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效果分析

2024-06-10 来源:钮旅网
2020年2月第4期

临床用药论坛

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效果分析

张国刚,卞程卓,刘彦男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庆 400061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采用阿莫西林药物治疗效果以及其药理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接收并治疗消化不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药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药物具有较高临床抗菌效果,用以消化不良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阿莫西林;药理作用;消化不良;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医院患者疾病针对治疗中,消化不良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类型,通常依据患者发病因素,划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器质性消化不良,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临床针对消化不良疾病常采用抗菌类药物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阿莫西林属于临床常用广谱青霉素药物,可有效治疗消化不良、尿路感染等疾病,具有显著效果。本研究深入分析临床采用阿莫西林药物治疗效果以及其药理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并治疗消化不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平均年龄(37.51±4.89)岁;观察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平均年龄(36.77±5.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含义(P>0.05),满足本研究需求,具有较高可比性。同时所有患者均自愿加入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该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进行研究。

纳入标准:(1)临床确诊为消化不良疾病患者;(2)患者治疗依从性高;(3)患者无其他器质性消化系统疾病。排除标准:(1)存在对本研究用药不耐受患者;(2)拒绝加入本研究患者;(3)存在其他严重器官疾病患者;(4)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临床接受相应诊断确诊疾病类型后,依据分组不同,给予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口服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成都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715),20mg/次,1次/d,晨服,持续用药7d;观察组患者使用阿莫西林(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726)药物口服治疗,0.5g/次,3次/d,持续治疗7d。两组患者用药期间观察记录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用针对性措施解决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 依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以及幽门杆菌数,划分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其中显效是指患者临床症状疾病消失,幽门杆菌数处于正常水平;有效是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无疾病加重趋势;无效是指患者治疗无效果,且存在幽门杆菌水平异常,疾病加重趋势。患者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数×100%。

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主要包括腹泻、呕吐以及恶心。

医学食疗与健康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04-0111-02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χ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采用不同药物治疗方法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8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82%;观察组患者显效3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8%。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P=0.001,χ2=14.222),即临床采用阿莫西林可有效治疗消化不良疾病患者,药效显著,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有一定不良反应发生。其中对照组腹泻5例,呕吐3例,恶心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患者腹泻2例,呕吐1例,恶心1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具有较大差异(P=0.014,χ2=5.980),即采用阿莫西林药物治疗安全性高,确保药物治疗效果,同时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

3 结论

在当前医院临床患者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由于患者受细菌、病毒感染等因素影响,增加了各类疾病发生。其中以消化不良、膀胱炎、消化性溃疡以及尿路感染较为常见,属临床高发疾病类型,对患者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1-2]。因此及早诊断患者疾病以及致病影响,相应采用针对性治疗方法,具有显著效果。针对上述疾病临床常选择抗菌类药物开展相关治疗,而在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由于抗菌类药物类型种类较多,因此增加了治疗难度[3]。

阿莫西林是临床常用抗菌类药物,该类药物属于广谱青霉素药物中的一类,具有较大抗菌、杀菌效果,用以各类型病毒、细菌感染造成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其中阿莫西林药物分子中具有内肽氨基,能够在患者用药后迅速发生水解反应形成肤键,并且直接入致病细菌中转肤酶进行结合,从而转变其性质,致使致病菌丧失活性[4-5]。同时该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菌体细胞壁形成并切断菌体自转肤酶合成糖体,促使致病菌失去渗透能力,加速细胞死亡。

临床使用阿莫西林药物治疗的同时,该类药物具有良好杀菌效果,源于其能够直接促使致病菌自溶酶,导致细菌菌体溶解,从而有效杀菌。而且该类药物具有较强耐酸性,在消化不良等胃肠功能异常患者用药后,该类药物可较长时间

(下转第113页)

111

2020年2月第4期

的贡献有可能并不像最初的β受体阻滞剂临床试验那样突出。在对5项评估心肌梗死后美托洛尔试验的研究进行的汇总分析中,猝死减少了4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院外心脏骤停的节律发生了变化,心室纤颤减少,无脉搏电活动/心搏停止增加[4]。这种变化的历史进程是不确定的,但可能至少部分反映了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

可能影响最佳β-受体阻滞剂剂量的个人因素包括心肌梗死类型,遗传多态性和观察到的β受体阻滞剂效应的个体风险。例如,OACIS(大阪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研究)发现,仅在高危亚组中,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生存率。此外,遗传多态性可影响受体阻滞剂的代谢和浓度[5]。心肌梗死后,目前常用的低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率高有几个原因,这可能代表医师或患者的用药习惯。由于血液动力学原因或由于非心脏副作用或更严重的临床状况,某些患者可能无法耐受更高的剂量[6]。最后,晚期传导系统或心肌疾病也可能阻止剂量增加。由于上述这些试验未进行剂量滴定研究,因此本研究结果与随机临床试验数据没有冲突。重要的是,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建立心肌梗死后最佳

(上接第110页)

临床用药论坛

(个性化)β受体阻滞剂剂量。参考文献

[1] 贾周. 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

律失常的效果及对心功能影响[J]. 蛇志, 2018, 30(01): 23-24. [2] 张全超, 唐林军, 陈旭华, 等. 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急

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 吉林医学, 2017, 38(09): 1741-1742.

[3] 王莉君, 刘晓梅. 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

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J]. 现代医药卫生, 2019, 35(08): 1223-1225.

[4] 蒋桔泉, 丁世芳. 急性心肌梗死后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进展[J].

临床内科杂志, 2017, 34(04)L284-286.

[5] 中华医学会心血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 43(05): 380-393.

[6] 张明亮, 沈玉华, 王环宇, 等. 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梗死患者急诊PCI血小板聚集率、CPR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的研究[J]. 临床急诊杂志, 2016, 17(3): 189-192.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吕子成(1977-),男,汉族,辽宁瓦房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冠心病的治疗。E-mail:lvzicheng@163.com

经处理后而制成[4]。乙肝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机体的体液之中,一旦有乙型肝炎病毒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且不会对肝脏造成损害,继而使得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5]。因此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有效防治手段。本研究中,A组抗-HBs阳转率高于B、C组,表明60μg乙肝疫苗能有效提升抗-HBs阳转率。一般而言,乙肝疫苗主要是通过诱发机体产生抗-HBs滴度来抵御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1针接种后产生的滴度较低,2针后滴度有所升高,3针后达到最高值,抗-HBs滴度水平不仅取决于免疫针次,也和记忆反应累积有密切的关系。抗体存在于机体的体液之中会存在免疫记忆能够被效应细胞间接激活或者直接经过克隆扩增产生。高剂量60μg乙肝疫苗能显著强化抗原呈递功能,提升致敏T细胞CTL功能;并且能有效增加Th1、Th2细胞因子的分泌量,强化机体血液中树突状细胞参与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由此提升抗-HBs阳转率[6]。本研究中,A

(上接第111页)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C组,但无明显差异,表明60μg乙肝疫苗剂量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能高。

综上所述,接种乙肝疫苗60μg能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应用效果较好。参考文献

[1] 胡国刚,唐娟,许业栋. 慢性乙肝与携带者血清HBV DNA病毒

载量与血清HBeAg的相关性[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28(16): 3061-3063.

[2] 刘俊华. 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对乙肝免疫状态的影响[J]. 医学理

论与实践, 2016, 29(13): 1802-1803.

[3] 宋红潮, 熊传庆, 梁绍莲, 等. 两种大剂量乙肝疫苗对低/无应答

成人再免疫效果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 2016, 16(1): 60-62.

[4] 黄小艺. 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在成年人接种中的免疫效果探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35): 59-60.

[5] 王晓炜, 钟运香, 姚雪榕, 等. 乙肝疫苗无(低)应答者加大不同

剂量再免疫效果观察[J]. 北方药学, 2015, 12(1): 80-81.

[6] 王槐胜. 成人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J]. 基层医

学论坛,2015, 19(2): 254-255.

综上所述,阿莫西林药物具有良好抗菌杀菌效果,可临床用以消化不良等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安全性高,需依据患者疾病症状针对性用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 李岩. 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

指南, 2019, 17(24): 141-142.

[2] 陈丽敏. 阿莫西林的效果及药理作用机制探究[J]. 首都食品与医

药, 2019, 26(14): 88.

[3] 李冉. 西药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实

用医药, 2018, 13(12): 138-140.

[4] 李晔, 刘娜. 浅析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26): 125-127.

[5] 马越. 西药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分析[J]. 医学信

息, 2018, 31(z1): 165-166.

保持在酸性环境下释放药效,进一步促使患者胃肠吸收,药物治疗起效快,效果显著。阿莫西林较其他药物相比较,具有较长半衰期,约为60min。在患者口服用药后,能够有效针对幽门杆菌、沙门菌等致病菌,抑制其增殖,确保疾病症状得到显著控制,避免进一步发展。同时采用阿莫西林药物,能够有效降低各类不良反应发生,其原因在于该类药物与其他类型抗菌素药物相比较,毒副作用低,可通过肝功能降低药物副作用,从而有效确保患者临床治疗安全,降低多种不良反应发生,确保疾病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临床采用阿莫西林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消化不良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高于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医学食疗与健康

1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