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力\"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同学们知道\"力\"字词语有多少呢? 力量、力气、能力、„„ 理解力、战斗力„„ “给力”
力不从心、力所能及、身体力行、身强力壮、力争上游、四肢无力„„在同学们说出的这么多\"力\"中,力的含义各不相同。在物理学中,\"力\"又是什么呢 ? 二、新课教学 1 、 力的定义
活动一:①请同学们用力拉弹簧、弯钢尺、压气球,感受力的出现。 ②把磁铁和一个铁块分别放在小车上,靠近,观察现象。
结合刚才的感受和实验,再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力出现的场景,以及课本上的图12.4-2,完成右上表。
师引导学生举出的事例,尽量效果各不相同。 师生分析上表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分析强调: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力的出现最少的有两个物体,这两个物体分别叫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且是同时存在的。
力作用时物体一定必须接触吗?不一定。 2、力的作用效果
活动二:小组讨论,上面的事例中力产生的效果分别是什么?分组回答
手 人 脚 头 手 磁铁 拉 推 踢 顶 扑 吸引 弹簧 车 球 球 球 磁铁 1
总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要特别说明运动状态中的两方面:运动速度,运动方向。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根据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看到力的效果在改变时,有时却不一样,如脚踢球后,球速有时是不一样的。 引导学生说出力是有大小的。 3、 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 活动三:体会力的大小。手托物理课本的力大约是3牛。
补充例子: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 4、力的三要素
活动四: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来推凳子:①用同样大小的力在凳子中间,向不同方向推凳子②用不同的力向同一方向推凳子③用同样的力,向同样的方向,分别在凳子上方和下方推凳子。三次产生的效果一样吗?
师生分析:可见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这就是力的三要素。 5、力的示意图
师:可见要想把一个力完整的表示出来,就要把力的三要素都要显示出来。请大家阅读课本看怎样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的。
试试看:在右图中画出用10N的力水平向右拉小车,若还有一个6N的力水平向左拉,怎样画?小组讨论。(选一个同学黑板展示) 师生根据学生所画的情况进行纠正强调。 画力的示意图方法:
1.确定受力物体; 2.在受力物体上找好作用点; 3.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4.标出力的大小和单位。 线段的长短 ---------------------------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6、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我们为XX同学鼓掌鼓励! 大家鼓掌时两只手感觉怎样?两只手都感到疼,为什么呢? 师生讨论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讲解:这一对力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是同时产生的。 三、小结知识要点
本节课大家学会了什么呢?谁来总结一下呢?学生总结。
师依据板书再次提高总结:物理来源于生活,同样生活也离不开物理,大家用我们本节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下面的生活现象吧!相信大家一定行。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