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者:程余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4年第01期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048-01 什么是创新?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作出新的理性思维模式,这就是创新。\"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与时俱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它是思想活动复杂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有意识、精神和能力的创新,这些不是与生俱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后天教育和培养的结果。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完成这一使命? 1.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
摒弃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这些传统教学方式会使学员的思维空间始终处于一种被抑制状态,长期下去创新意识就会被扼杀。教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自主地积极学习,师生平等共同参与,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民主和务实的教学氛围,在没有思想压力下的情况下,发挥思维想象的空间,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学生员为本的思想,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在兴趣中,启\"导\"学生入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前提。有了兴趣,才会勤奋努力,才能克服一切障碍,才能有创新的欲望,从而形成创新的思维。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创新思维。所以教师一个生动而有真实的事例、一曲优雅动听的音乐、一句幽默诙谐的语言、一幅寓意深刻的漫画、一段充满激情的独白、一则平中有奇的故事、一首耐人寻味的顺口溜定会产生极大的感染力,从而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此基础上,质疑启发,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上\"消费者权益\"这一课时,首先讲述了生活中一件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那是一个秋天,一对夫妇带着他们可爱的孩子去郊游,在乘坐高山缆车时可万万没有料到一场悲剧发生了,缆车运行到途中突然发生故障,眼看就要坠落于峡谷之中,就在这接近死亡的一瞬间,爸爸妈妈同时用力将自己的孩子高高托起,随着一声震彻山谷的巨响,爸爸妈妈永远离开了他们的孩子,由于力的缓冲作用孩子得救了……故事讲到这里,教室里鸦雀无声,很多同学都低下了头,有的眼睛都湿润了,看的出故事已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的心灵。此刻,我启发学生思考:\"你们的心里有何感受?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你们又该怎么办?顿时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兴趣盎然的情境,形成思维高潮,学生纷纷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从另一方面开阔学生的思想,就会使学生养成从正向和逆向不同的角度认识、分析、理解问题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阐述某一原理时,允许并欢迎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是相反的意见,并适时引导。通过这种正反两种观点的辩论与碰撞,学生不但能获得真理,而且能锻炼思维的独特性。例如,在讲\"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时,我首先让学生看一则我国义务阶段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的现实材料,让学生思考究竟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辍学。学生首先想到的是,一方面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法》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对辍学学生的监护人进行批评,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法》对学生的监护人进行处罚。在肯定学生观点的同时,我让学生联系周围的实际,看看自己周围同学的辍学现象。通过讨论,学生根据书本中已有的信息和语言知识,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了展开性和深层次的思考,理解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4.构建材料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就应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熟悉的一些事例,如新闻片断、时事材料、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等,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分析材料、事例,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材料间的联系,从而触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想象能力。 应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既不能太浅显,过于浅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不能太难,太难学生就不敢想象这些问题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知识,转换和拓展知识,检验和运用知识,并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此外,教师可就课文提供的探究内容,指导学生撰写思想品德小论文或就事论事,畅谈自己的看法,允许\"异想天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