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给文章增添诗意的灵魂
作者:黄忠
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15年第37期
【一技】
除了诗歌,在文章的创作中,意象同样是制胜的一大法宝。一篇文章,一旦塑造出耐人寻味的意象,便会增添诗意,妙处无穷。那么,文章中的意象该如何选择和使用呢?
首先是意象的选择。在选择意象时,请谨记,务必要选取那些便于产生象征意义的,便于寄托情感的物象。也就是说,这个物象本身最好具有一定的美感,能够激发人的联想。 例如,构思“故乡”主题的文章时,你不妨选择屋顶的一个烟囱,归巢的一群鸽子,家门口的一株榕树等作为文章的意象,寄托乡愁;又如,构思“梦想”主题的文章时,你或许可以写破茧展翅的蝴蝶,风中飞翔的蒲公英,冲出泥土的草籽,用以象征追逐梦想的勇气;再如,构思“亲情”主题的文章时,你或许可以写母亲手上的裂纹,父亲立在门口凝望的光影等,赋予其别样的内涵。
在选取好意象之后,接下来的问题便是意象的使用了。一个意象,应当怎么写才能呈现出它的韵味来?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手法是反复。所谓反复,也就是融入全文,首尾呼应,前后贯穿。这个手法的依据同样来源于诗歌——意象最初是诗歌中的概念,而诗歌的结构最大的特点便是反复。好比《诗经》中,那河岸的蒹葭、白露,正是在一次次的重章叠句下,才成为了一种表达爱意的意象。在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土地的意象同样也是反复出现,前后贯穿的,而情感则一次比一次浓烈。
写文章与诗歌同理,好的意象可以在文中多出现几次,多咏叹几次,做到首尾呼应。在反复的贯穿中,读者就会对这个意象产生感情,它的韵味也会显得格外浓烈。打个比方,如果你选择了故乡的烟囱作为乡愁的意象,那这个烟囱便可以在你的文章中贯穿起来。也许,童年的时候,烟囱是你母亲唤你回家的讯号;长大的时候,烟囱是你遥望故乡的标志;而现在,伴随现代化的发展,那烟囱或许被拆毁了,不过你心里还留存着那一缕缕青烟的模样……意象一旦这样反复,无尽的情味便会呈现出来了。
除此之外,在意象的塑造中,还需要注意细节刻画、画面的营造等。 【一文】 夕 阳 □林辛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也不知为何,我会重新踏上这条路。隐蔽久了的杂草,一年一年的,如今已漫过了我的腰身。我的身体把前面的草拨拉开了一个口子,后面的,又匆匆聚拢了。像做一个好久了却不愿醒来的梦。
我想我终生会记得的,这个傍晚,我一个人走在田埂上,但我并不确定是否真的只有我一个人。远处,夕阳半掩在山的后头,我站立在一片火红的梦中。
夕阳是梦。它把两边的田野笼罩住了,一只黑色的鸟在天空中飞过,鸣叫几声,慢慢地飞远,化入虚空。
夕阳也许爱喝女儿红,它有着久酿的醇香,每天喝一点,每天慢慢地醉,醉倒了,就睡着了。鼻间响起均匀的呼吸声,把地上的人也熏得醉了。
多年前爱在夕阳中走的,是一个老翁与一头牛儿,我常见到。老翁带着一个锄头,当拐杖用,每走一步,就响起清脆的一声。老翁与牛儿都苍老了,他们的皱纹像一道道沟壑。老翁把我抱到牛背上,牛很干净,却瘦了,一根根肋骨在柔软的皮下安静地支撑着。我把脸贴在牛背上,还能听到牛儿的心跳,也是安静地,有节奏地响着,一点儿也不乱。
只是之后我再也没见过他们,我想,也许他们慢慢地走到了夕阳的尽头,我一时无法到达的尽头。
我想知道夕阳的尽头是什么,却也只是想,从未知道过。也许是漫无边际的黑夜,也许是月色朦胧的夜晚,但不是白天。至于为什么,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白天可能是夕阳的前世吧,就像老人之前是个孩子,一杯酒之前是一汪清泉,不可能回头了。
太阳慢慢地滑落,就变成了夕阳;太阳慢慢地升起,就变成了朝阳。朝阳的红是渐变的,人们却偏爱它。但我看夕阳也是美的,它把自己的一生酿成酒,不似朝阳辉煌,却值得品味。 路上走来了三个人,一个孩子,一个少妇,一个老媪。孩子蹦跳着,脚下的影子变化着。少妇静静地走着,影子拉得好长。老媪站着,她把头转向夕阳,夕阳把她笼罩着,像一座雕像。
我此时在哪儿呢,夕阳中吗?我看见那三人笑着,嘴角上扬,远处的钟声一遍遍响过。他们是我们的曾经与未来。 【一评】
“夕阳”素来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意象。在李商隐眼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份落寞和惆怅跃然纸上;而卢照邻眼中,这幅图景则是“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读来闲适而悠然。古往今来,文人笔下的夕阳总是百种滋味,既多情,而又忧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中,作者也选取了“夕阳”这一意象。黄昏的小径,田埂、老翁、牛儿以及远远走来的一家三代人,构成了一种别样的意境。作者一路走出了人生的况味,生命的哲思。文章的景物描写非常细腻、梦幻、飘渺,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在反复的描写中,夕阳的意象被表现得十分到位,联系着时间、生命,读后余味无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