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高校美术教育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作用

2020-10-11 来源:钮旅网
第33卷第4期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 ̄of HuBei TV University Vo1.33,No.4 2013年4月 April.2013.1l6~116 试论高校美术教育对本土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创新作用 赵(新乡学院潇 新乡453000) 艺术学院,河南[内容提要] 中国高校和现行教育体制不仅要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研究和整合上做出贡献,更要在非物质 文化的创新方面发挥积极的教育功能,本文就针对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 产创新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审美趣味;创新;思维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13)04.0116—0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的必要。陛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发展趋向,深深受到本国的政治 经济、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影响。传统的民族艺术及传统手工 艺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随着消费人群、社会思维、当代艺 术思想的改变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境界。 现代社会的审美倾向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民族艺术渐渐 在现实生活中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在l工业文明的激烈冲击 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突围”,凸显自身价值,摆脱标 本化的存在,成为现代艺术中的“活”的部分,是我们急待 解决的问题。 1.当代国人审美趣味的转变 当前的大众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随着现代技术 的Ej益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变换,大众文化的形式还将不 断衍生。周宪在《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中指出,中国当代 城市生活呈现出明显的消费社会特征,强调视觉快感,专注 于感性愉快和形象刺激,这就是的视觉文化成为当代中国文 化的主流。传播手段与接受方式的特殊性,导致了全新的审 美欣赏方式。保持一定距离的静观,在想象中进行情感体验, 这是传统审美欣赏方式的根本特征和价值。而大众文化的发 展却为人类的感觉世界拉开了闸门。几乎所有的在现代科技 基础上产生的艺术形式,如影视、广告、MTV,都具有取 消审美距离,体现现场感和运动感,追求感官刺激和视听愉 悦的特征。 一、尊重规律,又与时俱进。 二、高校美术教育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作用 1.高校美术教育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方面的优 势 由于大众文化形式的多样化,导致了大众文化审美欣赏 方式的全新化。我国的审美群体,特别是关乎到国家发展的 青年一代的审美需求与审美趣味也同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集中体现在现代性和丰富性上,传统的民族艺术所呈现出的 欣赏方式的相对单一化,形式的少量化在当前的背景下就面 临了困境。审美趣味发生明显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既关系 到民族艺术的生存,又关系到其发展。因此,具有强烈地域 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这种背景下获得良性的、不失主动 性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故步自封不可取,只求外在表现形 式的花样变化也无关根本,都是不可能实现持续的发展和增 值。 (1)思维意识敏锐 高等院校本身是知识分子和文化精英的聚集之地,是文 化的传承和传播者。高校美术教育在这其中,有共性又有其 独特性,美术教育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方面有着得天 独厚的优势,从事美术工作的教师队伍或者学生都有着多年 的美术学习与实践的经历,造就了他们对于大众文化、大众 审美偏好以及大众的消费心理等方面有着超越一般专业的 意识敏锐。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高校都能重视整合本土 文化艺术资源,把为本土文化建设服务作为自己办学的定位 之一,比如我省的郑州轻工业学院就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心,并且结合专业发展的需要完成了一大批对于民俗艺术 的收集和保护工作。 (2)学术理论研究深入 高等学校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上显示出很 强的实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进行传承和创新,不仅仅是进 行一般的整理考察等基础工作,而是要对被保护对象做全面 深入的研究,探究其特性、传承价值和规律等。高校美术教 育在此基础上要更加深入,使艺术学生把握其精神内核,继 而借此进行新的,相适于当代人审美趣味的创造,即做到民 族性、地域性与现代性完美融合,又形成有创新、高品格的 艺术样式。只有这样才可能使之不断焕发生机。 (3)宣传优势 由于高校美术教育的学科方面的优势,可以使得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展示、宣传、交流等活动能更加生 动的开展起来。通过这些交流平台,更好的教育提高全民族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高校美术教育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的若干方 面 2.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的现实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和活态性的特点,可以说是 种生命的存在,有其自身的细胞、动态、能量和控制系统, 只有在特定的系统完整的地域空间和文化环境内才能有效 传承和保护。但是,社会生产和生活内容发生了变化,来自 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民间艺术受到城市文明的挤压,乡民 生活被城市同化,乡民意识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都足 以让源自乡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重大的打击。具有强烈 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这种背景下获得良性的、不失 主动性的发展足至关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应是 简单的沿袭,在其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性的发展,做到既 一在新时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创 新。比如题材方面,由于社会风俗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传统题材在今天已经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创新上,题材的可变性最大,其发展的空间也是最广阔的。 同时,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材料、 传统技艺等方面都有变革创新的可能,当然这些也必须要通 过对传统的技艺进行记载和整理,并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充分 收集吸收后,以此基础上来创造新的技艺,运用新的材料。 高校美术师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与师傅传授的技艺相结合,对传统的工艺作品进行这些方面 的尝试,使作品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需 求等,增强市场竞争力,进而带动经济发展。 (下接P118页) [收稿日期]2Ol3.02—28 l18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第4期 化:学员可以就某个问题单独探讨,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完 成。作业内容可以就加油站的防火措施和规范作比较,做出 火灾隐患检查记录;也可以模拟填写参观单位的防火检查意 见书,与其他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或就检查出来的重点问题 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可行性较强的防火措施;或者绘出加油 站的现场平面图、装置工艺图,制定本单位的火灾应急预案 等。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更有利于学员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虽然当前各学校尚未建立比较成熟的实践教学的考核 办法,对实践教学的要求也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但 笔者认为通过完成多种形式的作业,再加上现场的提问、就 某几个防火技术、灭火方法、应急救援预案等问题的答辩等 相结合的考核形式,仍可以让学员对教学内容留下了深刻印 象,达到教学目的。 4.火灾案例的补充应用 消防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往往是单一性的现场教学,还不 能全方位地展现这一类场所的火险隐患和火灾后的巨大破 坏力。为了让学员对参观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有深刻认识,辅 以案例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以加油站为例,除实地参观学习 外,我们收集整理了多种级别的加油站火灾案例。在分析着 火原因后,着重结合规范讲解防火措施,结合案例与同学共 同分析当时情况下灭火出动时间、灭火力量配置、灭火战术 方法等,这种现场加火场的教学方法让学员对加油站的工艺 过程、火灾危险性、防火措施、灭火救援处置方案都一一留 下深刻印象。 5.最大化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对学员的参观见习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教学基地不仅仅是它的“现场感”,还应该具有拓展 性。除了参观见习基地现有的技术成果和操作流程、规章制 度外,还应能够体现整个生产的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技术改 进后的优劣对比等。比如我们选择参观的加油站作为我们的 实践教学基地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加油站距我校最近,但 这个加油站很小,是个三级郊区加油站,有一些好的、安全 性较高的工艺如油气自动回收系统没有用到这个加油站,学 员无法看到这个先进工艺设施。为此我们请加油站与主管单 位联系,到城区最为繁忙的有自动加油回收系统的加油站请 技术员讲解操作,并将工艺流程制作成动画课件演示给学 员。同时在使用教学基地时,教师也要做到所谓的“双赢”。 消防教学实践活动中检查出来的问题,学员和老师们提出好 的防火措施、灭火、抢险预案也及时反馈给教学基地,做到 各取所需,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基地的作用。 6.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缺乏双师型的教学队伍是当前院校面临的棘手问题。教 师的实践能力对于消防指挥专业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消防指挥专业涉及的行业广‘、学科多,因此专业课教师 必须见多识广、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胜任本职岗位。要想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除了搜集大量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之 外,笔者认为深入到社会各企业参观学习、到基层部队挂职 参与消防部队作战任务、与大学或企业横向联系搞课题或技 术革新、从基层部队引进人才帮扶等都是较为有效的途径。 7.结论 实践教学是强化专业知识教育,增强学员感性认识,培 养学员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的综合训 练环节。对于毕业后第一任职就在基层部队与火魔打交道的 消防指挥专业学员,实践教学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 与实践教学的教师在探索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自觉地要求 自己注意对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掌控,更要注重总结每一次 实践教学的经验和不足,力求让学员在实践教学中最大程度 地受益。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8. [2】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年鉴【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9. [3】吕照智,张宏宇.生产工艺防火[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Research on practice teaching of gas station fire safety ZHANG Hong—yu 【Abstractl There is a big fire risk in Gas stations that it can easily cause casualties and great economic loss. The practice teaching make students understnd adifferent of oil properties,gas station in oil process,familiar with ifre prevention measures of each link,requirement of the building decorates,grasps the method of fire suppression,etc,There re aa lot of link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study and summarizes existing problems,reduce errors and to improve eficiency of fthe practice teaching is of reat siggnificance. fKey wordsl Practice teaching;gas station;fire risk (上接Pl16页)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保护和 继承无疑给了我们启示。2001年,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呗划 苏州I: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几年间,先后编写出版了《苏 州桃化坞木刻年画》画册、《国内桃花坞木板年画收藏目录》 十l口《桃花坞木刻年画》两套书籍,很好的对桃花坞年画的印 务内容进行了记录和整理。又于2002年开始开办:“桃花坞 小刻 l扦¨研修班”,招手培养桃花坞木刻年画传人,迄今为 碍。。砹_r 』I};,而H.还将开办下去。同时,以桃花坞木刻年 材,Ⅲ/1 的载体开发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礼品、 峨 念 等。2003年还以“桃花坞木刻年画”为主题结 美眼光将桃花坞木刻年画融入到以丝绸为载体的 0 之中。问印,还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代表作的 j _.删』 商杯,并发行了一组以传统年画为题材的纪念性 2 。j刈胤1 为 ,苏州J: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开发出 J,儿 }1以“桃花坞水刻年L田j”为题材的产品并取得了市场 ‘文化遗产又重新获得生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是很紧迫的,目前我国 多所高校都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事业中, 发挥着高校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信息职能、人才培训职 能和重要的文化创新作用。但同时,我们清醒的看到,取得 的成果还远远不够。应该积极发挥高校在信息型实践及社会 参与中的很大潜力,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努力创新,从而 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与此同时也是大学在 文化领域内服务于社会的重要职能的一个体现。 [参考文献] [1]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2.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勺 , 多人哭注这一传统文化,也使得之一非物质 [3】朱万曙,高校与人类口传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抢救与研究【M】. 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