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文化与设计艺术的碰撞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元素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其中,祭祀文化作为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本文主要通过对祭祀文化中的冥币图案的演变分析,探析出冥币图案存在的价值及冥币图案在设计中的地位,并对冥币图案及其文化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标签:祭祀文化;冥币;图案;设计艺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人们对逝者的追悼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封建社会的殉葬制度到后来的化骨成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间和不断的阶级斗争与思想斗争。祭祀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到今天生活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环境问题、人文研究、历史问题等等。而冥币作为祭祀文化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也经受着新的审美和考验,当冥币的发展遇到艺术,它所代表的意义和所表达的情怀亦有所不同。那么它的艺术性和人文性经历着怎么的过程,它又将何去何从呢?
一、中国祭祀文化中的冥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长河中,祭祀文化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化形式之一。从我国历史所记载的内容上看,《山海经》《尚书》《诗经》等有相关记载,可见人类所拥有的一万两千年前的文明就是从祭祀文化开始的。
中国祭祀文化当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便是冥币。冥币在大多数人口中又称纸钱,也叫阴钱、寓钱、拟钱,简而言之,就是逝者所用的钱财之物,在中国旧时期,祭祀时用于礼鬼神和葬礼,以及扫墓时供给逝者享用的钱币。过去是以一种由黄或白纸剪成铜钱的形状存在的,并将在祭祀时抛撒于逝者墓地以及所经过的道路或野外,这一现象在民间大多被称为撒钱、烧纸等,其还有做“买路钱”之意。无论是从它的历史背景还是它一直存在的历史性原因来看,都有着其特点及特殊的意义,这一意义主要体现在不断演变的图形纹案中,并且一直被演变,一直被创新。
二、冥币图案演变
从最初冥币形态的出现到现在冥币的多样性,经历的这几千年的演变,都在不断地以不同形式向世人展示它的独特魅力。
(一)早期冥币形式
冥币,其最早的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然而在原始社会丧葬制度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仰韶文化中出现石珠、骨珠、穿孔蚌、牙饰、角饰、指环、石坠等,此时的随葬品还不能完全称之为冥币,这与当时实行的物物交换有密切联系,因此,在还未出现货币流通的前提下,是不存在冥币之说的。
直到夏商周时期出现以贝类作为货币产生,也就出现了当时较早期的冥币,例如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提到的“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背。”其中的贝,就是以前的天然海贝壳,并且这种贝币被大量地用于殉葬。
(二)冥币图案的发展
1.汉代冥币图案
到了汉代,冥币作为殉葬之物,从根本上改变了它存在的形式。其中之一便是陶制冥币,其主要工艺,会涂有寓意黄金质地的黄粉以及涂有白粉寓意白银的货币,纹饰图案上少数沿袭了楚国冥币的素面外,大多数已经开始有了涡纹、方纹、龙纹、乳丁纹、古文和几何纹。还有仿制西汉时期楚爰金的“泥金版”,其版面平整,正面戳印文字图案,现所见到的有:“呈”“呈爰”“两”“金”“黄金”“吴國茜都”“右尉之印”“半两千田”“赐上金称于呈”等。图案上的常有菱形纹、方格纹、百乳纹等。
2.唐宋金质冥币图案
金质冥币最早发现于唐宋与明代以前,数量极少,多为行用铜钱,直到明代的中后期才被大量使用,这个时期除了使用铜质的,金质的也逐渐被人们所使用,此类冥币大多有个共同的特点,即“天圆地方”的圆形方孔钱币。除了这一特点外,明代的金质冥币在图案设计方面也独具时代特点。
明时期的冥币在当时大多被称为瘞钱,图形图案上则被分为年号类、祈祷类、吉语类、无钱文类等特点。吉语类的金质冥币,其最早出土于靖王刘胜的墓葬“五谷成”钱,也是吉语冥币的开端,到了明代,有了更多吉语类冥币的出现,例如“天下太平”“长富命贵”“太平吉利”等钱样文案,以此来传达人们对后代寄予的祝福与期望。
这一时期的奢侈丧葬,其实是受当初较为发达的经济所影响,中国人以孝为先的理念与当时实行的“厚葬”有密切的联系,因而也就有了金质冥币的出现,使得中国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那一时期受到“非议”。然而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这一时期必然会被新的发展所代替。
3.唐代纸质冥币发展
其实早在魏晋南北朝之后,随着硬质冥币的发展逐渐接近尾声,纸质的冥币便开始出现,然而纸币的广泛存在也是直到唐代才被广泛运用,足以见得以实质性钱币出现的冥币在当时也已成为别树一帜的遗留了。
纸质冥币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祭祀文化中冥币的认识。纸钱的出现是民俗的积累与淘汰的一个过程,而这种结果的产生却也是存在可演变性
质的,就像明代中后期再次出现的金质冥币,这一特立独行的出现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莫大的关系。
4.现代纸质冥币设计
到了现代,冥币在存在方式上大致可归为两方面:一是整体图案式样是高仿制真实的流通纸币,例如高仿制的人民币、美元等数值夸张的冥币,还有一些地方仍然选择用明黄纸折成的金元宝作为祭祀的冥币;在另一方面,冥币的方式也由原来单纯的仿制到后来的多方向演变。不过,无论是看它哪个方面的演变,单从图案方面来说却是可统一分析的。
纵观近代的冥币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共通点:基本都是纸质冥币;其设计大多直接取自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发布银行无所质疑都印有“冥府”“天地银行”“中国冥民银行”等专属另一个世界的专有银行。从这一角度分析出近代纸质冥币的表现式样是单一的。
纸质冥币的数值大多以比较大的数值来表现,如由冥国银行“发行”的“一拾元”、中国冥民银行“发行”的“一千”“两千元”“壹佰萬”,有的甚至到了“一仟亿”(如图1、图2),这些在现实生活当中是不存在的,这与人们对于逝者的思念可能在某一程度上是相关的,同时也看出人们逝者为大的观念。
另一方面纸质冥币的色彩运用方面,目前市场上出现较多的特点是鲜艳,色彩明度以及纯度都比较高,以红、黄为主。从一些图案符号上来看,有一些是直接采用真实纸币的纹样符号,其主体图案有的是工农劳动场景,最主要的则是被大多人熟知的写有“阎王”“玉皇”的头戴朝冠的皇帝,其大小也比真实纸币要宽大,不过材质都很一般,甚至可以说粗糙。
三、现代冥币的新形式
现代纸质冥币的革新还不仅以如此形式出现,最近比较流行的,就是新发行的“信用卡”“支票”“千足纯金”等冥币形式。这种特殊的信用卡主要以金、银两大色为主,材质选用的大多是卡纸一类材质较硬的,图案上印“VISA”或“万事达卡”等代表性标记,在制作工艺上也相当精确。还有一种是供先人任意书写的支票,即代替大量“现金”的不便性,既可以随意书写金额,亦可以让逝者在另外一个世界也能随意开支票,享受独特的生活。随着“苹果热潮”的兴起,现代冥币的潮流也随之跟进,“IPHONE手机”也应运而生,另外,汽车模型、别墅模型等等形式都频繁出现。这些不得不让人惊叹时代发展对民俗传统文化的颠覆与革新是有多么大的影響。这些由纸质冥币直接被升华的物质,让人不得不感叹人们的想象力。
其实冥币的发展可能会因环境制约而发展成另一种表现形式,比如系丝带、送花、纪念文章等,甚至还出现了网络祭祀。这些形式虽然不同,但所表现出来的对逝者的思念、祈福等情结是一样的。
四、结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冥币的图案转变过程中也不断被革新和改写。连它的形式都在逐渐被其他不同的方式所取代。但是不管它用何种方式、何种图案或面目展世在世人面前,人们对逝者的尊崇、哀思等情怀是不变的。但是有一些封建迷信,比如烧真钱的新闻报道、请“大神”的负面新闻等,也在提醒着人们,要时刻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关于祭祀文化中,通过敬献花圈或烧纸钱等形式来缅怀对已逝亲人的“寄思”,这虽然是一种人文情怀,但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继承,去发扬。
参考文献
[1] 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汤可可.祭祀文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