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语文周周练 二年级(上)语文周周练
语文周周练篇一:二年级(上)语文周周练12 二年级(上)语文周周练十二(第14周)姓名 一、在正确的音节下打“√”。
乘(chénɡchén)或(huòhòu)具(jǜjù)引(yǐnyǐng) 坐(zuòzhuò)餐(chāncān)否(fǒufoǔ)者(dūzhě) 二、填表
三、换部首组字在组词 娇()()例()() ()()()() ()()()()
四、整理词语,连成句子,加上标点。 1、大船一条一只奇怪的小海鸥发现 。
2、知道海洋多大有吗你。
在太空中,由于摆脱了地球引力,处于失重状态,因此,任何东西只要
轻轻一碰,就会漂浮起来。
在太空中,任何东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漂浮起来,是因为 。
七、阅读练习
小鸭子在一座森林里迷路了。
天渐渐黑了,小鸭子很害怕。可是他闭紧嘴巴,不哭也不叫,他要自己找
到家,找到亲爱的爸爸妈妈。
走啊,走啊,森林里有沙啦啦的声音,是狐狸在树丛中躲着吗?一只蜜蜂
飞来说:“别怕,别怕,让我保护你回家!”
走啊,走啊,森林里越来越暗,路也看不清楚,一只萤火虫飞来说:“别怕,
别怕,我用小灯笼照着你回家。”
走啊,走啊,小鸭子终于走出了大森林。一轮圆圆的月亮对小鸭子说:“走
吧,走吧,让我送你回家。”
小鸭子看见前面熟悉的灯火,看见了自己的家。小鸭子谢谢他的三位朋友
——萤火虫、蜜蜂和月亮。三位好朋友说:“不用谢,不用谢,你是一只勇敢的
小鸭子。”小鸭子高兴地向家里跑去。
1、短文共有小节,标上小节号,第四小节有句话。 2、填量词。
一()小鸭子一()圆月亮 三()好朋友一()大森林 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知道、了解得很清楚。()
(2)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别方向的能力,迷失道路。()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鸭子在一座森林里。虽然他很,但是他不哭也不叫, 他要。一路上,、和主动来,他们还 夸小鸭子很勇敢。
5、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横线上。 语文周周练篇二:高中语文周周练一 高中语文基本功—— “非常6+1”系列训练一
训练时间:第十一周本次训练得分:所用时间: 一篇美文(22分) 你家在哪里
贾丽君
“你家在哪里?”
某一个从热热闹闹的梦中醒来的清晨,我看着身边的亲人,看着周围熟悉的一切,突然就忍不住自己问自己:“我此时所身处的地方,是我自己的家吗?”
问完这个问题的时候,忽然自己就先乐了。
我想如果此刻唤醒尚在睡梦中的爱人,告诉他刚才的想法和疑问,他肯定会嘟囔一句:“神经病又犯了,睡觉吧。”然后转过身,继续他未完的梦。
而这个从梦中醒来的清晨,这个忽然而来的问题,就那么固执地悬在那里,挥之不去。那个出生的地方或者说居住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么?那为什么还有人天天呆在家里却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呢?为什么还有人不停地吟唱“人人都说没有爱,心中没有家”呢?为什么有的人要抛妻舍子、削发出家呢?那暮鼓晨钟的青灯古庙,就是僧人真正的家吗?
不久前看过一篇文章,一个拿到某国绿卡的华人女作家写的。她不远万里风尘仆仆回到国内看望父母,而已经在都市居住多年的父亲想去看看故乡。可等他们千里迢迢赶回故乡时,却发现父亲小时候居住的三间老房子,已经被流浪到此无家可归的一家三口占据。作家和父亲只能站在曾经的自家门口,进不去屋子。父女二人很感伤地回到城市的家中时,身为人母的作者却因为惦记远在国外的女儿,又要匆匆返回大洋彼岸的那个家了。
颇有意味的是,文章的题目是《回家》。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一个寂静的寒冬的夜晚。女儿在她的房间做作业,爱人在办公室加班。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呆在书房,从这篇《回家》中读出了浓浓的伤感,也把自己搞到了一种浓浓的化解不开的伤感之中。
什么是家?哪里是家?为何离家?如何离家?何处安家?
我想,会有不少人在深夜寂静处,独自沉思的时候问一问自己这个看似简单、也许是“犯傻”的问题吧?
这样一个从热热闹闹的梦中醒来的安静的清晨,我坐在自己的家中,并不安静地思考着关于家的话题。我想,当人在某一个清晨或者黄昏,安然独坐、心神归一、超然物外的时候,不就是一种到家的感觉吗?家,在明确的地理位置所示意义之外,更多的,该是一种心魂所处神思所归吧?不是有句话说,心顺处,便是天堂吗?如果说家是漂泊所向,孤单所依,那么天堂就更是众望所归了。而天堂,不在身后,也不在他乡,只在心中。仅仅就这点上说,一个完整的家的概念,就应是身心所归、心灵所依之处吧?
对于远游的孩子,慈母的怀抱就是心中的故乡;对于相爱的对方,彼此的相知相守就是灵魂的喜悦;对于坚心求道的人们,青灯古卷就是心之向往;对于笃信上帝的信徒,教堂的钟声就是心灵的安顿。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实本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所在,只是某时某刻在某地有了安心的感觉,就算是到家了。我们可以做应该做的,只是使这种“心安”、这种“身心合一”、这种“神魂归一”的感觉尽可能的常在,那么不论一个人身居何地,都不算是离家很远,或者干脆说就是身在家中了。
杨绛先生在九十多岁高龄出版的新书《我们仨》中,把自己的家比做一个暂时的寓所,她说我们终其一生只不过是在路上,是个永远的行路之人,所谓的“家”,只是旅途中的一个驿站,并不是心灵的最终归宿。
如果说心就是家,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真正的家,本来不在哪个具体的地方,我们寻找的家,只在归家者和出家者的心里。当我们身心合一,神魂合一,当我们安心地活在当下的喜悦之中时,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说是到家了,或者说是在家中了。
此时此刻,当我们和自己面对面,并从中感到喜悦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到家了,自己在家中。
(节选自《散文选刊》2008年第7期)
1.根据文章内容,理解文中划线语句的含义。(4分) (1)忽然自己就先乐了。(2分) 答:
(2)也把自己搞到了一种浓浓的化解不开的伤感之中。(2分) 答:2.第六段连续使用疑问句(那个出生的地方或者说居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3.本文作者对“家在哪里”这一问题的探究,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陈述。(6分)答:
4.散文讲究“神聚”,本文是如何做到的?请作简单探究。(6分)
答:
两首古诗(16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选一)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注]崇宁二年,黄庭坚寓居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时作。诗人刚结束长达六年的贬谪生涯。
(1)结合诗句,简析“接”、“香”字的作用。(4分) (2)末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一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纵饮的醉意表现出来的呢?怎样理解他这份醉饮的豪兴?答:
(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
三句文言(10分)养兰说 (明)陶望龄
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养之之法,喜润而忌湿,喜澡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轩女,特多态难奉。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
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予既归,不怿,犹谓闻之不妄,术之不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离骚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夫其脆弱骄蹇□(“衔”中“金”换“玄”)芳以自贵,余固以忧其难养,而不虞其易变也。嗟乎!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
万历甲午五月廿五日。)
7、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 答:
(2)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
答:(3)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 答:四个语用(12分)
8.19、(6分)请在横线上举出两个典型事例说明“由此可见”后面的观点。要求:语言具有说服力,句式要匀整。不超过100字。由此可见,要提高文章境界,必须提高思想境界,心如日月,文方有日月之光。
9.(5分)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礼貌用语,比如问候教师时说“教祺”;请人勿送说“留步”请给方便说“借光”。下面几种生活情形下,我们该怎样使用礼貌用语?
①请改文章说②还物给人说③求人指点说④请人原谅说⑤祝人健康说
10.大学毕业生王晓明想到一所中学应聘,得知这所学校的校长曾是自己父亲的学生,于是就写了封求职信寄给校长。下面是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不当,请找出3处并加以修改。(6分)
欣闻您曾是令尊的高足,故冒昧打扰,请您在百忙中抽点时间看完我这封求职信以及随信惠寄的个人简历。到敝校求职,是我长久以来的夙愿。我想我能胜任教学工作,并将在工作中回报您以惊喜。
(1)将改为; (2)将 (3)将改为;
11.依据上下文,补全下面一首小诗。要求句式一致,修辞得当。(4分)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曲调/是欢快甜美/还是凝重悲怆/只要你的曲子还在演唱着。
生活总是美好的///。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故事/是新鲜生动/还是陈旧老套/只要你的故事还在讲述着。五个名句(10分)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 看,,,百舸争流。
(2)悄悄的我走了,我挥一挥衣袖,。 六道题目(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遒劲敲竹杠沸反盈天来而不往非理也 B.丰腴打圆场煊赫一时识时务者为俊杰 C.撕打跑龙套有条不紊言必信,行必果 D.接洽挂幌子德艺双罄牵一发而动全身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北京时间8月24日8时,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落下帷幕,虽然奥林匹克圣火缓缓熄灭,但精彩的奥运会闭幕式表演让北京奥运
会更显得曲尽其妙。
B.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C.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至此,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终于实至名归。
D.《梅兰芳》作为陈凯歌的回归之作,虽然比起《霸王别姬》还稍有差距,但相较于前几年口碑极差的《无极》,媒体和大众给些过分的溢美之词还是可以理解的。
语文周周练篇三:语文阅读周周练答案 参考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 第一周
星期一·记叙精练 奶奶与父亲
1.奶奶表面上对病危的父亲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悲伤留恋,实质上是不想让她的儿子带着牵挂离去,表达了奶奶对父亲深藏不露的爱。
2.父亲去世后,奶奶的头发一夜变白;一个星期里奶奶一粒米都未曾下肚;“我”劝奶奶“想父亲就哭出来”,奶奶说“泪早已在心里流干了”。
3.用了对比手法。儿子落水,不会游泳的母亲下水施救;母亲落水,年轻力壮的儿子仅伸出扁担施救。用意在于自然引出故事的主旨:母疼儿如长江水,儿孝母只扁担长。
4.现实中和故事中的母亲都很爱自己的儿子,但表现不同。现实中的母亲对儿子的爱表现得更理性、更深沉;现实中的儿子对母亲的爱远远超过了故事中的儿子,在自己无力尽孝的情况下,让孙子承担起为奶奶尽孝的责任。
5.示例:①儿行千里母担忧;②养儿方知父母恩;③天地宽大,父母恩大;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星期二·古诗鉴赏
(一)望江南
1.“独”字点明她孤独的思妇身份,表现思妇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
2.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写斜阳的含情脉脉、水流的悠悠不断来表达思妇绵绵不断的离愁别绪,十分精妙。
(二)御街行秋日怀旧 1
.上阙主要通过视觉、听觉,抓住秋声和秋色来描写秋夜景象。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明净的月光,营造典型的相思氛围。
2.“寒”字用得极妙,既是秋寒节候的感受,又是孤寒寂寞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
星期三·散文品悟 四月醉芳菲
1.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憧憬。 2.(1)指路边的迎春花的花儿与绿枝相映的情景。 (2)指心被深深陶醉。
3.(1)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一夜之间”“嫩绿”“诉说”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坪的春意盎然和恬淡清新,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动,表达了作者的陶醉之情。
(2)美丽的春天既使人陶醉又使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 4.让浮躁的心情宁静饮醉爱情 5.C
星期四·说明解读 明胶的那些“马甲”
1.不能。“主要”的言下之意是除此之外,应该还有些“次要”的因素。如果删去“主要”就变为只有这个因素,这种说法不符合客观实际。
2.明胶是一种在分子层面上呈现纤维状的,广泛存在于动物的皮毛、骨头和胃肠等组织中的胶原蛋白。(此定义含三个要点:①一种胶原蛋白;②在分子层面呈现纤维状;③广泛存在于皮毛、骨头和肠胃等组织中)
3.工业明胶对有害杂质处理的要求不高,对原料和生产流程的控制不像食品和药品那样严格,可能含有的有毒物质更多。
4.“马甲”指明胶的不同包装。如涂上了“传统工艺”的神秘色彩时,它就变身为“阿胶”,且美其名曰“美容圣品”“补血佳品”;再如,“优越的加工性能”掩盖了它的“有限”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了“现代食品中常用的添加剂”。
星期五·名著导学 《繁星》《春水》 (一) 1.冰心
2.歌颂母爱和童真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美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3.繁星,代表着零星的思想;春水,是因为作者希望在不经意之时将思绪像春水一样流入读者的心中。
4.诗的哲理通过贴切的形象恰当地表现出来,“墙角的花”,便是这首诗借以抒怀的形象。诗人用“墙角的花”来形容孤芳自赏者,准确生动、形神兼备,生长在墙角的花,由于不能充分地得到阳光的沐浴和雨水的滋润,因而缺乏蓬蓬勃勃的生命活力,花朵开得枯黄瘦小。“天地便小了”,意在告诫人们做人处世应当谦虚,切勿骄傲。一旦陷入孤芳自赏之中,就会枯萎凋谢。
(二)
1.“惊慕”是惊叹羡慕的意思,它比“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思,更能衬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艳。
2.“花”比喻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喻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喻奋斗的辛劳;“血雨”比喻自我牺牲。
3.不要只看到并惊慕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这成功的后面所蕴涵着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
星期六·文言拓展 赵襄主学御
1.(1)追赶(2)更换(3)穷尽(4)发语词
2.(1)B(2)D
3.(1)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2)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
4.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赞成。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参考译文】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了没多久,就和王子期驾车比赛,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在了后面。襄主说:“你教我驾车,没把技术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说:“技术是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误。凡是驾车赛马,最要紧的是马套在车上舒适安顺,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现在您落后时想赶上我,领先时又怕被我赶上。实际上赶马上路,远途竞赛,不在先就在后,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
学考精练·初中语文阅读周周练·九年级参考答案第二周 星期一·记叙精练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1.⑦~⑨:“我”用母亲的头巾捕鱼 ~:“我”终于找到来寻找我的母亲 2.承上启下(过渡)。
3.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叶子繁密的特点。
4.“非常快”的意思,表现出母亲找到“我”之后放心和急于继续劳作的心理。
5.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担心、寻找孩子的焦急心理,体现出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6.①坚强:如坦然接受“我”不能说话的事实;②细心:如叮嘱“我”听到呼喊后举起头巾。
7.①线索;②形象地表现母亲对“我”无私的爱;③表现“我”
对母爱的理解。
星期二·古诗鉴赏 (一)渔家傲秋思 1.D
2.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二)军城早秋
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星期三·小说博览 病人
1.衬托出她对生命的热爱、心灵的美好和典雅的气质。 2.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自然转入具体情节的叙述,推动情节发展。
3.四个场景:①在电梯发出超载警报时,“她”从人群中主动挤出来,等下一趟;②“她”帮农民模样的大伯上楼,可是电梯内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不回应“她”的请求;③热心告诉小伙子口腔科病房的地点;④“她”帮一位姑娘捡起一枝玫瑰,被人关在电梯外,被某些人称为精神病人。
4.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世俗的评价,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放在鲜明的对照中,暗示并深化了主题。
5.通过鲜明的对比,表明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可怕、更危险,因而更需要治疗。星期四·议论辨析
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
1.示例:用“修剪心灵”好,因为它直接点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用“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好,因为它与结尾处的句子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而且含有比喻义,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2.(1)不能删去。因为“多余的”是指不必要的、过多的,并不包括所有的欲望;如果删去,句意就成了所有的欲望都要剪去,这不符合实际和写作意图。
(2)不能删去。因为“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形象地说明了具有看透问题实质的能力,它是“看清欲望的内核”的先决条件,也暗示了“看清欲望的内核”的重要性。删去它,则无此表达效果。
3.“总分总”式的结构。第①段是总说,指出“我们必须对心灵进行修剪”的必要性;第②~⑥段是分说,具体指出“对心灵进行修剪”的内容;第⑦段是总说,总结了“修剪心灵”的意义。
4.示例:剪去悲观。我们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如意,事业上也难以一帆风顺。剪去悲观,才能使自己看到希望,鼓起生存的勇气。鲁滨孙流落到荒岛上,与野兽搏斗,自种庄稼,顽强生存,他相信终有一天会脱离逆境,最终被一艘过往的船只救出。
星期五·名著导学 《繁星》《春水》 (一)
1.《纸船》(A)的作者希望船漂流到异地他乡;《纸船》(B)的作者希望船漂流到母亲的心中或母亲的梦中。
2.“爱”指的是女儿对母亲的爱;“悲哀”指的是远离母亲和故乡的悲哀。
3.张着白帆的云或小朵的云。
4.第一首诗抒发对远方和未来的向往之情;希望得到友情,歌颂友谊。第二首诗抒发对母亲和祖国的爱和思念之情。
5.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和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二)
1.“小小的花”比喻沐浴着爱的少年儿童;“春光”比喻母爱。 2.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最深厚的爱,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生活体验略)
3.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具有独
特的艺术魅力。
星期六·文言拓展 亮少有逸群之才
1.(1)拜访(2)计谋(3)出使(4)都 2.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3.(1)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 (2)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
4.①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②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③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
【参考译文】诸葛亮年轻时有超群的才能。身高八尺,面容相貌十分伟岸,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遇到汉末战乱,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当时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于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十分称道刘备的杰出才能,于是结交了他,感情深厚。等到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把整个荆州当做礼物送给了曹操并投降曹操,而刘备失去了权势和地位,人数少没有立足之地。诸葛亮当年27岁,就进谏奇策,亲自出使孙权,向吴国求援。孙权早就敬佩刘备,又看到诸葛亮有特别的雅量,十分敬重他,立即派兵三万人来帮助刘备。刘备能够用兵和曹操交战,大败曹军,乘胜攻下曹军。江南全都平定了。后来诸葛亮帮助刘备又向西攻打益州。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第三周
星期一·记叙精练
牛津大学的面试很“凶悍”
1.心理“儿子”对老师的提问感到意外,心想老师的提问不会那么简单,自己该如何回答
2.①面试刚开始,三位教授便提出“你为什么要戴手表”这一问题;②当儿子要围绕“时间”继续讲下去时,却被告知第一关已顺利通过;③教授突然端来一杯水,递给儿子的同时,另一位年轻教授却拿出一个皮球狠狠向儿子砸来;④儿子处变不惊,出其不备狠命反击;
⑤在砸中那位教授的一刹那,三位教授竟同时高兴地大叫道“回击得好”,并宣布“你被录取了”。
3.①从表面上看,“凶悍”主要是指教授所提的问题突然而难以理解;教授居然会用皮球“砸”向孩子。②“凶悍”的深层含义是指牛津大学的育人观念令人震撼:牛津大学所欣赏的是敢于面对挑衅、拍案而起的学生,而不是逆来顺受的无条件的服从者。
4.牛津大学的面试虽然很‘凶悍’,但是他们看重的恰恰是学生的整个思考过程,而不是分数。星期二·古诗鉴赏
(一)江城子密州出猎
1.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2.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二)蝶恋花密州上元 1.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2.密州的元宵节十分清冷,不仅没有笙箫,连灯火也没有,只有云垂旷野,雪意浓浓。
3.对比手法。表达作者在密州的孤独寂寞之情,抒发了词人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之情。
星期三·散文品悟 常伴一轮明月 1.BCA
2.(答案略,提示:一要有具体的描写对象;二要色彩和画面感强;三要语言优美整齐。)
3.明、冷(近义词亦可)
4.示例:红叶烂漫的秋季银装素裹的冬时(无统一答案,但必须按秋、冬顺序,句式相同)
5.表面含义是指自然的明月照亮了黑暗的山路,深层含义是指山僧的话涤净了偷儿的心灵,使他内心的邪念、杂念远他而去。
星期四·说明解读 学会看食品的“简历”
1.包装上的食品说明。这个标题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食品说
明称为食品的“简历”,生动形象地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食品类别,配料表,营养含量,产品重量、净重含量或固形物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质条件,认证标志。
3.说明了原料排序的法规要求(或说明了按法规要求,用量最大的原料应当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应当排在最后一位),浅显易懂。
4.不能删去。“可能”表示推测(或起限制作用),是说食品过了保质期吃了不是一定就有危险,但不排除有危险的可能性;如果去掉,则变成完全没有危险了,这与事实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选择调味牛奶。“调味牛奶”是在牛奶当中加了点调味的成分,这样的产品和牛奶的营养价值比较接近。“乳饮料”是在水里加了点牛奶成分,它的营养价值就比牛奶差远了,达不到增加营养的目的。星期五·名著导学
《童年》
1.叙述了节日晚上的娱乐活动,描写了小茨冈优美的舞姿。 2.小茨冈是一位活泼开朗、聪明灵巧、可爱天真、善良的小伙子。小茨冈最后的结局却是被舅舅们害死。(他们让他在刮风下雪的寒冬背沉重的橡木十字架到雅科夫舅舅亡妻的坟上去。十字架要两个人吃力地抬起来才能放到他背上,而他只有19岁。结果脚被绊了一下,十字架砸在脊背上,他因失血过多而死。)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茨冈舞姿的优美,突出了他活泼开朗的性格特征。
4.《在人间》《我的大学》。 星期六·文言拓展 熟读精思
1.(1)这样(2)说(3)通“现”,显现 (4)懂得、明白
2.(1)读书的遍数多了,它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 (2)心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还会不到吗?
3.第一步要“熟读”,第二步要“精思”。(用原文回答也可:“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4.作者强调“心到”最为重要。因为“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参考译文】看书大多数都必须先要熟读,让书上的语句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紧接着就精心地思考,让它的道理好像都出自于我心里所想的,这样以后可以有所收获了??古人说:“读书的遍数多了,它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所谓说书读得熟了,就是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有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就不专心一意,就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还会不到吗?
第四周
星期一·记叙精练 九步之暖
1.患骨肉瘤的一哲,强忍巨痛艰难地迈出温暖的九步,以此来鼓舞病中的露露。
2.B
3.痛苦(或绝望)、愧疚(或自责,或无奈)、感动。 4.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了一哲善良、有爱心、无私的美好品质。
5.原句表达效果好,原句中的“一步一步”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一哲每走一步的艰难和痛苦,更能突出—哲的坚强和心灵的美好(或善良、有爱心),而改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缺少表现力和感染力)。
6.当我们面临挫折时,不能陷在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更不应该让自己的痛苦情绪影响他人,而应该在痛苦中不忘关心他人,用自己的坚强乐观鼓舞他人。
星期二·古诗鉴赏
(一)武陵春
1.闻说双溪春尚好物是人非事事休
2.示例: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使抽象的“愁”变得具体生动形象,赋予无形的“愁”以重量。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立即下载
• • • • • • • •
二年级(上)语文周周练 二年级(上)语文周周练
语文周周练篇一:二年级(上)语文周周练12 二年级(上)语文周周练十二(第14周)姓名 一、在正确的音节下打“√”。
乘(chénɡchén)或(huòhòu)具(jǜjù)引(yǐnyǐng) 坐(zuòzhuò)餐(chāncān)否(fǒufoǔ)者(dūzhě) 二、填表
三、换部首组字在组词 娇()()例()() ()()()() ()()()()
四、整理词语,连成句子,加上标点。 1、大船一条一只奇怪的小海鸥发现 。
2、知道海洋多大有吗你。
在太空中,由于摆脱了地球引力,处于失重状态,因此,任何东西只要
轻轻一碰,就会漂浮起来。
在太空中,任何东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漂浮起来,是因为 。
七、阅读练习
小鸭子在一座森林里迷路了。
天渐渐黑了,小鸭子很害怕。可是他闭紧嘴巴,不哭也不叫,他要自己找
到家,找到亲爱的爸爸妈妈。
走啊,走啊,森林里有沙啦啦的声音,是狐狸在树丛中躲着吗?一只蜜蜂
飞来说:“别怕,别怕,让我保护你回家!”
走啊,走啊,森林里越来越暗,路也看不清楚,一只萤火虫飞来说:“别怕,
别怕,我用小灯笼照着你回家。”
走啊,走啊,小鸭子终于走出了大森林。一轮圆圆的月亮对小鸭子说:“走
吧,走吧,让我送你回家。”
小鸭子看见前面熟悉的灯火,看见了自己的家。小鸭子谢谢他的三位朋友
——萤火虫、蜜蜂和月亮。三位好朋友说:“不用谢,不用谢,你是一只勇敢的
小鸭子。”小鸭子高兴地向家里跑去。
1、短文共有小节,标上小节号,第四小节有句话。 2、填量词。
一()小鸭子一()圆月亮 三()好朋友一()大森林 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知道、了解得很清楚。()
(2)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别方向的能力,迷失道路。()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鸭子在一座森林里。虽然他很,但是他不哭也不叫, 他要。一路上,、和主动来,他们还 夸小鸭子很勇敢。
5、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横线上。 语文周周练篇二:高中语文周周练一 高中语文基本功—— “非常6+1”系列训练一
训练时间:第十一周本次训练得分:所用时间: 一篇美文(22分) 你家在哪里 贾丽君
“你家在哪里?”
某一个从热热闹闹的梦中醒来的清晨,我看着身边的亲人,看着周围熟悉的一切,突然就忍不住自己问自己:“我此时所身处的地方,是我自己的家吗?”
问完这个问题的时候,忽然自己就先乐了。
我想如果此刻唤醒尚在睡梦中的爱人,告诉他刚才的想法和疑问,他肯定会嘟囔一句:“神经病又犯了,睡觉吧。”然后转过身,继续他未完的梦。
而这个从梦中醒来的清晨,这个忽然而来的问题,就那么固执地悬在那里,挥之不去。那个出生的地方或者说居住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么?那为什么还有人天天呆在家里却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呢?为什么还有人不停地吟唱“人人都说没有爱,心中没有家”呢?为什么有的人要抛妻舍子、削发出家呢?那暮鼓晨钟的青灯古庙,就是僧人真正的家吗?
不久前看过一篇文章,一个拿到某国绿卡的华人女作家写的。她不远万里风尘仆仆回到国内看望父母,而已经在都市居住多年的父亲想去看看故乡。可等他们千里迢迢赶回故乡时,却发现父亲小时候居
住的三间老房子,已经被流浪到此无家可归的一家三口占据。作家和父亲只能站在曾经的自家门口,进不去屋子。父女二人很感伤地回到城市的家中时,身为人母的作者却因为惦记远在国外的女儿,又要匆匆返回大洋彼岸的那个家了。
颇有意味的是,文章的题目是《回家》。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一个寂静的寒冬的夜晚。女儿在她的房间做作业,爱人在办公室加班。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呆在书房,从这篇《回家》中读出了浓浓的伤感,也把自己搞到了一种浓浓的化解不开的伤感之中。
什么是家?哪里是家?为何离家?如何离家?何处安家?
我想,会有不少人在深夜寂静处,独自沉思的时候问一问自己这个看似简单、也许是“犯傻”的问题吧?
这样一个从热热闹闹的梦中醒来的安静的清晨,我坐在自己的家中,并不安静地思考着关于家的话题。我想,当人在某一个清晨或者黄昏,安然独坐、心神归一、超然物外的时候,不就是一种到家的感觉吗?家,在明确的地理位置所示意义之外,更多的,该是一种心魂所处神思所归吧?不是有句话说,心顺处,便是天堂吗?如果说家是漂泊所向,孤单所依,那么天堂就更是众望所归了。而天堂,不在身后,也不在他乡,只在心中。仅仅就这点上说,一个完整的家的概念,就应是身心所归、心灵所依之处吧?
对于远游的孩子,慈母的怀抱就是心中的故乡;对于相爱的对方,彼此的相知相守就是灵魂的喜悦;对于坚心求道的人们,青灯古卷就是心之向往;对于笃信上帝的信徒,教堂的钟声就是心灵的安顿。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实本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所在,只是某时某刻在某地有了安心的感觉,就算是到家了。我们可以做应该做的,只是使这种“心安”、这种“身心合一”、这种“神魂归一”的感觉尽可能的常在,那么不论一个人身居何地,都不算是离家很远,或者干脆说就是身在家中了。
杨绛先生在九十多岁高龄出版的新书《我们仨》中,把自己的家比做一个暂时的寓所,她说我们终其一生只不过是在路上,是个永远
的行路之人,所谓的“家”,只是旅途中的一个驿站,并不是心灵的最终归宿。
如果说心就是家,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真正的家,本来不在哪个具体的地方,我们寻找的家,只在归家者和出家者的心里。当我们身心合一,神魂合一,当我们安心地活在当下的喜悦之中时,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说是到家了,或者说是在家中了。
此时此刻,当我们和自己面对面,并从中感到喜悦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到家了,自己在家中。
(节选自《散文选刊》2008年第7期)
1.根据文章内容,理解文中划线语句的含义。(4分) (1)忽然自己就先乐了。(2分) 答:
(2)也把自己搞到了一种浓浓的化解不开的伤感之中。(2分) 答:2.第六段连续使用疑问句(那个出生的地方或者说居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3.本文作者对“家在哪里”这一问题的探究,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陈述。(6分)答:
4.散文讲究“神聚”,本文是如何做到的?请作简单探究。(6分)
答:
两首古诗(16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选一)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注]崇宁二年,黄庭坚寓居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时作。诗人刚结束长达六年的贬谪生涯。
(1)结合诗句,简析“接”、“香”字的作用。(4分) (2)末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一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纵饮的醉意表现出来的呢?怎样理解他这份醉饮的豪兴?答:
(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
三句文言(10分)养兰说 (明)陶望龄
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养之之法,喜润而忌湿,喜澡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轩女,特多态难奉。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
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予既归,不怿,犹谓闻之不妄,术之不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离骚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夫其脆弱骄蹇□(“衔”中“金”换“玄”)芳以自贵,余固以忧其难养,而不虞其易变也。嗟乎!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
万历甲午五月廿五日。)
7、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
答:
(2)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
答:(3)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 答:四个语用(12分)
8.19、(6分)请在横线上举出两个典型事例说明“由此可见”后面的观点。要求:语言具有说服力,句式要匀整。不超过100字。由此可见,要提高文章境界,必须提高思想境界,心如日月,文方有日月之光。
9.(5分)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礼貌用语,比如问候教师时说“教祺”;请人勿送说“留步”请给方便说“借光”。下面几种生活情形下,我们该怎样使用礼貌用语?
①请改文章说②还物给人说③求人指点说④请人原谅说⑤祝人健康说
10.大学毕业生王晓明想到一所中学应聘,得知这所学校的校长曾是自己父亲的学生,于是就写了封求职信寄给校长。下面是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不当,请找出3处并加以修改。(6分)
欣闻您曾是令尊的高足,故冒昧打扰,请您在百忙中抽点时间看完我这封求职信以及随信惠寄的个人简历。到敝校求职,是我长久以来的夙愿。我想我能胜任教学工作,并将在工作中回报您以惊喜。
(1)将改为; (2)将 (3)将改为;
11.依据上下文,补全下面一首小诗。要求句式一致,修辞得当。(4分)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曲调/是欢快甜美/还是凝重悲怆/只要你的曲子还在演唱着。
生活总是美好的///。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故事/是新鲜生动/还是陈旧老套/只要你的故事还在讲述着。五个名句(10分)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 看,,,百舸争流。
(2)悄悄的我走了,我挥一挥衣袖,。 六道题目(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遒劲敲竹杠沸反盈天来而不往非理也 B.丰腴打圆场煊赫一时识时务者为俊杰 C.撕打跑龙套有条不紊言必信,行必果 D.接洽挂幌子德艺双罄牵一发而动全身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北京时间8月24日8时,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落下帷幕,虽然奥林匹克圣火缓缓熄灭,但精彩的奥运会闭幕式表演让北京奥运会更显得曲尽其妙。
B.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C.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至此,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终于实至名归。
D.《梅兰芳》作为陈凯歌的回归之作,虽然比起《霸王别姬》还稍有差距,但相较于前几年口碑极差的《无极》,媒体和大众给些过分的溢美之词还是可以理解的。
语文周周练篇三:语文阅读周周练答案 参考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 第一周
星期一·记叙精练 奶奶与父亲
1.奶奶表面上对病危的父亲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悲伤留恋,实质上是不想让她的儿子带着牵挂离去,表达了奶奶对父亲深藏不露的爱。
2.父亲去世后,奶奶的头发一夜变白;一个星期里奶奶一粒米都
未曾下肚;“我”劝奶奶“想父亲就哭出来”,奶奶说“泪早已在心里流干了”。
3.用了对比手法。儿子落水,不会游泳的母亲下水施救;母亲落水,年轻力壮的儿子仅伸出扁担施救。用意在于自然引出故事的主旨:母疼儿如长江水,儿孝母只扁担长。
4.现实中和故事中的母亲都很爱自己的儿子,但表现不同。现实中的母亲对儿子的爱表现得更理性、更深沉;现实中的儿子对母亲的爱远远超过了故事中的儿子,在自己无力尽孝的情况下,让孙子承担起为奶奶尽孝的责任。
5.示例:①儿行千里母担忧;②养儿方知父母恩;③天地宽大,父母恩大;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星期二·古诗鉴赏
(一)望江南
1.“独”字点明她孤独的思妇身份,表现思妇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
2.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写斜阳的含情脉脉、水流的悠悠不断来表达思妇绵绵不断的离愁别绪,十分精妙。
(二)御街行秋日怀旧 1
.上阙主要通过视觉、听觉,抓住秋声和秋色来描写秋夜景象。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宇、明净的月光,营造典型的相思氛围。
2.“寒”字用得极妙,既是秋寒节候的感受,又是孤寒寂寞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
星期三·散文品悟 四月醉芳菲
1.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憧憬。 2.(1)指路边的迎春花的花儿与绿枝相映的情景。 (2)指心被深深陶醉。
3.(1)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一夜之间”“嫩绿”“诉说”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坪的春意盎然和恬淡清新,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动,表达了作者的陶醉之情。
(2)美丽的春天既使人陶醉又使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 4.让浮躁的心情宁静饮醉爱情 5.C
星期四·说明解读 明胶的那些“马甲”
1.不能。“主要”的言下之意是除此之外,应该还有些“次要”的因素。如果删去“主要”就变为只有这个因素,这种说法不符合客观实际。
2.明胶是一种在分子层面上呈现纤维状的,广泛存在于动物的皮毛、骨头和胃肠等组织中的胶原蛋白。(此定义含三个要点:①一种胶原蛋白;②在分子层面呈现纤维状;③广泛存在于皮毛、骨头和肠胃等组织中)
3.工业明胶对有害杂质处理的要求不高,对原料和生产流程的控制不像食品和药品那样严格,可能含有的有毒物质更多。
4.“马甲”指明胶的不同包装。如涂上了“传统工艺”的神秘色彩时,它就变身为“阿胶”,且美其名曰“美容圣品”“补血佳品”;再如,“优越的加工性能”掩盖了它的“有限”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了“现代食品中常用的添加剂”。
星期五·名著导学 《繁星》《春水》 (一) 1.冰心
2.歌颂母爱和童真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美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3.繁星,代表着零星的思想;春水,是因为作者希望在不经意之时将思绪像春水一样流入读者的心中。
4.诗的哲理通过贴切的形象恰当地表现出来,“墙角的花”,便是这首诗借以抒怀的形象。诗人用“墙角的花”来形容孤芳自赏者,准确生动、形神兼备,生长在墙角的花,由于不能充分地得到阳光的沐浴和雨水的滋润,因而缺乏蓬蓬勃勃的生命活力,花朵开得枯黄瘦小。“天地便小了”,意在告诫人们做人处世应当谦虚,切勿骄傲。
一旦陷入孤芳自赏之中,就会枯萎凋谢。
(二)
1.“惊慕”是惊叹羡慕的意思,它比“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思,更能衬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艳。
2.“花”比喻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喻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喻奋斗的辛劳;“血雨”比喻自我牺牲。
3.不要只看到并惊慕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这成功的后面所蕴涵着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
星期六·文言拓展 赵襄主学御
1.(1)追赶(2)更换(3)穷尽(4)发语词 2.(1)B(2)D
3.(1)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2)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
4.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赞成。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参考译文】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了没多久,就和王子期驾车比赛,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在了后面。襄主说:“你教我驾车,没把技术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说:“技术是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误。凡是驾车赛马,最要紧的是马套在车上舒适安顺,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现在您落后时想赶上我,领先时又怕被我赶上。实际上赶马上路,远途竞赛,不在先就在后,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
学考精练·初中语文阅读周周练·九年级参考答案第二周 星期一·记叙精练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1.⑦~⑨:“我”用母亲的头巾捕鱼 ~:“我”终于找到来寻找我的母亲 2.承上启下(过渡)。
3.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叶子繁密的特点。
4.“非常快”的意思,表现出母亲找到“我”之后放心和急于继续劳作的心理。
5.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担心、寻找孩子的焦急心理,体现出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6.①坚强:如坦然接受“我”不能说话的事实;②细心:如叮嘱“我”听到呼喊后举起头巾。
7.①线索;②形象地表现母亲对“我”无私的爱;③表现“我”对母爱的理解。
星期二·古诗鉴赏 (一)渔家傲秋思 1.D
2.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二)军城早秋
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星期三·小说博览 病人
1.衬托出她对生命的热爱、心灵的美好和典雅的气质。 2.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自然转入具体情节的叙述,推动情节发展。
3.四个场景:①在电梯发出超载警报时,“她”从人群中主动挤出来,等下一趟;②“她”帮农民模样的大伯上楼,可是电梯内不少
人只是表情严肃,并不回应“她”的请求;③热心告诉小伙子口腔科病房的地点;④“她”帮一位姑娘捡起一枝玫瑰,被人关在电梯外,被某些人称为精神病人。
4.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世俗的评价,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放在鲜明的对照中,暗示并深化了主题。
5.通过鲜明的对比,表明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可怕、更危险,因而更需要治疗。星期四·议论辨析
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
1.示例:用“修剪心灵”好,因为它直接点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用“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好,因为它与结尾处的句子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而且含有比喻义,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2.(1)不能删去。因为“多余的”是指不必要的、过多的,并不包括所有的欲望;如果删去,句意就成了所有的欲望都要剪去,这不符合实际和写作意图。
(2)不能删去。因为“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形象地说明了具有看透问题实质的能力,它是“看清欲望的内核”的先决条件,也暗示了“看清欲望的内核”的重要性。删去它,则无此表达效果。
3.“总分总”式的结构。第①段是总说,指出“我们必须对心灵进行修剪”的必要性;第②~⑥段是分说,具体指出“对心灵进行修剪”的内容;第⑦段是总说,总结了“修剪心灵”的意义。
4.示例:剪去悲观。我们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如意,事业上也难以一帆风顺。剪去悲观,才能使自己看到希望,鼓起生存的勇气。鲁滨孙流落到荒岛上,与野兽搏斗,自种庄稼,顽强生存,他相信终有一天会脱离逆境,最终被一艘过往的船只救出。
星期五·名著导学 《繁星》《春水》 (一)
1.《纸船》(A)的作者希望船漂流到异地他乡;《纸船》(B)的作者希望船漂流到母亲的心中或母亲的梦中。
2.“爱”指的是女儿对母亲的爱;“悲哀”指的是远离母亲和故乡的悲哀。
3.张着白帆的云或小朵的云。
4.第一首诗抒发对远方和未来的向往之情;希望得到友情,歌颂友谊。第二首诗抒发对母亲和祖国的爱和思念之情。
5.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和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二)
1.“小小的花”比喻沐浴着爱的少年儿童;“春光”比喻母爱。 2.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最深厚的爱,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生活体验略)
3.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星期六·文言拓展 亮少有逸群之才
1.(1)拜访(2)计谋(3)出使(4)都 2.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3.(1)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 (2)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
4.①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②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③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
【参考译文】诸葛亮年轻时有超群的才能。身高八尺,面容相貌十分伟岸,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遇到汉末战乱,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当时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于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十分称道刘备的杰出才能,于是结交了他,感情深厚。等到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把整个荆州当做礼物送给了曹操并投降曹操,而刘备失去了权势和地位,人数少没有立足之地。诸葛亮当年27岁,就进谏奇策,亲自出使孙权,向吴国求援。孙权早就敬佩刘备,又看到诸葛亮有特别的雅量,十分敬重他,立即派兵三万人来帮助刘备。刘备能够用兵
和曹操交战,大败曹军,乘胜攻下曹军。江南全都平定了。后来诸葛亮帮助刘备又向西攻打益州。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第三周
星期一·记叙精练
牛津大学的面试很“凶悍”
1.心理“儿子”对老师的提问感到意外,心想老师的提问不会那么简单,自己该如何回答
2.①面试刚开始,三位教授便提出“你为什么要戴手表”这一问题;②当儿子要围绕“时间”继续讲下去时,却被告知第一关已顺利通过;③教授突然端来一杯水,递给儿子的同时,另一位年轻教授却拿出一个皮球狠狠向儿子砸来;④儿子处变不惊,出其不备狠命反击;⑤在砸中那位教授的一刹那,三位教授竟同时高兴地大叫道“回击得好”,并宣布“你被录取了”。
3.①从表面上看,“凶悍”主要是指教授所提的问题突然而难以理解;教授居然会用皮球“砸”向孩子。②“凶悍”的深层含义是指牛津大学的育人观念令人震撼:牛津大学所欣赏的是敢于面对挑衅、拍案而起的学生,而不是逆来顺受的无条件的服从者。
4.牛津大学的面试虽然很‘凶悍’,但是他们看重的恰恰是学生的整个思考过程,而不是分数。星期二·古诗鉴赏
(一)江城子密州出猎
1.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2.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二)蝶恋花密州上元 1.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2.密州的元宵节十分清冷,不仅没有笙箫,连灯火也没有,只有云垂旷野,雪意浓浓。
3.对比手法。表达作者在密州的孤独寂寞之情,抒发了词人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之情。
星期三·散文品悟
常伴一轮明月 1.BCA
2.(答案略,提示:一要有具体的描写对象;二要色彩和画面感强;三要语言优美整齐。)
3.明、冷(近义词亦可)
4.示例:红叶烂漫的秋季银装素裹的冬时(无统一答案,但必须按秋、冬顺序,句式相同)
5.表面含义是指自然的明月照亮了黑暗的山路,深层含义是指山僧的话涤净了偷儿的心灵,使他内心的邪念、杂念远他而去。
星期四·说明解读 学会看食品的“简历”
1.包装上的食品说明。这个标题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食品说明称为食品的“简历”,生动形象地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食品类别,配料表,营养含量,产品重量、净重含量或固形物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质条件,认证标志。
3.说明了原料排序的法规要求(或说明了按法规要求,用量最大的原料应当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应当排在最后一位),浅显易懂。
4.不能删去。“可能”表示推测(或起限制作用),是说食品过了保质期吃了不是一定就有危险,但不排除有危险的可能性;如果去掉,则变成完全没有危险了,这与事实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选择调味牛奶。“调味牛奶”是在牛奶当中加了点调味的成分,这样的产品和牛奶的营养价值比较接近。“乳饮料”是在水里加了点牛奶成分,它的营养价值就比牛奶差远了,达不到增加营养的目的。星期五·名著导学
《童年》
1.叙述了节日晚上的娱乐活动,描写了小茨冈优美的舞姿。 2.小茨冈是一位活泼开朗、聪明灵巧、可爱天真、善良的小伙子。小茨冈最后的结局却是被舅舅们害死。(他们让他在刮风下雪的寒冬背
沉重的橡木十字架到雅科夫舅舅亡妻的坟上去。十字架要两个人吃力地抬起来才能放到他背上,而他只有19岁。结果脚被绊了一下,十字架砸在脊背上,他因失血过多而死。)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茨冈舞姿的优美,突出了他活泼开朗的性格特征。
4.《在人间》《我的大学》。 星期六·文言拓展 熟读精思
1.(1)这样(2)说(3)通“现”,显现 (4)懂得、明白
2.(1)读书的遍数多了,它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 (2)心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还会不到吗?
3.第一步要“熟读”,第二步要“精思”。(用原文回答也可:“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4.作者强调“心到”最为重要。因为“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参考译文】看书大多数都必须先要熟读,让书上的语句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紧接着就精心地思考,让它的道理好像都出自于我心里所想的,这样以后可以有所收获了??古人说:“读书的遍数多了,它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所谓说书读得熟了,就是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有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就不专心一意,就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还会不到吗?
第四周
星期一·记叙精练 九步之暖
1.患骨肉瘤的一哲,强忍巨痛艰难地迈出温暖的九步,以此来鼓
舞病中的露露。
2.B
3.痛苦(或绝望)、愧疚(或自责,或无奈)、感动。 4.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具体地表现了一哲善良、有爱心、无私的美好品质。
5.原句表达效果好,原句中的“一步一步”生动具体地表现出一哲每走一步的艰难和痛苦,更能突出—哲的坚强和心灵的美好(或善良、有爱心),而改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缺少表现力和感染力)。
6.当我们面临挫折时,不能陷在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更不应该让自己的痛苦情绪影响他人,而应该在痛苦中不忘关心他人,用自己的坚强乐观鼓舞他人。
星期二·古诗鉴赏 (一)武陵春
1.闻说双溪春尚好物是人非事事休
2.示例: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使抽象的“愁”变得具体生动形象,赋予无形的“愁”以重量。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