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做有灵魂的教育.——短docx

2023-02-24 来源:钮旅网


做有灵魂的教育

——浅谈如何让一年级孩子“入轨”

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说——

“一年级的孩子就应该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才能养成好的习惯。”

“一年级的班主任一开始就得把孩子镇住,不然以后还了得!”

“现在一年级的孩子,在家里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学校里再不厉害点儿哪能行!”

…………

是呀,一年级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来自不同的教育环境,他们是不怕虎的初生牛犊,随时都想挣脱纪律的缰绳去“撒野”。可是,当我们用简单粗暴的办法束缚住他们手脚的同时,是不是也会把他们的思维和心灵禁锢住呢?孩子会不会从此变得唯唯诺诺、人云亦云,甚或变得胆小自闭,从而没有了自己的的思想和灵魂,只是一味的接受,一味的被教育呢?

德国的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灵魂的教育,而不是知识的一种堆积。”如今,教育行业并不缺少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也不缺少教育思想和教育著作,更不缺少教授与辅导,唯独缺少“灵魂”。所谓灵魂,就是生命对生命的尊重,人格与人格的平等,情感与情感的共鸣,此爱与彼爱的交融,智慧对智慧的点燃,文化对文化的润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其经典著作《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

是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老师要教育好学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信心、宽容,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

因此,面对这些等待雕琢的璞玉,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充分了解他们,认识他们,尊重他们, 用一名近似母亲的情怀悉心呵护,用如水的教育精心雕琢。

一、 用细节养成习惯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有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高手之间的竞争都是细节的竞争。要想培养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将简单粗暴的要求呵斥就能奏效的,在进行常规的教育引导之余还需要老师在细节上下功夫,促成孩子良好的听课习惯。

首先,老师要学会用眼睛跟孩子说话。

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孩子,在幼儿园自由散漫惯了,很多孩子对上课铃声很有些置若罔闻的味道。铃声响后,孩子们往往还沉浸在自己的活动中:聊天 、回头 、玩东西 ……无所不有。此时,老师不宜急着走上讲台开讲。在孩子们还没有完全安静下来就开讲,是对孩子坏习惯的纵容,他们的动静会随着老师的开讲渐渐增大。老师可以在教室门口站定,用严肃的眼神扫视教室,这时眼尖的孩子会随着老师扫视的目光安静下来坐好, 他身边的孩子会跟着效仿,其他孩子们也会次第变得安静起来。如果还有个别孩子仍未发觉,老师也不用恼火,可以表扬他的同位、前后位,警醒他坐好。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方法既节省了老师自己的力气,还培养了孩子善于发现、捕捉信息,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约束的能力。这样的眼神提示催生了孩子自身的生命意识,他们会慢慢由“他律”变为“自律”,从

而养成良好的上课作息习惯。

其次,鼓励孩子用眼睛“听”课

一个班里总有部分孩子比较好动,但好动正是孩子的天性。 一堂课40分钟,既要孩子保持端正的坐姿、又要他们认真听课,对好动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堂课最有效的教学时间是15~20分钟。所以教师的备课要特别仔细,一堂课的重点在什么时候讲、教师讲课的风趣程度如何,往往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作为老师,我们要鼓励班里的孩子用眼睛“听”课。 要求学生“老师说话,你看着老师;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看黑板;有同学回答,看同学。我自己在讲课时,也不时地与学生们“对上一眼”。当孩子听得认真专注时,这一眼中就会饱含赞许;当孩子乱动走神时,这眼神中便满是提醒敦促。对方说话时,看着对方不仅是一种尊重对方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哪位同学没有专心听讲,教师可以一目了然;如果有几位学生表现出心不在焉,可能是自己说得有点“难”了,偏离了儿童化的语言轨道。如果一部分同学对教师的提问不感兴趣,则可能是教案进度太慢了或自己对某个问题阐述得过于啰嗦了 ……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案,包括说话的语速、案例的风趣程度等等。

最后,老师要把课堂设计紧密精彩,科学合理,不给孩子走神的机会。

活泼好动、注意力没有持久性是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对刚入学的孩子, 要让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课,独立思考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有时候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孩子不听指挥就大声训斥 ,此时孩子们会像惊弓之鸟般呆呆静坐。然而训斥结束,三分钟热度之后孩子们往往会重蹈覆辙,嘈杂声渐起。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需要老师在备课时就要做个有心人、慧心人, 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

方法, 把教学过程设计连贯、紧凑,环环相扣, 让每一个环节都能吸引孩子的眼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自发地紧紧围绕着课堂教学内容展开活动,不给孩子“走神”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不自觉地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而这样的习惯是孩子自觉自愿的,与威逼利诱压制下形成的听讲习惯来得更有效。

二、 用智慧启迪智慧

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的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

1、 巧用教育机智矫正德行

教育机智指那种能使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随机应变的细心技能。教育情境是不断变化的,因为学生在变,教师在变,气氛在变,时间在变。换言之,教师不断面临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来自外部也可能来自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可能是好奇却远离目的的提问,也可能是非善意的挑剔,或是中断教育活动的纪律事件等。总之,这些挑战造成的干扰往往会形成尴尬局面,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能用一两句话,一两个动作或活动排解开,就会变不利为有利,取得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正是这种在普通事件当中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和将看似不重要的事情转换成有教育意义的事情的能力,才能使教育机智得以实现。教育机智发自偶然,储之久远。它不仅表现了教师的教育态度和能力,更反映了教师的人格修养。良好的教育机智对学生的人品、思想方法都有较大影响,有的会留下终身印象。

老师犯“眼病”了

语文课上,坐在窗口的王小飞随手将一张小纸片从窗口扔下,我恰好瞥见了这一举动。于是我停止讲课,迅速地用手捂住右眼,面露难色地说:“不好,老师犯眼病了,像是有纸片落入我的眼睛。”

学生们纷纷表示让他们看看,我点点头,示意请王小飞看看。她仔细地看了看,关切地说:“老师,眼睛里没有什么东西。”“真的?你没有看见有一张纸片正从窗口飘下,落在我眼里?”

“哦……咳!……”王小飞绯红着脸。

“我的眼病,只有你才能治了!”

“我知道了。”她迅速地跑了出去。

学生们大多睁大了惊奇的双眼,不知我俩葫芦里卖什么药。王小飞的同桌似乎明白了。我请他说明了原因。话音刚落,王小飞气喘吁吁地跑来,“老师我把纸片找回来了,眼睛不痛了吧?我以后再也不会让您犯眼病了。”

“谢谢!我相信你,也相信在座的同学也不会让老师犯眼病的。我们爱护校园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不掺半点杂物!”

教室里掌声响起来,大家似乎都明白了许多,我又开始了讲课。

2、 恩威并施催发学生正能量

“恩威”本来是一对矛盾,要正确处理就需要找到最佳的切合点,什么时候需要“恩”

(鼓励与表扬),什么时候需要“威”(惩罚与批评),这需要因人、因事、因环境的特性而定。对于创造性教育来讲,鼓励与表扬就更适合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养成,可是对于道德品行的教育,仅仅用鼓励和表扬就有失偏颇,必要的时候还得动用惩罚与批评。从人的一生而言,挫折和失意占据着绝大多数,如果教育者都违心地去表扬和鼓励,那么学生对挫折和创伤的修复,就有可能是表面完好而内部腐烂,一旦遭遇到批评与挫折,就会寻死腻活万念俱灰,这样一来,民族的脊梁还存在么?基础教育是发现“灵魂”,引导 “灵魂”,展现“灵魂”,扶持“灵魂”成长的工程。这个工程如果仅仅使用诱导、关怀、激励与帮助,而缺乏面对困难、挫折、障碍的克服和超越的过程, 的个体,还能正确走向属于自己“灵魂” 独特发展趋势的成长之路么?还能面对未来昂首阔步么?这样的人心理能健康吗?一个不能坚定走自己“灵魂” 独特发展趋势的成长之路的人,一个不能经受丝毫挫折与失败的人,纵使他有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是无益于家庭和社会的废品。

班里最顽皮的孩子当属张博康了。

入学第二天,见他课堂上挥臂伸拳,课下窜上蹿下。 听说,数学老师问他想成为好孩子还是笨蛋时,他竟应声而答想成为笨蛋。这样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没想到,丰厚的家庭经济条件竟在无形中使他的人生价值取向远远地偏离了正确的轨道,甚至于是背道而驰了。因此,一有机会我就跟他聊天, 聊他最喜欢做的事情, 聊他进入这个班之前的生活。他父母有一个旋皮厂,厂里几百号工人都是外地来打工的。张博康平时在厂里跟员工们的孩子一起玩时,自由惯了,称霸惯了,想打谁就打谁,想怎么欺负别人就怎么欺负别人,员工们也大有“寄人篱下,不好计较”的难言之隐。这些大人们看起来不甚要紧的打闹助长了张博康欺凌别人的恶习,让他变得嚣张、跋扈、狂野。

在开学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张博康一直没有让我省心。每天每天,我都要为他的顽皮买单,不断的处理他跟同学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摩擦。

为了消耗他的体力,用责任约束他的行为,我让他当了生活委员,每天负责分发牛奶,他乐意极了,天天及时又能干。

他身上的劲仿佛永远也使不完!

他对学习的兴趣却是微乎其微。

怎么办呢?

…… ……

一天下午大课间,看到他仍然不知劳累的东跑西窜,我毅然决定让他拖地——他平时是最喜欢拖地的。

“张博康,拖地去。”

他一蹦三尺高的拿起拖把就干了起来。

“老师,我拖完了!”

“恩……”我佯装看了看地面道,“不行,还不干净,再拖一遍。”

他欣然接受了。

“老师,又拖完了!”

我思忖了一会儿,说:“恩,还有点儿不干净,再拖一遍吧。”

“老师,都干净了。”听起来他的兴头已经有所下降。我用手摸了摸地面,然后说:“看,用手一摸还有土。要一直拖,拖到用手摸都没有样为止。”听到这里,他竟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看到他落泪的样子,我没有马上松口,继续说道:“拖去吧。”迟疑了一会儿,他仿佛若有所悟似的说:“老师,我不想拖地了,我要写作业。”呵,看到我的妙计就要奏效,我便说道:“干活很辛苦吧?还是学习好,学习就没有这么累。好好学习还能变得更聪明。不好好学习就得天天干活。你打算好好学习了?”他点了点头,说道:“老师,我以后好好学习,学完习再干活好不好?”哈,劳逸结合,最理想的状态,我当然同意!

孩子永远是孩子,无论他多顽劣,用心,就有收获。

三、 用心灵滋养心灵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

每个刚上小学的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灵世界和思维结构。面对这些千差万别的孩子,想要找到一把叩开他们心灵的钥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做个教育的有心人,随时随地用心体察,慢慢寻找叩开他们心灵的钥匙,让每个孩子的心灵透亮、灵动。

1、 用微笑做名片,给孩子一片灿烂的艳阳天

培养阳光大气,乐观向上的小学生是我们做教育的基本原则。刚从幼儿园走进小学的孩子,对小学生活既怀有一种憧憬和向往,也有一些恐惧和不安。这个时期是他们人生中的又一个心理断乳期。他们由备受幼儿园阿姨呵护的学前生活步入正规的小学生活,作息时间和学习强度都有了巨大的改变,很多学生都会由刚入学的新奇慢慢变得恐惧和不安。而老师的微笑就是荣华孩子心中惧怕 和不安的坚冰的最好的融化剂,在老师的微笑里孩子们的心房会收获不一样的温暖和馨香,从而让他们小小的心里充满阳光,充满快乐,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怀揣美好的愿景一路前行。

2、捧着一颗爱心,给学生的心灵奠基

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想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师要有爱心,爱心就是必须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的过失能理智分析,正确引导,适当给予宽容和谅解;对学生群体中出现的问题不偏不袒,公正无私地处理;当学生遇到挫折打击时,能亲如父母,及时给予解决;当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时,能与学生进行心灵换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做到与学生心灵的相互沟通,这样学生对教师才会产生依恋感、信任感、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才会相信老师的每一句话,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以爱育爱,以心育心”,学生的心灵基调才能是饱含爱意的。

3、 常怀一颗童心,与孩子的心灵共歌唱

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的老师》中提到:教育,需要我们常常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所谓“理解儿童”,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理解,而是以儿童的心去理解儿童的心。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时常保持一颗童心,以儿童的眼光看待儿童,只有这样,你的

教育教学才会令儿童接受。老师要时时保持一颗童心,以童心唤醒童心,以童心教育童心。

首先,老师要游戏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方式。 有益的玩就是学,有趣的学就是玩。 学校里一切与学生相关的活动都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让教育中的行为都成为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