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谈谈怎样做好纪检谈话笔录

2024-03-24 来源:钮旅网


谈谈怎样做好纪检谈话笔录

谈话是纪检机关在办案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调查方法,无论是初步核实,还是立案调查;无论是一般违纪问题,还是大案要案,调查取证都离不开谈话这种方式。将谈话内容制作成谈话笔录,经谈话人、谈话对象和记录人当场审核签字后,就成为证据,它与物证、书证、视听材料、鉴定结论等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和证明力。但不是所有的谈话笔录都具有这种效力和证明力,只有符合谈话笔录制作要求的,才能作为证据使用。所以说,做好谈话笔录,是每个纪检干部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也是对办案人员的起码要求。

一、谈话的任务和原则

谈话,从广义上讲,是指人们沟通思想,了解情况的一种活动。案件调查中的谈话,是指调查人员通过询问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受违纪行为侵害的人以及被调查人,了解案件情况的专门活动。按照谈话的对象不同,谈话又可分为与知情人谈话、与受侵害人谈话和与被调查人谈话。

(一)谈话的任务

案件调查工作中,谈话的主要任务是为了解案件发生的过程,收集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具体讲:

1、查明案情。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规定,纪检机关受理反映党员或党组织的违纪问题后,如果需要进行初步核实的,可以采取与检举人、知情人和被反映对象谈话的方式进行。这时,谈话的任务,就是了解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否存在。经初核立案后,调查人员根据调查方案中确定的需要查清的主要问题,通过谈话的方式迅速进行调查取证。这时,谈话的任

务,就是要查明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后果以及有关人员的责任等。

2、扩大线索。在案件初查阶段,纪检机关对被调查人的问题只是有个大概了解,至于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牵扯到哪些人员、造成了什么后果,整体比较模糊。在办案过程中,随着调查取证的深入,我们可以通过谈话全面掌握过去不了解的情况,包括新发现的问题和涉及到其他人员的问题等,不断扩大案件调查线索,这也是谈话的一项任务。

3、收集证据。用谈话笔录的方式把一些看不见、摸不着或已经灭失的东西固定下来,以证明问题发生、发展的过程和造成的后果,这是谈话的根本目的。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中规定了九种证据,我们主办一起党纪案件,九种类型的证据不一定都有,但证人证言和被调查人陈述肯定要有。在一定意义上讲,谈话和收集证据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谈话的原则

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和《实施细则》规定,纪检机关办案人员与案件知情人、受侵害人以及被调查人谈话时,必须遵循四条原则,即谈话应个别进行,不得采用开座话会的形式;谈话必须由纪检机关进行,并不得少于二人;谈话一般在知情人、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和住所进行;谈话中应注意提问方式,严禁逼供、诱供、指供。

二、当前在制作谈话笔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近几年审阅各单位上报案件和了解的情况看,总的感到,大家在办案中对制作谈话笔录十分重视,制作的笔录总体上符合要求,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笔录格式不规范。从了解掌握的情况看,目前多数单位在办案中使用的谈话笔录格式、即笔录用纸、与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格式不完全一致,有的单位在查办案件时,使用的笔录用纸比较随便,有的甚至使用空头白纸。这既不符合规定,又显得很不严肃。

二是语句表述不确切。在制作谈话笔录时,有的由于准备工作不充分,对与案件有关的人名、地名、专用名词术语等不了解、不熟悉,谈话中听不明白又不愿意多问,致使笔录中出现了一些表述不准确的语句。还有的对谈话对象讲的一些方言不加注释,结果记完后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他办案人员更是看不明白。在记录过程中,有的抓不住重点,不知道哪些该记,哪些不该记,或由于记录速度跟不上谈话速度,就顺其自然,能记多少记多少,或凭主观认为被谈话人的陈述与案件无关,就随意简化谈话内容,结果导致笔录内容语句不通、词不达意。

三是字迹书写不清楚。字迹清楚,书写正规,是谈话笔录的基本要求。从近几年各单位上报的案件看,有的制作的谈话笔录字迹十分潦草,错别字很多,案卷整理杂乱无序。

四是要素、手续不齐全。谈话笔录是正确认定案件性质的主要证据,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文书。如果记录要素不全,手续不完善,要么重新进行谈话补记,要么就成为废证。笔录要素不全,主要是因为使用的谈话笔录用纸不符合规定,导致制作的谈话笔录缺项、漏项;有的在记录过程中由于记录速度跟不上,就把一些暂时记不上的内容先留空格,记完后又没有认真审查,结果导致忘记、漏记,出现了不满行记录或隔行记录的现象;还有的没有书写页码等等。手续不完备,主要是指有的谈话笔录没有让被谈话人在每页上签字画押,有的没有让被谈话人在补充或修改的地方,用手指印或个人印章进行固定,还有的被谈话人只签名不写意见,或签署意见时使用“属实、基本一致”等模糊语言。

三、制作谈话笔录的基本要求

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对收集证言作了具体规定。在办案中,制作谈话笔录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谈话笔录的结构要件要完整。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实施细则》对谈话笔录用纸格式作了统一规定。制作谈话笔录,必须使用符合规定的笔录用纸。谈话笔录的结构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基本情况介绍,包括谈话时间、地点、谈话人、记录人、谈话对象、性别、年龄、政治面貌、文化程度、民族、单位及职务、电话等基本情况。二是谈话笔录的内容,包括违纪者本人交待的违纪事实、经过及个人的认识;证人、其他当事人提供的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背景、结果,参与者和知情人的情况,当时有关人员的态度及表现等。三是对笔录内容的认定,包括被谈话人审定笔录内容后,在笔录上签署的认定意见和署名,调查人员的签名。无论谈话对象是谁,谈话时间长短,记录内容多少,但笔录的结构要件要齐全。

(二)记录谈话内容要采用问答式。谈话笔录不能仅记一方的谈话内容,应把谈话人的提问和谈话对象的回答都如实记载下来。记录方式一般采用“某某问”和“某某答”的形式,也可简用“?”和“:”的形式代替,但整份谈话笔录要前后一致。记录的谈话内容要求真实、全面、清楚。所谓“真实”,就是把整个谈话内容不失原意地、完整地记录下来。对于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动机、手段、情节、后果以及与案件有关的其他情况,都要原原本本地加以记载。特别是对谈话对象陈述违纪的构成要件、重要情节和案件线索,应当尽量记得详细具体,力求按原话记载。有时间话和答话用作手势来表示某一事物的,也应予以描述记录。对谈话对象答话的语气、声调和动作表情,如哭、笑、低头不语、言语支吾、尴尬难堪、暴跳如雷等情形,在记录中都应表述出来。对谈话中的方言,记录时应当加以注释。对调查中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员、数字等要核实记准。谈话对象声明记

不清、记不准的情节,笔录中也应如实反映。所谓“全面”,就是要把问话和答话全部地记录下来,而不能有所取舍。谈话对象的答话,不管是陈述有错还是陈述无错的内容,是有利于被调查人还是不利于被调查人的内容,都要作如实记录。所谓“清楚”,就是字迹清楚,不要潦草。记录时应满行书写,不要隔行。记录过程中如改动过多,可以重新抄写,但最好是随谈随记,谈完记完,不用重抄。由于谈话笔录要长期保存,所以必须用钢笔或毛笔书写,不能用铅笔或圆珠笔书写。

(三)谈话笔录应一人一录,必要时一事一录。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实施细则》第33条规定,收集证人证言,应个别进行,不得采用开座谈会形式。同样,对每个谈话对象的陈述也必须单独制作笔录,有时为了案情需要,还可以一事一录。在具体办案中,切忌因为几个人的证言相同,而省略不作笔录,更不能让其他证人在某一证人陈述的笔录上签名或盖章。

(四)谈话笔录应经被谈话人认可。谈话结束后,调查人员制作的谈话笔录应交被谈话人阅看,并经本人认可。对没有阅读能力的人,应向其宣读。如果记录有遗漏或差错,允许被谈话人补充或改正。修改后,一般不再重新抄写,保持修改原样,但修改的地方要注意要求被谈话人用手指印或个人印章固定。被谈话人如无异议,应在笔录的每一页上签字、盖章或押印,并在笔录最后一页最后一行下面签署“以上笔录经我看过(或念给我听过),与我讲的一致”的明确意见,不能使用“属实”、“基本一致”、“仅供参考”等模糊语言。被谈话人拒绝签字的,调查人员应当注明。同时,调查人员也应在谈话笔录上签字。如果被谈话人提出按谈话内容自己书写证言,应当允许,但谈话笔录不退还本人。必要时,调查人员也可以要求被谈话人就谈话中的某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亲笔书写证言。

另外,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28条规定,和与案件有关的人员谈话时,如有必要,可进行录音、拍照、摄像,但应事先告知本人。制作的录音带、录像带和照片,应严加保管,

不得扩散外传。知情人、被调查人未经调查人员许可,不得对调查人员使用这些手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