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习共同体研究

2022-03-28 来源:钮旅网
学习共同体研究

摘 要:本研究通过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引入学习共同体,采用案例法进行研究,以寻找一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实现学生操作过程中个性化问题的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法,促使学生互助效益的最大化。通过研究,笔者在如何建立学习共同体、明确学习共同体中学生的责任与义务、建立一套完备的学习共同体评价机制与激励策略方面形成了一些经验与心得,并且在此基础上尝试提炼了引入学习共同体后小学信息科技课堂的新型教学形态图。(见下图2)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 小学信息科技 课堂教学 教师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学生 图1:课题研究前,笔者的课堂教学形态 图2:引入学习共同体后,笔者的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形态 图2显示的是笔者引入了学习共同体后的信息科技教学的课堂模式。通过对比两幅图,不难发现,在引入了学习共同体的信息科技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从现有的点对点(师—生)上升到点对面(师—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即教师只要与学习共同体中的任意一位学生对话,就能迅速得知学习共同体中每一位成员的信息,因而我们可以说,在单位时间下,学生获得的关注度提高了,学生更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益也逐渐突显。

一、问题的提出

从20世纪末开始到现在,信息科技学科教育的热点逐渐从信息技术教育转变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学生在信息交流、共享能力的提高和运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了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

然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信息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一般是以软件的应用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学习新的软件功能进行操练的过程中,当预定时间保持一定的情况下,需要帮助的学生人数往往与教师能够关注到的面呈反向相关性。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一个星期往往只有35分钟的时间由专门的信息教师进行专门的指导,如何尽可能地减少教师课堂关注的盲点区域,尽可能地帮助在单位时间内实现学生操作过程中个性化问题的及时、有效的解决成为了笔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往往表现出以下的特点:他们对于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由于对学习的内容比较熟悉,当教师教学新内容时,他们能够比较快速地进行掌握与应用。由此,笔者认为,要在提升信息教学的效益以及课堂教学盲点的降低之间建立一个纽带与桥梁,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建立一个个学习共同体,通过落实、明确学习共同体中学生的责任与义务,尽可能地实现学生互助效益的最大化,进而帮助所有的孩子在课堂学习尤其在软件应用方面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本课题以我校三(2)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该班共有学生37人,为全校学生数最多的班级),采用案例法进行研究,即通过相关案例的整理与分析,探索一些在小学信息教学中组建“学习共同体” 的经验与做法。

三、研究成果

(一)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2009年8月10日,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经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新鲜出炉。作为一名小学信息科技教师,我将这一时事新闻作为学生电子小报项目制作的素材,试图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一次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

但是在开展项目教学前,我为一些问题所困扰——三(2)班为全校学生数最多的班级,采用现有的教学形态,学生的受关注度必然受到影响,教学效果也十分有限;同时,通过项目中若干课时完成的作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作品差距比单课时完成的作品要更大,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容易产生挫折感,甚至无法完成作品,教学进度很难保障。我该怎么办呢?

通过组内研讨、交流,“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成为了我关注的焦点。 成为了教学形态转变的一个抓手,为此,新的项目计划便出台了:

虽然将二者进行比较会得到这样的疑惑:引入学习共同体后的项目流程与之前的变化似乎不大,但是,项目伊始,接踵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困惑——如何进行学习共同体的组建,如何确定每一个小组的组长人选,如何让组长与组员明确自身的职责——这些都是摆在我面前的重要问题。 1、学习共同体的组建

学习共同体的组建基本经历以下的过程:  小组的组建

学习共同体的产生是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通常寻找关系紧密的伙伴组建小组,但还必须遵守以下由教师提出的要求:如果该生的电脑操作水平较弱,可以寻找一位电脑能手组建小组;小组成员的人数应当控制在4~6位;必要时,学生应当听从教师的安排。  组长的产生

小组的组建 组长的产生 小组名称的确立 小组LOGO与宣言的设计 调整前的项目流程 (1)素材收集与整理 2课时 (2)版式设计 1课时 (3)小报制作 4课时 (4)版面合并 1课时 (5)作品展示与评估 1课时 调整后的项目流程 (1)小组划分,确定组长,明确职责 1课时 (2)素材收集与整理 2课时 (3)版式设计 1课时 (4)小报制作 4课时 (5)版面合并 1课时 (6)作品展示与评估 1课时 小组长一般由团队中电脑操作水平较强的同学担任,他有协调小组成员按时完成作品的职责,同时他也能享受额外的“哦耶,我真棒!”奖章及虚拟礼品奖励。  小组名称的确定

小组名称应当简明易懂,可以是中文或英文,主题应积极向上。  小组LOGO与宣言的设计

小组LOGO可以由团队中小画家来设计,组员提供建议,宣言可以是小组努力奋斗的目标。

学生通过阅读提示后,很快形成了八大组,也给自己的小组起了响亮的名字,设计了精美的LOGO,然而我发现完全由学生自发形成的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水平良莠不齐,学生一般仅是以平时关系融洽与否决定是否加入该小组。同时,有一个小组人数仅有3人,未达到最低人数要求。课后,我请教了科研室的老师,经商讨后决定对个别小组的成员进行微调。经过调整后的小组共有七支,分别是天空之队、叮铛小队、彩虹一族、Happy满分、聪明小队、精灵小队和光辉小队,每一小组的组长基本都是由该小组中信息科技学科知识掌握得较好的学生担任。

2、环境的支持

小组成立后,学习共同体其实已经产生了,然而此时还不具备开始任务的条件,教师作为每一个学习共同体的辅导者和总负责人应当为学习者搭建平台,包括任务素材的准备、项目任务相关知识的储备与再学习。在这种环境下, 成员是共同体的参与者, 在彼此交往与联系中发展自我情感, 建构自我知识体系。学习环境给学习者提供了交流思想、相互实践和整合作品平台。以下是笔者设计的素材收集方法介绍:

在电脑的D盘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小组名+姓名),在其中再建立两个文件夹,分别为文字素材与图片素材。将网上搜索到的信息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中。参考结构如下图:

图3 素材保存目录树结构

„ „„

由于是第一次要求学生如此细致地对素材进行分类收集,学生的收集速度较慢,部分学生在图片筛选过程中浪费了过多时间,也有学生对建立文件夹这一基本操作不够熟悉。为此,一方面是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搜集资料(课堂中两课时+课外时间),另一方面也是要求组长监督、评价组员素材收集的完成情况,必要时给予组员技术上的支持。

(二)学习共同体中,学生所要履行的责任与义务的明确 1、责任与义务的产生方式

在学习共同体中,每位成员所要履行的责任与义务主要由以下三种途径产生: (1)来自于教师,面向组长和组员,有口头的提出要求或是书面的任务布置。教师会在每节课上课前将项目教程分发给每一位学生,其中明确告知了学生当堂课的学习任务,又以评价量规的形式规定了组长和组员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2)来自于组长,面向组员,有自主式的任务指派或是小组讨论式的任务协商。组长会在每节课开始后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召集组员讨论并指派当堂课每位组员所要完成的任务,以确保本小组整体进度的达成。

(3)来自于组员,面向组长和其他组员,有寻求帮助或是意见建议的反馈。在五分钟小组讨论中,组员可以把任务完成过程中还未解决的困难提出来寻求帮助,组长和其他组员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应当讲,上述三种途径中(1)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是每个小组必须承担与完成的,(2)与(3)作为补充,对组长的领导协调能力和组员的参与配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是第一次开展基于项目任务的学习共同体教学实践,现阶段仍旧在摸索中。在实践中,笔者也发现,(1)的落实程度最高,而(2)和(3)的落实在不同小组中差异很大。

2、学生承担责任与义务的具体内容

针对项目简要流程中的六大环节,教师设计了责任与义务明细表,从组长和组员两个维度,明确了学生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组长与组员根据明细表中的内容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协商的方式进行分工和落实。

表1 基于项目任务的学习共同体组长、组员责任与义务明细表

项目环节 组长 组员 小组划分,确定寻找伙伴组建小组,确保所在小组人数控制在4~6位;必要时,应当组长,明确职责 听从教师的安排。 成立小组后,组长可以根据组员规模决定是否需要一位副组长协成立小组后,组员参与小组讨论,发表有关小组LOGO与宣言设计助工作;协调组员完成小组LOGO的意见和建议。 与宣言设计:可以请美术功底好的组员设计LOGO,组织讨论,交流宣言设计。 素材收集与整理 除完成组员的职责外,组长还应带头与组员分享素材收集的来源网站,组织讨论如何更高效的筛选有价值信息的方法,确保每一位组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环节任务。 版式设计 除完成组员的职责外,组长还可以根据时间进度选择小组讨论或是联合本小组中的某一位成员(副组长)对组员设计的版式结构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以便于组员完善自身的设计。 小报制作 组长一般承担小报头版的设计任根据版式设计,利用WORD中字参照项目教程,根据收集的素材信息量(文字X篇,图片X幅)与自身喜好小报的版式结构(板块式结构或穿插式结构),完成小报版式设计(打样)。 参照项目教程建立规范的文件夹目录结构,上网搜集相关素材并对素材进行简单的筛选,将有价值的信息保存于指定文件夹中。 务,其中除包含了组员的职责外,与段修饰、文本框、艺术字、自还包括标题、刊头、导读栏和页眉页脚的设计;此外,组长要为组员提供在小报制作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支持,包括艺术字与自选图形组合标题设计,图文混排等WORD小报高级排版技术。 选图形、插入图片等操作技能完成自身页面的小报制作。 版面合并 收集组员作品,将页眉和页脚应用于各版面,在导读栏中设置书签超链接实现页面跳转效果,对各版面文字进行错别字更正。 对自身版中的文字内容进行错别字更正,使用少量的尾花或边框修饰版面(可选)后将电子版文件汇总至组长处。 参与小组讨论,发表有关作品展示的意见和建议:组员可以协助组长完成作品展示演讲稿的拟定与演示文稿制作。对自身作品及组长表现进行终结性评价。 作品展示与评估 组织组员讨论有关作品展示的方案,包括撰写演讲稿与制作演示文稿介绍小组作品。自己或指派一名组员代表小组完成作品展示的演说。对自身职责落实情况及组员表现进行终结性评价。

(三)学习共同体评估机制的建立

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档案袋评价法,将学生在项目学习中每一个环节的表现以评价量规的形式进行客观记录,最终与学校“微笑之星”评比机制相衔接,通过评价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在班级中评选出信息科技学科“微笑习得之星”。下面以素材收集与整理这一环节为例,从操作与技能和交流与帮助两个维度进行评价量规设计,说明学习共同体评估机制的内涵:

表2 评价量规(操作与技能)

评价项目 优秀(3分) 根据项目教程,良好(2分) 须努力(1分) 建立了部分的文件夹。 搜集了文字能存放在文件夹中。 未搜集素材。 未建立文件夹 自评 组评/师评 素材保存 建立完整的素材保存文件夹。 根据项目教程,素材收集 片的素材,并将它们归类存放。 根据项目教程,对素材进行筛素材筛选 选,将不需要的信息存放在“未用”文件夹中。 搜集了文字和图或图片素材, 对部分素材进行了筛选。 未对素材进行筛选。 备注

表3 评价量规(交流与帮助)

评价项目 参与小组讨论 优秀(3分) 能主动参与小组讨意见和建议。 组长能很好地协调良好(2分) 须努力(1分) 参与了小组的极性不够。 组长组织了组员的讨论,但组员的积极性较差,讨论建议有分歧时,组长无法很好地协调。 组员遇到困难我自己帮他解决了困难。 不参与小组讨论。 组内意见分歧大,组长没有积极协调,任务很难完成。 组员或自己遇到困难时没有互动。 自评 组评/师评 论,提出有价值的讨论,但发言积组长领导能力 组员讨论,听取组员的建议,适时发表自己的建议,按时完成任务。 组员遇到困难我教 互帮互助能力 备注 会了他解决的方法。我遇到问题也能虚心求教。 需要说明的是,表2与表3评价量规面向学习共同体中的每一位学生,其中既有自评项,又有组评项,普通组员的组评项由组长填写,组长的组评项则由任课教师打分。此外,上述两类评价量表又与“微笑习得”评比机制息息相关:交流与帮助评价量表与 章的获得相挂钩,操作与技能评价量表与 章的获得相挂钩,学生作品完成后的终结性评价与 章的获得相挂钩。教师每学期将在期中与期末进行两次阶段性的考章活动,凡是集齐全部6枚奖章的学生,将获得微笑习得之星的称号,见下图:

以精灵小队组长评价量规统计数据为例,我们获得了如下的数据信息:

“微笑习得之星”

精灵小队组长在素材收集与整理一课的评价量规(交流与帮助)雷达图参与小组讨论1.510.50互帮互助能力组长领导能力对比值上图中,数值1所在的等边三角形表示该班级组长在素材收集与整理一课中参与小组讨论、互帮互助能力以及组长领导能力这三项指标的平均水平,0.5和1.5所在的等边三角形分别表示该指标的一半以及1.5倍水平。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精灵小队组长在参与小组讨论和互帮互助能力上靠*均水平,而在组长领导能力上则大幅弱于平均水平(该名组长得分为0.539,属于需努力的水平,而班级组长平均得分为1.857,差距显著),作为教师应及时介入并给予指导:我通过旁听这位组长组织的小组讨论后发现,问题症结在于组长在讨论中仅仅进行了任务的布置,没有听取组员的任何意见与建议的反馈,属于强制推行,组员的参与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课后,我找到了这名组长,提出希望他能够给组员发言交流的机会,将任务开展的建议以及自身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反馈。他听取了我的建议,以下是他在后续课程中组长领导能力评价折线图:

精灵小队组长在“素材与收集”一课之后的组长领导能力折线图32.52组长领导能力评价分1.5 1 0.501234课程名567上图中横轴1——7分别表示项目学习中“素材与收集”之后的七节课,即版式设计、小报制作(四课时)、版面合并、作品展示与评估共七课时。图中数据表明,该小队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以及自己的努力下,组长领导能力得到了组员的认可,得分明显提

高,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是组长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组长与组员之间的关系融洽,学习氛围浓厚,该小组也逐渐脱颖而出,成为班级中学习效益高,探究意识强的小组。

(四)学习共同体激励制度的建立

为了促进学习共同体中组长与组员之间的有序竞争、和谐发展,有必要形成一套激励制度,以鼓励组长更好地为小组成员服务,鼓励学有余力的组员主动为组长分担任务。 1、对组长的激励

不可否认,组长是学习共同体中忙碌又重要的人物,同时他也时常扮演着为组员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搭建起桥梁的作用。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组员的学习情况,每周都会召开组长例会,从组长的反馈中了解组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对原有备课内容进行更精细化的修改,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因而,对于组长的激励采用虚拟物品与实物奖励相结合的方法。以下是教师设计的小组长激励表:

表4 小组长激励表

奖项 一等奖 奖品 2G U盘一只(预算60元) 二等奖 文具礼品一份(预算40元) 三等奖 开心网高级礼物一份 注:根据分组情况,奖项按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四名的名额分配。 2、对组员的激励

组员中有为组长分担任务经历的,如积极参与讨论小组讨论贡献个人智慧的,或与组长一起为组员提供技术支持的,组长或组员可以在评价表备注一栏中予以记载,教师经核实后给予虚拟物品奖励(等同于小组长三等奖)。

3、惩罚措施

在学习共同体中,对于小组长完成任务不力的,主要表现包括整体进度严重落后于项目流程中规定的时间节点,或多次对于组员提出的问题无故不予解答等,经教师核实后可以进行组长的重新选举,新当选的组长将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任务,时机成熟后方可独立工作。

在学习共同体中,对于组员未尽责的,表现行为有无故延误任务进度,或游离在组外独自做与项目活动无关的事情等,经教师核实后在该阶段考章活动中给予“须努力”评价。

(五)基本经验 1、二次备课是前提

如上文所述,教师除了需要在每节课开始告知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给学生提供学习环境的支持,我也发现及时的课后反思,开展二次备课还是十分必要的。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笔者通过录制教学实录,在课后回看研究,发现了课堂中不曾观察到的问题,与备课组、科研室指导老师交流,调整备课内容,以下是一段课堂实录: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要确定小组成员名单。现在你们的座位是上课进来时坐好的位子,你可以开始“找朋友”,找小组的成员。在这之前,请把学习单打开,在右侧有老师给你们的活动建议,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必要的时候,我们可能有的小朋友人缘关系很好,许多小朋友都想和他在一起,会产生矛盾,这时老师会前来帮你们协调。

(学生开始自由分组)

生:我们这里还可以有一个!(有同学加入了该小组) 师:你们这里人太多,可以分两个小组。 师:老师已经看到已经有小组成立了。

约3分30秒后,还有三位小朋友没有加入任意一个小组,教师让学生站在讲台前,依次将他们分配到人数较少的小组。

(通过回看教学实录,我发现虽然学生都加入了一个小组,但有学生显然感到不满意,表现为拒绝参与小组讨论,头趴在桌子上,手拍打桌子)课后,我向该名学生了解情况,原来他因为没有被选上组长而闷闷不乐,该生的电脑操作水平其实很高,只是行为举止不够好,于是我进行了干预,安排他担当组长的帮手,并让组员监督,该生的课

堂状态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观。

2、学生共同体中组长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在评价量规统计数据分析中,笔者分析了精灵小队组长的例子,这位组长是一名电脑操作水平强的学生,但他在领导团队方面确实不擅长,虽然我通过旁听小组讨论,进行跟踪调研,使该名组长的领导能力得到了认可,然而这也耽误了教师指导其他小组的时间。现在反思当时的情境,我想在小组中设定一名副组长,或者说是组长小帮手,还是十分必要的,他并不一定要在操作技能上做的最好,但他一定是与组长在管理团队中形成能力互补,帮助组长更好地开展小组工作,分担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当设计相应地评价与激励机制,让副组长(组长小帮手)真正乐意为小组服务。

3、学习内涵的丰富是契机

二期课改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的概念,以往教学实践反馈中我们通常更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两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方面。应该讲,三维目标本身是一个整体,其中又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基础,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上层建筑”。而基于项目任务的学习共同体恰恰关注到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小组中生生交往与审视。当然,要有良好的学习体验,学生前期的知识铺垫、技能准备是不可或缺的。笔者认为,通过设计同时兼顾三位教学目标的信息课程,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四、主要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 [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2、王雪芳 闫英琪. 基于项目任务的学习共同体的建构[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08年第2期(下半月)

3、王火炬. 让“学习共同体”更“有形[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 07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