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调研报告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社会困难群体救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肥西县以省民生工程和市515敬老工程为契机,大力推进全县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农村敬老院建设初具规模,实现了乡镇全覆盖,极大地改善了全县农村五保老人的生活居住条件。
一、现状
截止2103年6月,肥西县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共9730人,其中分散供养6685人,集中供养3045人,集中供养率为31%。全县现有农村敬老院32所,可入住床位5321张,现实际入住五保老人3045人,入住率平均为57%。32所敬老院共有管理人员256人,男性176人,医护人员25人;0岁以上的管理服务人员213人,占管理人员83%;高中以上文化14人,初中以下文化242人;大多数敬老院院长由村退下来的老同志担任,其余人员均是聘用临时人员。20xx年肥西县的集中供养标准为5040元/年人;敬老院水电费、办公经费、院民常规治疗费用,按照年人均600元标准,服务人员工资按月每人600元标准,县、乡财政按1:1配套,纳入财政预算;集中五保供养对象全部免费参加新农合,从 20xx年7月1日 起享受五保对象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住院可享受126元/天护理保险。
二、具体做法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供养对象生活质量逐步提高。近年来,肥西县以省民生工程
和合肥市“515”敬老工程建设为契机,按照“全国领先,全省一流,地方特色”的规划建设原则,高起点实施、高要求推进的理念,大力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投入资金近1亿元,新建了18所200张以上床位敬老院,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五保供养对象生活标准逐年提高,在院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供养标准5040元/年,达到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供养对象看病纳入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大部分院内设立医疗室,做到小病不出院,实现病有所医;积极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生活氛围,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为”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各敬老院制定《考勤制度》《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膳食管理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院民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各个管理和服务岗位的工作职责,力求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做到有章可循、依章办事;规范五保对象的入院条件和入院程序,建立健全五保供养对象个人资料档案;推行院务自治活动,实现了院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不断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大力推广江夏五保供养中心敬老院管理服务新模式,减少行管人员增加服务人员,打造特护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文体活动,做到入院老人满意、老人亲属满意、人民群众满意、各级领导满意,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全县32所敬老院统一安装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掌握敬老院动态。全面开展农村敬老院综合管理“流动红旗”评比活动。从院务建设、医疗保障、文体活动等10个方面进行评比,实行奖惩制度,提高敬老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积极开展院办经济 增强敬老院活力。坚持勤俭办院、长远发展的思路,因地制宜开展多种院办经济活动。每个敬老院都有一园菜、一栏猪、一群鸡、一塘鱼,做到蔬菜、肉、禽、蛋基本自给,保证院收入70%用于院内五保老人的生活。并据五保老人的意愿实行分类分地种植,充分发挥专长,提高种植效益,引导五保老人在劳动中创造收益,在劳动中寻求快乐,在劳动中充实生活,不断增强敬老院活力。
三、存在的问题
敬老院入住率偏低,制约了集中供养率的提高。目前,全县敬老院床位数5321张,现实际入住五保老人3045人,入住率平均为57%,大量床位闲置,制约了集中供养率的提高,截止20xx年六月低集中供养率仅为31%,距省市要求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仍有较大差距。
敬老院管理和服务人员老化,管理服务水平低。全县32所敬老院院长大部分是从村干的位置上退下来担任的,其中任职院长、副院长、书记、副书记共78人,部分敬老院成了村干的养老院,且大都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年龄偏大,既当管理员,又当服务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服务水平低,已严重影响敬老院的发展。
民政基层力量有待于加强。乡镇民政办是敬老院管理的具体实施者。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的机构设置发生了很大变化,撤销了乡镇民政办,大部分并入了社会事务办,从实质上看不但没有得到应有加强,反而受到削弱,大部分乡镇只有一名民政助理员,乡镇民政助理员往往身兼数职,疲于应付差事,工作效率不高,客观上降低了服务质量。部分民政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结构偏低、对民政业务新技能掌握不到位,成为制约乡镇民政队伍建设的一个瓶颈。
四、对策与建议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入住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少数乡镇党委政府在认识上有差距,重视程度不够,责任意识不强,对农村敬老院宣传力度不够。二是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全县大部分敬老院实行的“安置型”、“养老型”用人体制,把部分退下来的村干安排到敬老院任职,这部分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学习,
3 / 5
缺乏敬老院管理的专业知识,致使敬老院发展后劲不足,服务水平不高。三是由于一些五保老人,脾气古怪,难以合群,观念陈旧,恋家恋土,还有一些五保户认为敬老院人生地不熟、不自由,不愿入住敬老院。各乡镇要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把敬老院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列入党委、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中去,明确分工,层层落实,保证把政策落实到最基层。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一步加大对敬老院宣传力度,要加强对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的沟通引导,通过组织他们参观新敬老院、与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交流等办法,让他们亲身感受敬老院条件的优越,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破除恋旧的思想障碍,切实做到五保对象能“进得来、留得住、养得好”,从而提高我县敬老院入住率和集中供养率。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虽然肥西县每所敬老院均制定建立了民主管理、财务管理、院务公开、卫生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经营等制度,但制度不配套、具体落实不够等问题明显存在。各乡镇要建立健全敬老院各项管理制度,并不断优化和创新,汲取将县敬老院管理先进经验,建立完善民主监督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院务公开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让院民广泛参与院务管理。要选拔任用有爱心、乐于奉献、热爱敬老事业的人担任院长,按照10:1配齐服务人员,公开聘用甘于吃苦、全心全意为五保对象服务的管理、服务人员,加大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力度,提高敬老院的服务水平。为敬老院院长和其他工作人员办理养老、医疗等劳动社会保险,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提高他们以院为家、持之以恒工作的积极性。
强化基层民政队伍建设。基层民政部门直接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排忧解难,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载体,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的矛盾日渐凸现,制约着我县基层民政事业的发展,强化基层民政队伍建设迫在眉睫。针对我县基层每支队伍的现状,一是要健全机构设置,各乡镇要统一设置民政办公室。二是要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年富力强的同志充实到基层民政队伍中来。三是充实和加强基层民政队伍力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每个乡镇配备2-4名民政公益服务
岗位人员作为民政协理员从事基层民政服务工作。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