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范氏世家现实意义稿

2023-06-25 来源:钮旅网


关于“南通范氏诗文世家” 文化现象研究现实意义的思考

据北京图书馆所藏的《范氏宗谱》和《范氏支谱》、苏州图书馆所藏的《范氏家乘》等古籍文献记载,南通范氏本是宋代名臣范仲淹之后,为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忠宣公)一脉。范氏祖居苏州,北宋覆亡之际南迁至江西抚州临川县。此后,再经南宋覆亡之乱及蒙古铁骑之南下,范家各支脉遂风流云散,一支远戍沈阳,另一支由盛甫公带领,举家迁居江苏南通,成为通州范氏之祖。根据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第三代高峰人物、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范伯子所藏先祖手稿,我们可以了解到南通范氏最早的作品由盛甫公的第七代孙,“以明经高第拜庆云令”的范应龙所作。范应龙以后数代均居南通,历经明、清、民国直至当代,450年间绵延13代存诗8000余首(篇),代代出诗人,薪传火继,其间出现了范凤翼、范当世以及当代范曾等在中国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诗人。这种现象在东西方家族史、文学史上都堪称奇迹,范曾先生在《南通范氏诗文世家》序中指出:“中国术业以宗族为传承,其传至二、三代者,殆不胜指,然后易姓以弟子传。能以诗世家薪承火继延至十三代者,不惟中国文学史之所仅见,亦世界文学史所未闻。”(《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正编一)

南通范氏诗文世家这个由其历史、家族特有的诗教传承、诗人群体的诗文作品、诗人各自的人生经历、个性品质

1

等方面构成的文化现象,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是中国世家文化传承的典型个案。为此,2007年南通大学成立了“范氏诗文研究所”;2008年4月在南通博物苑建成了“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2008年底,南通市政府又把“南通范氏世家诗文”列为南通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2009年3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外联络官爱莉斯·布斯姬翁-德让丽斯一行来通对南通范氏诗文世家进行了考察,她称赞说:“我相信,作为世界仅见的文化现象,南通范氏世家诗文极有可能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南通范氏诗文世家这种文化现象予以了高度的评价。2009年7月,“南通范氏世家诗文”被江苏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社会为何如此关注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研究南通范氏诗文世家这种文化现象有何意义?笔者认为这种文化现象的研究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文化现象是城市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丰富南通市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增添了内容。

城市的影响力不仅仅在于其经济的繁荣程度,更在于其所具有文化内涵的深浅。一个没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是浮浅的不值得留恋的城市。因而历史文化底蕴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非常重要,它是城市的底脉,显示了城市的气质,同时又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南通市历史上在绘画、书法、篆刻、音乐、戏剧、曲艺等方面均出现突出的成果,具有深厚造诣的文化名人更是层

2

出不穷。如宋代有大教育家胡瑗、明代名医陈实功、复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有被誉为“江南江北个道人”的丁有煜,“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还有“钱氏山水”画家钱球、钱莹、钱恕等。2009年新年伊始,南通市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既要有大设施、大活动,更要有大的文化名人。文化名人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南通人也越来越认识到不断研究挖掘地方历史文化,丰富城市内涵的重要性。张謇研究中心、江海研究会等民间研究机构纷纷成立。随着近年来的文化研究的热潮,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逐渐步入研究者的视野。有关专家、学者们引经据典、深入研究,发现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的诗人群体,无一不是当时的诗坛翘楚或文章高手,共同形成范氏家风;他们品节高尚,“以诗意融于人生”,“高风起于海澨,噌吰振于澒洞”。南通范氏诗文,“不作无病呻吟之语,不为刻红剪翠之句,亦未见喁喁鬼唱之诗”,“有国魂在,有诗灵在,有家山风物、故人情怀”。范氏诗文往往:“挟长风以长驱,进则有豪侠气,退则有高士气,而儒家经世、禅家感悟、道家睿语,皆若散花之近维摩,不着痕迹。” (引文自《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正编一)南通范氏诗文世家以家族为系脉积层性发展,通过联姻与其他文化家族构成更为广大深厚的文明传承体系,经过漫长的演化、补充和丰富,形成了该家族特有的家风、诗风、文风,积累了深厚文化意蕴和历史内涵,从中不仅可以看到

3

一个家族的兴衰,更可以看到整个中华民族艰难跋涉、奋发前行的缩影。基于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的诗歌散文作品,在审美、鉴史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外联络官爱莉斯在2009年三月对南通考察后这样说:“南通,在我们原先的印象里,是位于神奇的扬子江畔的一座城池。”而在参观了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后,她的感受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置身中国最古老的公众博物馆里的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在南通大学范氏诗文研究所杰出的老师们的引导下,我们走进另一个世界,进入一个由绚丽多彩的中国诗、书、画架构起来的完美协调的殿堂,并能有所斩获和感悟……”(《诗意·浪漫·不朽——范曾大师桑梓纪行》,(《南通日报》2009年5月)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一文化现象将为南通江海文化体系的完善,南通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丰富、深化,以及南通文化大市的宣传与建设发挥更为重大的作用。

(二)《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是地方和国家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历史专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本。

一部26卷21巨册的《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汇集了范氏十三代诗文作品,涵括古代文学、文献学、文艺理论等各个门类,诗文、辞赋、词曲等各种文体,洋洋大观。这部巨著虽是四百年间的家族文脉梳理汇编,表面上看只是一部家族作品的总集,其实这是范氏13代诗人的心血结晶,他们以诗文为载体,以“国运与家事荣辱相伴,时局与诗笔悲喜

4

相连”的方式,记载了明、清、民国直至新中国的这段历史侧记,具有“补益史乘之宝罅,考辨学术的源流”作用,对于地方、国家文献资料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与丰富。据初步研究,《南通范氏诗文世家》不仅具备诗歌散文的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涉及到很多重大的历史问题,具有以诗鉴史的认识价值和史料价值。

譬如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第一代高峰人物范凤翼与东林党领袖之一高忠宪的交游及明末“东林党争”。《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正编第二册范凤翼卷(188页)中,范凤翼在《祭高忠宪先生》这篇文中就有段描述:“海内知己非先生而谁?而今已矣!谁当知予者而又安能已于悲也?虽然,人之悲先生以情,而先生则深于道者,有龙德焉,得时兴云而雨天下,非其时则蛰伏于泉壤而已矣。当逆党煽虐缇骑将及先生之门,而先生先一日而效屈原故事,不落奸人凶手。此岂不谓清明在躬志气如神而深于道者哉?”。

明朝覆亡的内因之一是明末宦官魏忠贤所引发的“东林党争”。对于这场党祸之争,范凤冀在多篇文中都有提及,所引用的这段文字,写的是高忠宪被魏忠贤之流迫害,不忍其辱,投水而死的故事。高忠宪即高攀龙是被当年任明朝吏部文选司主事的范凤翼力推的清流贤才之一,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当时被诬陷排挤赋闲在家,还被魏忠贤“削籍为民”,并“追夺诰命”的范凤翼听到高攀龙被害死的消息时,含悲忍泪撰文祭之。此处材料对于研究“东林党争”可谓是一重要补

5

充。

范凤冀自身所受的迫害,也是“党争惨烈”的一种佐证。范凤翼是南通范氏家族惟一个朝廷官吏。他在任事户部和吏部主管时,正直耿介,推举清流人士入仕。对于遭到佞人迫害的清流人士,能做到“违众援之,不遗馀力。”当年,文豪董其昌有感于其“壮举”,写诗赞道:“吏部文章真不朽,龙图忧乐本同参” ,把范凤翼比作包公。明末英烈史可法著《范公论》以赞之。文中说:“天之生贤人、君子,固以为社稷苍生之庇,其用之大者,莫如以一君子为众君子之津梁,则太蒙范公之在吏部是也”,“公于时佐考功者一,佐文选者一,其英姿杰识诚如秋霜夏日之不可狎而玩,虽一时台省诸公之持清议者,咸赖公为埙箎。”谓“士之附之亦诚百物之于麟凤。”(《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正编 二 范凤冀卷P247)范凤翼虽公道敢言,为士林所敬重,但为奸佞所忌恨,于是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时被迫称病还乡,不再任职。国家因之少了一位公正、廉洁,具有吸引能人志士之才之魅力的栋梁之才。

清代康乾时期大兴“文字狱”,一时间,举国上下舞文弄墨者无不闻风丧胆、草木皆兵。全国臣民,随时都有可能以文字罹祸。以诗书传家的南通范家也在劫难逃。康熙十一年,范凤翼之子范国禄因受命纂修《通州志》得罪权臣,以至无法在原籍立足,不得不浪迹四方,十年不得返乡。乾隆年间是文字狱”高峰期,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第四代范遇之后共有五

6

代先辈,遭受的影响更大。范氏世家的这些前辈们“皆少负文名,能诗善文”,但除范遇(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第4代代表人物)有一本《一陶园诗》、范崇简(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第7代代表人物)有一册《懒牛诗抄》之外,其余三代均未结集成书。他们之所以不肯结集出书,主要原因不外是汲取范国禄先生的教训,不愿以诗文贾祸而已。持久、频繁的“文字狱”,埋葬了千百万人才的创造力,这虽是文人的厄运,其实是中华民族的悲哀。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的遭遇,也成为清代“文字狱”毁灭文化、摧残文人的有力证据。

至近代,中国已充满了混乱与失败,晚清政府一步步走向腐败、堕落,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的第二位高峰人物、同光诗坛的杰出代表范伯子就生活于这段时期。他亲历亲闻了发生于中国近代的甲午战争、戊戌之变、义和团风起云涌的斗争、八国联军劫掠京城等历史事件,还曾于1891年2月-1894年11月(《年谱》P123-176)入主李鸿章相府西席,耳闻目睹中国时局之巨变,所思所感,都以“沉郁悲壮,雄浑恺切”的诗、文记录下来,这些文字对晚清官场之腐败,民生之凋敝,外侮入侵之欺凌,变革图强之艰险,多有描绘,写至苍凉处令人落泪,写至悲愤处令人拍案,写至痛切处令人扼腕三叹,写至激扬处令人热血沸腾。《范伯子年谱》(P216)载范伯子《果然》诗云: “一纸相看事果然,朝娱旰哭到穷年。游丝忽落三千丈,锦瑟真成五十弦。老寡可怜垂涕晚,大僚应记受恩偏。愚生只把春王笔,载自尧天入舜

7

天。”(《范伯子文集》P182-183)《书贾人语》诗云:“去即去耳谁为贤?人如绿草生春田。镰刀割尽还须长,不闻但有今岁无来年。东家独患囊无钱,佣保杂作何有焉?请看朝廷没曾左,也有后相来聊翩。我闻此语怳失色,从此昆仑泰华皆不坚。明朝便叱玉皇退,何能一帝专诸天。”(吴汝纶曰:奇句惊人。)《果然》与《书贾人语》二诗写于1899年2月24日,这天,慈禧太后以光绪帝体弱多病未生皇子为由,颁布了立瑞郡王载漪之子溥仪为“大阿哥”,承穆宗嗣的诏书(《清史稿·德宗本纪》),至此,慈禧于戌变法失败后,幽禁光绪帝并蓄谋废帝之事已确定,诗人有“果然如此”之感,并以这二诗记其事。据有关研究认为,范伯子在当时发表这些议论,“不独有思想性,而且有革命性”。 范伯子生于忧患之期,长于动乱之世,他一生的经历,及以超逸之才华留下的珍贵文字,构成了晚清同光时期中国现实生活的独特诗史,对于研究近代史,尤其是晚清历史是一种难得的借鉴。

《南通范氏诗文世家》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内容、多彩的风格,极大地充实了文献的内容与形式,钩沉出了文学传承的脉络、时代变迁的轨迹。作为地方文献,它已成为国家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后世学者研究人文风俗流变因袭的难得资料宝库。(敖堃“《南通范氏诗文世家》守护文化传统 ”)季羡林先生称此书“宏文伟制,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矣!”钱仲联先生慨言道:“清代惜抱大桐城古文之派,以迄今日,厥传未绝;以言诗歌,则南通范氏其世执吟

8

坛牛耳者哉!”并称南通范氏为“高踞诗界昆仑之巅”。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家族个案,对于人类文化学研究来说,实在是弥足珍贵,不可多得。的确如此,《南通范氏诗文世家》为文学研究、文化研究打开了一扇独特的视窗,为后生学子提供了“得以启迪思维,回溯文化源流,追寻文化本真”的生动形象化载体。对《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的深入发掘与研究,不仅有重要鉴史价值,对于当代及今后的学术发展、文化建设与人才的培养也有着无可限量的价值。

(三)南通范氏世家诗文为家乡青少年进行乡土文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全球化的进程使我们与各种外来文化亲近的机会越来越多了,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轻视本土文化的现象日渐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门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目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博大精深,学生要想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解读传统文化困难较大。从本土文化资源中挖掘乡土文人资料,进行乡土文化教育不失为对青少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途径。南通范氏世家诗文是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宝库,本文试举以下几类与乡土文化密切相关的二类题材:

一类是描写南通自然风景的诗作。

南通范氏诗文世家自从明末第一代诗人范应龙始,至今已经十四代。450多年来,大部分家族传承人都居住生活在

9

南通。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与了解,几乎每位诗人都留下了反映家乡风土人情的诗文,如 “一幅天然画,千寻斧劈皴。顽阴苔蚀古,枯石野花春。病骨禁幽绝,闲心到隐沦。还思汉车骑,铭石墨长新。” (《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正编一·范凤翼卷P196“剑山后峭壁绝奇予游踪所未到王将军邀同梦叟观之口占一律”)这是范凤冀应当时狼山总兵王扬德之邀来到剑山北侧峭壁下,观赏到这里的景色而即兴赋成的诗。诗人赞美了剑山奇峻陡峭,婉若天工以国画斧劈皴技法画出的一幅挂于天地间的巨画。苍苍苔藓,斑斑侵蚀,格外显得古老奇绝,棱棱瘦石,森森突出,枯石间盛开的野花,星般灿烂,使剑山显现出一片盎然春意。再如“蝉声不断故园同,回首乡关缥缈中。古塔凌云登眺处,烟霞疑接白狼峰。”(《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正编一·范凤翼卷P410“北通州”)这首诗构思巧妙,语言凝炼,表意准确形象,这是范凤翼先生对素有北通州之称谓的家乡所作非常简洁、精当的推介,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是反映本地民俗、民生的诗作。

南通范氏诗文中,除了对南通的景物、景区的描写外,还有反映本地民俗活动以及反映农村劳动活动的诗作,如范子愚的 “四月闻风筝有感”:“熏风能解愠,此夜听风筝。陇上添闲客,村中凈甲兵。不关华国计,且伴杜鹃鸣。侵晓声尤急,熙熙少壮情。”(《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正编十三·范子愚卷P8)。再如,范国禄的诗作“风鸢”:“具得摩云势,

10

翩然与物违。随风吹别调,一意向高飞。抟击空留影,招摇有路归。此身无处置,及尔任天机”(《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正编三 范国禄卷P275)南通市是中国绝无仅有的哨口风筝的产地,这两首诗都是作者看到、听到放飞的哨口风筝“具得摩云势”随风齐鸣、扶摇直上时的所思所想,形象生动,令人神往。

反映地区农业劳动的作品,如范国禄的“插秧”:“手足互更替,一身筋骨勤。日偏红似火,地渐绿如云。妇子复相侑(音又,在旁边助兴),公私还见纷。任看劳役者,曾恤此耕耘。”(《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正编三 范国禄卷 P361)这首诗对传统的重要的农业劳动活动——插秧进行了生动的描绘,我们不难想象得出农民在田中头戴草帽、弯腰耕作,一手拿苗、一手插秧的情形,转眼间,一垄垄的田地已被秧苗装扮得绿油油的一片。“日偏红似火”和“曾恤此耕耘”更是不禁让我们想起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妇孺皆知的唐诗。

重视教育乃是南通自古以来的传统,亦可看成地方文化的一种传承。南通范氏世家诗文中也多有告诫孩子要努力学习的佳作,如“年少韶光必读书,莫教嗜欲悔当初。中西学术能崇实,事业何悉不展舒。”(范姚夫人《范伯子诗文集》P803示恒临二曾孙);还有作为南通老一辈教育工作者范子愚先生(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第十二代传承人)对他的毕业学生谆谆教导的诗作,如“劫余沧海竟桑田,歌管无因又几年。

11

饱学莫忘兴国志,人间犹有事如天。学府巍巍已卌年,童时嬉处景依然。君今又欲乘风去,惟有黄河上接天。”(《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正编十三·范子愚卷P8“赠毕业诸生”)等等。

范氏世家诗文中有关乡土内容的还有很多,这些诗文贴近本土历史文化,特色分明,读来朗朗上口,且古典诗词韵味深厚,如果将范氏世家诗文中的有关诗文编成专辑,作为乡土教材,学校通过经常性的诗文诵读活动,可以唤起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乡土诗词的关注。而那些精致的语言也一定会对学生们积累词汇、培养语感,把握语境乃至熏陶纯正雅洁的语言修养和高远脱俗的审美情趣大有裨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乡土诗文的学习,青少年学生会从了解家乡传统文化开始,逐渐接受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特性的理解的同时,逐渐提高辨别中外文化异同的敏锐性。

20世纪后半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力的逐步强盛,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取得了与世界上其他文明平等交流和对话的权力,中华文明的宝贵价值也在现代化进程中被重新发现并由此获得了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珍贵的文化资源,其文化价值已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认识与重视。南通范氏十三代及杰出的姻亲诗人学者们的心血所凝成的“南通范氏世家诗文”,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家族传承的典型代表,一种特殊形态的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断得到专家的肯定,它已成为南通地方历史文化的记忆,并将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载入世界文化的史册。

主要参考资料:

1、《南通范氏诗文世家》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范伯子诗文集》 3、《范曾诗文集》

4、邵盈午《范曾画传》北京大学出版社 5、范曾《范曾自述》文化艺术出版社 6、范曾 “文脉绵瓞的南通范氏”

7、侯军 “一个家族与四百年诗史―读《南通范氏诗文世家》”

8、敖堃 “《南通范氏诗文世家》守护文化传统 ”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