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古诗专项(含答案) 精品

2023-09-19 来源:钮旅网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总复习古诗专项(含答案)

古诗专项

一、我来选一选。

1.下列关于诗句中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篱落疏疏一径深”中“疏”的读音是“sū”,意思是“稀疏”。 B.“白发谁家翁媪”中“媪”的读音是“ǎo”,意思是老妇人。

C.“单于夜遁逃”中“单”的读音是“chán”, “单于”指的是军队的首领。 D.“只留清气满乾坤”中“乾”的读音是“gān”,“乾坤”的意思是天地之间。 2.下列诗句的作者姓氏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日长篱落无人过 ②道是无晴却有晴 ③不要人夸颜色好 ④把酒话桑麻 A.①②④③ B. 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3.下列诗句按照敬亭山、泰山、庐山、天门山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④③①②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

4.“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 A.春 B.夏 C.秋 D.冬

5.我们常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下列哪句话意思相似?( ) A.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B.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6.关于“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诗选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主要写的是晚上作者在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 B.“洛阳亲友如相问”指的是询问辛渐的情况。

C.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D.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是通常的平安竹报。 二、巧填诗句。

1.古诗乐园的小朋友们欢乐多。看,这里有一个小朋友正在专注地捕蝉:意欲捕鸣蝉, 。还有一个小朋友在钓鱼: ,怕得鱼惊不应人。那边有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 。小溪边,有个小朋友在剥莲蓬:最喜小儿无赖, 。还有一个小朋友在追蝴蝶:儿童急走追黄蝶, 。

2. 爸爸特别喜欢边塞诗,于是他向点点提问:“卢纶的《塞下曲》中写敌军趁夜遁逃的诗句是什么?”点点回答: “ , 。”爸爸又问:“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呢?”点点得意地说:“有王昌龄的《出塞》、王之涣的《凉州词》,我还能说出其中的诗句呢。 ,万里长征人未还。黄河远上白云间, 。”

3. 圆圆的好朋友琳琳要到外地读书,圆圆和同学们去车站送行,临别时圆圆想到了送别诗,就和大家一起背诵诗句,有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

有高适在送别董大时对好友的祝福:“莫愁前路无知己, 。”还有王昌龄送别好友辛渐时的情景:“寒雨连江夜入吴, 。” 4.填动物、植物名称。

(1)白( )西风塞上,( )烟雨江南。 (2)四面( )三面( ),一城山色半城湖。 (3)( )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4)众( )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5)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 )( )飞。 三、把诗人与相对应的古诗题目、诗句用线连起来。 辛弃疾 《塞下曲》 树头花落未成阴 杨万里 《芙蓉楼送辛渐》 麦花雪白菜花稀 卢纶 《墨梅》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冕 《宿新市徐公店》 欲将轻骑逐 罗隐 《独坐敬亭山》 大儿锄豆溪东 李白 《蜂》 相看两不厌 范成大 《清平乐•村居》 为谁辛苦为谁甜 王昌龄 《四时田园杂兴》 朵朵花开淡墨痕 四、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1.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关于下列诗句的修辞,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改正。 1.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回文 ( )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比喻 ( ) 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拟人 ( ) 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设问 ( ) 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比喻 ( ) 六、古诗对对碰。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村庄儿女各当家。 麦花雪白菜花稀。 童孙未解供耕织, 日长篱落无人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唯有蜻蜓蛱蝶飞。

1.这两首诗题目相同,作者是 ,写的都是 季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田园农作动态图。

2.这两首诗写的都是 ,第一首诗写乡村男女 、 ,日夜忙碌的图景以及农村 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形;第二首诗无一字言 ,无一语写 ,然而,透过句句诗行,让我们仿佛看到农村的真实面貌和人们的 。 3.这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判断对错。

1. “最喜小儿亡赖”中的“亡”的读音是wú,“亡赖”指的是小孩顽皮、淘气。( ) 2. “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的“冰心”是指冰冷的心,形容水很凉。( )

3.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意思是: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 )

4. 王冕是唐代著名的画家,他非常擅长画各种梅花。( ) 5. 《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辛弃疾。( )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 ) 八、古诗猜谜连线。

谜面 谜底 绿卡 春眠不觉晓 安息香 孤帆远影碧空尽 一舟驶天边 一枝红杏出墙来 销声匿迹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人自驾游 千山鸟飞绝 探头迎春 寂寞开无主 一、1. B 2. A 3.D 4.C 5.D 6.C

二、1.忽然闭口立 路人借问遥招手 忙趁东风放纸鸢 溪头卧剥莲蓬 飞入菜花无处寻 2.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一片孤城万仞山 3.唯见长江天际流 天下谁人不识君 平明送客楚山孤 4.(1)马 杏花 (2)荷花 柳 (4)杨柳 (5)蜻蜓 蛱蝶 三、

辛弃疾 《塞下曲》 树头花落未成阴 杨万里 《芙蓉楼送辛渐》 麦花雪白菜花稀 卢纶 《墨梅》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冕 《宿新市徐公店》 欲将轻骑逐 罗隐 《独坐敬亭山》 大儿锄豆溪东 李白 《蜂》 相看两不厌 范成大 《清平乐•村居》 为谁辛苦为谁甜 王昌龄 《四时田园杂兴》 朵朵花开淡墨痕

四、1.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2.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3.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五、1. √ 2.夸张 3. √ 4. 反问 5. √

六、1.范成大 夏2.农村劳动生活 耕田 绩麻 农事 劳动 繁忙 3.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喜欢第一首,因为诗中描写的儿童形象,天真纯朴,令人喜爱。或:喜欢第二首,因为诗人用黄、肥、白、稀四个字将江南夏日风光描述得形象逼真。 七、1. √ 2. × 3. √ 4. × 5. × 6. √ 八、

绿卡 春眠不觉晓 安息香 孤帆远影碧空尽 一舟驶天边 一枝红杏出墙来 销声匿迹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人自驾游 千山鸟飞绝 探头迎春 寂寞开无主

二、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

2.课外阅读。

竹子

竹子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我赞美竹子的无私奉献精神,但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舒展身子。春雨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

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自古以来,它和松、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为画家所描绘,为艺术家所雕刻,为游人所向往。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用途出发,表现了“青青翠竹,全身是宝”。

(2)短文重点写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请你用波浪线画出表现竹子生命力顽强的语句;用横线画出作者由竹子引发联想的语句。 (3)短文在写法上同《白杨》一课相似,都是________的文章。

(4)“息”字的解释有:A.呼吸时进出的气。B.停止。C.消息。D.利钱;利息。短文中的“息息相关”的“息”应选________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应选__ ________解释。 (5)将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6)下面说法是否正确,请判断。

①这段文字写了竹子的用途和品格。________ ②“岁寒三友”指的是竹、松、菊。________

③短文把翠竹比作绿色的宝矿,用来说明竹子全身都是宝,用途非常广泛。________ 【答案】 (1)竹竿;竹皮;竹沥;竹茹;竹笋

(2)春雨一过……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是这种精神吗? (3)借物喻人 (4)A;B

(5)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6)正确;错误;正确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2)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

(3)短文在写法上同《白杨》一课相似,都是借物喻人的文章。

(4)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5)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①正确;②错误;“岁寒三友”指的是竹、松、梅。③正确

故答案为:⑴竹竿;竹皮;竹沥;竹茹;竹笋;⑵春雨一过……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是这种精神吗?⑶借物喻人⑷A;B;⑸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⑹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联想的把握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借物喻人写法的把握能力。

(4)一字多义是一种语言现象,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

(5)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和文化常识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3.课外阅读。

一张电影片

雨细细地下着,灯光迷蒙。我悠闲地向电影院走去。

电影院门口,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穿着一件灰色的夹克衫,手里捏着钱,不声不响地站在雨里,一个四五岁的男孩,牵扯着他的衣角。

等退票的人很多,我刚走近电影院,不少人凑上来问我有没有余票。我一个劲儿地摇头。我只有一张票,怎么能给人呢?谁知这时,男孩的父亲迎向了我。 “有票吗?”男子低声地问,声音带着点企望。

小男孩仰起头,急切地看着我,深深的眸子里闪着温柔的光,一眨不眨地盯着我,望着他渴求的眼神、热切的神情,我的“没有”哽在嗓子眼。

我突然记起多年前的一个夜晚,也是这样的细雨迷蒙,灯光冥冥,我也是男孩这样的年龄,不同的是,牵扯着我的手等退票的是母亲。顿时,那种遥远的热切的记忆渐渐涌向心间,我的心柔柔地震颤了。那次,是一位满脸洛腮胡子的叔叔把票给了母亲。当母亲付过钱接过票时,我是多么欣喜、雀跃啊!这时,一种崇高的感情在我心间升腾,我突然感到把票让给这个男孩是我的责任似的了。 我将手里捏着的一张票递给了孩子的父亲。 男孩的脸放光了。“谢谢叔叔!”

“没什么。”我答,情不自禁地伸手拍了拍男孩的头,仿佛大哥哥对小弟弟那样。 看着小男孩蹦蹦跳跳地向电影院走去,我抬腕看了看表,离开映正好还有五分钟。我心里涌上一种恬淡熨帖的感觉,那是一种做了一件应该做、值得帮的事的感觉。

回家的路上,我没有撑伞,任细雨丝丝地洒落在我身上。我吹起了口哨,看着街灯闪烁的光晕,树枝摇曳的碎影,突然感到这世界是多么美好和亲切!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 ________的眼神 ________的感情 ________的记忆 ________的光晕 ________的碎影 ________的感觉 ________的神情 ________的灯光

(2)小男孩仰起头时,为什么“我”的“没有”哽在噪子眼? (3)“我”做了一件应该做、值得做的事是指什么?

(4)最后,“我”把票给了别人,自己没看成电影,为什么还觉得美好呢?

【答案】(1)渴求 ;丰富 ;模糊 ;闪烁 ;摇曳 ;难忘 ;热切 ;柔和

(2)因为“我”看到他渴求的眼神、热切的神情,不忍拒绝。 (3)把仅有的一张电影票让给了男孩 。 (4)有的时候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第一题考查学生的搭配能力。眼神,可搭配渴求,表示急切。感情,一般很丰富。记忆,清晰也可模糊,光晕,自然现象,可为闪烁的。碎影,摇曳的碎影为固定搭配。感觉美妙,申请热切,灯光柔和等均为一般常见搭配。作者看到他渴求的眼神、热切的神情,不忍拒绝,把仅有的一张电影票让给了男孩,最后他没看成电影,还觉得美好是因为有的时候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点评】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找出解答,对学生能力是一种提升。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有多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时,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掩饰说:“我看它太瘦了,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说:“我是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玩,把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都是污泥。看到同伴们诧异的目光,它解释到:“身上的跳蚤太多了,用这种方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会遇到危险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吹捧——________ 惊异——________ 掩盖——________ 可能——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 (4)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爱吹嘘的猫 (2)吹嘘;诧异;掩饰;大概

(3)猫的话还没有说完

(4)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不能对过失百般掩盖而不愿承认。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吹捧——吹嘘捧场。惊异——感到意外,奇怪;惊奇诧异。掩盖——遮盖大雪掩盖着田野掩饰该受责备的或违法的事掩盖丑事。可能——可以实现;也许;不肯定,估量。(3)解题时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依据句意可知,此处省略号是表示猫的话还没有说完。(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爱吹嘘的猫 (2)吹嘘、诧异、掩饰、大概 (3)猫的话还没有说完 (4)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不能对过失百般掩盖而不愿承认。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考查学生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先生,您认错人了”

有一家外资企业很大的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很非常苛刻。前往应聘的都是拥有高学历的人。

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像他乡遇故知一样。这个美国人热情地说:“你不是哈佛大学某某专业的研究生吗?我比你高一届,你不记得了吗?”

应聘的年轻人心里一震:“他认错了。”在此时,承认自己有哈佛大学的学历对应聘绝对有好处。但这个青年冷静地说:“先生,您认错人了。我没有到美国学习过,我只有中国大学的学历。”说话的时候,他已做好了不被录用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主考的美国人脸上露出惊喜之色。他说:“很好,刚才就是我们考试的第一关。下面我们进行业务考试……”

(1)短文第2自然段有两处语病,你来当医生吧! (2)说“先生,您认错人了”这句话的人是________。

(3)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是因为________;当第一位应聘者回答之后,主考的美国人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是因为________。 (4)这次招聘考试第一关考的是________,第二关考的是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

【答案】 (1)有一家很大的外资企业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非常苛刻。 (2)第一位接受应聘的中国年轻人(第一位应聘者、应聘的中国年轻人)

(3)他想让应聘者相信他说的话;他对应聘者的回答很满意 (4)应聘者的品格;业务

(5)坦诚做人。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之诱而占便宜,这样便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即使走上了工作岗位也会一事无成。踏踏实实做人,靠自己的真本事来奋斗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 【解析】【分析】(1)病句表示不遵守语法规则的句子,或者是逻辑上矛盾的句子。通常情况下病句体现为语序不正确,或者成分残缺、多余,或者词语使用不当等等。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搭配不当。本句属于语序不当和重复啰嗦。

(2)仔细阅读语段,找出本句所在的位置,联系上下文即可找到答案。 (3)做题时要仔细阅读文章,抓住文章关键性的语句进行理解。 (4)仔细阅读语段,根据语段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5)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文章,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解答。

【点评】(1)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2)本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一般这种题的答案都在该句的前后文。

(3)(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理解题意,再结合阅读语段进行解答。

(5)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运用能力。

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结合中心谈体会。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呵护

有个人去山里打猎,整整一天,一无所获。傍晚时分,他发现了一对正在相互嬉戏的山鸡。那是两个稚嫩的山鸡,对保护自身安全还一无所知,对他响亮的脚步声竟充耳不闻,继续在山岩上嬉闹。

他大喜过望,取下肩上的猎枪,瞄准其中的一只。就在他扣下扳机的一刹那,一只雌山鸡像一道闪电从草丛里腾起,落在两只小家伙的身前。“嘣”!枪响了,雌山鸡应声栽倒在岩石下,只发出半声凄叫。

两只山鸡被突如其来的枪声吓呆了,它们挤在一起,傻傻地看着满身鲜血一动不动的母亲。他也怔住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像巨锤砸在他的心头,猎枪从颤抖的指掌中滑落在地……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①充耳不闻:________②惊心动魄:________ (2)写出这篇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3)那个打山鸡的人为什么感到“像巨锤砸在他的心头”?写出你的理解。 (4)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写在下面吧!

【答案】(1)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2)小山鸡的母亲被猎人打死了,猎人也怔住了。 (3)猎人心里十分震撼。被小动物的母爱所感动了。 (4)略

【解析】【分析】⑴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⑵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⑶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⑷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⑴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⑵小山鸡的母亲被猎人打死了,猎人也怔住了。⑶猎人心里十分震撼。被小动物的母爱所感动了。⑷略。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⑵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⑶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⑷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7.课外阅读。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人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

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1)给下列划线字注意。 提防________ 捕杀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生机勃勃(ABCC式)________ ________ (3)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1自然段:________。 第2自然段:________。 第3自然段:________。

(4)请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5)你认为狼为什么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答案】 (1)dī ;bǔ (2)得意扬扬 ;其乐融融

(3)写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的人们要时刻提防狼对鹿的暗算。所以人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

;写凯巴伯森林在成了鹿的王国后,灾难也随之发生,鹿群闹饥荒,绿色在消退 ;写狼和森林、鹿的关系

(4)本文写的是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的人们要时刻提防狼对鹿的暗算。所以人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后来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但是灾难也随之发生,鹿群闹饥荒,绿色在消退。从而揭示了狼和森林、鹿的关系。

(5)因为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解析】【分析】(1)正确读准字音。提,是多音字,提dī防;捕bǔ,声母是b,不读p。(2)从给出的词语“生机勃勃”来看,是ABCC式结构,如:得意扬扬、其乐融融。(3)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段意的能力。第1自然段:写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的人们要时刻提防狼对鹿的暗算。所以人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第2自然段:写凯巴伯森林在成了鹿的王国后,灾难也随之发生,鹿群闹饥荒,绿色在消退。第3自然段:写狼和森林、鹿的关系。

(4)此题考查学生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的能力。本文写的是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的人们要时刻提防狼对鹿的暗算。所以人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后来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但是灾难也随之发生,鹿群闹饥荒,绿色在消退。从而揭示了狼和森林、鹿的关系。(5)此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因为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3)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段意的能力。(4)此题考查学生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的能力。(5)此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

8.

背后那双眼

①那一年,我读中二。

②清楚地记得:当时《南洋商报》有个服务版,每周都拨出一定的版位,让读者免费刊登“征求笔友启事。”

③我是个终日把自己因禁于文字的女孩——

既爱读,也爱写。握在手中的那管笔,仿佛藏了千军万马,老是呼啸着想冲出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却是个木讷口拙而又孤僻离群的人,因此,以笔交友,对于社交生活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充满了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力。

④一日,我鼓起勇气,以“漪佩”为笔名,拟了一则“征友启事”。 ⑤两周以后的一个早上,才踏出房间,使听到爸爸喊道: ⑥“过来。”

⑦指着报上的那则征友启事,问道: ⑧“这漪佩,是你吗?” ⑨

爸爸那张好像“发霉面包”的脸,使我本能地起了战栗性的惧怕,以细若蚊子的声音应道: ①“是。”

①接下来的那一周,信件惊人地多—

不是一封一封地飞来,而是一叠一叠地涌来,信箱几乎都撑破了。

①爸爸坐在身边,拆信、读信。然后,成堆地用橡皮筋子捆起来,表情肃穆地嘱我拿去丢掉。我很强地忍着眼泪,照他的指示做厖信从十多层楼上往垃圾桶扔下去时,发出了闷闷的声音,我明显地感觉到悲哀像一阵黑黑的风,冷冷地掠过我挂了一块铁的心。 以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件事一直是我心里很大的一个疙瘩。它连同生命里许多快乐与不快乐的事儿深深地埋葬在我记忆的底层里。

①事隔30年,在接受资深记者黄丽萍小姐的访问时,爸爸忽然提起了这件尘封已久的往事,说:

“我怕地误交损友,所以,不让她回信。”

①听到这话,眼前立刻浮起一个瘦小的背影。她站在垃圾桶前,把信一捆一捆地往下丢,长长的脸,满满地都是怨;细细的眼,湿湿的都是泪。可是,这女孩,没有想到,她的背后,有一双充满关怀的眼睛,如同 。

⑦等意识到背后有这样一双温暖的眼睛时,这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而且,她也正以同样的目光,注视着她自己的孩子哪! 1.用一句话概括这件往事。 2.理解文中下列词语的含义。

(1)第⑨段中“发霉面包”: (2)第11段中“撑破”: (3)第13段中“疙瘩”:

3.时隔30年,爸爸依旧记得“这件尘封已久的往事”,说明了什么?

4.文章16段的空白处,应填一个比喻句,请根据上下文将它写出来。

5.当“我”将信一捆一捆地往垃圾桶里丢的时候,你认为“爸爸”会想些什么?请写下来。

1.回忆父亲不让“我”交笔友的事。

2.(1)爸爸生气后的脸色难看。(2)说明信很多。(3)比喻很重的心事。 3.从侧面衬托出爸爸对“我”的关心爱护 4.如同照明灯一样,为她照亮前面的道路。

5.示例:女儿,不要怪爸爸,虽然我也希望你能开朗一些,交到好朋友,但我更怕年幼的你不小心交友不慎,那会害了你一生的。你以后一定能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的。

9.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尤天晨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 )——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了针孔在那儿,可就是穿不进。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

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

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爱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朝夕相处: (2)畅通无阻: (3)行云流水: (4)文思泉涌:

2.把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3.这篇文章是按______顺序写的,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写的,作者把母爱比作______,你把母爱比作______。

4.请从表达效果上简要分析第三自然段画线句。

5.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里的“美丽的梦”指什么?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6.“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认为儿子今后会怎样做?

1.(1)从早到晚都生活在一起。(2)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3)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4)思路像泉水一样涌出来,形容思路开阔敏捷。 2.自豪

3.事情发展 穿针线 春风

4.“不敢”“唯恐”“轻轻”这些词语从心理和动作上刻画了母亲怕打搅儿子工作而处处小心谨慎的心态,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一切为了儿子,对儿子充满无微不至的爱的母亲形象。

5.“美丽的梦”指母亲希望自己对儿子的爱能畅通无阻。母亲“笑纹如花”写出了母亲在得到儿子对她的简单的爱的表示之后发自内心的愉悦心情,而“缝合”一词则生动地表现了母亲想要让她对儿子的爱畅通无阻的愿望在得到儿子的回应时终于得到满足。 6.和母亲交流感情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