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 第26卷第4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Ju1.2013 Vo1.26 No.4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浅析 刘洪瑞 (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伊春职业学院,黑龙江伊春153000) 摘要:高职课程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特点、课程体系构建、教 学内容重构、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建设高品质高职课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3)04—0067—02 当前,以“教高 ̄2oo6]16号文”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合能力要求,在与企业沟通共建的前提下,重新选取内容进 建设计划”的实施为标志,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由单一走向多 元、从封闭走向开放,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来对 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与通用权威的职 业资格标准引进课程,初步形成了职业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1高职教育课程的内涵 行课程体系的构建。重新编排内容,采用任务式、项目式等 类型,在整体构架上适应企业的要求,使企业需要的内容真 正进入到课堂中,包括生产的工艺流程、过程及技术等,在教 学内容上都要有所体现。 2.3课程体系的具体设计 在课程开发方式上,体现吸收国际先进职教经验与校企 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人才培养的平台,是高职院校 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课程是指在学生掌握系统的专 合作的开放性;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具体 工作项目的重构性;在课程组织安排上,体现基于工作过程 系统化导向的职业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上,体现基于理论与 实践一体化的实践性。 业知识的过程中,根据确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现状,进行 总体设计,将教师、学生、环境条件、内容载体、方法手段、实 践环节、质量监控评价及管理等要素整合起来运用于学生的 联合行业、企业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依托专业建设指 导委员会以及合作的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针对不同 行业、企业不同岗位及特点进行分析,确定学生岗位的专业 学习进程,让学生完成既定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获取(培养或 探究)目标的过程的总和。 高职院校必须突出“职”的目标和“高”的特征。高职教 育的人才培养类型为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因此要在实施工学 结合、突出职业素质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以及参与企业 技能的结构和要素,将这些技能结构和要素分配到实践教学 的各个环节中来,建立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突出职业能力 和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此外,课程设计还要根据功能和职 顶岗实习实训等前提下建设课程体系。高职课程体系应该 是以企业需求为依托,按照生产过程或工艺流程去构建。课 程内容与职业标准需要深度融合,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 方法、手段、评价体系。 2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实施 2.1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业的技能层级,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培养的 途径,通过实验、实习、专题实训、顶岗实习等形式组织教学。 3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 3.1要突出课程定位及课程设计的理念 定位和设计理念是课程的灵魂,是建设课程的先决条 件。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服务。为此,要围绕培 养高技能人才这一目标、紧紧把握服务这一主线确定课程定 位与设计,逐步构建起大职教观,拓展服务空间。否则,课程 建设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3.2要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具体到某一门课程上,就是要按照人才培养标准构建系 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核心 是课程建设。而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开发工学结 合的课程,则是课程建设的基础,这就需要加强宏观、中观和 微观三个层面的调研。宏观的调研可以更好地调整和优化 专业结构;中观的调研可以确定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 课程体系的开发;而微观调研可以使我们对某一门课程进行 具体设计,三个层面缺一不可。 2.2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构 教学内容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要以培养岗位能力 为着眼点,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制订知识、技能、态度等综 收稿日期:2013—05—15 作者简介:刘洪瑞(1968一),女,黑龙江伊春人,副教授。 研究方向:教育学。 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内容、实践形式、考核标准、考 核分值等。并具体研究实践教学的计划、过程、方法、手段和 效果,构建详细的实践教学课程分解指标及考核标准。 3.3要采取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根据专业类型不同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 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实训包括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 实训、顶岗实习等形式,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形成“教与 学、学与练、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教学模式。(下转第96页) 一67— 效果。 等数学为专业知识学习服务,促使高等数学与相关专业有机 地结合。 3.3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应用型高等教育中,教师不仅传授基础知识和创新方 法,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要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 多年来,为探索应用型高等教育的高等数学课程体系, 我院积极开展数学建模活动,设计高等数学应用方面专题以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等数学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推理 能力、抽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改革 是使学生在创新思想的引导下进行具有主动性、趣味性的学 习,让学生明白任何知识都离不开高等数学的学习,要把专 及高等数学应用百题竞赛,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贯穿到教学内 容中。例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可设计年利率的模型;工程专 业的学生,可设计工程预算模型等。在没有现成的答案,没 有固定的求解方法,没有规定的数学工具条件下,学生在数 学模型竞赛过程中需要自己独立思考,自己查找材料,培养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通过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参与 业课和高等数学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 学生主动去学。 3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在应用型高等教育中的体会 3.I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尝试,使学生体验到高等数学在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中的作 用,高等数学与日常生活及专业学科的联系,提高高等数学 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数学建模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 教师是教学工作改革核心,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教学方 法改革的研究者。在应用型高等教育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 校应以培养应用性、职业型人才为目标,教师应将培养学生 高等数学应用能力,又使学生提高了学习高等数学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应用型高等教育中,高等数学课程处于基 础地位,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习相关专 应用高等数学的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与职业素养 放在教学首位。 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地强调其逻辑的 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根据专业特色和 培养定位,有针对性地制定高等数学的教学大纲,真正实现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设计有差异的课程,实施有差异的教育, 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而要重视其应用性、学生思维的开放 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让学生明确高等数学是专业课 的基础,如果不打好基础就没有办法为专业课服务。例如, 在学生接触到专业课后,教师让学生在专业课中找应用高等 数学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高等数学和专业课联系的重 要性。 [1]董毅,周之虎.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高等数学课程 改革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8):54—56. [2]刘忠志.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教学与教学改革初探[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4):1~4. 3.2结合专业需求,确定高等数学教学内容 在应用型高等教育中,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大量的 高等数学知识,应该将那些支撑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容讲透, 而与该专业关系不大的内容在不影响高等数学课程连续性 的情况下删去不讲,充分体现基础课程够用为度的原则。例 如,土木类学生需要学习空间向量的知识,机械类学生需要 [3]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杨洪林,等.关于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数学教育学,2004,(13). 责任编辑:富春凯 学习曲线的凹凸性、函数图形的描绘、曲率及变力作功等方 面的知识。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强调高 (上接第67页) 3.4要重视教学团队的优化组合 的阶段。加强顶岗实习管理,从顶岗实习的目标、手段、方 法、安全和管理等方面做好综合考虑和设计。建立一套服务 顶岗实习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的管理、考核机制。 总之,高职课程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只有及时了解高职 课程建设中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 第一,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加强对“教高 [2006316号文”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等高职 文件精神的学习和理解。第二,围绕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专业 教师,充实、加强兼职教师的数量。第三,增强教师科研意 观、教育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设计、建设出更多符合 高职教育要求的实实在在的高品质课程。 参考文献: 识,积极发挥高校科研服务于社会的作用。第四,加大任课 教师学习与实践的机会。建立任课教师深入实践的保障机 制,一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反馈调整,改革课程 的教学;二来方便教师深入实际,形成课程教学的感性经验。 3.5要优化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 根据工作过程的客观要素(条件、场景、环境)设计虚拟、 [1]王强.高职课程建设的思考[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 网.httO://www.tech.net.cn/web articleview.aspx?id= 2009030400025&cata id=nl24『2009—03—041. 模拟、仿真、真实的学习环境或实训设施。尤其是在实训条 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建立一些网络资源,借 助网络平台的虚拟资源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3.6加强项岗实习教学环节 大力推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和营造校外真实项目的实践 环境,开展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学生综合技能演练和提升 一[2]余巍巍,等.从重点课程到精品课程的跨越——东华理工 大学课程建设工作的思考[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0,29(4). [3]张扬,等.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6). 责任编辑:卢宏业 96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