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0-03-21 来源:钮旅网
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吉林省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海小学于岚涛 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科学课教学目的 中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 下子蜂拥到讲台上领取材料,想领什么 材料就领什么材料。学生顿 ̄,1-tt开了, 课堂上很热闹。听课的老师问一个同学, 你们在研究什么呀7学生摇摇头…… 生发现是太阳的位置的缘故。这样为“太 阳的位置在斜线的沿长线上”“光是沿直 其实创新潜能是人人都具有的,只是如 何把它开发出来。科学课应以实验作为 线传播”的问题打下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究绝不等于不 切入点进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为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 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 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 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 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 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 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 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 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 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 史。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 学的策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 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 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 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在科学实验课上,不仅要引领 学生经历探究,更应该注重探究活动的 效益。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典型的探究活 动,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探究活动的目 标,并给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 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在探究中有所 收获。 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就是实验教学, 而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发展 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所从事 的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动手 做”。因此,实验应当突出实践性,培养 他们的创新能力。 有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引导 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讲台两侧 摆满了各种实验材料。有食用油、水、 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 木板、塑料小天平等。学生开始试验之前, 老师提出的问题是:食用油、水、牛奶、 蜂蜜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 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 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觉、 用途等等。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 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一 这节课,教师;隹备的大量工具和材 料,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各种液体 更多的不同,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由于 教师没有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 致使学生盲目地忙乱了一节课,无论是 在科学概念方面,还是在科学态度、方 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东西很有限。 实验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 有效的实验启发性,努力将实验过程中 出现的现象或结果去激励学生思考、分 析。小学“科学课”中有许多实验具有 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不少内容又具 有极强的启发性,如“热胀冷缩”“淀 粉的踪迹”等,这些实验本身所呈现的 新奇现象会吸引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动手 实践,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地 去思索和探究的欲望。并不是每一个实 验都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因此,有目的 地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启发性,对学生 感知、理解实验现象无疑是有帮助的。 做的过程伴随着思维的过程,因此,增 强实验的启发性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引导学生自己 设计实验,能极大调动学生动手、动脑 的积极性。因此在强化实验启发性的同 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启发引 导、点拨指导,在降低思维难度的基础上, 给予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动手实验 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和创新能力。 如五年级上册《影子》,学生提出 了这样的疑惑:影子有什么特征?物体 和影子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 验证明,通过实验,每个实验小组测出 的物体的长度和影子的长度的两个数据, 在汇总后让学生分析、比较这些数据, 从中可以发现所有的影子的长度和物体 长度顶点连结图相似,这时,学生又产 生了疑惑:这是巧合还是规律?教师继 续鼓励他们研究。通过实验、观察,学 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 有人认为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只 要老师指导了,就不是探究。那种“学 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 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 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新课程改革重视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之后,该 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否都有研究的价值, 是否都能当堂研究,学生是否具备研究 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整理、筛选, 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自 己在研究什么,并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收 集信息。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 “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 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 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 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 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真正 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 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 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 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 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 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 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 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 生从中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当 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 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 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 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 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 授教给学生。这才是我们在科学教育中 所追求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与“科学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 系统达成。 209教育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