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论文

2024-01-11 来源:钮旅网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论文

摘要:尽管高一物理难学难教,但只要把握高一学生物理知识储备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的特点,注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暴露物理思想过程为核心,以强化反馈为手段,面对实际,讲求实效,注意高一物理与初中物理内在的延续性与阶梯性,就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这对学生以后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解题习惯和分析方法也是十分有益的。

在教学中,不同程度地掩盖了物理思维过程是造成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困惑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贴近新课标,搞好初中与高一教学的衔接对学生学好高中物理课具有积极意义。那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初中与高一物理衔接教学呢?

一、注重新旧知识的同化

例如,在讲弹力的概念时,初中阶段只涉及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也讲了压力的大小,但没有涉及弹力产生原因和弹力方向,那么如何使知识同化呢?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做实验,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当学生出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再现弹簧的伸长与压缩现象,分析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目的是用旧知识来固定新知识。最后做微小形变实验,得到只要物体之间存在着接触并产生挤压作用,必然会产生形变的结论,从而形成弹力的概念。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把概念的来龙去脉,即:物理学家是通过怎样的物理思维和研究方法一步步建立起这个物理概

念的过程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亲身“经历”一次发现、创造的过程,并把许多物理思想,如类比思想、转化思想等渗透给学生。这样教学过程既跟初中物理衔接起来,又满足了高中教学的要求;既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又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情感和正确的的价值观,使教师教起来顺手,学生学起来轻松。

二、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离开了实验必将寸步难行,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实验教学,特别是研究性实验的教学。课本上有一些实验是用来验证所学的内容的,实践证明,有些验证性实验是有缺点的,如:它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由于实验结论学生心中是有数的,因此常常发生学生擅自修改实验数据使之符合实验结论的现象。这就完全违背了实验宗旨,养成不尊重事实的习惯。我觉得如果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研究性实验,有利于克服上述弊病。让学生先做实验,然后共同讨论,从分析实验数据入手,寻找物理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教师应自觉地进行“角色换位”,扮演学生角色,多用学生的心态和眼光去审视所学内容,与学生一样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而不能老以“过来人”自居。要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难学生之所难。面对一个问题,不要光讲“应该如何如何做”,而要多讲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是怎样想的?”,把教师原始的思维活动暴露给学生,让学生去思索,去评价,从中得到启发。

三、加强物理模型的教学

以简单的月亮环绕地球的运动来说,如果不引入质点这个模型,

月地之间的距离就不知从何算起,运动轨道也就多得数不清。就高中物理来说,无一处不是在研究物理模型,其一是研究对象的理想化,如质点、弹簧振子、单摆、理想气体等。其二是研究过程的理想化,如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简谐振动等。要充分利用这些模型去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正确的模型毕竟是人类对事物一定层次认识的反映,但在通向真理的征途上起着阶梯的作用,对高一学生来讲,这个阶梯非常重要。

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

使学生掌握某一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去解决问题,这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的。但学生从认识这一规律到理解这一规律、掌握这一规律,再到应用这一规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过程梯度高、难度大,在教学中切不可跳跃式前进,应该一步一步走,步步升高。切不可过高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遵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逻辑过程,通过教师的教学,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学生的思维过程是最重要、最本质的。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就必须强化提问、板演、作业练习等教学反馈手段。在“渐进”的基础上,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尤其是那些错误的思维过程,以此提高思维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如在作业或练习批改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中出现的各种解题思路,讲评时教师可给出多种典型的正确或错误的解法,剖析它们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初、高中物理教育的衔接点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初中物理教材共涉及到力、热、光、电四个部分的知识,高中的物理教材共涉及到力、热、光、电、原五个部分的知识,初中物理大部分内容在高中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应该说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点是很多的。初中只学习了刻度尺的测量,进入高中后将会学习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千分尺)测量长度,而卡尺、千分尺无论是在测量原理、精度还是操作或读数都比刻度尺要复杂得多(如游标卡尺就有3种,精度为0.1毫米、精度为0.05毫米、精度为0.02毫米等)。“运动”初中只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引入了速度、平均速度、路程、时间的概念,而高中关于运动要学习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人造卫星、天体的运动)、简楷振动,并全部都进行了定量研究。“声现象”初中已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描述、危害和控制。高中增加了机械波(水波、弹簧波、绳波)、电磁波、物质波、波的图像、波长频率、波速、波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多普勒效应、超声波、次声波等内容。初中光的反射、折射是几何光学的一个衔接点,高中在此基础上增加的内容并不多,只增加了全反射、光导纤维(光纤通信)、光电效应等内容。初中“力和运动”是初、高中物理衔接的又一个关键点,在初中的基础上高中物理增加了大量的内容,如弹力、摩擦力、流体的阻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矢量运算、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超重、失重、力学单位制、物体的平衡、力矩、万有引力定律等重要内容。初中物理“功”、“能”是初、高中物理衔接的第三个关键点。

实践证明,尽管高一物理难学难教,但只要把握高一学生物理知识储备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的特点,注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暴露物理思想过程为核心,以强化反馈为手段,面对实际,讲求实效,注意高一物理与初中物理内在的延续性与阶梯性,就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这对学生以后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解题习惯和分析方法也是十分有益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