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103考试批次《组织行为学》复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的事件之一。这一系列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研究。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找出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研究。霍桑实验共分四阶段: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实验结论为社会人理论、士气理论、非正式群体理论、人际关系型、领导者理论. 2. 个性
个性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3.组织结构
指构成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也就是组织各部门及各层次之间所建立的一种人与事、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组织结构的内容包括纵向层次结构、横向部门结构和组织体制。 4.组织发展
亦可成为组织开发,指一个组织如何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地采取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的活动过程,包括合理地确定战略目标,设计组织结构和各种规章制度,以达到进一步增强组织的活力来提高组织效益的目的。 5.学习型组织
按照彼得·圣吉的解释,学习型组织是指一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由一些学习团队形成社群,有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心和使命,具有强韧的生命力和实现共同目标的动力,不断创新,持续蜕变。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提出的“目标管理” 的主要贡献之一是( D )
A使人们注重行为监控的“目标”而不是结果 B使人们注重行为的监控而不是结果
C使人们注重管理行为的“动机” 而不是结果 D使人们注重管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注重对行为的监控
2.一个人在对待现实的态度、行为方式等心理特征方面与其他人的差异是指( A )
A性格 B气质 C个性 D能力
3.在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C )
A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D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1 of 11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open.com.cn 4.“控制论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幅度最大不能超过( B )
A11人 B12人 C16人 D7人
5.约·科特把组织变革分为八个步骤,其中第七个阶段是( D )
A授权行动 B创造短期成效 C巩固变革成果 D不要放松
6.日本的许多大企业十分重视成员的年龄和经验,奖励忠诚、责任和“称职”的人,为他们提供稳定而有保证的工作职务,并把管理者培养成通才,按照资历逐渐而稳步提升其职位。这种文化是( B )
A 棒球队型文化 B俱乐部文化 C学院文化 D堡垒文化 7.从一个组织的发展来看,( A )是对组织文化类型影响最大的管理者:
A创始人 B低层管理人员
C第一批成员从自己的经验中领悟到的东西 D组织员工 8. 学习型组织的边界的界定,建立在( A )的基础上
A组织要素与外部环境要素互动关系 B法律
C组织规模 D 地域
9. 目标管理理论是由现代管理大师( B )根据目标设置理论提出的目标激励方案。
A泰勒 B彼得·德鲁克 C彼得·圣吉 D波特 10. 影响组织中个体行为的因素不包括( D )。
A感知 B激励 C个性 D价值观
11.美国心理学家梅奥自20世纪20年代起领导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在此基础上创立了( D ),为组织行为学的诞生开辟了道路。
A x理论,y理论 B需要层次理论 C 双因素理论 D人群关系和社会人的理论 12. ( C )角色指个体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的理解。
A期望 B行动 C认知 D理想 13. 荣格提出了( D )种个性性格特征。 A5 B6 C7 D8 14. 个性是个( A )。
A结构 B过程 C态度 D气质 15. 研究表明,( C )人组成的中等规模的群体决策最有效。
A. 3-9 B. 4-10 C. 5-11 D. 6-12
16.当组织变革阻力的产生是由于信息误导或缺乏沟通时,较为有效地是采取哪种策略加以克服( A )
A教育和沟通 B参与、促进和支持 C协商、操纵、收买 D强制
17.在组织结构的维度中,下列哪项是指向一个主管直接汇报工作的下属的人数。( C ) A专门化 B标准化 C管理幅度 D人事比例 18.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这种表现属于下列哪种文化。( A )
A家族文化 B使命文化 C创业文化 D官僚文化 19.根据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满意度衡量组织有效性的方法是( D )
A头脑风暴法 B名义群体法 C德尔菲法 D利益相关者法 20.团体力学所研究的团体指( B )。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封闭式组织 D开放式组织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哪些假设? 参考要点: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2 of 11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open.com.cn 这个理论有四个基本假设:
(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会影响到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 (2)认得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个的顺序。
(3)当人的某一级需要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后,才会追求更高一个的需要。 (4)满足较高层次测需要的途径比满足低级需要的途径多。 2.矩阵制组织结构有何优点和缺点? 参考要点:
在组织结构上,把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结构,称为矩阵组织结构。
优点:机动、灵活,可随项目的开发与结束进行组织或解散;因此在新的工作小组里,能沟通、融合,能把自己的工作同整体工作联系在一起,为攻克难关,解决问题而献计献策,由于从各方面抽调来的人员有信任感、荣誉感,使他们增加了责任感,激发了工作热情,促进了项目的实现;它还加强了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和信息交流,克服了直线职能结构中各部门互相脱节的现象。
缺点: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力,因为参加项目的人员都来自不同部门,隶属关系仍在原单位,只是为“会战”而来,所以项目负责人对他们管理困难,没有足够的激励手段与惩治手段,这种人员上的双重管理是矩阵结构的先天缺陷;由于项目组成人员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当任务完成以后,仍要回原单位,因而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对工作有一定影响。
3.简述群体形成与发展的几个阶段。
参考要点:
群体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形成阶段。第二阶段是震荡阶段。第三阶段是规范阶段。
第四阶段是执行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中止阶段。此阶段群体被解散或自动消失。 4.简述工作满意感的维度。 参考要点:
一般认为,工作满意包括5个方面:
(1)工作本身:如当前的工作是否吸引人、有创造性、令人愉快、简单重复、令人厌倦等。 (2)工资:如薪水是否优厚、公平、不稳定、足够维持日常支出等。 (3)晋升:如机会是多是少,是否依据能力晋升等。
(4)监督:如上司是否征求下属意见,是否内行,是否聪明等。
(5)工作同伴:如同事是否懒惰、愚蠢、忠诚、有责任感等。 5.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要点:
社会知觉是指对于人、对于人的行为及其原因的知觉。虽然一个人认识别人能力的发展开始得很早,但是思想正确、全面地认识别人,很好地运用社会知觉这一社会现象,就必须了解它的特征。
社会知觉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认识目的、任务的特殊性。
社会知觉的第二个特征是社会知觉的过程和对人的认识过程,依赖于人的交往活动。 社会知觉的第三个特征是不同于对自然现象、对物的知觉。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3 of 11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open.com.cn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彼得·圣吉提出的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和意义 参考要点: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是8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的高级讲师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首次提出的。这一概念一经面世,就立即受到企业界的热烈反响和普遍推崇,被誉为“朝向21世纪的管理圣经”。
按照彼得˙圣吉的解释,学习型组织是指一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由一些学习团队形成社群,有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心和使命,具有强韧的生命力和实现共同目标的动力,不断创新,持续蜕变。 2.简要论述团体力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参考要点:
团体力学理论是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之一库尔特˙卢因于1944年提出的。 团体力学所研究的团体指非正式组织。同正式组织一样,团体有三个要素:一是活动;二是相互影响;三是情绪。活动是指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切行为;相互影响是指人在组织中的相互发生作用的行为;情绪是人们内在的,看不见的生理活动,如态度、情感、意见、信息,但可以从人的“活动”和“相互影响”中推知其活动,相互影响和情绪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其中一项变动,会使其他要素发生改变。团体中各个成员的活动、相互影响和情绪的综合就构成团体行为。
卢因认为,除了正式组织的目标外,团体(非正式组织)还必须有它自己的目标的维护团体的存在,使团体持续地发挥作用。
卢因进一步指出,由于非正式组织的实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所以,基本团体的规模小为好,以便成员相互间能经常交往。但是,在实践中,团体的规模大小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福师1103考试批次《组织行为学》复习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行为
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从广义上看,它包括思维、语言以及一切可以观察和记录的活动。从狭义上看,行为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经参照架构的指引,汇集成足够强度的供给而产生某种影响和结构的社会实践活动。 2.非正式沟通
非正式渠道是指不受正式组织约束的组织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非正式沟通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可以满足职工的安全等需要,常常是积极的、卓有成效的,但它有一定的片面性。 3.工作满意
工作满意是指个人或群体对其工作所具有的总的积极情感的程度,换言之,就是员工采取喜欢或不喜欢的态度对他他们的工作态度。 4.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是群体决策中的一种现象,是群体决策研究文献中一个非常普遍的概念,是指这样一些情况,群体对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4 of 11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open.com.cn 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群体思维是伤害许多群体的一种疾病,它会严重损害群体绩效。也就是说:在群体就某一问题或事宜的提议发表意见时,有时会长时间处于集体沉默状态,没有人发表见解,而后人们又会一致通过。通常是组织内那些拥有权威,说话自信,喜欢发表意见的主要成员的想法更容易被接受,但其实大多数人并不赞成这一提议。之所以会这样,因为群体成员感受到群体规范要求共识的压力,不愿表达不同见解。这时个体的观思辨及道德判断力都会受到影响而下降。这种情形下做出的群体决策往往都是不合理的失败的决策。当一个组织过分注重整体性,而不能持一种批评的态度来评价其决策及假设,这种情况就会发生。 5.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亦可称为组织改革,它是为组织发展提供达到目的的手段。发展是目的,改革是手段。任何一个组织,要想开发自己的潜能,增强活力,提高效益,都必须变革。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美国学者坦南鲍姆和施密特认为从独裁型到民主型,存在多种过渡形式,于是提出了(C )。
A\"领导作风统一体\"理论 B\"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 C\"连续统一体\"理论 D\"领导作风的连续统一体\"理论 2.( C )是激励职工努力的精神力量。
A组织规范 B组织形象 C组织目标 D组织精神 3.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群体划分为( B )。
A大型群体与小型群体 B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C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 D 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4.近年来,企业组织结构出现了一种向( C )演化的趋势。
A集权化 B高耸化 C扁平化 D复杂化
5.在感知防卫中,把个体某一特征的印象,扩大成为他的整体特征的心理效应是( D )
A短识效应 B以己度人 C定型偏见 D光环效应
6.活泼好动,动作敏捷,兴趣广泛,外向,喜爱交际,情感丰富,但转移快的气质特征,属于( A )。
A 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7.群体内当双方的冲突经过协商和仲裁都不能解决时,由上级主管部门作出裁决,强迫冲突双方执行命令的方法为( C )。
A调整解决法 B暂缓解决法 C权威解决法 D仲裁解决法 8.环境是作为( D )和过程而存在的。
A背景 B组织 C结构 D系统 9.泰罗倡导( B )。
A计划管理 B科学管理 C以人为本 D组织规范
10.按照个体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类的是心理学家( A )。
A荣格 B塞斯登 C斯皮尔曼 D莱维特
11.团体力学理论是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之一库尔特·卢因于( A )年提出的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5 of 11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open.com.cn
A. 1944 B. 1945 C. 1946 D. 1947
12.成员们通过群体内的沟通来表达自己的挫折感和满足感,这体现了沟通的( C )
A控制功能 B激励功能 C情绪表达功能 D信息传递功能
13.运用问卷、访谈等形式在有代表性的若干样本中搜集数据的过程属于( B )研究方法。
A案例研究 B现场调查 C实验室实验 D现场实验
14.当知觉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属于( C )。
A首因效应 B投射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1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指出,有效的领导行为除了应该考虑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以外,还应该考虑被领导者的( C )
A素质 B业务水平 C成熟程度 D培训提高
16.挫折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其中,属于客观原因之一的是( C )
A个人目标定得太高 B个人价值观念和态度的矛盾 C个人因亲人伤亡带来的痛苦 D个人体质太差不能胜任工作 17.在压力来源中,与终身经历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压力源是 ( A )
A工作安全,提升,调动与发展的机会 B组织内部的因素
C与上下级和同事关系 D个人与家庭利益和企业的要求 18.学习型组织的边界的界定,建立在( A )的基础上
A. 组织要素与外部环境要素互动关系 B 法律 C组织规模 D地域 19.活动的积极性说明人的行为具有( A )。
A能动性 B被动性 C主观性 D激进性 20.( A )是指员工对组织的归属、认同、忠诚和投入的程度。
A工作满意 B组织承诺 C工作再设计 D事业管理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影响个体激励的因素。 参考要点:
(1)态度。态度是一个人对某一对象客体的感知和倾向性的方式。
(2)信仰。一个人的信仰以两种方式影响激励。首先,人们必须相信他们有能力完成某一期望他们所做的事。其次,人们相信从事所要求的行为,对他们个人来说,有积极的后果。
(3)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观可以两种方式影响对他的激励及其随后的行为,第一种方式是价值观影响个人认为对其有吸引力的一般活动类型;第二种是价值观影响一个人对获得具体结果的激励,如金钱、地位、声望等。
(4)需要。人们有与不同的需要,而这些需要影响着他们的激励。
(5)目标。目标为个人提供了追求的对象。有了目标,人们的行动才有动力。其次,目标还是评价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标准。
(6)公平感。成员的刺激受到组织公正与平等地对待他们的程度的影响。 2、简述态度的功能。 参考要点: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6 of 11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open.com.cn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具体对象相对持久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意向。态度的功能主要有: (1)适应。态度是人们在适宜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有助于以后更好地适应环境。 (2)自我防御。可使人们在受挫时保护自我。
(3)价值观表达。态度表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
(4)认知。态度一旦形成,就变成了一种认知客观世界的参照框架。 3.知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参考要点:
(1)选择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4.群体凝聚力有何作用? 参考要点:
(1)满意度
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比低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可以获得更大的满足。 (2)沟通
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比低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可以得到更多的沟通的机会。 (3)生产率
群体的凝聚力和生产率之间存在着矛盾的关系。高凝聚力的群体比低凝聚力的团体更倾向于维护他们的目标。
(4)群体意识
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比低凝聚力群体的成员更容易形成群体意识。 5.如何变革阻力的克服? 参考要点:
(1)沟通 (2)参与 (3)支持 (4)谈判 (5)操纵和收买 (6)强制 四、论述题(20分)
试述述组织变革的内外部因素。
参考要点:
现代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不断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干扰。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也发生不断变化。
(一)组织变革的外部因素
一个社会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在外部环境当中,存在着影响某一特定社会中一切组织的一般社会环境,也存在着直接影响个别组织的特定的具体环境。
对组织变革影响的一般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法制、自然资源、人口特征、社会特征、教育发展等许多方面。对组织变革影响的具体工作环境,主要指那些对特定组织中的成员、结构和运行直接发生影响的外界环境。以一个典型的工业公司为例,构成其工作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1)消费者;(2)供应者;(3)竞争者;(4)社会政治;(5)技术。
总之,无论是一般的社会环境,还是特定的具体环境都在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这些不同方面的外部环境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7 of 11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open.com.cn 的变化都可能对组织产生强烈的冲击,从而促使组织正常发展进程和工作秩序发生改变,致使产生变革的压力、引发组织变革。 (
(二)组织变革的内部因素
除了外部环境之外,内部环境也是引起组织变革的另一重要原因。所谓组织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士气、期望、个人的价值观念、人员素质的变化、组织结构、组织目标、组织冲突等变化。 西斯克认为,如果一个组织内部出现了下列情况的一种,那就是组织变革的征兆: (1)决策的形成过于缓慢,以致于无法把握良好的机会,或者时常造成错误的决策。 (2)沟通不良。往往因沟通障碍而造成许多严重后果,诸如协调不良,人事纠纷等。 (3)组织的机能不能得到正常发挥,效率低下。
(4)缺乏创新精神,开发不出新产品、无法开拓新市场,组织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当组织出现了上述情况之一种时,就要对组织加以诊断,以判定是否有必要加以变革或修正。
福师1103考试批次《组织行为学》复习题三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工作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与个体的活动和知识紧密相关。按能力的倾向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在一切活动中都需具备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特殊能力指人们在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节奏感、彩色辨别能力等。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当对一个人某特性形成的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其它方面的特性。 3.气质
气质是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它的特点一般是通过人们处理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显示出来的,并表现为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4.保健因素
导致工作不满意感的因素。它的改善可以消除人们的不满意感(没有不满意),但并不能使员工真正得到满意感。 5.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就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劳德(R.Lord)提出了一个四阶段知觉模型,不包括下列哪个阶段( D )
A注意 B组织 C解释 D评论
2.有效沟通必须包含反馈环节,甚至是多次的反复,这体现了有效沟通的什么标准( C )
A一致性 B可依赖性 C持续性 D明确性
3.安静沉着,稳定踏实,做事用心专一,埋头苦干,自制力极强,但动作迟缓而不灵活的气质特征,属于( C )。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8 of 11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open.com.cn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4.( C )角色指个体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的理解。
A期望 B行动 C认知 D理想
5.在组织变革理论的发展历程中,为学习组织动力学、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以及人本身提供了一个无法超越的模型的是( B )
A社会技术系统 B敏感性训练 C组织发展方格 D组织发展 6.领导行为四分图列出了刻画领导行为的因素,并被最后归纳为( A )。
A\"抓组织\关心人\" B\"抓管理\强作风\" C\"抓环境\强激励\" D\"抓改革\树榜样\" 7.在组织中行使行动、执行职能的人员,指的是( A )。
A直线人员 B参谋人员 C管理人员 D专业人员
8. 在组织结构的维度中,下列哪一项是指工作分工的粗细程度。( A )
A专门化 B标准化 C管理幅度 D人事比例
9.关于激励的双因素理论中,( C )被认为只是保健因素,没有多大的激励作用。
A工作自身 B成就 C工资 D发展、成长 10.角色知觉的管理者一般采取用( B )管理方式
A“人群关系”管理方式 B责任制管理方式 C“应变”管理方式 D“自我实现\"管理方式 11.( B )认为,管理并不存在着一种普遍的适用的\"最好的\"或\"不好的\"管理方法,一切都必须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以组织的任务、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特点以及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而定。
A人群关系理论 B权变理论 C需要层次理论 D双因素理论 12.人的认识开始于人对客观事物的( A )。
A感觉 B知觉 C错觉 D社会知觉 13.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C )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 B一切人的行为 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 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 14. 对组织变革影响的一般环境因素是( D )
A工作态度和士气政治 B 组织目标和组织冲突 C个人的价值观念 D 社会特征和教育发展
15. 在组织学习的类型中下列哪项关注的是如何改善现状,能够使组织成员缩小追求的目标和实际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C )
A再学习 B双环学习 C单环学习 D自主学习
16.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为(C )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第一印象效应 C 晕轮效应 D定型效应 17.在布莱克和穆顿的领导(行为)方格图中,属于(9,1)格的领导方式是( C )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9 of 11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open.com.cn
A贫乏型领导 B俱乐部型领导 C权威与服从型领导 D中间型领导 18.信息沟通最基本的目的是 ( B )
A决策 B信息交流 C反馈和评价 D社会需求
19.下列哪类组织重视年龄和资历,并提供稳定的、有保障的工作,这属于下列哪种文化。( D )
A棒球队文化 B堡垒文化 C学院文化 D俱乐部文化
20.主张通过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强调员工各负其责,服从指挥。这种表现属于( D )。
A家族文化 B使命文化 C创业文化 D官僚文化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区别。 参考要点:
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非正式群体:即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以个人之间的好感、喜爱或共同兴趣为基础而构成的群体。 2.群体决策要遵循哪些原则? 参考要点:
(1)知识结构上的互补
(2)性格、气质和决策风格上的互补 (3)年龄、性别、所处阶层的合理分布 (4)群体决策的人数
3.影响群体之间的行为与工作成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参考要点:
目标、不确定性、可替代性、工作任务关系、资源共享性和彼此看法等,是影响群体之间的行为好公共成果的主要因素。
4.激励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要点:
(1)激励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 (2)激励是提高人员素质的有力杠杆
(3)激励是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 5.组织文化功能是什么? 参考要点:
(1)影响成员意识和规范成员行为 (2)增强组织凝聚力
(3)调节组织内部社会关系
(4)组织文化同时还具有外部功能: (5)组织意识知道组织与环境互动 (6)组织文化特这个有助于树立组织形象 (7)特定的组织文化特征有助于适应环境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目标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参考要点:
目标管理的基本理论:
(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管理学》指出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他包括五大功能,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10 of 11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open.com.cn 而目标管理包含于控制功能。
(2)强调“自我控制”。任何员工都喜欢被看作被“领导”而不是一台永不停止的机器,目标管理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3)经理权力下放。经理不是一位体育教练,而是一位实干家。经理权力下放,有利于为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舞台,而不是家长式的管理的氛围。现代文明时代任何人都主张推崇民主而拒绝独裁。 (4)效益优先。目标管理的目的就是体现效益。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 2. 分析个体行为绩效模型及其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 参考要点:
(1)身体因素
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的身体因素主要包括健康状况;感官完好程度;运动能力等。 (2)情绪和情感因素
情绪通常在有机体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人和其他动物多共有的。而情感大都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情感的性质通常与稳定的社会时间的内容方面密切相关。
(3)气质因素
气质是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它的特点一般是通过人们处理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显示出来的,并表现为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心理学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虽不影响活动的性质,但是可以影响活动的效率。人的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气质类型本身也没有好坏之分。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气质虽然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起决定作用,但是有一定的影响。 (4)性格因素
性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人与其他人之间不同的心理特征。狭义的性格指人对现实的稳定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既包括行为的方式,也包括实践方式的态度和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方式。性格是个性中最鲜明的表现,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5)思想因素
人的思想因素与这几个因素有关:理想和信念;道德水平;纪律观念;教养水平。 (6)价值观及价值体系因素
人的价值观包括三个核心的要素:信念、个人或社会的偏好、行为方式及存在的终极状态。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11 of 11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