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上课迟到现象的制度治理:基于经济学的视角

2021-11-18 来源:钮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课迟到现象的制度治理:基于经济学的视角

作者:吴海民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第40期

摘要:迟到现象是一种普遍的客观存在,其发生有着经济学的基本动因。本文针对学生上课迟到现象从经济学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个制度性治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迟到;劣币驱逐良币;负外部性;委托代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40-02 迟到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上班迟到、上课迟到、开会迟到、约会迟到……等等。本文针对校园中的上课迟到现象试图做出经济学意义上的分析,并提出一个制度性治理的解决方案。 一、为何存在迟到

学生上课迟到的原因众多,归结起来大致有三:一是客观原因(如睡觉过头、路上塞车、电梯拥挤等);二是主观原因(学习态度不正、学习风气不好);三是制度原因(如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合约机制)。

一般说来,客观原因导致的迟到属于小概率事件,一旦特定的客观条件解除,迟到现象就自然消失;主观原因造成的迟到则属于思想道德教育调节的范畴,经济学真正感兴趣的是对制度原因造成的迟到现象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分析。假设大学规定的作息时间是科学合理的,这样就排除了因时间尺度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迟到,迟到主要由人的行为引起。再假设学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个体,一切行为都在其理性思考的约束范围之内,于是可以把迟到的发生机理描述如下:设最初仅仅存在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原因导致的迟到,这些迟到的学生加

上请假、缺课、请人代占座位的学生,其结果导致在上课铃响时让授课教师感觉尚有相当部分学生未能赶到课堂,为了等待这些学生(事实上大多数教师都是如此操作),不得不将上课时间向后推迟几分钟,直到感觉学生来得差不多够数了才开始讲课。这一看似合理的举动,却对早早赶到课堂的学生造成了“不利的预期”:到了教室还得继续等待迟到的学生,等待是一种效率损失,与其“早到”作无谓的等待,白白浪费时间,还不如“迟到”,或者多睡会儿觉,或者多洗一件衣服……总之,“早到”所付出的机会损失远远大于“迟到”带来的额外收益——可以更多更自由地支配时间资源使之效用最大化。因此,提前赶到课堂的学生在面临“等待”的不良预期下,为了避免机会损失,逐渐产生了选择迟到的倾向。这样一来,迟到的人数将越来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集体等待的时间就越长,教师推迟讲课的时间就越久,“早到”的机会损失就越大,于是,“早到”的学生越来越少,“迟到”的学生越来越多,即经济学上的劣币驱逐良币——迟到的人自动驱赶不迟到的人加入到迟到的队伍中来。一旦迟到的队伍壮大了,法不责众,在“羊群效应”、“帮派效应”下产生群体自我强化,迟到现象将愈演愈烈,最后是大规模的集体迟到。 二、如何治理迟到

据上分析,迟到可以说是经济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结果,但微观个体的合理在宏观总体上并不合理,这是因为迟到存在较大的负效应:时间资源的浪费;集体秩序的破坏;负的外部性效应(经常打断或干扰上课,分散学生注意力等)。

因此,必须从制度上消除这一不良现象。从产生迟到的根源来看,教师准时上课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在高校扩招后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学风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或者说主客观方面原因造成的迟到尚未能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单靠教师准时上课往往难以奏效,所以,还必须佐以其他办法来加以解决。大致有:

1.减少座位。根据迟到人数的统计情况,譬如每次约有10%的学生迟到,则相应地在教室撤走10%的座位,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对迟到者提供了即时的惩罚——站着上课;二是把教室的座位变成了竞争性的稀缺资源,不提前占座就有可能坐不到座位,从而减少迟到发生的机率。该方案缺陷也很明显:假如全体学生无一迟到,此时仍有一部分学生坐不到座位,故未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福利水平下降。

2.设迟到专座。该方案并不增减座位数,只是在教室划出某一区域的座位,作为迟到学生的专座,规定凡迟到者,一律坐在指定区域的座位上,譬如教室最后两排座位,使其突兀在同学和老师的视线中,一方面使其与其他学生区别开来,可以做到有效登记和监督,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隐性惩罚机制,也就是曝光其迟到行为,增加其迟到成本——“面子成本”(因难堪、不好意思而造成的负收益)。该方案虽有一定可行性,却也存在类似方案1的痼疾——“牵连无辜”。

3.提问。规定迟到者必须回答授课教师的提问,回答不出者将被扣分。相对前面两种方案而言,这是一种积极的以攻为守的防范措施,见效也快,但同样存在缺陷:因提问而随时有中断讲课的可能;若迟到人数过多,有可能提问提不过来,造成漏网之鱼;存在逆选择,少数优秀学生为得到回答问题的机会(收益)而宁愿迟到,部分差生预期问题回答不上来,与其挨罚,不如逃课,一走了之。

4.打卡。对教室进行信息化改造,把每一位学生的选课情况事先输入教务处主机电脑,每一次课学生必须用校园卡打卡登记,譬如进教室时须在教室门口的打卡机上打卡,超过规定时间,电脑自动判迟到,期末在学生档案中做出相应处分记录。这样,学生就不敢随意旷课和迟到,教师也就可以从监督学生迟到的行为中解脱出来,一心一意从事教学。该方案看似完美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缺,实际上漏洞颇多:信息化改造成本巨大;存在顶替打卡的道德风险;排队打卡有可能加剧迟到的发生;停电、学生丢卡等特殊情况如何解决等问题。

5.记名。教师委托各班纪律委员代理监督事务,凡迟到者一律登记无误,课间休息时把名单上交老师,由老师上课时对迟到者一一点名,提出批评,并在其平时成绩中做出扣分的处罚。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纪律委员是最佳的代理人选,一般不会或很少迟到(否则就应该撤职),因而具备有效监督和记录迟到者的比较优势;纪律委员比教师更熟悉本班学生的姓名,因而具备信息对称的优势;教师授权后,由监督全班变为监督纪律委员一人,减轻了负担;教师的点名制度消除了代理人的“内部人控制”(如漏记、错记或包庇等腐败),因为点名是一个信息对称化的过程,被点名者一旦发觉有人迟到而没被记录在案,有可能向教师举报,如属实纪律委员将难辞其咎,因此,公众监督得到了有效执行;成本最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综上所述,客观原因导致的迟到属于小概率事件,一旦特定的客观条件解除,迟到现象就自然消失;主观原因造成的迟到则属于思想道德教育调节的范畴,经济学真正感兴趣的是对制度原因造成的迟到现象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分析。假设大学规定的作息时间是科学合理的,这样就排除了因时间尺度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迟到,迟到主要由人的行为引起。要以最小成本博取最大收益的办法来治理迟到,窃以为,委托代理下的记名制度最为有效。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