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集会礼仪教学反思
篇一:集会礼仪 三、明理辨析
(一)教师讲解小学生集会时的基本礼仪。1、集会时要按时入场,不迟到。开会应提前入场,按指定位置入座。 2、服从大会统一指挥,遵守大会统一要求,开会期间不能无故提前离开,不告而退,也不要随便来回走动。 3、聚精会神听报告或看各种演出。讲话结束后礼貌鼓掌。不随便议论、讲话、大声喧哗、打闹,保持会场肃静。 4、会议过程中不喝倒彩、鼓倒掌、打口哨、嘻笑、起哄、不在底下睡觉、看书刊杂志等与会无关的事情,做文明观众。
5、保持会场卫生,不吃东西,不乱扔瓜果皮核,不吸烟,不随地吐痰、吐口香
糖。6、会议结束后应以热烈掌声表示感谢和赞美;退场时不乱拥乱挤,应让领导、老师、客人先走,互相谦让。 7、爱护公共设施不用脚蹬座椅,在前后移换座位时要
第 1 页 共 31 页
沿中间过道绕行,不能跨越座椅。
8、进入会场要脱帽,坐姿端正,不能跷二郎腿,更不能勾肩搭背。
9、颁奖典礼中,受奖者应整理仪表,稳步入场,面带微笑双手接奖,接奖后应致谢并回敬队礼。颁奖完毕按指定路线归队(座)。
10、报告或演出结束,要鼓掌致谢;精彩之处适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声喧哗,做文明观众。 11、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会场,先取得老师的同意才能离开。
(二)、讨论为什么集会时要遵守这些基本礼仪?(三)、出示集会遵守基本礼仪和不遵守基本礼仪相关图片,让学生辨析,并说明为什么。
四、畅谈收获1、学生谈收获。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作为一名小学生在集会
篇二:对礼仪之争的文化反思
康熙在位年间,天主教在华传教士由于对中国传统礼仪和天主的译名看法不同而发生争
执,导致康熙龙颜大怒,禁止传教,史称“礼仪之争”。自十七世纪中叶起,由耶稣会内部的
争论发展为修会之间的争端,进而演变成清帝和罗马教
第 2 页 共 31 页
廷之间的争执,历时一百年
(1643-1742)。礼仪之争起源于传教士内部,起初并不在传教士与中国皇朝之间进行,这是
了解礼仪之争的基础。传教士是肩负神圣使命的文化使者,不是“殖民势力”。罗马教廷是宗
教性机构,不是殖民国家,没有世俗商业利益。因此礼仪之争论不到“划分殖民势力范围”。
宗教信仰和仪规是信仰者个人和教会内部的事,不是一国君主主权范围内的事。康熙皇帝越
俎代庖,擅断宗教是非,干涉传教自由,恰恰损害了主权形象。教皇的通谕,只涉及奉教之
人,不涉及一般士子和中国行政。礼仪之争开天辟地第一次把中国宗教礼俗与天主教加以比
较。如果说它触动了中国的纲常名教,那毋宁说是一件好事。不能以为禁止教徒敬孔祀祖祭
天就是反对中国文化。礼仪之争之后的百年禁教,不应归咎于传教士;禁教毁堂、驱逐教士,
是清皇朝排外政策的必然结果,是基督教与旧礼教深刻矛盾的必然结果。一个进入风烛残年
的老大帝国害怕窗外透过的风和光。以为外国传教士不应对中国礼俗评头品足,“如要乱说乱
动,立即取缔,予以制裁”,是一种专制作风。礼仪之
第 3 页 共 31 页
争有利于天主教在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接
触中,既融合旧文化,又排除有害迷信,保持信仰纯正,避免“穿西装的玉皇大帝”出现,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礼仪之争以中国封建皇建的表面胜利而告终。从此中国不与外国往来一
百年。天主教在中国没有合法地位,其发展也受到很大挫折。但在中国朝廷的胜利中包含着
极大的不幸和悲哀,使闭塞落后的中国更形孤立,积弱积贫日甚一日。中国更加远离世界文
明发展的主流,与发达的文明国家更缺乏共同语言,处在较低的对话层次上。汉语世界部分
学者深受政治意识型态浸润习染,以政治话语论断学术问题,以其居高临下的优势,旁若无
人(也确实无人)的气势和气魄,提出不少武断结论,不经证明,缺乏事实根据。本文试图
就此争鸣一番。一、殖民势力争夺论有些人以为礼仪之争纯粹起因于多明我会、方济各会
与耶稣会各怀宿怨、互相嫉恨,争权夺利,贪得无压的恶劣本性,而他们的背后又分别是西
班牙、法国与葡萄牙争夺远东传教权的斗争,因而是一场争夺殖民势力范围的斗争。顾裕禄
武断地说:“西班牙多明我会、方济各会,特别是巴黎
第 4 页 共 31 页
外方传教会竭力打破以葡萄牙为背景的
耶稣会传教士,独占中国传教地盘的局面,建立由他们各霸一方的传教地盘。”他并声称:“这
种争夺表明,他们不是单纯地写了传教,而是背后各有其本国企图谋求的利益。”不知作者是
如何看到这些传教士“背后的各国图谋”的目的。“图谋”什么?顾长声也以为:“传教士内
部的所谓礼仪之争,实质上反映了他们所代表的各自国家殖民势力在中国的争夺。”天主教
各国修会彼此有矛盾,这是事实。但这并不是礼仪之争的真正原因。这些修会在他们的欧洲
母邦,本来就有不同历史背景和宗教成因,因而存在着信仰分歧,在教理上各有偏重。他们
对中国礼仪与名称的不同态度,主要出自个人或各个教派对基督教的不同认识,乘著个人的
良心和理性能力作出判断。由于具有不同宗教倾向,各国修会都力图坚持自己的主持,因而
在争论中不够冷静,甚至互相嫉恨,也是在所难免的。但争论的双方的确都深信灵魂的永恒
幸福是至关重要的。决不能由此说礼仪之争的起因就是派别利益之争,更不能断言这是不同
殖民国家争夺势力范围。传教士并不是殖民主义者,这
第 5 页 共 31 页
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结论。至少,把
传教士当作殖民势力的代表,是一个颇有争议,有待证明的前提。一旦这个前提缺乏支撑,
则全部的议论便无效。[!--empirenews.page--]耶稣会士初入东土时,就对中国礼议产生分
歧。就是说,在耶稣会内部,一开始就对中国礼仪有不同看法。那时候,多明我会和方济各
会还没有进入中国。1610年龙华民接替利玛窦管理中国教务,使联合熊太拔反对“天”和“上
帝”的称呼。罗马一些著名神学家都赞同利玛窦所用的名称。耶稣会视察员与耶稣会总长也
不同意龙华民的主张。1627年澳门会议曾作出有利于利玛窦的决议。1628年嘉定会议,对敬
孔祭祖问题,决定沿用利玛窦的方案;对于译名,采用龙华民一派的意见。1633年再度集会,
又允许采用“天”与“上帝”的名称。多明我会士和方济名会会士于1632年前后进入中国,
加入礼仪之争。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耶稣会士们掺合中国传统思想为一妥协行为。”他们
认为,汉语的天是指“苍天”,“上帝”又是偶像的称呼,不宜用以指称基督教的造物主。当
然,这两个修会也可能“嫉视耶稣会士在中国的成功”。
第 6 页 共 31 页
但主要是不满意利玛窦的妥协路线,
及其容纳传统旧俗(如祭祀)的做法。1664年杨光先发起教权,各省传教士被拘押到广州,
其中耶稣会19人、多明我会3人、方济各会1人。他们会开会讨论过传教问题,谋求妥协与
统一。最后通过决议共42条,其中一条是遵守1656年教皇亚历山大七世的命令。与会的教
士——签字同意。这说明虽有分歧,传教士仍然希望统一。只有多明我会的一名传教士闵明
我不同意,回到欧洲,攻击耶稣会。耶稣会在欧洲本来名声不好,这一来更招致谴责。然而
在中国去不同:“所有的方济各会、奥斯定会大都附和着耶稣会,即使站在反对地位的多明我
会中也有替利玛窦当时的境地辩护的。”而在耶稣会中的法国人,既有赞成利玛窦的,也有反
对利玛窦的。如果说传教士代表自己背后的国家的图谋,那么,同一国家同一修会的人为什
么会有不同意见?在康熙下令传教士只有领取佛教印票才能居留中国的命令后,领取印票的,
即有耶稣会士,也有方济各会的主教,江西的奥斯西会主教。拒绝领取印票的,有巴黎外方
传教会士,大部分多明我会士和少数方济各会士。据中
第 7 页 共 31 页
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内务府满文行
文档案,1708年时,共有48名传教士领取印票,其中耶稣会39人(意大利6人,葡萄牙12
人,法国18人,其余国家3人);方济各会9人(意大利4人,西班牙5人);此外还有5
名葡萄牙人未发印票,也不准传教。被驱逐的,法国人3人,西班牙8人,意大利2人。由
此可见很难用传教士所属国别的利益,来解释他们在礼仪问题上的立场。耶稣曾介绍孔子哲
学到西欧,在宗教方面招致一片反对声。可见那些反对孔子宗教思想的人,却接受了孔子的
哲学文化。赖赫淮恩说耶稣会把四书五经翻译出来,叫人学习,却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恰好与
基督教相反。尤其出人意料的是,他们不但介绍了中国哲学,也介绍了中国的实际政情,中
国反而成了欧洲人心目中的“理想国”。法国启蒙思想家虽然反对耶稣会士,却欣赏中国的学
问,这表明他们并没有以“本国利益”作为评价中国文化的标尺。他们反对耶稣会士,却一
点儿也不仇视中国。在礼仪之争中,既有不同修会之间的矛盾,也有同一修会内不同国籍的
会士之间的矛盾,还有一国籍而棣属不同修会的传教士
第 8 页 共 31 页
的矛盾。这些矛盾,有的不是由礼仪
之争引起的,而是原来就存在著,更不是酿成礼仪之争的根本原因。把礼仪之争中不同意见
的分歧说成是“无不从属于西方殖民地国家(原文如此,应为殖民主国家一引者),争夺远东
利益,和罗马教廷与殖民主义世俗国家争夺东方教权两大主要矛盾”,“为了各自的利益,他
们彼此勾心斗角”。是不合事实的,武断的。[!--empirenews.page--]有些人过分演染传教
士之间的矛盾,漠视他们在艰难中相濡以沫的手足之情。1688年从广州逃到欧洲的那位闵明
我,即navarrette(那瓦菜托)本来是反对耶稣会的,后来做了圣多明名的总主教,却非常
信仰耶稣会士,邀[1][2][3]下一页请他们去他的教区 工作。穆启蒙正确地揭示了争论的实质:“双方对对立的事实是传教的两种方式”。“也就是
教会内两种自由争辩的神学观念在对立:拥护者是强调圣宠不消减本性的原则,反对派则是
偏重圣奥斯定的理论,强调圣宠的效能”。二、禁教罪魁祸首论有的学者认为礼仪之争是不
智之举,是小题大做。王治心认为这是教会的“内讧”。罗竹风说,康熙和雍正禁止传教士活
第 9 页 共 31 页
动,是天主教“咎由自取”(按:此乃方豪语)。他们认为,由于传教士的鲁莽急躁,更由于
他们上诉教廷,请求教皇仲裁,激怒了康熙皇帝,结果才有百年禁教。他们指责礼仪问题上
的争论中断了天主教在中国的顺利发展。中国之采取闭关政策和限教政策不自康熙始。康熙
以后诸帝禁教也并非由于礼仪之争。早在礼仪之争以前,中国就有对传教士和教徒的迫害。
沈催和杨光先两次发起教难时,耶稣会士恰恰奉行利玛窦传教方针。也许以沈催、杨光先为
首的中国官僚士绅才真正看到基督教与中国儒学根本不同,而耶稣会士却不了解这一点。礼
仪之争后的几百年,也有连续不断的迫害。雍正帝连奉教的皇帝宗视苏努一家也不放过,更
不许国人信奉天主教。赖德烈正确指出:“设若没有礼仪之争,大多数数难仍将发生。造成传
教的灾难日子的原因,大多数几乎同礼仪没有关系。”他并且指出,礼仪之争以后,基督教传
教士都不能在中国工作和居住,不管他们对上帝这一术语和祭祖敬孔仪式的态度如何,因为
他们被疑为外国间谍。即使是拥护利玛窦传教方式的耶稣会士也不能在中国畅行其教。马克
第 10 页 共 31 页
思博士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指出:“仇视外国人,把他们逐出国境,这在过去仅仅是
出于中国地理上,人种上的原因,只是在满州鞑靼人征服人全国以后才形成一种政治制度。”
中国自古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严夷夏之防”的论调,传统农业宗法社会的特点是自
给自足,闭关锁国。清王朝明定国是,公开发布锁国令,这是他们的既定方针与国策。一切
为了维护一个专制政权的利益,只要求臣民保卫这个皇中央,“皇”的利益高于一切。诚然,
康熙禁教的直接近因是礼仪之争,但礼仪之争纯属学理之争,文化之争。用行政高压手段封
杀学术,信仰自由是毫无道理的。在康熙眼里,“西洋人等小人”不配谈“中国之大理”。在
不能以理服人的情况下,“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果断有馀,
而手段却也贫乏。有人认为,传教士内部“妒忌、攻击、仗势等等不良因素实在是违反基督
教对中国来的精神”是“自己毁坏了传教工作。”说传教事业之成败完全取决于传教士的态度
与品格,这是对中国国情缺乏真正了解。根本原因在于基督教这种异质宗教文化信仰,连同
第 11 页 共 31 页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观念以及博爱主义,反对个人崇拜,反对祀祖敬孔的教义,本身就
构成对中国封建神权、族权、政权的障碍。传教士也许要容纳迷信仪式才会被视为“宽厚”、
“仁义”。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也被视为异端邪说,因为佛教徒出家就要改姓氏,不得敬拜父
母国君。凡此即是“无父无君”、“大逆不道”。基督教用至高无上的上帝权威打压皇帝权威,
这自然不能见容于皇权。中国封建统治者及其后的专利主义政权,必然要仇视基督教的根本
信仰,必欲除之而后快。如果说他们也宽容过基督教,那并不是他们的真意,而是慑于世界
各法制国家既成的律例与国际社会的舆论,且要努力营造自己的救世主形象。康熙说他之所
以宽容天主教乃是“朕因轸念远人,俯垂矜恤,以示中华帝王不会内外,使尔等各献其长,
出入禁庭,曲赐优容致意。”他根本不懂得什么信仰自由,传教自由和权利的问题。如果机会
适当,他们会不惜一切手段翦灭基督教。雍正帝说:“尔等欲我中国人为教徒??试思,一旦
如此,则我等为如何之人?不尽为尔教皇之百姓乎?”在雍正及其他不谙世界事务的人看来,
第 12 页 共 31 页
一旦成为天主教徒,就等于是教皇国的公民而不是中国公民,所谓“多一个基督徒,少一个
中国人。”这样,禁止传播天主教就有了足够的理由。[!--empirenews.page--]三、中国传统
文化论还有一些人认为:主张中国风俗不合天主教教义,就是不尊重中国风俗文化,就是反
对把基督教同中国习俗结合起来。江文汉说;另一派“蔑视其他民族的民俗习惯”,“不能适
应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习俗。”金鲁贤批判礼仪之争中一派传教士“主张全盘否定中国文化”,
他说:“根据罗马禁令,做一个教友必须放弃自己的文化,可是反对孔儒学说,否定祖国文化,
怎样去念书识字:子子孙孙作文盲,不敬自己的祖宗长辈,势必为社会,亲友所不齿。”禁止
教徒尊孔祀祖祭天,就是否定孔儒学说,就是反对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压制读书识字,就是
敌视中华。这个推论在逻辑上不成立。如前所说,中国的陈规陋习同基督教义的矛盾是不言
而喻的,冲突在所难免。把敬孔、祭天、祀祖当作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视为不可触犯的“天
条”,实际上是维护落后。这显然是一种“国粹论”而不是“国情论?”如果这样,则留辫子、
第 13 页 共 31 页
缠小脚、守孝三年、讨小老婆、抽鸦片烟、养童养媳、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便都是应当尊重
的“传统文化”了。某些神学家把基督教的福音在世界各地传扬的历史,说成用各民族的哲
学思想和风俗习惯来改造基督教的历史,这一看法忘记了基督教传播之处,有些民族还是没
有哲学思维的民族;这一看法也忘记了基督教是世界性宗教,如果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基督教,
那岂不是有无数个基督教吗?基督教传到北欧的时候,那里还是没开化的野蛮民族。16世纪
的中南美洲印第安人及菲律宾人也是如此。对中国这样一个古老悠久的文明大国来说,基督
教既要同它的某些文化相适应,但也无可否认,基督教也禁止教徒信奉多神,崇拜祖先灵魂
等迷信异端。有些学者以为,西方传教士“妄自干涉中国传统礼仪”,“无视中国礼俗和社会
特点”,“妄图干预处于科学制度下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生活。”这种说法不确切。无论是教皇
的禁令还是嘉乐,八项都只涉及中国天主教徒,而不涉及中国一般读书人和普通民众。假如
天主教真的对科学制度下的中国知识分子有所触动的话,那么,谢天谢地,早在三百年前,
第 14 页 共 31 页
中国科学制度就受到质疑,岂不甚好!江文汉先生说,教皇颁发通论的结果是使中国读书人
不能入教,因为敬孔是进仕得功名的必要条件,不敬孔就不能列身科学,读书人信教被认为
“非我族类”。可见,问题出在中国科举制度上。既作教徒,就要放弃功名利录,就不能作官
僚政客式的僧侣。某些断言传教士不尊重中国传统习俗的人说对了一部分。基督教本来就不
是农业宗法制度下的宗教,它是希伯来游牧部落的宗教与商业化希腊文化的结晶,对中国农
业文明以忠孝为本的伦理无疑是具极大颠覆性的。忠君事亲,敬孔祭天,这种观念不知扼杀
了多少有个性的思想!龙华民,黎玉范的指控,教皇克莱门特十一世的决定,多罗的禁令,
这都是向衰败的中国惰性文化发出的檄文。他们早在五四运动前二百年就首先向中国旧文化,,
旧礼教(吃人的礼教),旧风俗,旧习惯发出责难。而在欧洲,哲学家和思想家们恰恰是从耶
稣会士的介绍中,看到中国文化与基督教势不两立,而不是如同耶稣会士那样将二者混为一
谈。在看到二者差异的人中,有些人转向仰慕中国文化,(如伏尔泰),有些人却攻击中国哲
第 15 页 共 31 页
学(如马勒伯朗士)。但这些“立在大门之前论人屋内之事”(康熙语)的人确有真知灼见。
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如果立足于“求异”,即指出二者的差异,进而改造、重塑既有文化,或许
对民族更有益。[!--empirenews.page--]恩格斯说:“基督教没有造成隔绝的仪式,甚至没
有古代世界的祭祀和巡礼。它这样否定一切民族宗教及其共有的仪式,毫无差别地对待一切
民族,它本身就成了第上一页[1][2][3]下一页一个可行的世界宗教。”恩格斯认为,在旧的经济、政治、智力和道德总解体时期,基督教和
以前的一切宗教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他并且指出,基督教是在教派的相互斗争中,在同多神
世界的斗争中,通过自然淘汰成为世界宗教,取得胜利。早期基督教与异教世界神祗斗争的
情形,同康熙时代中国礼仪之争颇有相近之处。与中国礼仪之争同时,印度的特殊礼节
(malabar)也遭到禁止,印度的种性制度也受到天主教批评。基督教的一神也曾同日本神道
教的八百万神灵(比人还多)进行过斗争。这说明,基督教作为跨越种族、国家、阶级、性
别、家庭、肤色的世界性宗教,势必同民族宗教和崇拜
第 16 页 共 31 页
发生冲突。民间宗教永远无法走向世
界成为万国万民的信仰,基督教的固有信仰决定了它对这种有害迷信要进行斗争。这同它在
罗马帝国时期艰难地向四处传播时的情形是一样的。汉斯·孔在谈到基督教在中国民间宗教
中的两难境地时说:“要么基督教责难民间宗教,那它就只能始终是外来宗教;要么它容纳民
间宗教,那它就会失去其本身的特征。”礼仪之争就是这两种倾向的一次激烈的冲突。从维护
基督教信仰的特质出发,向孔子行礼,每年三次向政府官员和学者举行的跪拜、烧香、贡献
祭品,以及向祖宗祈福,民间的破除凶灾的魔法,都是应当加以反对的迷信。如果对它过份
妥协,就会成为机会主义和调和主义。如果忽视天主教义的纯洁性,强调调和,就会使基督
教变质。罗博瑟姆(rowbotham)指出:耶稣会的反对者表示“在这一点上妥协将会导致信仰
死亡”,“如果耶稣会士的主张被全盘接受,中国天主教迟早会失去它自身的特点。”赖德烈指
出:“应当肯定,教皇的通谕有助于教会免于失去其特殊的使命和活力。教会如果同中国一些
现存习俗和平共处,随之而来的肯定是教会的蜕变。不
第 17 页 共 31 页
管少数有教养的人如何,对广大群众
来说,他们奉行的礼仪大部分是万物有灵论。马上把一个民族全体从泛神论,引导到纯洁的
基督教信仰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有意地与那些明显的低层次的和不完美的事物妥协则是危险
的。”这是站在基督教信仰的立场上所可能说出的,最恰当最贴切的意见,也是一种真诚的看
法,令人觉得言之有理。我们愿意指出一个事实:目前大陆农村丧葬礼仪复杂,迷信色彩浓
厚,一般农民感到“死不起人”。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们纷纷转向信仰基督教,对简化的丧葬
礼仪转为欣赏。用基督教的信仰仪式冲击旧式迷信,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四、国家主权内
政论有些人认为礼仪之争是传教士对中国国家主权和内政的干涉。顾长声颂扬康熙“坚持了
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应有的尊严,反对了任何形式的外来干涉”,又说“康熙雍正禁止传教士在
中国的传教活动,使中国从这一道防线基本上堵住了殖民势力的渗透达一百多年。”连闭关锁
国都加以称颂,禁止传教自由竟然和维护主权扯在一起,令人费解。[!--empirenews.page--]
什么是国家主权?什么是内政?国家主权通常同司法
第 18 页 共 31 页
权、立法权、行政权(外交权)以及领
土完整等联系在一起。卢梭认为主权在民不在君。宗教是信仰者一种个人选择,属于人们的
良心。中国是个具有多种宗教构成的国家。人们信仰哪一种宗教,采取何种宗教仪轨,是自
己的自由选择,并不违反主权利益。世界三大宗教先后传入中国,凡入教者都接受有关宗教
的戒律规条,服从一定约束。佛教传入中国、日本,并不涉及该国主权问题。西方传教士是
由民间宗教团体派出的,并不代表任何国家和政府,不是国王的使团。宗教信仰不是由政府
规定和强制推行的。因而宗教信仰仪式,礼规并不是一个国家政府的内政。把宗教同政治,
教会与国家混同,杜撰“宗教主权”的概念,没有什么益处。罗马教廷的指令,只对教徒有
约束力,并不针对中国政治制度。所谓维护国家主权,是无稽之谈。从另一方面讲,由皇帝
对宗教事务进行裁断,并不意味着主权的完整。一个主权国家的主权,不会因为所辖范围内
宗教信仰的多元化而被削弱。主权国家保护一国公民的正当利益,而非相反。美国、加拿大、
法国等国天主教徒都承认罗马教廷的权威,丝毫不意味
第 19 页 共 31 页
着他们不是本国的公民。这些国家的
主权也并不因此而受到损害。一个佛教徒、伊斯兰教徒、天主教徒,只要奉公守法,不会因
为他在宗教仪式上与别人有区别而被认为犯法。做教徒与做公民并不矛盾。满清入关,强迫
汉人剃发蓄辫,许我汉人不肯剃而被杀头。道教出家人(如傅山)反而照常蓄发。那时他们
尚且尊重宗教徒的礼仪。更重要的是,礼仪之争是一批宗教学者围绕自己的信仰与中国习俗
的关系,在教会内部进行的讨论,并没有要求中国政府这样做那样做,也没有要求非天主教
徒这样做那样做。有人认为传教士就中国礼仪与译名问题,上诉罗马教廷是干涉中国内政,康熙帝为了维护中 国主权才下令禁教。其实,全世界的天主教徒都承认罗马教廷的权威。舍此,便不能称为天
主教。中国的传教士在争执不休,无法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请示教廷,而不求助于中国
皇帝,属正常之学。历任教皇都是在听取神学家讨论之后才慎重行事的。起初教皇想采取调
和政策,所以才有1645年与1665年两个相反的通谕,而克来门特九世认为这两次通谕均有
效,由传教士视情况自行决定。只有后来耶稣会士擅自
第 20 页 共 31 页
将礼仪问题提交康熙皇帝,“各省传教
神交争执益力,纷纷上书罗马教皇,求察明断决,以息群喙。历任教皇以神交所言不同迟疑
不决者久之,至1704年教皇格肋孟第十一(克莱门特十一世)又详细考核,知以上诸礼,难
免异端臭味,不合圣教之至圣,遂不复迟疑即出论禁绝。”站在天主教的立场上来看,教皇此
举使“异论顿息,人心翕然,迄今二百年各省传教神父勿论何国何会,悉尊教皇喻旨??共
遵一途,共守一道,毫无争执歧异之端,而圣教的至一至圣,亦愈彰明较著焉。”这是令人欣
慰的。康熙帝在教皇特使的公告上信手涂鸦,胡写乱画,进而驱逐外交公使,蛮横指斥教皇
使臣“愚不识字”(指不识汉字),污辱人格,出言不逊,实在有伤大雅。他干涉宗教内部争
论才是一种越权。萧若瑟说:“定断某事为异端,某事非异端,某事有罪不可行,某事无罪可
行,系神权的事,应归教皇主持。国君掌管国政,只能治人外行,不能及人良心,故此次康
熙所为,未免越教皇神权。”痛快斯言!今天,不仅天主教徒如此看,一般明理懂法的人也如
此看。政治与宗教、国家与教会应当分离。天主教徒在
第 21 页 共 31 页
宗教事务上服从罗马教会,乃天经地
义。王治心也说:“教廷当局,宁可牺牲在中国的以往工作,不愿和中国的风俗习惯有丝毫妥
协,这种守正不阿,不肯枉尺直寻的精神实在是无可厚非的。”[!--empirenews.page--]那
么康熙、雍正所维护的究竟是什么呢?他们维护的是封建君道巨节,三纲五常,对外部文化
采取深闭固拒政策。康熙教训外国人说:“譬如上表谢恩必称陛下陛下等语,又如过御座,无
不趋跪起敬礼是敬君之心,随处皆然。”“圣人以五常百行之大道,君臣父子之大伦,垂教万
世,使人亲上事长之大道,以至圣先师之所尊敬也。”可见,他维护的不是什么民族利益,仅 篇三:礼仪教案 第一课进校礼仪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在进校期间应该注意的礼仪要求。
2、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掌握进校礼仪要点,并把礼仪贯彻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
1、能在日常实践中运用。
第 22 页 共 31 页
2、课前培训礼仪表演。
3、运用礼仪指导学习和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课前准备: 1、故事视频。 (四)教学流程:
导入:当同学们一踏进校门的时候,就意识到一天的学习生活开始了。在这“一开始”的时候,就应该仪容整洁,举止文明,以显示良好的精神状态,给人以一种整洁、活泼、富有朝气的感觉、印象。 (一)进校仪容
同学们进校的仪容包括发式、着装、佩戴标志等,要求整洁活泼、朴素大方、纯真可爱、(:集会礼仪教学反思)富有朝气。
发式。要求男同学理学生头或小平头,不得留长发,女同学的发式可梳辫子或理短发或童花头,不能烫发。 着装。着装要朴素大方、整洁,符合学生身份。集会时统一着校服,平时不得穿奇装异服。鞋应以球鞋或者布鞋为好,女同学要穿平鞋。
佩戴标志。同学们进校应佩校徽,少先队员戴好红领巾,少先队干部要佩戴少先队干部的标志。 (二)见到老师和同学
同学们进校门,见到老师或在马路上遇到一同上学的同
第 23 页 共 31 页
学,是一天中第一次相间见或相遇,要有礼貌地鞠躬或打招呼。
见到老师。在上学路上遇到老师,应有礼貌,主动招呼。一般行注目礼或点头礼,问候“老师早”或“老师好”。 遇到同学。在上学的路上或校内遇到同学,也应有礼貌地主动打招呼,一般行招手礼或点头礼,可问候“你早”或“你好”。
鞠躬礼。行鞠躬礼要先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15-30度左右,低头,眼睛向下看。
招手礼。这种礼节在与人打招呼、迎送时较为多见。通常还可以说“你
好”、“再见”等。招手时,一般应空手。送行时,当被送者渐渐离去,可以挥动帽子、沙巾等物,以使被送者更容易看见,理显得情深意长。
点头礼。它是以微微点头来表示对人的礼貌。一般是在路上行走,或是在公共场所与熟人相遇,不需要或不便停下来交谈时可行点头礼,也可随之说些“你好、“你早”等问候话。
第二课上课礼仪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在上课期间应该注意的礼仪
第 24 页 共 31 页
要求。
2、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掌握上课礼仪要点,并把礼仪贯彻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
1、能在日常实践中运用。 2、课前培训礼仪表演。
3、运用礼仪指导学习和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课前准备: 1、故事视频。
2、录像、PPT课件。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课铃响,学生在班干部的带领下齐背《上课礼仪歌诀》。
(学生的礼仪歌诀都在课前读,读熟背熟是基本要求,在日常行为活动中,烂熟于心的歌诀是指导学生行动的指挥杆)
二.师生问好。 三、故事引入:
看《孔融让梨》的故事,看后说说孔融是个怎样的孩子? (以故事导入,告诉学生谦让就是一种礼仪,礼仪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强调学习礼仪的重要性)
第 25 页 共 31 页
四、复习校园礼仪的内容
师:谁能说说在校园里什么时候要讲到礼仪?(进餐、集会、集队、课间、上课、走路、上下楼梯、与同学老师交往) 师:是呀,人人讲文明,个个都开心。 五、学习上课礼仪
师:在校园礼仪中,上课礼仪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上课礼仪包
括课前、课中、下课时的一切礼仪。 (一)、课前礼仪
1、提问:上课铃一响,大家应该怎么做? 指名回答。
(快步进入课室,准备好学习用品,坐正读礼仪歌诀) 师: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同学是怎么样做的? 2、看录像。 课间学生玩游戏。 (铃铃铃,上课了)
一男生捅前面的女生:上什么课呀? 女生:我也不知道呀。
两个人东张西望,不知准备什么书好。 班长带领读歌诀。
老师来了,叫上课后,告诉同学们本节是语文课,请翻开第5页。两名同学忙低头找书包,找来找去找半天。
第 26 页 共 31 页
表演结束。 录像2
(铃铃铃,下课了。两位同学去看课程表,准备好课本再玩游戏)(铃铃铃,上课了,两位同学马上回座位把语文书放到桌角,并坐端正等老师来上课)
3、评价两个小品中的两组同学,哪组做得对,第一个小品中的同学生这样做有什么不好?
师小结:有些同学下课忘记准备下一节课用的学习用品,上课时找来找去,手忙脚乱,影响上课。正确的应该像第个小品中的同学那样,下课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才去玩。 (通过小品表演,把学生平时的常见问题展现出来,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课前准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让学生看到做好课前准备的同学的自然淡定所表现出来的美,以此引起学生学习先进的兴趣)
(二)坐姿,读书写字姿势。
把一张课桌侧放,让示范的学生侧对全班学生。 1、坐的姿势
提问: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坐的姿势是怎样的? 指名说一说。
讲解:坐的时候,头要直,身要正,两臂自然,平放在课桌上,上身与课桌保持10厘米左右的距离,不能仰靠在后边的课桌上。下肢自然弯曲,两脚平放地上,腿不要乱摇。
第 27 页 共 31 页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以讲台上示范的学生作示意) 检查全班同学坐的姿势。 2、读书姿势
教师讲解:读书的时候两手拿着书的两侧,把书立起,向外45度倾斜,两手自然绮靠在桌上。身体保持正直,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尺以上的距离。教师检查了示范同学后检查全班学生的读书姿势。 3、写字姿势
课件播放声音及图片:写字时,保持坐的正确姿势,头正身不歪,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
全班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在本子上写三个字。 学口令:头要直,身要正,双腿并拢脚平放。 身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眼离书本一尺远。 (正确的读写姿势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但学生往往不注意,长期用不正确的姿势读书写字,容易引起视力不良等身体毛病,让学生学习口令,并在平时学习时对口令提醒姿势,有利于养成良好读定习惯) (三)、听课
指名说说上课时怎样才是讲礼仪的?
(留心听讲,边听边想边记,不随便讲话,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老师提问:今天是星期几?
第 28 页 共 31 页
指名回答(两名)
评议:刚才这两位同学回答问题时的动作,声音作一个评价。
播放课件声音及图片:像刚才老师提出问题,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举手时小臂弯曲、肘关节平放桌上,五指并拢。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
比比谁的动作标准:全班同学作举手动作,站起来回答问题的站立动作。再提问题:谁会背《山行》? 指名回答
评一评回答的同学是否做好了。
2、讨论:同学回答时,对听的同学又有什么要求呢? 指名说一说。
小结:别人回答问题时,不随便插话,也不嘲笑别人的错误,对待同学
回答中的错误,应先举手后指出,学会倾听同学的发言,这是对同学的尊重。 (四)、下课
模仿下课铃响,老师说下课,与学生告别后,学生自由活动。
说一说有没有发现下课时有不合礼仪的事情。(可能会有哄闹喧哗的现象)
第 29 页 共 31 页
老师指出下课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如赶着去玩的同学会与老师挤门口,大声喧哗等。
小结:待老师说“下课!”后,同学们起立齐喊“谢谢老师!”,等老师离开讲台走出教室后,才做自己的事情。 总结:上课是我们学校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同学们懂得上课礼仪,认真去做,课上得好,知识也就掌握得好了。 第三课同学相处礼仪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同学间交往的礼仪要求。 2.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礼仪要求与同学交往,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二.教学重点: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仪要求与同学交往。 三.教学准备:课件、小品表演、名言 四.活动设计:
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层层深入,内化新知(明确礼仪要求、理解礼仪要求、深化礼仪要求);课堂总结;作业布置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录音故事(有个小朋友与同学发生矛盾,不知如何处理)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与同学发生矛盾,我们该如何处理呢?今
第 30 页 共 31 页
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同学交往的礼仪。 (二)层层深入,内化新知 1.明确礼仪要求:
(1)提问:你在生活中是如何与同学相处的? (2)小组讨论:怎样与同学相处才好呢? (3)全班交流、总结与同学相处的要求:
A.真诚、坦率,学习和生活上要互相关心帮助,不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
b.举止文雅,说话有礼貌、热情、谦虚,同学间见面要打招呼。
第 31 页 共 3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