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2024-01-16 来源:钮旅网
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作者:李卫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4年第1期

江苏连云港师专二附小(222000) 李 卫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已经广为教师所接受。然而,在教学中,如何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加以具体落实,使之能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协同与一致,是所有教师不懈的追求。“顺学而导,以学定教”是操作的关键所在。这种做法看似毫无新意,但真正要实现,却未必人人都能做到,时时都能做到。问题的症结非常简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否植入了心中,是否已成为了一种职业习惯。

《台湾的蝴蝶谷》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很优美。文章语言精练,用词讲究。比如,介绍“蝴蝶谷”名字的由来这一小节,其中的动词使用得很贴切——“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来聚会。”我感觉,学生可能对“越”字的理解稍显困难。于是,我事先做了准备。

教学进程中,有个学生问:“我们常说‘赶出这个地方’,这里用‘赶到山谷里来’,好像意思不通。”很明显,学生将字义混淆了。我举了举手中的字典,他们马上明白了。通过查字典,他们发现“赶出某地”的“赶”是“驱逐”的意思;而“赶到山谷来”的“赶”是“尽早或及时到达”的意思。于是,我强调:字典是学习的好帮手,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可以借助字典来理解。同样的,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对“足有脸盆那么大”的“足”字,学生也当场查了字典。解释条很多,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完全”是这里的解释。意思是:蛇头蝶双翅一张,完全有脸盆那么大。没想到,课堂上的这几次当堂查字典,竟然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赞叹道:“蝴蝶谷的景象多么迷人哪!”我问:“‘迷人’是什么意思?”我以为,在这里换个词语完全可以帮助理解。没想到,学生悄悄地查了字典,一定要用字典上标准的解释条。可爱啊!

今天学生的“非要查字典”让我意识到:课堂上强调的“字典是学习的好帮手”这一习惯,不是一句空话,它已经扎根在学生的心里。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我相信,只要有这样的学生为榜样,孩子们的习惯会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虽然查阅字典耽搁了我的教学时间,但我相信,注重了平时的教学,才会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以上案例中,可能正是有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的欣赏,心灵之间才有这份契合,才使得教师从无意识的过渡上升到有意识的设计。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我一直期待着自己的课堂能呈现学生积极主动的场景,那将是作为教师最为幸福的时刻。也许,这就是专家们常常强调的:课堂是生命的呈现,是激情的涌动,是灵感的聚集,是心灵的碰撞。

落实“顺学而导,以学定教”这一教学策略,“疑时究”、“浅时化”、“错时纠”是其中的关键。

一、疑时究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当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产生质疑,尤其是产生高质量的质疑时,如果教师不好好地加以利用与引导,除了白白浪费优质的教学资源之外,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也会遭受打击。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教

师呼唤学生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另一方面,课堂中,当面对学生的优质质疑,教师可能又会出于种种原因而拒绝将它纳入到教学之中,使之成为生成性教学的一部分。

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有差异,其质疑的质量就会有高低。对待不同的学生质疑,教师可以采取的具体应对方法是多样的。对小学生而言,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更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是:面对学生质疑的时候,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是对学生勇于质疑的肯定,是对学生优质质疑的利用或改造,是从真正源自学生的问题出发来开展研究,或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而已。如果教师能经常关注学生的质疑,并引发学生后续的研究与讨论,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一定会被激发出来的。下面是《海底世界》教学片断:

生:我有一个问题:第二自然段说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但是,第三自然段说:“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两个自然段所说的内容好像互相矛盾。

师:什么跟什么很矛盾?

生:前面说海底很宁静。

师:很宁静,后面又说?

生:海底有声音。

师:静说明没有声音,可是现在他又说有声音,而且课文中说有——

生:四种声音。

师:对呀,一个矛盾。非常好!

生:我也发现了一处矛盾。第二小节写道:“在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几个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黑暗是指一片漆黑,为什么还会有闪烁的星星呢?

师:还有没有问题?继续提问。

生:人类已经知道的海底动物有三万种,可第四自然段为什么只为我们介绍了四种?

师:嗯,你觉得可以多介绍几种,是吧?

生: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第三自然段:“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不是的。”这是不是一个设问句,自问自答?

师:是不是?

生:是。

师:你已经把答案说出来了,自问自答,这就是。

生:请看,第三小节最后一句话:“还有些贝类喜欢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这个“巴”能不能换成“粘”字?

师:对呀,能不能换呢?让我们先来解决刚才同学提到的有关课文的一个矛盾的问题。再读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海底到底有没有声音呢。

课堂上,许多教师都非常注重学生的生成性内容,会关注到学生的自主提问,尽可能在不影响整个教学流程的前提下,确保每个学生的质疑都能得到回答。但是,还原课堂教学场景,如果深究一下为教师所采纳的学生的问题,许多都是与教师预设到的问题不相一致。如果这些问题事先并没有被教师预设到,却又的确是比较经典的问题,教师的处理就太需要功底了。它带给我的常常是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感悟。

二、浅时化

在课堂学习中,有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肤浅的。通常情况下,教师会善意地请学生坐下,好好地考虑一下之后再请其发言。但是,仅仅是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思考,仅仅是想通过同伴示范来拓宽学生的思路这样的方式,对学生问题理解深度的增强,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仔细观察课堂教学,当教师询问前者是否有信心重新回答问题,并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分析该学生的回答,发现多数情况下,学生可能更多的是在重复(复述)之前某个学生的回答而已。那如何提升学生的理解力,我觉得,除了上述做法之外,教师还需要给予一定的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两种方法比较常用,也是比较有用的:第一,再读文本,体验感悟;第二,追问引领,促进深思。

在通常情况下,这两种技巧可能为教师穿插使用。我的经验是,当学生普遍的理解与文本南辕北辙时,“再读文本,体验感悟”是必须的。文本的理解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文本内容,一定是肤浅的。当学生的回答已经似乎要到达核心的内容,但是,似入“隔靴搔痒”之境地时,仅仅让学生再读文本,好好想想,可能不一定奏效。此时,教师应顺着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使学生沿着教师指引的某个角度去思考。这样,因为有了较为明确的指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可能就比较深刻。请看下面教学案例。

“老师,昨天预习《走路的奥秘》这篇课文时,我不清楚:第四自然段下面单独列出的省略号属于第几自然段?”课前,小张同学就急急地叫住了我,“我觉得它应该不属于第四自然段,但是,就一个省略号,能够组成一个自然段吗?我实在吃不准!”

“其他同学是怎么想的,你问过了没有?”

“有的说是属于第四自然段,有的说属于第五自然段,意见不统一。”

“好,我们上课就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

“小张在课前问我,第四自然段下面单独列出的省略号属于第几自然段?说说你的想法和理由。”

“我觉得属于第五自然段。”

“那你的理由是什么?”

“我,我……”几个“我”字之后,就是一阵的沉默,平时滔滔不绝的小裴脸憋得通红,但是,就是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这个省略号是不是紧跟第四自然段的文字后面?”

“不是。”

“另起一行,并且前面空了两格,你们说,应该算第几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耶!我分对了!”

“那么,为什么在这里,一个省略号就组成了一个自然段呢?”

又是一阵沉默。

“联系上下文看一看!”

“哦,我发现,下文有个词语‘议论纷纷’,说明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

“上面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不同学生的回答,这里省略的是‘还有的说’。”

……

学生在课堂中是一个学习者,一个参与者,他们在看待问题、理解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任何肤浅的表现,都是正常的。作为教师,不能当一个裁判者,判定谁的理解更精准,判定谁的理解能力更强,而是考虑如何帮助学生获得能力的发展。学习中,当学生的理解表现出肤浅时,教师的示范与引领,能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支持,这是他们最需要的。

让学生再读课文,就是给予学生示范——理解必须依托语境。当大问题以追问的形式成为若干个子问题时,就是在为学生深入理解搭设“脚手架”。当然,并不是通过这几个搭建好了的“脚手架”,学生就能够实现对这个问题深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类似的一次次强化,学生养成的是自觉搭设“脚手架”来理解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久而久之,学生肤浅的认识必将越来越少。

三、错时纠

人,总是在不断地改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走向自我。学生的学习错误,作为一种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是一笔难能可贵的财富。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宽容错误的存在,重新审视课堂,合理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一)抛题引错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面对错误,如果教师一味采用避而弃之或反复强调的方法,都不能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相反,如果通过“引诱”,使学生将潜在的错误呈现出来,再引导他们比较、思辨,则可以帮助学生在反思中深入思考,从而获得成功。

课堂实例回放:

师: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中带点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出示:武松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歇,然后在石头边找到毡笠儿,转过乱树林,一步步挨下岗来。

生1:这个词说明武松打完老虎,很累,走得慢。

(学生哄堂大笑,教师笑而不答。)

生2:文中说是“乱树林”,因此武松走路很小心,要一步步走下来。

(学生关于带点词语说明什么争论不休。)

师:建议查一查“挨”的读音。

生:“挨”有两个读音,在这里应该读第一声。两条解释,第一条是“依次,顺次”;第二条是“靠近”。我认为是第一条。也就是说,此时的武松沿着台阶一步步、按次序走下来。

师:想一想:这说明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读文章。)

生:处事不惊。

师:怎么说?

生:他刚刚打死了猛虎,却仍然一步步按次序走下山岗,说明他很镇定自若。

师:看来,这是作者为刻画人物性格而精心安排的一个词语。

教学实践表明,经历过程往往比获得结果更可贵,哪怕这个过程是错误的,有时却能给人留下铭记终身的印象。课堂上,教师偶尔有意识地设计思维的陷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清楚无误地知道自己“陷”在哪里,如何“陷”的,他们就会深入地思考,反思自己的行为,避免错误的再次地发生。

(二)将错就错

学生获取知识,本来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学生的创新求异,难免伴随着有悖常理的思考。教师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即使是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藏着创新的火花。

课堂实例回放:

生:课题是“微笑着承受一切”,可见全文的中心应该围绕“微笑”来写。为什么我读了描写桑兰受伤后的这一部分(第三、四、五自然段),文章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微笑”一词。

(学生诧异,并认真读文。)

生1:受伤后的桑兰承受着很大的痛苦,当然是笑不出来的。

生2:我想,这里的“微笑”不是指我们平时说的“微笑”。

师:那是指什么?

生1:应该是一种态度。

生2:对,她受伤后坦然地面对人生。

师:看来,这里的“微笑”应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

有时,教师无心设置思维陷阱,只是因为学生有创新的思考带来了思维“启发剂”。教师若能巧妙、合理地利用“错”这一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就能发现并解决隐藏在“错误”这一表象下面的理解上的问题,获得另外的收获。

(三)引领试误

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是难免的。有时教师不急着解释、下定论,而是把这种错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和争论,这样就可以帮助他们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

课堂实例回放:

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在抄写时将“暇”字的“日”字旁写成了“目”字旁。请大家打开课本,一起来读一读带有这个字的句子。

(学生齐读: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生1:在这个句子中,“应接不暇”的意思是眼睛来不及看。我觉得这个词与“看”有关系,我把它写成了“目”字旁。

生2:我认为,这里的“眼睛来不及看”是强调“来不及”,跟时间有关,应该是“日”字旁。

师:说的好像都有道理。那么到底哪一个更合理呢?请字典来验证一下吧。

(学生翻阅字典。)

生:“暇”的意思是“空闲,没有事的时候”。

师:现在你对这个“暇”字为什么是日字旁,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

生:我知道了“暇”跟“目”没有任何关系,而是跟时间有关,因此是“日”字旁。

师:请你用“应接不暇”来造个句子。

生:来超市购物的人很多,收款员都有点应接不暇了。

“试误”本身是一种学习方式。即学生在出错之后,教师引领他们一个个尝试,通过有效方法来断定哪一种结果更为合理,这是课堂教学中常用且应该倡导的方法。学生的尝试是一种体验、一种积累,更是一种思维的享受过程,因为它会带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错误”,本不受教师欢迎,但事实上,学生的错误每时每刻都可能产生,它常常是教师始料未及的。“错误”,虽然要极力改正,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它潜在的价值。它有助于形成学生思维的过程,能逐渐减少学生在错误路径上的徘徊,引导学生搜寻并向着正确的道路迈进,更能给学生以警醒的作用。

实践证明:教师能有意识地设计思维的陷阱,引导学生在反思中认识错误的根源,进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就能避免一错再错。教师能将学生的错误当作一种资源,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必然能带领他们走出“误区”。教师若能引领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试误,在多次反复求证的过程中寻求合理的结果,成功就在眼前。

(责编 韦 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