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作者:强锦慧
来源:《新校园(下)》2017年第08期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高效课堂,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小学语文学习中,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氛围不再沉闷枯燥,使学生摆脱不良的学习情绪,全身心地投入语文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感受学习的喜悦。
二、以学生为主体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教学情境,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教师要改变传授方式,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有利于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例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秋天树叶黄了、小草枯萎的自然景观,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将树叶凋零的自然景观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创设真实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多提供一些表现机会,引导学生说出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印象,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小组成员自主探究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语文教学中,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针对新课进行自主学习,起到提前预习的作用,使学生对新课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便于学生轻松掌握语文知识,逐步提高语文素养。例如:在学习《一株紫丁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自主探究的教学任务,要求每个合作探究小组表述自主探究的结果,这样能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努力完成教学目标;为学生多创造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快速掌握文章的主旨,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提问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一味地传授知识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渐渐地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重点讲解的内容,使学生快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例如:在学习《司马光》一课时,教师要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全体学生针对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问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逐步增强了自信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拓展了思维空间。这样将提出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
教学实践证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是非常重要的,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展开深入的讨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发问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郑亚成.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J].教育现代化,2015(17):273-274.
[2]郭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5(9):232-2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