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卷第3期 2012年6月 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Vn】.19 NO-3 Jun.2012 湖南粮食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水稻为主要分析对象 唐胜辉 (湖南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在全球粮食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粮食生产与贸易显得愈发重要。湖南省作为稻米生产大省,其粮食生产现状及 健康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显得13益重要。通过分析湖南大米发展的资源禀赋,可以看出湖南大米发展趋势良好,并具有良好的自 然资源禀赋和强大的农业科技支撑力量等优势,但是湖南大米也存在生产效益较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基于存在的诸多问题, 提出了严格耕地管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水稻的产量、增加大米的产值,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加工能力等措施 建议。 关键词:湖南;粮食产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64;F326.1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107(2012)03—013—09 Status Quo of Food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Hunan and Countermeasures-Taking Paddy Rice as a Major Analytic Object TANG Sheng-hui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Changsha,Hunan 410205)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food crisis,China,s grain production and trade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As a big grain production province,Hunan Province enjoys ever-increasing impo ̄ance in the status quo of food production and health developmen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nan rice resources endowment,we can see its developing trend,and its good natural resource endowment and the powerful suppo ̄s for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ength and other advantages,but together with the problems of low productivity,weak competitiveness.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it puts forward measures such as strict land management,raise farmers enthusiasm to plant grains,increase the yield of paddy rice,increase rice production, advanc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and raise grain processing capacity. Key words:Hunan food industry;current situafion;countermeasure 一、湖南粮食产业发展现状 到2009年耕地的基本情况’由图1直观可见各州市耕 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在最近几年没有大的变化。 2.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增长 (一)湖南粮食生产现状与特点 1.耕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 近几年来,湖南粮食产量处于小幅度稳定增长 2009年,湖南省耕地面积5684.1万亩(1亩 =的态势。表2、表3就是湖南近几年粮食作物的基本 情况。 66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5万亩,增长了 0.01%,其中2009年常德、邵阳、衡阳、永州和岳阳 五个市占总耕地的49.5%。表1是湖南各州市从2006 3.种粮大户逐年增加,规模生产经营已成为粮 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发展的着力点 收稿日期:2012—02—2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名牌带动湖南经济增长战略研究”(项目编号:09c5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唐胜辉,湖南商学院市场营销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营销策划、营销管理,品牌管理。 图1 2006 2010年湖南省耕种面积情况 表2 2006-2010年湖南省粮食与水稻生产情况 16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2年 截至2011年,全省有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逐年 增加。有些发展比较快的地方,比如益阳洞庭湖区有 25%~30%的土地流转到种粮大户种粮食。2010年湖 南省租赁转包耕地面积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 95049户,涉及耕地面积487.2万亩,产粮达396I5 万吨,分别占全省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的8.6%和 13.2%。其中,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比2008年增加 了684户,10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增加了70户,1 万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增加了2户。通过耕地的租赁转 包实现规模经营,解决了当前农村出现有地无人耕种 的现象,发展种粮农户规模生产经营已成为粮食主产 区农业生产发展的着力点。 据相关统计:2011年益阳新增承租稻田30亩以 上的种植大户2000户;到2015年,承租稻田30亩 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2万户。2011年衡阳有流转的 大户18940户,比上年增长了27.3%。长沙市共有20 亩以上的种粮大户8988家,其中1000 4999亩的大 户有26个,5000亩以上的有5个。2011年娄底市 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1258户,比上年增加103 户;其中100亩以上种粮大户158户,比上年增加 76户。2011年湘潭市种粮大户1692户;其中30~99 亩有1642户,100~299亩有43户,300—999亩有5 户,1000~1999亩有2户。从上面可以看出粮食经营 正在向规模化大户发展。 湖南省的规模经营大户都是以粮食生产为主, 全部种植水稻,其中80%以上的为双季稻生产,60% 以上的种植优质稻,并通过与农业企业联合,稻谷直 接销售给大米加工企业,经济效果明显。根据对泪罗 和攸县实地调查,15个种粮大户租赁转包农户家庭 承包耕地或者集体耕地的面积达到59692亩,其中双 季稻的种植面积48734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2%。 通过种粮大户的生产经营,其双季稻的平均产量达到 1725斤,产值1625元,而其包括租金在内每亩的经 营成本为1127元,每亩可实现利润498元,较一般 的散户生产经营收益更高。 4.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规模小 湖南省现在整个粮食生产机械化的作业率才 40%多,这个水平是不高的,2010年,全省水稻耕种 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3.5%;全省各种形式的农机 合作服务组织达到2.4万多个,农机大户达4万多 户;而据国家初步统计,2010年全国预计新增稻麦 联合收割机6.8万台,总量达到84.5万台,比“十 五”期末增长了92%;新增插秧机约7万台,总量达 到33万台,比“十五”期末增长了320%;全国新增 水稻耕整地种面积1600多万亩,水稻机耕水平达到 85%;新增机插秧面积1730多万亩,加上机直播和 机浅栽面积,全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20%,比 “十五”期末提高了近13个百分点;新增水稻机收面 积2750多万亩,水稻机收水平突破了60%大关,比 “十五”期末提高了26.5个百分点;水稻耕种收综合 机械化水平达到了58%,所以湖南省机械化的作业率 远远没有达到国家的平均水平。原因是湖南省除了洞 庭湖区以外、湘中一些盆地以外,还有相当大面积的 山丘区和山区。山丘区和山区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农 业机械化作业,在自然条件上难度非常大。2012年, 湖南省将重点推广水稻插秧机2000台, “消灭”插 秧机推广空白县,全省实现机插秧面积300万亩;实 现机耕面积6600万亩、机收面积3600万亩,水稻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3个百分点;年末农 业机械总动力4645.O0万千瓦,增长6.7%。农机经营 作业服务收入突破300亿元。 (二)湖南省粮食加工现状和特点 1.加工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小 据统计,全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万多家,其 中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有442家,年销售收入285 亿元,粮食加工增值率达18%。粮食加工行业中有 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61家。2009年 湖南省有规模以上大米加工企业387家.年稻谷处理 能力约1 000万吨,年产大米约375万吨,产值约 120亿元,但实际开机率不足70%。规模以上大米加 工企业的加工能力和实际加工量与全省稻谷总产量很 不相称。全省有大米品牌200多个,其中湖南名牌就 有20多个。全省主要品牌有粮食加工行业中获得 “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4个、“中国名牌产品”的 第3期 唐胜辉湖南粮 企业6个,获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31个、省名牌产 品的36个,其中金健米业、粒粒晶米业、裕湘面业、 克明面业、盛湘米业、天龙米业、广积米业等一批骨 干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大 部分稻米加工企业还处在初加工和部分精加工阶段, 产品的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程度低。总体上看, 湖南稻米加工产业仍呈现“小、散、乱、低”状态。 2.加工能力弱、产业利润低 湖南加工能力弱、产业利润低。湖南原粮加工 率不及江西、湖北、江苏、安徽、黑龙江,在六个稻 谷主产省中排第6位。稻谷85%为初加工,只有 15%进行精深加工,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链条, 产业利润低,在六个稻谷主产省中排第4位,与稻谷 第一省情不相称。2007年湖南大米加工利润为2.4亿 元,比湖北低1.1亿元,比安徽省少0.5亿元,比江 西省少0_3亿元。 (三)湖南省粮食销售现状与特点 1.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结构不合理 2010年,我省粮食总产量达到2800多万吨,但 商品率仅30%左右,全省粮食商品量800万~900万 吨。调出省外约400万吨,省内区域间流通约200 万吨;90%以上的饲料粮需要从外部调入,每年调入 玉米和小麦等约300万吨。 2.粮食贸易的市场广阔,但贸易量不大 根据历年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湖南稻米的国 内市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地区:一是面向粮食供给 主要依靠外地输入的北京、上海、天津等特大城市, 二是以种植花卉、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经济较发达 的沿海开放地区,如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省 市;三是耕地资源不足,山地面积较大。耕地资源不 足的地区,如广西、云南、重庆、贵州省等西南省 份。而且湖南的优质大米出口远销港澳、非洲、古 巴,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09年出口量达到 4O万吨,年出口创汇达5000万美元。但贸易量相对 很小。 在粮食流通方面,全省粮食调剂市场建设还比 较落后,粮油交易仍以集贸市场为主,交易成本较 高。从粮食流通方式看,火车运输占70%,汽车运输 占25%,水路运输占5%。出口粮食主要经湘江、长 江到江苏张家港、南通港和上海港换船外运。 3.大米知名品牌不多,且规模小,竞争力不强 我省有大大小小的农产品加工企业4万多家, 其中粮食加工的龙头企业,包括国家级、省级龙头企 业有60多家,但企业总资产大都在7000万元以下, 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只有5家企业,多数企业仓储能 力只有2万 3万吨,日处理稻谷200~300吨,总体 实力不够强,加工量与粮食生产总量不成比例,其中 年加工规模50万吨的金健米业是湖南目前最大的, 也只有黑龙江北太荒米业集团粮食加工能力的1/10, 即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小的多,大的少”,与市场经 济的要求相差甚远。大规模、够档次、效益好的骨干 企业为数不多,难以加工大批量优质稻米,虽然中国 十佳大米品牌中有金健和银光,但销售量不大,市场 占有率非常低。且在大型超市里除了几个本地知名的 品牌,基本全是外来品牌占据市场,例如泰国米、东 北大米等。在省外更是难以见到湖南大米品牌,更谈 不上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二、粮食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农业生产保障能力不足 农田基础设施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 害风险能力弱,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的 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严重影响。 1.农业资金投入不足 湖南人多地少,山多平地少,自然灾害频繁,基 本生活需要与发展建设之间的矛盾、资源开发与环境 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农业投入始终没有形 成制度保障的稳定增长机制,农业投入难以增加。 2010年全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045.55亿元,增长 28.2%。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322.12亿元,增长 16.6%。但真正投入到农业的资金不到三分之一。 2.农业基础设施陈旧,防灾减灾能力脆弱 湖南省农村交通不便、水利设施差,排灌困难, 从而增加了洪涝发生频率,农业抗灾能力弱、电力、 通信条件差等是不争的事实,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根 本解决。病险水库多,灌区配套设施老化、湖区渠道 淤塞等问题也较为严重,湖南农村的基础设施大大 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2010年,全省农田有 效灌溉面积2736.68万亩,比2009年提高0.6%,但 仍低于1997年10个百分点左右。由于当前农田水利 基础建设滞后,抗水旱灾难能力不足,2010年,全 省农作物洪涝灾害受灾面积2066万亩,旱灾435万 亩,旱涝灾害造成农作物绝收面积达402万亩。201 1 年上半年干旱已造成湖南全省农田受旱面积680.7万 亩,农作物受旱面积383万亩,全省有66万人、l2 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8 湖南商学院学报 3.水利基础建设滞后,有效灌溉能力不足 通过对湖南省水利设施情况的统计可知,湖南 拥有的水库总数、水库总库容量进入21世纪以来没 有太大变化,与30年前相比也没有多少增加。我国 食收购保护价等等,经过这几年的实际操作,也暴露 出一些问题。一是现以“以农户家庭为单位、按责任 田面积计算补贴直接发给农户”的方式,这种方式不 妥,这种方式已经落后了粮食生产形式的发展,因为 水库寿命一般只有50年左右,而湖南大部分水库已 经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农业保障功 能大大下降,这是造成湖南省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 力不断下降,农作物成灾面积和成灾率不断升高的主 要原因之一,非常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调查中 农民普遍反映,当前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老 化,排灌渠道不畅,且未得到及时整修,抗御旱涝灾 害能力较弱。2010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2736.68万亩,比2009年提高0.6%,但仍低于1997 年10个百分点左右。由于当前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滞 后,抗水旱灾难能力不足,2010年,全省农作物洪 涝灾害受灾面积2066万亩,旱灾435万亩,旱涝灾 害造成农作物绝收面积达402万亩。 (二)粮食安全生产与农民增收矛盾突出 1.种粮效益比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虽然连续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免征农业税、粮 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实施粮食 最低收购价等多项惠农政策,但由于粮食直补标准相 对不高,农民无法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中获得大多的 实惠,粮食补贴政策对鼓励广大农民多种粮的作用有 限。一是农资涨幅过大,吞噬了粮食涨价带给农民的 利益。据调查,普通水稻的价格2009年平均92元/50 千克,2011年平均为112元/50千克,涨幅21.7%, 而农资、人工价格远远超过了普通水稻的涨幅。如尿 素价格2011年为125元/50千克,比2010年同期涨 47%;碳铵为40元/50千克,涨21%;康宽牌农药为 9元,包,涨28.5%;农村雇工价格为100元/天,涨 25%,双抢期150元,天还请不到人;柴油价格为7.4/ 公升,涨32%;二是水稻种植比较效益低。粮食主产 区农民“种粮管吃饭,赚钱靠打工”的思想十分普遍。 据测算,目前种植稻谷亩产值850~1000元,扣取物 化成本,亩收入450~600元。而亩用工14~18个, 每个工每天收入仅32~35元。据调查,2009年以来, 稻谷涨幅21.7%左右,但籽棉涨幅达136%,比较效益 显而易见。同时,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多数选择外出务 工,农村劳动力缺乏也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惠农政策在加强,而粮食直补方式不公平 这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如:取消 农业税,给农民发放种粮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 现在农民重商轻农,特喜好进城务工,这导致有责任 田外包给别人而外出打工的人拿到补贴,而实际种田 的人却又拿不到补贴,中央的目的是作为生产性补贴 给种粮户的,而实际操作上却是补贴给了稻田的承包 户,种粮户不一定拿到补贴,种棉花的也可拿水稻补 贴。二是农民是惠农政策的“中转站”。国家出台优 惠政策之时,便是农资价格大幅上涨之日,农民只得 其名,不得其实,有相当部分补贴不能达到农民的手 中。随着农村城镇化趋势的发展,如果继续执行这种 粮食补贴,就会导致更多荒芜粮田套取补贴,不利于 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因此改变粮食直补方式迫在 眉睫。 3.土地流转机制不畅,制约种粮大户的发展, 不能产生规模效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快 速增长,劳动效率不断提高,一家一户承包耕地的零 散和分散经营,造成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普 及率低,加上目前土地流转机制不畅、种粮大户租赁 的耕地不连片、租赁年限不稳定等因素制约了种粮大 户的发展,无法发挥种粮的规模效益。据统计:衡阳 市236万农村劳动力中,外出打工的人数高达132万 人,占到了56%,且多为青壮年劳动力。,根据湖南 省农业厅组织对全省的调查,2010年湖南省租赁转 包耕地面积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95049户,涉 及耕地面积487.2万亩,产粮达396.5万吨,分别只 占全省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的8.6%和13.2%。 (三)粮食流通与大米销售缺乏市场竞争力 据统计,连续几年全省粮食商品量在800万~900 万吨。调出省外约400万吨,省内区域间流通约200 万吨;大米加工与销售规模小,知名品牌少,竞争力 不强,全省有大米品牌200多个,其中湖南名牌就有 20多个。金健米业、粒粒晶米业、裕湘面业、克明 面业、盛湘米业、天龙米业、广积米业等一批骨干粮 食加工龙头企业在全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在全国 的影响力比较小。 (四)农业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延伸 据统计,全省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有442家, 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没有上规模的大品牌企业,绝 大部分都位于产业链的下游,以初级加工为主,缺乏 第3期 胜辉湖南粮食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水稻为主要 9 有竞争力、高附加值优势农产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 高。而且加工能力弱、产业利润低。湖南原粮加工率 不及江西、湖北、江苏、安徽、黑龙江,在六个稻谷 主产省中排第6位。稻谷85%为初加工,只有15% 进行精深加工,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链条,产业 利润低,在六个稻谷主产省中排第4位,与稻谷第一 省情不相称。2007年湖南大米加工利润为2.4亿元, 比湖北低1.1亿元,比安徽省少0.5亿元,比江西省 少0.3亿元。 三、加快粮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农业投入,强化农田基础保障 1.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非农领域、社会资本 和国(境)外资本投入农产品生产领域和加工行业。在 投融资体制改革中,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对优质农 产品经营主体的信贷限制,增加信贷额度。充分发挥 各类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把农产品优势区域内的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资金等捆起 来投入农产品产业建设。各级财政要进一步调整支出 结构,逐步加大对优势农产品产业的支持力度。 2.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造中 低产田,建设一批高产稳定粮田。当前农业基础设施 特别是水利设施老化,排灌渠道不畅,大部分水库已 经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农业保障功 能大大下降,这是造成湖南省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 力不断下降,农作物成灾面积和成灾率不断升高的主 要原因之一,非常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各级政 府要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村公路建 设、水库除险、山塘改造、标准粮田建设、粮食产能 建设等一大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农业生产 条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同时全面贯彻 胡南省耕 地质量管理条例》,整体推进耕地质量管理工作,切 实加强耕地质量工作,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扎实 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抓好土壤有机质提升等 项目的实施,积极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恢复扩大冬季 绿肥生产,确保耕地质量不断提高。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扎实推进粮食规模生 产经营 1.建立有效政策机制,大力推进粮食规模生产 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积极引导土地承 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整 合国土综合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 目投入向种粮大户集中租种的区域倾斜,改善农田基 本建设;优先为种粮大户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对购置 插秧机的种粮大户,除国家规定的购机补贴外,所在 区县(市)财政也应给予适当补贴。各区县(市)政 府要出台政策,加大对种粮大户和粮食专业合作组织 的奖励力度,帮助种粮大户解决良种补贴、农村信 贷、农业保险等实际问题。农业部门要加强技术服 务,对千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安排技术人员专门跟踪服 务,引导种粮大户增加风险意识,提升科技水平和管 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促进我省粮食规模生产经营 的健康有序发展;支持种粮专业合作组织、农机专业 合作组织开展育、耕、管、收全程技术服务,多措并 举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 2.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经营组织 结合我省实际,制定落实国家八部委和省市关 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配套措施,大力扶持农产品 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粮农之间 的联合,大力培育一批有较大带动能力的大型农产品 加工、贸易骨干龙头企业,突出龙头企业与优势区域 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引导和鼓励龙 头企业向优势区域内集聚,通过“公司+合作组织+ 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 式,与农民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更多农民分 享产业化经营成果。同时,大力扶持农产品收购大 户、产加销一体化等多种形式规模化经营组织,积极 引导农民以利益机制为纽带,发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或协会,为广大农民提供代耕代种、用水管理和仓储 运输等专业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和 农民组织化程度。 (三)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意识 认真组织实施全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 管体系试点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认 真制定我区不同产地、不同条件下的农产品生产标 准;加强农业“三品”认证管理工作;加大农资打假 力度,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 按照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要求,以良种、投人 品安全使用、农产品生产操作规范、农药残留限量、 产地环境质量、产品等级规格、包装储运等为重点, 加快修订粮食产品相关标准。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 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 生产,并示范带动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进村入户, 湖南商学院学报 大力发展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地 发展有机农产品,积极发展名牌产品,加强认证监 管,健全淘汰机制,推行地理标识制度。加大优势区 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力度。加强优势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工作,突出产地 环境监控、投人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范、市场准 入、市场监测等关键环节,建立从田间到市场全过程 控制、运转高效、反应迅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 制,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不断提高优势农产 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各地区要加强农产品 质量安全综合监管建设,形成由政府负总责、有关部 门分工负责、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体系,各地区农业局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 中心,在各乡镇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立检 验检测室,各项监管与检测工作的记录、台账完善。 全省要建立覆盖县、乡镇、村、组四级农产品质量安 全监管体系。二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监管。实 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对城区主要农贸市场和超市 销售的农产品进行日常检测和风险监测,检查进销台 账与市场准人凭证。每年开展2次“三品一标”农产 品市场检查,查处不按规定使用和冒用标示的行为。 三是开展农产品生产基地巡查与出园检测,已在试点 乡镇开始实行基地准出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编 码管理。 (四)大力发展现代经营业态,扩大粮食流通和 大米销售 1.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 大力推进“订单农业”,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 和龙头企业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减少环节,为农 产品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积极培育和引导一批如步 步高连锁等大型流通企业由城市向农村延伸。 2.大力发展物流配送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交通便利,商流集中的优势, 发展大宗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继续推进“万村千 乡市场工程”,加快配送中心建设,提高承办企业、 配送中心和农家店间的紧密度,提高农家店商品配送 率。支持市供销社与湘农集团合作,在长春工业园建 设农资批发配送中心,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调控力。 3.大力推进“农超对接” 一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等直接向城市超市配送农产品;另一方面要支持综 合超市、食品超市等国内外大型连锁企业直接从产 地采购,发展商品基地,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进超市 的比例。 4.强化流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升级改造。要 尽快形成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体系,建立大型粮食批 发交易中心,推动我省粮食流通与销售。二是加强信 息服务体系建设。逐级建立健全信息服务机构,建立 贴近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的信息服务网络,依托 目前全国最大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网上供销 社”,分析产销形势,发布产销信息。乡镇、村要充 分利用远程教育网,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农产品市 场信息。三是优化农村流通发展环境。加大农村交 通、电力、通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铁公 水联运体系建设,建立装备齐全、运行规范的现代物 流体系;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 等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流通领域食品检疫检 测体系,创建统一高效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 道”。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简化证照办理手续, 工商、农业、质监部门加大联合监管力度,严厉打击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制止不正当竞争。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总体规划,努力提升粮食 产业整体水平 1.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政 府的行政首长为粮食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 对粮食生产工作的领导。市政府与各区县(市)签订 责任状,将粮食生产纳入对各区县(市)的考核评估 范围,建立奖惩制度,确保粮食生产抓出成效。同 时,加快建立“政府引导、部门协调、企业主导、市 场化运作”的农村现代流通管理体制机制。负责全省 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协调 解决农村现代流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制定发展 规划。尽快制定完善现代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规划,认 真编制县、乡(镇)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发展规 划,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2.加强部门扶持 一是搞好规划引导。各级农业、粮食、农机、农 技、价格、银行、保险等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 发现粮食规模生产存在的问题,加强部门协调,采取 得力措施加以解决。要研究粮食规模生产的最佳经营 方式和发展方向,在地方政府指导下制定相关政策措 施,将粮食规模生产引入健康、快速(下转第25页) 第3期 之明,张琦试论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墼金鱼4堑 (3)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虚拟型”地融仓模 式。虚拟式是指银行、农村物流企业和农户凭借各自 参考文献: 的资金、产品、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优势进行合 【1】朱虹.现代物流金融模式创新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 作,按照各利益主体的投资比例组建虚拟农村物流金 201 1(26) 融网络,各利益主体之间扬长避短,通过整合创新其 【3]黄志平. 物流金融在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应用探究[J】. 他主体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比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 1(1):56—57. 较完整的、多功能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网络。东部沿 【4.赵临风.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刍议[JJ.经济特区,2010 海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水平高,网络、道路等基础设 (7). 施比较完善,农民的市场意识也相对较高,不论是硬 [5】江莹,陈德良.基于合作博弈的融通仓业务模式研究 件设施,还是软件都已达到较高的条件,可以组建虚 [J】.现代商贸工业,2012(5). 『6]Chao—Beroff.Rural savings mobilizations in west Africa:guard 拟的物流金融网络,来实现资源共享、融资交流。通 against shocks or build an asset base.The Microbanking 过组建虚拟型农村物流金融地融仓模式,使得东部沿 Bulletin.2003.9:16-18. 海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更上一个台阶,适当条件下, 可以将虚拟网络拓展到海外,形成一个外向型的农村 (责任编辑:罗蕾) 物流金融网络,从而加快发展我国现代农村物流。 (上接第20页) 发展的轨道。二是健全服务网络。市、县农业主管 设、标准化生产、工艺改造、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等 部门可建立粮食规模种植户的信息网络,为种植大 环节,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工程。 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使种粮大户即时掌握生产情 4.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况、价格变化情况、重大气候变化情况、虫灾预警 围绕优质稻、优质油菜、高品质棉等主导产业 等多种信息;农技部门要建立对种粮大户的培训制 和优势产业,大力实施产业化提升行动,加大招商引 度、定期下乡指导制度和设置热线电话等手段,随时 资和扶持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力度,促进企业规模 解决种粮大户的实际问题。 化发展,鼓励农民成立和发展专业化合作组织,提高 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生产组织化率。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原料生 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实际、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趋 产、精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加强企业基地与农户、协 势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抓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建 会之间联合与合作。加强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管理工 设示范县项目实施,以示范点、示范户、示范片建设 作,培育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优粮食产 为依托,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十二五”期 品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湖南省粮食产业竞争 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主要农作物 能力 品种3~5年更新换代一次,主推技术入户率达90%以 上。重点围绕高档优质水稻品种选育、引进、基地建 (责任编辑:罗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