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2022-11-18 来源:钮旅网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中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升

卷-(含答案)

期中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升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课内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和“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兴奋 B.振兴 C.高兴 D.兴盛

2.“村庄儿女各当家”中“儿女”的意思是( ) A.子女 B.指青年男女 C.哥哥和姐姐 D.儿子和女儿 3.“童孙未解供耕织”中“耕”和上句诗中的“_____”相对应,“织”和上句诗中的“________”相对应,通过所填的这两个词语,我们体会到农家人_____的特点。

A.勤劳能干 B.悠闲自在 C.艰苦朴素 D.勤俭节约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中的小孩儿太顽皮、太不懂事了。

C.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在初夏繁忙时节紧张劳作的气氛。 阅读。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 敲成玉磬( )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稚子:小孩子。②钲:古代行军时用的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③磬: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5.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6.解释词语

稚子(____________ ) 金盆(____________ ) 玻璃(____________)

7.“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8.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两句诗的意思。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一读下面这句诗,想象一下在你眼前浮现的画面,你从中体会到了哪些乐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0.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诗人_______,展示的是一幅_________晚归图,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11.“漪”字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

12.写景文字集中在_____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_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______。 13.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 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4.“欲饮琵琶”中的“欲”的意思是( ),“夜光杯”这里指( )。

15.“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句的意思是:_____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里的内容是 ( ) 这首描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斗场面 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 优美的大漠风景 17.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事情?( )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将赴战场,开怀痛饮。

18.古时描写战争的诗句很多,下列诗句不属于此类题材的是( )

A.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D.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将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练习。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古诗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21.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的意志和豪情。

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并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默写古诗。 23 24

..

前后

两两

句句

的的

意意

思思

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本诗作者是_______朝的著名爱国诗人________,他的字_________号_________。我们曾学过他的诗《示儿》:____________,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

26.本诗和《示儿》中的“王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在本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行诗展示了一幅滚滚黄河入海,气势磅礴;两岸高山巍峨,直耸入云,雄伟壮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行诗写出了南宋的老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表达了诗人对中原人民深受压迫的无限关怀、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当时朝廷的愤愤不满。 28.老百姓所期盼的“王师”干什么去了呢?

林升的____________给了我们回答: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_。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 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9.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涕泪:_________ ②却看:___________ ③漫:___________。

30.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本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2.此诗中表现的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

3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35.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突出写了一个“喜”字,表现了听闻捷报后欣喜、激动的感情。

B.“满”字描绘出了诗人喜极而泣的样子,情感真实、感人。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指春天,春天的景象是明丽的,正好与“喜”的心境相匹配

D.“下”说明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向”则表明从“洛阳”到“襄阳”走的是陆路。 参考答案:

1.C 2.B 3. 耘田 绩麻 A 4.B 【解析】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字音。

A. 兴奋(xīng) B. 振兴(xīng) C. 高兴(xìng) D. 兴盛(xīng)

2.“村庄儿女各当家”的意思是: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儿女”的意思是“青年男女”。

3.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全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较容易地解答此题。 4.B.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尾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 5.zhēng qìng 6. 指幼小、天真的孩子。 铜盆。 指古时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7.B 8.清晨,儿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带来的丝线穿起当钲。 9.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从中体会到孩子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解析】5.本题考查字音认读。对于古诗中不常用的字,一定要多读几遍注音,如果课文中没有标注,可以借助字典查找,认读要严谨,诵读古诗才不会读错字音。

6.本题考查字词解释。“稚子”在古诗后面的注释中可以找到答案。作为课本中的古诗,每个字词的意思都需要熟练掌握。尤其是古今异义、一字(词)多义的。

“金盆”不是指用黄金打造的盆,而是铜盆。

“玻璃”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透明的玻璃,而是一种水玉,玉石的一种。

7.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别。“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诗句的意思是: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作者将冰块敲出的声音比作玉磬的声音,把冰块摔落地上破碎的声音比作美誉摔碎的声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8.本题考查诗句翻译。先弄清每个字词的含义,再连起来,调整语序补充字眼,使句子变得通顺。 稚子:幼小的孩子。

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连起来,整理通顺则为: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

9.本题考查诗句理解。这道题要解决“浮现的画面”“体会的乐趣”两个方面,画面的描述要比诗句翻译更详细具体,在诗句意思理解正确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补充具体的时间、地点,可以描写一下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周围的环境,让画面更丰富和生动。 情感体会要代入自己的想象,感同身受,如果你是其中一个孩子,你会想什么,感觉怎么样。如此,就能体会到孩子兴致勃勃,聪慧又顽皮的形象,感受到他们心中的雀跃。

10. 雷震 牧童骑牛 11.水中的波纹 12. 一、二 池塘 山 落日 牧童的调皮可爱 13.A

【解析】10.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常识。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诗人雷震。通过“落日”“牧童归去横牛背”等词句,我们知道,此诗展示的是一幅“牧童骑牛”晚归图。 1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字词解释。

“山衔落日浸寒漪”的意思是,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漪”的意思是“水中的波纹”。

1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诗词鉴赏。

此诗一、二句写的是山村晚景,“池塘”“山”和 “落日”是诗中作者描写的主要景物。“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

1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断句。同学们想要做好此类题目,首先应该掌握诗句的意思。了解了诗句的意思,我们在做此类题目时,就十分容易了。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的意思是,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14. 将要 极精致的酒杯 15.自古以来踏上战场又有几个人能够生还呢? 16.A 17.B 18.C 【分析】14.本题考查字词的解释。

“欲饮琵琶马上催”的意思是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欲”的意思是将要。

“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意思是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夜光杯:玉石制成的酒杯,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15.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中重点字词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根据平日所积累的字词的意思及文学常识,结合诗句的语境进行作答。

“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句的意思是:自古以来踏上战场又有几个人能够生还呢?

“回”意思为:回来。 16.本题考查古诗的鉴赏。

这首描写战争的诗,不写激烈的战斗场面,而“葡萄美酒夜光杯”写将士们开怀痛饮,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选A。

17.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的理解。

该诗描写边塞将士们很难得的一次欢聚的酒宴,表现出激昂兴奋的情绪、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边地荒凉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的写照,具有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选B。 18.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与分析。

A“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出自南宋岳飞的《满江红》,意思是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是描写战争的诗句。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是描写战争的诗句。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不是描写战争的诗句。

D“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出自明代戚继光的《马上作》,意思是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带着兵器骑着战马在疆场上度过的。是描写战争的诗句。

19.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20.荒凉、严寒、空旷、阴沉 21.立誓破敌,决战决胜

【解析】19.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本句出自唐代王昌龄《从军行》。原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0.本题考查了对诗句的辨析。一、二两句是对整个西北边境广漠地域的典型概括,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

遥相对的军事要塞 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 边塞寂寞、冷落、肃杀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戌边生活的 孤寂、艰苦。

2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王昌龄诗中借用傅介子斩楼兰王典故,表明守边将士们立誓破敌的斗志和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以及他们的必胜信心。 2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3.长长的黄河向东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入云。 24.金人奴役下的北方人民,他们哭干了眼泪,望眼欲穿地盼望南宋军队早日解救他们,却一年又一年地白白等待。 25. 宋 陆游 务观 放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 家祭无忘告乃翁 26.宋朝的军队 27.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28. 《题临安邸》 西湖歌舞几时休 直把杭州作汴州 【解析】22.略 23.略 24.略 25.略 26.略 27.略 28.略

29. 眼泪 还看 随便 30.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31.表达了作者在四川听到平叛官军打了胜仗收复北地的喜悦 32.喜 33. 消息来得突然 听到胜利的消息喜极而泣,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 34. 疾速飞驰 迫不及待 归心似箭 35.D 【分析】译文: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

狂。日光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29.本题考查古诗字词解释。

①“初闻涕泪满衣裳”意思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涕泪”,指眼泪。

②“却看妻子愁何在”意思是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却看”,还看。

③“漫卷诗书喜欲狂”意思是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漫”,随便。

30.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意思是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表现出诗人一家的欣喜欲狂。

31.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诗歌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作者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十分喜悦,喜极而涕。抒发了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32.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故此诗中表现的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喜”。

33.本题考查对古诗关键字词的理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意思是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结合诗歌意思可知,“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

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 34.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意思是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词句中,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穿”字表现了作者及家人乘船从“巴峡”到“巫峡”,疾速飞驰的画面,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

35.本题考查对古诗诗句的理解。

D.有误。尾句中,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因此,“下”说明从“巫峡”到“襄阳”不是逆流而上,是顺流急驶。 故选D。 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