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学校正尝试把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过分关注学习成绩,顾忌学生的安全问题,所以大多研学还是停留在纸面上,学校作为研学的主体,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有效地推进研学旅行呢?
1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头人,身上肩负着更多的责任,也有着更多的担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这启示我们要打开学校大门,组织和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融入社会,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丰富知识,作为校长,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勇于挑战困难的勇气,有为孩子发展而不断探索的教育大格局、大情怀,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站在新的起点上,把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时代的梦、学生的梦统一到这一过程中,引领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红色基因、人文、个人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做到与学校教育相呼应,从真正意义上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2
《意见》中指出:
“学校要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这就告诉我们,研学旅行的主题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基于学校周边的环境,基于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提升等。
学校在开展的过程中也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步子可以小而稳,首先可以基于学校所在区域及周边的资源环境,因时因地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点,突出学校的特色,在这个过程中边走边探,边改边行,做出零的突破,逐步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富有自己学校特色的研学系列主题。
3
主题的确定让研学有了清晰的方向与目标,可是走哪条路,选择哪种交通工具,路上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等,这都是校长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在选择线路时必须做到实地勘察,将安全可靠、环境良好、成本合理、距离合适的地点筛选出来,确保整个行程连贯紧凑,便于教师跟组进行指导,监控,组织与管理。
例如:北京市第二中学参与研学旅行的年级是高一和高二,分别前往江南和西安,两个地点的选择并非是随便挑选出来的,而是结合调研当地学习内容、交通情况和安全系数,在经过3个月的反复性论证后,选出的两条最佳路线。小到每天行程中的交通、查房、教师在酒店门口的轮岗值班等都在考虑范围内,所有细节都要做好无缝对接。
4
研学旅行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课堂的延伸,更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学生所接受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解说,学校要下大气力成立团队来完成一个系列的课程:
包括安全预案、应急预案、启动仪式相关资料、服装与必备物品、学生指导手册、教师指导手册、学生分组情况、教师指导安排等系列材料,这些都需要在研学前完成。
学生在研学前必须以组为单位了解研究的重点问题,重点任务,从而在研学过程中能够基于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包括观察文字说明、实物考察、采访现场工作人员、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等,各自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最终共同完成任务,展示自己的成果。
这个过程还要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的配比,最好能够达到6:1,最大配比不能超过1:9,将教师按照学科知识进行合理搭配。总之课程完成后,依照课程能够做到各环节无缝对接,从人身、财产、交通、活动等各方面既做到安全可靠,又做到务实有效,确保研学能够顺利开展。
5
研学过程中如何避免“只旅不学”和“只学不旅”,这就要求我们要基于目标设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有相应数据支撑的可操作、可记录的评价标准。
研学旅行中的评价,首要功能是让学生及时获得关于学习过程的反馈,以便能够及时改革后续的活动,所以教师在小组研学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绝不是游离在队伍之外,可有可无的一个带队教师,他必须时刻与学生在一起,时刻观察学生在研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用摄像机记录学生的整个过程,这也是后序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有效的证据。过程性的评价要基于表现,基于小组中所承担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标准不能含糊其词,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出发前让每名学生和带队教师都明白研学的任务,评价的标准,从而按照标准去顺利完成任务。
总之,研学旅行是近几年提出来的一个教学理念,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提升理念,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创新活动形式,寻求安全模式,防范安全隐患的发生,多方合作,共同努力,让研学旅行健康行走在学生成长的路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