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家庭提升练习部编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课外阅读。
自护其短
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2]于南方。席上啖菱[3],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
[1]北人:北方人。 [2]仕:做官。
[3]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1]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2]。” 注释:
[1]比:连续,接连。 [2]贾:同“价”。
[1]我们可以从《自护其短》中获得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价十倍》中的“伯乐效应”使你联想到了什么生活现象?你是怎样看待今天的这种社会现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冕(miǎn)传(节选)
王冕者,诸暨(jì)人也。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lǒnɡ)上,窃①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②默记。暮归,忘其牛。或③牵牛来责蹊(xī)田,父怒,挞(tà)④之。已而复如初。
1 / 7
(注释)①窃:偷偷地。②辄:就。③或:有人,有的人。④挞:用鞭子打。 [1](理解句子)读一读,给句子选择正确的翻译。 (1)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________) A.王冕进入学堂偷窃,听到学生们在读书。 B.王冕偷偷地进入学堂,听学生们读书。 (2)或牵牛来责蹊田。(________)
A.有人牵着牛来责骂王冕家的牛践踏田地,踩坏了庄稼。 B.或者牵着牛来践踏田里的庄稼。
[2](梳理内容)文中写了哪个事例来说明王冕爱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个性表达)结合短文,试着说说王冕能成为大文学家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积累)王冕读书的故事让你想到了哪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理解。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①方磨铁杵②,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③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①媪(ǎo):年老的妇人。②杵(chǔ):棒槌。③卒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去( ) 方( ) 欲( ) 还( )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指代的意思。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理解。
借 衣
雨中借人衣着之出,道泞失足,跌损一臂,衣亦少污。从者掖①公起,为之摩②痛。公止之曰:“汝第取水来涤吾衣,臂坏无与尔事。”从者曰:“身之不恤③,而念一衣乎?”公曰:“臂是我家物,何人身我索讨。” [注释]①掖:扶 ②摩:抚摸 ③恤:爱惜 1.解释下列加粗字或词。
(1)失足( ) (2)第( ) (3)涤(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从者掖公起,为之摩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之不恤,而念一衣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臂是我家物,何人身我索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7
3.你赞同借衣人的做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1]“嫦娥奔月”中的“奔”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A.紧赶,赶忙或赶急事;B.奔走,急跑。)这个读音还能组成词语________。它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可以组成词语________。 [2]给下列下划线的字注音。
羿________请不死之药 蟾蜍________ [3]嫦娥是怎样飞上月亮的?(请引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为什么说嫦娥飞上月亮变成了丑陋的蟾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远古人借助神话寄托自己的幻想,在《嫦娥奔月》中,人们的幻想是什么?实现了吗?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还积累了哪些带“月”字的成语,请写在下面。(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默窃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王冕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窃入学舍______________ (2)父怒挞之________________ (3)夜潜出________________ (4)闻而异之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用过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评价一下王冕,说说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囊萤夜读
3 / 7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孙敬悬梁
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注释)①夕:晚上。②及至:到了。③屋梁:房梁。④儒:有学问的读书人。
[1]用组词法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好学(_____) 晨夕不休(_____) 悬屋梁(_____)
[2]两篇文章相比,相同点是车胤和孙敬都是__________的人,他们在学习中都遇到了困难。但他们遇到的困难不同,车胤遇到的困难是____________,孙敬遇到的困难是____________,采取的方法也不一样,车胤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孙敬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除第一空外,均引用原文作答)
[3]有同学说:“现在科技发达了,生活好了,囊萤夜读、孙敬悬梁这类的故事不会发生了再讲这类故事不合时宜”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天地。
画荻教子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或:_________________ 惟读书是务。 务: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理解。
莫扎特“解套”
大作曲家莫扎特还是海顿的学生时,曾和老师打过一次赌。 莫扎特说,他能写出一段曲子,老师准弹不了。
世界上竟会有这种怪事?在音乐殿堂奋斗了多年且早已功成名就的海 顿岂能轻易相信。见老师疑惑不解的样子,莫扎特竟真的伏案疾书起来,很快便将一段曲谱交给了老师。海顿未及细看便满不在乎地坐在钢琴前弹奏起来。仅一会儿的工夫,海顿就弹不下去了,于是他惊呼起来:“这是什么呀?我两手分别弹响钢琴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位置呢?”
接下来海顿以他那精湛的技巧又试弹了几次,还是不成,最后无可奈何地说:“真是活见鬼了,看样子任何人也弹奏不了这样的曲子。
4 / 7
显然,海顿这里讲的“任何人”其中也包括莫扎特。莫非莫扎特也钻进了自己设计的“套子”中?且慢,让我们沉住气,仔细看看莫扎特是如何“解套”的吧——
只见莫扎特接过乐谱,微笑着坐在琴凳上,胸有成竹地弹奏起来。海顿也屏住呼吸,留神观看他的学生究竟会怎样去弹奏那个需要“第三只手”才能弹出来的音符。
令老师大为惊喜的是,当遇到那个特别的音符时,莫扎特不慌不忙地向前弯下身子,用鼻子点弹而就。
海顿禁不住对自己的高徒赞叹不已。
莫扎特的这一轶闻饶有趣味.尽管在公开演奏场合他从未表演过用鼻子去弹钢琴,但这次打赌所表现出来的变通思维,在他的不朽作品中处处闪光。
“世界上没有不能弹奏的曲子。”这应当是创新学推崇的一条座右铭。变不可能为可能,这也是创造型人才应具备的一种潜质。是的,从创新学的角度讲,没有不能实现的事情。
[1]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屏______ ( ) ______ ( ) 曾______ ( ) ______ (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钻进( ) 表演( ) 变通( )
疑惑的( ) 精湛的( ) 不朽的( ) [3]摘抄文中的成语,并用其中的一个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位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创新学推崇的一条座右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1]用“√”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取之满握 “之”的意思是(_____)(A.代词,指手 B.代词,指果)
(2)母曰“曰”的意思是(_____)(A.说,告诉 B.日子) (3)汝勿贪多 “汝”的意思是(_____)(A.你 B.女孩) [2]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文中的小孩愚蠢无知,软弱爱哭。 B.做人不能太贪婪,要学会取舍。 C.小孩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D.我们做事要善于动脑筋。
1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阮裕焚车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
5 / 7
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注释] ①阮(ruǎn)光禄:即阮裕,他曾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人们称他为阮光禄。②剡(shàn):地名,在今浙江嵊州。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阮后闻之:___________ 遂焚之: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借者无不皆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欲借而不敢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2. 文言文练习。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识: 至: 息: 感:
[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找出来,用“ ”画出来。
[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启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试着举个例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读下面的文言文,答题。
徐孺子年九岁,尝①月下戏②,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③?”徐曰:“不然。譬如④人眼中有瞳子⑤,无此,必不明。”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①[尝]曾经。②[戏]玩耍,嬉戏。③[邪]疑问词,相当于“啊”。④[譬如]好比,就好像。⑤[瞳子]瞳孔。 [1]照样子,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徐孺子年九岁。(年纪)
尝月下戏。(______) 人眼中有瞳子。(______) [2]借助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
6 / 7
①徐孺子认为月亮很干净,所以明亮。 ②徐孺子是举瞳孔的例子来反驳对方。
14. 课内阅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本文主要学习古人___________的精神。
[3]再写出两个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_________ _________。
15. 阅读天地。
晋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灯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 [1]解释加点的字。
性敏好学:_____ 家贫: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本文与“囊萤夜读”的故事,将这两个故事概括为一个成语:_________。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