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中的活动
作者:郭世卫
来源:《文理导航》2013年第33期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部分内容紧紧依托于教材,以学生的书本知识为载体,发散到生活问题中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综合应用相关知识,能够很好地将知识整合成一个整体。其学习方式堪称数学教学上的一次变革,在实施这一部分教学时,以活动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促进相关知识的内化,在交流合作的时候,拓宽视野,加深对知识本质的认识。而这些都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要因为这部分内容不易于掌控,课堂上难以操作就对这部分内容相对淡化处理,相反,因为其编排特点突出,易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这一部分的教学,具体可以注重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一、动手实践是学生必备学习技能
动手实践能力是小学生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内容往往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建立在生活体验之上去动手操作和研究,探寻知识的源头及本质,所以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来获得体验,获取必须的知识。
比如在苏教版六年级《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学中,因为各人空间观念发展的不平衡性,学生对长方体的展开图如果只是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必定不够深刻,学生难以根据立体图形想象出展开图,也难以根据展开图判断是不是可以搭成长方体。鉴于此,我在这一部分自主开发了一节实践活动课,以学生收集的各种各样的正方体长方体模型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通过剪、拆、拼、搭等操作活动来探寻长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的内涵,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引导下,一步步地开展研究,从不同的棱开始剪开,研究展开图的相同与不同,在反复操作和比较中学生逐渐建立了大量的表象,并掌握了立体模型与展开图之间的联系,对两者间的关系变得熟悉起来,能轻松地由此及彼。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是达成了这一个知识目标,学生对于各个面与对应的棱之间的关系掌握也变得游刃有余,对于后面的表面积的计算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探究是重要数学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是个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场所,更是个发展学生数学观、学习观的地方,在知识框架和能力框架的交融处,养成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习惯也是本部分教学应当侧重的地方。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得出初步结论,再通过合作交流,审视自己的出发点,分辨自己的探究成果,反思研究过程的合理性和价值,以便为进一步的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比如在苏教版六年级《表面积的变化》教学中,以往的学习经验告诉学生,两个相同的几何体拼成一个大的几何体时表面积会发生变化,但是具体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就不知其然了,所以在教学中,我从生活中的包装(牛奶或者火柴盒)出发,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非要这样包装,有什么好处”,从而让学生通过提出疑问引发自主探究,学生在经过探究之后发现“拼在一起的两个面不再是新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了”,这样的成果可以用来解释生活中进行产品外包装时通常将相同几何体最大的面叠放在一起来减少包装成本的现象。通过这样的尝试,学生体会到探索成果的意义,会激发起继续探究的兴趣。所以接下来教师顺水推舟:“那么多个同样的正方体拼在一起,表面积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里面隐藏着什么奥秘?”整节课,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在教师提示引导下进行了自主探究,从课堂反馈的情况看,学生收获颇丰,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自主研究这一学习方式。 三、活动体验是课堂知识的有效补充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就体现在“活动”二字上,除了学生的操作活动,自主探究活动等,教学过程也不一定要局限在课堂上,可以放手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广阔的生活中去体验,去应用、去积累。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比如在六年级《大树有多高》的实践活动中,对“大树有多高”这一生活问题不能纸上谈兵,要引导学生将问题的解决“出之于大脑,动之于双手”,要在学生有了预案的基础上,带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想,在实践中得出多种解决方法,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学时,我把课堂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先经由可测量的标杆与影长的计算,得出可以应用比例来解决问题的结论,再集思广议,确定测量方案和计算方法,学生们在成功欲的驱使下,课堂参与度很高,自主解决了不少问题,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通过演算得出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即杆长与杆影的比等于树高与树影的比、树高与杆长的比等于树影与杆影的比。这样的发现在一定意义上发展了比例的内涵。这样的活动体验是在课堂中得不到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部分带给学生的可能是一次能力的飞跃,也可能是终身学习的兴趣,我们要做个有心人,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将活动进行到底。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紫薇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