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创造性回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突出地体现在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创造性回答上。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成功,归根结底取决于领导这个事业的党的状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探索和思考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的建设,不仅在实践上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且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历史方位的判断是富有创造性的。
根据当今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认识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强调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在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转变”,是历史性的根本转变,指出了当今党的建设的根本特点:它不是一般意义的共产党的建设,而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
纵观自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史,党的建设面临的问题无非是两类:一是领导革命和夺取政权,二是执政。执政党的建设,与领导革命斗争的党的建设有着极大的不同。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党的建设,在许多方面也不一样。实践表明,认识和解决执政党建设问题,其困难和复杂程度,其艰难程度,一点也不比夺取政权之前小。从世界范围看,一些共产党执政遇到麻烦,甚至失去执政地位,原因固然很复杂,但从主观上讲,忽视执政党和没有执政的党的区别,不注意研究和把握执政的规律和执政党建设的规律,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执政党建设的问题,最早被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布尔什维克党遇到了。列宁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运用于俄国实际,对领导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党应当是一个什么样党的问题,作出了回答,形成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在实践中提出过许多有重要价值的思想。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特殊环境,以及其他方面的复杂原因,列宁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探讨这个问题。列宁去世以后,继任的苏共领导人不仅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把革命时期的
一套东西简单地用来指导执政党建设,后来发生的许多问题都与此直接有关。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建党思想、特别是列宁的建党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确立了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原则,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处在小农经济汪洋大海包围之中、工人阶级占人口少数的国家,如何建设一个领导革命斗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问题。全国解放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虽对执政党建设问题作了许多探索,进行了大量实践,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是,总的说来,由于缺乏经验和认识上的片面性,特别是在党的指导思想上一度发生的“左”的错误,不可能对“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作出系统、全面和科学的回答。
在我们党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工作中心后,邓小平同志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对“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作出了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毛泽东建党思想和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把执政党建设同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联系起来,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党的指导思想以新的时代精神,赋予党的根本宗旨以新的时代要求,使我们对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打开了新的视野,有了新的觉醒和认识。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执政党建设根本方向和目标的确定是富有创造性的。
根据对党的历史方位的正确判断,我们党提出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从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和维护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三个基本方面对全党提出总的要求,实质上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建设根本方向的高度概括。“三个代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最终落实到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上,因此,它实际上也是对党的根本价值标准的高度概括。我这里说的是两个“高度概括”:一个是对执政党建设根本方向的高度概括,一个是对党的根本价值标准的高度概括。
作为对执政党建设根本方向的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党在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面前,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如何认识党的先进性,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我们的认识也在深化。毫无疑问,党的先进性,首先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当代社会中最进步最有前途的阶级。由于党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党成为工人阶级及其事业的领导力量。但是,只从党的阶级性来理解党的先进性还不够。党是否具备这种先进性,最终要通过党的实际活动来体现、来证明。判断一个党是否先进,最主要的是看党的纲领和路线代表什么样的方向,反映什么人的利益,正确的纲领和路线是否真正得到了贯
彻执行。党的纲领路线要体现先进性,就必须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掌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这就使我们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大大深化了。
作为对党的根本价值标准的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活动与人民的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宣布为中国劳苦大众的利益而奋斗,宣布除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而且在后来的实践中,也不断以自己的实际活动证明我们党是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深受人民拥护和爱戴的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执政党建设规定了前进方向,提供了伟大纲领。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执政党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探索和思考,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执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但不是停留在三句话上,而是围绕这个方向和目标,对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作了新的回答。比如,在党的性质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党所担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作出了党必须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论断,由此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全国人民的主心骨。由所处的时代和国情所决定,我们党从革命、夺权,到建设、改革,都一直肩负着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历史使命,既坚持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又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群众性。把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作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二者统一于一身,是我们党正确把握历史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趋势,把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凝聚起来,为实现共同理想和目标而奋斗的需要,也是我们党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的一条成功经验。又比如,在党的纲领问题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提出必须坚持最高纲领和现实纲领的辩证统一,从而为我们坚持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党的纲领是党的一面旗帜。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但是,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对这个过程的漫长性估计不足,欲速则不达,反而会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很深刻的教训。这些教训,教会了我们如何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党的最高纲领和现
阶段纲领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引我们脚踏实地地不断取得胜利。再比如,在党的依靠力量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社会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党的任务的变化,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聚起推进我们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的要求出发,强调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对一个领导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执政党来说,强调这一点极其重要。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完成。这就要求执政党发挥社会整合的功能,在认真体察和努力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的同时,注意尊重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并把二者统一起来。在党员发展上,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还比如,在执政党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必须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提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出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用党内民主来推动人民民主;提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强调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提出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问题进行全面探索取得的丰硕成果,体现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条件下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深入思考和创造性实践。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面对执政党建设的诸多问题时,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态度。这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一个重要标志。
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探索永无止境,不可能存在穷尽一切的答案。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说:“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世情、国情、党情迅速发展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对执政党建设面临的许多问题作出回答固然重要,也许,更重要的,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这些新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和作出应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对执政党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给予科学的、创造性的回答,在于它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要求从把握客观规律性的高度来审视党的建设,以改革的精神来推进党的建设。这就使我们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回答有了全新的思维方式。
面对新的条件下种种复杂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1992年10月,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他提出了三个“不能停留”,即决不能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
原则、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不能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不能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上。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又提出了三个“着眼于”,即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2001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他进一步强调了三个“解放出来”,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党的十六大上,他用“与时俱进”这个最简洁又最深刻的语言向全党提出要求,并且尖锐地指出,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这不仅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完全可以这样说,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孕育和催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任何政党要想保持自己的先进性,都必须与时代的发展同步。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和面对的世界,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世时相比,已经有了极大的不同。与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在世时相比,也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因此,江泽民同志强调: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充分看到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看到这种新变化,我们就对错综复杂的问题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就能从容应对时代的变化提出的各种挑战,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作出科学的回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