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2020-10-17 来源:钮旅网
1前言

1.1概况 1.1.1项目原由

受平坝县骆子洞煤矿矿业权人的委托,对扩界扩能后的该矿,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目的是为该煤矿进行技改扩能、生产管理等提供地质依据。

1.1.2任务

(1)查明地层层序、划分地层

(2)调查矿区地质特征、煤层、煤质特征、开采技术条件,推测开采后的变化;

(3)了解区内构造特征,圈定煤层底板等高线。 (4)圈定采空区和风化带。

(5)了解其它有交加益矿产赋存情况。 (6)估算各可采煤层的各类别资源储量。 1.1.3核实工作依据 1、委托书。

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土资发〖2007〗20号)。

3、《关于印发<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40号)。

4、《关于全面实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和勘查规

1

范有关事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68号文)。

5煤矿提供的相关资料。 1.1.4收集的主要资料

(1)《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联合煤矿地质简测报告》(贵州省地矿局115地质大队);

(2)《平坝县骆子洞联合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五地质大队2004年8月);

(3)安国土资发〖2004〗134号《关于印<贵州省平坝县骆子洞联合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的通知》;

(4)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矿区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贵州博翔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07年8月);

(5)《平坝县骆子洞煤矿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贵州省地矿建设工程施工公司2007年9月);

(6)黔煤行管字〖2007〗70号《对安顺市煤矿2006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贵州省煤炭管理局);

(7)平坝县骆子洞煤矿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表(含M8、M9煤层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5年9月29日);

(8)、《平坝县骆子洞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含M8、M9煤层(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5年9月29日);

(9)《平坝县骆子洞煤矿煤样检验报告》(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5年9月29日);

(10)骆子洞煤矿提供的其它资料。

2

1.1.5矿区位置及矿区范围

骆子洞煤矿位于平坝县西部乐平乡架布片区高坡村。矿区东南与永发煤矿、双林煤矿、盘龙树煤矿相邻,南面与下院煤矿相接,西面与西秀区煤矿相邻。矿区属乐平乡所辖。地理坐标:东经106°04′21″~106°04′58″,北纬26°24′35″~26°25′26″。该矿东距平坝县直距约20km,南西至安顺直距约24km,贵黄公路距矿区里程约20km,交通方便(见交通示意图)。

扩能扩界后的矿区近似矩形,东西宽约0.99km,南北长约1.18~1.57km,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各拐点坐标为

拐点号 1 2 3 4 5 6 X 2924300 2924300 2924084 2923108 2923119 2922733 Y 35607020 35607948 35608010 35608010 35607680 35607020 矿区面积:1.292km2,开采标高:1410~1100m。 1.1.6自然地理 (1)气象、水文

评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4.1°C,极端最高气温34.1°C,极端最低气温-10.7°C。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年均降雨量1235.7mm,5-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灾害性天气主要为春旱、夏旱、倒春寒、冰雹、暴雨等。

矿区中部地势较高,向南向北地势遂渐降低,以矿区中部的分水岭为界,北部雨水沿冲沟流入北部小河,河面高程为海拔1345m,南部雨

3

水向南流入南部小河,在矿区边缘,小河水面高程海拔1420.8m,北部小河汇入岔河,南部小河汇入乐平河。1345m和1420.8m分别为矿区北部和南部的相对侵蚀基准面。这些小河由于汇水面积较小,平时流量较小,不超过1L/s,但到雨季可达5L/s。

(2)地形地貌

矿区属低中山侵蚀山地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总体上呈中部高向南向北降低。矿区内最高海拔+1566.4m,位于火草地以东;最低标高+1345m,位于矿区东北角,最大相对高差221.4m。地形坡度一般为10°~30°,最陡处可达51°。

1.2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该区域内开展地质工作较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煤勘113队对清镇至安顺之间的煤田曾作过1:10万概查找煤工作,于1958年提交《贵州省清镇安顺间煤田地质概查报告书》。1972年~1974年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五地质大队对乐平井田作过地质勘查工作,并于1974年提交《平坝煤田乐平井田普查评价报告》。八十年代中后期贵州省地矿局一○八地质大队开展过包含本矿区在内的1:5万乐平幅区域地质矿产地质调查。与其相邻的有黄家庄井田和谷豹井田,黄家庄井田有林东矿务局编制的

4

平坝县骆子洞煤矿 平坝县骆子洞煤矿交通位置示意图

《贵州省平坝县黄家庄矿井生产报告》。上述地质工作对区内地层分布、构造特征、煤层特征、煤质情况等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地质资料,从而大大提高了该区域煤矿的地质矿产研究程度。

2000年8月由贵州地矿局115地质大队对骆子洞煤矿作了地质简测工作,求获M8煤层E级储量175.32万吨,M9煤层D级储量228.49万吨,。

2004年8月受骆子洞煤矿的委托,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五地质大队对该矿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组成项目组,在收集前人资料的基

5

础上,于2004年10月赴矿山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完成1:5000地表地质调查1.5km2。收集了矿区井巷测量资料、及煤层厚度、煤层结构、产状等资料。对矿界范围内的老窑、废弃巷道及采空区进行了了解。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编制了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估算了M8煤层(333)资源量192.8万吨,M9煤层(111b+122b)基础储量216.7万吨,总资源储量共409.50万吨,其中保有资源量390.8万吨。

通过以上工作,初步查明了矿区的地层、构造、及可采煤层层位、煤质、开采技术条件等。

1.3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本矿是于2007年由原骆子洞煤矿扩界而成,属私营独资企业。扩界后该煤矿拟技改扩能,将生产规模扩大至21万吨/年。骆子洞煤矿始建于1996年,次年投产。原生产能力3万吨/年,经技改后生产能力达到6万吨/年,总投资100万元,原开采M8煤层,现开采M9煤层。2001年10月由六盘水地方煤矿设计研究所设计巷道式采煤,资源回收率低,浪费严重,至2003年已改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

该矿的开采方案为采用斜井及平硐开拓,平巷采掘区段下行式开采方案。开采M8、M9煤层,放炮落煤,机械提升和通风。

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

提升运输:工作面的煤装入矿车后,经运输顺槽—运输上山(运输下山)—斜井—地面,斜井采用JD-114型调度绞车将矿车提至地面。

6

通风系统:采用中央并列式全负压通风系统。新鲜风流由斜井—运输上山(运输下山)—运输顺槽—工作面—回风顺槽—回风上山,(回风下山)—风井—引风道、主扇风机抽出地面。

排水系统:在较低水平设一临时水仓,工作面及各巷道的水经巷道排水沟进入临时水仓,用22kw水泵排至地面。

该矿原煤主要销往安顺电厂,部分作为民用。

1.4本次工作情况若观火

本次核实工作于2007年10月13日—12月底进行。骆子洞煤矿于2004年作过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本次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本次工作第一阶段是收集有关资料,到矿山实地调查了解井下煤层变化情况、矿坑涌水量、采空区范围等。第二阶段是汇总原有资料及矿山提供的新资料,经综合分析整理,编制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完成图切地质剖面两条;编制各种与矿产资源核实有关的图件10张,编写文字报告一份。

本次工作取得以下地质成果:

1、进一步确认了该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构造,煤层稳定程度属较稳定类型。

2、勘定了煤层采空区范围。

3、估算了M12、M14煤层资源量,重新估算了M8、M9煤层的资源储量。

4、截至2007年10月底,核实M8、M9、M12、M14煤层在开

7

采范围内总资源量为909.7万吨。其中:

(1)已开采消耗储量:62.7万吨; (2)保有的煤炭资源量:847.00万吨; 其中: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99.1万吨;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537.8万吨; 预测的潜在资源量(334?)210.1万吨。

2工作区地质

2.1区域地质

2.1.1区域地层

区域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Q)、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二

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P3c+d)、龙潭组(P3l)。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Q)

主要为残坡积粘土和粉砂质粘土及人工填土等,分布在缓坡和沟谷地带,厚度0~8m。

2、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

分布于矿区东南部,由灰、灰白色薄至中厚层状石灰岩组成,厚275m。

3、二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P3c+d)

大隆组(P3d):主要为灰、灰黑色薄层硅质岩,分布于矿区中部和南部,厚约29m。

8

长兴组(P3c):主要为浅灰、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含少量燧石,分布于矿区中部和南部,厚约29m。

4、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

龙潭组(P3l):属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由砂岩、粉砂岩、沙质泥岩、粘土岩、页岩、灰岩和燧石灰岩及煤层组成含煤组。主要煤层为M8、M9、M12和M14。本组地层出露于本矿区北部。厚280m左右。

2.1.2区域构造

矿区位于扬子板块(Ⅰ级构造单元)川黔滇盆地(Ⅱ级构造单元)内的黔北断拱和六盘水断陷两个Ⅲ级构造单元交汇带。

矿区地层呈单斜产出,倾向160~171°,倾角5~13。矿区内断裂构造及次线褶曲不发育,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矿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Ⅳ度,属于相对稳定地区。

2.2矿区地质

2.2.1矿区地层

矿区及附近地层出露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一段至第五段、长兴大隆组和散布于地形平缓及低洼处的第四系。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Q):为残坡积粘土、亚粘土、含砾亚粘土及人工填土等,分布于矿区南东侧及中部的缓坡沟谷地带,厚0~8m。不整合覆盖于各时代地层之上。

9

2、三叠系下统(T1d):分布于矿区东南部,由灰、灰白色薄至中厚层状石灰岩组成,厚275m。

3、二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P3c+d):以燧石灰岩及硅质岩为主,夹灰岩等。厚度35以上m,仅出露于矿区中部和南部。

4、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属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分为五个岩性段,矿区内出露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五段。

(1)第五段(P3l5):出露于矿区北部,由灰、灰绿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粘土岩组成。厚约46m。

(2)第四段(P3l4)出露于矿区北部P3l5以北,岩性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燧石灰岩与灰色厚层状凝灰质细砂岩、泥质粉砂岩互层,夹薄层炭质泥岩及煤层。厚约60m。

(3)第三段(P3l3);为区域内主要含煤段。出露于矿区北部边缘,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凝灰质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及煤层,夹灰色薄层状含生物碎屑灰岩。可采煤层M9、M8均产于此段。该段地层厚52~84m。

(4)第二段(P3l2):出露于矿区北部外围,矿区北部仅局部有出露,为深灰色含生物碎屑中—薄层状灰岩与砂岩、粉砂岩互层,含可采煤层M12和M14。该段地层厚46~58m。

(5)第一段(P3l1):以灰、深灰色中薄层状含燧石石灰岩、砂岩为主。上部为灰岩与砂岩互层;下部产灰岩增厚,砂岩变薄;底部为灰、灰绿、紫等杂色粘土岩。厚38~84m,一般厚53m。

2.2.2矿区构造

10

骆子洞煤矿位于大威岭背斜南东翼,为一缓倾斜之单斜构造,矿区内地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向,主体倾向南东,倾角一般为5-9°。矿区内无大断裂发育,煤层顶底板连续性、稳定性较好。矿区内构造复杂程度简单。

总体来说,矿区内岩层产状较稳定,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构造类型。

2.3矿区煤层、煤质

2.3.1煤系地层含煤性

龙潭组为区内的含煤地层,属海陆交互沉积地层。

龙潭组厚242~332m,一般厚270m。含煤10层,总厚约8.8m,含煤系数3.26%。其中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有4层,即:由上而下含,M8、M9、M12、M14,可采煤层平均总厚5.74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2.13%。

2.3.2可采煤层及特征

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为M8、M9,其次为M12、M14。现由上至下叙述如下:

(1)M8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三段中部,稳定,厚度1.47m左右,结构复杂,煤层上部含二层左右粘土岩夹矸,夹矸总厚25~40cm,单层厚20cm左右。

顶板为灰、深灰色厚层状凝灰质粉砂岩及细砂岩。

底板为深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但其直接底板为粘

11

土岩,炭质粘土岩。

(2)M9煤层:位于M8煤层之下13m,煤厚总体较稳定,矿区北、中及中偏南部,一般1.45~1.60m,平均厚1.52m,但至矿区南部煤厚变薄至0.8m以下,煤层结构简单,一般无夹矸。

顶板为灰、深灰色燧石灰岩,顶板之下有一层厚0.4m的粘土岩伪顶。

底板为深灰色中厚层状泥岩、粉砂岩、砂岩。

M12煤层:M12煤层在本矿未出露,根据矿方在开采过程中对其所揭露的情况和矿井东侧0.9km左右的大山乌煤矿开采情况,M12煤层位于M9煤层之下35m左右,煤厚约1.23~1.45m,平均厚度在1.32m左右。煤层结构简单,无夹矸。

煤层顶板为凝灰质粉砂岩。 底板为深灰色泥质粉砂岩。

M14煤层:M14煤层在本矿亦出露,根据矿方在开采过程中对其所揭露的情况和矿井东侧0.9km左右的大山乌煤矿开采情况,M12煤层位于M9煤层之下15m左右,煤厚约1.15~1.40m,平均厚度在1.33m左右。煤层结构简单,无夹矸。

煤层顶板为凝灰质粉砂岩及砂岩。 底板为粘土岩。 2.3.3煤层对比

矿区内煤层主要依据标志层、煤层相对位置、煤层间距、煤层特征包括厚度、结构、顶底板特征进行对比。

12

(1)标志层法:矿区内的主要标志层有两层:

一号标志层:(P3l4),主要为灰、深灰色~厚层状燧石灰岩,含燧石多,岩性稳定,厚度较大,且较稳定,是区内地层划分及煤层对比的标志层。该标志层之下即为含可采煤层M8、M9的龙潭组第三段,(P3L3)和含M12、M14煤层龙潭组第二段(P3L2)。

二号标志层:M8煤层,煤层结构复杂,含粘土岩夹矸,夹矸位于煤层的上部,煤具块状和粗砂状构造。

(2)层间距法

矿区内M8、M9煤层间距比较稳定,根据矿区以东大山乌煤矿资料M9、M12、M14煤层间距也较稳定。各煤层间距大致如下:

13m± 35m± 15m±

M8 M9 M12 M14

(3)煤层特征法

M8煤层,厚度稳定,1.47m左右,全区可采,结构复杂,煤层上部含二层左右的粘土岩夹矸。煤岩为灰黑色半亮至光亮型煤,多呈块状构造。煤层顶板为凝灰质粉砂岩及细砂岩,底板为泥质粉砂岩及粉砂岩,直接底板为粘土岩及炭质粘土岩。

M9煤层,厚度总体较稳定,一般1.45~1.60m,但至矿区南部变薄至0.8m以下。煤层结构简单,一般无夹矸。煤岩类型为半亮—半暗型,外观多为鳞片状,土状,质地疏松,易成粉末。煤层顶板为灰、深灰色燧石灰岩,且有一层0.4m左右的粘土岩伪顶。

M12煤层,根据矿方在开采过程中对其所揭露的情况和矿井东侧0.9km左右的大山乌煤矿开采情况,M12煤层位于M9煤层之下

13

35m左右,煤厚约1.23~1.45m,平均厚度在1.32m左右。煤层结构简单,无夹矸,煤岩肉眼特征为半亮—半暗型煤,外观同M9煤层,呈鳞片状、土状,易成粉末。

M14煤层,M14煤层在本矿亦出露,根据矿方在开采过程中对其所揭露的情况和矿井东侧0.9km左右的大山乌煤矿开采情况,M12煤层位于M9煤层之下15m左右,煤厚约1.15~1.40m,平均厚度在1.33m左右。煤层结构简单,无夹矸,煤层顶板为凝灰质粉砂岩及砂岩,底板为粘土岩。煤属半亮型,具块状构造,半金属光泽。

综上所述,可知M8、M9、M12、M14煤层对比可靠,且工程控制程度较高。

2.3.4煤层风化带:风化煤暗淡无光,松软,易碎成粉未状,燃烧性能差。本矿各煤层风化带水平宽度约50m。

2.3.5煤质

M8、M9煤层煤质资料为本矿样品分析、鉴定结果。M12、M14煤层因本矿刚揭露,未对其进行采样分析,采用矿区东侧外约0.9km左右的大山乌煤矿资料。

(1)煤岩特征

骆子洞煤矿M8煤层煤岩肉眼特征为灰黑色半亮~光亮型煤,具块状及粉状、粗砂状构造,呈半金属光泽,裂隙中富含条带状、薄膜状黄铁矿。

M9、M12煤层,煤岩肉眼特征为黑色半亮~半暗型煤,外观为鳞片状、土状,质地疏松,易成粉末。煤层中下部夹细小黄铁矿结核。

14

M14煤层为灰黑色半亮型煤,具块状构造,半金属光泽。 (2)煤质分析

矿区内的煤炭类型鉴定为无烟煤,可作为发电和民用。 据贵州省煤田地矿局实验室煤样检测报告(2005年9月29日),骆子洞煤矿M8和M9煤层原煤煤质如下:

M9煤层水份(Mad)2.49%,灰分(Ad)14.00~18.27%,挥发分(Vd )9.65~12.00,全硫(St,d)2.3~2.83%,发热量(Qgr,d)为6289~8400卡(26.33~35.17MJ/kg)。因而M9煤层属低—中灰、中高硫、高—特高热值煤。

M8煤层水分(Mad)为2.58%,灰分(Ad)12.00~19.17%,挥发分(Vd)9.00~9.65%,全硫含量(St,d) 2.20~3.71%,发热量(Qgr,d)6568~8300千卡/kg(27.5~34.75MJ/kg)。因而M8煤层属低~中灰、中高-高硫、高—特高热值煤。

M12、M14煤层本矿无煤质分析结果。相邻的大山乌煤矿煤质分析结果见下表:

大山乌煤矿M12、M14煤层煤质分析及煤尘爆炸性、煤炭自燃倾向鉴定结果统计表

煤层编号 2005~M356 M12 2005~M357 M12 2005~M358 M14 2005~M359 M14 水分Mad 0.38 0.38 0.34 0.34 工业分析(%) 灰分 Ad 21.21 21.19 20.22 20.12 全硫 St,d 2.12 2.12 2.11 2.12 挥发分Vdar 9.78 9.79 9.69 9.70 煤尘爆炸性试验结论 煤炭自燃倾向 等级 统一编号 无爆炸性 Ⅲ级(不易自燃) 无爆炸性 无爆炸性 无爆炸性 同上 同上 同上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相邻的大山乌煤矿M12、煤层:灰分(Ad)21.19~21.21%,全硫St,d 2.12%,挥发分Vdar9.77~9.79%;M14煤

15

层:灰分(Ad)20.12~20.22%,全硫St,d9.69~9.70%.

根据以上情况,可知该矿M8、M9煤层属低~中灰、中高~高硫、高~特高热值无烟煤,M12、M14煤层属中灰、中高硫煤。以上各煤层煤炭均可作动力和民用煤。

3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1水文地质条件

3.1.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位于北东走向的大威岭背斜的南东翼,朝田向斜的北西翼。大威岭背斜南东翼岩层产状平缓,倾角一般10°左右。地下水由北西向南东方向径流。矿区靠近背斜轴部,地面高程较高,矿区北部位于近东西向的地表分水岭。矿区属北东向构造水文地质单位中的地下水补给区。最低侵蚀基准面在其南侧的乐平河,标高约1325m。最近的排泄点在矿区北东侧小河沟,标高约1350m。

骆子洞煤矿地处乌江流域,为乌江上游三岔河右岸,乐平河左岸,三岔河向北流入猫跳河,再汇入百花湖,乐平河向北东东汇入红枫湖。

区域内岩层主要为碳酸盐岩、碎屑岩、玄武岩三大类。碳酸盐岩包括二叠系中统棲霞组、茅口组灰岩、上统长兴组含燧石灰岩及龙潭组中的灰岩、含燧石灰岩夹层。碳酸盐岩分布区岩溶洼地、落水洞、暗河发育,大气降水极易通过地表负地形溶入岩溶裂隙、管道、暗河中,岩层富水性强。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的碎屑岩与峨眉山玄武岩组中的玄武岩及大

16

塘组的硅质岩,靠近地表时风化作用强烈,风化裂隙发育,且玄武岩原生节理发育。这些岩层的裂隙含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但富水性总体较弱,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一般为近源补给,就近排泄。

区域内岩溶水和各种基岩裂隙水均以大气降水作为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一般每年5月地下水位、水流量回升,6~9月为最高值,10~12月进入平水期,水位和流量开始降低,到次年3~4月降为最低值。

区域内龙潭组的主要可采煤层一般产于煤组中部,其上下均有百米左右以上的隔水层,因而无论长兴灰岩还是茅口灰岩中的岩溶水一般均不易对煤层开采构成大的威胁,而煤系中的灰岩因其厚度薄,富水性不很强,因而对煤层开采影响一般也不会太大。但是,当导水断层或其它导水通道沟通了上覆强含水层与矿井的水力联系,或煤矿开采深度加大,采区位于侵蚀基准面之下时,矿井有发生突水事故的可能。

3.1.2地下水类型、含水岩组及其富水性

根据区内地层岩性,含水介质特征及地下水动力条件,区内地下水类型可分为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和孔隙水三种类型。

(1)岩溶水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矿区内岩溶水含水岩组为长兴大隆组(P3c+d)中厚层灰岩及燧石灰岩、茅口组(P2m)中厚层灰岩,及夹于龙潭组煤系中的燧石灰岩层。其溶蚀性较强,以溶蚀裂隙为主,区内未见大的岩溶泉点出露,其地下径流模数3.60~5.30l/s²km2,富水性中等。

17

(2)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区内裂隙水含水岩组为龙潭组二至五段(P2l2-P2l5)和大隆组(P3d)的泥岩、砂岩、泥灰岩、硅质岩、煤和页岩等,地下迳流模数1l/s²km2,其富水性弱,为区内相对隔水层。

(3)孔隙水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矿区内孔隙水含水岩组为零星分布于沟谷及半坡上的残坡积粘土层,粉砂质粘土层,含砾粉砂质粘土层,受大气降水直接补给,其富水性弱。

矿区内的各地层的碎屑岩组,特别是其中的泥岩、泥质粉砂岩为相对隔水层,其顶底板均较稳定,隔水性良好。

3.1.3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

矿区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接受补给后,主要是由北向南径流出区外。 矿区局部地段地下水接受补给后,经短途径流,排往矿区内低凹地带,以下降泉形式出露。

3.1.4矿井充水因素 (1)矿床充水水源

由于矿井开拓的地层为富水性弱的碎屑岩层,采掘井巷位于局部侵蚀基准面之上,矿坑充水的主要水源有大气降水,其次是老窑积水,第四系孔隙水。当井巷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下时,则河流也将成为矿床冲水水源。

据现阶段井巷水情况调查,涌水量具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雨季涌水量增大,而在枯水期涌水量减少,说明该矿为典型的以大气降

18

水为主要充水水源的矿床。

(2)矿床充水通道

矿区范围内断裂构造不发育,采空区出露地层为碎屑岩间夹薄至中层状碳酸盐岩,岩溶洞隙不甚发育。顶板的裂隙带与矿区浅表的风化裂隙带联系密切。另外;矿区老窑位于矿井浅部,与地表水和大气降水联系密切。故矿区局部地段的采空区裂隙带和老窑井巷是矿床充水的主要通道。

(3)矿床的水文地质类型及充水强度分析

煤系地层为弱含水层,强含水层对矿床充水影响小,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依照规范,矿床水文地质类型为以裂隙含水层充水及顶板直接进水为主,因矿区煤层大部分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其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

矿区井巷充水强度主要受补给条件控制,当井巷处于采空区裂隙带时,地层渗透性增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条件良好,井巷涌水量相对较大。当井巷处于采空区以外,而且上覆较厚第四系粘土,亚粘土层时,当其开采疏干时,具初期涌水量稍大,而后显著减少的特点,且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随疏干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可认为是消耗充水层储存量。

3.1.5矿坑涌水量

现在矿山涌水量很小,雨季测得矿坑涌水量为2~3 l/s。矿井最低排泄面位于矿区东北角的副平硐口,海拔标高1382.04m。矿区未进行专门水文观测,缺乏系统的水文地质资料。

19

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采用非确定性统计模型—类比外推法。该法是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矿床疏干时反映地下水系统某些特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如矿山涌水量与开采强度、开采面积、开采量等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变量与另一个或几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的数学表达方式,对某个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预测—类比外推计算,以达到预测矿坑涌水量的目的。

结合该矿已开采多年的实际情况,按收集调查到的生产矿井排水资料,求得本矿区的矿井水文地质指标作为计算的依据。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中的富水系数比拟法进行类比计算。

富水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从矿井排出的总水量(Q0)与同时期内的开采矿量(P0)之比,以KP表示。 Kp=

Q0 (4-1) P0预测时,将生产矿井的KP值乘同时期新矿井的设计开采量P,即得设计矿井的涌水量Q:

Q=KP²P (4-2)

为排除生产条件的影响,采用采空面积(F0)富水系数

Kp=

Q0 (4-3) F0和采掘长度(L0)富水系数

KL=

Q0 (4-4) L0的综合均值作为类比预测的比拟系数。

根据骆子洞煤矿提供的数据,该矿目前开采面积约为1800m2,

20

巷道长约850m,每日涌水量约为500m3。

据式(4-3),Q0=500m3/日,F0=1800m2,KP=500/1800=0.28 据式(4-4)Q0=500m3/日,L0=850m,KL=500/850=0.59 则综合比拟系数KP=(0.28+0.59)/2=0.44

技改后矿区开采能力为21万吨/年。 则通过技改后的矿井涌水量:

Q=KP²P=0.44³210000/365=253.15(m3/d)。

再根据矿区地下水动态特征,在讯期涌水量将增3~5倍,则矿井最大涌水量Qmax=253.15³5=1265.75(m3/d)。

3.2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3.2.1工程地质条件现状评价

矿区工程地质岩组按岩石工程特征分为硬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软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及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三类。

(1)硬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区内P3c+d地层岩性主要为灰岩、硅质岩,龙潭煤系中所夹的中厚层燧石灰岩,属坚硬岩石,岩质硬脆。岩石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2)软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龙潭组(P3l),岩性主要为泥岩、粘土岩、页岩夹砂岩及煤层。岩性较软,易风化,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3)松散岩组

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及冲积粘土、亚砂土、砂土、砂砾,该岩组岩性松散,强度低,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21

评估区工程地质性质总体较差。 3.2.2工程地质条件预测评价

在开采至岩石裂隙发育带时,可能产生冒顶、片帮、掉块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底板泥岩易泥化引起支柱下沉,掘进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加强巷道顶、底、帮的支护管理工作,预防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本矿工程地质条件为中等复杂类型。

3.3环境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3.3.1环境地质现状评价 (1)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评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区域地壳较为稳定。

(2)地质灾害现状

经现场调查、访问和查阅有关资料,矿区和评估区内未发现明显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现状地质灾害。该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矿山建设遭受现状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

(3)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现状

矿区主要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是采矿引起水质恶化,改变水文地质化学环境。

矿井的煤矸石主要堆放在矿区的工业广场内,煤矸石堆中的淋滤水会成为富含有害物的污染水,在自然条件下进入地下水或地表水之

22

中,对矿区天然水体造成污染。

采矿活动使不同成分的水相混合,形成酸性矿井水,它在恶化矿区环境中起重要作用,对井下的金属设备起腐蚀作用,对工人的服装等亦具有严重的腐蚀作用。

(4)大气污染现状

矿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为矿井瓦斯和煤尘的排放,煤及黄铁矿氧化生成的气体,煤炭装卸产生的粉尘等。区域内主要的污染物是CO、CO2、CH4、SO2以及粉尘。

3.3.2环境地质预测评价

(1)据计算,骆子洞煤矿煤层开采的安全深度超过1000m,但整个矿山范围内可采范围内可采煤层上覆岩层厚度均远远达不到安全开采深度。随着开采活动的进行,采空区范围不断扩大,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矿山、职工、矿区内村庄、居民及其财产、住房、耕地及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应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采取有效措施,如迁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内的居民,留足保安煤柱,在废石堆放场周边挖掘排水沟等,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2)随着采矿活动的增加和采空范围的增大,煤层顶板冒落裂隙带可能会扩展到地表,沟通地表水、老窑水、地下水,增加矿井水患的可能性。

(3)随着矿井产量的增加及采掘活动向深部延伸,矿井涌水、矿井废气、煤尘等的污染可能会加剧,建议将矿坑涌水经净化处理,

23

然后利用或再排放。对煤尘产生的地方采取防尘措施,减少煤尘飞扬,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4)随着采矿活动的延续和加强,煤矸石堆将越来越大,煤矸石堆淋滤水对下游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将会越来越严重。为此,应对煤矸石堆及其淋滤水采取治理措施,如撒放石灰,减少淋滤水的外流,防止煤矸石自燃,或将煤矸石开发利用。

3.4煤炭安全生产综合评价

3.4.1煤层瓦斯

根据“黔煤行管字〖2007〗70号文”《对安顺市煤矿2006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骆子洞联合煤矿瓦斯绝对涌出量为4.88m3/min,相对涌出量9.60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42m3/min,相对涌出量0.83m3/t。鉴定等级审核意见和鉴定等级结果均为低瓦斯矿井。但该2005年度鉴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故该矿井仍应按高瓦斯矿井管理,以防不测。

3.4.2煤的自燃趋势、煤尘爆炸性及地温 (1)煤的自燃倾向等级鉴定:

2005年9月分别在M8、和M9煤层掘进巷采面采样,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作了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样品工业分析结果,M8煤层:Mad2.58%,Ad19.17%,Vdaf9.65%,煤的自燃倾向为Ⅲ级,即不易自燃。M9煤层的自燃倾向亦为Ⅲ级,不易自燃。

(2)煤尘爆炸性

24

2005年9月分别在M8、M9煤层掘进巷采样进行煤尘爆炸性鉴定,煤样鉴定结果,M8煤层:焦渣特征为2,火焰0mm,抑制煤尘爆炸性最低岩粉量0%,煤尘爆炸性结论为:无煤尘爆炸性。M9煤层煤样鉴定结果与M8煤层相同,无煤尘爆炸性。

(3)井下地温正常

3.4.3煤矿安全生产预测和评价

根据上述资料,可以认为本煤矿为低瓦斯、煤层无自燃倾向、煤尘无爆炸性矿井。但煤层瓦斯含量已接近高瓦斯矿井指标,且随着埋藏深度增加而增高,本矿进行煤自燃倾向鉴定和煤尘爆炸性鉴定的样品仅采自M8和M9煤层,而未对其它煤层采样鉴定。因此,还不能以以上鉴定意见就认为可以高枕无忧,麻痹大意,而应按规定加强瓦斯管理,对其它煤层要采样补做煤的自燃倾向和煤尘爆炸性鉴定。

3.4.4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为以裂隙含水层充水及顶板直接进水为主,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但矿区外河流水体最低高程为1345m左右,可视为矿区附近的最低侵蚀基准面,矿区内煤层开采标高1410~1100m,大部分开采范围低于最低侵蚀基准面,因此在靠近小河处必须留足防水煤柱。另外,本矿范围内外,小煤窑较多,且小窑分布范围不确定、,煤窑严重积水,因此在开采浅部煤层时要探老窑、探积水,防止挖通老窑,造成突水事故。

该矿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类型,可采煤层除M9煤层顶板较稳定外,其余煤层顶、底板稳定性较差,可能会出现冒顶、片帮、底

25

鼓、支架下陷等工程地质问题。

矿区属无震害区,区域稳定性良好,矿区范围内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矿区遭受现状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但煤矿开采面积扩大,开采煤层增加后,将出现地面沉降、开裂、塌陷,还可能引起滑坡、崩塌的发生,从而造成房屋开裂、道路下陷、地面倾斜、耕地破坏、地表水疏干、局部地下水位下降等环境地质问题。

技改后,矿井正常涌水量约为11 m3/h不大,矿井疏干排水量小,对地表水、地下水产生污染的情况不严重。

矿井排出的废气,煤矸场矸石氧化产生的有害气体,井下排出的和地面装卸煤炭产生的煤尘会对大气产生较大的污染。

矿井为低瓦斯矿井,M8、M9煤层煤炭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对其它煤层应采样补作煤的自燃倾向和煤尘爆炸鉴定。对瓦斯管理工作不可忽视。

综上所述,该煤矿综合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

4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1)本次核实工作以收集的资料为主,结合现场调查,经资料汇总、综合分析、整理,然后编制核实报告。由于矿区范围变动,对可采煤层M8和M9的资源储量均进行了重新估算,M12、M14煤层原未进行资源量估算,矿山为增加资源量,扩大生产规模,开掘几个反石门对其进行了揭露,我们本次根据几个见煤点资料,对其资源量进行了估算。

26

(2)本次使用的1:5000地形图系由1:10000航测图放大而成,坐标系统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等高距5m。基本上可满足本次工作用图精度要求。

(3)地质图是根据贵州省地矿局115地质大队2003年10月编制的《平坝县骆子洞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所附地质图修测而成。其精度为1:5000,质量基本符合要求。

(4)巷道分布图及煤层采空区由矿方提供。因未使用全站仪器法测量,巷道分布及位置,可能有一定误差。

(5)小煤窑采空区范围,由于闭坑时间已久,井口垮塌,未能调查准确。

(6)本次未进行采样测试。有关煤质分析及煤层的煤尘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等级鉴定结果及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等均系业主提供。

(7)M8、M9煤层井下开采范围较大,煤层厚度、结构、煤质及其变化特征资料较多,资源量估算所采用的数据较准确,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较可靠。

(8)M12、M14煤层尚无揭煤点,仅有相邻矿区煤层厚度、结构及煤质资料,因而资源量估算结果可靠性较差。

5资源储量估算

5.1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附录E表E.2

27

煤炭资源量估算指标的规定:煤层倾角<25°,煤类为无烟煤,最低可采厚度采用≥0.80m,最高灰分(Ad)为40%,最高硫分(St,d)为3%,最低发热量(Qnet,d)为22.1MJ/kg;骆子洞煤矿矿区煤层倾角一般5°-8°,煤类为无烟煤,故按上述规定执行。

5.2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本次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由矿方提供的,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安顺部分煤矿矿区范围的批复》(黔国土资矿管函〖2007〗1399号确定的矿界,采矿权范围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1.292km2,开采标高1410~1100m(见表5-1)。参加资源储量核实的煤层为M8、M9、M12、M14煤层。

表5-1 资 源 储 量 估 算 最 大 范 围 拐 点 坐 标

点号 1 2 3 4 5 6 直角坐标 X坐标 2924300 2924300 2924084 2923108 2923119 2922733 矿区面积:1.292km2, 开采标高:1410~1100m。 Y坐标 35607020 35607948 35608010 35608010 35607680 35607020 28

5.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资源储量估算采用地质块段法。计算公式: Q=S³N³d³cosa

式中:Q-资源量(吨) S-块段平面投影面积(m2) N-煤层平均真厚度(m) d-煤层视密度(吨/m3) a-煤层平均倾角

5.4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

5.4.1算量煤层厚度利用原则:

(1)块段周围工程点及块段内工程点煤层厚度应大于或等于0.80m,当见煤点厚度小于0.80m时,则采用内插法求取0.80m边界点和绘出可采边界线。 (2)采用厚度

1)煤层中单层厚度小于0.05m的夹矸,在全层灰分<40%的前提下与煤分层合并计算。

2)夹矸厚度小于煤层的最低可采厚度(0.80m),且煤分层厚度均等于或大于夹矸厚度时,将煤分层厚度相加,作为采用厚度。

5.4.2块段平均厚度

因煤层产状平缓(不超过10°),资源储量估算均采用铅垂厚度。采用块段周围工程点及块段内工程点煤层厚度的算术平均值。当因有不可采厚度而存在用内插法求取的可采边界点和可采边界线时,则以0.8m参与煤层平均厚度计算。

29

5.4.3视密度

用煤层平均视密度参加资源量估算。根据骆子洞煤矿提供的资料,各煤层视密度如表5-2。

表5-2 煤层编号 视密度 各 煤 层 视 密 度 一 览 表 M8 1.43 M9 1.43 M12 1.43 M14 1.43 5.4.4块段面积

块段投影面积在计算机上用面积命令直接在资源量估算图上取得。

5.4.5块段倾角

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和剖面图相应位置上量取,将量取的诸倾角取算术平均值为块段平均倾角。

5.5采空区边界圈定

根据煤矿生产情况及矿方提供的资料,以矿区实际采空范围圈定采空区。老窑采空区范围系根据调查,访问情况圈定,误差可能较大。

5.6块段划分

资源储量估算块段主要以达到相应控制程度为原则进行划分的。 块段编号方法为,先高级后低级,再从北到南、由西向东依次编号。

5.7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

矿区内已知的M8、M9煤层厚度变化小,未见断距3米以上的

30

断层。但该矿地质工作程度低,M12、M14煤层揭煤点较少,地质构造也尚待进一步查清,故其勘查类型暂定为Ⅱ类Ⅱ型,以此为依据按《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要求,根据煤层的工程控制程度将本区煤炭资源划分为开采消耗资源量(122b)、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预测的资源量(334?)四类。

(122b)类:以部分开拓巷道圈定并已开采完毕的块段。 (332)类:以开采巷道所圈定而未采出的块段划定。 (333)类:以主井和风井揭M8、M9、M12、M14煤层的见煤点及准备巷道圈定的及以这些工程外推500m的块段。该地段的煤层层位、厚度、结构、煤质、煤类、煤层产状已基本查明,煤层对比可靠,煤层底板等高线已基本控制,并且基本查明了无破坏煤层的地质构造,经济意义为内蕴经济的。

(334?)类:勘查区的深部无勘查工程控制,经济意义还未定。本矿区以(333)类资源块段向外推至矿界的部分均作为(334?)类。

对M12、M14煤层因矿区揭煤工程点较少,相邻矿区与本矿距离过大,煤层厚度、结构及煤质资料,估算的资源量可靠性差,有无经济意义尚不确定,因而将其定为预测的潜在资源量(334?)

5.8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资源储量估算情况和估算结果分别见表

5-3、表5-4。

截至2007年10月底,核实M8、M9、M12、M14煤层在开采范

31

围内总资源量为830.2万吨。其中:

(1)已开采消耗储量:49.9万吨; (2)保有的煤炭资源量:780.3万吨; 其中: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99.1万吨;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471.1万吨 ; 预测的潜在资源量(334?)210.1万吨。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占保有资源储量的12.5%,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占保有总资源储量的61.0%;(334?)预测的煤炭资源量(334?)占保有总资源储量的26.5%。开采消耗资源量49.9万吨,占矿区范围内总资源量的7.54%。

另估算有矿区内+1410m标高以上M8、M9煤层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66.7万吨,开采消耗资源量(122b)12.8万吨。

表5-3 骆子洞煤矿各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基础统计表

32

煤层块段编号M8-(122b)-1M8-(122b)-2M8-(122b)-3M8-(332)-1M8M8-(333)-1M8-(333)-2M8-(333)-3M8-(333)-4合计M9-(122b)-1M9-(122b)-2M9-(122b)-3M9M9-(332)-1M9-(333)-1M9-(333)-2合计M12-(334?)-1M12-(334?)-2M12-(334?)-3M12M12-(333)-1M12-(333)-2合计M14-(334?)-1M14-(334?)-2M14-(334?)-3M14M14-(333)-1M14-(333)-2合计资源级平面积倾角厚度容重资源量备注23别(°)(m)(t/m)(万t)(m)(122b)2840561.471.436.0标高以上(122b)6947561.471.4314.7(122b)2282361.471.434.8(332)36913081.471.4378.4(333)12627261.471.4326.7标高以上(333)8818191.471.4318.8(333)24077591.471.4351.2新增(333)22704061.471.4348.01172101248.6(122b)8963361.521.4319.6(122b)3093161.521.436.8标高以上(122b)4860681.521.4310.7(332)9443881.521.4320.7(333)12471661.521.4327.3标高以上(333)49159881.31.4392.3879922177.3(334?)27094981.231.4348.1新增(334?)16985681.321.4332.4(334?)12810461.321.4324.3(333)70080061.351.43136.0(333)2229181.311.434.2新增1292000245.1(334?)22200081.231.4339.4新增(334?)11504081.231.4320.4(334?)24315761.31.4345.5(333)67478761.31.43126.1(333)3701681.351.437.2新增1292000238.7总计909.6表5-4 资源量估算统计表 单位:万吨

332 78.4 20.7 0 0 99.1 333 144.7 119.5 140.2 133.3 537.8 潜在煤炭资源量(334?) 0 0 104.8 105.3 210.1 开采消 耗量 25.5 37.2 0 0 62.7 保有总 资源量 223.1 140.2 245.0 238.6 847 总资 源量 248.6 177.3 245.1 238.6 909.7 类别 煤层编号 M8 M9 M12 M14 合计 5.9资源储量对比

现骆子洞煤矿是由原骆子洞煤矿扩界而成。

33

1、扩能、扩界前

2004年6月,贵州省地矿局115地质大队对原骆子洞煤矿进行了储量核实工作,并编制提交了《贵州省平坝县骆子洞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安国土资发[2004]134号),矿区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111b+122b+333)为409.5万吨。其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18.7万吨;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198.0万吨;推断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92.8万吨。

开采消耗资源量13.4万吨。 2、 扩能、扩界后

本次核实矿区面积为1.292km2,截至2007年10月底,核实M8、M9、M12、M14煤层在开采范围内总资源量为909.7万吨。其中:

(1)已开采消耗储量:62.7万吨; (2)保有的煤炭资源量:847万吨; 其中: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99.1万吨;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537.8万吨 ; 预测的潜在资源量(334?)210.1万吨。 3、重叠部分资源量对比:

本次核实矿区范围包含扩界前的全部范围,重叠面积为1.05km2。

5—7 扩能扩界前后重叠部分资源量变化情况表 (单位:万吨) 煤层编号 扩能扩

资源量类别 采空 0 111b 0 122b 0 332 0 333 192.8 334? 0 保有 合计 192.8 34

总计 192.8 M8 界前 M9 M12 M14 合计 M8 13.4 0 0 13.4 +25.5 +23.8 0 0 49.3 25.5 37.2 0 0 62.7 18.7 0 0 18.7 0 -18.7 0 0 -18.7 0 0 0 0 0 198 0 0 198 0 -198 0 0 -198 0 0 0 0 0 0 0 0 0 +78.4 +20.7 0 0 99.1 78.4 20.7 0 0 99.1 0 0 0 192.8 -99.3 +119.6 +136 +126.1 +282.4 93.5 119.6 136 126.1 475.2 0 0 0 0 0 0 +56.7 +65.9 +122.6 0 0 56.7 65.9 122.6 216.7 0 0 409.5 -20.9 -76.4 +192.7 +192 +287.4 171.9 140.3 192.7 192 696.9 230.1 0 0 422.9 +4.6 -52.6 +192.7 +192 +336.7 197.4 177.5 192.7 192 759.6 资源量变化情况(±) M9 M12 M14 合计 M8 M9 M12 M14 合计 本次核实 扩界前仅估算了M8、M9两煤层资源储量,本次估算了M8、M9、M12、M14共4层煤的资源储量,重叠部分原煤矿储量核实报告中的总资源量为409.5万吨,保有资源量为390.80万吨,重叠部分本次储量核实总资源量为759.6万吨,保有资源储量(含334?)为210.1万吨。(详见表5-7)。

重叠部分保有资源量增加了287.4万吨。

本次核实保有资源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原报告核实只对M8、M9进行储量核实,本次核实时增加了对矿区范围内的M12、M14煤层进行了储量估算。 4、扩大部分的资源量

本次扩大部分的面积为0.242km2,资源量为150.1万吨,其中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62.6万吨,预测的潜在资源量(334?)为87.5万吨。

35

6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

6.1煤炭市场需求预测

6.1.1市场需求

“西电东送”和“大煤保大电”的决策,拉动了贵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据贵州省火电项目规划,第一、二、三批火电项目18处,装机容量为2420万kw。这些项目,有的已投产运行,有的正在建设,有的正做前期工作,加上既有电厂和电厂技改后的新增用煤量,预测在2015年至2020年间,电煤总需求量达8000~9000万吨/年。目前贵阳及邻近省区湖南、广西对生活用煤需求量大,而平坝县靠近贵阳,且公路、铁路交通便利,煤炭供不应求。

6.1.2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1)电力用煤:矿区距安顺电厂约40km。

(2)化工用煤:据中央有关部委意见和贵州省2010年规划,贵州省要把煤与煤化工、磷与磷化工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支持、发展,本矿井生产的块煤,是生产合成氨和煤气的重要煤化工原料。 (3)生活用煤:湖南、广西为缺煤省区,贵阳市及黔东南生活用煤需求量亦大。

6.1.3煤炭价格

贵州省电煤政府协调价以发热量值计价,发热量20.9MJ/kg为221元/吨,发热量25.08MJ/kg为259元/吨。块煤(>25mm)坑口价,一般在370元/吨左右。

36

6.2资源条件综合评价

6.2.1资源量

井田面积1.292km2,获得保有的总资源量793万吨。 6.2.2地质构造

矿区总体呈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5~10°。区内未见较大断层和次级褶曲,含煤地层沿走向和倾向的地层产状变化不大,结合区域和邻区地质情况分析,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类型。

6.2.3水文地质条件

本矿区现开采大部分矿床位于当地相对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直接充水水源主要为龙潭组裂隙水、小煤矿和老窑采空区积水、地表冲沟水,属于以裂隙充水矿床为主。扩界后,开采海拔1410~1100m之间的煤层。矿井存在来自上覆采空区积水突水的隐患,存在区域承压水沿被采矿破坏产生的岩层缝隙突入的隐患,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复杂类型。

6.2.4煤的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

矿区内M8、M9煤层均属无烟煤,为低中灰、中~中高硫、特高发热量煤。M12、M14煤层有待化验。

6.2.5开采技术条件 (1) 瓦斯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4.8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9.6m3/吨;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42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83m3/吨。为低瓦斯矿井。

37

(2) 煤尘爆炸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检测报告的资料,M8、M9煤层均无煤尘爆炸性。建议业主尽快对M12、M14煤层进行取样化验。 (3) 煤的自燃趋势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检测报告的资料,M8、M9煤层自燃倾向均为Ⅲ级,即不易自燃,建议业主尽快对M12、M14煤层进行取样化验。 (4)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可采煤层(M9煤层顶板除外)的顶、底板稳定性差,可能出现顶板跨塌、片帮、底鼓、支架下陷等工程地质问题,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6.3外部开发条件

6.3.1劳动力

平坝县农村和城镇富余劳动力较多,还有外地劳动力涌入,人力市场环境较好。

6.3.2交通运输

该区目前交通以公路为主,320国道、贵黄高速公路及贵昆铁路距矿区均在10km左右,交通方便,对煤炭外运极为有利。

6.3.3供电电源

可供选择的供电电源有:平坝县供电所有双回路供电系统,距矿区约18km。

38

6.3.4供水水源

矿区目前供水可就近选用平坝水库和小河沟里的水。 6.3.5建井材料

矿区距贵阳钢铁厂、贵州水泥厂60余km,钢材、水泥供应有保障。砖、石料和木料等当地市场均有销售。

6.4地质灾害与环境影响的分析

6.4.1地质灾害的分析

本区属低中山地形,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但随着矿山开采范围的扩大,开采煤层的增加,滑坡、崩塌,特别是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必将增加,矿山应对此加强监测,并作好治理的准备。

6.4.2环境影响的分析 (1)水环境污染及影响

煤矿开发可能对水环境造成污染的因素主要有:矿井水和工业场地生产、生活废水。这些废水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河水和地下水体造成污染。

其废水应采用先进处理工艺,进行有效处理,做到项目建设“三同时”,实现达标排放。

(2)大气污染物及影响

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井下瓦斯、废气和煤尘的排放、工业场地动筛跳汰选煤、储运场装卸运煤及锅炉排放烟气中的粉尘、烟尘和二氧

39

化硫。建议对井下废气、煤尘、锅炉烟尘和二氧化硫进行降尘及脱硫处理,对瓦斯加以利用。

(3)固体废弃物及影响

主要固体废弃物是矸石、锅炉灰渣以及生活垃圾等,这些固体废弃物如处理不当,将会侵占田土造成二次污染或加剧水土流失。建议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置和资源综合利用,矸石山复田后,可以种草或造林。

综合考虑污染物的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将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6.5矿井开拓方式及采煤方法

(1)开拓方式

根据煤层赋存状况,该矿井宜采用平硐及暗斜井开拓。 (2)采煤方法

鉴于矿井煤层产状较缓,采煤方法考虑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

(3)采煤工作面

主要煤层属稳定-较稳定煤层,宜采用炮采,有利于提高采煤工作面的生产能力。

6.6煤矿建设社会效益分析

骆子洞煤矿扩建可以增加市场供给,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40

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可促进当地建材工业的发展,对当地运输业、建筑安装行业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项目所在地人口的增加,对社会服务行业,如餐饮、商业的需求将会增加,势必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税收收入,改善当地财政状况。有利于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对促进当地的社会发展和稳定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项目建设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社会风险,有可能导致一系列滞后影响,影响项目建设及运营,对项目的持续实施及经济效益的发挥造成障碍。通过各级地方政府和项目各参建单位等共同努力,可将对当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不利因素是可以解决的。

该煤矿工程的顺利实施不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还可以“一业为主”带动相关产业和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对加快当地人民的脱贫致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6.6.1经济效益评价:

骆子洞煤矿整合扩界后生产能力为21万吨/年,预计投资1000万元进行改扩建。根据该矿提供的资料,煤炭销售价220余元/吨,生产成本为80元/吨,向国家上缴税费70多元/吨,纯利润约70元/吨。年利润约1050万元。一年即可收回改扩建投资。每年可向国家上缴税费约1000万元。

41

6.7煤矿建设综合评价

从煤炭资源赋存状况、开采技术条件、市场需求情况、自然经济条件、环境保护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骆子洞煤矿具备规模为21万吨/年矿井的资源条件。

煤矿业主多年从事煤矿经营、管理。具有一定资金、管理经验。 综上所述,骆子洞煤矿既符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资源条件基本具备,技术上可行,既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又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7结语

7.1工作成果

通过本次核实工作,取得如下主要成果:

(1)步查明了矿区地层层序,划分了地层,初步查明了其岩性、厚度、分布情况。

(2)基本查明了矿区构造形态、地层产状及变化情况,基本查明了区内煤层层位、厚度、结构、空间分布及可采情况,煤层对比可靠。

(3)基本查明了可采煤层的主要煤质特征,初步圈定煤的风化带,指出了煤的利用方向。查明了矿区煤层的煤类为无烟煤。

(4)基本查明了区内含、隔水层及含、隔水性,基本查明了水文地质类型,矿床充水因素,对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开采技术条件作出了进一步评价。

(5)经估算,截至2007年10月底,核实M8、M9、M12、M14

42

煤层在开采范围内总资源量为909.7万吨。其中:

(1)已开采消耗储量:62.7万吨; (2)保有的煤炭资源量:847.00万吨; 其中: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99.1万吨;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537.8万吨 ; 预测的潜在资源量(334?)210.1万吨。

(6)骆子洞煤矿基本具备建设规模为21万吨/年矿井的资源条件。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该工程的顺利实施不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还可以“一业为主”带动相关产业和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对加快当地人民的脱贫致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重要的社会意义。

7.2建议

(1)骆子洞煤矿属高瓦斯矿井,M8、M9煤层煤尘无爆炸性,M8、M9煤层自燃倾向为三类,即不易自燃,但这只是对个别煤层个别煤样的鉴定结果,尤其是该矿2005年鉴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故在该煤矿开采过程中,还应加强对瓦斯的监控等管理工作,根据黔安监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本矿在未作煤与瓦斯突出鉴定工作前,按突出矿井管理。同时对其它开采煤层亦应采样分析鉴定。

(2)矿区老煤窑分布及其采空区未完全查明,应加强对老窑采

43

空区的调查。在开采接近老窑采空区时,应探明采空区积水情况,严防突水事故的发生。生产中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边探边掘”。

(3)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水文地质条件会变得复杂,应加强矿井的水文地质研究。

(4)该矿范围内煤矿勘查程度较低,建议生产过程中加强矿山地质工作,提高矿山勘查程度的同时提高研究程度,进一步查清煤炭资源状况及共(伴)生组分,并合理进行开采利用。特别要利用坑探工程进一步揭露M12、M14等煤层,提高矿山资源储量类别。

(5)矿井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加强支护,以防冒顶、垮帮、底鼓等事故发生。 (6)矿山北部煤层埋藏浅,地形、地貌复杂而陡峻,是各种地质灾害的易发地段,矿山对该地段的地灾要加以认真预防。

44

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安顺市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联合煤矿

二○○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报告编写单位:贵州省地矿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 地质勘查资格证书编号:5220072110057 项目负责人: 楼展志 编 写 人: 杨智权 审 核: 邵富俭 技术 负责: 曾念华 院 长: 杜国华

报告编制单位:贵州省地矿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 报告提交单位: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联合煤矿 提交报告时间:2007年10月25日

正文目录

1前言 ......................................................................................................... 1 1.1概况 ................................................ 1 1.2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 4 1.3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 6 1.4本次工作情况 ........................................ 7 2工作区地质 ............................................................................................ 8 2.1区域地质 ............................................ 8 2.2矿区地质 ............................................ 9 2.3矿区煤层、煤质 ..................................... 11 3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16 3.1水文地质条件 ....................................... 16 3.2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 21 3.3环境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 22 3.4煤炭安全生产综合评价 ............................... 24 4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 26 5资源储量估算 ...................................................................................... 27 5.1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 27 5.2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 28 5.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 29

5.4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 ............................... 29 5.5采空区边界圈定 ..................................... 30 5.6块段划分 ........................................... 30 5.7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 ............................... 30 5.8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 31 5.9资源储量对比 ....................................... 33 6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 ...................................................................... 36 6.1煤炭市场需求预测 ................................... 36 6.2资源条件综合评价 ................................... 37 6.3外部开发条件 ....................................... 38 6.4地质灾害与环境影响的分析 ........................... 39 6.5矿井开拓方式及采煤方法 ............................. 40 6.6煤矿建设社会效益分析 ............................... 40 6.7煤矿建设综合评价 ................................... 42 7结语 ....................................................................................................... 42 7.1工作成果 ........................................... 42 7.2建议 ............................................... 43

附图目录

顺图 序 号 号 1 2 图 名 比 例 尺 1:5000 1:5000 1 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地形地质图 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 2 地质剖面图( A-A′、B-B′剖面图) 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 3 3 M8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 1:5000 4 3 M9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 1:5000 5 3 M12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 1:5000 6 3 M14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 1:5000 7 8 9 4 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图 5 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水地质剖面图 6 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采掘工程分布图 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 1:5000 1:5000 1:5000 10 7 矿区范围与资源储量估算叠合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