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5-30 来源:钮旅网


论文题目:初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A Stud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Chines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作者姓名: 罗 婧 婧 作者学号: 2014022019 指导教师: 赵 雅

实践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

专业名称: 学科教育(语文) 单位年级: 2014级

完成日期: 2015年6月

渤海大学研究生学院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 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渤海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进行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渤海大学。渤海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文作者授权渤海大学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并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适用本授权书。

(请在□内打“√”)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初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现代化的语文教学有助于转变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国内、国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一步确定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目的,以提高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通过确定培养目标,确定此类教学模式的地位。在研究中发现,初中学校内部应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现状,结合运用和使用情况,发现初中生难以将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障碍,实践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考试题目中实践类问题的解决分值所占比例较大。造成语文实践课运用较少的原因在于应试教育观念长期影响家长、学生以及教师,综合教育的功能模糊,实践教学受到教学方法的制约,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机制单一,考核方式不合理等。

针对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在于改变观念,树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目标,树立“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观,改革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开发、补充,整合语文与各学科的关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对活动内容进行串行化编排,结合观察、设计、实验等方法开展活动,注重课堂内、外知识与能力的衔接,通过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语文学习乐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结合家庭、社区,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并建立现代人文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方式和考核方式以进一步优化学生评价机制。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教学

A Stud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Chines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Abstract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the combin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to carry out modern language teaching can help to change the teaching mode, through the stud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ctivities courses and language disciplines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courses, to further determine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educational purposes , To improv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language knowledge and applied to practice, by identifying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status of such teaching model. In the study, it is found that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an not apply the knowledge of Chinese language to practice, which causes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obstacles,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is the language The basis of teaching, in the examination questions in the practice of solving the problem of a larger proportion of the score. The reason wh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nguage practice is less due to the long-term impact of the concept of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parents and students, the function of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is blurr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is restricted by the teaching method,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is single and the examination method is unreasonable.

The related suggestions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 are to change the concept, establish the goal of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establish the language teaching concept of \"ability cultivation\cont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ctivity cours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 Development, supplementation, integration of languag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disciplines,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cognitive level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serialization of content, combined with observation, design, experiment and other activities to focus on the classroom, outside knowledge and ability To create a positive teaching environment, to improve the overall interest in learning activities, to play the role of students, to stimulate the language learning fun, to establish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he family, community, broaden the channel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humanities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student evaluation mechanism.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ing;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Language practice teaching

目 录

绪 论 ................................................................................................................................................ 1

(一)选题依据 ........................................................................................................................... 1 (二)文献综述 ........................................................................................................................... 1

1.关于国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 ........................................................................... 2 2.关于国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 ........................................................................... 3 3.关于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 ................................................................... 4

一、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 6

(一)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育目的 ....................................................................... 6 (二)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培养目标 ....................................................................... 6 (三)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6

1.语文难以应用到实践,造成学生理解障碍 ............................................................... 7 2.综合实践活动是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基础的关键 ....................................................... 7 3.初中语文考试注重解决实践问题的分值较大 ........................................................... 7

二、初中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现状与分析 ....................................................................... 8

(一)初中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现状访谈式调查 ............................................................... 8

1.初中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运用情况 ........................................................................... 9 2.初中语文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现状 ................................................................... 9 3.初中语文教材使用情况 ............................................................................................. 10 (二)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现状的成因分析 ......................................................... 11

1.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 11 2.综合教育功能模糊 ..................................................................................................... 11 3.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 ..................................................................................... 12 4.语文教学的评价机制、考核方式的影响 ................................................................. 13

三、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对策 ................................................................................. 14

(一)改变观念,树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目标 ................................. 14

1.确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新观念 ..................................................................... 14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 14 3.树立“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观 ............................................................................. 15 (二)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的改革 ......................................................................... 16

1.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背景 ................................................................. 16 2.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开发、补充 ......................................................................... 16 3.在教学中加强与各学科内容的整合 ......................................................................... 17 4.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对活动内容进行串行化编排 ..................... 17 (三)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 18

1.结合观察、设计、实验等方法开展活动 ................................................................. 18 2.注重课堂内、外知识与能力的衔接 ......................................................................... 19 (四)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兴趣 ..................................... 19

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语文学习乐趣 ............................................................. 20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21 3.结合家庭、社区,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 22 (五)建议改革语文教学评价方式与考核体系 ..................................................................... 23

1.建立现代人文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方式 ..................................................................... 24

2.建立新的语文考核方式 ............................................................................................. 24 3.优化学生评价机制 ..................................................................................................... 25

结束语 ............................................................................................................................................ 26 参考文献......................................................................................................................................... 27 致谢 ................................................................................................................................................ 3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32 附录 访谈问题 ............................................................................................................................... 32

绪 论

(一)选题依据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都有课堂枯燥、单调的切身体会,很多学生对语文课堂的评价也是单调,容易进入疲劳状态,然而,这种评价并未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因此,大部分语文教学仍然处于为了升学、应试而继续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初中语文单一化教学模式的状态,严重制约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师深感调查这一问题并尝试改善的重要性,试图从研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出发,进一步帮助学生激发自身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再次明确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以便于提高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理解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中的这种漠视状态严重影响着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尤其是在应试教育中,中考的功利性影响教师教学模式的选择,影响家长倾向于传统教学,制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认为是不符合实际教学情况的空谈。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应用中的风险性较小,无需改变,已经为众多家长所认可,即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确实容易造成学生疲劳,枯燥乏味的传授式的教学要求学生背诵、记忆,上课认真听讲,课下努力复习,才能轻松获得较高的语文成绩,这种重复性、机械性的学习语文,尽管有助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但是难以创新,知识停留在中华传统精华上,狭隘的语文知识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扩展。因此,在开阔视野上,急需要综合语文教学活动,在实践活动课程中,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尤其是有助于避免学生以为学习语文只是单一应对中考、高考,日常生活实践中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弱。

值得庆幸的是,在调查中发现,我区中考语文试卷中,部分试题倾向于综合实践活动,周边城市的中考试卷也出现改变,在分值方面侧重于生活实践、综合素质方面。可见,对于学生语文知识应用于综合实践方面的调查中,针对目前我校语文教学现状、学生学习现状,全校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一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教师通过应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以切实提高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拓宽思维,开拓创新,转变教师、家长的语文教学观念,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端正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进而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二)文献综述

1

根据本文的研究范围,笔者对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有些文献与本文的主题直接相关,还有一些文献可以视为本研究的背景性文献。

1.关于国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

钟启泉将之与学科课程进行比较后,定义为“超越了传统的课程教学制度——学科、课堂、评分——的束缚,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学习环境之中,综合地习得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种种知识、能力、态度的一种课程编制模式。”。[1]

1992年后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中小学实施“活动课”以来,许多中小学创造了实施活动课的优秀经验,促进了学生素质发展。为了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贯彻落实“全教会”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2]

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自2001年进入学校课程领域以来,经历了从课程内容开发研究,到有效实施策略探讨,以及对综合实践活动方法论教学研究等艰辛历程。实行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从最开始的试验区小范围试行,到全国学校的广泛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走向常态。全国超过100个地方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纳入招生指标给予全面考核。

从实施模式来看主要有校本开发实施模式、区域整体推进模式和“学校+基地”推进模式。部分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入学校发展规划,使课程开设进入常态。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重视的地区,更注重区域整体推进、加强管理、注重研究,效果显着,充分发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价值。特别是“学校+基地”实施模式,切实解决了学生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并注重跟踪指导学生后续的活动过程。[3]

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和目标设定来看,主要以课程标准为主,各学科有不同内容,但整体上以学科拓展为主,围绕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进行,主要有四大部分内容,即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发展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主动积极地参加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在活动过程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应该是:做、考察、探究、设计、创作,在此基础上整理、反思、想象、思考。[4]

从各地区实施效果来看,我国有许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优秀典型,如成都川大附小的“七十二行”活动;武汉实验小学的“基于社区资源”的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河南新乡十三中学的“课程常态化”;成都市武侯区的“揭秘武侯园”的综合实践按活动和浙江丽水市的地方教材《浙江绿谷》等。

2.关于国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的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它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注重实践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尽管各国对综合实践活动定义和称谓有所不同,但都实践了“学做结合”的思想,彰显了教育的魅力。

杜威把尊重儿童的天性和生长阶段的教育称为“教育上的天国”。他认为,每一位儿童当前所具备的经验就是每一位老师教育的起点,一门实践性课程,必然要注重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素质,挖掘学生现有经验中那种发展的力量。[5]

在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内容,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这一课程的改革更加重视,在这一方面国外要比国内开始的早,研究的深刻,这也是受到国情影响的结果。

美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称为服务性学习,小学低年级主要学习帮助他人、倾听他人、鼓舞他人的美德;中年级学习如何帮助和辅导同学;高年级则各自在校外参与有关社区活动,如做图书馆的小帮手、进行安全巡逻的指导工作等。华盛顿所有的小学都实施服务性工作计划,各校、各年级以至各班都制定各自的服务活动计划。美国其他各州也有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应用学习、设计学习等,都以学生为中心而开展。

近年来,美国的综合实践活动累课程又有了新发展:高技术学校。高技术学校为学生开设“综合性”课程,因此学生并不是传统地进行单门学科的学习,而是通过特定的主题参与到不同的学科的学习中,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日本早于我国在平成10年(公园1998年)在新修改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增设了“综合学习时间”,各省、县市的专家和教师根据纲要提出的“国际理解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四大主题对综合学习时间进行目标分解。[6]

并于2002年开始正式实施综合学习,教师以发展“生存能力”为目标,培养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使其自觉地成为适应社会生存的人,充分体现了个性教育。根据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设定课题,推进创造性地开展有特色的教育,形成特色学校。强调了学生能力的培养。[7]

英国国家课程标准关于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与美国的较相似,主要集中在社会研究和设计学习等方面,注重政治、精神、道德、社会或文化问题,以此为主题设计了综合艺术、信息与交流技术等学习内容。

3

法国课程标准中也有关于综合学习的课程,基本要求是需要跨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领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技能。其次要求综合学习活动的方式要多样。

3.关于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提出,成为课程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关于语文学科综合实践学习的研究自2001年7月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至2016年已经开始,在CNKI中检索词一栏输入“初中语文综合性活动开展”进行检索,可检索出373篇。[6]

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初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较为关注,小学和高中则较为薄弱。在对《中国学术期刊网》论文进行精确检索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文章占总量的30%,初中语文综合实践的文章占总量的66%,高中则为4%。

从检索到的相关论文中反复分析,其中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类,只有21.1%的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些文章对语文综合实践研究内容呈现方式归纳起来大体如下:实施前的相关理论研究、实施中的相关策略、实施后的效果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

从选题来看,呈现方式各异,其中涉及到了一些主题式研究,如:写调查报告、编写劳动成果集、演讲辩论等,也有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研究的,有些案例利用了音乐、美术、历史等学科相关知识,使用了歌曲演唱、戏剧表演、绘画展示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综上所述,值得借鉴与启发的主要有:一是总体上概括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背景,为研究提供了依据。二是揭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对确定研究内容上更具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在文献梳理中也不难发现:

① 课程内容开发存在问题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的学科化倾向。以学科教学方式实施教学,不能很好的实现“实践”这意义,不能走出课堂,而多以理论指导,自然、社会与自我不能很好融合,虽然有若干主题活动,但形式过于单一。

②针对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有关分类与序列的研究较少

在所查阅的文献资料中,针对初中三年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序列和分类安排的研究较少,中学生作为正在发展中的未成年人,每一学习阶段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都不一样,这与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授不能杂乱无章,要有序可循,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实践。

③对课程实效性及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度的研究

大部分研究关注的是课程的改革、内容、形式、策略,但对实施后的效果没

4

有做后续的跟进和分析,对于活动的目的达成度分析研究的不够详尽。

因此,本课题可以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前行,而且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

5

一、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形式之一,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语文知识才具有学习的价值,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语文知识才具有学习的必要性。社会生活实践中信息的记录、实践活动的需求,与初中语文知识息息相关,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文字的能力,有助于促进文字传承,有助于提高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对于传承历史、沿袭文化、开拓创新成效显着。

(一)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育目的

从新课标改革情况来看,初中语文从注重课本知识,向提高学生个人素质修养相结合,教学过程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有效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具有现实意义。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初中语文知识点的掌握有助于学生应用语文提高交际的能力,在统一人文交流中发挥实践作用,切实发挥作为语文知识作为语言交际工具的作用。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育目的在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在语文素养的基础上学号其他课程,以便于学生自身向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生活实践中有力掌握语文基本特点。从《国家课程标准》中不难看出,标准对初中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见,教师照搬书本、照本宣科、脱离实践的语文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借助于新技术、新思想、新理论、新手段,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应用表达能力,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助于落实标准,推进教学质量。

(二)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培养目标

在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其主要课程在于使学生具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之情,并正确应用语言文字,在实践中理解语言内涵、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拓展思维,以适应社会发展中对识字书写能力的要求。并进一步培养初中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社会交际中培养伶俐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写作方面有所提高,健全学生成长性格,全面培养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如今社会对语文学习的要求是综合型、多元化的,无论对于学习者还是传授者,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及更加符合语言需要的标准。基于教育多元化发展趋势,研究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三)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6

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的初中语文教学对于提高语文能力的影响较大,通过实践有助于牢固语文能力,稳定语文教学,避免课堂理论式的教学,创新语文应用实践,从而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而不是每堂语文课以分析自然段、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陷入机械、片面学习语文的怪圈中,而是提高语文理解能力,提高语文作为学习其他学科基础地位。可见,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是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初中语文课程安排中,如果巧妙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地位,将会让学生具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发动力。

1.语文难以应用到实践,造成学生理解障碍

语文难以应用到实践,将会造成初中生理解各科题目的障碍。在学习的过程中,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知识,解决问题越来越倾向于实践,学生往往会因为难以省清楚题目要求而造成答题错误,从而白白丢分数,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语文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能力差。阅读、审题的基础在于将语文知识应用到综合实践中,根据句式的复杂性,抽丝剥茧,理解精髓,公务员考试中,很多题目都会涉及到阅读理解的问题,复句中的意思难以把握,直接导致理解误差,从而出现解题错误等问题。

2.综合实践活动是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基础的关键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是打好基础的关键。初中生阅读题量开始增加、作文知识难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理解文字内容,解决实践问题,而不是断章取义,对知识点一知半解。因此,提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好语文知识,写作、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学好语文应用到实践的作用在于,一方面能培养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并有效运用语言。

3.初中语文考试注重解决实践问题的分值较大

初中语文考试注重解决实践问题,所占分值较大。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教育界提倡以学生素质教育为先,以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教育为主,基于此,初中语文考试内容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所占分值比重增加。因此,初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教学的工作势在必行,有助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可见,在提高考试成绩这一方面,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至关重要。

7

二、初中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现状与分析

初中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创新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进而提高综合素质教育,在互联网时代培养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应用到综合实践中具有现实意义,也是新时代培养高素质、新人才的特殊需求。在教育实践中,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以全新的教学方式帮助初中生凭借综合实践活动保障语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针对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冲破禁锢,有力地推动传统语文教学深入学生群体。

(一)初中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现状访谈式调查

本文通过访谈式调查法进一步了解初中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师的应用情况,以及学生的认可情况,访谈的对象和内容如下:

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展开的访谈调查,主要就语文教师综合实践能力运用情况进行调查,以及学生对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使用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对5名语文教师代表和10名学生代表进行深度访谈。主要就语文实践课程进行教学的成果进行访谈。分别对访谈者的回答整理如下:

访谈针对语文教师结合实践进行的教学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访谈,归纳如下:初中语文教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教学中按照教案设计上课,学校较为重视,学生认可度较一般教学方式较高,研究语文实践课程的内容学生较为感兴趣。初中语文教师结合实践教学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力,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学生参与度高,上课注意力明显较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要好很多,而且不少不善言谈的初中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甚至跃跃欲试。

有待解决的问题:每次实践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时间较长,教师上课需要观察的学生数量多,难以一一照顾到每位学生;课堂教学目标并不明确,而且对于每位学生而言,语文实践课程的功能性较为模糊,在课外进行的实践活动难以得到家长、社会的支持,存在安全隐患。

在访谈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胜任该项工作的有3人,占比达到60%,有2人认为胜任该项工作压力很大,占比有40%。

针对学生进行的访谈中,学生对语文实践活动的认可度,以及在该种模式中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访谈,归纳如下:

8

有65%的学生认为初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确实能够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再打盹,也不会觉得语文课程枯燥乏味;学生中有70%支持使用实践教学法,用以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访谈的学生全部都认为自身确实通过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学到了难得的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知识,并且激发自身在课外阅读名著、古文的积极性,以便于在自己主持小组实践活动中能够发挥主动性。

此外,访谈调查还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初中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运用情况

在初中生语文教学访谈过程中发现,语文实践教学的综合目标并不明确,学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长期存在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教学问题。语文知识实践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就是语言技能,综合运用读写技能有助于初中生掌握语文技能。其中理解技能是听和读,表达技能是说和写。在语文学习中,经常性综合使用技能,保证大量综合性实践活动真实有效为学习语文打好基础。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实践意义上的读写既是内容又是手段。

初中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受着应试考试的制约,没有几个学生,更没有几个家长会忽视分数的存在,学生们的勤奋都是为了换来良好的成绩。而传统语文考试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使学生们过于注重语文做题技巧,忽视了语文知识中作为语言的本质,那就是进行语文言语交际,相互交谈,通过阅读理解、写作等的提高,进行社会交际,一旦失去了这个功能,那么取得再高的分数也是徒劳的。遗憾的是长久的教师口头上的教学造就了考试的能手,却很少有能把语文语言流畅表达的多元化的人才,很多初中生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在表达能力上欠缺,难以跟其他人进行交流。显然,这样的教育是不符合《课程标准》的,更不可能为社会提供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的。那么,解决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和家长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而言,更应该有这种意识,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将学习语文应用到实践中列入重要的学习范畴。

2.初中语文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现状 (1)教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情况

虽然大多教师都勤勤恳恳地劳作在三尺讲台上,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并未能和现在的教育大背景相融合,在教法上,也是秉承老思想、老方法,教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纸上谈兵,难以切实落实。教师们

9

在长期的考试指挥棒指挥下,把大多数的精力放在了学生的笔试成绩上,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下的功夫较少,很多教师忽视了在课堂上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教学,而是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自行完成,这种欠缺监督性的自我实践对于初中生而言难以自觉完成。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结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场合应该在课堂上,所以教师们一定要运用课堂设计,创设多元丰富并且行之有效的课堂实践活动,来切实提高学生使用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教师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建议

无论是在什么教育理念下,无论是采取什么教育手段,无论是使用哪种教材,在教育教学的环节中,教师都是执行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新时期,提高初中生语文融于实践中,需要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学内容、分析内容,并结合内容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社会交流,提高表达能力,教师需要切实行动起来。第一,转变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借助于教师个人魅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兴趣。第二,作为教育的执教者,必须要有综合考虑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提倡学生表达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通过“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在课堂上要有足够、恰当的训练。避免应试教育的弊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综合实践中获得长足发展。所以,在致力于提高学生语文修养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模式得以转变,专业水平也需要大大提升。第三,在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教师们能够在理论上更加完善自己,让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第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在教案的设计上结合自身的能动性,结合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让学生自己表达对其理解的能力,畅所欲言,进行讨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初中语文教材使用情况

(1)对现行版本语文教材中综合实践板块内容的看法

访谈中,学生认为现行版本语文教材中重视知识体系的传承,目前注重对于字、词、句、文章中心思想教育较多,涉及到综合实践板块的内容较少。其中以解决实践问题的语文教材,侧重于教材内容,而不是教学方式。

(2)对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情况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对初中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0

以独立阅读理解为目标,学会运用多元化的阅读方法,通过情感体验提高自身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丰富初中生自身的精神世界,要求明确自己的表达意思,善于常见的方式进行写作、表达,文明交流,与人沟通,初步具备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二)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现状的成因分析

1.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长久以来,评定义务教育学生语文好坏的标尺就是标准化考试的分数,考察的内容有语法、阅读和写作,在综合应用实践的能力上较弱,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以朗诵、读写、竞赛的方式进行独特的教育培养。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耗时耗力,教师不能像平常改卷子一样,流水线操作。语文教师必须对学生一个一个去实践、一个一个去评价,学生们的反馈各不相同,对于教师进行反馈造成很大的难度。其二,对于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检测也不是易事,但凡进行实践活动教学,需要一个一个进行数据采集,所以很多语文教师就望而却步了。又恰恰这样的评价机制,学生们无需进行实践研究,只要能够做题取得高分就可以,造成一大批初中生重理论,轻实践。这样的教学循环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受着考试的制约,难以忽视分数的存在,学生们的勤奋都是为了换来良好的成绩。而传统考试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使学生们过于注重语文做题技巧,忽视了语文知识的本质,长久的语文教学出现很多成绩好的学生,却难以解决实践问题。显然,这样的应试教育是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更不可能为社会提供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的。

2.综合教育功能模糊

在教育系统中,综合教育在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存在功能上的模糊,尤其是语文教学中,初中教师教学过程中应用实践活动的模式较少,主要在于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具体功能较为模糊,从而成了综合实践活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较少的现象。

综合教育在于从全方位、多元化方向提高教育的能动性,以保障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有效性。综合教育功能是在综合教育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功能性

11

的教育,以培养文学能力、艺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等多方向的人才。

然而,综合教育的功能提高较为模糊,目前尚未确定明确的评价判断标准,因此,在实际操作和运用中初中语文教师可参考的范例较少,从而难以获得更多语文教师的认同。

3.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

长期以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为主体,学生大部分并不发言,只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取教师讲课,并结合内容相应地记笔记,将教师传授的课堂要点知识积累记忆,并结合考试题目举一反三进行解答,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让课堂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舞台。由此看来,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技巧,艺术性的表达,决定了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效果,成绩的高低成为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一直都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

形成单一教学形式的主要表现在于:一是教师本身就是传统教学的受惠者,积累知识的过程中,长期通过教师的教授获得,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为教师所熟悉,多年的习惯主要是备课,然后借助教案将课本的知识要点、难点一一传授给学生。二是教师之间存在差异性,个人魅力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不同地域不同科目的教师,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会携带教师自己的特色,通过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言传身教。三是受国家标准教材的制约和限制,学生在应试教育中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难点具有统一性,不管是社会还是学校,都要求以学生的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能力,造成教师必须完成教学任务,围绕中考考点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这种灌输式的知识传授只针对考试。四是传统教学模式在老一辈的教师中表现尤为明显,教学过程中仅仅借助与黑板、粉笔、教案,一个人在讲台上完成整个教学活动,这种模式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中已经滞后,多元化、综合性的教学模式逐步出现。

就学生的自身来说,一是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养成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习惯,以至于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过程就是默默掌握知识的过程,不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只需要安静地接受知识,从而养成学生不爱说话的习惯,不善于提问,也不会主动思考“为什么”,只是麻木地接受知识,导致崇拜书本,而不善于分辨书本知识对自己的有什么益处,长期敬重教师的思想,也造成学生对教师的崇拜高于周围人。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固定单一,主要是预习、听课、练习、复习,这种机械的掌握知识的方式,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多是模仿,难以创新,学生

12

的个性被束缚,以致我们培养了大批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者,然而诺贝尔获奖者只有2012年中国大陆本土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三是单一的教学模式只针对现行考试制度,为了获得高分,养成了呆板的读书习惯,让学生自身的发展受到局限性,没有向综合实践能力的方向拓展视野,导致很多学生只会读书,欠缺生活能力,这种教学形式制约了学生视野的拓展。

4.语文教学的评价机制、考核方式的影响

语文教学的评价机制受限于应试教育,学生成绩以及家长、教师对实践的重视程度,包括学校是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教师是否热衷实践教学,学校整体评教活动中有关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考核方式等。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从学生到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机制以学校要求的标准为主。在实际运作中语文教师建设在学校教研组要求下,积极主动制作教学课件。语文教师评价机制以学生成绩为主,制约教学水平的提高。

13

三、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对策

(一)改变观念,树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目标

1.确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新观念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确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新观念,形成实践标准进行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其中课堂上借助生活化的情景创设让初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回归到现实生活,实践要切合实际操作性;借助演讲竞赛手段提高初中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兴趣;课堂语文教学中采用实物道具有助于学生直观认识激发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法中采用话剧形式、辩论赛等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探索语文综合实践的主动性。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课堂上创设有效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的兴趣。

确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新观念,不仅仅局限在语文教学课堂,另外需要学校在实践活动的环境布置上提供一个参考,生活中处处都需要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主要是通过生活实践需要的语文知识来转变学生学语文、教师教语文的观念。例如,确立新的语文教学观念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原则,为了让学生的语文能够在实践中得以彰显,通过为学校拟一条招生广告语为例,突出初中教学的特色,这种新的结合实践的语文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身临其境、切实体会学校的作用,在教学上的特色,结合自身的语文感知力,通过掌握的成语、典故,使用恰当的词语连贯畅通的表达,这种作文方式突破初中课本的局限,需要学校、教师改变教学观念,确立语文教学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教学观念,从而在生活实践的一点一滴中转变对学习语文的传统理解方式。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初中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中,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避免受到应试教育的困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磅数学生树立正确的师生观,缓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借助于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宽松、平等的受教育环境,从而有助于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主要方法在于,一是需要教师尊重初中生的人格。初中生具有独立的人格,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尊重和理解学生,采用对学生成长有利的实践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主动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二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初中生都具备可塑性,在学习中不断变化发展,了解学生特长有助于学生自我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三是关注学生价值变化以及情感变化,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从组织者和引导者方向为初中生提供更多探究、合作、自主的机会,结合语文实践活动不断鞭策

14

学生,激励学生自我反省,在语文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认识自我,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3.树立“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观

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初中生的能力培养具有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针对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以标准考试为评价主体,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初中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制约,强调分数局限教材脱离实践的教学制约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体系的考核,从而忽视语文教学综合实践能力的考察。为此,需要重新树立初中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观,进一步帮助学生跳出书本知识的制约,侧重于语文综合能力的应用考察;开发学校教师、学生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语文的过程,而不是注重学期末的考试成绩。

主要方法在于,一是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初中语文教学观。培养初中生语文能力,需要从知识层面向技能方面转变,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从单一成绩评价向多元能力评价转变,学习初中语文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因此,迫切需要学校在关注学生语文成绩的同时,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语文知识素养,在教学中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二是评价方式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的方向转变。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分为小阶段、小层次,有针对性地个别评价不同的学生。主要方式在于:初中语文教师可通过建立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档案,帮助学生通过记笔记、写自我评价来树立自我学习语文应用知识的主动性;结合学生日常的专题作业,评价学生利用语文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观察、总结、记录初中生在课内外活动中学习语文的意识,以及在实践中参与应变的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发展的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激励初中生不断通过参与实践提高探索应用语文的能力;也可以借助于制作调查问卷的形式,进一步了解每个学生的信息,以及侧重于哪一种语文教学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以及有哪些较有实践意义的建议等。

在树立“能力培养”语文教学观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应该掌握初中生的特点,注重积累,课本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阅读、作文的能力,离不开语文教学观的培养和树立。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语文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持久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通过整体规划设计教案,渗透课堂灵活学习内容,帮助初中生主动参与实践答疑解惑,通过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突破传统师生单向互动的弊端,在语文知识实践中转换为双向交流模式,师生面对面在实践活动中综合多元化的方式交流讨论、自主掌握,由不同学生轮流担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小组

15

组长,在主持语文小组实践活动中,以个人风格带动集体,促进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相互学习,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风气,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而打好基础。

(二)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的改革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相应地改革课堂内容,结合学校的环境建设与实践相关的学习气氛。

1.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背景

在语文课本教学中,多年积累的初中语文材料较为广泛,大量使用语文教材在平时的点滴中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初中学生通过背诵、练习,积累不断掌握语文知识。传统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字、词、句的分析学习记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学一节课程,练习一节课,在语文练习中结合同步练习,形成了学生围绕课本知识体系,掌握名家名句,背诵经典语段,以便于在作文中应用。以上初中语文教学课程背景模式,在《新课程标准》中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学模式,以开展全新的初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改善语文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模式传统化,初中生学习语文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家长迫切要求初中学生提高语文考试成绩的背景下,国家提出《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师引导学生不断积累丰富的语言,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以帮助初中生正确使用语文,以形成健全的人格。新课标要求全方位培养高素质人才,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形成矛盾,以上背景制约了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

2.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开发、补充

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需要进行删减、开发与补充,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的编写急需要面向新课标改革要求,需要面向经济建设、面向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化要求。通过开发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教材内容,结合国际现状关注人类发展、关注自然环境需求。选择的语文教材需要以多样性的文化作为基础,避免教师单一性的课程教学的模式。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需要因地制宜,删减语文教材中不具备创新价值观的内容,开发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以便于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目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以弘扬传统的为主,对于

16

增强学生民主、爱国思想具有实际意义。在我国语文教材的更新较为缓慢,据此,可根据教科书面向社会变化需求而更新内容,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以实践活动的开展,适应学生认知水平,联系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在编写教材中对于富有内涵的教材,以典范性的教材内容注入其中,在风格上采用多样化的体裁,对于学生学习具有启发性,从而有利于初中学生在探究社会实践发展中学会拿起语文知识的武器,进一步开创新的语文知识。

在教材领域中,教科书在选择文章中注重文章美感,体现出教材的文化内涵,在激发学生努力热爱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避免教材复杂性,以突出重点的教材作为初中生学习的范例,从而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语文素养整体提高。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开发、补充中,需要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努力研究制作可参考的教材,以便于提高学生的能动性,结合要求更新发展与实践相关的语文教材内容,通过关注现实生活变化在学校开创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以确立适应时代需求的课程标准。删减教材中的一般内容,创新增加与现代社会适应能够解决问题的语文教学内容。初中语文教师结合实践开发课程新资源,在不断完善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语文实践课程。

3.在教学中加强与各学科内容的整合

语文知识在于积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有利于理解做题技巧,并理解问题要求,避免一知半解造成的审题不清,导致的不合理丢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与各学科内容的整合,将有利于偏科学生“回心转意”。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对理科较为青睐,语文背诵、记忆的部分疏于懒散,但是,在文字表达中,需要学生归纳总结,使用有效的表达方式,对化学实验的内容进行总结,对物理、数学学科的理解有赖于语文知识结构。

4.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对活动内容进行串行化编排 借助于语文实践教学让学生体验今后在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有关语文知识的内容,在认知水平上得以提高,并在反复实践与培训中切实掌握使用语文知识的技巧,以通过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实践活动进行串行化的编排,以使用语言艺术婉转表达的技巧,并以实践中的例子寓于会话语境中的语言表达的语段,将会对学生理解语文实践,掌握语文知识提供切合实际的潜在含义,在语境实践中更利于理解语文知识点中的不同词语的含义。另外,就初中语文阅读、写作的教学思想如何具体落实到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阅读、写作技能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规律,对活动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具备串行化的编排模

17

式,教师在教案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优化序列的方式控制内容的复杂性,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语文知识,以及提高自身在谈话过程中达到表达上的流畅性。

与传统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不同,串行化编排语文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主动将知识建构在自己的大脑中,而不是教育工作者简单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与综合实践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更注重的是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水平,以及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需要督促学生主动完成实践结合的知识的建构。作为学习者,需要参与实践,也需要结合自身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作为个体在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主动解决实际问题受个人认知水平和个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脱离了实践的语文教学,不利于学生个体成长,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借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保障初中生掌握知识并结合实际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这样主动性的学习利于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记忆力,从而帮助初中生学会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迁移。可见,依靠串行化编排所学的语文知识,结合学生自身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在实践中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的牢固性更强,证明了传统语文教学不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不利于初中生将语文知识迁移到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中。

(三)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1.结合观察、设计、实验等方法开展活动

结合学习环境设计真实的场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践内容帮助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在一定的情景设计中按照实践活动要求为学提供具有切实效果的场景,并在学生参与实践中在真实性的实践学习环境中观察学生的互动,并进行相关记录,例如,结合话剧演绎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学生对话内容各不相同,记录表现好的学生,以及表现出现问题的学生,问题在哪里,以便于语文教师在之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中人物形象以及对话内容。

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定向目标:通过制定明确的实践设计任务,让学生切实解决与实践语文教学相关的定向目标任务,接触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可能遭遇的问题,透过模拟生活化、社会化、现场性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现实需要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积极调动已有的知识和个体经验,充分发挥认知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在问题解决中的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直观的实物,将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气氛,鞭策学生在课堂上借助于道具

18

发挥想象力,尽情表达。尤其是初中生的思想并不成熟,借助于实物道具,尤其是上映的3D动态影片资料,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以期活动实践效果。

激活初中生参与实践解决问题的认知:通过实验发现学生对自身掌握的语文知识的认知,学生在已有的语文知识的认知基础上开展实验法。语文实践教学要适时地激活学生的认知背景,使已有的认知背景和生活经验处于待用状态,才能让学生产生把新知识与原有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以便于调动自身的所有认知解决实践问题。作为初中生,能说会道,巧言善辩,语文学习中善于模仿,教师借助模拟社会创设语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在班级内形成小组比较竞争哪一组在参与实践活动中的交流更有趣味性,更能够表现出课程实践教学的意义。这种模拟、实验方式适用于边学边用,便于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课堂内、外知识与能力的衔接

教师应集中在教学过程中的语文实践生活化场景的创设,在课堂内、外设定学生感兴趣的范围内,才能够切实发挥语文实践活动的作用,偏离学生兴趣的课堂内外知识的创设,难以让学生置身其中,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就会就会枯燥乏味,失去了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动性。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能力的衔接,创设真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开展教学互动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让学生的语文知识在实践交流中得以暴露学习语文知识的细节问题,在一个真实的生活化的课堂内外教学中,围绕学生喜欢的影视剧、新上映的电影人物对话,创设生活化的实践情景帮助语文实现实践教学。

课堂上的语文课程教材准备除了课本内容之外,还有部分是学生自己添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日常积累的语文知识信息,也是学生能力词汇的重要体现。尤其是部分突发事件让教师和学生的联想更为深远,尽管这类不相干的信息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参与实践中学生机智性的发挥也是一种能力,抓住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机智表现的学生,在知识体系有效利用中,帮助学生掌握有效解决问题的知识,效果往往会意想不到。

(四)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的过程中,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在课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中,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降低语文课堂枯燥气氛,有助于初中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过程中,实践活动中应激发学生的兴趣。

19

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语文学习乐趣

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学环境的创建并非是一刀切,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创设不同年龄段的感兴趣的生活实践内容,因为学生所在的年级不同,其认识事物的能力不同,因此,教师在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不同的生活化场景,才能实现创建实践活动场景的目的,并凭借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动性主要在于内因,学校教师通过综合实践的方式在外因上起到了促进作用,学生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从学生主体地位的因素考虑其接受的外界事物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学习兴趣,语文实践课堂的主体仍然是学生,学生的主体作为内因,在研究创建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二者并重,相互促进,才能实现学生语文课程学习与综合实践结合推动语文成绩发挥质的飞跃。

“生活本身含有教育意义”,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也证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结合语文教学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成长帮助大。语文知识的丰富在于兴趣,之后由教师通过语文教材大纲内容结合实践活动带领初中学生层次清晰地获得语文知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可结合生活中的经验,融合有趣的生活语文知识。语文课堂上,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情境的贴近程度,同他们的接受能力成正比。因而,教师需努力挖掘与生活情境紧密相联的素材,将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连接,这样学生才能感受语文实践课的乐趣,体会主动学习的快乐,进而激发学习的需求。教师需努力做到:新课导入生活化,例题教学实践化,练习巩固常态化,课后延伸兴趣化。

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尽量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情境,以此为基础进行“加工”,或者联系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改编课本中的教学情境,以此让学生体会身边有语文,语文在身边。当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所选取的生活素材的真实性以及可行性。我们可以将筛选留下的实用性素材和教学内容相联系,把现实生活情境变成最合适的教材。例如,教学《曹冲称象》,可结合船身重量与物流课的沉浮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按照现实情况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结合物流、数学,多元化计算。可以邀请几个别同学加入称重行列,一组人员称大象未上船之前的重量,另一组称出大象上船后的重量,第三组称重石头的重量,分别使用语言汇总称出的重量,按照数据的变化情况,顺利完成同学之间合作探究语文与各学科的关系。如此充满乐趣的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更加使得他们深刻

20

体会到语文知识与数学、物理等生活问题的紧密联系,营造出充满乐趣的语文实践课堂。

一是通过生活实践创设语文实践活动: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具备交际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在这个前提下,语文教师设计的实践教学活动应该是贴切实际生活的,让学生有真实的感觉,而不是为了操练句型而操练。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虽然很多课程都会以一个故事的形式出现,但是还是相对生硬呆板,如果教师不经过自我加工,直接拿来就上的话,这些内容会显得相当生硬,有些甚至会根本不符合现代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所以,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践课堂的教授内容自然贴近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二是通过虚拟故事情节,以幽默的方式激发学生乐趣。当学生接触到一些不太熟悉的话题时,通常会比较困惑,学习兴趣也会下滑,例如,文言文阅读中,很多难点就是字词的延伸意义、古意等,这是创建虚拟情节就可以大大缓解这种症状。比如“之”在文言文中应用广泛,但是初中生在学习中总是很困惑,不知道该选择哪一种含义。有代词、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等含义,如果没有仔细学习过,学生在课堂上对此没有实践经验,难以记住其含义,因此需要学生模仿涉及额文言文,进行理解,“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可以找同学演绎古装剧中的太后,通过装扮来加深记忆,这个句式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自然的演绎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那么,引入“之”这一当时的实践场景可以有效地把学生带入句式学习中去,帮助语文教师顺利地完成文言文的教学任务。

三是通过多媒体加深实践活动,现如今,多媒体的使用结合了声音、形象,并借助文本的形式展示教案的内容,通过视频动态展示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多媒体本身具有高效性、交互性和现场感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教师在一些特定的文言文中、涉及到古代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可以创造出逼真的画面美感。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在其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启发诱导学生,与教师循序渐进地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一是启发诱导学生,循序渐进。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诱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结合自身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能力,提高学生认识语文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1

学生在初步接触文言文阅读时,较难理解文中的含义,因此存在惰性,语文教师借助于创建古代场景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介词、动词、名词动用等含义,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古文学,善于从文言文中找出中华的精髓,以便于学生掌握成语、典故,从简单到复杂,从浅显到深入,让学生自由运用语文知识。

二是以学生为中心,发挥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围绕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爱好,结合课堂实践活动的中心,制定合理的教学模式,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通过一部影片,互相探讨其中的人物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见解,以贴近生活的交谈方式获得学生的信任。通过实践活动的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明确的语文知识,透过创建合理的场景模式,帮助学生在不断练习文言文习题的过程中掌握词语含义的要领,借助于教学实践中的系列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古文学的主动性。

三是形式多样,联系实际结合互联网技术优势,引进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师对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得心应手,而不是古板。借助多媒体,将古装影片植入到现代化的语文教学中,将和谐、轻松、愉快的语文教学带入到课堂教学中,让语文实践教学法得以通过智能手机播放历史场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例如,《三国》影视剧中的人物对话,通过典型的文言文对话节选,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古语的能力,这种紧跟时代脉搏的教学方式,形式多样,联系学生实际兴趣,通过表演、操作、游戏互动、收看视频等实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理解复杂文言句式的能力。

3.结合家庭、社区,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针对不少家庭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而不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问题,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进一步与家长进行合理的沟通,以确保家庭培养学生与学校教师引导的方向趋于一致,避免生拉硬拽,实现教师和家长的及时联系,互通学生思想状况。结合社区的宣传,以塑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多元化的人才为主,以培养全方面人才避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出现偏差,培养出只会考试、眼高手低的低能学生,而是培养动手能力与理论紧密结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全面人才。通过社会与教师共同努力,拓宽语文学习渠道。

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召开班级家长会议,每学期尽量在开学和期末召开班级家长会,为家长介绍学生在本学期在校期间的表现,并结合班级管理目标以及语文教师的工作计划,建立统一的通信平台,例如微信群,以便于听取家长对班级在语文实践活动方面的建议。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师提出的因材施教、参与实践的教学方式改变,由家长配合教师实现。通过评选班级实践标兵等多方面的优秀学生,激发学校和

22

家庭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时代的人才,以拓宽语文实践活动的渠道,激发家长参与的热情。

二是针对部分家长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问题,需要举办家长讲座,促进家长转变个人观念。例如,通过讲座提倡家长与教师协助观察和培养学生,按照初中学习语文的规划,很多家长都认为语文知识是一个难以在短期提高成绩的课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的积累,但是实际操作中学生上课打盹,注意力不集中,都归结于课程枯燥,毫无新意。教师通过推荐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课内、课外积极互动,以兴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需要家长支持,并协助语文教师在布置教师,创建情景教学提供便利,并针对学生回家后的课外活动一起总结,针对初中学生是否养成休闲时间阅读名著,以提高自身修养为家长的观察重点。

三是建立家长与语文教师联系的平台,以便于及时沟通学生在家里与在校期间学习语文的态度是否转变。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搭建家长与教师的联系平台,及时将学生在语文实践学习的情况进行沟通,有助于家长建言献策。共同为初中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营造和谐的气氛而努力。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中,具体操作中需要把握好难点、重点,结合知识点,应用到学生实际操作中,保障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既不能忽视后进生的进步,也不能忽略优等声的练习,需要共同进步。

可见,贯穿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环境的创建,对于语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前期的方案设计、植入巧妙的创意点,将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兴趣爱好进行创建,具体通过学生商讨来实现和检验语文实践课程的效果。与此同时,在语文实践课程教学中鼓励学生放松表演,通过流畅的语言表达感受中华文学的生动、形象,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教学在语文实践课程创建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点。

(五)建议改革语文教学评价方式与考核体系

在初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需要提倡该教学模式,建议改革语文教学评价方式以及考核体系,避免语文教学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通过改革考核体系,从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总结本学期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向多样化考核体系转变,以学习过程中阶段性的考试记录作为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

23

1.建立现代人文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方式

在树立明确的语文教学目的,提倡合理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也需要结合教育提倡符合现代人文背景的教学评价方式,而不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为中心,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只注重考试、只会考试的学生,需要结合教师创新研究开发多种评价方式,以衡量教师开创实践语文教学的效果。以注重人本回归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在现代人文背景下更合理。以人为本,结合人的思想与行动,从人出发,借助于人的动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教育评价方式,有助于人本回归,让语文教学实践课程倾向于人的思维、情感,侧重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需求,注重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等方面内容。语文实践教学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在塑造人的基础上发挥着语文实践教育的优势功能,紧密联合初中生的思想,发展初中生自身的特点,在挖掘初中生语文知识方面的功能上,尊重个体的自我发展,充分激发初中生在方面的潜力,创造性得培养学生完善自我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潜力。

因此,初中语文建立现代人文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方式需要从人本思想出发,其必要性在于语文教学关系到人类思想、情感、心理,长期以来在发展中不断优化,围绕学生知识产生的文学达到了人本回归。在初中语文实践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多以一对多的方式展开,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节约教师人力资源,结合实践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形成了语文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属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参与为主,通过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提高个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为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的人本回归提供了可行性条件。

2.建立新的语文考核方式

结合初中语文考核方式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方式,结合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建立新的考核方式,有助于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工作。其必要性在于语文知识传承中华文明,以丰富、多变性反映出语文教学传递知识、文明、情感,有利于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从而进一步塑造文学作品,回归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潜能。语文教育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个性、社会、实践功能,个性功能在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能力的过程中创造新的座屏,提高人的劳动技艺;社会性功能在于通过语文实践教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实践性功能在于语文实践教学参与到社会实践,让文学知识贴近人的生活,推动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初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持续发展下去,需要建立新的语文考核方式。

24

新的考核方式结合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在交叉应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核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标准,从单一的考试评价标准向多元化的符合现代人文需求的考核标准。而不是简单的根据学生成绩评价不同学生,通过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情感表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践语文教学中的态度以及创新等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核进行评价。

一是综合全面广泛的考核方式。传统考试成绩单一性的考核标准,局限在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的内容,而没有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以关注学生的情感、对文学审美方面的意识,以及参与实践活动的程度,教师通过学生参与实践的表现进行反思,以此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二是结合互联网时代进行开放式的灵活的考核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助于考核方式从硬性的成绩考核向软化的开放式的考核方向转变,在语文实践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更容易考核学生在行动力、表达力、反应能力等综合方面的考核,例如,初中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可以获得理论基础知识,结合语文教学发挥想象力,并付诸于行动力,展示自己对文学作品中人物行动、言语的理解,创造性地再现当时的场景。

三是发挥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考核,通过自我考核的形式,让初中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考核,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自我考核中,以学生内部创建考核小组来评审初中生在掌握语文知识中所表现的能力。

3.优化学生评价机制

优化学生评价机制在于突破应试考核模式,通过邀请家长,结合学生自身进行考核,避免学校以考试方式考核的的单一性,也避免学生自身考核的趣味性,结合家长评价机制的考核,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清楚自己所掌握的语文知识。

2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使学生们过于注重语文做题技巧,忽视了语文知识中作为语言的本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纸上谈兵,难以切实落实,欠缺监督性的自我实践对于初中生而言难以自觉完成,目前注重对于字、词、句、文章中心思想教育较多,涉及到综合实践板块的内容较少。造成语文实践课运用较少的原因在于应试教育观念长期影响家长、学生以及教师,综合教育的功能模糊,实践教学受到教学方法的制约,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机制单一,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针对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在于改变观念,树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目标,树立“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观,改革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开发、补充,整合语文与各学科的关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对活动内容进行串行化编排,结合观察、设计、实验等方法开展活动,注重课堂内、外知识与能力的衔接。通过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语文学习乐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结合家庭、社区,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并建立现代人文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方式和考核方式以进一步优化学生评价机制。

26

参考文献

专着类:

[1]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3]日本文部省.我国的文教政策 [Z].东京:日本大省印刷局出版,2001. [4]郭元祥.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姜春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M].江苏大学出版社,2013. 论文类: (一)学术期刊:

[1]樊曦.语文综合实践学习使语文学习更加精彩[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6).

[2]余建华,徐伯适.让语文你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活”起来[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2(2).

[3]钟启泉.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开发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7,(9).

[4]薛永琴.语文综合活动之我见[J].教改创新,2009,(9).

[5]何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2010,(3).

[6]朱燕虹.谈谈语文综合活动课的有效性[J].读与写杂志,2011,(11). [7]宋少波.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J].新课程,2012. [8]苏洁梅,磨英利,洗平芳.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12).

[9]邸静.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探究的乐土[J].中国校外教育,2015,(5).

27

[10]王建彬,任春梅.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J].中小学校长,2015,(2).

[11]常玉萍.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结合现有教材中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案例阐述活动课设计的不足[J].中华少年,2016,(1).

[12]曹文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实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6,(6).

[13]苏秀梅.语文实践能力活动课的原则[J].基础教育研究,2016,(5). [14]彭全忠.农村初中语文实践活动应扎根本土文化[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0.

[15]张建新; 张高.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J].华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2).

[16]刘家斌.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J].写作.2009,(11). [17]刘新伟.如何搞好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J].学周刊.2011,(03). [18]潘艳明; 李大孟.关于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2)

[19]熊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8).

[20]李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

[21]吕新平.基于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初中语文“展评”课堂实践探索[J].课程教学研究,2016,(01).

[22]刘勇.初中语文本真教学的实践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5,(09). [23]黎建萍.关于初中语文“以读导学”实践探究的文献综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

28

[24]梁川.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训练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11).

[25]李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进分层施教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1).

[26]冯志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4).

[27]房元广.探析如何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具体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

[28]钟秀萍.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衍生功能的认识及实践[J].科技风,2013,(02).

[29]陈正元.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 优先出版[J].学周刊,2014,(03).

[30]张玉华.语境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7):13.

[31]丁海燕.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与言语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7):22-23.

[31]崔晓凤.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几点看法[J].科技资讯,2012,(05):13-14.

(二)学位论文:

[1]朱海燕,杨洪承.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体系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王晓娴,倪文锦.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魏威,陈向春.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活动课”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4]周洁,岑学贵.民俗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9

[5]赵红梅,刘静.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促进高中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6]王盼,铁生兰.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

[7]任一萌,谭超.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入流行文化的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8]王丽媛,陈玉秋.基于桂林山水文化资源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9]朱媛.初中语文实践活动行动研究报告[D].南京师范大学2013. [10]索瑞玲.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11]侯炳霞.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12]谢春艳.简论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6. [13]江永芹.初中语文“五环节阅读教学法”的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14(03).

[14]陈莎莎.初中语文创新阅读教学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15,(06). [15]邱友发.初中语文渐进式阅读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04. [16]王敏.言语实践观照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宁波大学.2014,(06).

[17]强熙燕.初中语文修辞教学拓展性实践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 [18]刘清华.初中语文文学作品多元解读的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08).

[19]王萍.初中语文自读能力培养的理论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

30

[20]王文娇.初中语文情感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1]罗丹丹.初中语文教材德育内容及其实践路径探析 ——以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西南大学,2015.

[22]任一萌.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入流行文化的实践研究.云南师范大学[D],2015.

[23]孟文娟.初中语文主题教学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致谢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自从2014年开始了研究生学习生活以来,每天都忙碌于学习,虽然辛苦,但是过得很充实。转眼间,三年的学习时光马上就要画上句号了。

在前两年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相关的理论课程,特别感谢所有的教师在炎炎夏日为我们上课,他们个个博学儒雅,对教学有独到的见解,在期间,我收获了很多,并且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很有帮助。第三年,是撰写论文的阶段,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上师大的教授***老师。她对待治学严谨细致,对待研究有独到观点,对待学生和蔼可亲。一次次地求教,她都不厌其烦得帮助我,从论文的开题到论文的指导,每一次她都非常细致地进行阅读,并且给出了详尽的修改,是我论文撰写道路上的引路人。通过向***老师的学习,我对教学评价也逐渐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从而能实践到自身的教学中去,使自己得到了提升,教学得到了改进。另外,也要感谢所有参与论文评定工作的老师,在开题报告、预答辩等过程中,你们都给予了我很多帮助。

除此以外,我还收获了亲密无间的同学们,他们在3年的学习中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经常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另外,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在3年的学习中,家人对我的学习给予了最大的支持,让我能毫无顾忌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硕士学习中,感谢他们的支持与理解。最后,也要感谢我的学校,对于我的学习研究非常支持,使我的研究得以顺利展开。

我希望,通过硕士课程的学习,我会将所学最大程度地运用到我的教学中去,在工作中继续不断探索,反思,使自身不断提高,让学生受益更多。

3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1.XX,XXX.邱学华小学数学尝试教学特质研究,学苑教育,01,(2015),051.

附录 访谈问题

一、针对初中语文教师的访谈问题:

1.您是否注重初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开展活动? 2.在初中语文教师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反应如何?

3.经过一个月的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后,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的变化如何? 二、针对初中学生的访谈问题:

1.你认为初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否能吸引你的兴趣?

2.参与初中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是否能够增强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你在学习语文课程上有哪些转变?

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