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作者:霍然
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18期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一直没有间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经历早期的探索、形成、成熟到如今的创新发展,其思想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是顺应经济社会建设形成的产物。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融合中国特色的历史进程,同时马克思的生态文明观对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对于“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强大的指导力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五位一体 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8-0214-02
生态危机的愈演愈烈和重塑生态环境的紧迫性一直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面对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所引发的生态恶化的危境,就如何建设一个生态型社会的问题,东西方都提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解决方案。以中国为例,中国实际的现代化建设是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构建的出发点和基石,同时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趋势,并成功地在理论架构和实践发展中验证了这种思想的正确性和优越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其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通过探究分析马克思著作中对于生态文明思想的有关内容,势必能够给我国当代生态文明的构建以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文明观的内在思想
(1)生态文明观的理论释义。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所有时期作品中可以看出,生态思想始终贯穿蕴含其中,例如在早期马克思作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敏锐地指出人与自然界并非孤立存在于世界的,抽象而孤立的自然对于人类而言毫无意义,与此同时,将自身与自然界对立起来的人类社会也是不能生存的。自此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就没有停止过对生态问题的探索和思考,并且将生态思想构建于对于人—自然—社会的辩证统一的观点之中。这种辩证统一的观点将人类的经济活动同自然生态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就是生产劳动,人类通过生产资料的生产使得“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在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认识到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之外,无节制、不符合客观规律地对自然的征用和开发,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最终威胁人类自身。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形式和生态模式的批判和深思,它不断的发展使其内涵越发丰富且深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生态文明观的现实路径。马克思主义蕴含的生态观是在充分肯定资本主义下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对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作用的前提下,认为工业文明在带来财富和物质享受的同时,将会剥夺自然界生态的平衡,发达的市场经济不光能够带来飞速的经济发展,也会使得人同自然之间的异化变得难以控制。虽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没有在其和恩格斯的著作中专门系统地提出并阐释说明,但其对于生态观的睿智观点和思索无不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思想中。对于如何实现生态的良好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出以下实践路径:思想上认同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绝不是征服自然的过程,依照自然规律而产生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在实践的过程中,人类可以改善自身对于自然规律的认知,更加有节制地开发自然,保护生态环境。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质,在极大追求剩余价值的同时,野蛮的殖民掠夺和社会变革,也使得生态健康难以维系。
二、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究
(1)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和时代背景。党和国家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一直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问题极为重视,并制定了许多相关政策来大力推动其发展完善,20世纪80年代将环境保护列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就是最好的佐证。在生态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的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过快带来的生态负面效应也与日俱增,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社会发展老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全球性的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已经超过生态的承载力,在这种背景下,系统的全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应运而生。其核心思想是打造适合人性需求的生态环境,将生态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融合起来,形成相互关联的整体。生态文明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种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文明。基于这一概念,生态文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2)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任务和长远目标。当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颇具成效,良好生态的构建在于思想宣传和制度改革双重保障。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生态观是当代建设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基石与根本,其思想主旨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视为互帮互助的“朋友关系”,面向全社会,全方位、多层次地塑造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生态价值观,从思想根源使“两山理念”深入人心;在制度的保障上,通过“点—线—面”的规则制定,由国家组织,辐射各省市的环保督察,精准到区域的顶层设计和治理机制,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贯彻落实一个强效的保证。就长远发展而言,除国家大政方针的保驾护航之外,培育国民的绿色文明行为方式,将生态教育融入课堂,进入社区,作为德育培养的一部分,将国家和人民形成合力,共同为了山清水秀的绿色中国,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作出贡献。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和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具有承接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依托和哲学基础,是坚持建设“两型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思想支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在实践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社会历史观而得到的系统理论,这一实践性特点,也说明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基于实践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发展、逐步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延伸和当代诠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所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之间异化的理论。在当今时代的中国有其理论的科学性,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基础上结合当代智慧,形成了既满足当代中国实际需求,又有利于社会整体发展进步的生态理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这一构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顺应了中国向着“两型社会”发展完善的潮流,是中国进入新时期,在经济极大发展和生态极度崩坏的矛盾中作出的战略性选择,体现了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视域下持续实现“美丽中国”的国之大计,彰显了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空间智慧。“美丽中国”这一概念在系统的思想中凝练出结合自然之美和社会之美的平衡理论。而如何保持“美丽中国”的推进,则需要我们不断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思想中探索发现,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不断汲取其生态思想,构建一个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协同发展,更能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型生态社会。 四、结语
构建一个生态健康的文明地球的重要性早已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瞩目,作为差别于过往类型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将关注点从人本身普及到人同自然界、人同物质世界三者之间和谐共生的高度,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待生态文明,可以称之为最高级的文明形态。在这个背景之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指导下,遵循生态发展规律,寻求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结合本国实际和当今时代发展需要的理论思想,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我们必须长此以往地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保持中国特色的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结合时代内容,把握时代脉搏,为实现良好的生态新时代奠基理论根本、提供行动方案。 参考文献:
[1]刘吉发,何梦焕.*生态政治观的多维透视[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2]马晓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图示、价值追求与现实启示[D].吉林大学,2010. 责任编辑:杨国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