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

2020-09-30 来源:钮旅网
科技信息 。建筑与工程0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2012年第l9期 浅谈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 李春熙 (古今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摘310005) 要】建筑结构由于施工质量、设计缺陷、功能改变等多种原因,常常需要进行加固来保证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了建筑结构加固 的一般原因.并对现代几种比较常用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方法作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指出加固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结构;耐久性;加固 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 固。主要适用于对钢筋混凝土受弯、大偏心受压和受拉构件。但该法不 在我国大规模建设同时.旧城改造项目也不断推进实施,既有建 适用于素混凝土构件.包括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低于现行国家标准 筑的改造被提升到显著位置.相当部分老建筑改造过程中需采取必要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的最小配筋率的构件。被加固的 的加固措施以满足新的使用功能要求。因而,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问题 混凝土结构构件.其现场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且混凝 也引起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近几年,我国在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旧 土表面的正拉粘结强度不得低于1.5MPa。加固施工时.应采取措施卸 房改造及工程事故处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程实践与试验研究,在国 除或大部分卸除作用在结构上的活荷载。 内发表了大量论文.出版了不少著作,并且编有《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除具有粘贴钢板相似的优点外,还具有 范))(CECS25:90)及《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建筑 耐腐浊、耐潮湿、几乎不增加结构自重、耐用、维护费用较低等优点.但 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B50550—2010)等加固技术规范、 需要专门的防火处理.适用于各种受力性质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和一般 规程 构筑物。主要适用于对钢筋混凝土受弯、轴心受压、大偏心受压和受拉 构件。但该法不适用于素混凝土构件,包括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低于 1建筑结构加固的一般原因 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的最小配筋率的 建筑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钢度、抗裂度以及局部和整体的稳 构件。被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现场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 定性,以满足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的要求。但是,在工程实践中,导 于C15.且混凝土表面的正拉粘结强度不得低于1.5MPa。加固施工时, 致建筑物未能满足上述要求而需要进行加固补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应采取措施卸除或大部分卸除作用在结构上的活荷载。 几方面:一是使用不当、年久失修、结构有损伤破坏,不能满足使用要 绕丝加固法:该法的优缺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适用于混凝土结 求或安全度不足。二是勘察设计和施工中的工程质量问题如:勘察资 构构件斜截面承载力不足的加固.或需对受压构件施加横向约束力的 料不准确、不齐全,设计不周,施工管理不严、施工质量欠佳以及建筑 场合。主要适用于提高钢筋混凝土柱的位移延性的加固。采用该法时, 材料不符合要求等。三是自然灾害与偶然事故如:地震、风灾、火灾、水 原构件现场检测结果推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 10.但也不得高 灾、爆炸、滑坡、地基塌陷等 四是重要的历史性建筑、有纪念意义的建 于C50。此外.若柱的截面为方形.其长边尺寸h与短边尺寸b之比, 筑需要进行保护。五是对建筑物进行改建、扩建和加层。六是使用功能 应不大于1.5。(GB50367—2006第Q.1.1、Q.1.2、Q.1.3条) 改变,如建筑物用途变更、工厂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以及厂房的改建、 锚栓锚固法:该法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C60的混凝土 扩建等。七是结构耐久性降低.如构件的裂缝、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 承重结构的改造、加固;不适用于已严重风化的上述结构及轻质结构。 炭化和冻融、材料的老化等。八是其它对建筑产生有害影响 ,加固补强 高强度钢丝绳网片一聚合物砂浆外加层加固法:主要适用于对钢筋混 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结构或构件的强度和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提高 凝: 曼弯和大偏心受压构件 但该法不适用于素混凝土构件.包括纵 结构的安全度以减少事故的隐患.从而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保证正 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常的使用要求 GB50010规定的最小配筋率的构件 被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现 场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且混凝土表面的正拉粘结强度 2常用加固方法及配合使用的技术 不得低于1.5MPa。加固施工时。应采取措施卸除或大部分卸除作用在 建筑结构的加固可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设计时.可根 结构上的活荷载。 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加固方法及配合使用的技术。 2.2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间接加固法 2.1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直接加固法 外加预应力加固法:该法能降低被加固构件的应力水平.不仅使 增大截面加固法:该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具有成熟的设 加固效果好.而且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但加固后对 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 原结构外观有一定影响:适用于大跨度或重型结构的加固以及处于高 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 应力、高应变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但在无防护的情况下.不能 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主要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和受压构 用于温度在600C以上环境中.也不宜用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大的结构。 件的加固。采用本方法时.按现场检测结果确定的原构件混凝土强度 主要适用于下列场合的梁、板、柱和桁架加固,即:原构件截面偏小或 等级不应低于C10 需要增加其使用荷载;原构件需要改善使用性能;原构件处于高应力、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该法的优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后不 应变状态.且难以直接卸除其结构上荷载。 影响建筑物的净空,但同样存在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的缺点:主要适 增设支点加固法:该法简单可靠.但易损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 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粱、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 功能,并可能减小使用空间:适用于梁、板、桁架、网架等结构的加固。 的加固。采用该法施工过程中.置换截面处的混凝土不应出现拉应力. 23与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配套使用的技术 若控制有困难,应采用支顶等措施进行卸荷。 托换技术:系托梁(或桁架,以下同)拆柱(或墙,以下同)、托梁接 外粘型钢加固法:该法也称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简 柱和托梁换柱等技术的概称:属于一种综合性技术,由相关结构加固、 便、现场工作量较小。但用钢量较大: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显著增大原 上部结构顶升与复位以及废弃构件拆除等技术组成:适用于已有建筑 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物的加固改造:与传统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时间短、费用低、对生活和 主要适用于需要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的钢筋混凝土 生产影响小等优点.但对技术要求较高,需由熟练工人来完成.才能确 梁、柱结构。 保安全。 外粘钢板加固法:该法施工快速、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 植筋技术:系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 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且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 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 无显著影响,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 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下转第380页) 0引言 373 2012年第19期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O建筑与工程0 科技信息 表3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单位:万元 固定成本 序 3 4 5 6 7 8 9 [严品单价x(1一雷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一单位产品百 号 i0 = 7O 00 x(1—5%)一3072.~73 :0.’ 52()j11 ̄)1 经营成本 4200 4600 5000 500o 5Ooo 50oO 50o0 5000 则盈亏平衡时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为: 2 折旧费 673 673 673 673 673 673 673 673 0.52/1.1 100%=47.27% 第7年单价盈亏平衡点 3 摊销费 63 63 63 63 63 63 63 63 一固定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4 利息支出 227 214 186 l58 130 102 74 46 一 歪及阿丽税率广 4.1 长期借款利息 224 196 l68 140 1l2 84 56 28 = 旦’瑚 o.10(元,吨) 4.2 流动资金借款利息 3 18 18 18 l8 l8 18 18 第7年产量盈亏平衡点0.52万吨.盈亏平衡生产能力利用率为 5 总成本费用 5163 5550 5922 5894 5866 5838 58l0 5782 47.27%<70%:第7年单价盈亏平衡点为5020.10元/吨.低于项目的预 5.1 固定成本 1803 1870 1922 1894 1866 1838 l8l0 1783 计单价为7000元/吨。可见.项目在稳产期内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5.2 可变成本 3360 3680 4000 400o 4000 40o0 4000 4000 均较强。Q 【参考文献】 表4项目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单位:万元 [1]谷雅敏.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分析与[J].铁路工程造价管 理.2005(2). 序 3 4 5 6 7 8 9 1O [2]王曲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探讨【J].湖南水利水电, 号 2007(6]. l 营业收入 560o 7000 7700 770o 7700 7700 7700 7700 [3]陈丽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探讨[J】l四川水利,2008(2). [4]毛家泉.如何搞好施工项目管理[J】建筑经济,2004. 2 营业税金及附加 280 350 385 385 385 385 385 385 [5]林文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J】l科学进步与对策,1999. 3 总成本费用 5163 5550 5922 5894 5866 5838 5810 5782 [6]扬勇,邹海燕.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经验与探讨[J].浙江水利科技, 2O04.  。4 利润总额(1-2—3) 157 11l0 393 142l 1449 1477 1505 1533 [7]陈鹏郎,阎文周.试论工程项目管理[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5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0 0 0 0 0 0 0 0 1999. 6 应纳税所得额(4—5) 15,7 l100 1393 1421 1449 1477 1505 1533 [8]周进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探讨[J].! ̄Jll水力发电, 2003. 7 所得税(6) 33% 52 363 460 469 478 487 497 506 [9]康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思考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8 净利润(4—7) 105 737 933 952 97l 990 1o08 1O27 2007. [10]杨希辉.有效控制水利工程项目成本浅探[J】.沿海企业与科技, 9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11 74 93 95 97 99 101 103 2007. - (8) 10% [11]孙明科,王泰岩.浅析水利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fJ].吉林水 利.2008. 10 息税前利润 384 1314 l579 l579 1579 1579 1579 l579 [12]姜慧,等.关于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探讨【J].建筑经济,2007 11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l12O 2O5O 2315 2315 2315 2315 23l5 23l5 (11). [13]张卫军,等.浅析水电施工企业成本管理I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强。 自然科学版.2005(6). 问题5: [14]邢学东,张晓东.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J】.黑龙江. [15]肖景涛,唐庆海.基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成本控制【J].水利科技,2004. 年平均可变成本=(3360+3680+4000*6)/8=3880(万元) [16]邱景武.水利水电建安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 单位产品可变成本=3880/1.1=3072.73(元/吨) [17]张基伟.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浅析[J】.水利技术监督,2009. 第7年产量盈亏平衡点 [责任编辑:王静] (上接第373页)位置的补救,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上部结构扩 的加固方法中.我们对修复与加固建筑结构的实践经验有限,很多加 跨、顶升对梁、柱的接长,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增设剪力墙的植筋 固方法特别是较新型的加固技术缺少必要的试验数据.设计施工标准 等。 及试验标准。对各种加固方法的受力特性及施工要点的研究还需要进 裂缝修补技术:根据混凝土裂缝的起因、性状和大小,采用不同封 一步深入 如加固结构的二次受力工作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各种加 护方法进行修补.使结构因开裂而降低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得以恢复 固材料及外包和粘贴形式对原有结构的抗弯、抗剪、抗疲劳、延性、耐 的一种专门技术;适用于已有建筑物中各类裂缝的处理,但对受力性 久性等试验研究 结构胶的力学性质.是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各种 裂缝,除修补外.尚应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 加固板材能否形成——个整体联合工作的关键.但对结构胶本身的力 碳化混凝土修复技术:系指通过恢复混凝土的碱性(钝化作用)或 学特性如其本身与结构关系、抗拉性能、抗剪性能、流变性能有待进一 增加其阻抗而使碳化造成的钢筋腐蚀得到遏制的技术。 步研究。目前.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工程验收应参照《混凝土结构加固设 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系指采用化学方法、机械方法、喷砂方法、 计规范}(GB50367—2006)及《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真空吸尘方法、射水方法等清理混凝土表面污痕、油迹、残渣以及其它 (GB50550—2010)执行.其中混凝土结构采用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 附着物的专门技术。 的.还应参照规范《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46: 混凝土表层密封技术:系指采用柔性密封剂充填、聚合物灌浆、涂 膜等方法对混凝土进行防水、防潮和防裂处理的技术。 2003) ̄"。Q . 其它技术:如结构、构件移位技术、调整结构自振频率技术等。 作者简介:李春熙(1983.O4一),河北沧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长期从事土 建施工与修缮工作。 3结语 由于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出现的历史并不长久.在各种不同 [责任编辑:周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