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前教育 名词解释

2021-11-17 来源:钮旅网


名词解释

1开端计划:美国自1965年起按照国会通过的一项法律开始实施的,该计划以联邦政府及州政府,为主投入资金,又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家庭条件不佳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

2质的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研究方法。

3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及所面临的不同的发展任务。

4发育:是指个体出生到成熟所经历的一系列有序的发展变化程,主要指儿童生理的发展,包括脑儿的发育、生理的发育等。

5社区学前教育:指在我国以学前儿童及其家庭为对象的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优生、优育、优教活动,目的在于尽可能使社区所有的学前儿童都获得良好的教育与发展。

6注意转移:是根据观察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中去。

7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心理特征的总和。

8幼儿园课程:是指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意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包括幼儿园进行的一切活动。

9手眼协调: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动作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

10敏感期:指幼儿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和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1想象: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2危机期:指发展的某些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的现象。

13游戏:主动、自愿、愉快、假象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最有效地活动。

14学前教育学: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科学。

15幼儿体育: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展规律,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16“幼态延续”:社会生物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大意是指动物的后代出生后受其父母的“监护”和养育,直至其独立谋生或自食其力这样一个成长过程。人类的幼太延续指在某些方面,个体成熟后仍然保持幼体性状的现象。

17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应。

18性别角色: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

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和。

19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狭义的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0人的发展:个体从出生到成人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

21恩物:褔禄贝尔的创制的一套教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认识自然、扩大自然和发展能力,这套恩物的基本形状是圆体、立方体和圆柱体。

22表象: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再现的形象。

23中期目标: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要求。

24结构游戏: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

25毕生发展:所有人类成员从受精卵开始,逐渐发育成熟直到死亡的生命全程中,与年龄有关系的那些变化。

26同伴关系:年龄或年龄相近的幼儿,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相互协作的关系。

27直观形象法: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来获得表象和和直接经验的方法。

28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29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30公共产物: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31记忆广度:在单位时间内所记住材料的最大数量。

32心理断乳期:13、14岁至16、17岁的少年期,在这个阶段,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对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而惊慌失措,有些心理学家就把少年期称为“心理断乳期”。

33家长开放日: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之一,幼儿园可定期邀请家长来园参观,参加园参观,参加园内的活动,能够增进家长对幼儿教育工作的感性认识,了解教育内容,掌握教育方法。

34分离焦虑:婴幼儿与母亲或照顾他的熟人分离时,面对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的紧张不安的情绪。

35保育员:托幼园所、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他保育机构中,辅导教师负责婴幼儿保健、养育和协助教师对婴幼儿进行教育的人员。

36表演游戏:儿童按照故事、童话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

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表演。

37兴趣诱导法: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通过各种机会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使孩子的个性得到生动活泼发展的方法。

38角色游戏: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的反应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

39转折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出现的心理发展在短时间内急剧变化的情况。

40艺友制:学生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老师,边干边学,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

41年龄特征: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心身发展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的特点。

42教学做合一: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做” 是核心,主张在做上交,在做上学。

43最近发展区:指幼儿在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44学前教育:对胎儿至进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它的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幼儿。

45儿童的发展: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映活动不断地

得到改造并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

46情商:情绪智力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感和情绪,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47混龄教育:指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的幼儿编排在一个班级,让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身处同一环境中共同学习和生活。

48现代儿童观:现代人们对幼儿的认识。儿童与成人是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49亲社会行为: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50榜样示范法: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己和别人的好思想、好语言、好行为,形象生动地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

51家庭辅导站:设立于乡或村,由该地区的幼儿教师或幼教专职干部负责向本地区的幼儿家长普及保育与教育儿童的知识,并解答幼儿家长咨询,指导幼儿家长改善家庭教育。

52有规则的游戏: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又叫教学游戏。

53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通过个人的努力集体的培养,其教学品质和教育素养逐渐成熟的过程。

54托儿所:3岁前儿童的集体保教机构,实行“以保为主,保教并重”的方针,负有教养3岁前幼儿及为其父母参加工作提供方便的双重任务。

55关键期: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56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7幼小衔接:幼儿园大班进入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58幼儿常规: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规则,具体包括幼儿园对于幼儿什么时候应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遵守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活动要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59幼儿园环境: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既包括幼儿园内部的小环境,也包括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60保育:幼教机构中教养员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从事的卫生保健和安全防护工作。

61错觉: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事实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

62遗传: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审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

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63生态系统观:由布朗芬伦纳提出的,他指出有这样一个结构,它能够对儿童在多元素情境下受到得影响系统性的排列,并且有助于考察这些影响与个体之间的互相作用。

64依恋:婴儿寻找并企图保持与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家庭里其它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

65个体社会化: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

66自我意识: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

67行动研究: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是研究成功为实际工作者所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和改变社会行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68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69“白板说”:经验主义认识理论观点,由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他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如同一块白板,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

70个案研究法: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

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以揭示儿童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7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是对直接的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冷热等具体形象和感觉的记忆。

72园长负责制:幼儿园在上级的宏观领导下,由园长全面负责幼儿园的教养工作管理和行政工作管理,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非行政组织进行监督的完整的领导体制。

73学前全纳教育:让有残疾的儿童在限制最小的环境里和正常儿童一起生活偶、游戏、学习的教育模式。

74幼儿园活动:儿童在幼儿园中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包括幼儿生活活动、保育活动、教育活动、幼儿一日活动和幼儿的游戏活动。

75家长学校:对家庭里承担抚养教育幼儿责任的父母和其他长者进行系统教育和训练的学校。幼儿园举办家长学校,聘请儿童保健专家、幼儿教育专家,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传授保育、教育幼儿方面的知识技能。

76惩罚:一种对幼儿不良行为一种否定性的评价,从而使其改正不良行为或习惯的及其负面的强化法。惩罚以不伤害儿童身体和人格为原则。

77整个教学法:陈鹤琴提倡的,即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教儿童去学。

78直观形象法: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教化手段,组织儿童展开观察、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79家长参与: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活动,协助教师的工作,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达到家庭与幼儿园的互相配合和协调一致。

80幼儿园生活活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除教学、游戏活动以外的一切日常活动。生活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来园、离园、进餐、睡眠、盥洗、散步、自由活动等。

81青枝骨折:儿童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由于儿童的骨骼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包裹骨质的骨膜又比成年厚,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骨头没有完全折断,仅为骨质劈裂,折而不断。

82《母育学校》:夸美纽斯所著,世界上《母育学校》:夸美纽斯所著,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了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夸美纽斯认为学前教育应该在家庭中进行,家庭就是母育学校,母亲就是母育学校的教师。

83幼儿期健忘:心理学上把幼年时的记忆不能永久出现的现象叫做“幼儿期健忘”,与儿童脑的发育有关。儿童大脑各区域的成熟不是同时完成的,先发育的脑区域在3岁左右承当记忆的任务,但随着脑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晚成熟的脑结构控制了先成熟的脑区域,从而妨碍了原先所学习的东西,使人回忆不起来更早发生的事情,表现出幼儿期健忘。

84和谐发展全面培养原则:要在保证每个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的基础上,使其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幼儿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幼儿,同时还要做到因材施教。

85蒙台梭利的自由原则:蒙台梭利认为,建立合乎科学的儿童教育,就是让儿童获得自由,让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表现

86发展适宜性: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幼儿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适合其个别差异的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包括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

87启蒙性原则:指幼儿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幼儿教育的实质是启蒙教育。

88一日生活的总体功能:指保教结合、日常生活与教育活动相结合,处处渗透教育,在各个环节注意幼儿身体的养护,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89独立自主性原则:培养幼儿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让儿童了解和认识独立自主性。

90活动性原则:要求幼儿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的过程,以活动促进有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91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自然地生活中,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92儿童观: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态度和看法。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93沟通:人际之间信息的给予和接受。沟通是一种相互性的活动,需要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对方的观点、行为。沟通能力使幼儿教师的能力要求之一。

94发现学习: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95幼儿常规:幼儿的行为常规。教师按照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96观察法:教育教学法直观形象法之一,运用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方法,符合儿童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97故事法:幼儿园教学方法之一,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幼儿园运用故事这种手段向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被称为故事法。

98讨论法:儿童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问题、认识不清的问题、互相关系中解决矛盾的问题,有错误看法的问题等,发表意见,共同讨论商议,互相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

99角色扮演法: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指导,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的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

100创造性游戏:学前儿童主动地、创造性地反应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学前儿童特有的游戏,它包含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

101自主性游戏:幼儿自己想出来、自己发起的游戏。这种游戏比较符合游戏的特点,体现游戏本质,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102亲子游戏:父母与子女之间或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的游戏行为,它是以孩子为主体、父母为主导、家庭为单位而进行的。这是种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儿童游戏按照交往对象来分,可为亲子游戏、实物游戏、伙伴游戏这三种。

103过渡期:幼小衔接的特定阶段。在幼儿园与小学这两个前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既保留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又拥有下一阶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

104幼儿教育小学化:指幼小衔接中的一种误区。提前用小学的教育方式对待幼儿。表现在:一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拼音、书写汉字,幼儿不能或不甚理解,学习中只能较多使用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的方法,体会不到学习乐趣;二是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小学化,如教学长时间用语言方式教学。

105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联,包括视、听、嗅、味、肤、动与平衡等。

106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应。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反映刺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107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能动的状态,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

108定向性注意:婴儿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应,主要是由外物的特点引起的,又是无

意注意的最初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占据的地位日益缩小,但不消失。

109选择性注意:指儿童偏向于一类刺激注意得多,而在同样的情况下对另一种刺激物注意的少的现象。

110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识支配的、主动的注意。

111注意的选择:指对环境中各种刺激作出选择性的反应,使儿童在一定时刻选择主要的或符合需要的对象,并做出清晰的反应,它的发展依赖于生理的成熟与后天的学习、训练,个人的知识经验及兴趣、情绪有关。

112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指人在较短的时间性片段中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它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有一定的生理制约性,还取决与对象的特点以及注意者本人的知识经验。

113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保续的时间,它是注意的一种重要品质,使幼儿游戏、学习活动等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及幼儿自身的状态都有关系。

114注意的分配:指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即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注意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同时从事两种以上的活动。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中至少有一种是非常熟练的,甚至达到自动化程度。

115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恢复三个环节,其中恢复又分再认和再现两种形式。

116延迟模仿:当刺激物出现后,不立即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出现模仿行动。儿童的延迟模仿和表象的发展有关。

117意义记忆:指根据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逻辑关系的理解,运用一定的记忆策略进行记忆,因此又称理解记忆或逻辑记忆。

11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的揭示遗忘规律的图像表示法。内容: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的很快,以后逐渐缓慢。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119思维: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地反映,基本特点就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120语言: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每个民族都有共同的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121言语: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和自己言语的过程。通过言语活动互相交往、交流思想。儿童言语发展,首先表现在掌握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能够越来越完善地运用语言和别人交往。

122内部语言: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幼儿内部言语的产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质变。

123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婴儿最早出现的是眼的动作和嘴的动作。上肢动作发展早与下肢动作。儿童先学会抬头,然后能俯撑、

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行走,也就是从离头部最近的部位开始发展。这种趋势也表现在一些动作本身的发展上。

124远近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也就是靠近中央部分(头和躯干)动作先发展,然后才发展边缘部分(臂、手、腿)的动作。

125大小规律:动作可以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儿童的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粗大的动作是指活动幅度较大的动作,也是大肌肉群的动作,包括抬头、翻身、坐、爬、走、跑、跳、踢、平衡等。大肌肉动作常常伴随强有力的大肌肉伸缩、全身运动神经的活动以及肌肉活动的能力消耗。精细动作是指小肌肉动作。

126无有规律: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只配。幼儿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服从无的规律。

127个性: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129需要:指人脑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它在心理上通常被体验为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又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需求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130兴趣:指人积极地接近、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兴趣的特点:指向性、情绪性、动力性。

131社会性发展: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132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狭义的亲子关系式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133社会性: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人们为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

134挫折:造成攻击性行为的主要直接的原因之一,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135幼儿园课程: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意的学生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136打击乐演奏活动:以身体大肌肉动作参与为主,运用一定的节奏和音色,同过打击乐操作来表现音乐的一种活动

137发音紧缩:婴儿1周岁以后出现的现象,在前语言阶段能发出的有的或没有的语音都不能发出,无意的连续音节大大减少,往往用动作和手势示意,独处时也停止了自发发音活动,出现一个短暂的相对沉默时期。

138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

选择课题,决定学习内容、方法和技能,并提供想要 的材料,以达到教育目标的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

139口吃:儿童语言障碍中常见的现象,它表现为正常的言语节律受阻,不自觉地重复某些字音或字句,发音延长或停顿,伴有跺脚、摇头、挤眼、歪嘴等动作才能费力地将字讲出。

140幼儿园课程内容:指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

141幼儿美育: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142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3-6岁幼儿掌握母语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是把3-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的听说训练和教育主要的研究对象,对3-6岁儿童加强口语听说训练。

名词解释

1..幼儿园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是实现幼儿教育目的的手段。

2.普遍性目标: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3.行为目标:取向是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

4.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而不是同质性。

5.课程实施:是把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6.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7.相互适应取向:是指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课程计划与班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8.课程创生取向:指的是把课程看成是教师和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而课程计划只是选择的工具而已。

9.幼儿园课程评价:就是一种以幼儿园为评价对象的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收集相关信息,对幼儿园的课程价值、适宜性、效益作出判断的过程。

10.忠实取向: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11.相互适应取向: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与班级、小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12课程创生取向:指的是把课程看成是教师和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

施本质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而课程计划只是选择的工具而已

13.幼儿园课程内容:是指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和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

14.逻辑组织法:是指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及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

15.心理组织法:是根据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以适应学习者需要的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

16.纵向组织法:指的是按照课程组织的某些原则,以先后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的方法。

17.横向组织法:指的是按广义概念组织课程内容,即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已有的经验连为一体的方法

18.游戏操作:是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活动,进行操作学习。

19.参观: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组织幼儿到园外,如自然界、生产现场、社会生活场所等去学习的活动。

20.谈话、讨论:是教师和幼儿双方围绕一个问题或主体,自由地发表自己想法、意见,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相互交流的过程。

21.讲解、讲述:是运用口头语言向幼儿说明、解释事物或事情

22.实物:是最能让幼儿有真实感受的教具,对幼儿的发展来说,这是最有价值的与环境互动的媒体。

23.形成性评价:也称过程评价。它是在课程系统运作、发展过程中收集课程各个要素的相关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和判断,以此改进和调整课程方案,使在运作中的课程更为完善的一种评价方式。

24.终结性评价:也称总结性评价、结果评价。它是对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实际效果进行验证的评价方式。

25.定性评价:是评价者用语言文字作为收集、分析评价资料和呈现评价结果的主要工具的评价方式

26.定量评价:是评价者收集被评价对象的数量性的实政信息,用数量化指标来显示评价结果的评价方式。

27.内部评价:又称自我评价,是指由幼儿园内部或教师本人对照课程评价标准,对园内或教师自己的课程实施状况与效果作出分析和判断的一种评价方式。

28.外部评价:又称他人评价,是由有关人士或专门人员组成评价小组,对幼儿园课程的整体实施状况作出判断的一种评价方式。

29.整体评价:即对全国、某一地区或某个幼儿园的课程运行状况进行整体评估。

30.局部评价:即对全国、某一地区幼儿园课程的某一方面或某幼儿园内部课程的某个方面进行评估。

31.单纯评价:即对更为具体、微观的课程要素的某个方面进行的评估。

32.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33.言语: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也是人们说出的话和听到的话,又叫”话语”

34.广义的学前语言教育:把0-6岁学前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0-6岁儿童应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

35.前语言阶段:一般把儿童从出生到能够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这一时期(0-1岁)划为前语言阶段

36.语言发生阶段:从儿童开始进入正式的学说话阶段,到讲出第一批有真正意义的概括性的词的时期(2-3)划为语言发生阶段

37.2-3是儿童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38.发音紧缩现象:一周岁以后,儿童出现发音紧缩现象,在前语言阶段能发出的有的或没有的语音都不能发出,无意义的连续音节大大减少,往往用动作和手势示意,独处时也停止了自发发音活动,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相对沉默时期。

“词语爆炸现象”

40.3-6岁语音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儿童语音逐渐定型

41.儿童文学作品:指那些与0-6岁儿童的心里发展水平及其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包括寓言、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诗、谜语诗、绕口令、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

41.谈话:是帮助学前儿童学习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活动。

42.有计划的谈话活动:这是教师制定一定的计划和教育活动方案,依据事先确定的话题,有目的的组织儿童进行的活动。

43.叙事性讲述:即用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

44.描述性讲述: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物体以及劲舞的性质、特征具体描述出来。

45.说明性讲述: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特征、用途等解说清楚的讲述形式。

46.议论性讲述:议论性讲述通过摆观点、讲事实来说明自己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对于培养儿童的语言逻辑水平,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有效益。

47.听说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教育活动,它是用游戏的方式组织儿童进行的语言教育活动,含有较多的规则游戏的成分,能够较好的吸引儿童参与到语言学习的教育活动去,并在积极愉快的活动中完成语言学习任务。

48客观公正性原则:是指实施语言教育评价时,必须采取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能凭主观臆断或参杂个人的情感因素,妄加评论或指责。

49.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技术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的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5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5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取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的实现程度,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52.发现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主动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发现知识的智慧好和完成任务的胜利感。

53.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按计划安排专门的时间组织幼儿参加的活动

54.预定性的科学教育活动:也称正规性的科学教育活动,它是指教师根据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课题,决定学习内容、方法和技能,并提供相应的材料,以达到教育目标的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

55.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面向全体幼儿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

56.学前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有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养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57. 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即主体对自己和自己心里的认识。是儿童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

58. 依恋是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59.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与其他孩子间的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61.性别行为:是指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长辈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

62.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63.移情是一种能力。是指体验到与他人相同的情感,以及从他人角度看待世界和自身行为的能力。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内在的原因

64.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是指伤害他人或东西的行为,如打人、咬人、故意损坏东西(不是出于好奇)、向他人挑衅、引起事端等。

65.幼儿的自我教育活动包括自我认识活动、自我体验活动和自我控制活动。自我认识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知与评价,主要包括个体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是自己对自己怀有一种情绪体验。自我控制是自己对自身言语和行动的控制和制约。

66.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67.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68.广义的体育:指现代体育,它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活动,旨在增强人的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根据人们所从事体育活动的具体目的不同,现代体育通常包括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以及学校体育。

69.狭义的体育:指学校系统的体育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按照年轻一代生长发育的特点与基本规律,以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70.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活动:是指培养幼儿科学的认识、使用、养护和锻炼身体器官以及生活卫生、进餐、睡眠、盥洗等基本生活能力的教育活动。

71.缺铁会患缺铁性贫血,却维生素D、钙、磷会引起佝偻病或骨骼畸形;而营养过剩或失去平衡也会引起疾病,如肥胖症、夜盲症。

72.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活动:就是帮助幼儿建立合理的饮食环境,督促幼儿自觉

形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73.焦虑:个体在预感潜在的危险或不幸时,会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和紧张的身体症状,这就是一种焦虑状态。

74:恐惧:恐惧是对当前的危险或危及生命的事件的一种即刻的警觉反应。

75.口吃:是儿童语言障碍中常见的现象,它表现为正常的言语节律受阻,不自觉的重复某些字音或字句,发音延长或停顿,伴有跺脚、摇头、挤眼、歪嘴等动作才能费力的将字讲出。

76.幼儿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77.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着眼于美术本身,即以美术为本位,以教育为手段对学前儿童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以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

78.教育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着眼于教育,即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

79.行为目标:是指在设计和实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时,以行为方式呈现美术活动的目标。

80.过程目标:过程取向的目标关注的不是预先设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提出的相应目标。

81.表现目标:表现目标关注的是儿童在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形式,而不是预期的结果。它鼓励儿童运用已有的技能,拓展并探索他的观念和情感。

82.绘画活动:绘画是儿童运用色彩、线条和构图,在一个平面上创造出直接可感的,具有一定形状、体积、空间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即是他们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反映,又是其对事物的审美感受和评价。

83.手工活动:是靠是手的技能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成型的一种造型活动。

84.美术欣赏活动:儿童的美术欣赏是指儿童通过对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美好事物的认识和欣赏,从中受到艺术的感染,并丰富艺术联想,来提高对艺术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

85.物体画:是儿童在观察的基础上表现出物体的形状、色彩、结构、特征的绘画表现形式。

86.情节画:情节画是儿童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把与之相关的物体形象恰当地安排在画面上的画面表现形式。

87.图案装饰画:图案装饰画是利用各种花纹、色彩,在各种纸形(如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和各种不同生活用品的纸型上有规律的进行装饰的绘画表现形式。

88.泥工:泥工是运用泥进行的塑造活动,即以粘土、橡皮泥、面团等为材料,用搓、团、压、捏、拉等手法来塑造形体的一种表现形式。

89.纸工:纸工是以不同性质的纸为主要材料,运用折、剪、撕、贴等各种技能进行造型的活动。

90.学科课程:只是通过论理组织的法而获得的一种课程类型。它强调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结构组织课程内容。

91.活动课程:只是通过心理组织法而获得的一种课程类型。它强调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来组织课程内容。

92.核心课程:这类课程围绕社会问题来组织内容,目的在于通过课程使幼儿获得完整的生活经验增强幼儿对生活的适应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