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膏腴〔yú〕 藩篱〔fān〕 崤山〔yáo〕 蒙恬〔tián〕 B.逡巡〔qūn〕 锋镝〔dí〕 蹑足〔niè〕 墨翟〔zhái〕 C.谪戍〔zhé〕 鞭笞〔chī〕 黔首〔qián〕 囊括〔nánɡ〕 D.隳名城〔huī〕 户牖〔yǒu〕 棘矜〔jí〕 赢粮〔yín〕
答案:C〔A项中的“崤〞应读xiáo〞。B项中的“翟〞作姓多数念“zhái〞,此处应念“dí〞。D项中的“赢〞应为yínɡ。〕 2.以下句子中书写全对的一句是
A.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 B.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D.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答案:B〔默写中常因同音而写别字,A项中的“候〞应为“侯〞,C项中“抱〞应为“报〞,是“报复〞之意。D项中的“崛〞应为“倔〞,是通假字。〕 3.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爱:吝惜。
命: 命令。 中人:平常的人。 作难:起事、首倡。 答案:B〔“命〞意为“生命〞,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秦的下级官吏,而不是命令。〕 4.以下哪一项不含通假字
A.蒙故业,因遗策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百有余年
答案:A〔B项中的“景〞通“影〞,C项中的“从〞通“纵〞,D项中的“有〞通“又〞。〕
划线字用法归类正确的选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囊括四海 ⑧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答案:D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 “陶朱〞作为富人的代称,陶朱就是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 C.敲扑是古代的刑具,长的叫“敲〞,短的叫“扑〞。 D.秦时,“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侯国。 答案:C 〔说反了〕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划线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表达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表达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表达了作者语汇丰富。
D.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表达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防止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答案:D〔贾谊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讲究铺张。A项理解有误,B、C两项理解不全面。〕
8.下面一组翻译中哪一句最准确 A.振长策而御宇内
译: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译: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译: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E.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译:〔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答案:E〔A项中“御宇内〞理解为“驾驭全中国〞较贴切。B项中“敲〞和“扑〞不宜理解过实,应泛指各种严酷的刑罚。C项中的“藩篱〞应取比喻义。D项中的“兵〞应指“兵器〞。〕
9.选出以下句中划线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为哪一项 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小弱也
区区之地 D.以为桂林、象郡 答案:D〔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10.选出以下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世及后代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根底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比照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比照,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
答案:B〔作者写作该文是劝说汉文帝的,因此“后世〞不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