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不存在一种观点,哪里才是课程生长的地方?学校。
我想,原因很简单,假如没有这里的生动实践,课程连同课程标准是不是一具躯壳?因为唯有这里,才是它植根生命的土壤。
选择这个视点:我们怎样面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如何跟进国家课程校本化?梳理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 必要、必然的选择
我的解读视角:国家课程的标准,是不是面对着不同的学校,面对着千差万别的师资素养、学生潜能、教学资源、办学传统和发展目标?
如果是。那么课程的规范与实施的个性化,就会萌生了一个关键问题:课程落实,不可能千校一面,怎样做到有效性,甚至适切性?
一句话,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正是统一的课程标准,不同群体的学生,这种天然差异的存在,决定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必要性。
其二,我们也看到,课程标准,它没有限制师生的最大选择范围,没有框定师生的最佳成就标准。
那么,那么细化课程标准,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使各个层级的学校、各个层面的师生,在共同的学力基点上,实现各有所长的发展,是不是一种课程实施的趋势?
从这个意义上看,国家课程校本化,更是一种必然性。
(二)创新出活力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起来,我认为,应该在以下三个领域进行突破:
1、 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我认为,具体化,即细节化。
关注国家课程,组织专任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全员性的研读,特别是校本化的研读,着力于构建更具体、更适切的学校自己的课程目标系统。
比如,语文国家课程标准是分学段呈现,我们可以从它的学段目标,具体到学年目标,乃至学期目标。这项工作是浅表性的,是最直接的细化。在此基础上,对每学期的三维目标进行深化,理清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品格点,定位准学科方法训练点、人文素养着眼点,依据现行教学班学生特点,能不能具体预设成学期的学习目标?
我觉得,这样做,能实现课程目标的校本化。
2、 课程资源的优化
我建议,通过优化,实现最佳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扑面而来的,是善不善于对课程资源作合理取舍和适度开掘,能不能够改变和优化课程组织形式?
对教师来说,这是不是一种最专业、最富有行动研究意识的学科素养培训?同时,是不是来自课程实践力短板上最充满历险意识的挑战?
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在这个关键环节上,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应该有更多的思考: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类国家课程,课程资源开发的活力和空间,自然无需赘言。就针对传统而有相对“规整”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而言,语文教师持对课文、课文的作者顶礼膜拜的仰视态度,占多大比例?以平等对话者的身份平视文本和作家的,有多少?
五莲县教育局组织参观鲁西北三校,其中乐陵小学,生源、师资没有相对优势,李升勇校长的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课程资源的大胆整合和创新,震人昏聩,让人钦敬其课改之深入到位。
我们深信,改革未必带来进步,但是进步必定需要变革。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尤其应该尊重和善待这种自强不息的首创精神!
我们拥有庞大而严整的教学常规组织系统和学科教研服务系统,我们的教学行为参照很完备,课程内容、学科设计包括课堂实录资料,什么类型的查不到?课程管理、教研行为还有哪些细致入微的评价与对照没有涉及?
从我们的课程管理的视角说,是不是应该博而返约?
尊重老师的创造精神。我认为,校本化的基点一定是师本化。
常丽华老师的晨诵课程,在农历的天空下的诗词课程,成为众多老师效仿的榜样。
李虹霞老师创造性实施拼音教学,将两个月变成两周。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我们的拼音教学,为什么非要先去教单韵母、复韵母、唇齿音这些孩子无法理解的知识?教学为什么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适合的教学,是最好的教学!当然,变革之中,我们不仅仅要遵循了教育原理,还要有教育智慧,乃至深谙教育哲学。
而且我不承认,这种师本化,是十年课程改革改催生的。试想,早在那些学科建设不健全的时代,那些教育先人是怎样对待课程的?他们有完善的教学参照体系么?很长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把它惯性化了,约定俗成了,才变成了教学定势。世间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走的人多了,是不是最正确的路?
一言以概之,在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学生这样的语境下,让课程开发成为老师的一种独特设计,课程一定可以变学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