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区域游戏中混龄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与研
究
学生姓名:(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学 号:(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指导教师:(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年 月 日(同上)
摘 要
混龄区域游戏活动是教育者为达成预期的教育目的,有意将年龄差距在12个月以上和发展水平在不同层次的幼儿安排在同一个区域里进行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幼儿园开展混龄区域游戏活动,是促进农村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方法和路径。本文以访谈方式对S幼儿园老师进行访谈,以及对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访谈的结果以及案例找到目前S幼儿园混龄区域游戏活动中存在影响社会性发展的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期提高农村幼儿园区混龄游戏活动,从而推动幼儿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社会性;区域游戏;混龄儿童;建议
- 1 -
目 录
摘 要 ............................................................. - 1 - 一、研究缘起 ......................................................... - 1 - 二、文献综述 ......................................................... - 1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 1 - (二)关于混龄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研究 ................................ - 2 - (三)关于混龄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 .............................. - 2 - (四)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 2 -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 - 2 - (一)研究方法 ...................................................... - 2 - (二)研究对象 ...................................................... - 3 - (二)研究设计 ...................................................... - 3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 3 - (一) 艺吧《学泡花茶》案例分析 ..................................... - 4 - (二)驾考中心《我是优秀小司机》案例分析 ............................ - 5 - 五、讨论与建议 ....................................................... - 6 - (一)讨论 .......................................................... - 6 - (二)建议 .......................................................... - 7 - 参考文献 ............................................................. - 8 -
- 2 -
- 3 -
一、研究缘起
现阶段,我国的幼儿教育主要采用的是同龄教育模式,同时,也有部分幼儿园来探索和尝试混龄教育模式。在混龄游戏活动中,幼儿在于同伴交往过程中发现和同伴观点不一样,学会去接受,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维果斯基认为,人的发展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且具有幼儿已达到的水平和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帮助下才能达到的水平,即最近发展区。当前,部分幼儿园正在探索和尝试的混龄教育模式正是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而展开的,此种幼儿教育模式对提高幼儿社会化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混龄游戏活动的实施,让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能够在同一场所进行学习、游戏以及生活,这样较高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生活、游戏行为可以为较低年龄段幼儿提供经验和方法,并在共同的活动中相互交流和借鉴,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显然,幼儿园混龄游戏有效弥补了当前农村幼儿社会性发展中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教育的不足,以及幼儿园教育的不到位,因此深入推进幼儿园混龄游戏活动是促进农村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1.混龄游戏
目前国内外关于混龄游戏的概念界定大都基于混龄教育形式下开展的游戏活动的视角加以界定。如有学者认为:混龄游戏是将3-6岁年龄区间或处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以特定的比例安排在同一个场所内进行以游戏为主体的新型育幼模式。本研究认为混龄游戏是幼儿混龄教育的一种形式,即通过将不同年龄的幼儿组织在一起进行游戏,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其混龄教育的实质就是混龄游戏。
2.幼儿社会性发展
对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概念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学者们各自有不一样的观点。陈会昌的研究认为,社会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性指的是个体在参与社会活动及社会生存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社会特性的统称,如社会心理、审美认知、社会经济认知特点、哲学认知特点等,这种社会特性是相对于人类的生物特性而言的;狭义上的社会特性可以理解为是人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的区别于其他社会个体的心理特征。这种社会特性为个体适应生存的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提供引导,同时,这种社会特性也会对其说所生存的周边环境带来影响,形成相互作用的效应。
- 1 -
(二)关于混龄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研究
Peter Ray等(2004)在其研究中较为深入地阐述了混龄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积极作用,他们认为处于较高年龄段的幼儿相比年幼幼儿在阅读活动方面优势一般较为明显,这种优势对于年幼幼儿能够起到有效的榜样作用,这种榜样能够帮助年幼幼儿解决问题、提出策略,引导他们专注地参与游戏,积累认知经验,提高他们的思考和交流能力,同时,年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也会促使较高年龄段幼儿参与建构性或艺术性的游戏活动,从而让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三)关于混龄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
1981 年,Jane在其研究中指出,一般而言,3岁幼儿在和同年龄幼儿进行游戏时,主要会选择一些平行类的游戏,但是当他们与比他们年龄较高幼儿进行游戏时,通常会选择一些社会性游戏。我国学者杜小慧在其撰写的《主题背景下混龄区活动的组织策略》这篇文章中指出:混龄游戏能够为幼儿创造出更多的交往机会,通过高频率的相互交往能够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黄芳(2013)研究认为:混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对象的空间,同时,不同年龄层次幼儿在一起参与活动,有利于他们相互交流经验,形成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提高他们的交往技能。
由此可见,学者们一致认为开展混龄区域游戏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提高幼儿社交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等社会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
(四)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从目前有关混龄活动的期刊论文数量来看,目前混龄活动的关注度逐年增加,其中2017年,2016年较多。且涉及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纵观以往的研究成果,从混龄教育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来看,已有的研究中都从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对其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这为本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已有的研究还是存在着不足之处。研究者的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大多停留在混龄区域如何开展的策略上。研究者基于混龄教育的背景分析,阐述了混龄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其中,也有一些学者从混龄教育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混龄区域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方法
- 2 -
1.文献法
所谓的文献研究法即针对文献开展查阅-分析-整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寻求事物的本质,其中有定性与定量两种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S幼儿园开展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的现状,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等相关文献开展收集-查阅-分析-梳理,由此了解与掌握此项活动对乡村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的研究趋势与动态,做好今后的研究的准备工作。
2.访谈法
正式与非正式访谈是此次探究的重点方式。此次针对 S 幼儿园园长就进行了正式访谈,重点了解其对幼儿园开展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的理解、对幼儿园开展混龄区域活动促农村幼儿社会性发展实施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支持,目前该园对于开展混龄区域游戏活动促农村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规划。对幼儿教师的访谈是正式与非正式的结合,其内容是开展混龄区域游戏活动促农村幼儿社会性发展实施目标确定的依据、内容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情况。访谈过程中将记录及时做好,然后对访谈信息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开展分析研究。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二)研究对象
本文中,研究的对象指的是正在发生的幼儿混龄区域活动中的农村幼儿的社会性行为,即参与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并在活动中发生社会性行为的农村幼儿。考虑到时间因素,笔者在本文中采用了关键个案抽样法进行研究,选取了XX市S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幼儿作为关键性个案研究样本。
(二)研究设计
1.收集资料:根据论文选题,通过查阅图书馆资料和网络资源,收集大量的幼儿园综合活动设计的论文、书籍,并认真阅读相关的文献,为设计说明的撰写提供大量的可利用资讯。经常到幼儿园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吸取他们有益的经验,为活动实施做准备。
2.拟定计划,观察学习:笔者在学习大量文献以及导师的帮助下,拟定论文写作的计划,设计论文的框架。通过综合活动的设计、实施,整理记录,与幼儿园老师进行交流,初步获得幼儿园综合活动设计组织的基本方法。
3.案例设计分析,并给予建议。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3 -
(一) 艺吧《学泡花茶》案例分析 1.案例呈现
活动时间:2020年10月10日 活动目标:
(1)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成为游戏的主人
(2)能在活动中帮助解决其他同伴冲突,并尝试销售花茶 活动班级:中三班、大三班 活动描述:
餐间点结束后,中三班教师和大三班教师分别将班级10名幼儿带到茶艺吧进行活动。Z3教师开始组织活动,Z3教师布置今天的活动任务和活动要求,幼儿开始游戏。大班幼儿主动邀请中班幼儿一起完成活动,大班幼儿和中班幼儿乐意参加游戏活动。
S4大班幼儿:“小朋友,你好我是中三班的XX,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想和 你一起泡花茶可以吗?”
S5中班幼儿:“可以啊!我是中三班的 XX,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S6中班幼儿:“姐姐,请问我们应该先把茶杯冲洗,还是先泡花茶?” S4大班幼儿:“我们先把茶具冲洗了在来泡花茶吧!” S5中班幼儿:“姐姐,茶泡好了,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办?“” S4大班幼儿:“你去邀请小班的幼儿品茶好吗?” S5中班幼儿:“好的!” 2、案例分析
通过以上这则案例可以看出,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都表现出大胆与人交流,不害羞,遵守活动规则,乐意参与活动的积极情绪,特别是在与同伴的交流性上幼儿表现出愿意大胆和异龄同伴交流,并且会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在发生问题是中班幼儿不再表现出害羞退缩,而是大胆的询问年长的幼儿,年长的幼儿会主动帮助年幼的幼儿解决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观察员研究发现,年长幼儿在参加互动游戏期间,往往表现出丰富的游戏经验与沟通能力,其游戏水平也通常在简单游戏水平之上,在游戏中通常担任组织者与领队。邀请年幼的孩子一同参加,并给他们安排不同的活动分工,同时还为他们解决在游戏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使整个游戏能够正常进行。例如,在活动过程中,S4 小朋友主动邀请 S5 小朋友,当中班幼儿不知道如何继续游戏的时候,大班的幼儿主动对小班小朋友进行角色的安排,让游戏继续进行。
- 4 -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通过上一阶段的混龄游戏活动,幼儿已经愿意大胆和同伴交往,在这一阶段的活动游戏活动中,研究者认为幼儿已经逐渐适应了混龄区域游戏活动并且在游戏活动中,大班幼儿会主动征求游戏水平较低的幼儿同伴的意见,与他们一起分工、合作,共同游戏。年幼的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向年长的幼儿需求帮助,年幼的幼儿提出解决问题的。年龄小的幼儿在混龄区域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一同参加游戏时,随着体验能力与交流能力的增长不仅可以进行独自游戏还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社会性游戏,在模仿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游戏能力,逐渐使自己成为游戏的主人。
(二)驾考中心《我是优秀小司机》案例分析 1.案例呈现
活动时间:2017 年 4 月 15 日 活动目标:
(1)与同伴自由合作完成游戏,成为游戏的主人。 (2)在活动中遇到问题能够合作解决。 活动班级:大一班、中二班 活动描述:
餐间点结束后,大一班教师和中二班教师分别将班级 10 名幼儿带领到驾考中心区域进行活动。Z4 教师开始布置今天活动的任务和今天活动得要求。大班幼儿和中班幼儿自由组合开始游戏活动。S7 幼儿首先跑到了停车场,S7 立马上去将最后一辆车子占为己有,此时 S8 表现出了生气的情绪,并且说道:这是我先抢到的车子,不许你骑。S7 说:这分明是我先抢的车子,怎么说是你的呢!于是,S8 幼儿说:“弟弟,我们两个一起骑好吗?我带你骑一圈,你在带我骑一圈可以吗?”S7 想了一会说“好吧!”于是 S8 带着 S7 继续游戏活动。
2.案例分析
在此活动中,年长的幼儿时常邀请年小的幼儿来一同与自己参加游戏活动,在与异龄孩子参加游戏期间,年长幼儿多次主动帮助年小幼儿,通过给他们分配角色与安排游戏内容等进一步使自己在整个游戏中承担领队的领导角色。异龄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时,年长的幼儿并没有对年小幼儿实施强制措施,而是突出提出轮流骑车的想法,当两个人达成共识之后便解决了都想骑车去玩的矛盾冲突。在此期间,当异龄幼儿发生矛盾时,年长的幼儿主动想出解决办法,灵活的对年幼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调整,避免了攻击性
- 5 -
行为产生,促使幼儿相互合作成为游戏的主人。因此,在开展混龄幼儿游戏的活动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交往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通常情况下大龄幼儿在游戏中的种种表现都将会成为幼小儿童的榜样与学习对象。中班 S7 幼儿在抢自行车的过程中看到了大班 S8 幼儿的平和友好的态度,并使 S7 得态度也得到一定的缓解,使其最终得到一同参与游戏的机会。S7 在对 S8 遇到矛盾时的态度与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这种合理处理矛盾的方法也会让 S7 通过学习来获得。所以,在混龄区域进行游戏活动,能让混龄孩子通过他们之间的沟通学习获得更多的情感知识,进一步丰富他们的生活,并提高幼儿的交往与沟通以及学习能力,避免了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五、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1.S 幼儿园混龄区域游戏活动时间长短不宜
首先,S幼儿园每一次混龄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的时间偏短,仅有50分钟,幼儿在进行某些活动时不能有效完整的完成活动,阻碍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由于混龄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的有时间有限,孩子们每次活动结束后,再相聚一天的时间内,每次相聚的活动时间只有50分钟,为了提高幼儿之间的游戏质量,老师应该教同学们在每一次游戏环节中与异龄伙伴之间相互打招呼,将日常的生活细节与道德教育融入到各个游戏环节中去。其次,S幼儿园开展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的两次之间间隔时间太长,幼儿刚刚提起游戏兴趣,和同伴刚建立起同伴关系,游戏时间就到了,这样不利于幼儿与同伴的交往,阻碍了幼儿人际交往的发展。
2.教师忽略了混龄区域游戏活动内容分层递进
在混龄区域开展游戏活动期间,同一个游戏内容或学习安排要更具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开展形式,游戏难度逐步提升。教师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进行提问与互动,并对幼儿的回答与互动反应做出及时的评价与指导,利用不同层次区别对待的方法对每一位幼儿进行教育,使每一位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的能力基础上通过互动学习的方式自身能力有所提高。但是S幼儿园的老师们并没有根据上述教学方法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区别教育,这就不能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没有分层递进的教学形式,容易让幼儿对混龄区域游戏活动失去活动兴趣,从而阻碍了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发展。
3.混龄区域游戏活动设计忽略培养各年龄段幼儿的共同兴趣
- 6 -
在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的设计过程中,为了使不同年龄等级的幼儿能够融洽的参与其中,活动组织老师应该主动让不同年龄等级的幼儿自主选择他们喜欢的游戏方式,在游戏内容与游戏方式上与他们形成观念一致,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激情。提高幼儿内在的游戏动力,推动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进一步发展。但是,S幼儿园在设计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的时候忽略了各年龄段幼儿的相同兴趣,特别是低年龄段幼儿的兴趣。例如,在以上两个活动案例中,低年龄的幼儿基本上不知道做什么事情,需要在高年龄段幼儿的帮助和提示下完成游戏,这样的活动不利于低年龄段幼儿的社会性和同伴交往的发展。
(二)建议
1.丰富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的材料
“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馈赠,教师要富有创新性,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然资源,结合幼儿区域活动的实际情况,投放自然材料于幼儿活动之中。多样化的自然材料,丰富了幼儿们的区域活动,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在混龄区域游戏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当地乡土资源,并将它运用于活动之中。在收集混龄区域游戏活动区的材料时应注意材料的适宜性,充分考虑活动材料是否符合更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要,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材料的兴趣。在材料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幼儿发展的规律性,满足各年龄阶段,不同的幼儿需求,手机丰富,多样的自然材料应用到幼儿混龄区域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兴趣,适应幼儿的成长规律。
2.加强混龄区域游戏活动设计目的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混龄区域游戏活动设计的目的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是指区域活动的设计并非是盲目的,而是要在遵守幼儿成长发展的规律的前提下,对混龄区域活动进行设计要有层次性和个性化,以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S幼儿园在开展混龄区域游戏活动设计时存在着下述现象:无论大班、中班还是小班,混龄区域活动设计都是一个设计方案,缺乏一定的个性化,不能有效对存在年龄差异的幼儿进行分层指导;特别是活动设计上主要以中大班年龄幼儿为主,小班幼儿很少涉及,因此,小班幼儿常会出现不知道做什么的状态。另外,S幼儿园在开展混龄区域游戏活动时,要加强混龄区域游戏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可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引入一些日常实际生活,做到有机结合,要凸显活动的个性化,同时要借助大自然丰富的资源条件,促进S幼儿园混龄区域游戏活动更丰富多彩,从而让幼儿在熟悉的农村环境中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3.加强园(所)、家庭、社区联系,促进农村幼儿社会性发展
- 7 -
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一环在于家长,家长能否支持和认可对幼儿园活动,对幼儿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育,幼儿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相关研究表明,家庭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关键性作用。对于S幼儿园来说,混龄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的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对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的支持和理解。S幼儿园在开展混龄区域游戏活动中,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对于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的专业价值和意义并没有很好的传达给家长,没有更好的做到家园合作。因此,S幼儿园要深化混龄区域游戏活动提升促进农村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效,就需要加强园(所)、家庭、社区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使园(所)、家庭、社区思想统一合力促进农村幼儿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婷婷. 重建幼儿混龄游戏的理论基础及现实途径[J]. 教育探索(3期):75-78.
2.夏邑群, 施燕飞. 幼儿园混龄游戏的内涵、特征与实践[J]. 上海教育科研, 2019,
- 8 -
000(007):72-77.
3.吴一慧. 幼儿园混龄特色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J]. 上海教育科研, 2007, 000(004):70-71. 4.牟映雪. 同伴关系视角下民工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 中国教育学刊, 2010. 5.李琴. 混龄游戏建构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分析[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11).
6.张俪川. 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探讨[J]. 才智, 2020, 000(003):91. 7.邹爱丽. 浅谈户外混龄游戏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8):14-14. 8.李迎. 混龄游戏对农村独生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J]. 山海经:教育前沿, 000(012):1-1.
9.孙艳. 户外混龄游戏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师观察支持策略[J]. 现代教育, No.626(12):44-45.
10.杨莹. 混龄区域游戏活动促农村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践研究[D]. 2019.
11.李阿芳, 娄玉珍. 幼儿混龄游戏的社会性教育功能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
- 9 -
2018, 20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