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本书将绿色建筑设计原则概括为系统协同性、地域性、高效性、自然性、健康性、经济性、进化性等7个原则。
原则1,系统协同性原则
其一,绿色建筑是其与外界环境共同构成的系统,具有系统的功能和特征,构成系统的各相关要素需要关联耦合、协同作用以实现其高效、可持续、最优化地实施和运营。其二,绿色建筑是在建筑运行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多学科领域交叉、跨越多层级尺度范畴、涉及众多相关主体、硬科学与软科学共同支撑的系统工程。
原则2,地域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应密切结合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条件、经济状况和人文特质,分析、总结和吸纳地与传统建筑应对资源和环境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策略,因地制宜地制定与地域特征紧密相关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设计标准和技术导则,选择匹配的对策、方法和技术。
原则3,高效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应着力提高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减少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和垃圾生成量,降低环境干扰。例如采用创新的结构体系、可再利用或可循环再生的材料系统、高效率的建筑设备与部品等。
原则4,自然性原则
该原则强调在建筑外部环境设计、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对原生生态系统的保护,避免和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尽可能保持原有生态基质、廊道、斑块的连续性;对受损和退化生态系统采取生态修复和重建的措施;对于在建设过程中造成生态系统破坏的情况,采取生态补偿的措施。
原则5,健康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应通过对建筑室外环境营造和室内环境调控,构建有益于人的生理舒适健康的建筑热、声、光和空气质量环境,以及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空间场所和氛围。
原则6,经济性原则
基于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运行费用的估算,以及评估设计方案的投入和产出,绿色建筑设
计应提出有利于成本控制的具有经济运营现实可操作性的优化方案;进而,根据具体项目的经济条件和要求选用技术措施,在优先采用被动式技术的前提下,实现主动式技术与被动式技术的相互补偿和协同运行。
原则7,进化性原则(弹性原则、动态适应性原则)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相关方法与技术更新、持续进化的可能性,并采用弹性的、对未来发展变化具有动态适应性的策略,在设计中为后续技术系统的升级换代和新型设施的添加应用留有操作接口和载体,并能保障新系统与原有设施的协同运行。也可称作弹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