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2020-09-18 来源:钮旅网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 不只是因为理论方法的新颖才成为研究对象 ▪ 不是一个仅靠时间概念聚集的对象

▪ 20世纪文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和理论 ▪ 重构了一种有异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范式 ▪ 这个研究范式质疑甚至瓦解了传统的文学观念 学习的问题意识和要求

▪ ①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研究提供了哪些新的文学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对文学批评产生

了什么影响;是否合理、必要。

▪ ②由这些知识的更迭、转换所构成的文学研究谱系,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与之相应,学习要求也是两点:

▪ ①掌握20世纪西方文论的基本知识及其研究方法;

▪ ②了解文学理论研究发生了什么变化,寻找和思考自己学习、研究取向。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学习参考书 ▪ ①塞尔登、威德森、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 ②伊格尔顿:国内译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即《文学理论导论(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 ③塞尔登编著:《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The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研讨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方式 研究角度:

▪ 各种文学批评知识和文学研究的演变趋势 基本内容:

▪ ①重要的文学研究思潮的观点、理论、方法及其形成的知识背景 ▪ ②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研究发展、演变的轨迹 1.导论 塞尔登:

▪ “60年代兴起的理论大潮无疑是对过去占主导地位的人文主义、道德主义传统的突破。” 马尔赫恩:

▪ (20世纪文学研究)“对古老的文学批评世界是致命的。……它们瓦解了文学这一学科

赖以建立的深层分类学和标准性原理,并以这一方式解构了文学全体的想象力。\" 1.1 范式转换: 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意义 ▪ 借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理论来说: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所发生的变化可以说是一种文学

研究的“范式”(paradigm)转换. ▪ “范式\"转换意味着“世界观的改变”

▪ 库恩论范式转换的意义:“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到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 范式构成

▪ ①“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共有

的东西\“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因素.

▪ ②拥有共同的知识背景,经受过相同的教育和专业训练。 ▪ ③具有相近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意识”。

▪ ④共有的研究模式、学术话语和指代符号. 19世纪末形成的 现代文学研究模式

①主体性原则 ②工具语言观 ③审美自律论 ④文学研究学科化 1.2 反思现代性:20世纪文学研究的时代语境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理论认为:

▪ “单一个体只是在非常有限的意义上,独自创造了我们归之于他的言语方式和思想方

式。他使用他的群体的语言;他按他的群体的思维方式思维。他发现只有一定量的词汇及其意义随他使用。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不只是决定研究周围环境的手段,而且它们同时也表明了从什么角度,在什么活动背景下,客体迄今为止对于群体或个体才是易于理解和易于接近的。”

▪ 学术研究受制于时代、社会和文化语境 现代性问题:

▪ 科学技术在20世纪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超出了以往历史的总

和;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有了巨大的变化。

▪ 工具理性泛滥;宗教衰落导致信仰、价值观念和精神生活的失落;生态环境破坏;市场

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激发功利主义蔓延;资本垄断与极权主义政治。 1.3 知识结构:文学研究的思想资源

①现象学哲学 ②心理学革命 ③现代语言哲学 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 ①现象学哲学 胡塞尔:“意识的意向性\"

第一,意识的发生是意向建构的结果;

第二,不被意向意识到的实在,只能“悬置\"起来,不予讨论; 第三, 物质的东西作为整体不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 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关系: 海森堡提出“测不准关系” 玻尔提出“互补原理”,指出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知识的相对性

主体因素和先决条件对认识的影响 关系意识的建构和确立

罗蒂的表述从另一个角度上(或许是更容易被人接受的角度)阐明了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 罗蒂:“除了知识在一种能展现X与Y、Z等的关系的语言中如何描述它之外,人们对X

一无所知。所谓‘未被现在的看法或爱好染污的过去的真实面目’的想法,和‘未被根植于任何人类语言中的偏见和兴趣染污的实在的本质'的想法可谓如出一辙。所谓与人类已经进行和能够进行的任何实际的调查没有任何关系的纯粹,不过是一个浪漫的理想。”

▪ 我们关于X的知识其实并非X本身,而是X与我们的关系。 ②心理学革命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潜意识的关注

▪ 弗洛伊德学说的另一个颠覆传统的观点是对性的强调 ▪ 非理性主义思潮与反思现代性

③现代语言哲学:语言转向(linguistic turn)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 关于哲学问题的大多数命题和问题不是虚伪的,而是无意思的。……哲学家们的大多数

问题和命题是由于我们不理解语言的逻辑而来的。

▪ (它们是属于善多少和美同一这一类的问题的。)

▪ 因此最深刻的问题实际上不是问题,这是不足为怪的。 ▪ 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 现代语言哲学 卡西尔《人论》:

▪ 除了在一切动物种属中都可以看到的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以外,在人那还可发现可

称之为符号系统的第三环节,它存在于这两个系统之间.这个新的获得物改变了整个人类生活.与其他动物相比,人不仅生活在更为宽广的实在之中,而且可以说,他还生活在新的实在之维中.

▪ 在有机体的反应(reaction)与人的应对(response)之间有着不容抹杀的区别。在前

一种情况下,对于外界刺激的回答是直接而迅速地作出的;而在后一种情况下,这种回答是延缓了的—它被思想的缓慢复杂过程所打断和延缓.……

▪ 人不再能够直接地面对实在,他不可能仿佛是面对面地直观实在了。人的符号活动能力

(Symbolic activity)进展多少,物理实在似乎也就相应地退却多少。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应付事物本身。他是如此地使自己被包围在语言的形式、艺术的想象、神话的符号以及宗教的仪式之中,以至除非凭借这些人为媒介物的中介,他就不可能看见或认识任何东西. 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

▪ “在近几十年剧烈的阶级冲突中,虽然统治者们已经不得不越来越依靠现实的统治机器,

但是意识形态对维系一个有崩溃之虞的社会结构来说仍然是相当重要的凝聚力量。” ▪ 高度关注意识形态领域 马尔库塞:

▪ “当代社会的各种能力(智力的和物质的)比以往任何时候要大得不可估量,这意味着

社会对个人统治的范围比以往任何时候要大得不可估量.我们的社会,在一个极高的效率和一个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的双重基础上,以技术而不是以恐怖来克服离心的社会力量而显出特色.”因此,“调查这些发展的根源和考察它们的历史选择,是当代社会批判理论目的的组成部分。\"

霍克海默:意识形态渗入日常生活

▪ “生产过程对人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直接的当代形式中,……而且还表现为被整合

进诸如家庭、学校、教会、崇拜构制等一系列变化缓慢和相对稳定体制中的形式。\" 1.4 理论谱系-—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演变

常见的描述把20世纪文学研究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人本批评”或“人本主义研究”; 第二类“文本批评”或“科学主义研究”; 第三类以“批判理论\"为基础的“文化研究”。

1.4 理论谱系——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演变(不同视角) A。反思现代性视角:从现代批评到后现代批评的演变 B.文学观念演变视角:从文学的审美研究到文学的文化研究 C.语言意识转变视角:从关注语言形式对文学的规定性过渡到关注语言活动和语言文化的规定性

系谱学研究强调:

▪ 历史过程不是一个单线的、进化的、有清晰因果关系的过程。 ▪ 任何思想、观念和理论的发展都是非连续性的、不断演化的过程。

▪ 否认一种理论或思想的形成是某种原因造成,而是将其视为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的结

果。

语言形式的发现:从俄国形式主义到巴赫金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发展和衰落

 1915年前后成立了“莫斯科语言学学会”和彼得格勒的“诗歌语言研究会”

 主要成员:雅各布逊、什克洛夫斯基、托马舍夫斯基、艾亨鲍姆、日尔蒙斯基等人。  俄国形式主义的活动时间:1915~1930年

 正是俄国文化“白银时代”的后期和十月革命时期。  1930年前后因政治原因衰落。 2.1 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观

 批评用社会历史观点研究文学

 反对以“形象思维\"和“形象”阐释文学性质、特点的文学理论  决定文学的不是其内容,而是“文学性”(literariness)。  文学性:使文学成其为文学的那种决定性要素。  文学性体现在语言形式上,其特征是语言的“陌生化”(奇特化)(остранение,

英译unfamiliarity)。

 雅各布逊:文学语言的特点在于对日常语言的有意“违规\"。  用“材料”(материал)/“手法”(приём)的划分代替“内容/形式”的

划分。  用“本事”(фабла “法布拉”)和“情节”(сюжет “修热特\")说明 “内

容/形式”划分的不合理。

 关注“外形式”与文学的关系。  强调形式的建构功能。

 “所有的艺术品都是作为一个现有模式的比较物和对照物而被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的形式不是为了表达一个新的内容,而是为了取代已经丧失其艺术性的旧形式”。

 “一般说来,小说乃是由于拓展而变得复杂的环形和梯形结构的组合\“小说形成的特

殊程序是对称法\"。

 结构主义思想的最初形态;形式向结构的演化。 2.3“陌生化”(奇特化)问题

 什克洛夫斯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们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

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的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 “陌生化”含义的多义性

A 陌生化是一种技巧手法。B 不同于常规的语言形式。C 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感受。 雅各布逊对文学语言特征的阐释: 语言活动的6个要素

C.语境(context)(语言活动的目的) D.信息(message)(取决于语言形式)

A。说话者─────——-—B受话者 (addressee) (addresser)

E.接触(contact) F.代码(code)

语言活动6个基本要素的功能

C。指称的(所指的) D。诗性的(能指的)

A。情感的───────────B。意动的 E。交际的 F。元语言的

雅各布逊对文学语言特征的阐释

选择/联想

组合/句段

文学语言特征举例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即从巴峡穿巫峡 (组合/句段)  便下襄阳向洛阳 (选择/联想) 钱锺书《谈艺录》:

 律诗之有对仗,乃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 雅各布逊:文学语言的特点

 文学语言的特质在于突出“能指”即语言形式对显现信息(内容)的作用,文学语言具

有“能指优势”的特点.

 文学语言的能指优势表现为“对普通语言有组织地违反”。

 强调“陌生化”主要是指文学语言在形式上(修辞、语法、用词、造句、叙述、语音、

语义等等)有异于普通语言(日常语言)。 2。4 母题研究

美国民俗学家汤普森:

 “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 《民间文学母题索引》母题定义:“能在民间传说中辨认出来的民间故事的最小单元”。 汤普森:民间故事母题三类故事要素

 绝大多数母题分为三类,其一是一个故事中的角色——众神,或非凡的动物,或巫婆、

妖魔、神仙之类的生灵,要么甚至是传统的人物角色,如像受人怜爱的最年幼的孩子,或残忍的后母.第二类母题涉及情节的某些背景—-魔术器物,不寻常的习俗,奇特的信仰,如此等等。第三类母题是那些单一的事件——它们囊括了绝大多数母题.正是这一类母题可以独立存在,因此也可以用于真正的故事类型。显然,为数最多的传统故事类型是由这些单一的母题构成的. 托马舍夫斯基的母题研究

 把母题从一种叙事单元的研究转化为一种叙事形式(叙事结构)的研究。  关联母题:在叙事中直接影响故事的完整性因而是不可减省的母题。  自由母题:可以减掉而并不破坏事件因果-时间进程的完整性的母题。  对故事情节的构成来说,只有关联母题才是重要的、有价值的。

 自由母题对“艺术的建构故事”有重要意义.“每个流派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一套自由

母题\"。

 动态母题:有直接推动情节发展的功能。其典型形式是主人公的行为和举止.  静态母题:是对自然、地域、环境、人物及其性格等的描写。

 早期小说叙述话语的成分多由动态母题与关联母题构成,少有甚至没有静态母题和自由

母题的成分。现代小说刚好相反. 举例: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叙事话语比较 《三国演义》:

 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

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如何?”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口猪欲杀.宫曰:“孟德多心,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  主要是“动态/关联母题\"的话语形式。 巴金《家》对觉新的描述:

 从此他丢开了化学,丢开了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他把平时翻看的书籍整齐地放在书橱

里,不再去动它们。他整天没有目的地游玩,他打牌,看戏,喝酒,或者听父亲的吩咐去作结婚时候的种种准备.他不大用思想,也不敢多用思想.  主要是“静态/自由母题”的话语形式。 母题研究的意义

 母题研究强调了话语形式(能指)而不是话语内容(所指)对叙事的意义。  开创了从结构形式上阐释文学的思路。

 普洛普对民间文学叙事结构的分析深化了形式化的母题研究,对后来的结构主义叙事学

产生了巨大影响.

2。5 巴赫金的语言研究及其文学理论

 巴赫金不是俄国形式主义成员,但从研究路向上看,巴赫金与俄国形式主义都关注语言

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

 巴赫金称他的研究属于“超语言学”.

 即关注语言的文化意义、多样性、差异性、异己性和对话性。

 巴赫金与20世纪后期兴起的后现代和解构主义不谋而合,这是其思想理论至今依然充满

生机的根本原因。

①长篇小说的“杂语”性及复调小说理论 巴赫金长篇小说话语研究的主要著述:  《长篇小说的话语》、《长篇小说话语的发端》、《言语体裁问题》等. 强调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所活动的一切方面,它的一切成素,从声音形象直至抽象的意义层次,都是社会性的”。 巴赫金论长篇小说的语言特点

• “长篇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多语体、杂语类和多声部的现象。” • 长篇小说语言含有如下话语类型: • ⑴作者直接的文学叙述;

• ⑵对日常各种口语叙述的模拟;

• ⑶对各种半规范性日常叙述的模拟,如日记、书信等;

• ⑷各种非艺术性的作者话语,如道德的、哲学的话语、科学论述、演说、民俗描写等; • ⑸主人公带有修辞个性的话语.…… 巴赫金从语言角度论长篇小说

 “长篇小说是用艺术方法组织起来的社会性的杂语现象”。

 作家应“通过社会性杂语现象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个人独特的多声现象,来驾驭自己所有

的题材、自己所描绘和表现的整个实物和文意世界”

 “主题通过不同语言和话语得以展开,主题可分解为社会杂语的涓涓细流,主题的对话

化”。

长篇小说的对话性和复调性

 “创作长篇小说的散文作家,不从自己作品的杂语中抽除他人的意向,不破坏在杂语背

后展现出来的那些社会思想的不同视野,他把这些视野都引进了自己的作品。”(长篇小说的复调性)

 巴赫金:“长篇小说的发展,就在于对话性的深化、它的扩大和精细。”(长篇小说的发

展历史)

 对话性、多声部,使长篇小说蕴含了各种不同的声音、思想,形成了具有对话特点的复

调小说。

②民间话语对文学的影响与狂欢化理论

 狂欢化理论是巴赫金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 法国16世纪的作家拉伯雷是巴赫金狂欢化研究的主要对象.

 探讨笑文化和民间的狂欢文化,讨论狂欢文化和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狂欢文化的社会

历史意义。

 狂欢文化的形态:喜剧、戏谑、反讽、戏仿。

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后现代文化和大众文化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狂欢化理论在今天

已成为研究大众文化的基础理论之一。 论拉伯雷《巨人传》的意义 巴赫金:

• “拉伯雷远远超过莎士比亚或塞万提斯,因为他们只是不符合较为狭隘的古典标准而

已。拉伯雷的形象固有某种特殊的.原则性的和无法遏止的‘非官方性’:任何教条主义、任何专横性、任何片面的严肃性都不可能与拉伯雷的形象共融,这些形象与一切完成性和稳定性、一切狭隘的严肃性、与思想和世界观领域里的一切现成性和确定性多是相敌对的.”

• 大众文化的意义 狂欢文化的特点

 ⑴无等级性。狂欢没有地位、身份的差异,人们以平等身份参与狂欢.

 ⑵宣泄性。狂欢状态是笑,纵情的笑,讥讽的笑,自我解嘲的笑,在笑中摆脱了现实的

压抑,得到一种心理宣泄。

 ⑶颠覆性。狂欢文化拿一切神圣、严肃的对象来取笑,发泄原始本能,是对现存社会规

范的颠覆,以戏谑方式重构世界。无等级性是对社会等级的颠覆,宣泄性是对现实压抑的颠覆。

 ⑷大众性.狂欢是民间的整体活动,显示了与日常生活不同的另一种公众形象和公众欲

望,是一种与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相对立的广场文化即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的戏谑话语

 戏谑话语属于巴赫金的“狂欢式的笑\"的一种特殊类型. “狂欢式的笑”的特点:

 1、全民性;2、包罗万象;3、复杂性或双重性的特点

 巴赫金:“这种笑是双重性的:它既是欢乐的、兴奋的,同时也是讥笑的、冷嘲热讽的,

它既否定又肯定,既埋葬又再生。”

 戏谑话语的语义并不取决于语言本身,其深层内涵主要来自非语言的社会生活情景。  戏谑话语的所指是对社会事件的批判。 戏谑话语举例

 芮成钢在达沃斯论坛以美式幽默调侃美驻华大使骆家辉,问其“坐经济舱来参会是否有

意在提醒美国欠中国钱\"。

戏谑话语:

 你们GDP增长慢,是不是房价太低?你们出什么事领导都要承担责任是不是你们没有临

时工?你们不收过路过桥费是不是因为人手不够?你们不吃地沟油是不是因为造不出来?你们没有强拆是不是因为你们城管硬功不高?你们官员财产公开是不是因为官员太傻?你们大学教授那么辛苦是不是因为没有论文好抄?你们各地方政府办公楼都那么矮,是不是因为公务员都有恐高症?你们没有芮成钢这样的人才,是不是你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3。语义细读:英美“新批评”

英美“新批评”概况

英美新批评的文学研究活动包括英国和美国两个地区,从20世纪20~30年代延续到50年代后期,几乎长达四十年.

韦勒克指出:新批评“这群人物远远不是一路”,他们都有“与这个假想中的批评同盟大相径庭的言论,并且表明他们所持的是往往分歧很大甚至矛盾的理论学说。” 把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共同点是都关注从语义层面探寻文学的特点。 英美“新批评”发展概况

• 第一时间段:1915年~1930年,新批评的发轫期。提出了不同的文学见解,是新批评对

其理论基础的探索.

• 第二时间段:1930年~1945年,新批评的形成发展期。开始形成较为集中的文学理论和

批评主张.主导地位开始确立。

• 第三时间段:1945年~1957年,新批评的鼎盛时代.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与新批评的关系

• 瑞恰兹曾6次到中国,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讲授“英文\"、“西洋小说”、“文学

批评\"、“诗歌\"、“戏剧”等课。

• 燕卜荪1937~1940年在北大和西南联大、1947~1952在北大任教,王佐良等人是燕卜

荪的学生。

• 中国学者朱自清、钱锺书、郭绍虞、陈寅恪等人都曾经用新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过中

国古典文学.

3.1 语义学与英美新批评

• 语义分析是新批评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与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关注语言形

式(结构)不同。

• 新批评认为文学的特异性集中体现在文学语言的语义上。 • 强调语义分析是文学研究的基础。 • 但对文学语义的特异性有不同的解释。 ①瑞恰兹论文学语言的情感性

• 文学语言是“情感性\"(emotive)的,科学语言则是“指称性”(referential)的. • 瑞恰兹把诗定义为“非指称性的伪陈述”(non—referential pseudo—sta-temenr), • “对一种伪陈述的接受完全取决于它对我们的情感态度的影响”。 -—《文学批评原理》 ②兰塞姆论文学语言的肌质性

• 诗歌语言有“构架/肌质”两种成分,“构架\"(structure)指诗中可以用散文转述、意

释、换成另一种说法的成分;构架是诗歌的逻辑成分,属于理性因素 • “肌质”(texture)是诗中无法用其他语言转述的东西,属于诗歌的感性成分。 • 文学语言具有“肌质”性.

• “构架/肌质”论体现了新批评对文学语言中的理性成分的重视和认同。

• “构架/肌质\"论是对亚里士多德的“有机整体论”(organicism)的一种发展。 ③“反讽”论与“张力\"论

• 反讽(irony)指一种表达复义的语言技巧,又是一种与文学本体相关的属性.

• 瑞恰兹指出,反讽使“通常互相干扰、冲突、排斥、相互抵消的方面,在诗人手中结合

成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

• 文学的反讽性源于生活本身的悖论性,相互矛盾的因素共同构成了现实世界。

• 泰特认为诗歌的语言和语义有一定的(外延)指称性,又具有能够引发各种联想和想象

的(内涵)暗示性.

• 文学语言和语义始终徘徊在内涵与外延、确定指向与模糊暗示之间,构成了一种紧张的

关系,形成了所谓的张力。 文学语义特征

• 文学语言或文学的语义具有“复义”性(pluri-siguation)。 • 燕卜荪称之为“含混\"性(ambiguity)

• 含混是文学语言、语义,特别是诗歌语言最重要的特点。

• 文学语言本质上是一种比喻性的语言,比喻的特点就在于模糊、含混、多义。 3·2 语义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 语义分析是新批评在研究方法上的特点,新批评称这种方法为“细读”。

• “细读”是指对文学文本、尤其是对文本的语言、语义,作尽可能详尽的分析和解释,

通过这样的解读来理解和感受文本. 钱锺书《宋诗选注》 是细读分析的典范

• 《宋诗选注》虽然用的是中国传统的选本加注释的模式,但钱锺书的注释则是依照新批

评的细读方式,把诗歌的读解和欣赏建立在语义分析的基础上。

• 注释一般都是对字句读音、含义的说明,解释则多取字词的字典义。钱锺书的注释则关

注字句在整首诗中的意义,特别是字句的隐含义、言外义. 细读分析举例之一:  王禹偁《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与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钱锺书细读批评举例:“无语”语义分析 • 按逻辑说来,“反”包含先有“正”,否定命题总是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诗人常常运用

这个道理。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偁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无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改用正面的说法,例如“数峰毕静”就减削了意味…… 细读分析举例之二:  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钱锺书细读批评举例:语义比较

• 这是古今传诵的诗,其实脱胎于陆游《剑南诗稿》卷十八《马上作》:“杨柳不遮春色

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过第三句写得比陆游新警。《南宋群贤小集》第十册有另一位“江湖派\"诗人张良臣的《雪窗小集》,里面的《偶题》说:“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俏”。第三句有闲字填衬,也不及叶绍翁的来得具体。这种景色,唐人也曾描写,

例如温庭筠的《杏花》:“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吴融《途中见杏花》:“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又“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但是或则和其他的情景掺杂排列,或则没有安放在一篇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地位,都不及宋人写得这样醒豁.

钱鍾书《谈艺录》语义分析举例:词性分析

• 唐人李贺好用“动字、形容字之有硬性者\"来写流动的、轻盈的物象,形成了在意象创

造上“变轻清者为凝重,使流易者具锋芒”的特点,与一般人眼里的事物常态不一样. • 如“空山凝云颓不流”、“黑云压城城欲摧”,云是“凝云”,乌云也有压倒城楼的份量。 3·3“细读”的理论与操作

• 新批评追求文学批评的科学性。

• 瑞恰兹认为,文学批评是一门“应用科学”;

• 燕卜荪表示要做“分析性的批评家”而反对“欣赏性的批评家”。 • 怎样进行语义分析?新批评提出一套术语(观念),并有相应的理论和操作方法来规范语

义分析的思路和程序。

⑴语境分析:细读的理论与操作之一

• 新批评的语境和语言学说的语境不完全一样。

• 语言学的语境主要是指上下文,强调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只有在上下文的环境中才能确

定.

• 新批评的语境不仅包括上下文,同时更看重与文本词语“同时再现的事件的名称”。 • 上下文构成的语境是共时性、在现场的,新批评强调历时性的、不在现场的语境对语义

的规定。

•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语义分析提供更大的自由和空间。 新批评的语境理论

• 语义分析不能仅根据上下文来理解文本,应在“双重\"甚至“多重”语境中进行,强调不

在现场的历史语境对语义的规定。

• 燕卜荪说,在这样的语境中理解一个词的意义,可能会涉及到“整个文明史”. 典故与双重语境理论

• 典故就是有双重甚至多重语境的词语。

• 典故的语义既与文本语境有关,又与文本之外的历史语境有关。

• 双重语境给文本的词语或句子赋予了两种以上的语义,是新批评语义分析的基本方式和

思路之一.

• 举例:杜甫悼亡诗《哭李尚书》:“风雨嗟何及,江湖涕泫然”。《诗经·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典故语义分析: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茆簷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钱锺书细读举例:典故析义

 这两句是王安石的修辞技巧的有名的例子。“护田”和“排闼\"都是从《汉书》里来,所

谓“史对史\",“汉人语对汉人语”;整个句法从五代时沈彬的诗里来,所谓“脱胎换骨”。可是不知道这些字眼和句法的“来历\",并不妨碍我们了解这两句的意义和欣赏描写的生动;我们只认为“护田”和“排闼”是两个比喻,并不觉得是古典。所以这是个比较健康的“用事”的例子,读者不必依赖笺注的外来援助,也能领会,符合中国古代修辞学对于“用事”最高的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

新批评语境论的意义

• 文学文本的语义并非完全取决于作者;语言带着历史的回响进入文本。 •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辞生互体,有似变爻\",“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 语境是一种能够引发语义滋生的“语义场”. • 后现代的“互文性”(“文本间性\")和“主体间性”思想的萌芽。 ⑵比喻分析:细读的理论与操作之二

— 新批评认为比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而是强调比喻在文学中的本体意义. — 休姆:“创作激情只是一种发现新类比的快乐。\"

— 布鲁克斯:“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现代诗歌的技巧:重新发现隐喻并充分运

用隐喻。” — 钱锺书:“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特点.” 新批评的比喻理论

• 通常都把比喻视为一种生动的、形象化的言说方式,即用具体去形容抽象.这个意义上

的比喻只是一种修饰、说明、形容。说法改变,意思含蓄,但没有增加新的信息。 • 若喻体为A,喻指为B,那么传统语言学对比喻的理解就是 A → B,即借助喻体A,去说

明、形容、修饰和美化喻指B.

• 新批评认为文学比喻的喻体和喻指不是说明性或解释性的关系,而是并列、对比的关系,

即通过并列和对比,使喻体和喻指相互对照、相互指涉,进而产生一种新的意义。 • 这个新意是喻体和喻指本身原来没有的,也是无法用现成的语言来表达的。 • 比喻的关系:A+B=C ;C 是一个无法直接言说的意义。 维姆萨特:

 在理解想象的隐喻时,常要求我们考虑的不是喻体如何说明喻指,而是当两者被放在一

起并相互对照、相互说明时能产生什么意义。 瑞恰兹:

 比喻是“语境间的交易\".

 指出喻体和喻指本来都有自己的语境,比喻就是把B语境的语义置于A语境之中,使喻

指有了更丰富的含义。 新批评比喻理论举例 张爱玲《中国的日夜》:

 我真喜欢听,耳朵如鱼得水,在那音乐里栩栩游着. 张爱玲《童言无忌》:

 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暖而迟慢,正象老棉鞋里面,粉红绒里子上晒着的阳光. 张爱玲的喻指一般都不是实物形象,而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 新批评的比喻理论 “异质远距”原则:

• 喻体和喻指不仅应该距离越远越好(远距原则),而且它们的联系还应该是不同质的、

反逻辑的(异质原则)。

• “诗歌真理来自形象的冲突,而不是靠它们的共谋。” • “比喻就是有意把话说错”.

• 强调好的比喻的喻体语义和喻指语义存在着冲突。 钱鍾书:“两柄多边”论对“异质远距”的发挥 • “两柄”指喻体和喻指,

• “多边”是说“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取比者用心或别,

着眼因殊,指同而旨则异;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孑立应多,受常处变.”“一物之体,可面

面观,立喻者各取所需,每举一而不及余;读者倘见喻起意,横出旁申”。 • 举例:李贺“银浦流云学水声\"。 ⑶复义分析:细读的理论与操作之三 复义(Ambiguity)  又译为“多义\"、“含混”、“晦涩”。  复义(多义性)是文学语言最基本的特点

 “意”的不可言说性和语言本身的含义对作家言说的干扰,使文学文本形成了具有多重

含义的可能,其既可以强化作家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可能与作家的本意冲突甚至相悖。 燕卜荪《含混七型》论复义

• ①一个词或句子同时产生了几个方面的意思。 • ②多种词句的不同意义共同构成了某种蕴意。 • ③同一个词有两个似乎并不相关甚至矛盾的意思。

• ④词语具有的各种不同的意义合起来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感情或心态。 • ⑤一种比喻或修辞手段所表达的思想介于两种意义之间. • ⑥矛盾的表述迫使读者自己去寻找解释。 • ⑦两种矛盾的意义暴露了作者思想的分裂。 含混①例证: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 一个词或句子同时产生了几个方面的意思 唐代诗人元稹的悼亡诗《遣悲怀》: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陈寅恪:

• “所谓长开眼者,自比鳏鱼,即自誓终鳏之义。\"读者“不妨两存其说\",保留其语义的

含混.

含混⑤例证:朱自清《诗多义举例》

一种比喻或修辞手段所表达的思想介于两种意义之间 陶渊明《饮酒诗》:

• 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朱自清:

• 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 • 《庄子·让王》:中山公子牟请教瞻子说:“身在江湖之上,心居魏阙之下,奈何?\" • 陶渊明于二者之外,“另成一新境界\"即“心远地自偏\"。 ⑷反讽分析:细读的理论与操作之四 反讽(Irony)

• 新批评的反讽是指一种特殊的复义现象,即语义矛盾造成的复义。如夸大、正话反说、

悖论语言等。

• 相互干扰、对立、冲突、排斥的两种意义被结合成一种以悖论形式来显示的相对平衡状

态,表达了对常态、常理的解构。

• 布鲁克斯:反讽所以具有悖论性是因为它表现出对常情的违反,是一种“用修正来确定

态度的办法\".

反讽举例之一:悖论话语 《老子》:

• “道可道,非常道。”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大直若曲”、“大巧若拙\"…… 李商隐《安定城楼》:

• 永忆江南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反讽举例之二:所言非所指 克制陈述:

•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茂丘西奥“这伤口没有一口井那么深,也没有一扇门那

么阔,可是这一点儿大也就够了。” 正话反说:

• 数峰无语立斜阳. 反讽举例之三:诙谐反讽 鲁迅《阿Q正传》:用叙述历史的语言叙述阿Q的故事. 塞万提斯《唐吉柯德》:对骑士小说的诙谐模仿。 金庸《鹿鼎记》: 对武侠小说的诙谐模仿。 3·4 语象理论

• 语象(verbal icon)本是符号语义学的一个术语,维姆萨特主张用这个术语取代“文学

形象\"或“意象\",以避免“形象”(image)概念可能引起的种种混乱。 • 维姆萨特认为,文学形象并不都是诉诸于视觉等感官的,而是更多地和语言的用法有关,

因此用语象更切合文学实际。

• 语象主要是指非描摹性的、但是又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各种语言用法。 布鲁克斯论image的五种形态

• A.叙述:麦克白夫人说“我给孩子哺乳” • B。比喻:“怜悯像赤裸的初生婴儿”;

• C。象征:剧中一再出现“赤裸的婴儿\使人感到它是一种神秘的所指; • D。情景:麦克白夫妇杀人的情景; • E.人物形象:麦克白夫人和其他人物。 文学形象的三种基本形态

• 在文学中,凡是能够激发人们感性想象的语言表现都可称之为形象。

• 根据语言表现的形态及其激发想象的特点,可以把文学形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 • 语象、形象、意象。 ①语象(verbal icon)

• 由各种语言用法所创造的、非描摹性的、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语言形象”;

一种因语言修辞激发的想象所形成的形象感。 语象之一比喻:

• 一个好的比喻可以带来非常丰富的想象,使人产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比喻引发的感受

可以和视觉感受无关. 张爱玲:

• “我真喜欢听,耳朵如鱼得水,在那音乐里栩栩游着。” •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 这些比喻引发了具体的、非视觉性的感受. 语象之二通感:

• 语言所引发的感受超出了某种感官的感觉范围,形成五官感觉彼此打通的“感觉挪移”

现象;是一种具体、丰富、生动的感受;通感更缺少视觉性. •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用听觉强化视觉 • “珠串咽歌喉”(李商隐·拟意)用触觉描述听觉

•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朱自清·荷塘月色)用听觉

描绘视觉。

钱鍾书论通感:“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

语象之三:利用汉语、汉字的特点所造成的形、声效果

• 巧妙地利用语言本身的象形、声调和节奏等特点,强化语言描摹的形象,补充和丰富了

对描摹形象的感受,通过声、形、节奏与描摹的结合,创造了一种极为特殊的文学形象感。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

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街短巷,走入霏霏令人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 • ■ 氵偏旁、双声词、双声叠韵

• 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

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 • ■ 复义长句

• 春雨的描摹和春雨的感受 ② 形象

3·5 文本中心论

强调文本具有独立自足的意义,在解释文本时排斥主体因素的介入,是20世纪文学理论、尤其是文本批评(形式主义)的重要思想。 • 新批评通过“文本中心论”,突出语言和语言形式的作用,把文本语言当作阐释文学及

其特点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对象。

• 文本中心理论是不同于“外部研究\"的“内部研究\"的思想基础. “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

• 1946年和1948年,新批评两个理论家维姆萨特和比尔兹莱合作,先后发表了《意图谬

见》与《感受谬见》两篇论文。

• 系统阐发了新批评的文本中心论和文学研究排斥主体参与的思想;普及和巩固了文本中

心主义的观念。

• 两篇论文、尤其是《感受谬见》引起极大争议;其问题被后来的接受理论作了新的阐述。 “意图谬见”(intentional fallacy)

• 传统文学批评把作者意图视为阐释文本的依据,用作者意图解释作品蕴意,把揭示作者

意图视为批评的目的.

• 为了把握作者意图,把研究作家生平引入文学批评,形成传记批评模式。

• 新批评认为这是一种谬误,其错误在于“将诗和诗的产生过程相混淆,……从写诗的心

理原因中推衍批评的标准”. “意图谬见”论的理论意义:

• 心理学:创作中常有不受主体意图控制的潜意识流露; • 语言学:言说方式和文体形式,有其自身携带的意义; • 接受: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刘勰:

• “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

• 作家意图不应视为文本意义的等价物;传记研究不能代替对文本本身的研究. “感受谬见”:

• “感受谬见\"指文学批评中的印象主义和心理主义倾向对文本理解的误导。

• 这种倾向强调个人感受在文本理解中的作用,没有文本语义分析的基础,批评成了欣赏

心理的描述、感受诉说和直觉表达。

• 有主观随意性而且常常语焉不详。这种批评空泛而不着边际。 “感受谬见”的问题:

• “将诗和诗的结果相混淆”,把“诗是什么和它所产生的效果”混为一谈,“从诗的心理

效果推衍出批评标准”。

• 导致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的主观化,夸大个人感觉、印象的作用。

• “感受谬见”指批评标准的不科学,随意性,文学批评过分依赖于个人的心理感受和主

观印象.

4。语言系统中的言说:结构主义文学研究

1966年福柯谈结构主义的影响:

• 大约在15年前,人们突然地、没有明显理由地意识到自己已经远离、非常远离上一代

了,及萨特和梅罗-庞蒂的一代……萨特一代,在我们看来,是一个极为鼓舞人心和气魄宏伟的一代,他们热情地投入生活、政治和存在中去。而我们却为自己发现了另一种东西,另一种热情.

• 当列维-斯特劳斯就社会和拉康就无意识,证明了它们的“意义”大概只是一种表面效

果,一种泡沫似的东西的时候,彻底的决裂就出现了。另一方面,那种深深浸透我们,那种在我们之前就已存在,那种把我们在时空中凝成一体的东西,的确就是系统。 • ……我们不是用人,而是用无作者思想,无主体知识,无同一性理论来代替神。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 20世纪的结构思想和语言学的关系

布罗克曼说,结构主义是以这样的观点为基础的:

这些语言学概念,以及与其相关的那些概念,不但可以用于阐明语言学问题,而且可以用于阐明哲学、文学和社会科学的问题,以及与科学理论有关的问题.并且也只有遵循这种思想方式,才可能使这些问题得到适当的解决。 语言学相关的结构思想

• 索绪尔:言语/语言理论

• 言语活动只能在语言结构的规范中才能获得意义.【系统决定论】

• 结构就是一种关系的组合,其中部分(成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是以它们对全体(对整

体)的关系为特征的。【关系决定论】 列维-斯特劳斯:

• 结构主义发现现象的“秩序”,对这个现实进行复制、重造和为它建立一个模式。 • 一个神话,一种哲学思想,一种科学理论—-它们不仅有一定的内容,而且也为一定的逻

辑组织所决定。这一组织表明了这些现象的逻辑前提和共同成分,否则这些现象将永不能具有一个统一的共同尺度。于是,像“系统”和“结构”这类概念就成为可以运用的了.

美国文学理论家卡勒论结构主义

• 结构主义首先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之上,即如果人的行为或产物具有某种意义,

那么其中必有一套使这一意义成为可能的区别特征和程式系统。 结构主义文学思想的特征 • A 文学研究的宏观视野 • B 强调语言形式的结构功能 • C 在结构形式中研讨问题 • D 具有本质主义取向 4·1 结构思想与文学研究

•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是结构主义理论的直接思想资源. • 具体的言语活动受制于语言系统;语言系统使言语具有了意义. • 索绪尔的语言研究中,“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思维模式)起了重要作用。 结构思想:列维-斯特劳斯的研究

• 血族关系的基本结构是指……这样一些系统,它规定了可以与某种类型的亲戚结为姻亲.

结果,这些系统一边把社会的全部成员界定为亲戚,一边把它们划分为两个范畴,即可以与之结婚的与不可以与之结婚的.

• 双边婚姻沿着两条遗传线形成,但是一个单边联姻系统要想运作起来,至少需要三方的

存在。如果甲方从乙方那里娶到了妻子,那他就必须把姑娘嫁给丙方,而丙方又要把姑娘嫁给乙方,以此循环往复。 列维-斯特劳斯乱伦禁忌研究的意义

• “禁止乱伦表现了从自然的血亲事实向文化联姻事实的转变。” • 社会秩序脱胎于以乱伦禁忌为核心的交换组织.

• 通过结构符号之间的对立、互换和转化来确定事物的关系. • 把形式关系置于实体之上,是结构主义研究的重要特征.

• 列维-斯特劳斯的乱伦禁忌研究,使人类学从自然主义转向文化研究. 结构主义文学研究的一般特点

• ⑴把握具有恒定模式意义的结构

• ⑵在结构系统中理解和解释文本的话语、情节和意义 • ⑶关注深层结构对文本意义生产的规定性 ⑴把握具有恒定模式意义的结构

• 力图建立一种有普遍意义的文学“语法\"或支配文学实践的叙事规则;以结构、“语法”

或规则读解文本的意义。

例如俄国学者普罗普的民间故事研究:

• 故事里的情节、人物等因素虽然可变,但它们在故事里的功能却是固定和有限的。 • “功能”指“人物的行动,服从人物行动意义的行为”。 例证: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

• 各种各样的故事看起来是由不同的人物、情节或主题来区分的,其实大同小异,故事里

的情节虽然是可变的,但它们在故事里的功能却是固定的、有限的。 • 功能即“从其(人物)对于行动过程意义角度定义的角色行为。”(《故事形态学》) 研究的四条法则:

• ①角色的功能充当了故事稳定不变因素,它们不依赖于由谁来完成和怎样完成.构成故

事的级别成分。

• ②神奇故事已知的功能项是有限的。 • ③功能项的排列顺序永远是同一的. • ④所有神奇故事按其构成都是同一类型. 叙述结构:31项角色功能

• (1)一位家庭成员离家外出; • (2)对主人公下一道禁令; • (3)打破禁令;

• (4)对头试图刺探消息;

• (5)对头获得其受害者的信息;

• (6)对头企图欺骗其受害者,以掌握他或他的财物; • (7)受害者上当并无意中帮助了敌人; • (8)对头给一个家庭成员带来危害或损失 • 【(8a)家庭成员之一缺少某种东西,他想得到某种东西】

• (9)灾难或缺失被告知,向主人公提出请求或发出命令,派遣他或允许他出发; • (10)寻找者允许或决定反抗; • (11)主人公离家;

• (12)主人公经受考验,遭到盘问,遭受攻击等等,以此为他获得魔法或相助者做铺垫; • (13)主人公对未来赠与者的行动作出反应; • (14)宝物落入主人公的掌握之中;

• (15)主人公转移,他被送到或被引领到所寻之物的所在之处; • (16)主人公与对头正面交锋; • (17)给主人公做标记; • (18)对头被打败;

• (19)最初的灾难或缺失被消除; • (20)主人公归来; • (21)主人公遭受追捕;

• (22)主人公从追捕中获救【含8、10~11、12、13、14、15】; • (23)主人公以让人认不出的面貌回到家中或达到另一个国度; • (24)假冒主人公提出非分要求; • (25)给主人公出难题; • (26)难题被解答; • (27)主恶搞被认出;

• (28)假冒主人公或对头被揭露; • (29)主人公改头换面; • (30)敌人受到惩罚;

• (31)主人公成婚或加冕为王。

叙述结构:7种角色相关的7种“行动圈” • (1)对头(加害者)的行动圈; • (2)赠与者(提供者)的行动圈; • (3)相助者的行动圈;

• (4)公主(要找的人物)及其父王的行动圈; • (5)派遣者的行动圈; • (6)主人公的行动圈; • (7)假冒主人公的行动圈。

结构:故事人物与行动圈的三种关系 • A 行动圈与人物准确对应 • B 一个人物涉及几个行动圈

• C 一个行动圈分布在几个人物身上 ⑵在结构系统中理解和解释文本

• 卡勒指出,将文本放在结构系统中来解释的意义在于,结构系统能够“归化”我们对文

本意义的理解.

• 所谓的“归化”是说,结构意识使读者把一个文本放在某种结构、系统或体裁中来阅读,

从而获得对意义理解的种种可能性。 ⑶关注深层结构对文本意义的规定性 结构主义文学研究:

• 表层结构一般指文体和修辞的结构,即语言形式结构;

• 深层结构则指系统结构,深层结构要通过复杂的解码活动才能把握. • 对文本意义的阐释是分析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关系的产物。 4·2 零度写作问题

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

• 写作并不是一种个性化的、没有限制的、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 “语言结构是某一时代一切作家共同遵从的一套规定和习惯”,“与其说它像是一种材料

的储存所,不如说像是一条地平线\" • 语言结构对写作来说,“既是一个界限又是一块栖止地”。 零度写作

• 写作对于个人来说,实质上是“零度”介入,“零度” 强调写作的“无个人风格\"状态;

“零度”写作也就是“零度风格”;

• 巴特所谓的“零度\"是对写作主体或主体性而言的.

• 因为“作家的各种可能性的写作是在历史和传统的压力下被确立的”。 4·3 结构主义叙事学

⑴叙事时间

• 探讨叙事如何处理故事和时间的关系,以及各种处理对叙述故事及其意义生成的影响. 叙事时间讨论的问题

① 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 ②时间一致和时间扭曲 ③无时性叙事 ④时距:压缩和延绵 ⑤叙

述频率

①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

• 叙述如何处理“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关系 • 故事时间:被叙述的故事本身原有的时间 • 叙述时间:小说叙述故事所用的时间 ②时间一致和时间扭曲

• 时间一致: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一致 • 时间扭曲: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不一致 ③无时性叙事

• 时间扭曲叙述中的“预叙”:预先叙述尚未发生的事件.

• 在时间倒错的叙述中,会发生预叙中的倒叙或倒叙中的预叙,热奈特称之为二度或三度

叙述。

• 由此形成了叙述中的重复,使某个孤立的事件表现出在叙事排列上完全脱离了讲述故事

的时序,形成“无时性结构”.

• 这种叙述使人感受不到时间的流动和变化。 ④时距的压缩和延绵

• 时距: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的比例

• 压缩:相对于故事时间,叙述时间明显缩短。 • 延绵:叙述时间长于故事时间 ⑤叙述频率

• 叙述时间:故事时间 = N:1 热奈特:“重复\"事实上是思想的构筑。 ⑵叙事语式

• 叙事语式又称叙事形式,结构主义叙事学通过叙事语式范畴,研究叙事角度、叙事方式

等问题。

• 热奈特指出,讲述一件事时,可以讲多讲少,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讲; • “叙述语式范畴涉及的正是这种能力和发挥这种能力的方式”。 A叙述语式 B叙述焦点 C叙述语态 ①叙述语式:讲述和展示 A。“讲述”:叙事者介入的叙述。

• 故事与叙事之间存在着“语式距离\",即讲述式的叙事并不等同故事本身。 B。“展示\":叙事者不介入的叙述。

• 尽量使人忽略叙述人的存在;叙事与故事之间似乎没有“语式距离\"。 • 展示式的叙述更多地体现了叙述的模仿性。 “讲述”叙述举例: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老相好都不来了,几个老光棍不能叫三仙姑满意,三仙姑又团结了一伙孩子们,比当年的老相好更多,更俏皮。

三仙姑有什么本领能团结这伙青年呢?这秘密在她女儿小芹身上。 “展示”叙述举例:

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

那女人端来两大杯啤酒和两只毡杯垫。她把杯垫和啤酒杯一一放在桌子上。看看那男的,又看看那姑娘。姑娘正在眺望远处群山的轮廓.山在阳光下是白色的,而乡野则是灰褐色的干巴巴的一片。

“它们看上去象一群白象,\"她说。 “我从来没有见过象,”男人把啤酒一饮而尽. “你是不会见过。\" “我也许见到过的,”男人说。“光凭你说我不会见过,并不说明什么问题。\" ②叙述焦点

• 叙述焦点:讨论谁在叙述和从什么角度叙述的问题。 热奈特把叙述焦点分为三类: • A。无聚焦叙事 • B.内聚焦叙事 • C.外聚焦叙事 A 无聚焦叙事 • 托多洛夫:“叙述者>人物”的叙事 • 叙述者比任何人物知道的都多

• 全知叙事:一种无所不知的叙述方式

• 最早出现,也是传统小说最常使用的一种叙述焦点。 B 内聚焦叙事 • 托多洛夫:“叙述者=人物\"的叙事;亦称“有限叙事” • 叙述者只说某个人物知道的东西

• 内聚焦叙事不限于第一人称叙事,第三人称也有内聚焦 内聚焦叙述可分三种: • a。“固定式”,叙述视角确定在一个人身上; • b.“不定式”,叙述视角不固定在某个人身上;

• c.“多重式”,书信体小说或多个第一人称的叙事。

• 热奈特指出,严格地讲,不折不扣的“内聚焦叙事”是极为罕见的,因为任何小说都难

以始终只用某个人物的眼光来描述而不涉及外部描写. 内聚焦不定式叙事举例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 他躲开75号门牌的地窖那松散的盖板,跨到马路向阳的那边。太阳快照到乔治教堂的

尖顶了。估计这天挺暖和。穿着这套黑衣服,就更觉得热了。黑色是传热的。或许反射热。可是我总不能穿浅色的衣服去呀,那倒像是去野餐哩。他在洋溢着幸福的温暖中踱步。

• 意识流小说中常见的叙述方式。 叙述焦点交错叙述举例

• “每天晚上7点半我到你这里来。”郑园园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会对这个第一次见面

的人发号施令。她有些意识到自己是在任性、撒娇。天呐,为什么?她从来不对任何男孩子任性和撒娇。这件事有一点特别,是不是?这等于她给了莫征一种权力,一种与众不同的权力。凭了什么?他那男性的自尊和矜持么?她的腰肢上依然感到刚才跌下去的时候,那只托住她的大手的力量.糟糕,糟糕透了。她是不是太轻浮了?她立刻板起面

孔,嗓音也变得冷冰冰地,转过身子不再看莫征,对叶知秋说:“叶阿姨,我走了。” -—张洁:《沉重的翅膀》 C 外聚焦叙事

• 托多洛夫称为“叙述者<人物”的叙事。

• 叙述者知道的比人物少,叙述只展示事件的可见过程。 • 又称“客观叙事”、“行为主义”叙事.

• 外聚焦叙事与文类有关.侦探小说、惊险小说为了制造悬念,常用外聚焦叙述。 (3)叙事语态

• 讨论叙述行为和故事之间的关系,涉及到言语行为与行为主体的关系。 • 分析“句子与产生这些句子的主体(叙述行为)之间的关系。” • A.从叙述时间和叙述层上,讨论叙述行为和故事之间的关系。 • B。区分叙述者与作者,分析二者的关系. A.从叙述时间看叙述行为和故事的关系

①事后叙述:叙述已经发生的过去事情.最常见的一种叙述。 ②事前叙述:预言式叙事,如宝玉在秦可卿房中的梦境。

③同时叙述:与情节发展同步的叙事,采取现在时语态。常见的一种叙述行为。 ④插入叙述 :在一个叙述时间里插入另一个情节;不同的叙事语态使情节或故事产生不同的寓意。

叙事语态影响寓意举例 李商隐《夜雨寄北》: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句1:事后叙述 • 句2:同时叙述

• 句3:事前叙述:想象将来见面的情景

• 句4:事前叙述中的事后叙述:那时我们要说的,是今日之景和今日之情桂馥 《札朴》卷六:

• “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

• 现在的事前叙述,讲的却是以后对今日的怀想,以事前叙述来描述未来的事后叙述,现

实情境成为以后的想象对象。一重意味。 徐德泓《李义山诗疏》:

• “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

• 以他日的事后叙述深化现在的同时叙述的意义。又一重意味。

• 今日经历的此情此景,转化为他日言谈的彼情彼景;又以他日的彼情彼景,深化今日的

此情此景。

B.从叙述层看叙述行为与故事的关系

• 热奈特论叙述层:“叙事讲述的任何事件都处于一个故事层,下面紧接着产生该叙事的叙

述行为所处的故事层.”

• 叙事在两个层面上和故事发生关系:

• a.对事件本身的叙述与故事的关系,热奈特称之为“第一叙事”; • b。叙述行为与故事的关系,热奈特称其为“第二叙事”。

• 鲁迅《阿Q正传》中的“第二叙事”形成了叙述话语的反讽性。 • 第一叙事的叙述行为的对象是故事本身,热奈特称之为“元故事”。 • 第二叙事的叙述行为涉及的是怎么讲故事,热奈特称之为“元叙事”。 • “元故事”:构成小说故事的事件本身,如作为历史事件的“三国”之争是小说《三国

演义》的“元故事”. • “元叙事”:故事之外的叙述行为产生的叙事;又指对叙述行为本身的叙述。 传统小说与现代小说元叙事比较

• 传统小说的元叙事往往是一种假托手段,目的是实现叙事身份转换,交代叙事由来。如

《红楼梦》说其叙事源于女娲补天留下的石头,声明叙述的“假语村言”性质。 • 现代小说的元叙事成为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影响小说意蕴;叙事者有意暴露叙

述方式,使叙述行为造成的意义成为文本意义的一个来源。马原在叙事中加入对叙述行为的叙述,出现作者马原对叙事者马原的叙述,造成一种奇特效果:声明叙事的虚拟性反倒使读者信以为真。

• 电影《英雄》的两个叙述层:对故事的叙述和对叙述行为的叙述;叙述本身成为文本意

义的来源.

小结:结构主义文学研究的意义

• 长处:将文学研究引入广阔的空间,摆脱了孤立讨论文本的狭隘视野,强调文学语言系

统对具体文本的制约。

• 问题:将结构仅仅理解为语言结构,只关注结构对文本的规定而无视文本自身的特殊意

义,使结构主义研究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即个性乃是文学安身立命之本。 • 强调结构否定个性,文学也不复存在了。 新叙事理论

•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被称之为“新叙事理论”的后现代叙事理论;在叙事

形式研究中引入叙事文化。

新叙事理论的三个特点:

• A 在关注结构形式作用的同时,还注重读者接受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作用。 • B 反思和解构经典叙事学的理论、概念和范畴。 • C 以跨学科的态势,在吸收各种批评视角、分析模式和理论观念的基础上研究叙事问题。 • 新叙事理论预言:“叙事理论很可能会在文学批评研究中处于越来越中心的地位”.

5.文学活动精神世界的探索:精神分析与文学研究

精神分析学与20世纪文学研究  无论是否认同精神分析学,无意识心理和性观念事实上已成为各种现代文学批评理

论不可或缺的视角。  精神分析批评的诸多观点程度不同地渗入了各种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之中,深刻地

影响着文学对人生与人性的理解。

1.弗洛伊德 2。荣格 3。拉康 4.弗洛姆 5.齐泽克 精神分析批评的发展演变变 ▪ 根据精神分析学的发展,精神分析批评可分为两种,构成其发展的两个阶段: ▪ 第一: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为理论的文学批评,即经典或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 ▪ 第二:以荣格、拉康、霍兰德等心理学家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批评,人称新精神

分析批评或后精神分析批评。 两种精神分析批评比较 共同之处: • 关注无意识心理,认为无意识对人性和文学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意识活动; • 研究无意识是各种精神分析批评的共同领域和解释文学的根据与基础。 区别之处:

• •

传统精神分析学认为“性”本能是无意识心理的决定性因素。

各种新精神分析学虽然并不否认“性\"的作用,但是都对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持批评态度,并对无意识的形成做了各自的解释。 精神分析批评的范围: • 与其他批评理论只是涉及文学活动的某些方面不同,精神分析批评几乎涉及到文学

活动的所有领域:作者、读者、文本、语言、创作心理、接受心理、艺术形象、结构形式、主题甚至艺术技巧。 • 精神分析批评主要研究无意识心理对文学活动、审美意识和人性观念的影响。试图

揭示人性构成最深层的动因,并据此对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做出解释。 • 精神分析批评实质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反思现代性意义的人本主义文学理论.

• •

5·1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学批评

弗洛伊德(1856~1939)的学说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之一. 弗洛伊德的本行是精神病医生,其治疗方法为“心理疏导\"。心理疏导让病人处于“自由联想”状态,释放潜意识,医生通过分析无意识心理,帮助病人解除压抑感,达到治疗目的.这个过程即“精神分析”. • 精神分析批评是以精神分析学理论为基础的、对文学活动的研究。 美国学者霍尔论弗洛伊德学说的意义: • 试图正视一个复杂的人;这个人有血有肉,既生存于现实世界,却又出没于虚无飘渺的

幻想境界;一方面遭受各种社会冲突和自己内心世界的矛盾困扰,另一方面又具有理性思维和理智行为的能力;在他本人无所知的某些力量和他高不可达的某些欲望的驱使之下,这个人时而陷于大脑的混乱之中,时而又神志特别清醒,时而心灰意冷,时而又对一切感到满足,时而充满希望,时而又悲观绝望,时而私心膨胀,时而又慷慨助人;对许多人来说,这幅画像应当是逼真的。 福柯论弗洛伊德 • 我认为,正是随着对潜意识概念的澄清,人文科学诸学科才得以完成它们的重新组合

与划分,换言之,这一重新组合与划分基本上是从弗洛伊德开始的,从那以后,所谓的心理学是研究意识和个体的人的学科这个由18世纪继承而来的实证主义定义,就完全失去了它的意义。 • 潜意识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文科学的总体结构,心理学由此才对其他学科具有超乎

寻常的支配力.

⑴经典精神分析批评的一般原理 • 经典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 • 心理世界的三个部分: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 意识处于表层,属于自觉的、有目的的心理活动,受社会和道德的制约; • 前意识处于中层,指虽然不为人注意,但只要集中注意力即可回忆起来的过去经验.

其功能是警戒无意识进入意识层面。 • 无意识属于本能,属于非理性意识,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种具有极大能量的心理

要素。

注意这一区分的社会文化内涵。 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的关系 • 意识压抑无意识,无意识只能采取伪装的、隐喻或象征的方式来表现; • 无意识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实际上支配着意识活动. • 无意识即性本能,人性和人的心理活动与性意识、性本能有关;为人性研究引入了

性学视点。

• 结论:考察无意识是认识人性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把握人的动机的最重要的方式。 精神分析学与人性研究 • 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的矛盾、冲突和对立,构成了人性复杂性. • 意识压抑无意识本能的冲动,所以无意识只能采取伪装的、象征的方式来表现; • 但无意识却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暗中支配着意识活动,有着巨大的支配力. • 意识虽然是清醒的、理性的,却对无意识无能为力,由此形成了人性的复杂性. 三重人格理论: • 人格由“本我\"(id)、“自我\"和“超我”组成. • 本我是无意识的,基本上由性本能构成,遵循“快乐原则”。 • 自我代表理性,按照“现实原则”协调本我与外界的关系。 • 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作用在于以“至善原则”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使人遵循社会

道德规范,成为社会成员. • 超我对本我的压抑最终会造成精神失常 • 要避其发生就必须使本我到宣泄但又不能违背社会道德准则, • 只有在自我的协助下,本我通过位移、升华,才能摆脱超我的压抑同时又得到社会

的认可。 • 位移指本能在不能获得第一对象时,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 • 升华指在自我的帮助下,本我以社会可以接受的形态和现实得到了宣泄. 弗洛伊德的创造学说: • 性本能是人类创造的源泉,创造过程即性本能以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得到位移或宣

泄的过程. • 性本能以伪装的、隐蔽的形态出现,因此文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文学创造和其

他文学活动的隐蔽形态,追溯被伪装的或位移了的性本能. 精神分析学的文学阐释要点: • 创造源于性本能的创造以伪装的形式、形态出现,为解释人类的虚构、想象活动,

以及人类为什么需要甚至热衷于这类活动,找到了一种说法: • 想象、虚构和虚拟是无意识的表现与宣泄;这种活动满足了人类的潜在欲望; • 我们所以欣赏虚构的形象,实际上是因为它们替代性地满足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受

挫的愿望。 • 文学活动受制于无意识,是对无法实现的现实欲望的补偿。——精神分析批评的文

学观。

⑵经典精神分析批评的几个理论观点 ①“力比多”理论 • “力比多”即Libido(性欲)的音译. • “力比多”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和生殖期。 • 前三个时期属于前生殖阶段,时间为五岁之前,而后就是性欲的潜伏阶段, • 17~18岁进入生殖期。 • 老年时期,人往往会倒退到前生殖期。 前生殖期口唇阶段的“力比多”理论 • 前生殖期性本能的显著表现是初级自恋,其表现为爱恋自己的身体。 • 具体体现为口唇的五种功能:“接受”、“咬住不放”、“咬嚼\"、“吐弃”、“闭合”; • 五种功能源于婴儿时期吸食母乳或奶瓶的动作。 • 五种功能形成为五种人格原型模式,它们有可能成为人的未来生活的模型。 口唇五种功能和原型的对应关系:

• “接受”→获取的原型 • “咬住不放”→固执和决心的原型 • “咬嚼”→破坏的原型 • “吐弃”→排斥和傲慢的原型 • “闭合”→拒绝与抗拒的原型 • 这些特性能否发展并成为成人人格的一部分,取决于原型经历的挫折与焦虑的多少。 人格形成的复杂过程举例: • 婴儿能否满足口唇需求和母亲有关,母亲可以用喂养和食物控制他的行为, • 如果婴儿在口唇期因为母亲的做法形成过分的焦虑,就会形成依赖态度. • 于是成人的他往往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需要,而是相信需要的满足主要取决

于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表现. • 如果为自己的依赖感到羞愧,他也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即抵御任何帮助。 俄狄浦斯情结 • “俄狄浦斯情结”是“力比多”的一种 • 生殖器阶段,男孩随着性冲动的发展,从爱恋母亲,认同父亲,进一步形成对母亲爱恋

的乱伦性质,并开始敌视父亲。 • 弗洛伊德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其源于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

弑父娶母的传说。 • 女孩则有“厄勒克特拉情结”即“恋父情结”. • 俄狄浦斯情结的形成使男孩产生恐惧,弗洛伊德称之为“阉割焦虑”。 • 男孩会极力抑制对母亲的乱伦欲和对父亲的敌对感,俄狄浦斯情结因此逐渐消失。 • 之后他既可能认同于母亲,也可能会加强对父亲原有的认同感. • 会向何处发展,取决于男孩体质构成中的男性和女性的成分对比。 •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在体质上都是两性的;人的遗传既有同性倾向也有异性倾向。 • 恋母情结消失后,如果男孩的男性倾向强,就会加强对父亲的认同,女性倾向强则会

加强对母亲的认同。 俄狄浦斯理论的文艺研究: • 弗洛伊德《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指出: • 达·芬奇在两性构成上倾向于女性,有强烈的认同母亲的倾向,由此形成的同性恋和

自恋倾向,说明其艺术创作与人格构成之间的复杂关系。 ②梦的学说和释梦理论 • 梦是人的无意识心理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成为精神分析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 梦的解释的第一步: 区分梦的“显现内容”和“潜在思想” 。 • 显现内容:梦是对潜在欲望的伪装表现,梦的显现内容实质上是一种伪装的、有待

解释的内容; • 潜在思想:梦的解释的根本任务即揭示隐藏在伪装形象内容之下的无意识或欲望。 • 梦的解释的第二步: 揭示并还原梦的伪装形式。 • 梦的伪装主要有四种方式: • A“压缩” • B“移置\" • C“表现手段” • D“二次加工” • 压缩:梦中的形象往往是多种潜在思想的混合,带有隐喻性,释梦要还原形象构成

的多重性。

移置:在梦中,重要的潜在思想常常被不重要的所替代,从中心位置被移开了;对梦的理解要注意那些处于边缘的形象和内容。 • 表现手段:潜在思想在梦中常常以具体的形象来表现,释梦要揭示具有隐喻特点的

表现手段,还原形象隐含的意义。 • 二次加工:在梦中,相当混乱的材料和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关的东西,会被加工成连

贯的情节,成为一个荒唐但又完整的故事,释梦要注意其间隐藏的真正关系。 弗洛伊德论释梦与文学想象 • 那种可以称之为“想象”的心灵活动,由理智的支配和任何缓和的控制中解放出来,

一跃而占有无限权威的地位。……它的出现在梦中不仅具有复制的能力,而且具有创新的能力.……由于摆脱了思想的范畴的障碍,它就更为柔顺、灵活、善于变化。它对于柔情的细微差别和热烈的感情有极为敏锐的感应,而且迅速地把我们内心的生活塑造为外界形象。梦里的想象是缺乏语言的;它要说的话必须用形象表达出来。 ③文艺创作与白日梦 “白日梦”(day—dreams) • 白日梦不是梦,白日梦与睡眠无关,白日梦者是清醒的; • 就内容而言,梦的内容来自幻觉,而白日梦的内容则是想象或幻想的产物,与现实

生活有着密切、直接的关系. 弗洛伊德论白日梦与文学创作 • 这些幻想的内容很明显受动机的指挥,白日梦中的情景和事件,或用来满足白日梦

者的野心或权位欲,或用来满足他的情欲.青年男子多作野心的幻想;青年女人的野心则集中于恋爱的胜利,所以多作情欲的幻想; • ……有些白日梦经过短时间后,即代之以一种新的幻想,有些白日梦编成长篇故事,

与时并进,随生活的情形而变。 • 文学的作品即以这种白日梦为题材;文学家将自己的白日梦加以改造,化装,或删削

写成小说和戏剧中的情景。 • 但白日梦的主角常为白日梦者本人,或直接出面,或暗以他人为自己写照。 《作家与白日梦》的基本思想: • 人所以需要幻想和虚构,是因为他的愿望不能在现实中得到满足“幻想的动力是未被,

满足的愿望”。 • 幻想徘徊于三种时间之间:当下的印象、早年的记忆和未来的愿望。 • 文学的想象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在一起;文学是“利用一个现时的场合,按照

过去的式样,来设计未来的画面”。 • “现时的强烈经验唤起了作家对早年经验(通常是童年时代的经验)的记忆,从这个

记忆中产生了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又在作品中得到实现。作品本身展示出两种成分:最近的诱发场合和旧时的记忆。” • 弗洛伊德认为,“一篇创造性的作品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童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

继续和代替物。” • 文学创作与白日梦的关系,给文学研究提供了这么一个思路: • “从研究幻想开始,导向对作家如何选择他的文学素材这一问题的研究。” • 潜意识是分析作家的创作心理和读解文本深层含义的主要依据. ④艺术家和精神病 • 艺术家和精神病的关系是文艺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 社会学统计数字显示,精神病的发病率在艺术家职业中比例较高,与精神病相关的

自杀现象也是如此.

弗洛伊德之前和之后,都有人研究这个问题。不过,从“问题意识”和研究思路上讲,弗洛伊德确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解释艺术家和精神病的关系 • 弗洛伊德说:“艺术家就如一个患有精神病的人那样,从一个他所不满的现实中退缩

下来,钻进他自己的想象力所创造的世界中。但艺术家不同于精神病患者,因为艺术家知道如何去寻找那条回去的道路,而再度把握着现实。” 研讨艺术家和精神病的意义 • 艺术家不同于精神病患者的地方在于他能找到抵御压抑的方式和道路. • 当艺术家也发生精神错乱,甚至走向自杀的时候,就意味着连精神生产者也找不到摆

脱压抑的方式和途径了。 • 所以,艺术家发生精神病,甚至自杀,是整个社会的精神状况发生危机的征兆。

5·2 新精神分析批评

• •

主要代表人物:荣格、拉康、霍妮、霍兰德等人。 新旧之分的重要标志:批评泛性主义。 文学观念的区别: • 经典精神分析基本上是在作家/作品的框架中讨论文学问题。 • 新精神分析批评则更多地和现代、后现代的思想、文化关联。 思路、对象上的新旧之分 对象: • 传统精神分析批评更注意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 • 新精神分析批评则转向读者、语言、文本; • 或关注作者、读者、文本以及语言之间的相互关系。 思路: • 从主体研究转向主体间性、身份、性别研究; • 从单纯的心理研究转向研究心理与语言和语言活动的关系。 理论、知识背景上的新旧之分 • 新精神分析批评一般都引入其他学科的理论思想作为精神分析的补充 • 荣格的精神分析学与人类学有关 • 拉康的精神分析和语言学、结构主义以及后结构主义有关 • 霍妮、霍兰德则程度不同地受到存在主义、现象学的影响. ⑴拉康的镜像理论与精神分析批评 • 拉康与萨特、加缪、列维-斯特劳斯、德里达、阿尔都塞、福柯、西蒙·波芙娃、

布勒东、梅洛-庞蒂等人交往频繁,或有深厚的友谊,或有学术上的对话和交流。 • 海德格尔对拉康也有影响. 镜像理论的知识背景

• 主要与三种的知识资源相关:

A.弗洛伊德的自恋说

B。黑格尔以主/奴关系对人的欲望的阐释

C。儿童心理学家瓦隆对儿童和动物所做的“镜子测验\"

A.镜像理论的精神分析学知识背景

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 • 自恋的“自我理想”表现了“某人希望自己成为的那种人\"。 • 拉康将其运用于妄想狂犯罪研究,指出妄想狂犯罪“是在受害者身上攻击自己外化的

理想\",由此引发了他对人类自我意识的重新阐释,形成了著名的“镜像\"理论。

C.镜像理论形成的哲学知识背景 • 拉康通过俄国哲学家科耶夫理解黑格尔 • 科耶夫用现代思想阐释黑格尔哲学. • 强调黑格尔“自我意识就是欲望”的命题。 • 强调欲望必然涉及到“他者”,其结构是一种“主/奴关系\"。 科耶夫阐释主/奴关系的特点: • 奴隶承认主人的尊严和人性,主人却没有反过来承认奴隶的尊严和人性. • 主人是被他不承认的人所承认.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人的存在是可疑的。 • 主/奴关系是一个关于自我意识的寓言。 • 寓言的含义:一个自我意识必须相对于另一个自我意识而存在;两个主体的自我意

识都没有独立性。 • 主体的自我意识其实是从他者那里获得的。 镜像理论

拉康对“自我\"的阐释 • 人的自我意识形成于幼儿时期的“镜像阶段”. • 镜像中“我”并不是我,而是一个虚象,是一个“他者”. • “自我”是欲望投射形成的幻象, • “自我”是“我”的异化。 镜像理论对现代理性主义的颠覆 • 理性的精神生产没有给人类建立一个精神家园,而是创造了一个与人对立的、异化

的、虚假的镜像。 • 知识、思想、自我意识、对人和世界的思考,就其根源来说,都是建立在幻象之上的. • 笛卡尔的 “我思故我在\实际上是“我思我不在,我不在我思”. 镜像理论和语言 • 凝视镜子的人是“能指”,镜子中的镜像是“所指\"。 • 所指替代了镜子之外的真实的人;语言替代了实在。 • 人类谈论的并不是客观对象和实在本身,而是语言镜像; • 人类生活在语言营造的镜像(虚幻)世界之中. • 拉康指出,无意识是语言的产物;是被语言排斥、压抑(无法言说、不愿言说)的东

西。 • 无意识及其奥秘并不在我们的“内部”,而是在我们的“外部”,在人与社会与文化

的关系之中。语言就是关系的中介。 • 真正起作用的并不是某个独立的主体,而是通过语言联结起来的主体间的关系. • 拉康的语言思想推动语言研究从形式转向社会文化。 ⑵霍兰德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 • 霍兰德深受新批评的影响,对新批评的细读式方法很有兴趣。对细读方法的操作已达

到得心应手、驾轻就熟的程度。 • 30岁开始转向学习精神分析学。 • 自称有两个重大发现对其有重要影响: • 其一是新批评,其二即精神分析学. 自我防御的精神分析理论 • 霍兰德的精神分析学强调“自我”以防御的方式来对付内外现实. 霍兰德:

• “我们以许许多多的方法进行防御:我们压抑痛苦的思想或感情;我们否认感官的事实;

• • • • • • • •

我们将思想和感情互相割裂;我们将感情,比方说,将进攻性转变成其对立面,过度的仁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自我防御的精神分析理论

“也许我最为古怪的发现是这样一个精神分析的格言:人所希望的,人亦害怕;人所害怕的,人亦希望。”

用这一理论阐释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反应。

读者和文本的关系是本我幻想与自我防御的关系;文学把读者的潜在愿望与恐惧,转变成社会可以接受的内容,因而可以给读者带来快乐。

读者与文本的关系是一种“个人交易”的关系;他以自己的个性对文本进行了再创造。

结构、形式、意义、人物,并非固定在文本之中,等待人们的挖掘和发现。 这一切其实根本不“在”文本之中,而是“在\"不同的个人对文本的创造之中。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提出了不同于接受美学的接受理论。

6 文化人类学与文学研究: 神话原型批评

神话原型批评在20世纪的地位

• 韦勒克指出:对西方文学理论而言,从影响和普及的程度上看,神话原型批评和马克思主

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可谓“三足鼎立”,是“真正具有国际性的文学批评”。 • 神话原型批评的奠基者:加拿大文学理论家诺斯罗普·弗莱; • 神话原型批评的代表作是弗莱的《批评的剖析》。

• 但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却处于相对冷落的境况,原因在于文化语境的不同和理论资源的

欠缺;这是一个理应关注的接受研究课题。 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资源

1文化人类学;2基督教文化;3结构主义;4荣格的分析心理学;5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 弗莱虽然关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但他的人类学思想又有宗教甚至神秘主义的色彩。 • 弗莱的宗教背景:曾是加拿大联合教派的一位首领级人物.

• 弗莱说,宗教要比科学更能激发诗人的想象;认为在科学与宗教之间,“诗人宁可选择迷

信”,提出“恢复美学神秘主义以取代美学经验主义\"。

• 弗莱关注历史,但他的历史观带有循环论的特点,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盛极而衰的

历史过程,历史在盛衰之间循环演变。 神话原型批评的特点:

• 弗莱试图建构一个宏大的文学理论体系。

• 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的思路和方法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体现为跨学科与体系性。 • 强调“人文科学比自然科学更有力地抵制了不同学科间的分工”。

• 借鉴结构理论同时又克服了形式主义的偏颇,关注历史文化因素对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影

响。

• 神话原型理论的悖论性:体系/解构;历史/循环;原型/非普遍论. 6·1 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构成

• 神话原型批评: 结构主义 文化人类学 荣格心理分析学 基督教文化 循环历史观 ⑴神话原型批评与文化人类学 神话原型批评与《金枝》

• •

弗雷泽和他的《金枝》对弗莱影响巨大.

《金枝》1890年以两卷本出版第一版,以后不断扩充,到了1915年第三版,已成12卷的煌煌巨著。 • 《金枝》是对以巫术为中心的仪式、神话和民间习俗的比较研究,收集的材料几乎

遍及全球,有人类学百科全书之称。 • 弗雷泽说,《金枝》要探究并解释隐藏在“金枝王国\"这一奇异习俗之下的动机和目

的。

金枝习俗与生命意识

• 弗雷泽指出:“金枝”习俗从远古时代遗传下来。地中海沿岸的原始部落对首领有一种神

奇的看法,认为部落和自然界的繁荣昌盛取决于首领的生命力.首领强壮有旺盛的生殖力,部落就团结,大自然也会保障人的所需.首领年老多病,身体衰竭,部落会衰落,生活也无保障。

• 当首领精力衰落时就应杀死他,吃他的肉,喝他的血,这样可以继承他的力量和智慧。 • 许多宗教正是起源于这个古老的习俗;所有宗教的中心人物都是一个以青年男子形象出

现的神。他代表四季的繁衍和丰衣足食。 自然循环与生命 • 弗雷泽发现,许多古代神话和祭祀仪式都与自然界的季节循环变化有关。自然界万

物春华秋实,周而复始,自然界的循环使人类祖先相信人的生死繁衍也有一个由生至死、由死再生的过程,许多死而复生的传说与之有关。 • 许多学者也认为,“这种关于神死而复生的神话和仪式,实际上就是自然节律和植物

更替变化的模仿”。 艺术与神话

• 弗雷泽《金枝》发现了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神话和祭祀仪式的相似性,即西方文化有

一个普遍的原型。启发许多学者致力于探寻艺术和神话、仪式的同源关系。 • 弗莱说:“《金枝》本来是人类学著作,但它对文学批评的影响比在它自己的领域中的影响

还要大,因而也确实不妨把它看成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弗莱从“离心角度\"接受弗雷泽 • “离心角度”:弗莱把《金枝》主题视为以祭祀仪式表现出的社会无意识象征;这种理

解并非《金枝》本意。 • “《金枝》并不真的是关于人们在原始野蛮时代的所作所为,而是关于人类的想象在试

图表现它对于最大的秘密,即生、死和来世的秘密时的活动。换句话说,它是一部研究社会的无意识象征的书。” ⑵神话原型批评与荣格的原型理论 神话原型批评与集体无意识 • 神话原型批评接受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说。 • 荣格称集体无意识为“原始意象”或“原型”,它是人类社会早期生活的遗迹,是重

复了亿万次的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 • 荣格指出,原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范型,是先天固有的直觉形式,它决定着人的知

觉、领悟、情感、想象等心理过程。 • 荣格总结和描述了众多的原型,如: • 出生原型、再生原型、死亡原型、力量原型、巫术原型、智叟原型、英雄原型等等. • 原型或原始意象以集体无意识的形态呈现于原始人的生活经验、巫术、神话和传说

之中。 • 神话原型成了文学艺术创造的基本来源。

荣格论原型对文学的意义: • 作家一旦表现了原型,就好像道出了一千个人的声音,“把个人的命运纳入了人类的

命运,并在我们身上唤起那些时时激励着人类摆脱危险,熬过长夜的亲切力量。” 6·2 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

⑴神话原型的基本观念:系统整体与模式 • 将文学视为一个系统整体,是神话原型批评操作的基本前提。 • 文学是一个系统,具有整体结构,任何作家和作品都受制于这个结构系统; • 对任何作家、作品的研究,都必须将其置于整体的文学系统之中. • 弗莱说,正是基于这种文学观,他才特别强调文学批评必须持一种宏观的视野. 文学:系统整体与模式 • 《批评的剖析》第一编“历史批评:模式理论”强调:文学是一个整体系统,需要一

种描述系统的方式和理论,由此提出模式问题; • 文学作品可分为两大类: • ①虚构型作品;以叙述人物故事为主. • ②主题型作品;以作者向读者传达某种寓意为主。 • 在虚构型与主题型之间,还有过渡性的类型. 虚构型作品分类: • 原则: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在有些作品中,人物比我们好;有些作品的人物

比我们坏;还有一些作品人物则与我们处于同一水平。 • 弗莱根据这个理论,将虚构型文学作品分为五种类型,五种类型的演化构成西方虚构

叙事文学发展的历史顺序。 • A。“神话”:主人公的能力绝对高于普通人,而且能超越自然力。 • B。“浪漫故事”:指传说、民间故事;人物能力虽高于一般人,但必须服从某种更高的

力量。 • C。“领袖故事”或“悲剧故事”:人物虽模仿现实,但还是高于普通人;属于“高模仿”;

“高模仿”已开始接近文学的成熟形态。 • D。“现实主义文学”:主人公与我们一样,读者会与其发生共鸣;属于“低模仿”. • E.“反讽性”文学:人物的智力和能力都比我们低劣,这类虚构让人感受到受其奴

役、遭其挫折的境况的可笑与荒唐。 • 我们“是从一种有更多自由的标准去判断这种境况的\".这类虚构作品在现代社会更

常见,是文学发展后期的产物。 弗莱认为:

• “欧洲的虚构作品在过去一千五百年间,其重点一直沿着上述五项的顺序下移。\" • 当西方文学完成了这个演变顺序之后,又会从“反讽型”模式向“神话型”模式回流,

形成一种循环.

• 五类作品及其演变对文学研究的意义。

⑵作品“相位”(phase)和原型的意义

• 《批评的解剖》第二编“伦理批评:象征理论”

• 从叙述和意义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对文学作品进行层次分析,引出原型范畴。 • 弗莱指出:多义性是文学的基本特点,“一部文学艺术作品蕴涵着多种多样的或一连串

的意义”;

• 批评的任务就是寻找和解释这些意义。批评需要一种“寻找关于文学意义的理论”。 • 作品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由许多“可以被分离出来的结构单位\"所组成,这种结构

单位即“象征”(symbol)。

• 作为结构单位的“象征”可以是“以某种特殊的参照方式加以运用的词”,也可以是语

言、语句,或者意象。

• 要把握作品的各种蕴意,就要注意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关系即“关联域\"。意义不同源于

“关联域”的不同。

作品·象征·关联域·相位·意义

作品·相位(象征·叙述·关联域·意义)

• 文学作品有五种关联域,与之相应,也就有了五个层次的意义和叙述。 • 他借用天文学的术语,把这种层次称为“相位”;每一种“相位”都有与之对应的结构

单位即象征意象。

• 五个相位:文字相位、描述相位、形式相位、神话相位和总解相位。 五种相位分析

• 第一层次:文字相位。显示作品词语和象征之间的关系,形成内向、含混的意义。

• 第二层次:描述相位。显示了作品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表现为对外部世界的描述、论断,

形成外向、明晰的意义。

• 文学作品都有这两种相位,但不同类型的作品有所偏重。如象征主义和反讽型作品偏重

文字相位,现实主义侧重描述相位.

• 第三层次:形式相位。显示作品的语词结构与它模仿对象的关系.这种关系有侧于真实的,

也有侧重虚构的,其意义有很大区别。形式相位是意象的象征。

• 第四层次:神话相位.显示文学自身的继承关系,在此提出原型概念。原型显示文学的社

会方面,是构成人类整体文学经验最基本的因素,原型在文学中反复出现,是一种可以交流的单位.批评借助原型研究,把个别作品纳入文学体系,避免孤立研究的弊病。神话相位是原型的象征。

• 第五层次:总解相位。显示了作品同全部文学经验的关系;

• 在这种关联域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原型的作用,总解相位具有原型密集的特点,是原

型相当集中的一个阶段,反映了人类最普遍的经验和梦想,形成一个“原型中心”。 • 强调在文学作品多义构成中,“神话相位”和“总解相位\"中原型因素的重要性。 相位理论结构图

相位分析的意义

• 神话原型理论通过原型及其继承,强调文学活动的自律性和自在性。 • 弗莱从这个角度提出了许多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文学的独创性和继承性的关系,文学

的变异性和程式化的关系,文学传统与个人创造的关系,等等。 • 原型将文学内部研究引入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层次。 ⑶原型批评与神话

• 《批评的剖析》第三编“原型批评:神话理论\"集中阐述了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

• 弗莱进一步明确了原型与神话的关系,认为神话是“一切文学模式中最抽象、最程式化

的模式”;强调“文学的结构原则同神话和比较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原型是最基本的模式,神话则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原型;神话即原型。 原型的三类意象

• 神话原型在文学中呈现为意象 • 西方文学原型分为三大类意象:

神启意象:表现愿望、理想 ;魔怪意象:表现梦魇、迷惘;类比意象:与现实相关的意象 . A。神启意象

• A.神启意象:对天堂景象的展现和表现人类的理想。表现人类向往的文学均源于“神启

意象”类的 原型.

• 《圣经》是“神启意象”原型的典型。 B 魔怪意象

• B.魔怪意象:展示地狱和人类否定的世界,表现梦魇、替罪羊、迷惘和奴役的文学均源于这

种原型.

• “魔怪意象”并不仅指幻象类的作品,还包括“人的魔怪式的世界”,即“由一种自我之

间分子般的张力所聚合在一起的社会,其特点是对团体或领袖的效忠,抹煞人的个性\"。 • “神话原型”也可以理解成一种隐喻。 C 类比意象

• C.类比意象:表现介于天堂和地狱之间的种种意象.“天启意象”和“魔怪意象”属于原

始的、没有移用的神话, “类比意象”在神话中只有萌芽,属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文学结构。

• 弗莱试图通过“类比意象\"使他的神话原型批评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叙述结构对自然循环运动的模仿

• • • • • 与自然界的四季循环对应,文学的叙述结构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A.喜剧即春天的叙述结构; B.浪漫故事即夏天的叙述结构; C.悲剧即秋天的叙述结构; D.反讽即冬天的叙述结构.

与中国古代文学感物说的比较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陆机《文赋》: •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以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 天人感应 循环论的文学发展观 • 神话体现了文学总的结构原则,包括上述四种叙述结构的雏形. • 西方文学叙述结构的发展,以神话为发端,相继演化为喜剧、浪漫故事、悲剧和反

讽.四个阶段完成之后,又周而复始,进入下一个循环圈子。 • 现代派文学继反讽之后,表现出向神话“回流”的趋势,如卡夫卡的小说,乔伊斯

的《尤利西斯》,都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神话与原型的几种涵义 ①神话 • 在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语境中,神话的含义相当复杂. • 亚里斯多德:神话即故事、叙述或情节。 • 中世纪:神话是贬义词,意味着谎言、虚假、异端邪说。 • 近代:从启蒙时代开始,神话被视为虚构的、与科学对立的思想.神话是一个与逻辑、

理性、思维相对立的概念。 神话的几种涵义 • 19世纪人类学:把神话视为一种可以理解的文化现象,是一种与逻辑思维不一样的思

维方式。卡西尔也有类似的意见。

弗雷泽的神话研究:神话是已经死亡的古老仪式的载体,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是现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 荣格: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解释神话,神话是前意识心理的最初表现。 • 现代文学理论:神话被赋予更宽泛的意义,几乎成了文学或叙事的同义语。 • 文化研究:神话具有意识形态的意义。 • 神话原型批评:神话作为一个术语,并不仅仅指故事或者典故,主要是指一种具有

原型意义的叙述程式。 • 弗莱《批评的剖析》界定神话: • 神话是“一种叙述,其中的某些形象是超人的存在,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能发生在

故事中’,因而(神话)是一种与真实性或‘现实主义’不完全相符的传统化或程式化的叙述。” 原型的几种涵义 ②原型

• 原型概念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他曾用这个概念来指事物的理念本原。认为现实事物不过

是理念的影子,理念才是客观事物的原型。 • 柏拉图的原型没有结构的意义。

• 荣格把原型和集体无意识连在一起,指出:

• “与集体无意识的思想不可分割的原型概念指的是心理学中明确的形式的存在,它们总

是到处寻找表现。神话学研究称之为 ‘母题';在原始人心理学中,原型与列维-布留尔所说的‘集体表象’概念相符”。 弗莱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解说原型: • A。原型与神话没有本质区别,“神话就是原型\"。 • B。原型即意义:“我们在提到叙述时说到神话,在提到意义时说原型。”“原型即那

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我用‘原型’一词表示把一首诗同其他诗联系起来并因此有助于整合统一我们的文学经验的象征”。 • C.原型即结构:“我用‘原型’这个术语表示结构单位”。 6·3 原型批评的其他类型 ⑴原型批评的“剑桥学派” • 在人类学家弗雷泽直接影响下所形成的一个批评学派.主要成员是英国剑桥大学的

人类学家、古典文学家和文化史学家。 • 将古代的神话、仪式视为制约文学创造的原型。 • 古代艺术和仪式相辅相成,均源于同一种人性冲动;古代艺术往往通过对宗教仪式

的模仿行为,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 剑桥学派的原型研究与其说是文学的,还不如说它的文化学或人类学的价值更大一

些。 • 莎士比亚专家奈特:悲剧的收场是对祭献仪式的模仿。 • 基督的牺牲行动在莎士比亚悲剧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莎士比亚的悲剧是对基督牺

牲行为的各种注解或者表现。 ⑵原型批评的“心理学派” • 受荣格分析心理学影响的原型批评学派. • 强调心理原型对创作和接受的影响;原型引起了心理即潜意识的内在反应. • 英国女学者鲍特金:俄狄普斯这出古典悲剧为什么会对西方文化和文学产生经久不

衰的影响? • 她认为这个故事源于一种心理原型,即个体与群体的对立与冲突,自我形象和群体形

象之间的冲突,俄狄普斯的悲剧即这种心理冲突原型的外化表现,悲剧使观众在心理上释放它。

⑶原型批评的“文化学派” • 原型批评的“文化学派\"构成庞杂 • 把原型理解为文化传统的产物,主张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包括神话、传说、

宗教、民俗、历史、各种成规)去寻找文学原型。 • 批评是对文学的特殊文化价值的阐发。 • 对“寻根文学”研究,使这种文化原型批评在中国一度相当流行,但是多数批评在

操作上比较随意,缺乏理论和方法。 闻一多的文化原型批评 • 代表作:1945年的《说鱼》: • “鱼”是中国文学和文化中的一个“隐语”,古人称“隐语”为“隐”。 • 其作用和“比喻”的“喻”差不多,但二者的语言功能完全相反,“喻\"是借明白的

事物来说明另一个说不大清楚的事物, • “隐”刚好相反,是借一事物把本来可以说清楚的事物说的不明白,即有意隐之。 作为“隐语”的“鱼\"的所指 • “鱼”在语言、文学、特别是民歌里,被用来隐喻配偶、情侣或性,是配偶、情侣

和性的隐语。 • “鱼贯”:不是指一般的集体队列,而是专指宫人即夫人、嫔妃、宫娥等女性群体队

列. • 用语:常以鱼的游戏来暗示纵欲。 • 古典文学中常用“鲤鱼”指信函;信函刻成鱼的形状,最初用于情书。 • 鱼、打鱼、钓鱼、烹鱼、吃鱼均有暗示爱情、求偶、婚姻、合欢、两性关系,并进

一步引申到水、沟,甚至吃鱼的鸟兽。 • “鱼”的蕴意源于原始人类的生存文化 • 先民看重鱼,是因为鱼的繁殖能力。 • 种族繁衍是第一大事,传宗接代涉及到婚姻、两性关系,延伸到求偶、匹配、爱情。 • 闻一多:“在古代把一个人比作鱼,在某一意义上,差不多就等于恭维他是最好的人,

而在青年男女之间,若称对方为鱼,那就等于说:‘你是我最理想的配偶!’\" 《聊斋》的性别原型

叶舒宪《高唐神女与维纳斯》

• 《聊斋》创造的鬼、狐世界,并非所谓的浪漫主义的表现,而是和中国文化的某种原型

有关。

• 狐、鬼和性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男性中心文化的体现。 《说文解字》以“妖”释“狐”: • 狐,妖兽,鬼所乘也,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则丘首。 • 鬼、狐化为人形,往往为女性,并与“媚\"这个专属女性的概念有关.人鬼恋的性别身

份。

⑷原型批评的“语言学派” • 语言学派的原型批评从语用学的角度讨论原型问题,通过语言和语言的用法追溯某

种原型。 • 戴维·洛奇用语言分析寻找勃朗特《简·爱》的原型。《简·爱》100多次使用了“火

\"这个词,有许多与火相关的情节,结局也和火有关 • “火”是一个贯穿全书的“象征语言”,是一个原型意象,对小说的叙事、结构和主

题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 语言意象是一种原型类型。 4.神话原型批评的方法论意义 • 原型研究关注文学活动的辐射性,强调研究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多样的理论方法. • 借鉴应关注思路而不是模式;原型批评的最大特点在于强调文学和文化传统的联系,

以原型意象、文化符号阐释文学的深层意涵。 • 夏志清批评浦安迪,认为他用原型批评模式解释中国古典文学,忽略中国文化特点,

有牵强附会之嫌 • 浦安迪认为《红楼梦》体现了“二元补衬”和“多项周旋\"的结构原则。 • “二元补衬”指《红楼梦》情节安排的关联方式,即形成“悲喜”、“离合”、“盛衰”、

“雅俗”、“真假”、“动静”等“二元迭错”的互补关系 • “多项周旋”指整部小说叙事结构在这种对立的两个极端间无休止地交错转化,处处

显示“悲中有喜”、“喜中有悲”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就像《好了歌》:“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 “多项周旋\"的结构说明中国小说的缀段结构实际上是以小说的“外形”体现了中国

文化原型。 • “二元补衬”源于中国的阴阳学说,反映对立因素相互济补、彼此替代、反复无穷; • “多项周旋”源于中国的五行学说,反映多种因素的相生相胜、循环不已。阴阳和

五行可谓《红楼梦》的原型。 原型研究要对民族文化有全面认识 • 夏志清批评:浦安迪把中华文明简单化了,阴阳五行学说被他按照自己的需要割裂

开来,强调“二元补衬”时,就撇开了“多项周旋”, • 宝玉的那句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如何用二元补衬或多项

周旋来解释? • 原型批评是建立在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的,不能简单地

根据某些现象来主观推断。 神话原型批评的启示 ⑴文学研究的宏观性

• 从文化和历史的渊源中寻找对个别文学现象的解释,强调文化研究比审美研究更重要。 ⑵文学研究的系统性 • 不能孤立地理解和解释各种文学现象、作家和作品,强调任何文学现象都从属于某种

文学、文化系统. ⑶文学研究的认知性

• 文学批评的两种基本类型:学术批评和评判批评。前者在模式分类的基础上阐述作品的意

义,后者是对作品本身意义的阐发和价值判断。原型批评属于学术研究,注重知识分析.

7.面对文学本身:哲学阐释学和文学接受研究

接受视域中的文学

文学接受理论的特点和形成

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理论发生了以阐释/接受研究为标志的重大转向,从此,下述观念:

①研究文学必须考虑接受视角;

②文学的性质/价值受制于理解/接受活动; ③接受/解释具有历史性;

④文学具有不同于科学的真理观; 已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基础知识. 现代接受研究的理论谱系: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解释学-以德国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美国的读者反应批评。

 阐释/接受理论研究与传统的欣赏、阅读理论和接受研究(功能论)有根本的区别.  当代接受研究并不是对接受活动本身及其特点的阐述,而是一种新的文学本体论和价值

论:文学并非像以往文学理论说的那样是作家创造的产物,以作品形态存在。  文学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现象),只能存在于被读解、被阐释(被接受)的过程之中。 接受理论研究文学接受即被读解被阐释的存在状态,强调文学的性质与功能只能根据这种存在来认识。

文学接受研究与关系意识  传统思维模式把“作者\"、“文本”和“读者”三个要素放在线性的因果关系中去理解,

形成作者-文本-读者的线性因果链,读者始终处于因果关系的末端,接受成为一种被动的复制性因素,其最高境界只能是作者的“知音”。

 接受研究认为:我们所能言说、把握、理解的与其说是外在于我们的事实本身(X),还不

如说是我们(Y)与外在事实之间的关系(X+Y);能够认识的不是外在于人的他物,而是二者关系中的世界.

 文学存在于作者/读者/文本/历史四者的关系之中;

 接受研究的历史维度:此在、先在、前见、偏见、语境等等.

7.1 现象学、阐释学与接受批评

文学本体研究(性质、特征、存在)的转变:

 传统研究:在作家-文本-接受的关系中理解和解释文学.

 接受/解释研究:文学及其意义并非取决于作家的创作,意义也没有凝固在文本之中,

而是形成于接受关系即接受者的理解和阐释过程之中。否认接受的被动性,强调接受的建构性。

 文学的性质、特点因此成为取决于接受活动的、存在于理解/解释过程中的对象。  接受理论再次引入了“外部研究”的视域. 西方阐释学的两个来源

 西方阐释学起源于对古籍经典的解释; 两个来源:

A。古希腊学者建立的语文阐释学,即解释古典文献所形成的一门学问. B.神学学者建立的宗教阐释学,目的在于解释圣经。  西方古典阐释学类似中国古代的文字学(小学),致力于文字的疏通、注释,主要研究

文字解释的技巧和学问,哲学意识贫乏。 西方阐释学的演变

 18~19世纪,西方传统阐释学发生巨大变革,从一种强调文字技术的学问演变为一种哲

学,即从文字阐释转变为哲学阐释。

 中国也有经学的阐释传统,也积累了诸多与解释相关的文字技术理论,但是似乎始终没

有将阐释学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 这个文化现象值得思考。 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思想

 施莱尔马赫改变了传统解释学的性质与功能,使之上升到哲学。

 施莱尔马赫强调,解释学的基本任务是恢复文本的原意,以此限制神学的精神(心理)解

释的任意性.

 提出两种最基本的解释方式:语言解释和心理解释.语言解释限制心理解释。

 施莱尔马赫还指出,后人对古代文献的解释面临着“时间距离\",即作者的写作时间和

后人对文本的解释不是同一个时间上发生的,即强调古今语境的差异。  时间距离和语境差异,造成了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困难。 中国现代的解释思想

陈寅恪关于如何解决时间距离的论述:  “了解之同情”

 强调解释活动应在设身处地的体验层面上理解语言。  狄尔泰的解释学思想

 狄尔泰:解释面临着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障碍——“阐释的循环\"。  阐释循环:整体理解和局部理解互为前提的循环。

 解释的循环使几乎所有的阐释都面临着一种难以“自圆其说”的困境。 狄尔泰的解释学思想 狄尔泰:

 从理论上说,我们在这里已遇到一切阐释的极限,而阐释永远只能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到

一定程度,因此一切理解永远只能是相对的,永远不可能完美无缺。 ⑵胡塞尔现象学及其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胡塞尔:

 现象学是限制在纯粹直观中的……本质研究。

 事物之所以能够成为我的对象,是因为我的“意向性\"在起作用,我把某物当成某物来看

待.这不是说某物是我主观创造的,“意向性”的特点在于它必须有对象,“意向”活动总是关于某物的“意向”。 ⑶海德格尔与哲学解释学

   

海德格尔从存在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了解释主体(意向)的构成。 人的存在的“给定性”,决定了意向活动只能从“此在”出发。 此在即时间性(历史)的存在。 “解释并非把一种‘含义’抛到赤裸裸的现成的东西上面,并不是给它贴上一种价值。……解释无非是把这一因缘状态解释出来而已。”解释只能是对二者关系的历史解释,其功能在于理解人的此在。强调:

 A.关系对解释者与被解释对象的规定;  B.解释的历史性;

 C.解释的意义在于理解此在。

     

A.解释者与解释对象的关系:因缘关系,给定性,解释对象与理解此在。

B.阐释的历史性:解释的限度即历史给定的前提,形成解释的知识视野与可能性。 理解的先结构或前结构:“先有”,“先见\"和“先行掌握”。 “阐释向来奠基在先行见到之中。”即此在构成解释的视域。 C。解释的意义:不是对外物的诠释,而是对此在的理解。 海德格尔的解释循环:解释者以他的前见来解释对象,被解释的意义中始终存在着前见的成分,并非纯粹的对象本身的意义。

 “领会的循环不是一个由任意的认识方式活动于其间的圆圈,这个词表达的乃是此在本

身的生存论上的‘先’结构.”

 “在这一循环中包藏着最源始的认识的一种积极的可能性.”

 重新定位解释的意义:解释的本质不是捕捉当下的处境,而是促成进入未来的投射.  为理解此在提供了一种方式;而非理解被解释对象。 ⑷现代哲学解释学 伽达默尔:

 解释的意义在于通过“现在与过去的对话\",实现在“视域融合”的意义上理解存在。  解释的意义不仅在于理解文本(历史),更在于理解存在(此在、现实)。  获得本意“是一项无法实现的要求,……完全是违背意义本身.\"

把解释的对象从外在的文本转向对主体存在的理解。

解释的意义和目的在于对话的发生,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当下。  问题:

这是否意味着任何历史文本(广义的)的本意是永远不可把握、不可理解的?就是说,文本的原意永远是一个未知数、永远是不可知的? 没有解决如何理解文本原意的问题。 2。阐释批评的艺术观

 加达默尔将解释学界定为精神科学,专门研究人类精神活动、精神生产的性质和特点。  理解和解释的特点:使人类精神生产具有“对话”的性质;理解和解释是一个导致发生对

话的事件,其意义就在于使对话发生,而不是对既成意义的重复。  加达默尔认为:接受活动、文学批评实质上是我们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视域与另一种视

域间的交流,我们从中得到的不是关于他者的知识,而是对我们自己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 《真理与方法》批评了自然科学实证主义的二元论的真理观,强调精神科学、文学艺术

的真理在于主客体的统一。

 理解艺术的关键是:游戏、历史和语言。 艺术是认识自我的方式:艺术与游戏

     

艺术经验与科学经验相对峙

科学经验是一种源于抽象和控制的经验,外在于我们的他者和他物是这种经验的对象; 艺术经验则是一种关于人生在世的经验,其追求在世的和历史的真理。 真理不是主/客的相符性,而是对存在、自我的理解。

艺术经验关涉自我理解;而自我理解需要在某个被理解的他物上实现。

上述特点可用游戏概念予以解释,游戏作为真理之发生和真理之参与,是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

 艺术是存在之真理的显现。 艺术与历史

 思考历史理解中的真理问题.

 理解是人在世的基本模式,文本、传统、历史,对人来说,都是一种在世,或者说都是

在“在世”的意义上与人发生关系。

 真正的历史对象并不是主体或客体,而是二者的统一,是一种关系。  历史的真理是效果史的真理,通过视域融合实现。 艺术和语言

 语言无所不在;“能被理解的存在即语言\"。

 语言不是世界摹本,而是对世界的张显和继续存在具有作用.

 加达默尔认为语言既不系着于主体,也不系着于客体,而是根植于人类存在的本体论经验

之中。

 海德格尔的语言观:交流、呈现、倾听、言说。 艺术的本质

 认识艺术的三个范畴:游戏、象征和节日。  游戏是艺术本体的基本范畴。  游戏的特点:“游戏者和观赏者构成了一个整体.游戏最根本的是要旁观者去感受。”  游戏不仅仅是游戏者自己的活动,游戏者始终需要观赏者在场,没有观赏者游戏无法进

行。游戏是由游戏者和观赏者共同构成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 游戏具有交往共在的性质. 艺术与游戏

加达默尔的艺术本体论:

 艺术与游戏一样,是由文本与解释者、创作者与接受者、写与读共同组成的。

 游戏的参与性和表演性决定了写作活动从一开始就以某种接受者为对象,没有对接受的

预期,不会有艺术创造。 艺术与象征

 象征的本意是“接合”;古希腊时代,友人分手时,把一个陶片掰成两半,各执其一,他们

的后代以此为凭证,视对方为知己。这种陶片就是信物,其作用即象征。  艺术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具有象征性,艺术就是以此物、以一种形象“对一种永恒的秩序的

呼唤.”

 艺术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它所表现的,而在于以这种表现所追求所呼唤的东西;艺术不是

一种既成意义的承担者和媒介,而是把它的意义建立在文本意义所象征的对象上. 艺术与节日

 节日表示一种独特的时间,即一种具有共同性的时间  人类的存在时间可根据经验分为两种,一种以钟表的移动为标志,人们用繁忙或空虚去填

充它;另一种时间则给予我们丰富多彩的经验,它不可计量,仿佛“停住\"了,处于一种静止状态,

 节日类似于这种时间,我们的经验好像驻留于其中.  艺术欣赏的时间经验与之相似,欣赏由于时间的驻留、沉醉而使各种经验融入了一个整体

性时间内,具有交流、融汇的性质。  艺术在时间经验上体现了视域的融合. 3。接受批评  1960年代,联邦德国文学界就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文学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果等问

题展开了一场涉及面很广的争论.

 争论的问题之一是对在西方长期流行的对文学形式主义解释的批判。

 在讨论中人们认识到,现世界中文学实际上是“介入”和“参与”社会生活的。  由此导致了对文学接受现象的注意,接受理论因此应运而生. 怎样理解接受理论的读者视野

 接受理论并非只是对文学活动的读者一极及其接受特点的研究。

 其关注的其实是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与文学存在的关系问题,由此引出对文学本体

的新认识.

 接受理论所研究的问题是:文学的现实存在与接受的理解和解释的历史性之间的关系,

即在现实意义上的文学存在的问题。 ⑴尧斯的文学效果史研究

 接受理论的发难是从文学史研究开始的,发表于1967年的尧斯的论文《作为向文学科

学挑战的文学史》因此成了接受理论的奠基作。  尧斯认为历史上的文学史研究可分为四种类型: A。历史主义的文学史 B。实证主义的文学史 C.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史 D.形式主义的文学史。

尧斯对四种文学史模式的批评

1.历史主义的文学史所贯穿的基本思想是“目的论”,即用某种精神目的来整合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过程.是一种人为虚构的历史。

2。实证主义的文学史指那种编年史一类的文学史,其致命的弱点是把史实的历史性和文学事件的历时性混为一谈,是一种伪文学史.

3。尧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一种机械的经济决定论,这种文学史忽视了文学审美特征,是由经济和政治决定的、没有文学独立发展规律的文学史。

4。形式主义文学史虽然把文学作为独立对象,但切断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把文学与历史割裂开来,走到另一个极端。 文学的历史型受制于接受

 从表面上看文学的历史由“事实\"或“事件”构成,与一般历史没有区别,实际上二者

大不一样。

 文学只能存在于接受之中,一旦脱离了接受活动,文学作品就丧失了现实性,不再是现实

的存在。

 所以,从历时性上看,文学的存在只能维系于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文学生命只能存

在于接受过程之中,文学的历史性是由生活在历史中的读者所赋予的.

 尧斯强调:文学史就是一部文学接受史或文学效果史,而不是一部文本史。 文学接受史的特点

 文学接受受制于“期待视野\"

 “期待视野”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以他的“先见”即各种文学经验和人生经验,形成

了对文学的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其既是理解的基础,又制约着接受活动的展开。  文学文本、作家的创作,在每一个时代都会受“期待视野\"的影响,  作家、批评家和读者的文学经验通过“期待视野”的中介得到统一.

 期待视野的提出要求接受者的艺术经验。其意义在于拓展对文学活动的理解。 ⑵伊泽尔从接受角度对文学的研究

 伊泽尔对文学作品和文学文本作了严格区分.

 指出作家只是创造了一个文本,文本只是提供了某种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得以实现的结构

或潜在的可能性,

 而价值的实现则有待于读者在阅读中的创造。

 接受活动使文本的潜在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从而使文本成为文学作品。  相反的情况亦然。

 结论:文学是文本与读者“两者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 召唤结构对接受的制约

 接受对文本向文学作品的转化并不是任意的,要受文本结构的制约  作家的创作赋予文本的文学性,体现在给文本赋予了“召唤结构”

 召唤结构的特点是为文学接受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间,即大量的“空白”,读者接受就是

以自己的前见、前理解对空白的一种填充。 接受批评的意义和影响

A。从接受角度观照文学,建构了研究文学的新视角 B.为文学研究引入了解释学的理论与方法

C.拓展了文学研究的思路和视野,为文学研究引入文化视角奠定了基础 D.文学研究由此开始转向文化研究

E。留下了关于文本本意如何把握的理论难题

8。 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研究

(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批评)

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研究

 20世纪60年代之后,西方文学研究发生了文化转向,其标志是文学研究走出单纯的审美

论域,在与各种文化的多样关系中思考文学问题.

 后现代思潮的兴起构成了文学研究走向转化的文化语境。

 何谓后现代?其标志或特征是什么?这需要从何谓现代或现代性说起. 一 关于现代或现代性

 与后现代或后现代主义对应的思想是文化意义、时代意义上的现代性,即现代的社会、

历史、思想观念,主要还不是发生在文学艺术领域内的现代主义文艺。  在关于现代性概念的各种界说中,现今影响较大的有如下三种:  1.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  2.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论  3. 福柯的现代性理论

1。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

 吉登斯将现代性看作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它包括从世界观(人与世界的关系

的态度)、经济制度(工业生产与市场经济)到政治制度(民族国家和民主)的一套架构。

 吉登斯从社会学角度将现代性等同于“工业化的世界”与“资本主义”制度。 2。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论

 哈贝马斯把现代性视为一项‘未完成的设计',其中个人“自由”构成现代性的时代特征,

“主体性\"原则构成现代性的自我确证的原则.

 现代性的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它的自我理解和自我确证的问题。

 哈贝马斯从哲学的角度将现代性看作是一套源于理性的价值系统与社会模式设计。 3。 福柯的现代性理论

 福柯将现代性理解为“一种态度”,即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

式,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

 这种现代性福柯把它读解为一种“哲学的质疑”,亦即对时代进行“批判性质询”的品

格。

 对福柯来说,现代性从根本上意味着一种批判的精神;注意到了现代思想得以建构的理

性基础本身所存在的问题。 二 后现代思潮的起因

 关于后现代思潮的起因有不同的解释,影响较大:

 ①社会动因说:福柯、利奥塔、波德里亚、加塔利、杰姆逊、哈维等.  ②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说: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利奥塔《后现代状

况:关于知识的报告》等。

 ③消费社会说:波德里亚《消费社会》

 ④文化反叛说: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  ⑤叙事危机说: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福柯的系列著述. ①社会动因说

 认为后现代思潮起因于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社会政治的变动:  法国的学生运动(五月风暴);  美国社会的反越战运动;

 全球范围的反对帝国主义、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激进主义思想的蔓延.  众多与后现代思潮相关的思想家都与这种文化语境相关。 ②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说

 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

 其标志是“知识理论”取代了资本与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中心地位,“知识与信息\"已成

为主要的社会生产力;  利奥塔说,“知识以信息的商品形态出现,成为生产力不可或缺的要素”,社会形态也由

此发生了根本的变迁。 ③消费社会说

 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进入了“消费社会”,消费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方式  文化消费越来越盛行.

 消费主义的流行导致社会将所有的东西都作为商品一样的消费对象和消费类型,包括真

理、意义和知识。

 作为消费标准的“时尚”、“广告”取代了以往的“真/假”和“美/丑”的价值观念。 ④文化反叛说

 由于价值观念的混乱、摧毁,从宗教、文化到工作的意义都已经丧失,当今社会出现了信

仰危机。

 长达200年的资产阶级观念已经结束,作为文化运动的现代主义(表现了资本主义衰落

的反思和恐惧)也已经完结。

 形成了后现代文化对本能、冲动和意志的解放和对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激烈攻击、反

叛.

 后现代文化表现了反传统价值、反资产阶级、无道德标准、享乐主义的冲动和扩张。  资本主义文化正在被享乐主义所取代. ⑤叙事危机说

 叙事危机是指现代的“元叙事”发生了危机。

 所谓“元叙事”指一种以本质主义、整体性和形而上学的话语预设为特征的叙事。  这种叙事在现代性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取得合法性、真理性的

来源和依据。

 元叙事和元叙事话语决定着一般叙事、话语、观念与行为的合法性。  元叙事实际上是一种专制性的意识形态,一种知识—权力的集合体.  后现代文化思潮包含着多重的、相互矛盾、彼此冲突的复杂意涵。  对其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影响很难做简单的、单一的判断。  从基本倾向上看,后现代思潮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 对文学和文化研究而言,后现代思潮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思想观点可以启发我们对文学和

文化问题的思考,开拓文学文化研究的思路. 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经历了一个从现代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  作为文化批评一种类型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受到后现代思想的影响。

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中可以看到西方文学研究文化转向的某些特点. 女性主义批评发展概况

 作为文化研究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很快盛行于欧美并蔓

延于全球的一种批评思潮。

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人文社科杂志上,仅有12篇关于社会性别的文章。  80年代达到210篇;90年代,剧增至2607篇。  2010年12月13日在Google上搜索“feminism\",获得约129万条结果(用时0。10秒);

键入中文“女权主义\",也有48万9千条结果 (用时 0.10 秒). 从女权到女性的变化

 “女权主义”(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泛指女性有关争取与男性同等的社会权

利的主张;

 后传到英美并逐渐流行起来。

 经日本中介传到中国,定名为女权主义,  其关注的焦点是男女社会权利的平等。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界开始越来越多地用“女性主义\"代替女权主义,以突出这种思

潮对性别问题的关注,强调男女之间文化与精神的平等。 “女性”观念的意义 乔纳森·卡勒:

• 女性主义批评这个名称应该运用来批判所有关于性的压抑的批评流派。 阿里逊·莱特:

• 女性主义批评家的任务是披露“性别歧视\在每一个文学文本里以不同的力量予以展示。 凯特·米莉特:

• 这种文学批评将把文学孕育和产生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中来考察

三大差异:阶级、性别和民族

• 当代文学、文化研究尤为关注阶级差异、性别差异和民族差异对文学活动的影响。 • 女性主义批评关注文学活动与性别的关系,揭示了文学活动受制于性别差异的事实,以

• • •

及与之相关的文学观念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发生文化转向的标志之一。

3·1 女权主义的发展演变

女权主义是针对妇女不平等和两性伦理问题所发起的思潮或运动。

西方女权主义思潮的缘起,可追溯到中世纪,贵族妇女和女修士在其著述中讨论女性和圣母所象征的慈悲与爱欲精神。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提出的“人权”观念,已潜在地包涵女性人权因素;“人人平

等”包括“男女平等”。

• 最初“男女平等\"思潮主要由男性先行者们策动和领导的,如彼特拉克、薄迦丘、蒙田、

乔叟等。

女性主义对政治权利的诉求

 18世纪末知识女性和中产阶级女性首先诉求平等权即公民权。  19世纪开始出现有组织的妇女解放运动。

 19世纪中后期政治女性主义思潮和运动达到高潮。

 这个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想的特点在于对社会与政治权利的诉求. 从政治女权主义到文化女性主义

 文化女性主义关心的问题是女性在文化中的地位,其矛头所向是父权制文化,而不仅仅

是某种社会制度和社会习惯。

 文化女性主义认为女性解放不能只在既定的社会结构和机制中争取平等,因为决定这种

状况的根源在于父权制及其意识形态

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性主义在文化批判领域中的延伸。 几种主要的女性主义思潮  A.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妇女的屈从地位根源于一整套社会习惯和法律限制。主张女性与男性享有同等的法律与政治权力,关注公共领域中的女性问题。  B。激进的女性主义

关注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生育问题;女性问题源于父权制度及其文化。不仅要推翻父权制的法律和政治结构,而且需要铲除父权制的社会和文化制度。  C.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 D.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 共同观点:私有财产是妇女社会地位所以低下的根本原因;在阶级社会,妇女根本不可

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 差异:社会主义女性认同激进主义女性主义的观点,即父权制是压迫妇女的根源.

女性问题的症结所在:

 妇女恶劣的法律地位(自由主义);  经济和阶级压迫(马克思主义);  男权压抑(激进女性主义);

 以上关系之总和(现代社会主义);

 女性主义发展至今都是以白人妇女的权益为目的的(少数族裔的女性主义)。

3·2 从生物性别到社会性别

生物性别(sex)或译生理性别

 现代女性思想的形成始于对生理性别决定性别差异观念的批判。

 现代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们都同意女性和男性在身体、气质和智力上存在着先天的

不同。

 生物性别成了歧视女性的根源,被视为父权制文化的一种体现. 对生物性别差异论的质疑

 芝加哥大学的女研究生海伦·辛普森·沃里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女研究生列塔·赫林沃思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数年中测验了男性和女性大学生在智力方面的能力.

她们发现:与普遍认同的男性智力较高的观点相反,在男性组和女性组内部存在的智力差异要大于两组之间的智力差异. 从生物性别到社会性别

 著名的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和人类学家帕森斯都对社会用生物性别进行分类的方式提

出质疑.

 认为这种分类方法源于男性在社会上占有更强大的权力,而不是起源于男性和女性在生

理上固有的分别。

 她们的结论促成这样一种思想在性别研究中逐渐占据主流,即:

 对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认识,必须从生物决定论的理论中分离出来.  性别差异源于简单的社会原因:“社会对两性的训练是并且一直是不同的,导致了不同的

选择因素,像兴趣和标准等等。” 强调社会性别决定论的思想 :

 1949年,波伏娃的《第二性》从存在主义角度批判了生物决定论.指出女性是反对男性在

一个精神压迫的行为中对他们自己进行定义的他者。

 提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观点,为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奠定了思想基础.  社会性别(gender)成为性别研究的关键词。

 从“生物性别\"到“社会性别”的转变突出了对文化力量塑造了人的行为和思想的认知

思路,对推动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社会性别的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的差异根源于文化原因,是一种具有可塑性的表面现

象;男性和女性本质上具有同一性,性别差异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 1980年,不仅大部分对女性不利的法律被废除,而且大部分目的在于帮助女性的法律也

被废除了。

否认生物性别可能带来的问题  科学历史学家唐娜·哈拉维警告:女性主义学者“开始违背自然规律……这种方式将女性

主义者需要的生命科学完全扔到一边。”

 指出否认女性与男性的差异,是一个将生物性别与其文化表现分开来的方法。  但这等于把男性特征当作衡量全社会的标准。

 法国后现代女性主义哲学家、文化批评家和精神分析学者强调:  理解生物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辩证关系的的重要性。  她们主张以“女性气质\"来界定女性的特质.  以气质重申女性特征。

 少数族裔的女性研究者也对社会性别的普遍化趋势提出批评,

 认为与社会性别相比,种族、种族地位、宗教和贫穷等社会文化元素对女性的形成和限

制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福柯论性观念与权力、知识的关系

 福柯在《性经验史》中说:性别差异的形成与话语实践相关;权力、知识对“性”观念的

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 权力塑造了生物性别的含义.

 现存的性观念实质上是“一种特别密集的权力关系的转换点:存在于男性与女性、年轻

人与老年人、父母和子女、老师和学生、传道者和信徒、行政管理机关和人群之间。”

福柯的理论开拓了性别研究的视域

 性这个词的用法是在与其他一些现象的关系中被建立起来的:

 不同知识领域的发展(包括再生的生物机械论和行为的个体变种或社会变种);

 一整套规则和规范的建立,部分是传统的,部分是全新的,它所依靠的各种宗教的、法律

的、教育的和医学的制度;

 个体们赋予自己的行为、职责、快乐、情感和感觉、梦想以意义和价值的方式所发生的

变化.

社会性别(gender)及其意义

 社会性别(或译“文化性别\")是西方第二阶段女性主义思潮的核心概念.它将自然天成的

男女性别角色解析为“生理性别\"(基因性别)与“社会性别”两部分,从而把性别差异的社会文化意义从其所依托的生物性载体中分离出来。

 性别的三个层面:最下面是“生理性别\",中间是“体貌性别”,最上面是“社会性别” 。  三个层次之间并不是完全的同一性关系,其间存在着差异与错位现象. 研究社会性别(gender)的意义

 “社会性别\"是后天获得的地位,是通过心理、文化和社会手段建构的。  它绝不是男女之间的一种对等或对应的概念,表现的是不对称、不平等的两性社会关系.  社会性别是在不同社会阶段以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约束训导而成。  对社会性别的批判是消除性别压迫的关键。

 对人的性别角色的社会塑造过程从婴儿期就开始了,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与人类

其他教育和社会化过程(例如知识和专业化教育、就业培训等)大不一样。

 所谓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是社会、文化和心理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是父权

文化后天训导形成的东西,长期以来却被父权文化解释成先天命定的东西,成为剥夺女性各种权利的借口。

女性主义面临的矛盾或悖论:

 强调生理性别成了压抑女性的根据。

 但否认生理性别强调社会性别对女性形成的作用,又在另一种意义上否认了女性.  矛盾促成女性主义的分化:

 产生了自由派的女性主义和文化派的女性主义分歧。 激进-自由派的女性主义

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只是展示其性别气质特征都是有害的.

 每个人都应成为雌雄同体性格的人,即男性可以去探讨他的女性气质诸方面,女性也应该

探讨她的男性气质诸方面;

 每个人都有权表现其整体性的感受。  这一思想在美国有相当广泛的影响。 双性同体(或译“雌雄同体”) 阿·索伯《性哲学》:

 一种不再适用于男性/女性分类模式的双性人──既非男性,亦非女性,但是是人。  这种人超越了旧的性别分类,故可以发展在现今的旧框框中被否定或异化了的各种积极

的人类潜能。

 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以男女双性同体为妇女写作的理想。 激进-文化派的女性主义(1)

 反对雌雄同体的思想,反对以这种理论作为实现女性解放的策略.  主张重新阐释“女性气质”  理由在于:

 由于父权制,分配给女性的那些气质特点如温和、谦虚、同情、怜悯、温柔、直觉、敏感、

无私等等,其实都被视为价值不高的气质特点,因而不被重视.

 而分配给男性气质的那些特点如决断、勇敢、进取、坚强、理性或逻辑思考等等,却被

视为具有更高的价值.

激进-文化派的女性主义(2)

 女性气质本来就是男性虚构、为父权制服务的。

 颠覆父权制文化规定的女性气质,建构女性主义的女性气质.

 妇女解放必须给女性气质以女性中心的意义,回复到女性的“本性理论\",即真正属于女

性本性和女性自我.

 这一思潮在欧洲、尤其是在法国有很大影响。

3·3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  

在文学和批评活动中,妇女作家和读者一直受到压抑。 亚里士多德说,女人之为女人是因为她缺少某种特质。 托马斯·阿奎那称女人是“不完善的男人”。

英国17世纪诗人邓恩将阿奎那的说法解释为:男人以天神般的理智赋予杂乱无章的女性内容以明晰的形式。 女性主义批评的特点

 女性主义批评源于妇女解放运动,重视对运动有所助益的文学。这使女性主义批评成为

一种社会学色彩甚浓的文化批评。

 科洛德尼指出,女性主义批评基本上是一种“怀疑的\"研究方法,  认为女性主义批评家的首要任务是检验既往的美学判断的有效性:“这些判断为什么目

的服务?女性主义者问道;它们(即使是无意地)帮助哪些关于世界的概念或思想态度永久地存在?”

A.女性主义批评的反思性特征 里奇《谎言、秘密与沉默》:

 以女性主义为内核对文学进行的激进批评首先将这个工作作为线索,去发掘我们如何生

活,我们一直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如何被引导着去想象自己,我们的语言是如何束缚同时又解放了我们,命名这一行为是如何始终为男性的特权,以及我们如何开始观察、命名并重新生活.如果我们不想看到旧的政治秩序在历次新的革命中重现自己。  反思:文学想象、语言和现实中隐藏的性别压抑.概念中的变化是很重要的。 B。对女性问题的追问 玛丽·伊格尔顿:

 女性主义批评“主要兴趣在于渴望重新发现被埋没的妇女作家的作品,同时鼓励当代妇

女作家去弄清‘女性是什么',袒露一些未曾听说的经历和观念。由于意识到了男性作家占据着注意力的中心,这些女性主义批评家为妇女作家争得重要地位和得到承认而呼吁;但目的并不是让妇女简单地跻身于男性统治的传统,她们进而力图在妇女自身中间谱写一个传统的历史。\"

 从女性作家文本中寻找反思男权文化的蛛丝马迹。 肖瓦尔特

 《她们自己的文学》:

 女性主义批评“旨在了解妇女作家们的自我意识是如何在文学中从一个特殊的位置和时

间跨度表达自己、发展变化以及可能走向何处,而不是想窥探一种天生的性别姿态”。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

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没有自己特殊的方法,

 文化研究的特点使女性主义批评在方法上几乎无所不包。 A 受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

 女性主义批评与马克思主义批评有着密切联系.  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 玛丽·伊格尔顿:

 “女性主义者对男性中心论的怀疑是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关于文学传统中阶级歧视理

论的发展。”

 “如果没有共同的政治基础,就不可能有可以承认的女性主义批评”,

 “作为一种政治批评方法,女性主义批评必须认识到美学范畴中包含的政治,同时还应

认识到对艺术的政治分析所含蕴的美学”。 费特莉:

 “女性主义批评是一种政治行为,其目标不仅仅是解释这个世界,而且也是通过改变读

者的意识和读者与他们所读的东西之间的关系去改变这个世界。” B 女性主义批评与精神分析学的关系

 关注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层面的性别意识及其对文学活动的深刻影响.

 并不是对弗洛伊德学说的认同。其实,弗洛伊德及其学说被女性主义视为父权文化的表

征。

肖瓦尔特《荒原中的女性主义批评》:

 “许多女性主义者相信精神分析学可以成为文学批评的有力工具。\"

 “近年来,批评家一直在考虑建立新的女性精神分析学的可能性,其要义不在修补弗洛伊

德的理论,而是着重强调性别身份的发展和建设。” C 当今女性主义批评的后现代性 埃莱娜·西苏:

 女性主义批评应“解放这种语言中心的意识形态:确立女性为生命之源、权力以及力量

的地位,及呼唤新女性话语的出现,颠覆父权语言中心主义(phallocentrism)的压迫及令女性失声的父权制二元系统”。  注重对语言和语言文化的解构。

3。4 女性主义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

 A“妇女形象批评”

(women’s image criticism)  B“妇女中心批评”

(women-centered criticism)  C“身份批评\"

(identity criticism). ①妇女形象批评

 考察女性作家的创作:女性角色在厉史进程里产生微妙变化,女性生活经验的转化呈现,

女性的审美特质运作等等.

 剖析传统男性作家作品对女性形象的失真刻画(天使或恶魔),以及男评论家对女性作品

的批评方式。 ②妇女中心批评

 关于文学经典和文学史的研究

 挑战父权制传统下的经典文学书目标准和文学史写作.  父权文化权威对经典文学书目和文学史价值尺度的垄断。

 重新挖掘了大批被传统文学批评标准遗弃的女作家及其作品。旨在创建“她们自己的文

学\",夺回重建经典文学书目和文学史的权力并付诸实践。 ③身份批评

 对以往不证自明的“女性身份”展开反思.  这种批评与后现代有密切关联.  解构主义对女性主义批评的影响:

 A 消除了在男性/女性认识上的神秘特征和意识形态的虚构性质;  B 解构了男/女二元对立,向等级制和对立统一逻辑提出挑战;  C 以“中介物”(语言、话语等)消解二元对立。 后现代女性主义批评的三个转变

 第一个转变:逐步扬弃在宏大叙述基础上的认识论  第二个转变:从研究事物转向研究语言、文化和话语  第三个转变:从强调男女平等转向研究妇女之间的差异 拉康、福柯与德里达的影响 三个转变的理论依据:  福柯的权力和话语理论  拉康的心理学和语言学理论

 德里达的差异/延异理论和解构理论 从语言、文化和话语研究权力 福柯:

 权力不是获得的或可共享的。

 权力不仅指官方的组织机构及其制度,而且存在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性和知识

活动所结成的一切关系之中。  应关注自下而上的权力形式。

 权力既有压迫性,又有创造性,权力关系中同时含有压迫和反抗。 。  话语是权力关系的关键。话语是维护权力的语言表现的诸系统,也是支持权力结构的思维

方式。

 话语是社会历史和社会结构的产物。  话语在权力关系中创造主体意识.

 话语不仅是语言,而且是文化和社会机构的工具,是实践,是由语言创造的事物。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家阿伦特:

 权力不应理解为一种工具或制度,如暴力、权威(机构)或力量.权力不是通过命令、规

则和法律来达到的,而是集体合作的行动.  权力是一种集体的、依赖于数量的现象。

 “权力总是需要数量。最权威的权力是所有人反对一个人,最极端的暴力是某个人反对

所有人。”权力“不仅是人类行为的能力,而且是人类经过协商,采取集体行为的能力。” 第三个转向

 始终质疑对妇女一统性的认识,

 意识到妇女在其所处的具体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话语影响下,不可能是一统的。  批判在女性认识上的排他性.

 少数族裔女性批判西方女性主义所继承的东西方差异观念中的西方中心主义.

3.5 女性主义批评的多元格局

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因为依据的理论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

 英美女性主义批评更多地接受了英美文学批评的影响,主要立足于人文批评的角度  法国的女性主义更多的是从语言和文本的角度研究文学,带有法国文学批评的文本主义

倾向。

①英美女性主义批评

 更注重从社会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

 从妇女文学写作的历史来研究与女性主义相关的问题  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带有较鲜明的政治批评的色彩 ②法国女性主义批评  关注文本和语言

 带有强烈的解构主义特点

 法国学派对所谓的“女性本质论”和“女性文学传统\"持怀疑态度  认为这种视角在客观上反而有可能维护父权制的文学史观。

四、新历史主义批评

 新历史主义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反思“新批评”是其重要的文化背景.

 新历史主义又称文化诗学,在美国被称为新历史主义,在英国被称作文化唯物主义。  新历史主义强调文学活动与广义文化的关联。文化包括一切非文学的精神活动、物质生

产和制约这些活动的各种社会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 在传统的文学历史研究中,上述因素只是一种“背景”,新历史主义则认为它们参与了

文学活动,是文学生产的构成要素。 新历史主义批评举例

新历史主义对文艺复兴时代的研究:

 在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社会,有时相互敌对的制度产生了多种多样、甚至相互冲突的信

仰、规则和风俗;

 置身其中的作家体验到一系列既有颠覆性又有正统性的复杂冲动,在文本中记录下对权

威的这些复杂态度;

 要想理解16和17世纪的文学,批评家必须取勾画他们所研究的文本与构成整个文艺复

兴文化的制度、实践和信仰网络之间的联系。 新历史主义与传统历史主义的区别 传统历史主义认为:

 1.历史是客观事实的记录,叙述是透明的载体。

 2。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套占据了主导地位的、稳定的社会思想体系,即所谓的“时

代精神”。

 3。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历史呈现了线性发展的图谱。

 4。历史事件有成因,历史的演进有因果联系,历史叙述应把握发展的总体脉络. 新历史主义与传统历史主义的区别  新历史主义强调:

 1.历史具有“文本性\",历史实际上是一种话语表述。

 2。历史的文本性产生于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及其叙述话语,不可能摆脱具体时代的知识

系统。

 3.叙述历史的编码、话语是某种权力/知识的体现。

 福柯和海登·怀特的理论对新历史主义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新历史主义批评的特点

 新历史主义的目的:描述文本与产生文本的文化体系之间的关系。  1. 批评家必须质疑或者摈弃形式主义文学观和文学反映论的观点  2. 再现知识和权力的文化建构形式

 3. 解释文化构建形式所体现的实践和规范

 4. 新历史主义者必须精通文学和社会理论 新历史主义导致了4种转型

 1. 从“艺术”到“文化”的转变

 2. 从唯物主义客体到身体历史和人类主体的转变  3。 从专题研究到文化“补遗”研究的转变  4. 从“意识形态批判”到话语分析的转变

五、后殖民批评

 后殖民批评以族裔、阶级和性别作为参照系,关注白种人/非白种人、宗主国/殖民地的对

立与互动,以此为视角所展开的对当代社会文化、现代性、全球化的反思与批判。  后殖民理论深受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 既表现了对殖民主义的抵抗与颠覆,又是对殖民状况及殖民文化的复杂性、多样性的深

刻反省。

后殖民批评的两种形态

后殖民理论有两种不同的形态。  萨义德的《东方学》被视为后殖民理论的滥觞,但他的做法并不为所有的后殖民理论研究

者认同。

 萨义德只是讨论了后殖民文化的一种现象,即存在于西方历史、文学文献中的关于东方

的种种话语讲述的是一个用殖民话语构建的、充斥着西方想象的东方

 这种话语现象及其生成的影响,是一种不同于暴力殖民而带有文化殖民意义的后殖民现

象。

另一种后殖民理论

 阿希克洛夫特等人的《逆写帝国:后殖民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则是从后殖民文学的角

度阐述后殖民理论的。

 指出:随着资本主义殖民统治日渐衰落,许多殖民地获得了名义上的独立,可是在思想、

文化和话语上依然受制于殖民统治,后殖民概念指的就是这种现象。 另一种后殖民理论

 阿希克洛夫特等人从殖民文学和文化的实践出发,指出在殖民地存在着这样一种文化现

象:

 欧洲帝国主义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层面长期维持文化统治,与此相伴随的是殖民地本土文

化的抵抗

 后殖民文学是这种帝国主义文化和本土文化斗争的结果。

 当被殖民者开始反省和表达由帝国语言与本土经验竞争及其混合所带来的紧张时,后殖

民文化和理论就形成了。 两种后殖民理论的比较

 阿希克洛夫特的后殖民理论是对殖民文学即被殖民文化特有的内涵和价值而言的,他的

“后殖民理论”是对被殖民的本土文化的指称,强调被殖民者对帝国殖民的反省、反思构成了“后殖民理论\"的对象和内涵。

 萨义德所说的后殖民理论则是对西方的东方话语来说的,他的后殖民理论研究的是西方

的、殖民的话语.

 二者指称的是两个相反的、完全不同的“后殖民”对象.

 美国学者德里克的后殖民研究与中国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 后殖民文学研究的空间 后殖民理论的阐释空间:

 1。从最切近的角度讲,后殖民理论对殖民文学的阐释是对欧洲殖民主义权力的回应。

 2。 后殖民理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同时也是对全球化所引起的各种冲突的一种解释。

其特点在于以本土文化、以被殖民者特有的意识和潜意识,来解释由此引出的各种复杂关系。

 后殖民理论为审视全球化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为阐释中国文学-不仅是近现代,

而且是当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遗憾的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似乎还没有这样的诉求和愿望。

21世纪文学研究的特点

 20世纪以来的文学研究呈现出一种越来越偏离现代文学理论范式的趋势  反思中国学界对这种“转型\"的回应。

 我们的学习和研究需要知识结构的调整与重建.

 问题:文学理论的转型对文学研究、文学活动和文学知识的学习究竟意味着什么?为自

己的研究和学习定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