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语文_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022-10-12 来源:钮旅网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丽江的美。 2.抓住关键句,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丽江不同类别的美。 3.理解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特点。

4.培养欣赏美、热爱美、珍惜美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人说,生命就是一场旅行,总有一个地方,在向你深情召唤。即便你的脚步不能抵达,心灵也要前往。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有生命有灵魂的一滴水,抵达一个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丽江。 【作者简介】

阿来,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作家,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 【字词积累】

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正确书写汉字。 闸口( ) xuān( )哗 笔砚( ) chù( )立 苍劲( ) fěi( )翠

1 / 8

擦拭( ) tiào( )望 喧腾( ) 目xuàn( )神迷 【整体感知】

1:踏上旅途,梳理出“一滴水”的奇妙旅行路线:

明确: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落水洞——黑龙潭——玉河——四方街——金沙江。

由雪变成了冰,再融化成一滴水。“一滴水”怀着“流过四方街”的心愿,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铺、纳西人院子、果园和田地,最后奔流到金沙江。 2:这篇游记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明确:本文属于一篇( 游记 )作品。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 )为线索。 一滴水观察点不同,所描绘的丽江景色也不固定,是在移动位置的同时,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这种写法叫作( 移步换景 )。 【局部探究】

寻丽江之美景 、感丽江之民俗 、享丽江之风情

历史文化名城丽江之所以充满魅力,是因为丽江的美。丽江的美,美在自然风光,也美在古城独特的建筑,更美在淳朴的风土人情。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 最美的地方进行赏析。 例如:

(1)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

2 / 8

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明确:运用对比的修辞方法,是丽江古城抚平了并净化了人们喧哗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2)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月亮比作“银盘”,突出了月亮的圆与明亮,富有地方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个环节可以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由的选择美点。) 【主题探究】

本文通过一滴水的视角,带着夙愿,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游历了丽江,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美景的赞美和热爱;也赞美了丽江古城与自然的美妙结合,更赞美丽江醇美、和谐、沉静的人文风情。 【品味构思】 体会文章独特视角

作者从“一滴水”游览丽江的视角来展开描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1:丽江水多,水美,选取“一滴水”游览丽江,富有地方特色;可以多角度展开描写;如童话般奇幻,充满童趣。

2:“一滴水”既贯通古今,又由高而下,容易把时间和空间这两条线索结合起来。

3:用“一滴水”贯穿全文获得了自由的视角和观察方式。 4: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人格化的水滴既是观察者,也是讲述者,它

3 / 8

在文中或娓娓道来,或直抒心意,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真实、亲切。 【学以致用】

课下仿照这种拟人的写法,插上想象的翅膀,变身一朵云、一棵树、一只鸟……跨越时空,写写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200字左右的小片段)

【课堂小结】一滴水爱上了古城丽江,书写了一场天荒地老的旷世绝恋,纵观时空跨长河,丽江这座灿若星辰的文化名城,于泱泱华夏锦绣河山中,特立独行,熠熠生辉。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请同学们带上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看花好月圆,大好河山吧。 【板书设计】

一滴水经过丽江

阿来

风景美

移步换景: 建筑美 赞美和热爱

民俗美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八下学生已经适应了初中语文阶段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学习语文的技巧,比如快速默读课文,筛选文章信息,分析句子的方式,写作技巧等大部分学生都会。

这学龄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他们求知欲望强,表现欲望强,对未知领域有浓厚的探究兴趣,乐得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所以学生对这类游记作品很感兴趣。只要课前布置好学生预习,

4 / 8

课堂问题设计好,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要攻破难点,解决重点对大多数学生还是可以的。

但是,学生阅读量不足,品味语言能力仍需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用更直观的方式和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效果分析

《一滴水经过丽江》属于一篇游记作品,这类题材的作品,思路比较明显,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又加上文字比较优美,学生乐于去读,所以梳理文章内容是很容易,主题的把握也不难。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能快速干知道作者是想表达对丽江美景的赞美和热爱。 另外,根据“一滴水”的旅行路线来讲解,写作手法移步换景也较简单地被学生理解,为下一步讲以水作为线索来写的好处打下了基础。

作者借水的视角来写,通篇运用了你拟人修辞,并使用第一人称,语言亲切。这样的手法在写作中是新颖奇特的,课下的练笔给学生们一个发挥的空间,能很好地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为他们的写作锦上添花。

总之,这堂课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富有特色的游记。文章以一滴水的经历为线索来移步换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了从玉龙雪山上的重生到山下玉河瀑布的奔流,再到落水洞、黑龙潭的沉睡初醒,后来流经丽江四方街几

5 / 8

个重点场景的所见所闻,通过水的视角来描述从玉龙雪山到丽江四方街沿岸的风土人情乃至历史由来,借水滴的视角想象奇特,构思新颖,层次清晰,语言富有诗意,对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力的培养很有意义。

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新颖的构思意识、激发学生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之情,启发他们在身边自然景物中寻找美景,体会美好的感觉。

课后反馈练习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正确书写汉字。 闸口( ) xuān( )哗 笔砚( ) chù( )立 苍劲( ) fěi( )翠 tiào( )望 目xuàn( )神迷

2: 本文属于一篇( )作品。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 )为线索。

一滴水观察点不同,所描绘的丽江景色也不固定,是在移动位置的同时,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这种写法叫作( )。 3: 本文通过一滴水的视角,带着夙愿,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游历了丽江,表达了作者对( )的赞美和热爱;也赞美了丽江古城与( )的美妙结合,更赞美丽江醇美、和谐、沉静的( )。 4: 课下仿照这种拟人的写法,插上想象的翅膀,变身一朵云、一棵树、一只鸟……跨越时空,写写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200字左

6 / 8

右的小片段)

教学反思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很美的游记作品,上完课自己的心好像真的跟着这滴水前往了如诗如画的丽江。静下心来反思这节课,觉得还是很成功的。比如:

(1)导入语的设计,很好的起到了烘托氛围的作用,对整堂课的教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课前安排学生预习,课上问题都来源于学生自己。尤其是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照片和提出的问题出现在课件中,就真正感觉到自己是这堂课的主人,参与课堂的意识增强。

(3)思路的设计也是由浅入深,我着重引导学生理清“一滴水”的游踪,引导学生从“一滴水”落脚点领会丽江的美丽,感受作者的情感。

(4)课堂小结处的美图配乐让整个课堂达到了预设的效果过,热爱自然,追求美的情感目标也就更容易实现。

当然,课堂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对学生课文的朗读指导还是不太到位,并且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也需要锤炼,使之更凝练、更优美、更机智、更丰富。

课程标准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标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

7 / 8

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养语感,提高他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在学习游记这节课里,采用小组学习,面向全体学生,探讨游记写法,积累优美语言,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写作能力。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应有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很火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游记的描写形式多样,但也难免有一些局限。古今游记描写上所表现出来的精妙语言修辞用法,强调了它的文学美,而这正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对于作者情感的体悟,可以有个性化的表达,让学生的探究精神得到充分体现。

总之,作为语文教学系统的一个部分,游记教学要切实提高效率,还须要在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下功夫。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