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城西小学 周 伟
我执教了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该课旨在用实验证明“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其重量和体积,在水中的沉浮不变”的规律。从教学内容上来讲,确实细化了实验探究的方式,做了深入的挖掘,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实验的难易程度来讲,难度适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按要求顺利完成。但通过教学才发现,其中隐含几个陷阱,随时会干扰实验探究的准确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此提出与大家商榷。
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是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础。把握实验的准确性,必须保证材料在实验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还要有代表性和普遍性,能充分体现实验的意图。如课文第一次实验中选择的七样物品就非常有目的:小石块、泡沫块是最常见的,学生很容易辨别;回形针、蜡烛是有难度的,而且代表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在判断上会有一些难度;带盖的空瓶是为了说明空心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浮;萝卜、橡皮是为后面的深入探究做铺垫的。
但检验发现“萝卜”这种材料出现了问题。在教材中是把萝卜当作浮在水中的物体,但在课前检查中却发现是沉的,并且上过该课的老师也反应有几个萝卜真是沉的,直接影响到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教学时段上看,收获萝卜的季节已过,很难就地找到萝卜,必须到市场购买,准备起来也不方便。。当然,还有许多更合适的材料,只要是符合当地当时的情况,都可以利用。
课文中设计的两次分组探究,都要求先预测再操作,因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预见性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但事实上,很多时候这样的预测都是流于形式。老师一股脑儿为学生提供所需的材料,学生急于要了解实验结果,忙着做实验,根本不会进行预测,更不会将预测结果记录下来做一些思考。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马马虎虎。
1
这时教师就要分析实验的层次,抓住关键的环节,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使得学生必须按照要求顺序来进行。我给两次分组探究设计了两张记录单,并且陆续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材料,但并不是每次的材料都全给,而是留下关键的那部分。第一次测试各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我先给了各种材料,等预测完成经我检查同意后才提供水槽和水,学生领到水马上开始检验物体的沉浮,并对比预测的准确性。第二次要改变物体在水中重量和体积,课文设计用小刀将萝卜和橡皮逐步切小测试其沉浮。学生虽然有了水,但因为没有小刀,仍然无法进行实验。同样在等预测完成经我检查同意后才提供小刀。进过这样的处理,不仅使实验进行有条不紊,老师更容易控制课堂的进程,同时切切实实提高了实验的效果,将“预测——验证”环节扎扎实实推进。学生学得深入,老师教得轻松。
在探究“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其重量和体积,它的沉浮没有变化”的实验中,要求学生将物体多次切分测试其沉浮变化,可能会出现一个反常现象: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如果将物体切分过细,会使原来沉的物体浮在水面上。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物体沉浮规律的认识,在不引入“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的前提下,要避免这种尴尬局面的出现在演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时,保证操作的规范性,在学生开始分组探究时再提醒应该将物体放在水的什么位置,同时注意检查各组的实验结果,如有异常就及时指导。实际上,检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就是要求将物体浸入水中,只是很多学生包括老师都是直接将物体放在水面,由于习惯而产生了一个不规范的操作。规范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可以避免影响课堂的大麻烦。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