用“泻”“浮”“洗”等动词,静态动写。②形象地写出了荷塘上月光流照的轻柔、朦胧和缥缈。

19. (1). 同:与特定现实相疏离的宁静的空间。 (2). 甲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一方天地;给人生命

启迪的精神家园。乙文:充满荷香月色的美妙所在;获得独立、自由的精神空间。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及句中词语的运用效果的能力。

甲处,首先找出动词,有“滚动”“聚集”“压弯”“坠”“摔开”,“滚动”“聚集”“压弯”这三个词语将清晨植物叶片上露水由少到多的积聚过程表现出来,“轰然”一词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露水落地只是静无声息,不会“轰然”有声。作者这样说,夸大了露水落地的声响,为表现自然界勃勃生机制造气势,让人感知微小事物的生机与力量。这几个动词连用,细致入微地描绘出露水从滚动、聚集到摔落的动态过程。乙处,动词有“泻”“浮”“洗”, “泻”本指液体快速地流,这里从“月光如流水一般”的比喻而来,非常精工,加上“静静地”这一修饰语,使静态的月光流动起来,但又绝无声响,准确地写出了静穆的景象。能“浮”的物体是轻柔的,“浮”的动态是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用“浮”写“雾”, 以动景写静景,便突出了“薄薄的青雾”的形态。“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喻月光下的花叶,既突出了它们特有的色调和实感,又从侧面写了月光的柔和。以“笼着轻纱的梦”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飘忽虚幻的姿态,传达出作者此时无限的惬意与陶醉。这几个动词出现在整个句子中形象地写出了荷塘上月光流照的轻柔、朦胧和缥缈。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两个句子中都有“另一个世界”,分析两处的异同,结合两段文字,和“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可知两段中的“另一个世界”都是与特定现实相疏离的宁静的空间。不同点在于,甲处指地坛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在地坛,作者看到了各种生命竞相生存,“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让他感到了心理的宁静与安慰。此处抓住“竞相生长、荒芜但并不衰败”回答即可。而乙处的“另一个世界”是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是朱自清精神的避难所,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世界。结合“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抓住“独立、自由、独处”来回答即可。

【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支由城乡高中生组成的暑期实践小分队,参观学习“五水共治”“美丽浙江”的建设成果,对“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有了更深切理解。在心得分享会上,大家踊跃交流。

甲同学:建设优美生态,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攻坚克难、持之以恒。 乙同学:呵护绿水青山,要摒弃“看客”心态,我们都应是绿色环保的践行者。 丙同学:通过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水青山才能变成金山银山。 丁同学: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就是我所向往、追求的中国梦。

请从上述某一同学的心得出发,结合你的见闻,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④不少于600字。 【答案】从我做起

呵护绿水青山,要摒弃“看客”心态,我们都应是绿色环保的践行者。

人们常说: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解仙源何处寻。水是美的,同时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我曾做一个梦:有一天我和同伴开心的在水中游着,突然一片的黑色的水向我们袭来,同伴一个个沉了下去,我心中愤怒起来,但是,我也慢慢失去了意识……

水在人们心中一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人类无节制的用水,肆无忌惮地污染水资源,已经使水资源发出了一阵阵痛苦的呻吟。到底谁才是罪魁祸首呢?

第一个凶手就是建在沿岸的工厂,它们每一天都会流出很多废水,原先清澈的水流已经变成黑色水流,并发出一阵阵让人作呕的恶臭;第二个凶手就是生活在河边的居民。他们随意地将生活垃圾抛向河里,河道俨然成了一个天然的垃圾场。同时,洗衣液、洗洁精的广泛使用,使得超多的有毒的物质流入水中。这些垃圾、废水一天一天的累积,让超多的鱼类因为没有洁净的生活坏境死亡。死鱼附在水面上,结果一片惨状;第三个凶手就是我们自我。我们刷牙的时候打开水龙头开始刷牙,我们可曾关注到水龙头的水正在往外流?在和小伙伴打水仗笑得开心的时候我们可曾想到缺水山区的孩子们连口水都喝不上?大自然在哭泣吧?

人类是时候停止滥用水资源的行为了,参与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洪涝、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造福人类的工作。为了继续生活在这美丽幸福的世界。为了子孙后代能喝上水用上水,我们务必努力,不让大自然母亲流泪。我时常在想,雨啊你是水神的眼泪吗?你是在为人类犯下的错哭泣吗?

我们人类就应不想成为我梦中的那只鱼吧!鱼需要清澈的水,人需要洁净的水。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还地球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河水清澈、鱼儿欢畅的完美世界吧!

保护青山绿水,从我做起!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是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本次作文要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论展开论述,分享心得。认真阅读材料,五个同学的心得,代表了五种立意,甲同学态度是持之以恒; 乙同学是做

绿色环保的践行者。丙同学是通过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丁同学是向往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考生可以就这几种观点,选择一种立意,展开论述,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只要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即可。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把“任务”更明确出来,因此,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首先要对“任务”进行确定性判断。比如,我们不妨明确如下问题:①这是一个什么任务?②怎样才算基本完成任务?③完成任务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比如本题的写作任务就是对本次作文要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

一理论展开论述,分享心得。从所给材料可以总结出几个观点,因此,考生可以 “就事论事”地谈“赞成”与“反对”。也可以透过这个现象,谈更深层的原因。这样的写作,应该说有自己基本的认识、态度,而且字数也符合不少于800字的硬性要求,这就是基本完成了任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