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的思考

2020-10-06 来源:钮旅网
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的思考

如何激励学生善读、乐读是一门学问。虽然目前的朗读教学还有很多困惑,但只要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勤于反思,定能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

一、当前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不注重朗读教学

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杜绝出现逐句讲解、繁琐分析的现象,应体现以读为主。不少教师没有处理好讲与读的关系,课堂教学偏重“讲”和“问”。教师的“讲”,是为了引导学生读书。讲得再好,学生没有体验,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舍得投入精力和时间,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反复仔细朗读,舍弃繁琐冗长的讲解和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

2.朗读方式单调,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

尽管低年级学生朗读时都会十分卖力,课堂上热闹非凡,但是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朗读方法只会使学生口干舌燥、昏昏欲睡。因此,教师必须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朗读的形式要多样,让学生读出真情实感。

3.评价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安排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二、提高朗读教学实效的措施 1.制定朗读教学目标,丰富朗读形式

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的朗读兴趣,适当地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朗读形式,通过声情并茂的、准确的范读,为学生的自读树立感性与直观的榜样。教师在示范朗读时, 要求学生边听边轻声跟读,然后指定学生个别读,再让其他学生找出朗读中的不当之处,进行交流。学生经过循环往复的“模仿—矫正—再模仿”的过程,不断培养其朗读能力。

(1)齐读。它是让全班学生一起朗读。这种读法能制造声势,还可以优带劣,培养朗读课文的节奏感。

(2)比赛读。它是运用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一种朗读形式。它能培养学生朗读的竞争意识,让其在比赛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并借此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朗读的水平。

(3)表演读。它是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特征,以及利用教材的特点,在朗读课文时适当地辅以动作或表演。采用此种形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能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朗读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情境,营造与课文相适的氛围,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确保时间充足,朗读的受训面要广。课堂上要尽量多给学生朗读的机会,保证广泛的参与面,不能为了个别学困生而忽视全体,也不能让尖子生一统天下。

2.结合学生实际,培养朗读情感

朗读是每个小学生必备的能力,是培养文字鉴赏能力及丰富学生情感的有效途径。它能够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并能够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抽象的符号渲染出丰富的感情色彩。

理解课文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阅读教学一般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进行。因此,阅读教学的第一个层次是通过自由式朗读,整体感知。教师对背景材料、主题思想进行简要介绍后,要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

教师在讲读时,要抓住重点,启发学生进行理解性朗读。要求学生能读准语气,读好重音,把握语速与语调。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朗读技巧的指导。

最后,要回归整体,品味朗读。通过自由式朗读和教师的讲读,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要真正达到口诵心惟,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整体性朗读,如齐读、分角色读等。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鉴赏力。

3.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要分三个层次,即正确朗读、读得流利、有感

情朗读。具体要求是:吐字清晰、发音正确、注意语调和速度。语文《课程标准》还进一步指出:“在朗读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不同朗读水平的学生,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朗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要具有指导性。低年级学生朗读技巧需要教师逐步指导,朗读水平有待逐步提高。教师进行朗读教学时,切忌不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只有及时采用有针对性的语言进行评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2)评价要掌握好尺度。教师要摆正心态,既不要期望过高,求全责备,也不要漠视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一味地称赞学生,而是要针对学生的朗读能力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此外,由于学生个体条件的限制,或技巧运用熟练的程度不同,朗读时会出现学生之间朗读水平的差异。教师在评价学生朗读时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肯定。

(3)评价要具有赏识和激励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句表扬的话能让他们开心上半天。因此,教师要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来肯定与激励学生,不时地对他们给予适当的鼓励。激励性的语言能使他们感受到被赏识的快乐,从而产生自信、获得动力。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进步,每个学生都会成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