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观后感
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 第二季观后感:
看了纪录片《中国幼教之父——
陈鹤琴》,我自觉获益匪浅。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开创了中国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幼儿教育等领域科学研究的先河,留下了400多万字的著作,推进了我国幼儿教育的本土化、科学化,奠定了中国幼教事业的基础。
专业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辅相成。陈鹤琴不仅在儿童心理以及教育领域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更是身体力行,把教育理论运用到幼儿教育实践中,开拓了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新篇章。他提出了诸多幼儿教育新理念,比如,儿童有四心:“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游戏心”;他认为家长应该为孩子选择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并需要基于儿童的天性对其施教;他创造出了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的单元课程,也建议教师要注重并努力为幼儿提供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等等。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专业理论知识是基础,教育实践是目的。只有拥有了理论支持,教育实践才能实施的更好;而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才能丰富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完善。在观看纪录片时,片中有关家庭教育和自然教育的内容让我产生诸多共鸣,让我感触非常深。
家庭教育与习惯养成相提并论。在《学做父母》篇,陈鹤琴提出,父母应随时注意自己的眼神、表情、语言交流、行为举止、性格表现、作风习惯和对儿童的态度等,这些都会在无形之中对儿童产生很大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在教育教学中,我发现这样的案例非常普遍。比如,我在做有关幼儿偏食挑食习惯的观察记录中发现,班级中有一个小女孩不喜欢吃豆角。这
种情况在大多数小朋友中其实是相对不常见的,因为豆角不像香菜、青椒那样,基本没有特殊的气味或颜色。经过了解,原来是小女孩的爸爸不喜欢吃豆角,而且在家中也从来不用豆角做菜。对此,我们在与家长商量后,决定在幼儿园中引导小女孩尝试少吃一点豆角的同时,建议小女孩的爸爸妈妈做饭时也能稍微添加一些豆角。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小女孩的挑食习惯有了明显改善。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家庭对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家园共育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亲近自然与快乐成长相互融合。在《生活课程》中我看到,陈鹤琴先生提倡“大自然、大社会是一本无字的书”,是“活教材”。他认为,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教材,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心理就是教学依据,教师要真正把儿童想学的、应学的东西完完整整地教给儿童。这让我想到,我和班级的小朋友曾经共同完成的一次主题活动。当时恰逢初秋,树上的叶子逐渐发生变化,一些变成红色,一些变成黄色,有的枯萎后从树上掉下来。在户外活动中,小朋友们特别喜欢去拾捡落叶,他们不仅会从草丛中挑拣自己喜欢的叶子,还会和伙伴聊一聊自己最喜欢的树叶。我看到小朋友们对树叶产生巨大兴趣,就鼓励大家采集叶子,并在班级中进行集体性的交流分享。再后来,在我们衍生出的一系列的活动中,小朋友们会触摸大树的树干,观察大树的树枝、树上的小动物,采集落叶进行手工制作等等,最终形成了“大树笔记”这一主题。在这样贴近自然的主题活动中,幼儿收获了快乐,更收获了成长。所以,在活动中,我们教师要注意努力为幼儿提供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多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近距离地观察植物、动物等,让幼儿认识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快乐成长。
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受到了陈鹤琴先生对学前教育的热爱,也明白了理论知识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提高理论知识。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为学龄前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今后,我需要更多的学习和思考,努力成为一名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专业幼儿教师,为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