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哺乳(bǔ) 称职(chèng) 惩戒(chéng) 畏罪潜逃(qián) ....B.蜷伏(quán) 废墟(xū) 纯粹(cuì) 惊慌失措(chuò) ....C.拼凑(còu) 倜傥(tǎng) 菜畦(qí) 人声鼎沸(dǐng) ....D.荫蔽(yìn) 粗犷(guǎng) 酝酿(liàng) 淅淅沥沥(lì)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捷 云宵 鉴赏 人声鼎沸 B.感概 绽开 争执 疲倦不堪 C.悔恨 激荡 奥秘 花团锦簇 D.拼凑 企盼 寻觅 小心冀冀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说这棵古槐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了,盘虬卧龙般的枝干,茂盛的枝叶,让人叹....服生命力的伟大。
B.经历了在沙漠里整整四天的苦苦挣扎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片水源。这对于他来说,真是仙露琼浆啊。 ....
C.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我说深圳,是位勇于探险、搏击风浪的青年;是位血气方刚、无所畏惧的勇士;....是位气宇轩昂、顶天立地的英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5、指出下列句子中没有用比喻的一句( )
1 / 9
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
6、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集众多优势于一身,深圳作为核心引应当仁不让
②在大湾区城市群里,深圳经济总量最大,形成湾区经济战略理念早,制度创新优势明显,开放程度高 ③增强核心引功能,深圳有基础
④同时,深圳是科技创新高地,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恰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目标之一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观沧海》:______,洪波涌起。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3)《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______。 (4)《次北固山下》:_______,江春入旧年。 (5)《春》:山朗润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忧虑关切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咏雪》中交代咏雪的背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诗中借江南美景表达个人身世的慨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2 / 9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①②
余近日以军务倥偬,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
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朴;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①倥偬(kǒng 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 .②余近日以军务倥偬(______) .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在有所益 B.肃/遂拜/蒙母
C.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D.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甲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________”4.
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________”品质。
5.甲乙两文中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一种并结合原文说明。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没有发芽的种子
邱海泉
①散步的时候,心情总是松弛着,洒脱如脱线的风筝,一任世界上的一切像
3 / 9
毫无意义的微风似的从眼前滑过。而从前所有的不快早都遥远得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时不时,眼前一亮,也说不定有什么东西让人心头一动。比方说一只小狗十分顽皮地向你撒娇吠叫,比方说一滴挂在枝头上的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向你暗送的秋波……那天,我却被一大片开得如火如荼的喇叭花吸引住了。
②我不知何时已经信马由缰地走到郊外了。在一个农家的门口,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花是喇叭花,开得那个热闹。但我之所以如此迷恋它的原因,不全是因为那小精灵冰清玉洁的可爱姿容,而是因为我在这里不期而遇了我的故人旧友。
③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是个村童毛孩。一天早上跟父亲下地锄草,就在一个土壕里看见了那片开得正艳正好的花儿。我禁不住诱惑,跑下壕去,蹲在地边,手摩挲起花儿,半天不想起来。父亲却早在我身后喊了起来:别踩坏花儿,那是你大伯家种的二丑。我这才知道这一地可爱的花儿原来是一味中药材。
④那一霎,伫立在那儿,我眼里看的是盛开的花儿,心里纷飞的却是打开了尘封的往事。久久地流连盘旋在那儿,我突然看见二丑花成熟后洒落在地上的种子。我小心翼翼地捡拾着,心里想,待到来年开春,我要把它种到阳台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形影不离地天天厮守在一起了。
⑤在我的期盼和浇灌中,喇叭花的幼苗一天天长高了。它的枝蔓那么快就爬满了阳台,真令人惊讶!它的花不只开满了我的花园和阳台,而且也弥漫浸透了我生命的空间——我一有空就站在花蔓下,一任那落英像春雨一样洒在我的头上。邻居们也都来欣赏参观我的花儿,而且连连称赞说:真好看真好看哟。有个朋友还拿起照相机拍了照片,刊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
⑥一天,女儿突然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小信封说:这里面是什么,没用的话我扔了?我一看,说:那是没种完的喇叭花种子,放下,扔什么。她说:今年已经有新种子了,还要它干什么?尽碍事儿,我扔了。说着顺手丢进了垃圾篓。
⑦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⑧看着那些被丢弃的花种子,我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什么那么粗心?是我,把那几粒可怜的种子一生最灿烂的时刻错过了!是我这个刽子手,把它们永远永远地埋没在抽屉和黑暗里了。此后好多天,一到阳台上,看见那些开得天真烂漫的小花,我心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忧伤。我想起了许许多多我幼
4 / 9
时的夙愿,也想起了一个个已经被我淡忘了多年的理想。我不知道人世间又有多少个美丽的梦想,就像那几粒还没来得及发芽开放的喇叭花种子被永远地湮没无声了呢。
1.文章以“没有发芽的种子”为标题有哪些含义? 2.第①段侧重描述散步时的心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1)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 .(2)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
4.文章围绕“喇叭花”(种子)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5.文章最后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感悟? 情感_____________ 感悟______________
2、细读的妙处
肖复兴
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
⑤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滥调。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
5 / 9
恰恰错了。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这就叫细。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⑦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叶三看完以后,说:“您画的这只耗子是小耗子。”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叶三就说:“您看您这耗子上灯台,它的尾巴绕在灯台上好几圈,说明它顽皮,老耗子哪儿有这个劲头,能够爬到灯台上就不错了,早没有劲头绕了。”
⑧什么叫细?这就叫细。你看见耗子,我也看见耗子,你看见灯台,我也看见灯台了,但是,人家看见了耗子的尾巴在灯台上绕了好几圈,我没有看见,这就有了粗细之分。
⑨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整幅泼墨的墨荷,这是画家最拿手的。他在墨荷旁又画了几个莲蓬。叶三又送水果过来,画家问他画得怎么样。画家也跟小孩一样,等着表扬呢,因为叶三是他的知音呀,但是这次叶三没表扬,他对画家说:“您呀,这次画错了。”画家说:“我画了一辈子墨荷都是这么画的,还没有人说我错。你说我错,我错在哪儿?”叶三说:“我们农村有一句谚语:红花莲子白花藕,您画的这个是白荷,白莲花,还结着莲子,这就不对了,应该是开红花才对呀。”画家心下佩服,他想,叶三一年四季在田间地头与农作物打交道,人家的农业生活知识比自己来得真切!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
⑩细,还在于生活的积累。没有生活知识的积累,只凭漂亮的词语是写不好文章的。叶三告诉了画家,缺乏生活知识,即使画得再细致入微,却可能是错误
6 / 9
的,是南辕北辙的。知识是文章写作时的底气和依托。“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文字表面的细的背后,是知识的积累。这种知识,靠书本的学习,也靠生活的实践。
⑪细读,锻炼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文字背后的细微之处;也锻炼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细腻而温柔。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年10月28日,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叶三与大画家交往的三个片段。 2.从本文看,“细读的妙处”是什么? 3.本文第②段连用四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4.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别表现了画家怎样的心理? 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 ..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 ..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 ..
5.细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本文第⑥或⑩段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骆宾王作《咏鹅》:“鹅,鹤,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材料二)某学生作文片段:又到了中秋节,一轮皓月又大又圆,照得大地如同白昼一样,满天的繁星也调皮地眨着眼睛。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人生在世,总少不了陪伴。这些陪伴,常常来自亲人师长或同学朋友。有时,某些陪伴还可能来自陌生路人或竞争对手,甚至可能来自那毫无生命的物品或境遇……十几年来,有没有一种陪伴,已经沉淀在你的心中,使你一想起来便觉得温暖可亲,长久永恒……
请以“最温暖的陪伴”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要少于 500 字。 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7 / 9
参考答案:
一 C C C B B C
秋风萧瑟杨花落尽子规啼风正一帆悬_海日生残夜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二
1.①研究②因为 2.D
3.像这样坚持几年,不曾间断,也不感到什么苦(也没什么感到苦的) 4.结友有恒(勤朴)
5.示例:①泛读法,如“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定量读书法,如“日日写字一页,看
书二十页”;③圈点批注法,如“用朱笔圈批”;④定时读书法,如“决不肯今日耽搁”“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三
1.①没有种完遗忘在抽屉里的喇叭花种子。(2分)②幼时的夙愿,淡忘了多年的理想。(2分)
2.散步时的心情是松弛和愉快的,一些不起眼的事物都可以触动自己,引发自己的感慨;(渲染气氛)(1分)为下面写喇叭花做了铺垫。(1分) 3.⑴“呆”字是神态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喇叭花的惊讶和痴迷。(2分) ⑵“揪”字是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女儿丢弃喇叭花种子的心痛之情。 4.①我被喇叭花吸引,②回忆儿时见到喇叭花开放时的情景,③捡拾喇叭花种子,④在阳台上栽种喇叭花,⑤女儿丢弃我遗忘的喇叭花种子。
8 / 9
5.深深地自责(内疚),淡淡的忧伤。(1分)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梦想)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梦想)。(1分)
1.叶三看出画家画的紫藤里有风;叶三看出画家画的上灯台的耗子是小耗子;叶三指出画家将红荷错画成了白荷。
2.细读,锻炼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文字背后的细微之处;也锻炼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细腻而温柔。(意对即可) 3.连用四个问句,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也表明“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的故事。 4.“一愣”,说明画家很诧异,他一个水果贩子懂画吗?画家说“奇怪”表明画家将信将疑(惊奇),他怎么分出来的?画家“当即”修改画作,表明画家对叶三的佩服。
5.示例:材料一《咏鹅》的作者观察仔细,从生活实践中捕捉到“曲项”“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等,转换成了好诗。材料二的描写,看似生动,实与生活不符,月明星稀是常识,皓月和繁星不能同时出现。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