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提高设备验收效率,保障设备订购、验收、使用等环节顺畅,保证所有生产设备(设施)的运行满足加工产品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购机械设备或经过大修、改装的机电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鉴定和试运转,以测定机械设备的各项技术性能和工作性能。
第三条
设备的验收标准
设备调试和验收应当按技术协议要求,并遵循《设备检验通则》标准规范进行验收。
设备验收的流程
设备调试验收的流程就验收过程而言,设备验收可以分为两个环节:
1、在制造厂(维修厂)的预验收
预验收主要由采购人员及其他部门相关人员。其目的是为了检查、验证机床能否满足用户的加工工艺、加工质量及生产率,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资料、备件。对设备的安装、出厂精度检测、调试、加工产品试件精度检测等全过程进行监督,为设备的终验收提供准确的技术依据。其主要工作包括:
(1)检验机床主要零部件是否按合同要求制造;
(2)各机床参数是否达到合同要求;
(3)检验机床几何精度及位置精度是否合格;
(4)机床各动作是否正确;
(5)对试件进行加工,检查是否达到精度要求;
(6)设备几何精度的检测;
(7)设备几何精度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直线运动的平行度、垂直度;回转运动的轴向及径向跳动;主轴与工作台的位置精度等。
( 8 ) 设备定位精度的检测
机床定位精度是数控机床各坐标轴在数控装置控制下达到的运动位置精度。机床的定位精度取决于系统和机械传动误差的大小,能够从加工零件达到的精度反映出来。
机床定位精度检测主要内容如下:
1)直线运动的定位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
2)回转运动的定位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
3)直线运动反向误差;
4)回转运动反向误差(失动量);
5)原点复归精度;
6)做好《预验收记录》,包括精度检验及要求改进之处,并由生产厂家签字。
2、
在设备入厂后的验收
设备入厂安装后,由设备采购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设备使用部门共同到场,根据机床采购(维修)技术协议和合同、(新购设备)出厂合格证上规定的验收标准及用户实际能提供的检测手段,测定机床合格证上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作为该机床的原始资料存入技术档案中,作为今后维修时的技术指标依据。
调试验收应该包括的内容如下:
(1)开箱验收
设备开箱后由经营管理部、制造工程部设备科、分厂人员、档案人员在场,并由档案人员填写《开箱验收单》进行资料归档。应该归档的开箱检验资料包括:
1)装箱单、出厂合格证;
2)出厂精度检验报告;
3)随机中文操作手册、维修手册、说明书、机电图纸资料、易损件明细、供应商计算机资料及设备系统软件等技术文件,技术资料均要求有电子档文件。
4)设备开箱验收单;
5) 设备生产商应将设备的机、电系数,整机寿命年限,易损件寿命周期提供至设备使用方,以便于日后的管理、维修、保养、易损件的储备;
(2)外观质量
主要检查装配是否正确,是否有缺件漏装,润滑部位是否涂油或注油,螺纹连接是否紧固,设备是否有设备润滑图表标牌等。
(3)附件和工具的检验
(4)参数的检验
(5)机床的工作实验(机床的空负荷和有负荷实验)一般由经营管理部、制造工程部设备科、分厂人员、安技部门在场,主要是试验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包括机械设备的起动性能、动力性能、制动性能、操作性能和安全性能等,是否达到正常使用的技术要求。主要是采用机床切削精度的检测;主要是按工艺要求进行调试验收,并填写《设备调试报告单》。
(6)机床综合性能的检验
机床综合性能主要包括主轴系统性能,进给系统性能,自动换刀系统、电气装置、安全装置、润滑装置、气液装置及各附属装置等性能 。
(7)新设备由设备制造厂对分厂操作者、分厂措施、设备部门做相应的培训工作。
(8) 调试完成后,需连续开动并试加工3-6个月,各项加工和技术指标符合技术协议、出厂标准和使用要求。经营管理部组织设备的终验收工作;设备使用部门、制造工程部及质保部共同确认。如有问题,由经营管理部门与厂家联系解决。大修设备由联系大修人员与维修单位联系解决。确认正常使用后,经营管理部将设备采购合同、设备厂家开据的发票按财务部门的要求上报财务部门报账,按合同履行设备货款的支付。并将《设备调试报告单》、《固定资产设备验收单》一并归档。
(9)验收结束,设备正常运转后,根据使用情况,组织采购相应的备用零配件。
五.设备验收后:由制造工程部建立固定资产编号张贴固定资产编号牌;纳入固定资产;移交使用单位正常使用和维护;并由制造工程部设备管理科及使用部门进行日常维护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