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
摘要: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新一轮的普高地理课程标准清晰指出“地理实践力”是高中地理学科的四大素养之一。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吸引了众多教育学者及一线教师等的关注。本文以地理实践力为核心,从其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两方面出发,梳理近年来学者对于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的研究。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地理 研究背景: 1.
高中地理学科新课程标准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发布的“普高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中早已指出:高中生应当在地理学习中踊跃组织或参与地理调研、地理观测等与地理专题研究相关的各类实践活动,以此来提升学生本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探究各类地理问题的能力;同时,03版的地理课标还对一线地理教师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要求。2014年国家教育部在出台的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课改意见中再一次强调了地理实践力的重要作用,并且明确指出,深化地理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明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地理学科重要特性之一的实践力,意义重大。此后,2017年教育部制定并发布的“普高课标”以及2020年5月修订的“普高课标”中均明确阐述了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其中具体内容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四大部分,高中地理学科开始突出对学生地理思维方式与地理行动能力的培养。
1.
[1]
国际上地理学科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当今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迅猛变革的大背景之下, 传统的中学地理教育理念已经没有办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指导方针急需发展改革。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地理教育国际宪章》(1992年颁布)就指出:地理教育是目前世界公民甚至于未来世界公民所必备的教育,它可以十分有效的帮助人们更好的去应对所要面临的发展问题与环境问题,促使人们认识、欣赏及保护我们所在的世界。《1992年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对世界范围内的公民尤其是“地理人”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行了详细界定,作为一名“地理人”,其应当致力于解决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出现的各类矛盾,致力于世界范围内各类地理问题的探索与研究,为地球的稳定及未来的发展做贡献,而这些内容均体现了地理学科实践性的重要特征。
此后,国际地理教育委员会为积极响应时代变化,紧跟时代步伐,对“宪章”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改进,2016年修订的“宪章”中更加强调现代的地理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学生在实践中所获得的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的强调了地理教育的实践性。在次基础上,世界各国积极响应,对自己国家的地理教育方针政策进行了相应改革发展。
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地理实践力的相关研究起步比较早,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基础上,多个国家对其地理教育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自我反思,自我革新,世界范围地理学科的教育、课程、课标等改革就此展开。
美国地理学科的教育受杜威教授“从做中学”这一理念的影响较为深刻,其强调要把所学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灵活有机的联系起来,通过增强学生地理实践的能力,使其可以方便快捷的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地理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地理思维逐渐形成完善。美国政府于1994年颁布了《Geography for
[2]
Life: 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明确指出学生应当具备发掘、获取、组织,分析、回答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注重其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他们所学地理知识与现实实际的结合程度,后续还进行了多次修正补充。
除美国外,英国在其制定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更为强调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并把其列为英国高中地理教育目标之首要任务。日本则侧重于不同地理单位调查活动的开展,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地理考察思维与能力。德国指导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应当身体力行,结合学科所学内容,尽可能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地理问题。法国则较为关注学生地理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与效果。澳大利亚也指出田野调查对于地理课程的下学习至关重要。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地理实践力的系统化专业化研究相对较晚,早年间,部分地理学家如竺可桢、刁传芳、陈澄、李家清等均在其著作中强调了地理实践力在地理学习,地理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在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政府就有出台有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暂行的地理课程标准,“标准”中虽有提到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内容的培养,但还不够系统完整。直到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标才着重强调地理教育要重视学生探究实际问题的能力。2014年开始近一步关注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新时代学生应当具有终生发展的基础与能力。2017年,“普通高中新课标”更是明确阐述了普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内容,意义,指导思想等。2020年国家又对新课标进行了修订补充,使其更加系统完善。
通过对知网中有关地理实践力相关研究的整理,笔者发现国内学者教师等对地理实践力的研究在2017年之前相对较少,大多论文研究集中在国家新课程标准(2017版)颁布之后。研究的内容主要从理论(内涵解读等)和实际(方法策略等)两大部分展开。
针对地理实践力的内涵解读,王民从“地理实践力的定义”、“怎样从认知能力到行动能力”等方面入手,深刻剖析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并通过现实
案例研究,探究如何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水平进行定量划分的标准。陈实从理论层面详细阐述了新概念“地理实践素养”,对地理实践力提出了新的独到见解。翟绪芹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调研构建了5个维度(包括观察与观测、地理图表、考察调研、实验、地理信息技术5种能力)的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化的探索了地理实践力的测量标准。
对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方法研究,姜永华从一线地理教师的视角出发,认为一线教师可以通过地理模型制作、地理模型演示、课外小组创作、社会实践调查、短途野外实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王顺通过调研,根据目前地理实践力培养所出现的部分问题,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方面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法。此外,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要课堂内容与课后活动相结合,通过贴近实际的相关案例来引导学生,而不是单调的讲解课本知识点。
总之,我国对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研究探讨才刚刚起步,任重道远,这就需要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学校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03 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 页。
[2]冯以浤:《地理教育国际宪章》,载《地理学报》1993 年第 4 期,第 289-296 页。
[3]翟绪芹,卢晓旭,陈贵根,高露.地理实践力的维度解构和模型检验[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3):16-19.
[4]姜永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具体实施途径探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22):51-52.
[5]王顺.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素养培养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5]
[4]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