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学案讲义(陈情表、项脊轩志等)

2020-07-15 来源:钮旅网
第三单元学案

9.1 陈情表 .................................................................................................................... - 1 - 9.2项脊轩志 ................................................................................................................... - 9 - 10.1 兰亭集序 ............................................................................................................ - 19 - 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 - 31 - 11 种树郭橐驼传........................................................................................................ - 42 - 12 石钟山记 ............................................................................................................... - 51 -

9.1 陈情表

孝心是任何爱都不可以代替的,它是生活中的一片绿洲,名利场外的一片净土。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拒“太子洗马”,只用最软的笔发出墨声。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学常识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乡里。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

《陈情表》选自《文选》卷三七。原提作“陈情事衷”。是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

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在个人与国家之间,在孝道与国忠之间,在亲情与君臣之情之间,哀婉曲折,幽径沟回,《陈情表》达成了一种“无咎”的圆通态势,悄然遮蔽了自己不愿出仕的真正动机。

写作背景

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

李密早有孝名,据《晋书》本传记载,李密奉事祖母刘氏“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武帝览表,赞叹说:“密不空有名也”。感动之际,因赐奴婢二人,并令郡县供应其祖母膳食,密遂得以终养。

475字,这岂止是“千古散文绝唱”,实乃一个人子研苦胆为墨的“黑书”。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发出金石之声,一直轰响在历史的廊道里。这是一种“自戕”而来的巨响。李密没有将自己的头颅在权力之墙碰出裂瓜之声,他只用最软的笔,发出墨声。

相关知识

关于“表”

“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也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常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回溯李密一生,他几乎就是无咎的,因为每一步他都有言在先,没有矫言,他始终让言辞收敛在身形之内,绝不泼出一滴。《易经》讲的无咎,并非天生圣神,一生无过,而是“无咎者,善补过也。”

语言建构与运用

作业时间:20分钟

1.识字记音

①闵( ) ②茕( ) ..③洗马( ) ④猥( ) ..⑤陨( ) ⑥逋( ) ..⑦笃( ) ⑧矜( ) ..⑨擢( ) ⑩渥( ) ..⑪矜悯( ) ⑫险衅( ) ..⑬床蓐( ) ⑭祚( )薄 ..2.通假字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通 , ②常在床蓐 .

通 , ③零丁孤苦 ..

通 , 3.古今异义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

古义: 今义: 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古义: 今义: ③刘夙婴疾病 ..

古义: 今义: 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古义: 今义: ⑤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

古义: 今义: ⑥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①卒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卒然边境有急.

臣洗马.除

②除洒扫庭除.

为汉家除残去秽.

慈父见背.图穷匕见.

保卒余年.卒成帝业.

③见见欺于王而负赵.

喜闻乐见

④薄薄微细故.

厚古而薄今.

日薄西山. 刻薄少恩.

多疾病.臣少

豪杰⑤少一时多少.

解鞍少驻初程.

⑥鲜富贵而不骄者鲜.

终鲜兄弟.

5.文言句式 ①今臣亡国贱俘。

芳草鲜美.葬鲜者自西门.

句式特点: ②而刘夙婴疾病。

句式特点: 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句式特点: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句式特点: 6.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历职郎署 .

②名词作状语

但以刘日薄西山 .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2)动词的活用

臣具以表闻 .(3)形容词的活用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思维发展与提升 重点探析

1.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臣子李密呈给晋武帝司马炎的倾诉衷情的一篇表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李密写这篇表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文中到底倾诉了哪些衷情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课本素材展台

角度一

从《陈情表》中我们动容于李密对祖母对君主的忠孝,同时也感慨晋武帝司马炎弘厚和豁达,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做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在中华文明史中,孝文化以其强劲的活力历久弥新,世代传承。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感悟到了什么,“孝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请你谈一谈。

【写作示例】

“百行孝居先”“孝为德之本”,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长河中,孝敬是国人一直恪守的道德准则,是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支撑。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而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但是,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淡忘了“孝敬”父母的美德。到如今还有不少的人把“孝”说成是封建主义的东西,完全加以排斥和否定。有的人有“孝”心,但是不知道如何实行“孝”。有的人在金钱和私利的驱使下,不但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还虐待父母,有的甚至杀害了父母。不孝敬父母的事件屡见报端,有些事件真是触目惊心。现在,在全民中倡导和弘扬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是刻不

容缓的时候了。

2.在名句中选择

有关孝道的诗句或名句

①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②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③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④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⑤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⑥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纲

⑦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⑧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二)素材这样运用

以上课内素材可用于哪些话题作文中呢? 【拓展提示】

上述材料可以应用在“智慧”“清醒”“进与退”“孝与忠”“情”“美德”等话题的作文中。

范文示例:

李密从小父丧母弃,伶仃孤苦;祖母含辛茹苦,促其成才。他一度沦为亡国之奴,归家供养祖母终老。后来他因孝举荐,屡被征召;祖母却日薄西山,朝不虑夕。尽忠还是尽孝,李密进退维谷。侍奉新君,焉知福祸,且远离祖母,情何以堪?辞命尽孝,报养祖母,却逆君美意,横祸将至。李密思量再三,婉转陈辞,恳请皇帝准许他先尽孝后尽忠。李密睿智,避而不谈转事新君的忧惧及不满,却大肆渲染自己对祖母的感情与孝情。“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李密用婉转恳切之辞感动了皇帝,得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且避免了拒任新朝的罪过。李密机警善辩,以退为进,既赡养了祖母,又保全了自己。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①mǐn ②qióng ③xiǎn ④wěi ⑤yǔn ⑥bū ⑦dǔ ⑧jīn 11mǐn ○12xì13rù14zuò⑨zhuó ⑩wò ○n ○ ○

2.答案:①“悯”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亡)。 ②“褥”草垫子,草席。 ③“伶仃”孤独的样子。

3.答案:①古义:不能行走;今义:表否定 ②古义:成人自立;今义:开始存在,站得住脚 ③古义:疾,一般病;病,重病;今义:泛指病 ④古义:

申诉;今义:让别人知道 ⑤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⑥古义:优秀人才,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今义:科举中最低的一级考中者

4.答案:①终;终于;士兵;同“猝”,突然 ②授官、拜官;台阶;去掉 ③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通“现”,出现;表被动;看见 ④迫近;不庄重,不厚道;微小;轻视,看不起 ⑤读shào,年龄小;读shǎo,多少;读shāo,稍稍 ⑥鲜艳、鲜明;夭折、早死;稀少;没有

5.答案:①判断句 ②被动句 ③状语后置 ④固定句式 6.答案:(1)①担任……官职 ②一天天地 向上 像犬马一样 (2)①使……听到 (3)远离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观点一)不同意。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味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观点二)同意。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2.答案:陈情目的:尽孝,侍奉祖母,不去做官。

倾诉衷情——苦情:父死母嫁,孤苦多病,内外无人,相依为命。 两难之情:进退两难,就职与祖母供养的矛盾 孝情:以孝治国 供养祖母 忠情:忠诚 两全办法:先孝后忠

9.2项脊轩志

摇曳的枇杷树

这“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年年岁岁,陪伴着古旧的项脊轩,莫非它也像主人一样,不能忘怀逝去的年华和昔日的悲欢?这“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呵,浸在一汪似水柔情之中,摇曳着满腹绵绵不尽的思念。

中国人的情与西方人轰轰烈烈的炽热不同,是一种细致入微的长情。细致入微的情用细致入微的描写,在无意间,猛敲人的心灵,扣动人的心弦!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学常识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后期著名古文家,是“唐宋派”的代表(另有唐顺之、茅坤),提出“直抒胸臆”的创作主张,重视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著有《震川文集》。散文佳作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

清人王锡爵曾评论归有光的文章:“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写作背景

《项脊轩志》分两次写成。前四段写于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当时归有光18岁,他通过所居项脊轩的变化和几件小事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之情。在经历了结婚、妻死、不遇等人生变故后,作者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又为这篇散文增添了补记。

项脊轩中的细节描写,言仅一分,后甚深沉,甚是巧妙。

相关知识 (一)前后七子

自明初以来,“台阁体”长期统治文坛,虚饰萎弱的文风盛行,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到了弘治、正德年间和后来的嘉靖、隆庆年间相继出现了以李梦阳、何景明和李攀龙、王世贞等为代表的前后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目的在于挽救“正统文学”的危机,由于他们盲目复古,一味模拟,结果使文学的发展陷入了更严重的危机。这种现象在当时就遭到归有光等唐宋派的反对,后来“公安派”兴起,批判复古运动,才使长期统治文坛的复古现象被纠正。

(二)唐宋派

嘉靖年间,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文风,极力推崇和提倡文从字顺的唐宋散文,故被称为“唐宋派”。

唐宋派创作的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他们的文章大都能够直抒胸臆,文从字顺,气韵流畅,平易近人。其中归有光的散文成就最高。

名句背诵

归有光名言六则

1.文章天地之元气,得之者直与天地同流。

2.自古设官职,事事有本原。所以置守令,无非惠元元。 3.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 4.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 5.法之理在天下。

6.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

语言建构与运用

作业时间:20分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垣墙 (2)渗漉 ..(3)栏楯 (4)偃仰 ..(5)冥然 (6)异爨 ..(7)老妪 (8)先妣 ..(9)婢女 (10)汝姊 ..(11)象笏 (12)枇杷 ...(13)迨 (14)吠 ..(15)扃牖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某所,而母立于兹( 通 , ) 3.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 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每

谓予曰 (1)妪每.每字有二十余印 .视无可置者 .每移案,顾

妻子 (2)念父母,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者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

小门墙,往往而是 (3)内外多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 .后五年,吾妻来归

宁 (4)吾妻归.

臣请完璧归赵 .

日 又向北,不能得.(5)

不焚 轩凡四遭火,得.

为修葺,使不上漏 余稍.

(6)

出近之 稍.4.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



足音辨人 (1)能以.余船以次俱进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

娘以指叩门扉曰 .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顷之,持一象笏至 .

他日汝当用之 .而庭阶寂寂 .往往而是 .

.室始洞然

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4)然.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5.写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

古义: ;今义:寺院的住持。 (2)往往而是 ..

古义: ;今义:每每,常常。 (3)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

古义: ;今义:学习读书。 (4)妪,先大母婢也 .

古义: ;今义:指“前面的”,与“后”相对。 (5)凡再变矣 .

古义: ;今义:又一次。 6.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前辟四窗 (2)内外多置小门墙 (3)东犬西吠 (4)使不上漏

(5)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6)客逾庖而宴 (7)乳二世

(8)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7.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③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②日过午已昏 ③使不上漏 ④读书轩中 (3)介词结构后置

①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②其制稍异于前 ③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④鸡栖于厅 ⑤室西连于中闺 (4)被动句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8.文学常识填空。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 ,明代昆山人。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 。代表作品有: 、 、

等。 9.名句名段填空。

(1)借书满架, , , 。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 , 。 (3)然余居于此, , 。

思维发展与提升

1.课文第2段记叙了母亲哪几件往事?这些事情是怎样串连起来的?回忆起这些琐事,为什么会“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课文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作结,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讨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素材一

项脊轩这间书房,悲喜交集,回响着先妣“儿寒乎?欲食乎?”的问讯,见证着先大母“他日汝当用之”的疼爱与鞭策,萦绕着与妻子夫唱妇随、琴瑟和谐的甜美。小小项脊轩,浓浓亲情长。

写作应用:

此素材可应用于以下作文话题或观点:

①人间有爱 ②亲情 ③家 ④和谐 ⑤人性之光等 素材二

“一枝一叶总关情。”先妣一句简单的问候——“儿寒乎?欲食乎?”;先大母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顷之,持一象笏至”;妻子一个无意的动作——“凭几学书”。这些不是浓墨重彩,不需豪言壮语,轰轰烈烈,但足以感天地、泣鬼神。

写作应用:

此素材可应用于以下作文话题或观点:

①感动 ②温馨 ③大爱无声 ④细微之处见精神等。 素材三

有些事一旦在头脑中重现,便化为忧郁的甜美或甜美的忧郁。归有光在不得志、孤独落魄时,忆起过去的点滴生活,在过去的温暖中汲取今日前行的力量。

写作应用:

此素材可应用于以下作文话题:

①回忆的力量 ②心灵的港湾 ③逝去的温度

(二)素材这样运用

满分作文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

我爱项脊轩,更爱站在项脊轩的门口。

爱她那明月下的半墙,爱她那三五之夜的静谧,爱她的窄小且简朴。

每每翻开那充满书香的语文书,扑入眼帘的就是一座低矮但给人心灵以踏实的小轩。这里安居着追求安然、静然的震川先生,这里绽放着一颗泰然、悠然的灵魂。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我的心也已被这安谧的气息所陶冶,我的浮躁也俨然已经荡然无存。所以我只敢站在项脊小轩的门口,仰望那不高但又很高的他,注视着这里的一切一切,聆听着大自然为之演奏的音乐。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想着那借书满架的场景,听着那偃仰啸歌的狂狷,感受着那种被书拥挤着的幸福感,然后回忆着那充满淡淡忧郁但又美好甜蜜的过去,回忆着父母朋友同学老师甜甜的微笑,沉浸在那种人人有之但又逐渐遗忘的回忆的幸福之中!然后轻轻地哭泣,又轻轻地微笑!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想着冥然兀坐的神情,在那寂寂的庭阶前,学喂食的少女,捋下袖子,挥手洒出谷子,引来那人至不去的小鸟。然后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注视着,融入这片静谧但又有着跳动旋律的院色之中,等待那淡了、暗了的暮霭,等待夕阳西下,庭前花开花落的那一瞬。然后脑中浮现小鸟珊珊可爱的神情,学着小鸟在跳动的旋律中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和谐。

也怪不得震川先生独自钟爱这破落但亦可久居的小轩,也怪不得震川先生可以在庭前在明月下想起那绵绵的爱那天长地久的感动,也怪不得震川先生有如此细腻的心灵写出如此细腻的文章。这份钟爱、这份感动、这份细腻来自那甜美的回忆,来自那大自然的和谐,来自心中的那份安然,悠然!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看着那渐高的月儿,看着那在月色中朦胧依稀的小轩,想起李乐薇的空中楼阁,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又何尝不是我的心灵深处所追求的空中之阁,又何尝不是我冥冥之中享受的荷塘月色。这份静谧,这份和谐!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站在回忆的转轴上,站在大自然的琴弦上,站在自我心灵的钟磬旁!

二、类文品读——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至情言语即无声——读归有光《项脊轩志》

黄秋耘

归有光是明代的著名散文家。他的作品数量不算很多,却别具一格。他很少写什么重大题材,也不抒发什么豪情壮志,更不采用华丽的辞藻和冷僻的典故,丝毫没有矫揉妆束、雕章琢句之态。一般地说,他只是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选取素材,用平易、朴实和淡雅的笔触,略加渲染,勾勒出人物的音容笑貌,抒写出自己寄托于这些人物身上的深挚感情,哪怕只有寥寥数笔,也都是至情言语,沁人心脾。王锡爵说归有光的散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可谓知音。如果说宋代词人中可以分为豪放派(如苏轼、辛弃疾等)和婉约派(如秦少游、欧阳修等),那么在散文创作中,归有光似乎也可以归入“婉约”一派的。

《项脊轩志》全文不到八百字。开头只描写了项脊轩这座阁子的清幽、静谧而又有点萧瑟、荒凉的环境,烘托出作者孤寂、凄婉的心情。接着通过老妪回忆作者的童年往事,追述作者早已辞世的母亲和祖母对他的关切和期望,虽然只有几句话,几个小动作,却情深意切,娓娓动人。作者对于自己的怀旧心情,只用了两句话来描写:“语未毕,余泣,妪亦泣。”“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我们读到这里,也禁不住“心有戚戚焉”,产生了共鸣。因为像这样的童年往事,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以往的岁月,总会给我们留下有时模糊、有时清晰的印象,一经别人提起,就历历如在眼前,让我们重温心弦上的旧梦。这些旧梦,有时是那么美好,有时是那么惆怅,有时又是那么辛酸。

《项脊轩志》最后的一节是作者悼念他的亡妻的,只有一百多字,所记述的也只是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但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却引起读者“人亡物存”的深沉感喟,正因为说得平淡,更显得凄凉,令人落泪,使人心酸。

散文可以叙事,可以写景,可以刻画人物……但如果要它们打动读者的心,就总归要以抒情为“点睛”之笔。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这样,他的另外两篇名作《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也是这样。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守仁的《瘥旅文》、袁牧的《祭妹文》……也是这样。假如我们要从事散文创作,这种手法是大可以借鉴的。“至情言语即无声”,要打动读者的感情,主要还是得依靠一些作者衷心的至情言语。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子虚赋》,辞藻非不华丽,文词非不丰富,但读起来一点也不动人,只因为它们缺乏激发感情的酵母——至情言语。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1)yuán (2)lù (3)shǔn (4)yǎn (5)míng (6)cuàn (7)yù (8)bǐ (9)bì (10)zǐ (11)hù (12)pí pá (13)dài (14)fèi (15)jiōng yǒu

2.答案:而,通“尔”,你,你的 3.答案:(1)每逢/常常/每个

(2)动词,回头看/动词,顾及,念及/动词,看望,拜访 (3)动词,放置/动词,设置/动词,舍弃,丢弃

(4)旧指女子出嫁/“归宁”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归还 (5)得到,获得/能够 (6)稍微,略微/逐渐

4.答案:(1)介词,用/连词,相当于“来”/介词,根据,凭借/介词,按照/

介词,由于。

(2)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连词,表转折。

(3)助词,调整音节/代词,它/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助词,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连词,然而,但是/代词,这样。 5.答案:(1)一丈见方 (2)到处 (3)学习写字 (4)去世的 (5)两次 6.答案:(1)前:名词作状语,从前面 (2)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内外 (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面 (4)上:名词作状语,从上面 (5)手:名词作状语,亲手 (6)宴:名词作动词,吃饭 (7)乳:名词作动词,喂,养 (8)朝:名词作动词,上朝

7.答案:(1)①语气词“也”表判断。 ②直接表示判断。 ③语气词“也”表判断。

(2)①(余)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省略主语) ②日过午(室内)已昏(省略主语) ③使(之)不上漏(省略宾语) ④读书(于)轩中(省略介词)

(3)①“于此”作动词“居”的补语,翻译时放到动词的前边。 ②介词结构“于前”在形容词“异”后作补语。

③“于庭”作动词“植”的补语,翻译时放到动词的前边。 ④“于厅”作动词“栖”的补语,翻译时放到动词的前边。 ⑤“于中闺”作动词“连”的补语,翻译时放到动词的前边。 (4)“不焚”,即不被焚毁。

8.答案:震川 唐宋派 《项脊轩志》 《先妣事略》 《寒花葬志》 9.答案:(1)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 万籁有声 (2)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 (3)多可喜 亦多可悲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这一段里一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妪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赶来问饥问寒的情景。这两件往事是通过老妪的回忆串连起来的。

作者八岁丧母,然而母亲的遗踪如今仍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这一切怎能不引起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呢?因此,话语未毕,作者不禁潸然泪下,至于老妪,一则因为“先妪抚之甚厚”,二则也有感于母亲一片慈爱之心,所以也随之哭泣。这一笔明写老妪,实际上进一步赞美了母亲的品德。

2.答案:文章结尾,贵有余味。这篇课文的结尾,可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就似乎看到妻子的音容笑貌,就似乎听到妻子的欢声笑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何况这一番是永别呢!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由“亭亭如盖”的树,自然就会联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可现在物虽在而人已去,占据着心头的只是一片怅惘之情。这一句话,托物寓情,同时又点到“庭”,与题目“项脊轩志”相照应。言简意丰情深,耐人寻味。

3.答案: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用典型的细节和场面,寥寥数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在情感上易于与之共鸣。在文章中作者借项脊轩来写事,这些琐事、琐谈虽是一鳞半爪,但它们是人生活之树上采撷的最有光彩的枝叶,是生命长流中最动人的浪花,是作者用心灵感受过的且感受最深的、历久不忘的,所以这些我们平常熟视但只有感受而不怎么认识的事,一经作者真切再现,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使能以“小”“琐”事令读者产生巨大的震撼。例如写对如母亲的怀念一事,作者早年丧母,对母亲的慈爱不可能有太深的记忆,于是由老妪说出,极为自然。作者没有让老妪说出有关母亲的什么动人的大事,只写“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可谓平淡之极,但对于一个幼年丧母的人来说,是多么亲切,多么的温暖,又多么让人怀念!所以,“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读者读之“亦泣”,正如王锡爵所说的“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最大的特色是多用白描手法,不着任何色彩,作者对一事一物一人尽皆平实说来,“不事雕饰”,用语极为清新淡雅。但正是这“不事雕饰”“而自有风”。例如写老祖母来看望和勉励“我”的场面中,作者无意于雕琢,只是依次将事情如实道来,却十分真实感人。一见面,老祖母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而又诙谐,贴切地传达出老祖母对孙子的关切、疼爱的心情。临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自言自语,细致地透露出祖母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子殷切的期望。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寥寥几笔,平淡之至,但感人至深,“令人长号不自禁”;同时也准确地勾勒出一位慈祥、平易的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的老者的形象。

10.1 兰亭集序

辞采清亮,文思幽远

“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这是唐人杜牧的诗句。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四十多人,其中包括许多当时著名的文士会集于山阴兰亭修楔,尽风物之美,人物之盛,吟咏之雅,称得上是东晋一代的风流盛会。王羲之这篇记叙兰亭宴集的文章,辞采清亮,文思幽远,且有后人摹写的行书法帖流传于世,书家奉为圭臬。其引人瞩目,也就不足为奇了。

面对自然,体会整个宇宙与人生,体验最大的快乐与最大的悲哀,这些地方,显示了晋人的深情与超迈。这是后人所难以企及的,也是后人最为称羡的。

《兰亭序》不仅文章俊逸优美,书法更是遒媚劲健,绝代无双。全文28行,布白天然,错落有致;224个字,结体或修长,或浑圆,极尽变化之能事。通观全篇,骨力寓于姿媚,自如又蕴涵匠心,最集中地代表了晋人书法遒媚飘逸,萧散自然的风韵,以致被后人誉为是永远不可追攀的书法高峰:“天下第一行书”。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学常识

王羲之,东晋人,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曾任右军参军,人称“王右军”,其文随意挥写,自然有致,情意深远。

本文选自《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以书法家闻名古今,他的文名反被掩盖,本文既是佳篇,也是名帖,文章、书法相得益彰,辉映千秋,流传广远。

纸是他的舞台,满载生命的厚重。楷如泰山稳立,行如清冽之风,草如龙凤

舞动。他让人们真正了解什么是书法,他让世界了解中国书法的伟博……

写作背景

兰亭,为东晋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其地有湖,“湖

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水经注·浙江水》)。东晋建立后,南渡的中原士族在山水清丽的会稽广置园田别墅。风景幽绝的兰亭,就成为王羲之、谢安等名流宴集流连之地。穆帝永和九年(353),五十一岁的王羲之时任会稽内史(相当于郡太守)。三月三日,他邀集友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各人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并作序一篇,记述其事并抒写内心感触。此序即《兰亭集序》。

闲暇时光,喜欢独坐书斋,品茗阅卷;喜欢手握狼毫,临碑读帖。真希望来到兰亭,欣赏“山水廊桥亭,天地日月星,唐宋元明清,正草篆隶行”!

相关知识

关于“序”

序、跋的体裁,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后代还有的很像是抒情散文。它是附着在正文前来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述写作宗旨或记读后感的文章。序一般在前,跋一般在后。两者虽然是一回事,但在语言上却略有不同。因为跋或后序、题后之类,实际是对序的再补充,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兰亭序》被誉为我国“天下第一行书”,地位相当之高。《兰亭序》的行书风格十分典雅且不失潇洒之态,至今没有人能够与之相伴并超越。细细品其,《兰亭序》整体布局稀疏有致,笔法变幻多端。其用笔十分细腻而结构却十分多变的风格不但让人不会觉得突兀,反而给人一种人与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意境。这也便是《兰亭序》最可贵的地方所在。

《兰亭序》用笔笔法刚柔并济,点画凝练,一笔一画之间,线条变化十分灵活,将对比的间架美感体现得淋漓尽致。单看《兰亭序》用笔便是十分丰富,有称饰、藏锋、挂笔回锋,由圆转方、由方转圆等等各种奇妙变化,把行书书法魅

力完美的诠释其中。

《兰亭序》不但在我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艺术价值,就连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米芾都给予其无比高的评价:“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据传就连唐太宗李世民都十分酷爱《兰亭序》的书法,还认为其是天下“尽善尽美”之作。就连唐太宗李世民死后都还将《兰亭序》和他一同葬入陵墓。

狼毫一挥是生命的舞动,砚纸是他的舞台,满载生命的厚重,楷如泰山稳立,行如清洌之风,草如龙凤舞动,他让人们真正了解什么是书法,他让世界了解中国书法的伟博,兰亭己矣,永不逝去的是《兰亭集序》中最豪迈的一次舞动。

王羲之轶事

1东床坦腹

【典源】晋·王隐《晋书》:“王羲之幼有风操。郗虞卿闻王氏诸子皆俊,令使选婿。诸子皆饰容以待客,羲之独坦腹东床,啮胡饼,神色自若。使具以告。虞卿曰:‘此真吾子婿也。’问为谁,果是逸少,乃妻之。”《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曰:‘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晋书·王羲之传》亦载。

东床坦腹,告诉了我们自信是一种无法替代的美!

【今译】晋代王羲之字逸少,年轻时即很有风度,太尉郗鉴听说王家的子弟都很俊雅,派门生去王家,请求选一女婿,王丞相对郗的门生说:“你可以去东厢,随意挑选。”王家子弟听说郗家来人选婿,都整理衣饰来待客,只有王羲之一个人袒露肚腹在东床上,吃着胡饼,神色坦然自若。门生回去告诉郗鉴:“王家各位子弟,都很好,听说来选婿,都有些拘谨,只有一青年人,在床上袒腹卧,好像没听见。”郗鉴说:“这人正可做我的女婿啊。”于是将女儿嫁给王羲之。

【释义】后以此典借称女婿;或指选婿。 (2)王羲之画扇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

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今译】王羲之曾经到他的一个弟子家,看到一棐木几案平滑干净,于是就在上面写字,这些字一半楷书一半草书。(这些字)后来被这个弟子的父亲误刮去了,这个学生连着懊恼了好几天。他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一把六角扇在卖。王羲之就在老妇人的六角扇上每面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开始有些不高兴,王羲之于是对老妇人说:“(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左右。”老妇人遵照他说的(去做),人们都争着来买这把扇子。又有一天,老妇人又拿着一把扇子来,王羲之笑着却不答应。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所推崇,都像这些事一样!

语言建构与运用

作业时间:20分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癸丑 (2)会稽 ...(3)修禊 (4)激湍 ..(5)流觞 (6)管弦 ..(7)形骸 (8)嗟悼 ..(9)虚诞 (10)彭殇 ..(11)游目骋怀 (12)人之相与 ..(13)若合一契 (14)感慨系之 ..2.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列坐其次 ..

古义: ;今义:第二。 (2)信可乐也 .

古义: ;今义:书信。 (3)夫人之相与 ..

古义: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称谓。 (4)俯察品类之盛 ..

古义: ;今义:物品的种类 (5)所以游目骋怀 ..

古义: ;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 (6)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古义: ;今义:低头抬头 3.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 (1)修

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③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④退将复修吾初服( ) .⑤邹忌修八尺有余( ) .(2)期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 .②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 .③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④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⑤业根,死期至矣!( ) .(3)兴

①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 .

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③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④大楚兴,陈胜王( ) .⑤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 .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4)致

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②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④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5)次

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 .③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④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 .⑤三番五次( ) .

4.解释下列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之

①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 .

②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 .

④君将哀而生之乎( ) .⑤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 .⑥孔子云:何陋之有?( ) .⑦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 .

⑧送孟浩然之广陵( ) .(2)所

①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 .②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④若属皆且为所虏( ) .⑤所以游目骋怀( ) ..⑥所以遣将守关者( ) ..5.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义。 (1)少长咸集 ( ) ..(2)一觞一咏 ( ) .(3)足以极视听之娱( ) ...(4)群贤毕至( ) .

(5)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6)一死生为虚诞( ) .(7)齐彭殇为妄作( ) .6.翻译句子。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译文:

(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 7.填空。

(1) , ,所以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

或 , ; , 。

(3)一死生为虚诞, 。

(4)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琅玡人。他是古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飘若 ,矫若 ”,代表了 、 成熟时期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他书写的《兰亭集序》被誉为“ ”。王羲之的散文也是简净疏朗、俊美飘逸,显示了高度的艺术素养。因他做过 ,所以世人称之为“ ”。

思维发展与提升

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时突出了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一生死”“齐彭殇”是“虚诞”“妄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亦“乐”亦“悲”之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兰亭集序》一文是如何体现“文笔洗练,自然有致”这一特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感慨“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情调有些低沉,你觉得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合作讨论:文章结尾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怎么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1)生与死

人总是要面对死亡的,任何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不可抗拒,因而个体生命在它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因此,谁都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林语堂说“能见到死亡的人也能见到人类喜剧的意识,于是

他很迅速地变成诗人了”。王羲之和陶渊明都是这样的诗人。他们深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个“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唯望“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一个“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忘生死,轻成败,是基于对生命本质和人生真谛的感悟。因而他们对有限的生命更是倍加珍惜。在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中书写出生命价值的箴言。

(2)淡雅人生

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们处偏远清幽之地,行率真自由之事,着朴素简洁之衣,食清淡爽口之味,歌清新高雅之章,叙自然真挚之情。他们通体洋溢着一种平淡的人生真味:从从容容、平平淡淡、潇潇洒洒、坦坦荡荡、真真切切。这是他们淡雅人格性情的体现,是一种“简单的生活”状态、“原生态”的生命情调。这显然是古代文人学士及当今知识分子追崇的一种“雅而不俗、素而不艳”的人生理想和乐境。

(3)热爱自然

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带给人们严重的不平衡和压抑感,而优美的自然环境却使人在身体和心理上获得短时的安静和松弛,自然景观一跃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要。人们开始从自然中去超凡脱俗,在观赏自然中体悟人生道理。此时此地,风景秀丽,山辉川媚,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仰观俯察,感万物盎然、宇宙博大,欢愉之情和至真至深的理趣溢于言表。王羲之从自然山水中体味人生宇宙,拨动天地之弦,吟唱生命的强劲之音,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

2.在名句中选择

①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宋帆 ②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爱默生 ③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④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史迈尔

⑤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二)素材这样运用

追求高雅,拒绝低俗

王 丽

暮春时节,几个文人,聚在兰亭旁,远望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近观有清流激湍、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享受人生,感悟人生,多么高雅,多么风流!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节奏快速,到处是为利而奔波的人群,到处可见匆匆

的步履。我们是否还有享受高雅文化的闲情逸志?是否还有创造高雅文化的从容心态?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或体验到不少种类的低俗文化:媚俗的审美趣味占据了许多人的心灵空间,急于成名的浮躁心理支配着许多人的实际行动。

有狂热的追星一族。他们对歌星影星球星的生辰八字、习惯癖好等了然于胸,并为之而痴狂。科学家?艺术家?对不起,敬而远之。有此经典一问:“杨振宁是唱什么歌的?”

有无聊的娱乐记者。他们成天跟在明星的屁股后面,削尖脑袋打探他们的绯闻韵事,甚至于为了赚取稿费不惜炮制“轰动新闻”。

有跟风写书热。他们奉“成名要趁早”(张爱玲语)为真理,今天出《×重门》,明天写《零下×度》,这儿有《哈佛女孩》,那儿马上出《牛津男孩》,仿佛一下跻身名人行列。其作者年龄越来越小,无数令当年的王勃、方仲永汗颜的“才俊”正从祖国大地上涌现。

有竞相办节热。你这里办牡丹节,我这儿就办桃花节,乃至土豆节、蒜苗节。美其名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遍邀美女明星歌舞助兴(地方官员也追星?)曲终人散,耗尽人力物力,经济效益如何,大概只有天知道。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灿若星河,其处境如何?昆曲,“养在深闺人未识”;京剧,恐怕只有几个票友在凑热闹。书法?不感兴趣。国画?看不懂。倒是“另类书法”大行其道:以脚代手的,以嘴巴代手的,以手指代笔的,还有以女人的秀发代笔的。为什么?因为这样能吸引别人的“眼球”,比较容易成名啊!

还有本来很神圣的“名人”在变味。作家?他可以一年出好几本小说,以创造好的经济效益,也令地下的曹雪芹自愧不如。学者?白天应邀在某地作讲座,晚上应邀在电视上指点江山,不亦乐乎!

我们需要文化,我们更需要高雅文化。 我们需要放松休闲,我们更需要高尚的审美。 我们需要金钱,我们更需要精神上的追求。 我们需要名声,我们更需要社会价值。 让我们多歌颂埋头科研硕果累累的科学家们。 让我们多礼赞向社会奉献精品的艺术家们。

也让我们的心灵更接近真、善、美,追求高雅,拒绝低俗!

(附:近闻兰亭集会将“重现江湖”,曙光一线,冰山一角,幸甚至哉!) 点评:本文所谈话题很有针对性,有点振聋发聩,或许还有点偏激,但无疑是有启迪作用的。启示我们年轻人该如何对待文化,该如何分辨高雅艺术和低俗

文化,该如何培养自己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类文品读——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李 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鉴赏:这两篇文章都属于宴游诗序,且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 《兰亭集序》一文,作者不为玄谈家们的论调所蔽,借题发挥,阐明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当时士大夫阶层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通过记叙桃花丛中欢宴的实况,抒发了作者有感于人生短暂,需及时行乐的情怀。

译文:天地是万物暂宿的旅舍,光阴是百代不停的过客,而浮荡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能有多少欢乐?故而古人手持烛火做长夜之游,确实是有原因的。况且那温和的春天用淡烟轻笼的绚丽景色把我召唤,那天地间万物将斑斓缤纷的花草图案向我展现。聚会在桃李芬芳的名园,畅叙这兄弟之间的天伦之乐。诸位贤弟英俊聪敏,都是谢惠连一流的人物;而我吟诗作赋,却惭愧难与谢灵运的才能相比。幽雅景致观察未尽,高谈阔论更转清奇。华贵的延宴摆好,大家在花丛里就座,羽觞飞快传递,沉醉于皎洁的月色之中。没有美妙的诗章,怎能抒发风雅的情怀!如果谁吟诗不成,就按照金谷园宴会的规矩罚酒三杯。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1)guǐ (2)kuài jī (3)xì (4)tuān (5)shāng (6)xián (7)hái (8)dào (9)dàn (10)shāng (11)chěng (12)yǔ (13)qì (14)xì

2.答案:(1)它旁边 (2)实在 (3)夫,发语词,夫、人是两个词 (4)自然界的万物 (5)以此用来 (6)形容时间短暂

3.答案:(1)①高,长 ②(生命)长 ③修建,修造 ④整理 ⑤身高 (2)①期限 ②定时限 ③至、及 ④一周年,一整月 ⑤日期 (3)①发生 ②兴起 ③兴办 ④兴盛,复兴 ⑤发动 ⑥起,起来 (4)①情趣 ②致使,使 ③到达 ④得到,取得

(5)①按次序 ②行军途中的驻地 ③旁边 ④第二,次一等 ⑤表示次数

4.答案:(1)①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③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④第一人称,我。⑤指示代词,这,此。⑥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⑦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⑧动词,到……去。

(2)①代词,与“述”构成名词性词组,译为“所写的诗”。②代词,与“待”构成名词性词组,译为“所等待的人”。③名词,处所,地方。④“为”和“所”呼应,表示被动。⑤表凭借,用来。⑥表原因,……的原因。

5.答案:(1)少:年少的人;长:年长的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2)觞:喝点酒,名词活用作动词。(3)极:尽情享受,副词活用作动词;视听:眼睛、耳朵,动词活用作名词。(4)贤:贤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5)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起。(6)数词用作动词,把……看做一样。(7)形容词用作动词,把……看做相等。

6.答案:(1)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

(2)每当看到古人(对生死)兴发感慨的原因,(如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心里却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7.答案:(1)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游目骋怀 (2)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3)齐彭殇为妄作

(4)浮云 惊龙 楷书 行书 天下第一行书 右军将军 王右军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涧水渚之间,绿树成荫,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映。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遇”,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2.答案:这一观点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所以,生死相等说是荒谬的。他又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差别,因为长短是相对的,但他同样夸大这种相对性,否定了寿夭的区别,所以是胡说。其次从第三段的内容看,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端,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那么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

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还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3.答案:本文由“乐”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为核心。由“乐”而“悲”,看似突兀,但却在情理之中。由聚想到散,由宴会而想到人生,顿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悲”随之而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文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

4.答案:本文仅三百余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写景。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

(2)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词,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

(3)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此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

作者的文笔如此洗练并非有意而为,而是句句顺乎自然,出自真情,使人觉得有无穷逸趣。自然清新的风格是本文能够流传千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5.答案:观点一:有些消极。文末承接上文“死生亦大矣”的“痛”而来,询古问今,由己悲人。古人、今人都对这同一话题有同样的感慨,都避免不了生命殒灭的规律,魏晋时代,士大夫多崇尚老庄哲学,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这对王羲之不会没有影响。

观点二:悲叹并不等于悲观。文章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曲水而引发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愉悦闲适的情绪顿时转向激荡,流露出一丝感伤情绪,但到篇末,进一步探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珍惜时间、眷念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又趋于平静。正因为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流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

6.答案: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当时盛行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老

庄虚无主义观点,于悲伤感慨中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珍惜。这种思想认识,在崇尚玄学、老庄思想的东晋时代,还是比较可贵的。

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

我为你们营造了一个美梦

如果说田园生活是陶渊明人生的一个驿站,那么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从他灵魂疆域里生长出来的一个精神坐标,是他灵魂的映射,也是他为我们后人营造出来的一个“乌有之乡”,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在桃花源里,天高地迥,春光秋色,晨晖夕阴,清风徐来,阵阵花香,清新雅致,优雅醉人。在桃花源里,没有尔虞我诈,没有纷扰斗争,大家都能够和睦相处,怡然自得,宁静祥和。人间—田园—桃花源,这是陶渊明灵魂成长的轨迹,是他对人生、对生命进行终极思考的探索过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千古一喟,耐人寻味,生命智慧,亦尽在其中。他的归隐是对官场主动放弃之归,是执著人生寻找真我之归。他不狂放,不沉沦,在平凡的现实中将主观情感与自然万物合一,在耕读觞咏中咀嚼人生的真正价值。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汇聚升华了我们的田园情感,成为附在每个人心中的美丽梦乡,深刻地影响着后世,扩张了我们心灵深度和精神视野。

正因为如此,陶渊明的桃花源才显得尤其令人心驰神往,渐洇渐大,终于化为历史文化天空中一个璀璨的标记,一个超然的符号,一直蔓延至你我的心灵深处。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学常识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元勋重臣,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29岁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后任彭泽县令。因不事权贵,弃官隐居。52岁时回归宜丰故里,四年后返浔阳,逝于柴桑。被后世称作“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饮酒》《咏荆轲》《挽歌》等。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共计12篇。有《闲情赋》《感士不遇赋》《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

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6年)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为“序”和“辞”两部分。“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愉快心情和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成化,乐安天命的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挚,富有抒情味。

陶渊明:一个游荡在田园的孤独客

真不要官,真隐居,真耕读者,陶渊明为中华第一人!

“但渊明究竟不是一个自了汉。他不完全提倡一个消极的躲避的办法。故桃花源也遂成为积极的理想,社会的模范,像‘乌托邦’(Utopia)、‘共和国’(Republic)、‘新大西洋’(New Atlantic),那样的一个‘避’秦之地。避秦之地终于是一个寓言的世界,于是五柳先生遂不得不逃于酒,在醉乡里,也就是在

理想国里,躲了过去。渊明全部理想几全可以此释之。所以他不仅是一位田园诗人,彻头彻尾的诗人,而且是伟大的政治理想家。”——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写作背景

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陶渊明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这篇赋就是其在回归田园之初激动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

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陶渊明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元兴三年(404),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至义熙元年(405),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这时距桓玄篡晋,不过十五年。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治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相关知识

山水田园诗

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具体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感情丰富。

代表人物: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储光羲、常建等等。

名人论陶诗

①“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兮辞》一篇耳,然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欧阳修

②“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宋·惠洪《冷斋夜话》引李格非语。

③“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四 ④“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东坡乃篇篇句句依韵而和之,虽其高才似不费力,然已失其自然之趣矣。”——朱熹《朱子语类》

此心安处及吾乡,桃花源其实并不遥远。或许它就在你的书桌边,或许它就在你的小屋里,或许在江边,或许在跑道上……

陶渊明在你我的心田里种下了桃花源。只要心中有这一片净土,无论身处在生活中的任何层面,心灵都不会陷入泥淖而不能自拔。

语言建构与运用

作业时间:20分钟

1.识字记音

①憩( ) ②芜( ) ..③眄( ) ④盘桓( ) ..⑤窈窕( ) ⑥壑( ) ...⑦飏( ) ⑧遐观( ) ..⑨岫( ) ⑩耘耔( ) ...⑪一稔( ) ⑫壶觞( ) ..⑬翳翳( ) ⑭畴( ) ..⑮皋( ) ⑯心惮( ) ..⑰熹微( ) ⑱庭柯( ) ..⑲一棹孤舟( ) ⑳樽( ) ..2.通假字

①乃瞻衡宇 .

通 , ②景翳翳以将入 .

通 , ③曷不委心任去留 .

通 ,

3.古今异义

①于时风波未静 ..

古义: 今义: ②尝从人事 ..

古义: 今义: ③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

古义: 今义: ④悦亲戚之情话 ..

古义: 今义: ⑤幼稚盈室 ..

古义: 今义: ⑥于是怅然慷慨 ..

古义: 今义: ⑦恨晨光之熹微 .

古义: 今义: ⑧将有事于西畴 ..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因事顺心.①心

为形役既自以心.以前路问征夫.

②夫

天命复奚疑乐夫.

便求之故.

③故

多劝余为长吏亲故.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④之

靡途求之.惆怅而独悲奚.

⑤奚

疑乐夫天命复奚.

⑥而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门虽设而常关.觉今是而昨非.

程氏妹丧于武昌寻.⑦寻

既窈窕以寻.5.文言句式 ①皆口腹自役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复驾言兮焉求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有事于西畴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农人告余以春及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乐夫天命复奚疑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寓形宇内复几时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遂见用于小邑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既自以心为形役

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棹孤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形容词的活用 ①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形容词作动词

善万物之得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怡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乐琴书以消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文句翻译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有事于西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复驾言兮焉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寓形宇内复几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发展与提升

1.本文序文说,本文写在乙巳岁十一月。但具体时间有争论。有人说本文写在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初(如课本注释),是追叙和实录之作;有人说写在辞官归隐之前、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先归,是想象之作。你支持哪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循着怎样的一条情感思路来叙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角度看,本文有什么突出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课本素材展台

角度一

“陶渊明的出现无异于在花团锦簇中伸出一枝青枝绿叶,又好像在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贵妇人中走来一位不加修饰的清纯少女”。返璞归真,崇尚自然,这既是陶渊明生活的准则,也是他创作的准则。陶渊明不是像一般人那样观山川以悦目,他是把田园自然风光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是在看透了官场的腐败黑暗之后转向大自然而获得的一种人格生命的觉悟。

请以“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为话题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写作示例】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或许,这是我最终的归宿。此时,一切世俗的虚幻早已云消雾散,我面前,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是自食其力的慰藉,是锄豆收粮的惬意,是心远地偏的豁朗,是心清气畅的满足。

当心境随着瞬时的灵动滚落下来的时候才发现,此时的诗赋,竟是先前之俗陋与鄙薄所无以媲美的,又加美酒相伴,更胜于乞媚摇尾般的奴才生活,于是,我发现,自己真正达到了本应该早就达到的境界。

我的生命是自己的,做人的原则,也是污浊与无聊所无以改变的。于是,我心甘情愿守住萧萧荒园。

角度二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描写一处自然景物,寓情于景,以情染景,情景交融,300字左右。 【写作示例】

秋天的雨 张爱玲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园子里绿翳翳的古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

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睛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蒸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2.在名句中选择

①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闲情赋》,这是一首以描写男女爱情为主题的辞赋。其中,“偕”是一起的意思,而景则是光亮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夕阳带着余晖一起落下了山,而明月却早已在云端显现出了自己的光明。

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饮酒》二十首之五。这是陶渊明(潜)的代表作之一。这两句诗的在南山下采摘菊花,悠闲自得之间,偶一抬头,见到了南山。写他的无所羁绊、怡然自得之态,见出诗人超尘脱俗,清高恬淡的生活情趣。

③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归去来兮辞》。云朵无心飘出山来,鸟儿飞累了就回家。

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五柳先生传》。不会因为贫困而感到忧虑而悲伤,也不会因为富贵而去奔忙。是不在贫穷中丧失斗志,不在富贵中沾沾自喜。表明了自己坚决与官场决绝、不为五斗米折腰、独立自主地做人与生活的人生态度。

⑤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归园田居·其三》。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呢?只要我的心愿没有背离,这样就足够了。

⑥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杂诗其一》。回忆起我年少的时候,虽然没有遇到一些快乐的事情,心中也会充满着快乐。

⑦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归去来兮辞》。过去的事已经无法挽回,但将来的事还可以补正。虽然误入歧途,所幸现在有所醒悟,迷途知返为时不晚。此乃诗人自道误入仕途的后悔之意和对今日退出官场的欣慰之情,于一悔一喜之中,表现了其回归自然、远离俗世的高洁志向。

⑧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移居二首》之一。奇文,指写得比较得意的文章。疑义,指未明的道理。析,剖析、分析。此写与同好切磋文章的快乐之情。

⑨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赏析:这句诗出自诗人的名作《归去来兮辞》。醒悟到过去了的是挽回不了了,也知道未来的还是可以补救的。幸好迷途得还不是太远,醒悟到今天辞官的决定是对的,而以前为官求禄的决定是错了。

(二)素材这样运用

以上课内素材可用于哪些话题作文中呢? 【提示】

上述材料可以应用在“忘记与铭记”“选择”“入世与出世”“理想”“个性”“追求”等话题的作文中。

范文示例: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①qì ②wú ③miǎn ④huán ⑤yǎo tiǎo ⑥hè ⑦yáng ⑧xiá 11rěn 12shāng 13yì4chó5gāo 16dà7xī 18kē ⑨xiù ⑩yún zǐ ○○○ 1○u 1○○n 1○○19zhà20zūn ○o ○

2.答案:①“横”,横木 ②“影”,日光 ③“何”,为什么

3.答案:①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②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③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④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成员。 ⑤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⑥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⑦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

“仇恨”之意。 ⑧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

4.答案:①心愿 内心 ②名词 助词 ③所以 故交、朋友 ④到,动词;代“为长吏”,代词 ⑤为什么 什么 ⑥表转折 表并列 表修饰 表承接 ⑦不久 探寻

5.答案:①判断句,“皆”表判断 ②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③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④介宾结构后置 ⑤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⑥宾语前置,“疑奚” ⑦省略句,“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⑧被动句,“见”表被动 ⑨被动句,“为”表被动

6.答案:(1)①拄着 用桨划 ②每天 (2)①幼儿、儿童 ②羡慕、喜好 ③使……愉快 ④以……为乐

7.答案:①既然知道心志是被躯壳所役使。 ②该去耕种西边的田亩。 ③我还驾着车出去作什么追求? ④我寄身于世间还有几度春秋? ⑤姑且顺应自然直到生命的终结,乐于顺从天命还有什么疑虑呢!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观点一)本文属实录之作。理由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中,“今是”二字明确点出作者当时的处境,是在享受了田园生活的无限乐趣后清醒地悟到的;第二段中写归途、家门、居室、庭院,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怎能有如此细微的情节呢?文末“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作者正是在亲眼所见之后,方可发出如此深刻的发自内心的感慨。

(观点二)本文属想象之作。理由如下:“归去来兮辞”意为“回去吧”,如果是实录之作,如此表述实为不当;文前小序称“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作者自云辞作于仲冬,而辞中,“木欣欣以向荣”为春日景象,“农人告余以春及”涉春季农事,如不是想象之作,该作何解释?从全文看,作者正是借想象的归程、归舍、归园、归田来显示自己归意之坚和归心之切,有着强烈的情绪色彩和想象的空灵意趣。

2.答案:本文的情感思路可分为五个阶段:

①从开头“觉今是而昨非”,写作者的思想斗争:想辞官归隐,却又似割舍不下;想积极入世,继续仕途,又与自己心性不合。最后决定归隐田园。

②“舟遥遥以轻飏”“载欣载奔”,写回家途中的欢快与急切心情。因为已解决了思想矛盾。

③“僮仆欢迎”“抚孤松而盘桓”,写回家后幸福愉快的日常家庭生活。 ④“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或棹孤舟”,写回家后的社会生活。 ⑤“既窈窕以寻壑”结尾,写回家后的反思与感悟。

这五个部分表现的正是作者情感发展过程,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情景描绘中,以形象托出。本文开头一句,实际是作者经历了这一番情感发展之后,喊出的一句富于内容的话。

3.答案:①发乎真情。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无不是发自内心,又出于真情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把诗人解决思想矛盾后那种回家途中愉悦畅快之情表现得多么真切!“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大约因为心情急切,诗人的归程画面转换得也快:他刚才还在轻飏的舟上迎风伫立,转眼间又出现在晨光熹微的山路上,百里之遥本应驾轻就熟却偏还要问征夫以前路;待到乃瞻衡宇,这位已届中年的汉子,竟又像小孩子一样载欣载奔。写得真实而动人。

②情托于物:好的散文总是写得自然真切的。而要写得自然真切,必须要有寄托物,以便将自己的思想、见解、感情诉诸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写得真切、生动、感人,韵味悠长。而这一点,本文堪称典范。

11 种树郭橐驼传

寓言式的人物传记

《种树郭橐驼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一篇借为人物立传的形式生发议论的寓言性传记文,取材于社会下层,文笔犀利,寓意深刻,文章通过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种树,在原理、态度、方法和结果诸方面的对比揭露了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学常识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他一生最好的时光都是在荒蛮贬境里度过的。这是一场人生的炼狱。柳宗元用血泪凝成了他的诗文,从而成就了他思想和文学的辉煌。他记事论人,写景抒情,指斥时弊。其用笔犀利,深邃、幽婉。他讽刺嘲弄,文如匕首、刺枪。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此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

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803)至二十一年(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发其无尽之牢骚,泄其一腔之悲愤,楚声满纸,读之肃然。”(清代林纾)这是正义的愤怒、不满和抗争。

相关知识 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陈言务去——文需载道,书需传情!

名句背诵

柳宗元传世名言

①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闻而生。——柳宗元《上扬州李吉甫相公献所著文启》

②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柳宗元

③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柳宗元

④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柳宗元 ⑤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⑥功有自功,祸者自祸——柳宗元 ⑦礼之大本,以防乱也。——柳宗元

⑧桂令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柳宗元

⑨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柳宗元《重别梦得》

⑩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语言建构与运用

作业时间:20分钟

1.①橐驼( ) ②窥伺( ) ..③孳( ) ④莳( ) ..⑤勖( ) ⑥缫( ) ..⑦鸡豚( ) ⑧饔( ) ..2.通假字

①早缫而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既然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今异义

①故乡人号之“驼”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抑耗其实而已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不过焉则不及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言句式

①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 ②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 ③吾又何能为哉( ) ④故不我若也( )

5.一词多义 (一)实词 (1)实

①早实以蕃( ) .

②不抑耗其实而已( ) .③其实害之( ) .(2)若

①其置也若弃( ) .②若不过焉则不及( ) .③故不我若也( ) .(3)故

①其土欲故( ) .②故不我若也( ) .(二)虚词 (1)而

①鸣鼓而聚之( ) .②字而幼孩( ) .③旦视而暮抚( ) .④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 .⑤早织而缕( ) .(2)以

①早实以蕃( ) .

②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 .③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 .④以子之道( ) .6.词类活用

①名我固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驼业种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且硕茂,早实以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非有能硕茂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非有能早而蕃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鸣鼓而聚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维发展与提升

1.文章第一段是怎样介绍郭橐驼这个人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二段是如何表现郭橐驼是一个种树行家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四段是怎样评价、描述官吏烦令扰民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何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素材一

现实中有些很奇怪的现象让人不解,很是疑惑:家长和教师们都是很关心爱护孩子,但是为什么孩子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少,更多的孩子为什么日益压抑、内心苦闷?

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学生在亲人家长的关心爱护下内心却日益孤独,感觉无人理解,得不到尊重和信任,因此大都无法舒展成长!或许《种树郭橐驼传》这篇古文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告诉我们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从而为我们拨开云雾,得见阳光!

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否则,结果很可能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人们一个道理:“欲速则不达”。例如:人们过多的寄希望于孩子,自作主张地让孩子参加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学英语、补中文、练书法、弹钢琴……使得孩子们不堪重负,失去了成长的快乐。其结果往往就会适得其反。这正与《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他植者类似,“爱之太恩,忧之太勤,则木之性日以离矣。”郭橐驼种树的方法则是顺着树自然生长规律,让它的本性得以发展,所以树种得好。培养人才的道理是一样的。

素材二

有人问郭橐驼种树的诀窍,他回答说:我只是让树木顺其天性自然发展罢了。栽种时像抚育子女一样细心,使它根须舒展,培土均匀栽好后不动不虑,不妨碍

他的生长。别的种树人则不然,栽种时树根卷曲,培土不是过分就是不足;栽好后又深爱勤忧,旦视幕抚,甚至抓破树皮查验其死活,摇动树木观察其着土松紧。这不是让树木一天天背离其天性吗?其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包含这个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要真正做到顺木之天性首先就要真正掌握“木之天性”。现在,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出现了问题,教育效果不理想,究其根本,就是很多的教育实施者(家长、教师等)如同文中的“他植者”一样没有了解教育对象也就是孩子和学生的“天性”——孩子和学生的身心成长与发展规律及特点!

很多家长对孩子也如他植者一样,“爱之太恩,忧之太勤”,这些“爱”和“忧”表面看起来是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实则由于根本不了解孩子的“天性”,所以只是用自以为对孩子好的方式强加给孩子身上的不适合孩子顺天致性的“害与仇”。孩子也就是在家长和教师等关爱他们者的“爱”与“忧”中一天天偏离了自身的“本性”,以致自身无法“顺天致性”。

(二)素材这样运用

读《种树郭橐驼传》有感

育人如种树。正如柳宗元所说,若对其过分关心,就是“虽曰爱之,其实害之”了。观现代教育体制,一方面是五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难以割舍,一方面又有国外崇尚自由的教育效果显著。使得徘徊在坚守与改革之间的教育显得矛盾重重而又不伦不类。

柳宗元有云,种树一方面要为其仔细打好根基,使“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另一方面应让他自由成长,使其“天者全而性得矣”,才是善树者所为。但转观我们的教育情况,却出现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幼儿园的学小学课程,小学的学中学课程,中学的学大学课程。看似步步“领先世界标准”,但结果却是大学生学幼儿园的课程,真是莫大的讽刺。

应该打好的根基迟迟不见踪影,出现的只是一个个连衣服都不会洗的“高材生”;全其天性的时候却发现身处牢笼,全力挣扎只落得个“叛逆”的称号。这样的一个个“教育从娃娃抓起”的产物,又如何能承担起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缺乏根基,不见风霜的温室花朵,终究无法做到凌霜傲雪。

畸形的体制下只能造就悲剧。新闻上有“毕业十四年闲居在家,被人发现饿死家中”的大学生,我们在惊骇之余也该反思:象牙塔中走出的是绵羊,还是狮子。

二、类文品读——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郭橐驼种树的启发

唐代柳宗元曾在寓言《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道,郭橐驼种树,技艺精湛,凡他种的树,没有一株不成活,而且枝叶茂盛,果实连年丰收。有人向他请教,他说:“这不是我有什么妙术使树木长得好,只不过是按照树的自然生长规律去栽培罢了。”同时,他还针对一些人对树木“爱之太切,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的做法,提出其后果,“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种树之道实际上也是教育之道。

种树如此,育人亦然。眼下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家长都对孩子寄予了厚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异常迫切。可是,一个孩子如何成为有用之才,是值得大家思量的。

有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落伍,便不顾及孩子的自身实际,不遵循孩子的生理规律和心理需求,硬性给孩子规定一些条条框框,想使孩子按照既定条条框框去做。譬如在孩子的双休日、节假日一厢情愿地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文化补习班、兴趣特长班等,占用了孩子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本身有兴趣还好,没有兴趣的则怨声载道,情绪低落,结果适得其反。殊不知,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兴趣尚无,结果又能如何?还有的家长经常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较:“你看某某某,人家不仅各门功课成绩优秀,舞蹈还考了几级,手风琴拉的水平也不低……”如此等等,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跟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较,试想,这样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吗?比来比去,还不是把孩子尚存的一点自信心、进取心消磨殆尽了吗?还有的家长,心甘情愿做孩子的“保姆”,孩子被照顾得无微不至,除了学习,其他像整理床铺、收拾书包等这些举手之劳的小事情都由家长代理,这样的“包办”岂不是对孩子各方面能力极大的摧残和扼杀?孩子整天读书、做题目、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很少有机会了解外面的社会,很少有机会去实践、去感悟、去思考,造成知识面窄,身心疲惫,头脑呆板,这样经过“精雕细琢”、精心培养出的“人才”又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社会需求的也是各种各样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非一定是“北大”“清华”出来的才是“人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一个不爱学习、文化课不突出的孩子,不能一锤定音硬说成没有出息。孔老夫子早就在两千多年之前就告诉我们,教育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事实也证明,同样的教育方法,用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其效果也不一样。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化教育”也向我们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我们应深思,怎样才能把学校的、家庭的、社区的、自然的、网络的、现实的教育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将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呈现给孩子,使孩子的思维变得更开阔,头脑变得更灵动,身心变得更健康?我们应该怎样既要遵循孩子的一般身心发展规律,又要照顾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立

足于孩子这个教育的主体?怎样既要因势利导,又要顺其自然?

少年儿童好比花草树木,有着各自的生长需求,如果一味地要求他们生长在被强行设定的“花盆”里或者“温室”里,那么他们就可能没有了舒筋骨、展枝叶的空间,没有了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我们要力求建立一种顺应孩子天性的开放型的教育“生态环境”,还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给孩子一片自由自在翱翔的天空!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①tuó ②sì ③zī ④shì ⑤xù ⑥sāo ⑦tún ⑧yōnɡ

2.答案:①“而”通“尔”,你们 ②“孳”通“滋”,繁殖、滋长 ③“已”通“矣”,了

3.答案:①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的人 今义: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②古义:它的果实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③古义:不是过多 今义:连词,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转折,对上半句加以限制或修正,跟“只是”相同 ④古义:小民 今义:指人格卑鄙的人

4.答案:①宾语前置 ②省略句 ③宾语前置 ④宾语前置 5.(一)

答案:(1)①果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 ②果实 ③实际 (2)①像 ②如果 ③如,及,比得上 (3)①旧,指原来培育树苗的土 ②所以 (二)

答案:(1)①表修饰 ②通“尔”,你们的 ③表并列,又 ④表顺接,可译“于是” ⑤通“尔”,你们

(2)①而且 ②表顺承,来 ③表目的,来 ④把

6.答案:①名词用作动词,起名 ②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业 ③名词用作动词,结果 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实早;使……结实多 ⑥名词用作动词,用指甲划破 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聚集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隆然伏行”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以其病为号,不雅,郭橐驼竟以为起得很恰当,且这样自称,可见其人性格豁达。文章开篇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不同一般的“驼者”形象便

跃然纸上了。

2.答案:作者先说郭橐驼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迎取养”,再说他身手不凡。讲他受欢迎,举了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一是搞观赏游玩的(精神方面),一是种树卖果的(物质方面)。这两种需求所种之树是大不相同的,因而暗示出郭橐驼技术的全面。说他技艺高超,点出了两个方面:一是他种的树不怕“移徙”,有“树挪活”的神奇;二是他种的树具有全优的品质,枝繁叶茂,早熟多果。最后用“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点染一笔,更增加了玄妙气氛。

3.答案:文章借郭橐驼之口先简要地用几句话加以概括:“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接着用铺陈的手法,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两个“尔”、五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4.答案:提示“传其事以为官戒”。实际上表明了作者作传的真正意图是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承平之世。

12 石钟山记

佳话石钟山

在祖国的山河中,恐怕很少有哪一处像石钟山那样,有关它命名缘由的争论延续了1000多年,不少学者名流卷入了争论,在论者如潮的众多学者当中,宋代大诗人苏轼现身而出,亲临绝地,实地考察了石钟山,后于志满意得之中洋洋洒洒挥就山水文章中的奇文——《石钟山记》。

在延续千年大争论中,人们或持音说,或以形论,或音形并提。论者如大江东去,佳话却流传至今。其实,中华大地名山荟萃,人文鼎盛,每座山的得名都有其原因。石钟山的命名更是如此,而到底哪一种说法最为科学,走进苏轼的《石钟山记》,你会了解另一个苏轼。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学常识

豪放豁达的词人——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散文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追谥“文忠公”。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均属“唐宋八大家”之列。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相关知识

山水游记

山水游记,借山水自然之美谈及生活之事,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景为象,游为踪,感是魂;内容的复杂决定了表达的复杂,所以,在写山水游记时,作者往往会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或叙事或抒发情感。其中,山水游记作品中常见的手法就是写景抒情与议论,这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的是先写景抒情,后议论;有的是先议论,后写景抒情;有的是夹叙夹议。

我们喜欢苏东坡,他让人能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而他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人的才华,让我们喜欢的时候也能理所应当,心甘情愿。儒家修炼他的“苏学”,道家渲染他的“炼丹术”,佛家颂扬他和佛印的友谊,你喜欢诗歌可以吟咏“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如果喜欢词曲就低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豪放派说他是“一代词风”,婉约派说他是“一代词宗”,画家欣赏他的《潇湘竹石图卷》,书法家临摹他的《黄州寒食诗帖》,而他官居高位让

人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屡遭谪贬征示人生坎坷,人生坎坷却依然乐观豁达又能给多少人希望和力量?……

语言建构与运用

作业时间:20分钟

一、字音识记 (1)正音

暮.( )夜月明 磔磔.( )云霄间 钟磬.( ) 桴.( )止响腾 栖鹘.( ) 鹳.( )鹤 穴罅.( ) 无射.( )钟 (2)多音字

栖 ( )栖息 ( )栖栖 当 ( )螳臂当车 ( )安步当车 识 ( )胆识 ( )博闻强识 二、知识梳理 1.通假字

(1)南声函胡..

( ) (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 (3)汝识.之乎( ) 2.古今异义词

(1)空中..而多窍( ) (2)与风水..

相吞吐( ) (3)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 (4)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 ②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2)名词用作动词 微风鼓.

浪( ) (3)使动用法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4.一词多义

) (1)是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鼓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下临深潭,微风鼓浪。.噌吰如钟鼓不绝。.

是说也,人常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       

则山下皆石穴罅……微波入焉.。(3)焉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且焉.

置土石?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 (4)绝噌吰如钟鼓不绝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

   余固笑而.

不信也。(5)而得双石于潭上,扣而.

聆之。余方心动欲还,而.

大声发于水上。涵澹澎湃而.

为此也。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②此世所以不传也。 (2)宾语前置句 古之人不余欺也。 (3)定语后置句 石之铿然有声者。 (4)介宾短语后置

   

 

    

   

①得双石于潭上。 ②而大声发于水上。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思维发展与提升

1.课文第一段作者摆出了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原因的观点,是怎样的观点?作者赞成他们的观点吗?请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本文里苏东坡有几笑?体会他在笑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看待苏轼的见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与创造

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

(一)素材这样积累

苏东坡不迷信不盲从的求实精神,永远值得学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提醒,永远回荡在人们耳旁。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不经调查即道听途说,或瞎指挥,肯定误事。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命名的来由,“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虽也未弄清真正的原因,但其精神行为就值得赞扬。(可用于“调查研究”“科学态度”等话题)

(二)素材这样运用

切勿盲目自信

一个人要想成功,自信心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在自信的引导下不断努力,理想才有可能变成现实。但读了苏轼的《石钟山记》,又看了一些关于石钟山的背景资料,我心中的一个想法得到了初步的证实。那就是:自信是一把双刃剑!

苏轼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书法冠盖当世,诗词造诣在当时也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但一个优秀的文人,并不见得样样精通。可叹的是,才子们自视总很高,信心总是那么足。看看苏轼的表现吧: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原来不是专程来考察的,只是顺便路过,顺便探究一下石钟之名的来源。寺僧让小童给苏轼演示“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固笑而不信也”。总之在苏轼的心中,李渤的解释早已被枪毙了。任何一种试图从那个方面探索的想法在苏轼看来都是固陋可笑的。及至后面深潭之上苏

轼洋洋得意地对儿子发话和文末“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大才子那种高度自信乃至于得意忘形的心态就跃然纸上了。

事实上,苏轼有没有资格笑傲古人呢?从勇于探索,富有实证精神的角度来说,苏轼的确超越了前人,理应为我们学习;但真的考察起石钟山的得名,苏轼那走马观花式的一夜考察和仅仅根据看到的一部分证据,就武断地下结论,而且颇有不屑地嘲笑前人的做法显然是不妥当的。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有错,正确的是:“盖金山皆空,如钟砚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实地考察,更进一步认为石钟山的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苏轼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一千年后他浅尝辄止的行为遭到了后人的嘲笑!

二、类文品读——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实践出真知

人们没有登上月亮之前,总认为月亮是完美无缺的,当宇航员踏上月亮之后,真正的月球面目才暴露于世人面前。由此看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的大地上,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正是这场大讨论,拨乱反正,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和思想,使中国这艘大船开始沿着改革开放的主航道行进,迎来了近30年的高速发展,人民变得富裕,国家变得强大。

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写过一篇文章叫《日喻》。说的是一个天生的盲人不知太阳为何物,就向眼睛好的人打听。有人告诉他太阳像个铜盘,并敲了敲铜盘让他听,过了几天,盲人听见钟声,就以为是太阳。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芒像蜡烛,并让他摸了摸蜡烛,过了几天,盲人摸到竹笛,又以为是太阳。盲人是不幸的,他的失误在于他没法检验别人说的对错,如果是眼睛好的人,自然不存在这个问题。

不少人都读过《石钟山记》这篇文章。对于石钟山的得名,历史上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形似覆钟,其二是山石相叩似击钟声。苏东坡觉得这样的解释不合理。在一次乘船途经石钟山时,他乘着月色坐一只小船环山考察,终于发现了这座山“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形成如洪钟大吕般的声音,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因而感慨道:“事不耳闻目见,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东坡通过实践,终于找到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可见,实践对于了解事实的真相是多么的重要。

英国有一句谚语:“一盎司的实践,值一磅的教训。”狄德罗说:“除了实践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培根说:“实践——科学的皇后。”

不要迷信,不要盲从,要相信只有实践才能发现事情的真相,只有实践才能

检验真理。不管是伪科学,还是歪理邪说,相信实践是对付它们的最好利器。在实践面前,它们都会露出其本来的面目;在实践面前,被歪曲的真相终会大白于天下。

语言建构与运用

一、

答案:(1)mù zhé qìnɡ fú hú ɡuàn xià yì (2)qī xī dānɡ dànɡ shí zhì 二、

1.答案:(1)“函胡” 通 “含糊” (2)“扣” 通 “叩”,敲击 (3)“识” 通 “志”,记住。 2.答案:(1)空中 古义:中心是空的。 今义:半空之中。 (2)风水 古义:风与水。

今义: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 (3)水师 古义:船工。 今义:水军。

(4)斤 古义:斧头。古代砍伐树木的工具。 今义:重量单位。

3.答案:(1)①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坐船 ②用眼睛,亲眼;用耳朵,亲耳

(2)吹动 (3)使……鸣响

4.答案:(1)这 这样 判断动词 正确 (2)鼓动,吹起 一种乐器 弹奏 击鼓 (3)兼词,于此 形容词词尾 疑问代词,哪里,在哪里 语气助词 (4)断,断绝,停 到了极点的 隔绝、阻断 (5)并列关系,不译 承接关系,不译 转折关系,可是 因果关系,因而

5.答案:(1)①……者,……也表示判断 ②……也表示判断 (2)正常语序应为“古之人不欺余也” (3)正常语序应为“铿然有声之石者” (4)①正常语序应为“于潭上得双石” ②正常语序应为“而大声于水上发” ③正常语序应为“又有若老人于山谷中咳且笑者”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郦道元说: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水石相搏发声说;

李渤说: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石头发音说。

对这两种观点,作者有以下见解:

对郦道元说,“人常疑之”;原因: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对李渤说,“余尤疑之”;原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答案:苏轼的《石钟山记》是一篇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作者借记游来阐发事理,借记游来抒发感慨和议论。在文中,作者除直接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外,还用了一系列表示心理情绪的词语,如“叹”“笑”等,这些词语不仅和记叙、议论内容结合在一起,而且在行文结构和内容表达上都有一定的作用。

其中,“笑”在文中共出现了三次: (1)余固笑而不信也

这里的“笑”是作者对李渤说法的“余尤疑之”的笑,正因为作者不相信李渤的说法,所以,他对寺僧的认识、对寺僧的举动都感到好笑。因为寺僧机械简单的“演示”(“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焉”),根本就不能说明石钟山何以

得名,李渤说法的漏洞是显而易见的(“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这里的笑,还含有作者对李渤说法的巨大影响的清醒认识。他知道李渤的说法已成了一种近乎权威的解释,正因为此,才有寺僧的举动。而作者却不盲从,不迷信前人的说法,“笑而不信”。在行文上,这里的“笑”还为下文“莫夜”探访石钟山作了有力的铺垫,使下文记叙成了必然。

(2)因笑谓迈曰

这里的“笑”是作者会心的笑,得意的笑。苏轼夜乘小舟,“泊绝壁之下”亲身探访、考察,了解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由来,他为自己的巨大收获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更重要的是,他对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的怀疑,经过实地探寻终于得到了最终的解释。他没有主观臆断,他的有疑必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终于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在行文上,这里的“笑”,是对前面记叙、描写部分的总结概括,用带着抒情色彩的评议由记叙、描写转入到议论,呼应了文章前面的内容。

(3)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这里的“笑”,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李渤对此说法有怀疑,他也曾到实地去考察过,但他的考察是肤浅的、机械的。他“忽遇双石,歌枕潭际,影沦波中”,即问“水滨”之人,得知其有“铜铁之异”,又“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李渤《辨石钟山记》)即由此断定,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石声如钟。这种考察的本身是不全面的,这种结论的得出过程是一种简单的逻辑推理。正因为此,苏轼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经过实地考察,苏轼解开了石钟山命名之谜,为他对李渤的嘲笑提供了有力的根据。这里的“笑”还有照应开头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记叙部分对寺僧的做法感到好笑上,用抒情性笔调再次阐发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中心。

3.答案:本文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作者对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

刚好他有了一个实地考察的机会,他先问当地的寺僧,寺僧的说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样。苏轼仍不轻信,决心“莫夜”“乘小舟”实地考察。石钟山在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的临江的一面,地处偏僻,文中说“余方心动欲还”“舟人大恐”。再加上风险浪恶,又是盛夏涨水季节,一叶扁舟夜航是很危险的,所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而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他虽然后来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钟覆地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为“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是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考察的精神是一致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